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在江南古宅里发生的故事,木楼青山黛瓦,刺绣宽袖古着,江南烟雨乌篷,红橘银烛细语,包括贯穿全剧的空灵女声的伴音,所有细节都暗示着以这样的背景所演绎出的故事,绝不会以任何美好的形式结束。但这样的故事,我乐于观赏。青橘用青春,于枝头熟彻泛红,摇曳欲坠,陷泥腐烂。
十年前,我遇到一个和周迅样貌很像的女孩,她叫汤婷婷,她和我一起转学到那个学校,她主动和我说话,她总是要我帮她削铅笔,她和我一起比赛,她话不多,在几个女生里面笑得最多,冬天在走廊晒太阳,她喜欢迎着阳光,她是个爽朗的女生。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周迅,对那个女孩也没来得及说喜欢,就各奔天涯。一年后,大家初中毕业,她去工作,我则去高中上学。一天,我和姐姐走在路上,车马匆匆,我没看到她她就看到了我,跑上来问我还好吗,我说还好,有个帅气的男子在不远处等她,她留下电话,说那是她的弟弟。
我始终没有拨打那个号码,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如果我也不再上学,我想我会打个电话,邀她一起出去玩。我什么也没做,我只记得那个在冬天迎着阳光的女孩,叫汤婷婷。
后来我看到橘子红了里的周迅,我不敢肯定那是谁,我没想到周迅和汤这样的相似,连声音都很像。我看到秀禾第一次见到耀辉,一直低着头,把东西交给耀辉猛地一跪,说感谢太太,然后就一路跑开。这个青涩不懂世事的乡下姑娘,一直顺从着他人的安排,柔弱无力反抗。
我便从橘子红了喜欢上周迅这个女子了,即使她面容不够美丽,声音也不完美,可是我是喜欢周迅的。
李少红把电视拍得太美,叶锦添的服装造型设计都很符合清末,归亚蕾高高的发髻,华丽的绸缎外衣,一举一动,几句台词,便是那个孤独渴望的乡下太太,这个女人为了家庭为了完成丈夫心愿,宁愿牺牲自己和秀禾的一生,骨子里已经被传统腐蚀透了。
大妈说秀禾是她梦里的遇见的人,一看到秀禾就认定了秀禾是替她为丈夫生子的人。高中时候,和将要为人妻的语文老师聊天,她说只有结婚生子,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女人在家庭没有生育就没有地位,谁又能批判谁?谁又能怪谁?
黄磊老师和周迅挺配,两个文艺青年在乡间放风筝,那一刻两个人的命运早已连结,原来黄磊老师不只是徐志摩,黄磊是俊美少年,浓眉大眼,真是俊美少年。
橘子红了,是该收了,什么悲欢离合情情爱爱都该收场了。
将来我如果不结婚,请上天给我一个黄磊老师那样的男子吧。
将来我如果结婚,请上天给我一个如周迅般的女子吧。
这样的电视剧的开头,让我想给它写个故事......
风筝
母亲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离开我了,她在离开时对我说:放飞风筝,倘若风筝飞了,幸福就会来了。
一
命有玄机。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是一条很长很长的弄子,我看到的是在尽头那若隐若现的光。两边高高的石墙似乎延伸到了云天,江南的雨季让青苔疯狂地滋生在如此冰冷的石墙上。那样的冰冷似我的心。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风筝是什么。直到那天母亲用她最后的气力把风筝交给我时。我知道风筝是什么,那像是一只白色的青鸟,没有美丽花纹。但是依稀可见的是母亲在上面留下的泪痕。我想在那潮湿的弄子里放飞我的风筝。我一边跑,一边哭。那样的哭泣声,在封闭的弄子里久久不愿意散去。可是风筝依旧无法飞起。最后,它挣扎了几下掉在潮湿的地上,两边是母亲曾用她温暖的手抚摩过的墙壁,而现在它冰冷的令我害怕,风筝磕磕碰碰无法飞起,我的心也随之震动。
二
与他的邂逅。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我收起那长长的线,蜷缩在墙角时,听到了陌生却令我的心跳不止的声音,那是什么碾过石阶。声音突然戛然而止,接下来是脚步声。稳重而清晰。我看到了一双黑皮鞋,发光的皮面上沾了雾气,大褂的边沿整齐。
当我抬起头挂起泪珠儿的双眼看着他时,看到是他清澈的双目,眉羽之间透出的是一种夺定。灰色的大褂遮不住他的英气。他有亲切的笑容和宽大的手。他的手上拿着我的风筝。他似乎是从那个若隐若现的光芒走出来的,他是谁,他是来救我的吗?可是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我赶紧站起,从他的手中夺回我的风筝。正欲离开时,他的话让我停下匆忙离去的脚步来。他看出了我的不安,温柔的说:“别害怕,风筝不是这样放的。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儿是放风筝的好地方”。不知道是什么牵引着我,带着满脸的疑惑跟着他到那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前。当我带着不解看着他那俊秀的脸庞时,他说:这是自行车,你坐在车后座上抓这我的衣襟。当他牵着我的手时,奇怪的是我没有做任何挣扎而是顺从的接受。
那是温暖而厚实的后背,让我感到久违的塌实。自从父亲死后,就再也没有依靠过这样温暖的后背了。
三
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那是一片广阔无垠的田野。他娴熟的将风筝放飞了。我开心的笑了,很久没这样笑过了。仿佛逝去的快乐开始一点一点地滋润早已干涸的心田。感到开心与快乐是从心里传来的,那样的感觉像听妈妈唱歌谣,像盛夏喝着甘甜的井水。他告诉我怎样放风筝,并讲了许多我未曾听过的故事。他告诉我有一个叫自由的新世界。看着他在风中夸夸而谈的样子。风吹乱了他的发绪,也吹乱此时我的平静的心。他说了他的理想,他的未来,他的一切。我害怕他问我这一切。因为贫困,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背负,就知道放弃。是他,在一次唤醒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就这样,他的笑声渐渐地感染了我,那是我见过最美丽的笑容。莫非这是母亲说的幸福吗?我找到了幸福了吗?
五
分离。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风筝突然断了线,我的泪不知道为何流下来。我惶恐地问他,它去哪里了,我们把它找回来好吗。他却笑了,他说:傻瓜,它去找它的幸福了。是幸福吗,是母亲和我说的幸福吗?我静静的看着他,渴望他把我带走。他拿起放在胸中的怀表,轻声的说他要走了。看着他远走的背影我用尽我的气力大声喊到:你能带我走吗?可是这声音被无情的风声给吞没了,在广袤的大地上这声音变的如此微弱。我多希望他能回头,我听到的隐约听到风带来了他的声音:“回家吧”!回家吧,是呀,我也想回家,可是我的家在哪里呀。母亲离开后我就不知道什么是家了。
而现在他也要走了,是把我的幸福一并带走了吗?快乐都是那么短暂吗?我还会再见到他吗?他似乎走的那么匆忙,我不能再跟着他的足迹去寻他了。至今我依然可以回忆那日的每分每秒的光景,闭着眼睛追溯每一点滴,而别离让我心痛。天国的阶梯,突然消失在云间,我独自仰望云天,早已经没有风筝的影子,也早已没有他的声音回荡在这空灵的世界。
五
别。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在民国初年元月。在那样动荡的年代,那样平凡的一天里,我的心在似乎不在漂泊了,安静了。可是那又是为什么,我用手捂住心。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还带着一些刺痛。温暖,甜蜜是爱吗?刺痛是因为他的走吗?在那样的夜晚,我会时常想起他。可是早已无心爱良夜了。这样的夜,思念似水滴,没落就干了。我似一朵寂寞无开主的花,孤独的等待着。那日的暗香浮动在这样的良夜。
有时候,爱是坚韧的。可是,有时候它更是一池碧水,一窗月色,一缕幽香,短暂到不能用手指写的完。原来,爱的错手,只是瞬间。似断了线的风筝在刹那间消失了。
六
爱。人约黄昏后
没有开始何为结束,他蜻蜓点水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然而他却选择这样的突然消失在我的世界里。他静默的关闭了我通向他世界的门。
在爱中,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是,去寻他时候,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了。
无论你在哪里,待走完沧桑人生,我们会再见。即使我知道蝴蝶飞不过沧海,可是要知道,浮花浪蕊的人生,哪里那么容易就断了。
原来,这一切都将要随风筝而去。
李少红导演的这部剧2002年上映,那时候我才七岁,对这部电视剧的印象不深,但内心里总有它的影子,大概童年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似乎已被遗忘,但过后总会在脑海里留下个大致印象,橘子红了这部剧给我的印象就是浓浓的阴郁,那阴沉的颜色总像是刚刚下过雨或者将要下雨时的天空,虽然剧中人物的穿着色彩多样,但我却只看到了压抑和寡淡。
李少红导演在这部剧里面启用的配乐遭很多人诟病,被斥责为如同鬼片的配乐,但还真是多亏了这阴沉的配乐,否则这满屏的花色与人物悲凉的命运便不成正比。
周迅饰演的秀禾就像是在不幸的婚姻中爱上他人的安娜。一个爱的深沉,一个爱的疯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秀禾,一个裹着脚的乡下女人,却偏偏要去向往爱情,大太太将她买回来做容家三太太的时候,我以为她就这样认了命,她确实也在时时劝自己要认命,但没想到还是逃不过爱情这场磨难,阴差阳错地爱上了自己丈夫的弟弟,一场注定违背伦理道德的爱恋,在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夭折,即使在今天,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个人就敢毫无顾忌地相爱吗?所以这部看似是在谈论特殊年代下的爱情的电视剧,其实是在谈论一个非常原始的问题:欲望和道德伦理的悖论问题。
周迅扮演的秀禾在剧中是一个乖巧的乡下女子,本分,善良,知恩图报。传统的伦理道德告诉她爱上耀辉(黄磊)是一个不守本份的事情,所以她在爱情开始时就一直压抑,但在我看来,她对耀辉的爱情其实是对一种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梦想的向往,就像她喜欢读的那本浪漫的爱情小说一样,她期待着一见钟情的玛丽苏恋爱,在嫁给老爷后,她从一开始的恐惧慢慢地开始接受,她对老爷没有爱吗?我不信,老爷对她的温柔与爱怜一定是曾打动了她的少女心的,但耀辉带来的感觉太耀眼了,耀辉就像盖茨比看到的那道绿光一样,刺破了她在高楼深宅里面无聊寂静的生活,她一边劝自己要留在那里,一边告诉自己绿光闪烁时有多么耀眼。就像包法利夫人一样,在乡下寂静的生活中总是向往着城市生活中的觥筹交错,相比于法国的包法利夫人那暴风雨似的疯狂的欲望来说,中国的秀禾的欲望更像是南方的阴雨天,虽然不强烈,但断断续续地,一刻也不曾停过,于是那欲望便随着渗进了骨子里。
这就是人物的悲痛之处,秀禾爱的不够决绝,旧时代的女人爱的不够彻底,爱的太婉转,太纠结,也太卑微。如果秀禾与耀辉初见时便两情相悦,那么在耀辉替哥哥拜堂成亲时,她为何不试图反抗?是感念大太太的恩情吗?如果感念,为何不一生感念,偏要在中途出逃?
在我看来,这种出逃不算是勇气,反而太像是垂死前的挣扎了。秀禾身体里弥漫的一股忧伤就像是来自潮湿的梅雨季节一样让人发冷,她渴望着做自己却又无法做自己,爱上耀辉像是宣言一样,她认为这样就是做了自己想做的,爱了自己想爱的,但最后,难产而死的她还是没能做到自己想做的,而自己想爱的也去爱了别的女人。
安娜在出轨以后,也以为自己爱了自己想爱的,做了自己想做的,成全了欲望,释放了梦想,但为何命运与结局都一样地成为了悲剧呢?
原来,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剧,是她将爱情置于人生的顶端。
在看橘子红了的时候,我一直在期待着进城了的秀禾会做出一些改变,她是否能够摇身一变成了新时代像娴雅一样的女孩子,但剧中的秀禾即使进了城也是一身老派的打扮,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分毫,即使娴雅带她去吃西餐,喝咖啡,她也仍旧是那个怯懦的秀禾,仍旧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爱情之上,秀禾是,大太太是,二太太也是,似乎爱情,注定是一个女人一生之中逃不过去的火场。
难道女人一生最后的归宿一定要是爱情吗?
那些将爱情视作一生归宿的女人最后得到幸福了吗?
在这个呼吁女权的社会,我想每一个女孩儿在寻求自我解放的第一步,就是将自己从虚幻的爱情世界中解放出来。那种幻想着能够在另一个男人的身上获取爱,获取关怀,进而获取一生的安全感的想法是时候停止了,或许女权主义者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种情感上的不对等,一个期望用爱情填满人生的女人,一定会在爱情上栽跟头,那些将爱情和男人当作人生全部希望的女人,最好祈祷自己遇到一个好男人,否则她注定要对人生失望,只是让人更失望的是,如今好男人越来越少了。
但爱情就不重要了吗?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爱情始终是人生的调色板,缺少它,生命一定会缺少色彩,在我心里,真正伟大的女人,一定是会享受爱情的,但她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她们不仅仅只享受爱情。
比如波伏娃
杜拉斯
她们都是既享受爱情又掌控爱情,既释放欲望又驾驭欲望的女人。而秀禾与安娜,都是被爱情操纵,被欲望凌迟的人。
当然造成秀禾的悲剧是有时代的缘故,但人却是时时刻刻保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的,秀禾固然是被封建礼教,被传统社会害惨了的一个女孩儿,但另一方面,从女性的悲剧命运史来看,一个女人最大的愚蠢和不幸,就从她将男人当作人生的全部的那刻开始。
这一时期李少红的诡秘清幽、如梦似幻的鬼魅气质已比《大明宫词》过甚,但尚未及之后《新红楼梦》走火入魔。周迅、蔡琴演唱大陆、台湾两版本主题曲也似是拨正。
我就觉得特别诡异
不管怎样,归亚蕾的的确确是演技派的老佛爷了。
小时候以为是鬼片,没敢看。
都是实力派演员,那时周迅还不是周公子,但是演技却很好!少女的羞涩诠释的很好!黄磊也是!归亚蕾就更不用说了!以前的电视剧看着真的很过瘾啊!!!
这部剧应该是偏文艺点的吧,但是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压抑,有些诡异,不像一般的文艺片比较唯美,即使悲伤但心怀美好幻想,总之有点承受不来
剛上初中的時候吧,真是美不勝收。
好经典的一部戏。周迅演技真给力。
电视剧也可以如此文艺,还喜欢《大明宫词》,还有周迅~
当时的小少女我在床上为结局哭得要昏死过去。
讯哥,真的是演技太棒了!这部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偶像剧吧!😂时光不饶人啊
旧社区的文艺剧,又美又沉重。
小时候看的,整个氛围不错,李少红的代表作,很好看印象最深是新娘如洞房,那个时候的周迅,很稚嫩,和演他丈夫的形成强烈对比,为什么要和这么老的男人入洞房
娶了三位太太,和他都不能生育。对男权的最大讽刺!
记住了周迅、记住了那色彩、那光影、那么美的人和衣。
剧情并没有那么吸引我,但是就喜欢那种暗暗的画面和阴暗的调调
绝对是一部良心品质古装剧。年轻时的黄磊真是将文艺男演绎的出神入化,周公子那个楚楚动人,娇小玲珑的样子呀,真叫人爱到了骨子里。老爷和大太太真是最好的绿叶,演技扛扛的。哭戏呀,哭戏,当时看得我也哭得是肝肠寸断的!必须力挺的一部作品。
黄磊后来说最后一场戏周迅怀着他的孩子,还没开拍两人就坐在那里流泪了,拍完心脏很难受去棚外抽烟,周迅也出来抽烟,黄磊看着她,觉得把这辈子都过完了。
剧的台词,布景,服装,道具都很讲究,周公子气质多变,喜欢。
真的是很美很美的一部剧,故事很惨烈,演员很美,画面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