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影片开始,奥兰多的一个信封找不到了,应该是放置的去尼加拉瓜大瀑布的票据。来到酒吧,找到了驻场的歌手玛莲娜,玛莲娜是个变性女人,和比她大20岁的男人奥兰多相爱,奥兰多在中国餐厅为玛莲娜庆祝生日,并且相约十天后去尼加拉瓜大瀑布。
两个人回到奥兰多的公寓,一场爱的游戏过后,睡梦中,奥兰多发病,并在玛莲娜回房间去东西时,跌落楼梯,头破血流。送往医院后,奥兰多脑出血死亡。无助的玛莲娜脑子一片空白,奔走街头,却被警察、奥兰多的家人怀疑是逃跑。
随后,麻烦接踵而来。奥兰多的家庭对她冷眼相待。儿子用钥匙打开门,直接闯入,质问父亲身上的伤痕怎么来的,歧视她的性别和生理,要求玛莲娜尽快搬走,“给我个确切日期,不然我就把你撵出去。”。前妻来电,要她归还车辆,并在见面后出言不逊:“我觉得你和奥兰多的行为很变态。我不知道你算是男人还是女人。”让她不要参加葬礼;道德风化与未成年保护科的科特斯警官找到白天在餐馆工作的玛莲娜,质疑玛莲娜和奥兰多的关系。科特斯强迫玛莲娜做检查,否则就进一步调查奥兰多的死因。医生让玛莲娜脱光上衣,下衣,做出肢体动作,脱下衣时,医生让科特斯回避,科特斯表示拒绝,从目光的视角判断,科特斯看了玛莲娜的下体。玛莲娜倍感屈辱。布鲁诺再次偷偷来到玛丽娜的家里,并偷走了小迪,整理了房间的物品,把玛莲娜的行李箱扔在门外。玛莲娜的闺蜜夫妻把玛莲娜接到家中暂住。
玛莲娜来到教堂参加追思会,受到前妻索尼娅的呵斥和众人的抵触,布鲁诺开车将她掳走,对她言语上的侮辱,还用胶带缠住她的头和嘴巴,整个脸变形后的特写让人心痛。玛莲娜来到酒吧,酒醉沉迷,放纵自己,可是过后是更深的空虚。她开车回家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后视镜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酒吧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影片对玛莲娜对奥兰多的深爱有多处表现。
玛莲娜从餐厅顾客那知道了奥兰多留下的钥匙是三温暖的储物柜的,她从女宾入口进入,偷偷进入男宾部,打开储物柜,可是储物柜内什么都没有,奥兰多说的旅游票据的信封也没有。暗示玛莲娜没有了任何的依靠,任何的寄托和希望。
玛莲娜在葬礼结束后来到殡仪馆,索尼娅和布鲁诺仍然对玛丽娜辱骂了一番。玛莲娜找不到葬礼的处所,恍惚间,奥兰多的背影出现,带玛莲娜穿过一个黑暗的通道,在这里,玛莲娜看到了奥兰多,并和她拥吻。玛莲娜打开一扇门,进入了火化间,在火化炉前,玛莲娜见到了奥兰多,目送奥兰多遗体缓缓进入火化炉。这的镜头有点迷幻,或许导演为了表现最后的告别,但是虚幻有些突兀。
赤裸上身的玛莲娜注视着放在私处的那面镜子里的自己,“我就是我,与性别无关”,这或许是导演要表达的吧。玛莲娜开始向过去说再见,积极向上地跑步。最后,坚强的玛莲娜妆容精致地登上舞台,她的人生开启新的篇章。
本片的西语原名是《Una mujer fantástica》英译为《A fantastic woman》汉译为《普通女人》,真的要给我们汉译的名字打120分,简单明了,“普通”二字一语中的。
这是一部LGBT群体中“T”发声的电影,女主曾是一位生理性别为男、社会性别为女的异性恋跨性别者,后来也就成为了“T”的全称transgender变性人的一员。然而这些标签都多余,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 下面是我贴出的一些代表性的情节片段,结束会暂时记录一些个人与大众的想法。」
玛丽娜坦然接受自我,作为一位努力上进的歌手,在舞台上演唱时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得到了奥兰多的欣赏和爱慕,两人心灵相通,有着二十岁的年龄差阻挡不了两人真心相爱。
但噩耗突然发生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她的爱人突然离世,她还未整理好悲痛之情,就紧接着发生了一系列荒谬的事。倒也是这些因跨性别身份的女主角而展开的一个个荒诞不公的情节,让人纳闷儿,这些破事儿和她的性别有个毛关系?
在找到医生的时候,医生的对病情只口不提,却一直怀疑她的名字是不是化名??
在难忍悲伤的时候选择出去走走释放情绪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又被警察带回医院审问。
也不出意外的先拿她的名字说事儿,怀疑她的身份。
这还不够,又被一位女警追查,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看似审问实则带着毫不掩饰的个人偏见和人格诋毁。
奥兰多的儿子惦记着父亲的房产,还将怨气撒在她身上,同样的言语刁难和威胁。
奥尔多的前妻趁机来要走奥尔多的车,见面后不承认玛丽娜和奥尔多的爱情,还出言不逊。最后被发现那些匪夷所思的案件调查果然是她搞得鬼。
又以保护自己爱的人为由,故意叫出玛丽娜的男性名字,阻止玛丽娜参加葬礼。
玛丽娜被他们咬住“变性人”这一标签,毫无意义的死死不放,他们无情的针对她折磨她。每件事发生后,对这些无聊可笑又充满恶意的人,玛丽娜明显不想与他们又过多的瓜葛,她选择容忍并坚持自己立场,编剧也没给她留什么主角光环,特权啥的,只有她作为一个普通女人想去送所爱之人的最后一程的愿望,这个愿望简单又真实,又那么难以实现。
其实就是一个平常都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如果放在一个普通的异性恋女性身上,就是一个“前任与小三争夺遗产的狗血伦理剧”。所以,相当于同类电影来说,《普通女人》算不上经典。但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大于了电影本身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普通女人》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LBGT类电影的想表达的大致一样。提醒众人,无论是在生命科学研究结果上,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上。LBGT群体和其他任何群体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却长期的被社会边缘化。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特质上的不同,并得到尊重和发展,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最基本的共同作为人类而言的。
当然,上面说的是最终的理想目标,现在这条平权之路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其他领域不说,在现在国内的影视行业中,能拍出有积极现实意义引导LBGT群体的作品,几乎没有(个人觉得就是一部没有,有几部网剧的宣传也是满满的商业气息)。好嘛,没等偷摸发展呢,去年广电将“同性恋”一词划入不正当性关系之后,也是彻底断了想通过影视作品影响力发声的这条路。
总的来说,能勇敢站出来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谈起来甚是单薄无力。可能一些“杰出”人士都苟且偷生安静如鸡,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不然也就不会出现如“形婚”“伪装不婚主义”“同妻”等诸多有争议性的问题。
那么就借着这些优秀的国外电影作品,也再次提醒了那些不敢表达自己,甚至还不能接受自己的LBGT群体中的人们。群体的权益还是要大家加起来的力量去争取的,这个群体必须正视自己,审时度势,在保护自己人身不受侵犯的情况去敢于向社会表达自己。用每个人哪怕是微小的努力,去支持身边LBGT群体的发展,慢慢树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扩大影响力。
说的有些多了,可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放在现实中也有些理想化。在社会大环境中免不了会被消磨士气,精神压力更是难以想象。
但是最后我只想说,我本人虽不属于这个群体,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努力都只是完成普通的生活。加油。
幸好没有提前看剧情简介,看到三分之一才意识到女主原来是个男人,痛失爱人后孤立无援,一个人与和整个世界对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电影非常工整,一气呵成,但又没有流于流水账的平庸,带着悬疑的机票贯穿始终,整理柜里空空如也,这给了我们诸多的解读。
其实无论柜子里有没有机票,都无法抹去两人的爱。
关于两人的爱情,因为男人猝死,好像是短缺的,但电影对他们的爱情是有铺陈的。
1)首先是男人在办公室时找信封,这说明机票一定是买了的,如果没有这个场景,那么他后来手写下的信封毫无意外,一定会被解读成男人只是诳玛丽娜。
男人提出10天就带她去伊瓜苏瀑布的,信封遗失这条线并没有说明,最大的可能是由妻子或儿子拿走了的,而不是男人失信于她。
2)生日当晚,玛丽娜热情奔放唱歌,共进晚餐时两人互相凝视,带着从容和温暖,男人眼里写满了宠溺,手写的信封代表着他对她的承诺,而她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因为彼此都懂。
这场戏看似简单,信息量非常大。
男人精心为她的生日订了座位,并且请来服务生给玛丽娜唱生日快乐歌,说明他根本没有忌讳,在大厅广众之下和她秀恩爱,柔情满满地安排和她一起去看世界奇迹瀑布,如果不爱,怎么会做这些呢?
3)两人一起回家,共度春宵一刻,激情坦荡,但很快随着男人发病急转直下。在这期间,也留给观众一个悬念,这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情侣抑或第三者,悬疑设置得非常好。
4)玛丽娜送男人去往医院的路上,打电话给男人的弟弟,更是将悬疑推至高点,直到医院里玛丽娜的身份才慢慢浮出水面。
玛丽娜和男人的爱情,弟弟是知道的,并且很尊重和认可,那也从侧面说明男人是很爱玛丽娜的,要不然弟弟怎么会知道她的存在,并且对她的态度还算友好。
男人公布了和玛丽娜的恋情,对于这场不被承认的恋爱,相比玛丽娜,或许这个有身份的男人更需要勇气去承认这一切,这条线并没有交代,但随后的发展中,不显山不露水的表现了出来。
妻子和儿子的愤怒,不惜一切要保全男人作为好丈夫、好父亲、好男人的形象,包括社会大众也如此,尤其是妻子自以为是的宣布主权,更加彰显男人对她爱情的缺席。她需要的不是男人的爱,而是一场被遮盖的体面,纺织厂的全体工人所致的悼词也是如此,因而可以女秘书拿走信封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她最有可能知道信封里有什么。
所以玛丽娜对于猝然而逝的恋人才会如此心痛,在卫生间里伏地,在衣柜里呼吸爱人的气息,在大风天里艰难前行,这场戏可谓神来之笔!坚定而不彷徨。
痛失爱人后,被人驱赶、侮辱,她迷惘。
虽然最终没能找到爱情的佐证(那个装有机票的信封)她依然执着于和爱人最后的告别,在爱的指引下,她找到了爱人,最终得以握手而别。
如果爱是真的,还需要凭证吗?即使是黑洞,那又如何呢?
带着爱人的小狗一起生活,高声放歌,因为她有爱人,哪怕是曾经有过,也能给予莫大的勇气!
影片《普通女人》讲述的是一个变形人玛莉娜在遭遇男友死亡之后,在社会和男友家属之间所遭遇到的经历。这部电影本身是一部LGBT题材的电影,但针对主人公在电影中女性气质的呈现,以及导演对于女人公的性别认同,我们可以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分析方法来解读电影中女性的身份演变与经历。
影片一开头,导演以男性作为开头来引入,部分目的其实是暗示片中女主人公变性的身份,同时女主人公玛莲娜的首次出现也是由男性的视觉所引入的,观众随着男性奥兰多的视觉与步伐看到玛莲娜,这也表现出在这部电影中,女性仍然是作为被观看者。
导演首先用朴实平凡的电影爱情片段展现出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表明玛莲娜也就是一个有着爱情滋润的“普通女人”,而在男主人公(玛莲娜的男友)奥兰多死去之后,一切都开始产生变化。
先是玛莲娜的变性身份被发现,社会对于她的态度就十分不友善,甚至是保持一种歧视的态度。警察与医生都怀疑是她意图杀死奥兰多,在她想要逃离医院时被误会是畏罪潜逃;妨害风华的女警察要求对其调查,展开了一系列几乎没有意义的询问与检查,玛莲娜询问为什么要这样的时候,只得到了一句“这是必要程序”。
后是面对奥兰多的家属,前妻认为玛莲娜是奥兰多带给自己的耻辱,于是想要去掉与玛莲娜的金钱纠葛,甚至剥夺她参加奥兰多葬礼的权利。奥兰多的儿子对她产生厌恶,他并没有将玛莲娜当做女人,而是认为其只是一个恶心的基佬,甚至在后来还产生了暴力行为。甚至一直对玛莲娜较为友好的盖伯(奥兰多的弟弟),也表示对她的拒绝,并承诺给她一部分奥兰多的骨灰,以换取玛莲娜在葬礼的不出席。
这个故事背景设定在智利,因为在智利这个国家,变性还没有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所以玛莲娜的身份曝光之后获得的肯定是无限的蔑视与嫌弃。
玛莲娜作为一个变性人,她只想要做一个普通女人的愿望在电影中十分明显。当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用淡定的方式来争取与面对。在社会身份中,她只是一个白天当服务员,晚上当驻场歌手的平凡女人。当遭遇不平等的待遇,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就如在奥兰多儿子警告其搬出公寓时,她坚定的告诉他,“我叫做玛莲娜”,这无疑是在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失去爱人时,她也会颓废,打开衣柜来捕捉昔日爱人的味道,甚至会在迷糊中看到奥兰多的幻象。
而她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是什么呢?一次次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最后还发现,自己深爱的男人可能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爱自己,“181的秘密”所联系的柜子就能很好地说明,奥兰多并没有给玛莲娜留下什么。而这一秘密,还是玛莲娜再次利用自身的男性认同所换来的。
最后,玛莲娜在与奥兰多的遗体告别中,挥别了自己的这段感情,同时以歌唱的方式走向了自己的新生活。
其实片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很值得玩味,影片一开头呈现的是伊瓜苏瀑布,这与后来两人所说的旅行相呼应,同时瀑布的形状与玛莲娜脖子上项链的形状是一样的马蹄状。《春光乍泄》里也有伊瓜苏瀑布,那是黎耀辉与何宝荣的梦想天堂与灵魂共鸣;在这里,却成为玛丽莲的“空中楼阁”。
影片中有一幕是赤裸的玛莲娜将镜子放在自己的两腿之间,镜子中是自己的脸庞,导演没有去展现她身份的真实性,而是导演自身的温暖所在。变成了一把钥匙,预示着她开始成为自己的解放者,重新去面对生活。此外,玛莲娜的爱人叫奥兰多,萨利·波特的电影《奥兰多》里,奥兰多是一个未名自己性别的人,这样的名字设定是否是导演对于玛莲娜自身性别模糊的影射呢?
影片中有一幕是赤裸的玛莲娜将镜子放在自己的两腿之间,镜子中是自己的脸庞,导演没有去展现她身份的真实性,而是导演自身的温暖所在。
最后还要特别提一下的是,玛莲娜的扮演者丹妮拉·维加是智利第一位变性演员。导演启用丹妮拉来饰演玛莲娜,在情感上更加真挚与写实。
变性女演员为艺术献身,年度最佳,能看的不止有肉体,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当一个人眼睁睁痛失示至怎么办!变性女演员为艺术献身,年度最佳,能看的不止有肉体,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当一个人眼睁睁痛失示至怎么办!变性女演员为艺术献身,年度最佳,能看的不止有肉体,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当一个人眼睁睁痛失示至怎么办!变性女演员为艺术献身,年度最佳,能看的不止有肉体,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当一个人眼睁睁痛失示至怎么办!变性女演员为艺术献身,年度最佳,能看的不止有肉体,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当一个人眼睁睁痛失示至怎么办!变性女演员为艺术献身,年度最佳,能看的不止有肉体,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当一个人眼睁睁痛失示至怎么办!
一对年纪相差很多的情侣,男子因身体不适,突然离世。男子妻子儿子家人都讨厌这个同性异装女,不允许“她”出入男子的葬礼。慢慢的,才看出他们俩其实非常相爱。导演不想大张旗鼓的歌颂如何如何相爱,而是细枝末节慢慢的带出女子有多思念男子。方向极为正确,但是表现手法稍有仪式感,包括表演,这把原本类纪实的风格给略“做作”了,感觉这个导演可能略有固执和自恋。如果没有“跳出来”的想法的话,可能更更高级一些。还有,叙事略显单薄一些,这表现在剧本走向摇摆和剪辑略有犹豫。包括表演在琢磨导演的意图,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演更合适。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国内一部电影“长江图”,如果剧本方向坚决一些,放在爱情上,那些“宏伟”和“禅意”作为大背景带出来的话,可能会更好。抛开电影,情感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迅速绝迹,特别是爱情。在经济主导一切的前提下,口号的情感和实质的情感完全是两码事。就像很多人天天标榜着信仰、道德,其实天天朋友圈劝导别人该如何如何做的,正是ta所欠缺和违背的🍵
其实故事很简单,但女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加大了戏剧效果,也加重了获奖的砝码,旁边的奶奶一会儿倒吸凉气一会儿叹气,也说明电影的代入感很强,节奏稍稍有点慢,几次以为要结束了发现还有发展。如果拿下影后应该是很有意义吧。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第一名,又一部涉及变性人尊严与权利的影片。技艺工整,主演出色。今年世界范围有这么多关注同性、变性的主题的优秀电影,是什么样的社会思潮所致?这些似乎离我们太远了些,难以简单评价。
逆风前行步履艰难,迎风奔跑淋漓大汗。舞厅里欢歌妖娆像妩媚雀鸟,舞台上交响如诉似泣血杜鹃。车窗前被世俗胶带丑陋裹缠,镜子里才是从阴处映衬的自我。一直想找回那两张飞往伊瓜苏的机票,桑拿柜里空空如也,火化炉里尘墟一抔。用幽魂牵引前行,留下未尽之吻。你说要带我去看第七大奇观,你没有食言。
从舞池里来者不拒的《葛洛莉亚》到变性丧偶的《普通女人》,莱里奥专注帮边缘女性祛魅,美貌、聪慧、活力...之外,其实“女人”本身就是一个形容词,关于勇气和坚守,表达热爱和无畏。
这怕是要拿泰迪熊了~
普通女人,普通片子,演员还不错,故事太简单,不足以动人,去年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月光男孩》,今年获最佳外语的《普通女人》,其实拍得都很一般。当LGBT成为政治正确,成为影展惯常,看多了会不会厌倦呢,拍多了,会不会成为一种获奖套路呢。
特别好的是没按照无依无靠,无爱可诉,无家可归的方式去做,编导稳健的叙事完整塑造出一个脆弱与坚强的普通女人...
难得的一部讲述变性人的电影,女主很坚强,演技很好,让人入戏,普罗大众对变性人真的没有那么宽容,甚至很残忍,但是变性人也有爱,值得被尊重。
3.5 比葛洛莉亚更精致扎实,但情感上的冲击力却有退步,剧本过于工整平淡了。
3.5;“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与狂风(世俗偏见)对搏,在狂舞中飞升超脱,幻想中的影子在肉身消失之前再度降临,让死亡带走秘密,是该告别的时候;怀念的隐忍并未降低情感的浓烈,柜子中的黑暗,堪称全片最佳,也带动一个悬疑小高潮,片尾曲相当美妙。
当最后变性后的她迫不得已只在腰间围着浴巾进入男浴室,才是整个影片最为心酸之处。跨性别的忘年恋经历生死别离,每个边缘女性都是坚韧美丽又渴望着爱的普通女人。逆风而行、钥匙牌的反情节很好。
三星半,但是考虑到是跨性别题材,还来自智利,且第一次由变性人演变性人,电影依然值得推荐。女主角很漂亮,叙事有点波澜不惊了,但我真的很喜欢表演和电影营造的氛围,只有南美电影能拍得如此自由。181号柜子,让我想起了A Ghost Story里的那张小纸条。
几个高光时刻虽设计感过重,依旧是沉稳大气的作品。坚定做自己,坚定地生活永远能打动人。钥匙(伊瓜苏瀑布)的反情节设置,是在呼应《春光乍泄》?[B+]
同样是伴侣在片头就意外去世的题材,全片却连一个闪回镜头都没有,光这一点就比做作到俗气的《单身男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钥匙的反情节处理也不错。3.5分,回头再评。
故事比较一般,全靠女主提神。由变性演员出演的这个变性角色实在太美了,不但同时兼具柔弱和坚强两种气质,而且把失去爱人后的悲哀以隐忍的方式宣泄一空。最后女主在剧院的一曲让我沉醉啊!为什么没得影后?(柏林评委又因为“本色出演”而集体失明了吗?干!)
不要和谁约定,去看春光乍泄里的大瀑布,看上去很美,一同去很难。约定同去的,终没有到达。剩下一个人,面对大瀑布飞短流长,大雨滂沱中独自坚强
3.5 trans并不一定都要一副diva样,也可以是个普通女人。
看完后不久,思考为什么男女主角的情感背景交代得那么模糊,也没有任何闪回呢?然后一点点倒回去想,才发觉,在最开始的歌厅中,两人的眼神既像多年的伴侣,也像邂逅时的一见钟情。这大概已足够解释后面的一切吧。其实是很简单的故事,一个人对抗全世界,没有其他。可是她扛得住,因为她是一个普通女人
看后一周的追评:我觉得好的电影都能带给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回味期”,而这是这次柏林电影节最让我回忆不停的电影,一个变性女人在爱人死后的心路历程,那些小细节:一把钥匙,一阵风,一段配乐… 都让我的脑细胞不停地去回味。
【智利】一切都完成得踏实:LGBT主角的光彩演艺首秀+切合时际的题材+丰满完整的主角设计,再加上镜头、色彩、音乐的出色运用,整部电影像一张得不了满分但可以毫不犹豫给出优的答卷。Alicia Keys的歌用得妙。什么是”fantastic“?是在困境中不断升华自我认知,是在生活里永远追寻着心爱之人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