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意识形态电影,在当时美国好莱坞大片盛行的年代,不可为让人耳目一新。影片讲述失业男主意外获得一副墨镜,戴上它能看清物质背后的意识形态,才发现现实世界已经被一群外星人控制,它们想要通过金钱和政府来控制人类征服地球。本片其实是将资产阶级异化成外星人的形象,它们通过媒体广告宣传来对底层人民进行洗脑,只有一部分清醒的人在反抗。本片中有一段男主想让他朋友戴上墨镜而引发的打斗片段,这让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深刻,男主清醒以后成为了反抗者代表着底层阶层,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清醒,他们大多数都沉浸在社会环境为他们缔造的幻想里或者说他们接受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愿意反抗,因此才出现了两人打斗的大量镜头。最后朋友认识到了真相与男主一起抗争,但是后来出现了霍利这样的角色,她就代表了那帮想要追求利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人,他们总是伪装自己。影片结尾男主为了毁灭信息源而牺牲,临死前向他们竖起了中指,我觉得这是向现实中的观众传达的信号,面对强权和专制要学会反抗不要妥协。这部片从意识形态来说对当今社会影响深远,我们如今也一直生活在被物质充斥被资本控制的时代,那我们该如何生存呢?本片给出的答案虽然有些激烈但是也是一种选择,加缪曾经说过我反抗故我在,面对虚无的世界是如此,面对物质横流的景观社会更应如此!
几十年前的老片子了,看着很是荒诞,什么外星人控制地球人之类的。对于有没有外星人已经争论了好多年了,可是既然这个世界这么大,已经存在如此久远,没有理由只有地球人。至于会不会有外星人控制地球人呢?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人类自己搞控制吸血那一套都不鲜见了,倘若有能跑到地球来的外星人能做到这个也并不意外。在现在看来影片里描绘的外星人的技术之类的显得很粗糙,那只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知道的东西比现在少些,人怎么可能搞出来超出人类认知的东西呢?所以看起来就是如此粗糙。
倘若脱去外星人的外衣,在地球上的有些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类了,他们是吸血鬼,是魔鬼。譬如那些聪明的豪阀们,利用人类的贪婪和欲望去掌控人类,极度放大和推崇享乐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精神,就如同主角带上眼镜看到的那些广告、书籍、影视等等无不在说的东西:金钱、性等等。那些广告、书籍、影视等等做的五彩缤纷,绚烂多姿,可是内里不过都是那些东西,激起你我的欲望和贪欲。让我们像畜生一样去追逐性,去占有金钱,去无节制的满足口腹之欲和物质享受。
如此,许多人被变为了金钱的奴隶,性的奴隶,欲望的奴隶。身上拴着看不见的链子,而链子的另一端握在那些魔鬼的手中。那些魔鬼披着人皮,享受着人们欲望能量的供养,获得无比满足。可是他们高枕无忧么?不是,因为总有些人会醒来,对于这些魔鬼而言倘若不处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醒来,结果就是他们会失去他们的庄园和食物(就是人类)。所以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那些醒着的人,用暴力,用排挤,用污蔑,用打压,甚至给他们披上恶魔的外衣然后让人们恐惧他们,远离他们。
可是这世界总归会醒来的,无论再怎么压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醒来,然后揭穿他们的阴谋,教人们认清这些魔鬼的真面目,它们自然会被放逐。也许这会花上许久,但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影片里的时代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四十年过去了,如今看起来和那个时代很是不同,然而只是看起来如此罢了,以西方白人为主导的金钱至上的帝国而今依然屹立不倒,人们追求的具体东西虽有所不同,但是内里还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金钱、性和物质。那些吸血鬼们依然在不遗余力的控制和洗脑着这个世界。
说说电影,主角是个穷人,没什么本钱,在这个金钱社会里就是个十足的底层。老黑哥所在的贫民窟就好似是一块未被完全占据的领地一样,洗脑和反洗脑在这里混战。可是人们依然不明真相,因为填饱肚子就已经很难了,何谈其他?终于反洗脑组织被发现,引来强权机构的扫荡,连带着将整个贫民窟扫荡了个干干净净。主角是有着善良的本性的,不然他也不会救人。本来想趁着混乱去偷点无主之物,却没想到发现了惊天秘密,至此他就成了醒来的人,到处遭到围剿。
既然已经醒来就不可能在睡下去了,于是主角走上了抗争之路,此时的老黑哥根本不愿醒来,老黑哥也是个好人,只是有许多牵挂,打算就这样过一辈子,小心翼翼守护者自己的幸福。可以称之为半梦半醒之人。就如同生活中许多人一样,我知道这个世界并不美好,我也无力抗争,我只能好好的守护我自己的一方净土。可是终于还是被主角叫醒也加入了反抗之路。
后来终于找到了反抗组织,却没成想组织里有卧底,差点被一锅端,好在主角两人侥幸逃走。这里的这个叛徒女子,是个人类,却是个与外星人狼狈为奸的人。就如现实中有些明知道自己在干坏事,可是放不下荣华富贵,选择依附权贵来欺压人民。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这种“社会精英”何其多也。
好在最后终于毁掉了洗脑装置,主角团两人全部战死。至此外星人全部露出了真面目,至于后面的东西,怕是外星人也不会走吧,也许他们会重新修好发射塔,也许他们去转去幕后又之前的那些人类依附着们去前台控制,谁知道呢?
影片里的人们终于醒来,而现实中呢?人们还要多久才会醒呢?
影片BGM很出彩,可以说承担了烘托气氛上的大部分功劳。在不知道这部片子的导演是谁时,看着像是独行侠般孤独却不迷茫的男主角行走在高楼大厦之间时,配乐便带着一丝莫名令人兴奋的危机,当时就联想到了约翰·卡朋特,这种迷幻硬气派让他的惊悚片带有不容置换的窒息感。《极度空间》伴随着这种个性十足的配乐自然也不走寻常路,上演了一出“人类枪斗异形”的动作戏,而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的思考深度远大于抗争的激烈。
故事讲述男主角随着失业大潮一期变成流浪汉,好不容易在工地落脚并结交好友,却意外发现一群被警察围剿的宗教人士很有可能发现了世界的真相:大部分人类都被外星人操控,他们掌控并洗脑着地球人来为他们牟取暴利。究竟是见好就收、还是还事实一个清白,一无所有的男主角用性命下了此生最大赌注。
《极度空间》整体就像是 “悲观主义”与“物质主义”的一场惨烈对决:一方坚持着政府阴谋论,认定人们的空虚和缺乏思考是被少数人有意洗脑为之,既想救世却也不知如何普渡;一方坚持着享乐至上、活在今朝,不惜一切出卖灵魂也要获得绝对的地位与财富。虽然两者的价值观分歧在于“灵与肉”,但人们却被塑造成单纯的两类人,即穷与富:穷人是积极工作热爱家庭关爱集体互帮互助的范例,以工人为典型;而富人们完全放任欲望的恶性,在任何交往中虚与委蛇唯利是图,以资本家为首。这两例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多画面中比对鲜明,甚至达到了异形或人类叛徒基本上都是富人的比例巅峰,体现剧情需要的同时也展现了特定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局限性。
经过了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涨带来的失业狂潮,消极情绪在社会上蔓延。而八十年代经济复苏后全球席卷了一股科技狂潮,里根甚至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影片虽然诞生于八十年代末,以科幻色彩描绘末日,但展现的整体社会堕落景象不会远离现实,甚至有理可据,借机讽刺当局出卖人民、资产阶级鱼肉百姓、社会大众普遍麻木堕落之态。影片用科幻的方式暗喻电视和购物带来的惊人改变:普通民众用看电视逃避现实、中产阶级用购物平衡价值观、上层阶级从操控节目和价值观导向上引导并修整大众思想,然而这并非是异形洗脑的成果,这种现象至今存在,《极度空间》在这一点做到了够前卫。
但平民瞬间变英雄的商业化手段让影片在逻辑和过渡上略显苍白,尽管约翰·卡朋特想要通过热血的英雄主义凸显抗争这一主题,但主角光环闪耀的过于炽烈容易刺瞎观众的双眼:子弹永远打不到主角、主角千锤百炼不死、只是普通打工仔却身负高超格斗技巧、能操控整个星球的异形偏偏让这小子轻易捣毁信号发射器,还好最后命定的女主背叛了他成就了英雄最后的悲歌,不然影片真有可能从《反乌托邦格调》降到《平民大战异形》上来。
在男配角因不愿意看清真相而与男主角疯狂斗殴的片段里,其实达到了“政府洗脑成功”、“平民麻木恐于发现真相”以及“平民是间接助涨极权主义势力的帮凶”这一石三鸟效果。结局导演仅仅以男主角的死来让社会看清了真相,但看清之后的疑问却留给了观众,自由的可贵和思想的独立是否足够被渴望以至于带领人类走上新的革命还是未知之数。习惯了服从和忍耐的人们要接受清醒就必然忍受剧痛,卡朋特在细节上也做的很出色。
唯一令我难以接受的是,男主角仅凭一副眼镜和零散的真相片段就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大开杀戒不是太草率了吗,就像革命中往往数量最多的是是被激情和英雄主义冲昏头脑盲目跟从的人。有时候革命带来的未必都是福音,性中极恶恐怕也会随着正义的口号被释放出来,掩藏在发泄的阴影之下罢了。
影片色彩随着真相的揭露而转变为黑白与彩色的对决,被洗脑的世界尽管色彩斑斓却处处都是假象,而真实的世界只有反乌托邦式的绝望单调。异形虽然整体和人类相似却皮肉外露犹如行尸走肉,面目可憎不说且自私残忍。当暴动发生,代表异形身份的一方总是伴随着尖锐的红色背景,气氛愈加令人焦虑不堪。论细节和深度而言,本片绝对是盖过《怪形》的佳作。因为异形无处不在,异形就是我们。
03:55 “他们以甜言蜜语欺骗,其毒狠如毒蛇,满口毒咒和痛苦,所道之处只有毁灭和不安,他们心中漠视神的存在,他们夺走了我们主的心,他们勾结有钱有势的人,欺骗善良,颠倒是非,人性已腐败,为什么我们崇拜利欲?因为我们的远见已被内心所蒙蔽,我们从出生到死去,我们的主人,我们的主人,掌握我们,控制我们,他们如今是我们的主宰,醒来吧,它们就在我们四周。”
05:18 “看电视时就忘了我的身份,我是电视连续剧的明星,我有我自己的节目,电视新闻报道我的行动,我只要扬名立万便行,人们注意我、敬佩我,而我永不会老,也不会死。”
08:09 “我不喜欢无缘无故的被跟着。” “我也不喜欢无缘无故的跟着别人。”
10:29 “老哥,你对人生要有耐性。” “我的耐性都用完了。”
10:37 “这像是个疯狂游戏,每个人站在起点上,这叫生命竞赛,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疯狂踏着别人向前跑, 好了,我们在这里,现在,你可以使出任何手段,但紧记我会不择手段,把你打倒。”
12:02 “你们的注意力正被转移,我们活在一个被人控制的...,就如被催眠...,八个月前,一群科学家意外发现一种讯号正被传送...,社会中贫穷人口不断增加,法律和人权荡然无存,它们创造出一个被压制的社会,我们则是这鬼计的证人,它们以分离人类的良知统治我们,我们被引诱到一个陷阱,使我们对彼此漠不关心,每个人只顾自己营生,我们只要不察觉,它们就是安全的,这是它们原始的生存方式,让我们沉睡、自私、永远麻醉。”
15:24 “沉睡的中产阶级解体了,很多人变成穷人,我们变成它们的牛,我们变成奴隶,革命.....。”
1:01:48 “兄弟,生活就像婊子!够你烦半天。”
监视资本主义的兴起通过「免费」产品聚拢庞大的用户群,收集用户的一切行为数据通过AI和算法建立庞大的用户画像,把这些用户画像卖给各类商品公司,诱导用户不自觉的沉迷与消费,我们自以为是的「免费」实质是最昂贵的毒药。
而权力与钞票构建起今天的中国,被金钱、房子和欲望奴役着的他们失去了一切权利,精神的麻木、自由的失去、自我的阉割让他们一切向钱看,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钱成了万物的尺度,正如「哈维尔文集」所言,
“人们愈是彻底放弃全面改革的希望,不再对超越个人的目标和价值感兴趣,放弃“向外”发挥影响的机会,愈加把精力转向阻力最小的方面,大练“内功”,把心思用在家庭、居室方面。他们装修住宅、购别墅、买小车,他们满意地享受着选购这种牌子或那种牌子的洗衣机、电冰箱的自由,而没有分享经济决策、参与政治生活和发挥才智的自由。人们把真实生活的无可奈何的替代方式当成人性的生活。”
「商君书」的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当他们每天只能不停的奔波在房子车子金钱的欲望之中,那个最真实的「我」是什么,那个「存在的我」又如何在这权力欲望支配下的世界如何自由的存在。
尼采说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正如欲望是动力也是凝视你的深渊。
很直白很浅显的批判,但卡彭特是第一个这么拍的。作为一个备受群众喜爱的人民艺术家,卡彭特对于无产阶级的政治正确的迷信显然妨碍了影片的批判进入更深的层次。当然这片子本来就是拍给红脖阶层看的。不过影片最大的问题仍是,现实中更本不存在“他们”这个敌人,催眠与被催眠的都只是我们。
主题延续了《天外魔花》式的对于被“渗透”和被“操纵”的恐惧。尽管很多细节停留在只言片语的阶段,但作为科幻动作片,完成度让人满意,男一号的塑造让人信服。
反乌托邦题材,剧情疯疯傻傻,动作版的《一九八四》。但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可以说是双重嘲讽!也就是说社会底层的民众一直是用有色眼镜看着有权有钱的人!有权有钱的人都是如同外星人一样存在!控制着底层民众。PS:为戴眼镜一事,两哥们居然上演兄贵摔跤。。。笑喷~~~~
用科幻的外衣去影射现实,失业青年发现真相毅然决然地化身铁血战士拯救世界的段子看上去如此熟悉,卡彭特在结局还好好地拿自己开涮了一把;虽说那个影响走势的节点看上去有点太顺畅而显得生硬,但这种令人皆大欢喜的结局真令人爽得很。
讽刺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但讽刺得过于直白,真正好玩的是街机一般的拿枪扫射外星人的畅快感。顺带一提,只有我觉得这片子有很强的同性恋意味吗?黑人出场时的粉色背心,与男主角的深情对视,两人漫长的互殴过程,同住酒店,最后插足的女第三者还是个可耻的叛徒。
虽然有些地方非常糙,但不得不佩服卡朋特的想法真的很酷,戴上墨镜就能辨别是谁要把人类洗脑毁灭地球,所有的广告都变成“要听话,闭上眼,等死吧”,还启发了黑客帝国呢,就问你怕不怕!然后@陀螺凡达可 短评里的问题,齐泽克说过的,俩人为啥互殴那么久,因为接受真相是艰难并痛苦的(大意)😂
哈哈哈 So wild!即使是烂的地方都烂得那么有范儿,这算是一个时代的魅力了吧……
有些科幻乌托邦。戴墨镜突然觉醒的男主感觉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开始了反抗之旅,最后还是没能改变世界。故事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好在很有隐喻效果。在没有清醒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周围人是人是鬼,亦或是外星人,就连你最信任的女人也会背叛你。就算你知道一切真相,你就要反抗吗?还是适应大环境,装糊涂?反抗的话实力不够肯定被灭,没了你地球照样运转。女主眼睛的确像外星人。
3.5。第一部卡朋特。资本主义焦虑、反向殖民思维、极权控制的1.0幻想甚至带有仇富和反智色彩的社会意识杂交产物。所谓“They live,we sleep”,局限性无疑在于They和We的分立,但对Live和Sleep浅白大胆的呈现足以带来最直观的冲击力。B级属性真是双刃剑,决定了制作上被后浪超越的必然,也决定了气质的无法取代——和早期的范霍文一样,那种放任恶趣味于开创性奇观中自由飘散的气质,为他们所共有。
当十岁的我看完《世界未解之谜》和那一期讲UFO的《新闻调查》后,上露天公厕都会抬头看看天空。当十四岁的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连看了三季《X档案》后,在人群密集之地,总会下意识的去看每一个人的耳朵。到现在,我还在想:妈的外星人快来毁灭地球啊~
多数自以为是的电影学者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就像特么的戴了墨镜的黄毛儿一样
仍然想不通两个男主互殴那段为嘛那么长...
卡朋特老爹的阶级斗争科幻大电影,何其滴销魂啊,哈哈哈。
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导演让两个大老粗打了7分钟的架。
失业青年发现世界处于被异族媒体洗脑的反乌托邦之中,于是奋起反抗。55分钟左右有一段近似长镜头的经典对打,非常nasty。地下集会和被抄窝这段会让人想起V中的相似桥段。
2.5。重看節奏好慢⋯針對意識形態機器、虛假意識的直白批判,直接扣在雷根政權;可是同時又以複製著雷根政權對外戰爭路線的藍波式掃射,對付毫無發言主體性的外星人們,主角也以十分老派的逃避主義、個人主義英雄(工人階級)形塑,一口充斥性別主義的言語羞辱,噴在「醜陋」他者臉上。覺醒墨鏡。Kurt Russell式反英雄——狼狽與笨拙——的一個高峰,如:反浪漫,主角與紅髮女郎(Meg Foster,如Lauren Bacall有著Village of the Damned那些邪惡小孩或者Cat People的Nastassja Kinski的眼珠,構成的類外星人詭異形象)疑似將擦出愛情火花,但第一次被打下樓,第二次碰上爆炸,第三次發現她是反派;垃圾車翻找墨鏡;跟黑人buddy打架的白痴段落(飾演主角的這位本身是摔角明星),打超久,只為逼對方戴墨鏡⋯某種bromance的滑稽感。
4.5卡朋特扩展了1984的极权主义主题,反而将八十年代末泛滥的消费主义进行了结合,以一个对资源过度浪费的阴谋论来统领这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其实通过眼镜这个物件,我们很容易发现背后的讽刺的意义,和外星人的战争比起来,更加困难的是人类自己之间的达成共识吧,所以那段打架戏拍了那么长时间,媒体在传播着虚伪的话语,电波控制着人脑,卡朋特对媒体价值的批判同样是深刻的,最后的封闭空间中的战斗让观众也看到了卡朋特标志性的剧情设计,不管是十三号警署还是《怪形》的科考站,《极度空间》中的地下迷宫同样能发挥幽闭空间恐惧的最大效能,不过《极度空间》中插科打诨让严肃科幻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看的恐惧》,世界其实不是你眼中的样子。卡朋特难得在片中放入些许黑色幽默的星点,肉搏甚至比结尾世界还原本来面貌的真相揭示还要有趣。对日后具有相同救世主气质的matrix也有影响。
想了解美国中产阶级,就看伍迪·艾伦,想了解美国蓝领阶层,就看罗伯特·奥特曼(或者卡佛),尼玛想了解美国失业人士、进城务工人员都在想啥,就得看约翰·卡朋特啊。哈哈哈
所谓的怪物就是个丑陋的资本家,只是在这里反映在了外表上,科技发达。人类是个无产者,艰难地抵抗资本主义的剥削。故事想法不错,铺垫太长,也讲的不深入,细节没到位,其实是搞笑片来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