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炫完五集,真的太好哭了,从第一集开始眼泪就没掉下来过。从肖砚和林志远天台上开始哭,哭到林志远离开,然后又从陈老师开始哭,游本昌老师和奚美娟老师演的真的是太牛了,戴眼镜那儿真的好有爱,可是手术成功竟然只是命运的棍子打下来前补偿的一颗糖。茗茗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乖那么懂事可是没办法,穷病真的才是最大的病啊,为了省下做透析的钱自己默默忍痛甚至痛到抽搐,可是家人也只能选择更便宜的镇痛剂,因为透析太贵了呀。更不用说那对老夫妻,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年轻时在医院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可是到最后还是会忍不住期待奇迹的降临。最后两个人一起进了医院,却只有爷爷一个人出来坐公交离开,找老年卡的时候真的是太殇了,“反正就我一个人,也不急了”。我真的被这种老年人的爱情狠狠虐到了。
杨幂在这部剧里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有点找到《完美女孩》那时候的感觉了,希望幂以后能维持这种高水准的表演,多接一些这种靠谱的剧。肖砚真的给我一种很温柔但又很有力量的感觉,特别是茗茗跟她说自己的秘密时,她嗓子里带出来的那一点细微的哭腔,但又很快被压下去,完了还有跟小女孩拉勾那里,肖砚真的好温柔啊。
白宇的话我有江阳滤镜,就是白术好像是个成长型男主,不管怎样,白宇把这个角色驾驭的很好。可能因为前期人设问题会有人看不太惯,但我觉得很符合他这个角色的调性,因为从他“心外一把刀”以及他和别人对话时说的“在我这里没有意外”都可以看出来他确实有那个心高气傲的资本,但他确实实力强。而且他和肖砚因为茗茗的事情差点闹起来的时候其实就知道了,我们白术医生其实也不是他自己以为的那样纯理性的。
反正就目前这五集来看,我觉得这部剧五星绝对值,而且我也比较相信它后期不会垮掉。很期待它后面的表现,也很期待演员们后面的演绎。就是一点,轻点刀我行吗?
剧荒,看了一下谢谢你医生,还慕名看了小说,太感人了,杨幂台词演技都进步好大,白宇演的很自然,就是很欠打。一众配角全是老戏骨,熠熠生辉。没有刻意的圆满,只有世事无常。不是故意赚眼泪,一切都很顺其自然。人物刻画立体,主角都不完美,一点点成长进步,紧凑的剧情里也夹带了一点笑料,真实不无聊,严谨不刻板。
以下涉及剧透)
虽然但是,林志远真的不该立flag,死去的白月光最让人难以放下😭为什么要让陈老死啊呜呜呜呜,不能就HE吗😭茗茗好懂事,这一段最好哭,这大概就是最大的病就是穷病吧,每集都在破防😭😭😭
追剧更新
突然发现这部剧真的是挺贴近现实的,无论是张贵荣和张大海的不肖子孙的故事,还是赡养阿茨海默症的老人与子女的例子,身边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在上面有所反映,昨天方南的病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遵医嘱做检查,不要觉得没事就不理会反而贻误治病时机。急诊科医生们一起努力的场景让人感动的有些热泪盈眶,职场的和谐合作真的太重要了,
没播之前,我以为这部剧会着重描写 "医患矛盾",比如说患者和家属误会医生,经过一系列事情最后由衷感谢医生,看完前面六集我发现并不是,这是一部医疗关怀剧,不仅是治愈病人和家属,也治愈医生。 不同于以往国内医疗剧,经常会花笔墨展现病人和家属的"无知"还有医生的"委屈",这部剧更多的是在展现医生的无力和病人的无奈,世界上成千上万条疾病,能治愈的其实很少,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也只是控制症状并不能治愈,读书的时候老师还开玩笑说,如果有谁能治愈感冒,诺贝尔医学奖预定! 生命很脆弱,医学也不是万能的,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跟着老师接诊病人,是一个32岁的女性,突然全身浮肿,后面检查确诊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我们问着问着病情,病人突然哭起来说自己女儿才几岁她真的不想死,当时我就跟着哭了,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无力感,后来见多了,再也不会当着病人哭,顶多回家的时候偷偷难过😩
在我印象中,ICU已经是九死一生的存在,EICU是比ICU还要紧急的存在,生离死别每天都在上演,有人说这剧不仅费老头老太太,还费肾上腺素,权当笑谈。
以前经常有人说国产剧已经没有了穷人,甚至有些编剧把穷人塑造得很不正面,但这部剧写了好多令人感动的普通人。目前这部剧前六集我最喜欢的几个小单元,第一个就是王晴,丈夫是消防员,牺牲后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生下孩子,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在新闻评论里经常看到有些人对此不理解的评论,觉得孕妇自私,为了自己的爱情,孩子一出生不仅没有父亲也可能没有母亲,还会给年迈的父母留下不小的负担,甚至个别人还会觉得王晴太迂腐把自己当生育的工具,就像肖砚在西亚对林志远说的那句话"不要拿自己的价值观评论别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丈夫牺牲之前,他们可能无数次幻想过孩子出生以后的幸福生活,数月怀胎,胎儿和母亲已经有太多的羁绊,牺牲的丈夫在这层羁绊上又加重了分量,所以我能理解王晴的坚持,好在剧里也给了她一个不错的结局。
第二个是茗茗,茗茗和爸爸,其实很像我们中学的一篇课文《麦琪的继续》,妻子为了给丈夫买表链卖掉了长发,丈夫为了给妻子买梳子卖掉了金表,双方付出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结果换来了毫无作用的礼物。茗茗和爸爸也是如此,茗茗为了给爸爸省钱,忍着痛不说,爸爸为了给茗茗治病拼命赚钱还卖掉了房子,爸爸怕茗茗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不敢去做配型,茗茗假装自己不知道怕爸爸难过,父女俩互相为对方考虑,最后耽误了透析和治疗,虽然在医学来说有些"无知",但是谁也不忍苛责,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肖砚说了"来不及了"以后,爸爸和姑姑还是去做了配型,剧里配型并没有成功,我不敢想象如果配型成功,爸爸和姑姑将如何自责悔恨,甚至不敢想爸爸姑姑会不会为了0%的机会强行要求做换肾手术。我以前在儿科实习的时候,也碰到好多肾病的孩子,老师说在医院住的越多的孩子越懂事,好多孩子打针吃药都不哭,还会逗医生护士开心,茗茗也像那些孩子一样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我知道我长不大了",还有茗茗拍照的时候,真的太虐了,尤其是茗茗照片变成黑白的时候,真的没人能控制眼泪😭😭😭茗茗妆容的一个小细节做的也挺好的,茗茗皮肤偏黑,很符合尿毒症患者的特征,体内毒素堆积导致,这点给剧组再点个赞👍
第三个就是夏海韵和沈沛海,夏奶奶是护士,沈爷爷是医生,奶奶说老伴自理能力差,怕自己瘫痪或者走后老伴照顾不好自己,坚持要求做手术,爷爷知道手术风险好太高不同意手术,虽然嘴犟但是还是听奶奶的话,最后隔着帘子抢救真的太虐了,导演的镜头语言真的不得不服。两个人一起进医院,最后一个人回家,白术让爷爷打车回家,爷爷一句"就我一人,不赶时间",简单又扎心,生命真的太无常了。
还有一个就是肖砚和白月光林志远的故事,他们在战地医院一起为了理想奋斗,互相依靠,就在求婚的时候被一伙武装分子用枪指着抢救伤者,肖砚抢着说我是医生,林志远自己受伤了还骗肖砚不要担心,最终失血过多死了,有些人觉得不合理,觉得是强行BE,但是深入分析一下很合理,伤者病情很危重,抢救肯定必须争分夺秒,武装分子还拿枪威胁,如果那个伤者死了,估计战地医院的人也没什么好下场,而且血包还不够,肖砚就算先抢救林志远应该也没用,肝破裂内脏出血,没有血液神医也无力回天,还有人说让战地医院的人献血,先不说血型合不合,刚抽出来的血也不能直接用,强行用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还要战地医院条件应该都比较差,有些人说其他人医生去抢救林志远,可能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实很有可能手术台上的就是全部工作人员了。所以肖砚和林志远是一个死局,也是肖砚心里永远的伤疤。
再说男女主角的观念差异,肖砚在战地医院工作很久,那边环境艰苦,设备差,战争和贫穷是第一挑战,而白术是院长学生,桐山医院应该是很顶级的医院(我们医院虽然是三甲,也没能力开EICU),所以白术比较狂傲和理想,总想给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相信未来肖砚和白术会互相磨合,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点,至于我对于医学的观点,不像肖砚也不像白术,更像陆平安,怕医疗纠纷,所以我希望我和陆妈能学点新东西😅😅😅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导演导得好,编剧编得好,演员演得好,观众哭得好,虽然赚了我不少眼泪,但是很治愈,希望普通人看到这部剧会理解医学并非万能,医务工作者看到这部剧会理解患者的伤痛,大家互相理解,不是一味批评对方,共建和谐社会💪
与医疗剧一贯的叙事套路不同,《谢谢你医生》并未从车祸、地震、罕见病、流行病毒入手,时刻准备让主角们历经惊心动魄,最终大开金手指;剧集目的显然也不是站在宏观角度针砭时弊、讨论现实焦虑,它不渲染医患矛盾,也不涉足行业的职场权力斗争,《谢谢你医生》的质地是温情的,它提出对“医生”这个职业最本质的思考——关于怎样才算一名好医生;同时剧集将大量视角聚焦于普通人,关于他们如何正视疾病,又该如何谈论亲人的生死。
《谢谢你医生》通过对肖砚、白术的对照,引出对“医生仁心”的探讨。首次出场,肖砚进行无国界救援,面对极端恶劣的医疗条件,她甘冒风险决定保留大出血产妇的子宫。女性就必须要有子宫吗?活着难道不比子宫重要吗?当代青年女性或许要表不同意见,肖医生恐怕同样未必认同,女性价值当然不仅仅是生育价值,然而却是特定背景下不得不做的妥协——但恰恰是这种价值观和选择的距离,不仅撑起“肖砚”这个角色的骨骼,同时也保留了观众和角色之间的思考空隙。
“肖砚”的人物塑造不依赖漂亮外表、拉风的重型机车或配角嘴里的精英履历,而在于她每次所做的选择。第二次,一名孕妇不顾自身情况危急,非要给死去的丈夫“留后”时,剧中医生和观众普遍抱以不理解,这多少看起来有点恋爱脑和感情用事,直到肖砚翻开事情的另一面。面对作为消防员丈夫的牺牲,孕妇的执念或许不符合时下的利己精神,但绝非不可理喻,因为现实从来不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题。正如肖砚一贯秉承的态度,医生要做的不是进行道德判断,而是尊重病人的意愿。
“肖砚”呈现了一种荧幕少见的成熟的女性职业形象,冷静却不冷漠,谨慎但不刻板。或许是经历得够多,出场一集不到的未婚夫完美阐释be美学。她已足够优秀,全然不需要依靠他人评价来建立自尊体系,无论白术再怎么冷嘲热讽,肖砚始终表现淡然,因为心中自有颠扑不破的尺度。
肖砚身上有着沉静如海的气质,广博、宽宏,相比下白术就不那么讨喜了。正如“白术(zhú)”的名字,一种“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的草本植物。编剧大概深知白医生人设争议,每每出场都要让剧中角色化身观众嘴替批判一番。他恃才傲物,绝对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认定好医生就是从疾病本身出发给病人提供最有利的建议。与肖砚的谨慎不同,他的自信令他的表现可以说是冒进,尽管职业水准支撑了他的极度自信。观众恨不能通过一个失败病例挫挫他的锐气,好在编剧格局够大,生命不是筹码,救人不是博弈,好医生不该在专业上翻车而被拉下神坛。因此在陈老的案例中,吴秀珠的表态极其重要,言下之意包含对白术医术的认可。显然,白术需要进一步领悟的并不是对医学未知的谦卑,而是对死亡的谦卑。改不改他喝咖啡的造作毛病都是次要的。
白术无疑是好医生,只不过坚守学医的赤子之心而稍显固执罢了。一开始肖砚对医疗程序化的坚持,在他看来本质是“利己行为”,身为医生却不敢承担治病救人的风险。然而肖砚又哪里是这种人呢?如同白术费尽口舌劝陈老做手术,目的并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履历,而是实实在在不希望病人放弃康复的机会。当白术独自演完了一部“傲慢与偏见”,才发现肖砚手里拿的是“理智与情感”的剧本,在专业和道德之间平衡,两人的交锋没有被浪漫化,没有不合时宜地切入偶像剧画风,没有想象中的相爱相杀,反而在靠近中发现一种职业理想的殊途同归。
《谢谢你医生》触及生死的视角是大胆的,人间事千回百折,医院不过打开一个全景。有时手术的成功不意味着生命的成功,医生的职业生涯再怎么零容错,死亡仍是云雾拨开后突然降临的暴雨;有时眼前饱含与子偕老、相濡以沫的柔情,叫观众也对白头多点信心;有时是不忍韶华将尽、分外惋惜;有时是疾病本身挟带而来的难堪和残忍,面对亲人久卧病榻的责任与无奈。《谢谢你医生》没有刻意煽情,却能让人在关键时刻觉察到情感浓度,譬如程为良的例子太真实,就连观众也对那一巴掌五味陈杂。处处是熟悉的中国式亲缘关系。大部分人,在现实中更接近“唐画”设定,她是善良的,然而从旁观者角度进行批判总是更容易,世事往往复杂得多,身为观众才有幸亲历全知视角。
见惯死亡之后,病人的生命最终只会变成医生职业生涯里加减的数字吗?不是的。否则肖医生怎么胆敢建议向一个八岁小女孩坦承她的终点,正是出于对个体的尊重,得以让余茗茗在活着时告别,离开时也能少点遗憾,《谢谢你医生》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另一种范式。关于“好医生”的标准,我想,正如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尊重学科经验,尊重个体意志,尊重生,尊重死。
很久之前,我听说有这样一部医疗剧要拍, 卫健委指导出品,有原著小说,剧本也是审了又审,我会有一些期待。
我在想,我们真的能拍好医疗题材的剧嘛?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跟医生有过交流, 生老病死,我们不主动提,但存在我们周围。
离去的人已经离去,留下的人悲痛不已。
如果是我来看,用电视剧表现医护的题材,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它是真实的,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医生护士和病人病人家属的故事。 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大众对于医护职业的理解与还原的责任,医生是什么样,医生会怎么说话,医生是如何做事,医生的一天。 在逐步了解中,我的担心似乎放下了一点。
①这部剧是有原著小说的,作者是医学生。 这样一来,在剧本细节和情节合理性上面,起码是有保障的,内行外行,一看便知。
②这部剧是国家卫健委指导出品,相当于又多了一层保障,这部剧至少在还原度上面,不用担心。
③从目前的预告和前3集来看,节奏还是很合理的,演员的情绪给得很到位,白大褂,扣子,胸前的笔比较贴合实际。
而且跟以往的剧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是 聚焦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很喜欢的一句台词:“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伤病,更是伤病背后的人。” 很多时候,医生是挡着在伤病和患者之间的一堵守护墙,会看到许许多多人的悲欢离合。 TA们会投射愿望到医生的身上, 眼泪,欣喜,悲伤,愤怒,这些情绪来源于 对生命的不舍。
但很多时候,医生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 也会有无法挽回的人和事。 说了这么多,好像很沉重。 但我想表达的,是对于医护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是复杂而又沉重的,医性和人性如何去诠释。 我觉得这部剧还有一些对于医学的反思,也很难能可贵。
“我们唯一应该考虑的的只有病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
这部剧,让我刮目相看, 还有一个女主为小女孩擦去眼泪的镜头, 真的让人动容。 也许这就是《谢谢你医生》想探讨的,关于医疗情感与人文关怀吧。 更多的话,留给观众去发现。 CCTV8每晚7点半,值得一看。
白术——“全身上下最嘴硬”
肖砚——“冷静神秘心柔软”
徐一然——“白术的拆台专家”
唐画——“喷子的嘴替”
陈秩——“待成长博士小萌新”
陆平安——“暗戳戳观察陆妈”
姜杉——“生活科急诊科大管家”
最让我意难平的未婚夫林志远,他会和他的爱人回到烟巷,他们两人坐在藤蔓下看着罗恩二号在院子里来来回回的嬉耍,他们两个会站在小溪旁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他们两个还会再回到西亚做无国界医生救着无数患者。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停留在阳光明媚的那天。如果他能回去戒指就是用来求婚的戒指,如果他不能回去戒指就是纪念品。真的爆哭!!!!
医疗剧能不能记住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不是感化别人……
看实力派飙演技看的很过瘾,剧情嗖嗖的一点不拖沓,节奏很快。
国产职业剧就是喜剧
看了5集,剧情脱离现实,现实中的医生不是这样的。主演演技没有能说的。
卫健委重点项目把关果然不一样,开篇就是一股专业肃穆的味道,杨幂的角色看起来是那种偏冷型的医生,和白宇搭配一冷一热,其他角色都是眼熟的老戏骨
白宇这个角色太减分了,悬浮到只会存在于小说而不会在世界上任何一家真实存在的医院。看过八集,确实就及格线左右的水平吧,患者的故事很感人,医生很多行为也确实很悬浮,唐画、博士生还有迷妹这几个配角太扁平了。
一般般吧,杨幂的表现还是面瘫,硬塑造高冷A人格其实只是没办法的处理方式,白宇就像是愣头青…完全没有了乔家的儿女当中的张弛有度,而且变化太生硬了。
科室手磨咖啡,会议室装模作样训前辈😅😅😅不要太离谱国内编剧
目前已播出的十集都是好看的,百态人生里用了相对有代表性也相对极端的案例,是真的在以医学的视角和医生与病患之间的角度去窥探人性,反映各种社会现状和现象,也许你匪夷所思的生活,是很多真实的他人的日常。两位主角虽然彼此还不熟,但作为看生活和看百态的视角,演得是很不错的,白医生是由强烈的叛逆到逐渐认清也看到世事和人性继而发生转变的,人物性格缺陷很明显,但因为不完美才更趋于真实嘛。希望后续保持水平,目前的节奏很不错。
不敢相信这都是2022年的职场剧了
多纯正的医疗剧啊,专业过硬,结局开放,CP线全毁哈哈哈。PS:唐画的道德感真强啊,每集都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看的都快气活了
“我在等,等待希波克拉底,拯救生命,熨贴灵魂。”我也整整等了三年啊呜~哀切与坚毅,悲悯与克制,热烈与冷静,爱与伤痛,人性的选择,医学的坚持,杨幂,白宇,肖砚,白术,疯狂心动。用心的医疗群像剧真的又好笑又好哭,太香了,太绝了。完结补评:天呐,我疯狂求医生组二搭,医生组从来都是两个人灵魂的碰撞和相互融合。一个抬头坚定低头悲悯,一个抬头自傲低头自省。是尊重、是理解、是包容、是欣赏、是战友。“肖医生,也要有新的开始啊。”好动人好隐晦的情话。既然白术带肖砚找到了烟巷,那也就让白术带肖砚开启新生活吧。“我将恒久永远地尊重你的信仰,并不遗余力地希望与你同行,不论是医道,还是未来。”在日常忙碌中轻轻带过的情与痛,心动与逃避,演得真好,我们小医生真好。求我的两个宝贝二搭。
医学和人学的争论,医生、患者、家属之间的多面关系刻画,各个走心催泪又写实的病例,尤其陈老爷子那个病例看得我难受的啊,上一秒手术成功还在笑呵呵的跟家人聊天,下一秒却因为一个翻身的意外撒手人寰,但这样的悲剧现实中又何曾没有呢。蹲点追更新的我只想说,不要因为偏见和误解错过这样一部剧,那样你会少了很多感动和温暖
看到二十分钟的时候我想女主的男朋友不错啊,后面咋能跟男主组cp,总不能把他写死吧?然后他就火速gg了😅😅😅
可看,节奏还行,但总是差一口气。每个小单元想感慨又感慨不出什么。编剧这水平……在模式化剧情下得回有些黄金配角给你演,要不早完了……
当白术斩钉截铁、信誓旦旦的说:我的手术,没有一点风险。立马毫不犹豫打一星!无论是我认识的医生,还是给我做过手术的医生,无论是主任医师还是主治医师,没有任何一位医生能说出没有一点风险的话。哪怕是阑尾炎手术,哪怕是主任医师都会告知手术风险,并且必须要签到手术通知书告知风险。是个人都知道,每一个手术都存在风险。
本来还有点担心爱情戏份太重呢,不过现在这八集看起来起码作为一个医疗剧是合格的,目前几个part讲的都是生与死、医患关系以及何为医生的讨论,希望后续能保持住这个节奏吧,也希望看到更多的病例故事。
就是我不是医学生,但是我还有点常识的,我都能明显这剧里面好多职业人设的设定不对的。
开局的剧情好紧凑啊,已经能看到大幂幂的蜕变了,慢慢从以前的偶像明星变成了实力派演员,每次新角色都能看到跟以往的不同。本来国内医疗剧的题材就比较少,这部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很惊艳了,很意外的居然还有一众老戏骨加入。每个病患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喜祸福,急诊室是见证生死存亡的阵地,情节真的很感人,引人共鸣,还特别反应现实生活,太催泪了。很喜欢这里面血肉丰满的医生形象,这几年医护人员不容易,向你们致敬!
略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