你说女主角悲观吧,她却纵情一跃向你展示暮年心境里的少女心;你说她积极向上无所顾忌吧,成人的世界又是如此无聊,令她透不过气。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女主角一路漫无目的地行走一路不期而遇地与人邂逅,最终悲欣交集之处只剩下她自己。明星的光环渐渐褪去,她坐在房间里弹起了哀乐——她成了那位失声的歌剧演员,犹如驻足在《咖啡公社》里的伍迪艾伦,亦如纷纷站在夕阳下的每一个人。
演员弗兰琪一家从各地相聚于葡萄牙小城辛特拉,准备度过一个惬意的家庭假期。弗兰琪朋友伊莲娜的偶然到来打乱了计划,家庭成员们也都各怀心事。一家人三三两两地漫步在辛特拉,在清新的自然野趣和闲适的城市街景中尝试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没想到弗兰琪隐藏了一个足以影响所有人的秘密。在一家人心情沉重之时,她自己却在这场漫步的最后变得云淡风轻了起来。以小清新著称的导演艾拉·萨克斯集合群星,到葡萄牙旅游小城展开一趟叩问心灵的旅程。
知道人生即将走到尽头,Frankie邀请至亲和挚友来到小城Sintra,共同度过也许是他们最后一个在一起的假日。
在影片前半部里的一次散步中,Frankie因为导游讲奇迹泉水使疾病痊愈的传说而突然生气。在她身处的残酷境地之中,这样的传说就像是拿她的痛苦开玩笑。她愤怒地对家人抱怨:can you pretend that you accept my fate, just for today? 此时,前夫开口说: Come on, Frankie. It's not just about you.
这句话似乎凝结了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尽管人们因Frankie而聚集在一起,她却并不是各个场景的中心。电影里有许多篇幅都在描述Frankie周围的人在这假期里的一天里,各式各样的经历,带出各种与她有关或者无关的经历,感受和回忆。Frankie本人并不在场,然而她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这件事,已经提前坠入其他人生活的湖面,牵动起阵阵波澜。Frankie的命运不再只是她自己需要面对的一件事,她周围的人也在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体会着她生命即将到来的“终结“。
人物视角间的游移给影片带来流淌的节奏,就像是几个人一起散步。每一个人的存在,都被展现成一种关系性的体验,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中心,人活着,也被活着。生命在关系中流淌着,虽然并没有改变悲剧的基调,却舒缓了死亡带来的压迫感。死亡令人恐惧,因为它是孤独的,因而也是绝对的。然而,在不同人物视角的串联里,死亡变成了一种“主体间“的体验,没有人是“死亡”的旁观者。因而不再只是Frankie一个人承受,也不只是一个终结了。
好像一支溪水,逐渐分成树状的支流。这些支流作为一个整体,并不能够等同于分化出它们的源头,然而盛满它们的溪水并未改变过。
这部《弗兰琪》比我才看过的法国电影《浪荡假期》更接近候麦的风格,故事情节更自然、更平衡,人生的启迪更淡雅、更绵长。这是演员弗兰琪约前夫、现夫以及一大家子,还约了朋友从世界各地相聚于葡萄牙小城度假的故事,大家各怀各的心事,这个说一不二的著名女演员也无法左右一切,如已之愿,但最后大家在自然清新的环境下各释已负,都显得非常轻松。
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没有大起大落的化险为夷,故事通过人物对话让观众知道了他们的生活经历,还有下一步的打算。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即将成年的孩子也相当有主见。人主要还是要把握好自己,对于别人,建议到就行了,不要强求,强求也没有效果。环境对人的思维和决策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电影也说过,在纽约求婚和在葡萄牙小城求婚的结果就是不一样。这种有着强大自然魅力的地方,会使人更理性,更坚强,看问题更透彻。在这种地方,会使你的视野更开阔,会让你感到与工作、挣钱和发展相比,人的情感和归宿更重要,你会更好地看清之前的是与非,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
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的沿海风光,与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她的人文古迹没有那么密集,但也不失温情浪漫,更自然,更空旷,绝对是个让人放得下身心的地方。即便是没有看过的景点,也不赶着去看,而是轻松、淡定地与亲人和朋友联系情感,提升心智,这种旅游度假更令人心旷神怡。
可以说是一个过气女明星携全家度假而反映着各人各个心态与心思的故事吗?主线人物的力量太弱了,女明星最后的那一番儿太弱,再加上支线人物更是像散文一样的散,所以整个电影下来不知所云,各人有各人的烦恼,各人有各人的忏悔,各人有各人的算盘。
可就是这么一盘散沙式的人物,被散养式的放置在了电影里的不同角落,他们像是一幅图画,而不像一个故事,像是一种状态,而不像是一种情绪。有着只是葡萄牙那优美的山间小路和不热情的西欧风……
没搞懂为啥会入围戛纳?有没有小伙伴教教我?
演员弗兰琪一家从各地相聚于葡萄牙小城辛特拉,准备度过一个惬意的家庭假期。弗兰琪朋友伊莲娜的偶然到来打乱了计划,家庭成员们也都各怀心事。一家人三三两两地漫步在辛特拉,在清新的自然野趣和闲适的城市街景中尝试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没想到弗兰琪隐藏了一个足以影响所有人的秘密。在一家人心情沉重之时,她自己却在这场漫步的最后变得云淡风轻了起来。以小清新著称的导演艾拉·萨克斯集合群星,到葡萄牙旅游小城展开一趟叩问心灵的旅程。
这样的故事真是舒服到极。Jérémie Renier 再次饰演阿姨的儿子,当年的青涩荡然无存,哪怕只是银幕上的一小抹颜色,阿姨依然万众瞩目。
色彩好,景色好,服装、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服装值得借鉴,别管你有多少道皱纹,多少斤脂肪,都可以借鉴。本片形散、神散。中、老年的情感,就像粘合不起来的沙子,碰到后,也不能怎样。
Frankie永远是一切冲突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围绕着她建立,她的消失(脱离)也将意味着一种中心缺位的空间运转,她被捕获,出现在望远镜之中,但在影片最终,当她在仰角中出现,视线伴随她的观看而顺接时,即是一种由被观看转向观看主体的仪式。我们可以对比开场的泳池,她是如何被观看者“捕获”的。混乱,松散的戏剧冲突并非意味着《弗兰琪》是人物导向,相反,支持着影片的是一种肤浅化的空间,沦为ins背景板的,无法加入互动的空间(即使是Frankie被邀请,参加当地人的生日聚会,也在某个旧识的闯入后被打断),葡萄牙不再是葡萄牙,而是一个开放版本的暴风雪山庄,来自世界各地的,处于一定关系的人“偶遇”,处理过去某一时刻所遗留下来的冲突(在这里,由于过于笨重,过去甚至无法担任“幽灵”这一角色)
3.5是随意散乱了点,私心还是有喜欢之处。有侯麦的影调,人物也有几分像侯麦式的人物,但远没有其剧作的精巧和细腻的哲理,设置在sintra,但总觉得并未真正完全发挥此地的作用,直到最后一镜。但弗兰琪的告别仍然是动人的,将悲伤掩埋,她的观望,她的音乐,她试图架设在爱人之间的桥梁都将延续下去。从山顶的回首是一个有魔力的瞬间,只是这个对于佩尔太简单了,没有多少演技的迸发,是更坦然赤裸的现身,面对衰老也好,面对悲伤也好,这种放松仿佛有其疗愈的作用。
轻盈的幽默感堪比洪尚秀,尴尬的对话与笨拙的动作叠加,家庭成员间生疏而默契的关系,被剖开于葡萄牙小城各个未具名的角落,所有人如同所有人的分身,既聆听真相,又表明心迹。寡淡不是问题,但结尾制造高雅氛围的意图太过明显,倒不如松垮到底显得坦荡。
再亲密的他人或者关系最终在各自的人生拐点上都要孤独前行,那些关于「爱恨离合」的痕迹最终都会消散。
QY-314,一部预想中的那种温情小品,对于看过艾拉·萨克斯之前几部片子的影迷来说,可能会更容易接受这部电影的风格,不管故事设定如何似曾相识,导演总是那么含蓄平淡温情,可以处理的很轻盈,很暖心。这可能是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吧,还是可以打动我这种喜欢他的人,拍出了中年人的人生状态,只是这次在故事的编排上,几组人物之间的排列组合有点功能性,剧本并没有浑然天成的感觉。
三星半吧,私心加了半星因为是在去过两次的辛特拉拍的。淡淡的故事配合并不汹涌澎湃的人生,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拐点,映照出在夕阳下的群像,大西洋的壮阔背景前是人生的多变,多少繁复与伤怀皆在影像和时光里瓦解。人生,看似无常却有常。
前段故事结构有些《爱在罗马》的意思,但相比起来,欢乐处不够欢乐,尴尬时却要尴尬的多。实际上这是一部属于中年人的电影——当人生走过了一定年岁,拥有的只是激情的退却和未来的迷茫。(即使色彩如此高饱和,也无法掩饰岁月带来的灰暗。)当所有人面向生活(生命)之海,有人前行,有人驻足,有人观望,有人等待。余晖渐落,但到最后终将汇入一条溪流,通往终点(而非终结),即使这条路上水滴间从未有过交汇……结尾的处理十分动人。
北影节云上观影第三部。法国影星于佩尔主演,去年她曾到海南节做评委主席。故事是患绝症的老女演员,召集一家人做最后告别的一次家庭旅游。发生在一地一天之内,叙述全靠对众多人物关系、心理变化的准确、细致描述,剧作值得研究学习。最后海边山顶日落时的大远景人物调度运用,令人叫绝。
总是嘲笑Star Wars*这样的电影,取着一流的景,讲着超无聊的故事。没想到这个值得期待的剧情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群人中随机组合之间的碰撞对话刻意而乏味,况且即便拼凑出“女演员的一生”,也并没有太多值得刻画的地方。
摄影,于佩尔和托梅的表演。在没有于佩尔镜头你仍能感受到这个角色对其他角色的影响和压迫,可是镜头对准她时,却是那种濒临决堤的脆弱感。第三个戛纳影后要来了。
A / 居然是一部堪称诡谲的自然奇幻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幽蓝的泳池水色,到第三个镜头清晰可辨的漫舞尘埃,再到森林中雾气和面容上精灵般的亮白舞台光,直到最后一镜惊人地将山坡抹平与海洋相接,并让夕阳的波光和小径超然地相连——但是仿佛找到宿命的Frankie拒绝了这个庞大迷宫的出口,她终将沉静地回返到异国空间里混沌与畸变的情愫之中。
美不美法不法,想抓马又缩回手,全方面傍阿姨。
现实里的于佩尔高产、充满活力,似乎可以看她永远演下去。直到这里,也许Frankie确实被写得很像她本人,或者就是她一如既往演得出神入化,总之你下意识把她和这个死期将至的角色混为一体,于是第一次想到,我们不能失去这样的女演员啊。
对白电影,全片没换几次镜头吧?有些中景很美,有些没有拍好。英语世界中产人空降到葡萄牙,生死之外都是些没写好的心理小九九。看着看着竟然想要了解结尾了,竟然没有很不喜欢,IY还是继续演自己擅长的。总体还是有些一般。
还是导演的温情小品,结尾那个镜头还挺喜欢的。
形式很洪尚秀,色彩很阿莫多瓦,故事很多兰,能看到Ira Sachs对家庭情节剧的探索,但是缺少把所有人网在一起的黏力。本来今年就打算去葡萄牙,正好加上这个叫辛特拉的小城...
故事不差,不过叙述略散了点。演员都是演技派,温情十足。
在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