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丧尸电影都是惊悚恐怖的在带一点人性题材在里面,这部影片也是这样但是这是一部感人的丧尸电影原来丧尸也可以这么催人泪下啊,谁说只有母爱伟大真正的父爱就是如一座大山般一样的存在父亲即使已经变成了丧尸还是坚持背着女儿负重前行坚持为女儿谋出路你未安全我岂能倒下死也不会安心的真的是赚足了看客的眼泪啊。
很短的电影,没有一句台词。却很难让人一眼看过便忘记。变成丧尸的父亲,一步步“负重前行”,忍耐着自己生理与心理上的痛苦,终于达到了让儿子平安的目的。丧尸之于我们的生活,其实是件太遥远的事,而我们的生活中却又充斥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丧尸”。而我们人类又是一个太难预料的生物:可以为了蝇头小利而头破血流,又可以为了坚守一个虚无的信念而披荆斩棘。没有办法说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人性,毕竟先哲对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个问题也争执不下。《鬼怪》里曾提到一句“人的选择,在那一念之间,是神也无法预知的变数”。选择利己还是利他,都是命运里的变数。而你又怎么想象得到已经成为了丧尸的父亲能够将孩子带在身边并安全地护送了他?人啊,那么渺小,那么卑贱,却又那么伟大,那么让人心生敬仰。
2013年,一部叫做《负重前行》的澳大利亚短片在网络走红,它还有另一个译名:《父爱无僵》。这部短片凭借短短7分钟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2017年,短片《负重前行》的导演本·豪林和尤兰达·拉姆克将它拍成了105分钟电影版,整体框架没有太大改动,但丰富了故事的人物、背景、剧情。
无论是近期热门的《寂静之地》,还是2016年的热门电影《釜山行》,还是两个版本的《负重前行》,都是恐怖片外壳包裹的父爱的故事。
如果说《釜山行》和《寂静之地》还有大量惊悚、恐怖元素,到了《负重前行》就完全不恐怖了,而是一部汇集了大爱、家庭、亲情的电影。
电影围绕着三个家庭展开:安迪和妻子小蓝、女儿萝西;图米和父亲威利;以及生活在河边的大胡子和他的妻子、孩子。
以往的丧尸片往往是探讨面对丧尸如何自保的问题,《负重前行》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展现了世界末日来临,人们是否可以为了家人牺牲自己。
其中大胡子是反面教材,他自己被感染了就让妻子、孩子陪葬,表面上是让一家人地下团聚,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明明家人还有几十年光阴,大胡子却私自为他们做出了选择。这不叫爱,这叫自私。
和大胡子相比,安迪和图米显得更有人性,更有温度。安迪和图米有着相似的内心,但处境又不尽相同。
安迪是即将尸化,却在为女儿着想;图米则是身体健康,却为已经尸化的父亲考虑。
一个是病人照顾正常人,一个是正常人照顾病人;一个是父亲照顾女儿,一个是女儿照顾父亲。
安迪和图米的处境截然相反,呈现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尽管两人面临的问题不同,身世、经历、学历截然不同,但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热爱家人、愿意为家人牺牲的心。
安迪说的那句“把它当成你妈妈做的意大利面”,和图米父亲曾经说的话如出一辙。图米在安迪的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而安迪背负萝西前行的举动也让图米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而对于安迪,他看见图米把鲜血给父亲吃,还想请智者先生治好父亲,这些细节都感化了安迪。因此,安迪愿意背负萝西的同时,也一同背负受伤的图米前行。
短暂的相处后,安迪已经对图米视如己出,图米也将安迪视为了第二个父亲。
除此之外,电影还有一条暗线。
当初安迪和妻子意见不合,安迪想呆在船上,妻子则希望上岸。
安迪从坏掉的游艇上拿到了食物,并且为了让妻子放心,他谎称破船是安全的。
小蓝对安迪的说法深信不疑,再加上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前往破船寻找剃须刀,不料被丧尸咬伤,这才有了后来小蓝咬伤安迪的一幕。
安迪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他一直心中有愧,他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当初如果他不好面子,而是对妻子说了破船的真实情况,妻子就不会被感染。
因此,他最终决定以牺牲性命的代价换来女儿的平安,腐肉为引,负重前行,从而实现自我救赎。
当然,即便他当初对妻子说了实话,他们逃得过一劫,也逃不过一世,总有一天安迪还是会被丧尸感染。但我相信,安迪对女儿的爱不会因为一些小细节而改变,无论再给安迪多少次机会,无论安迪有没有犯错,他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负重前行》是丧尸片,也不仅仅是丧尸片。
末日世界是生活,丧尸是生活中的困难,或者时间的流逝。丧尸吃人的故事不断在我们的身边上演,人们被困难打倒,也因时间变老。但我们并非孤军奋战,还有父母陪伴我们并肩作战。
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不求任何回报?
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而放弃更好的工作,选择陪伴孩子成长?
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而放弃去外地打拼的机会,选择离孩子更近一点?
又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而粗茶淡饭、粗布麻衣、放弃更好的生活,只为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
安迪用生命保护女儿,是赎罪,也是身为父母的本能。而安迪牺牲自己、保全女儿的行为,也正是天下父母含辛茹苦、舐犊情深的真实写照。
因为感染病毒,安迪成为丧尸;
因为岁月流逝,父母行至暮年。
天下父母像安迪那样,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换来我们的茁壮成长。而我们也会由嗷嗷待哺的萝西,成长为图米,能够独当一面,能够照顾父母、回报父母。
安迪抚养了萝西,萝西长大后,就成了图米,有了关爱父母的能力(如果父母还健在的话);而图米长大后,就成了小蓝/安迪,她也将有自己的孩子,抚养Ta长大,陪伴Ta成长,这是一个循环,永远不会结束。
无论是天下太平还是世界末日,无论是生活的困难还是病毒的传染,丝毫不会打倒人类,反而会让人类越挫越勇,百炼成钢。因为任何时刻我们都不是一人在战斗,而是有家人作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你养我小,我陪你老。亲情的故事生生不息,永不落幕。
2013年,一部爆红于网络的澳大利亚短片《负重前行》,又名《父爱无僵》,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并为之深深感动。
全片只有7分03秒,而且没有一句对白,但是凭借着恰如其名的动人剧情,获得了豆瓣9.0的高分,并在17个国际影展上大放异彩,甚至杀进了澳洲短片电影节的决赛,获誉无数。
剧情很简单:
妻子变成了丧尸后将孩子父亲咬伤,这位父亲在意识到自己3个小时后也将尸变后,痛苦了片刻,但没有惊慌失措,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把小baby送到安全地带。
他背起女儿,为了让自己坚持前行,把腐肉和内脏装进袋子,挑挂在身前,好让丧尸化的自己随着血腥味不断前行,而注意力也会从女儿身上移开。
为了防止孩子的哭声引来其他丧尸,他给孩子戴上奶嘴,并在身后绑了只气球以吸引女儿的好奇心,这只气球也可帮助他们尽快被人类发现。同时为了防止自己在失控的情况下抓伤孩子,他用皮带捆绑住双手。
经过漫长跋涉,父亲在最终被狙击手击毙,当人们来到倒下的丧尸父亲身边,救下了这个正在啼哭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肚皮上写着:my name is Rossi。
时隔5年,短片《负重前行》的导演本·豪林和尤兰达·拉姆克将它拍成又了105分钟电影版。电影与短片的故事脉络一致,但是情节更加复杂和起伏,父亲托孤的过程更加漫长艰辛。
潮爷马丁·弗里曼的小身板饰演的父亲,反而更有一种伟岸如山的效果。最动人的一幕依旧是,他背着图米和罗西“负重前行”。最后,在图米的族人射杀这个父亲之前,图米为他喷洒了妻子的香水,让成为丧尸而失明的他知道孩子已经得救。
明知自己要死去,父亲依旧拼尽全力守护他的小棉袄,抓住自己所能控制的全部人性,这大概就是跨越时空的爱吧。
而这种至死不休的感情,也许正发生或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只是看起来没那么激烈而已。
大概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多数人的父亲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存在,他没那么高大帅气、没那么学识渊博、没那么位高权重……甚至拼尽全力,只能挣来一点小钱,勉强支撑起一个家庭。
可是为了给我们最好的生活,他真的是拼尽全力了啊!
我家有三个孩子,我作为大姐,可以说从小就是被穷养糙养过来的。
我曾经无数次埋怨过我爸妈,明明家境不好,为何还要艰难地养这么多孩子,也为自己将要承担的巨大家庭责任感到不公,还曾一时情绪失控离家出走过。
不过,也是因为离家出走事件,当我再次见到他们憔悴不堪的面容、布满血丝的眼睛,以及这么些天不吃不喝,寻人足迹遍布大街小巷,甚至走到膝盖磨伤的故事后,我知道了我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而我的冲动简直要了他们的半条命。
我的爸爸,那个常年不在家只会在外挣钱,那个自我记事起几乎就没跟我说过煽情的话,也从没牵过手,那个直到现在还是只会跟我一个月通一次电话的爸爸。在我回家后,欣喜若狂但什么也没问,只是说:“平啊,冻坏了吧,赶紧先去被窝里暖暖。”
事后他们也没有埋怨我的任性和脆弱,却只是对我感到亏欠和自责。我突然觉得,好像做儿女的生来就有对父母抱怨、撒气的权力,而父母却只有为孩子付出一切的义务。
大概每个出身农村的孩子,都听父母都说过这么一句话吧:“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是拼尽全力砸锅卖铁也供你读。”爱常常也是无奈的,没有哪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至少在我的世界里。
曾经我在一个工厂里打寒假工时,身边有好几个近50岁的阿姨,他们的儿女都已长大,有的刚刚参加工作,有的已经结婚生子。
我就很疑惑地问她们:孩子都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你家里有叔叔一人挣钱俩人花的话,日子应该也还过得去吧,此刻不应该是安享晚年吗?何苦来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日复一日地像机器一样活着。”
“还早着呢,还得帮着他买车买房,他才能顺顺利利成家立业。等他成家了,现在养个孩子也不容易啊,要是不能帮忙带娃,经济上支援一下也是好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把他们养大就已经尽到责任了,后面的事情让他自己慢慢来呗~”
“诶,小丫头你太年轻还不懂,做父母的呀就是有操不完的心,你只有看着他过得更好一点儿,自己才能过得更开心一点。”
当我逐渐成长到如今,开始思考自己将来的家庭的时候,我发现我是如此害怕要去养一个孩子,我害怕自己心里总是牵挂着另一个人,害怕自己劳碌一生,仿佛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我的朋友里,抱有这种情绪的人不在少数。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是因为我们太年轻,还不到母爱爆发的年龄。但是我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有多么艰辛,他/她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品德培养、文化教育,哪一样不是大事难事。对比自己的怯懦,我方知爸妈的坚毅、勇敢与乐观。
而当我步入职场,独自一个人在异地打拼,发现人越成长越觉得孤单的时候,才愈加感觉到亲情的可贵,愈加感激父母为我带来一个弟弟妹妹,这种血浓于水的深情,一定要经过时间的洗礼,才会在苍凉的人世间熠熠生辉。至此,我才相信父母的用心良苦。
当我每天坐在空调办公室里都焦躁难耐、只想回家“葛优躺”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那个只会在外挣钱,卖命干苦力活的爸爸是承受了多少的孤独、疼痛与煎熬,而他能跟谁抱怨呢,甚至连多倾诉几句都不敢吧。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而一个父亲负担的重却是全家所有人的压力之和,并且他要比谁都隐忍。
正如张爱玲所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每一个父亲,都在无疆的父爱国度里,默默地负重前行。
虽然他给予的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活,但一定是他能力范围里最好的,他也曾想过要给我们全世界。
虽然他不善言辞,爱与想念的话都从未说出过口,但厚爱无需多言,有些爱就是不说就已存在的。
虽然比起母亲的总是忧心忡忡,他更像是个若无其事的旁观者,但多少孩子就是这样看着父亲的背影成长起来的。
父爱如山,坚韧不拔;父爱似水,平淡珍贵。没有了年幼时对父亲的崇拜,如今多了些对他的怜爱,是体谅与疼惜的爱,尽管他有诸多的不完美,但仍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当徒劳人世纠葛,尚未完全兑现成风霜褶皱。
爸!我已经想你了!愿你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1星是给在这种体裁的新构思,1星是给那个女孩父亲的演技,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剧情十分空洞,本来就可以用一个微电影结束的剧情硬要扯这么久,所以说一句话剧情,即在父亲被行尸感染之后,48小时之内女儿的安置,没有背景,都是一些无意义的展开,不知道病毒从何而来,每个人都死的很突然,剧情衔接不上,不知道为什么土著女孩和那个老人被抓,总之许多剧情都是结果出来了,但是原因在哪?为什么会这样,不给予解释,诶,TMD就硬煽情,搞的我看得心里没有任何的波澜,就是没有用正常人的思维考虑电影。 在政治层面,我知道澳大利亚政府想要借此机会想外界说明他们国家在对于土著人民的所谓的“关心”与“尊重”他们的习俗,什么“白人与土著一家亲”之类的想法,在这个电影框架下就逮住机会硬套呗,还要点脸吗,事实是怎样,媒体报道的还不够吗,西方的伪人权还揭示得不够多吗╯﹏╰
这个父亲为了不伤害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嘴巴里塞了一个奶嘴,在找到一个房子的时候给孩子弄了一个气球就是怕他会苦恼自己能听到
在自己面前绑了一块肉来吸引着自己一直往前走,知道把孩子送到安全区
被打死以后是笔直的向前倒去他还记得身后有一个孩子,那些守在安全区门口的士兵们,在看到他的身后还背着一个孩子时,犹豫了要不要开枪,虽然最后还是开了枪但是他们把他埋葬了起来
父爱如山,负重前行,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和釜山行一样,透露出父亲的无私奉献
澳大利亚低成本制作电影,过程可以忽略可以快进,但最后为了让孩子能活下去而把自己变成永动机的父爱超级打动人,为父爱打五星
空洞拖沓无趣
片长105分钟。各位 (キ`゚Д゚´)!! 。你们说的短片不是这个,是2013年的
长片肚皮上写的是Thank you
被拍烂了,远不及13年经典的8分钟,模仿的再好匠人始终是匠人,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
伟大的父爱
整体设定跟《寂静之地》很像,前十五分钟充满期待。没想到突然转型成公路僵尸片,又成了大型香水广告…
原来巨人僵尸是这么来的……唉~看完都不舍得玉米大炮轰他了……蛮好的一个主题,90分钟绝对有文章可做。
从《寂静之地》到《负重前行》,婴儿哭声已经成为比怪兽和丧尸还恐怖的存在,婴儿哭一下就能把你吓哭。
虽然《行尸走肉》如今已经烂到了这个地步,但不得不说那剧的前几季还是奠定了丧尸设定的标高,难以超越。这个讲父爱的设定,漏洞有点过多了,残忍不足,感情也不足。最后还有个那么政治正确的结尾,一群原住民和一个白人孩子融合在了一起。。。
又一部短片注水电影,编、导、演全面下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还是去看短片洗洗脑子! @2018-05-18 21:53:18
潮爷的演技是没问题,但缺点在于影片的节奏实在过于冗长,其实原版是个故事体量非常小的短片,硬要拉长成为一部电影,除了煽情之外,找不到更明确的剧情闪光点,只能是一部平庸之作
没看过原版短片的别上来就挑三拣四,看过原版短片的麻烦好好体会一下长镜头的意味和改编的用意。总之,相比于原版,看到了更多人性的探讨,相比于僵尸类型片,则看到了更多独辟蹊径。
感动,这是看过唯一一部不那么可怕的僵尸片,父爱无僵!
七分多鐘的短片,沒有一句台詞,講述了一段末世溫情。當人性隨著肉身的腐化慢慢泯滅,一息尚存的父愛卻堅強地將繈褓中的孩子帶到了安全的彼岸。父愛偉大,需要付出,也需要智慧,於是,最冰冷無情的東西也能被它融化。五星推薦。
小男孩的父亲和结尾的“Thank You”戳泪…如果再短一些、节奏再快一点会更好。
短片明明就一个设定,拖长后简直侮辱智商。澳洲土著快被白人杀光了,现在才想到给存在感,滚~!
这是我看过的一点都不恐怖的僵尸片,这里着重讲述了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48小时,作为一个父亲你能为你的孩子做到什么地步。看完真的让人很感动,爱是让孩子在这个险恶的世界继续活下去,而不是自私的剥夺他活下去的权利。
看过短片期待电影版看过了几年前的『微电影』,也是刚刚看见,所以对这个『加长版』也感动期待,心疼那个小女孩👶(婴孩)这颠簸的旅途,可能是最小的演员吧!这漫长的48小时倒计时真的折磨人,昨天的《寂静之地》的新生儿,和这部电影的小女孩都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有的人评论错了吧……这就是电影版………………短片版本是另一个……朋友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