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与莫妮卡的夏日》 | 34岁 | 哈莉特·安德森(女)
· 1952年,用夏季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于斯德哥尔摩群岛
· 一对年轻夫妇逃离城市,抱哈裸体场景,引起很大轰动
1955 《夏夜的微笑》 | 喜剧
1957 《第七封印》 | 中世纪戏剧 | 死神身穿斗篷在人间行走
· 雷德利·斯科特 | 残酷而诗意
无论是创意还是故事历程,简直接近一部科幻片
1957 《野草莓》
· 依然是关于死亡的探索
· 伯格曼的偶像导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在片中扮演一个生命行将就木的教授,回忆自己的童年,爱情与父母亲
1958 《魔术师》
1960 《处女泉》| 瑞典民歌《陶尔的女儿在等待》
· 改编自十三世纪的一首民谣,讲的是基督徒与异教徒之间的冲突
1966 《假面》|
· 两个女人在自愿放逐荒岛期间发生了融合
· 现代叙事手法
1968 《狼之时刻》| 伯格曼内心的恐惧
· 一个画家住在一座孤岛(法罗岛)上,受失眠的折磨,并被鬼魂纠缠
1973 《婚姻生活》| 瑞典离婚率上升了50%,半年
1978 《秋天奏鸣曲》| 英格丽·褒曼
1982 《芬妮与亚历山大》| 大制作
开始的时候是为了Wes Anderson去的,然而可惜韦斯少爷在片中露面也不过一分钟。虽然纪录片卡司很强大,但在并不认识太多导演的情况下,其实会觉得有些无聊。 “看,这是伯格曼的保险丝盒" “看,这是伯格曼的跳舞杖” so what?? 然而最后的五分钟弥补了所有的等待。被傲娇的拉斯冯提尔圈粉,被他最后的告白感动。我看了他所有的电影,给他写了不计其数的信,但他一封都没有回过。但我真的爱他,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个蠢家伙。 最后伯格曼和李安的两张旧照片也真让人感动。哪怕李安已经是享誉国际的知名导演了,在偶像年前,也还是像个孩子一样。 我还算是个喜欢看纪录片的人,喜欢的大概就是这份真实吧。
原来李安的名句出自这部片子。
我是无意看到这部片的。
其实很多导演都看不懂伯格曼吧。尤其是张艺谋和北野武。
李安还算是懂的,毕竟他来自基督教家庭。
少年奇幻漂流,应该是向伯格曼的致敬之作。
瑞典这个国家,去过一次,知道为什么会诞生伯格曼。
这里的环境令人阴郁,人们喜欢给你讲鬼故事,即使对于像我这样不熟的客人。
在瑞典,我平生第一次住在一个特别的旅馆,在教堂同时也是坟场旁,窗外就是坟墓。
短短十天的旅程,有两次,碰到的不同的人主动向我讲起鬼故事,而且活灵活现,他们自己深信不疑。
我随意旅行,参观一个景点,发现一个沉船博物馆里展示着遇难者的头发。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纪念堂,点着蜡烛。人们在祈祷,阴暗诡异。
这里缺少阳光,长夜漫漫,这就是瑞典。呆了十天,我怕极了,觉得天离得太近,无法呼吸,要发疯。类似幽闭恐惧症,事实上我并没有。
绝不是张艺谋说的,伯格曼的出现是时势造英雄,实在是环境和文化造就人。
电影技术我不懂,但是,从伯格曼的电影内容讲,是环境造成的。
死亡,是瑞典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因为缺少阳光……
关于伯格曼的纪录片碰到必看。不知怎么地就和这位大师结了缘,硕士论文写的也是伯格曼。伯格曼的电影不是那种没事就可以拿出来看看kill time或者喝下午茶的,看他的电影需要勇气,需要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去感受那份孤独、那份追问、那份哲思。昨天下午看Liv Ullmann的回忆纪录片,Faro岛那么美,又那么孤绝,好像又为理解伯格曼的作品增加了一点注解。 这部片子最感动的是Woody Allen和李安的采访部分;冯提尔很个性;Claire Dennis是唯一一个女导演,但又很早就退场了;张艺谋纯属凑数,全是空话,没讲出一点实质性的内容。Woody Allen说他和伯格曼share some weaknesses: fragile, highly neurotic, not suited to the life in this planet. 伯格曼曾给他打电话说电影中有如此多的heavy and difficult moments,所以自己睡前会看一些junk movie to pacify himself(不知道大师看junk movie时是啥感受......) 。之前看Woody Allen的作品总有一种很时髦的感觉,描绘发达国家都市人的一些小情愫,不太有共鸣,印象也不深刻,这里的访谈让我对他又加深了一些认识,会再去重看他的作品。 李安说他05年左右抑郁了,然后没跟制片人打招呼就去了Faro岛,探望伯格曼。我想他是去寻找力量,寻找inspiration。说到07年伯格曼去世时,他不禁哽咽,然后片中出现了李安去探访伯格曼时两人相拥的照片,令人动容。李安真心是伯格曼的追随者啊!他从18岁起就喜欢《处女泉》了,第一次看到电影还可以这样安静,给观众留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推进剧情或人物发展。可惜关于李安的采访太少了。
梦里是拍摄现场,要看junk movie才能正常入睡,住在荒岛度过本来就已经很孤独的晚年生活。伯格曼导演的心里在想什么呢?其实看过野草莓之后就隐隐能感觉到,这部电影的导演他的灵魂一定在很远的地方。
有一个好团队真的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有演员认真听你的要求 去达到你俩都满意的效果 真的 站在导演的角度想这件事 真的会很开心满足。
Scorsese导演真是萌啊,总是很认真的表情,又总是在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脑子里把很多想法掏出来。
聊到艺术和电影的woody allen依然温柔平静,依然智慧。他私下感觉tension真的很低,可能把所有的冷幽默都放进了作品里了。
拉斯冯提尔说了一句话“我现在55岁了,我要去过自己的生活了,既然伯格曼也不想理我。”突然落泪,这是得多爱,才在之前的人生里从来都让伯格曼存在。所谓去过自己的生活,多少也是因为太爱了,爱到决定把他当作自己的过去了。
其实每当想到自己喜欢的导演和作家年纪很大了,随时离开都是很合理的,就会很难过,想快点长大快点见他们一面。可是我又想,然后呢,见到了然后呢?你除了掉眼泪和说自己真的很喜欢他们以外你做不了什么的。
以及李安导演没有直接说让他大受震撼的是哪一部,只是说70s台湾只能看到一部伯格曼。处女泉是他后来看的作品了。最后把头窝在伯格曼导演胸前的李安导演真是太好了,他是个细腻的人啊。
众大牌粉畅谈偶像,崇敬赞美之语满溢,在多数正襟危坐的访谈之间,冯提尔不愧疯子美誉,由爱生恨的另类解读让人耳目一新;回想起九年前初看《野草莓》之目瞪口呆状,我也由衷感叹一句“愿作老伯门下走狗”。
举个伯格曼巨大影响力的例子,《婚姻生活》半年内让瑞典的离婚率增加了50%。众多导演对伯格曼作品的不同解读,还有对他离群索居的生活的猜测,让人对伯格曼以及电影有更丰富的认识。可惜片中张艺谋说的基本都是套话空话。
冯提尔和李安是伯粉里的头两把交椅,而张艺谋显然是伪粉乔装混入
那么多大导演小心翼翼的,像小粉丝一样到法罗岛朝圣,实在太有趣了。男导演都是朝圣的心情,女导演也不意外,但是Claire Denis在他房间里呆不下去了,非常值得深究,是不是女性特有的直觉,让她感受到了什么,可惜的是本片女导演并没有深究下去,颇为遗憾。
连着四天拍片之间休息和晚上收工的时候断断续续看完。张艺谋说的那些都什么玩意儿放在其他大导演身上也都成立还一脸媚笑。就不如北野武无聊得紧。和拉斯冯提尔的一顿怨念咒骂来的有个性。当然伍迪艾伦说的最到位。韦斯安德森说的最结巴但是穿得最有型。克莱尔丹尼斯真能装。
张艺谋真是个“第五代”,张口就是什么“普遍人性”“整个人类”“世界级影响”,太low了啊呸!
对张艺谋笼统又空虚的套话空话恶心到极致,所以专门把张的几段敷衍话受访视频片段专门剪了出来。你大方承认自己只看过《野草莓》怎么了,说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的空话你不难受么?真心替你脸红。😨
众人追忆伯格曼:斯科特:我看了伯格曼所有的电影。伍迪艾伦:我完全入迷。李安:我的童贞被这个人夺走了。老马:...蛤蛤蛤蛤呃嘿嘿嘿嘿呃...哈内克:我的电影只打了4颗星。北野武:我高中时看了《处女之泉》,因为我以为那是色情电影。冯提尔:我看了他的所有电影!我给他写了好多信他一封都不回我再也不理他了!可是那个谁只看了一部他最烂的电影他们就可以通话!我很生气,但我真的很爱他!
在一堆导演谈一位导演的片子中,这片做的挺不错的,组织的很好,每段也都挺有意思。然而疯提尔部分实在是太抢镜了,大显自己的傲娇属性。(然后片尾彩蛋的温特伯格部分和李安的照片继续给小冯造成伤害) 7.9分★★★★
张艺谋全程瞎逼逼,神特么烦,就该把他剪掉
看到各处的挣扎,看到相同的妥协,幸而电影无解。
张艺谋、北野武、罗伯特德尼罗纯粹是凑数的
阵容可怕的大导们的朝圣之旅和写给他们导师的致敬词,也是步调轻柔略感伤的伯格曼简史。亚里桑德罗出境明显多,大概是因为他最显虔诚。大导们个个都是性情中人呀冯提尔更是萌cry了小红袜韦斯安德森也是。看不懂某些片不用害羞他们也是,看虎胆龙威也很正常伯格曼都看
碟架发现黄带艾曼纽,lars von trier毫无节操粉黑一体。。老谋子只会假大空,Claire Denis估计是见鬼了= =钢琴教师被打了四个叉,哈内克拿着合了个影2333(节目组请问你们下次打算袭击谁老家?
有趣:拉斯冯提尔,科波拉,约翰兰迪斯,老马(笑得太魔性)学究:哈内克,雷德利,伍迪其他如李安,韦斯,冈萨雷斯等单纯分在迷弟一栏。至于张艺谋,真的不是去打广告的吗?
最后简直怕拉斯冯提尔哭出来
拉斯·冯·提尔才是傲娇真爱。挑剔伯格曼的作品,吐槽他的隐居生活,抱怨他不回自己的信,嫉妒他跟别人合作,最后说,现在他死了,我也应该放下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爱他的。还有一直在结巴的红袜韦斯少爷好可爱。结尾彩蛋温特博格和李安的部分温暖到不行。有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电影,可真好。
拉斯冯提尔和李安是真爱粉,众多导演出镜确实难得。去逝者家乱翻,果然是打扰,有位女导演就压力太大出来了,只有美国人约翰兰迪斯能没心没肺地大笑,他说“喜爱的电影依托于观影体验故不能重看”倒颇有道理。
马丁斯科塞斯的笑声真是real魔性,他长得好像up里的老爷爷
拉斯疯黑出了高端粉,张艺谋粉得像高端黑,配乐和李安的照片杀伤力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