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一身帅气的铠甲,一把锋利的剑,敌人从你的头盔中看不到表情,只能感受到浓浓的杀气!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这是八零后的浪漫,这是八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恐龙特急克塞号》。
拥有独一无二的铠甲,穿梭在这个世界,拯救人类,打倒小怪兽。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这是九零后的浪漫,这是九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钢铁侠》。
八九岁小朋友的记忆和喜好,会深深埋在心底,带着它一辈子。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明日战记》想呈现给大家的,是那些藏在我们心底的英雄梦。
帅气的头盔、机甲、小怪兽、飞檐走壁、与庞然大物的搏斗。
这些点不仅仅是在我们这里,在美国、在爱尔兰、在库尔茨克,在夏威夷的海岛上,大家的喜好,男人的喜好也许是一致的。
这一次,香港电影人打算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部香港味道最淡的香港电影,这是我们很少能看到的。
一部呈现给全世界看的电影-机器侠大战小怪兽、机器侠大战机器怪物。
最简单的主题,放眼海内外,最容易让观众接受。
香港的科幻电影,我能想到的《妖兽都市》、《蓝血人》、《百变星君》、《机器之血》,内地的,有《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个类型在华语影坛已经像珍兽一样罕有了。
直到《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在近两年上映后,无论是在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似乎都让华语科幻题材再次进入了人们视线。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上海堡垒》,它作为反面教材为华语科幻电影所带来的贡献同样重大……
如今,这部香港出品的《明日战记》,也向世人呈现了自己的真实容貌,呈现给了大家一部更商业、更纯粹的科幻电影。
内地导演在科幻题材中,经常会加入更大的主题,比如《大气层消失》讲述环保概念,《流浪地球》讲述牺牲与人类命运。
宏大的题材,高深的立意,固然不错,不过单纯商业电影的角度说,我们可以再更纯粹一些。
《明日战记》剥离了绝大部分对深刻的东西,里面没时候对未来、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它带给大家的,是单纯的感官刺激,是精彩的视听享受,它更加好莱坞化,更加欧美化,我甚至在其中看到了一些第一人称视角游戏的影子。
这部电影,拥有《明日边缘》的人体骨骼机甲,打的是《明日之战》里的小怪兽,机器人设定风格比较像《超能查派》,大BOSS穷奇和刑天的设定,挺像《机器战警》里的ED209的。
是的,这部影片就是许许多多同类型电影的结合体,这没什么羞耻的,商业电影的共同目的就是寻找观众的兴趣点,而同类型电影,观众的兴趣点往往是趋同的,这一点在商业电影上尤为明显。
当然,不能仅仅是设定上跟从好莱坞的风格,影片的特效质量上,也达到了了好莱坞的级别,特别是上面提到过的那几部影片,特别是在机器装甲战这部分,用心程度以及时长,都要超过同类型的好莱坞电影。
该片的精华并不在于铺天盖地的大爆炸或者天崩地裂,也不是类似于《环太平洋》和《哥斯拉》这样的依靠“巨物崇拜”来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
机甲与人类的融合,将机甲的金属感和力量与人的灵巧以及香港电影,特别是功夫电影、跑路等人的肢体美学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小而精的,更适合东方人美学的机甲电影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那种金属和金属撞击的质感,硬碰硬的冲击,碎裂的金属飞溅,损毁暴露出火花的线路,这些我们曾经在《变形金刚》和《铁甲钢拳》里体验过的快感,本片会以一种满一送一的诚意呈现给观众。
全片我估计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是机器打斗镜头,这部分镜头是实打实的烧钱片段,要知道《变形金刚》里机器人打斗的镜头时长其实不超过10分钟。
用让人喘不过气的动作和特效大戏来弥补剧本的不足,这是好莱坞惯用的伎俩。
影片中在废墟里中的机甲机动片段、穷奇的公路追逐战,和最后与刑天的对战,这三段最能展现影片精华的部分,每一帧都在燃烧着大把的钞票,高速的运动场景以及机器人之间的CQB近距离格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我们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玩一部暴雪动视新一代的COD。
在我看来,影片中略显差强人意的地方就是剧情,一句话概括就是古天乐冲破反派和怪兽的阻挠,干掉了企图摧毁世界的外星植物。剧情方面的评价就是,基本上只要是有台词的镜头,都可以快进过去……
虽然影片中也强行加入了古天乐和小女孩的父女之情,还有男配三和女配一的情感戏份,但是都过于突兀了,而大反派张家辉的动机和人物深度也是实在太肤浅,这个人物我认为至少值得用20分钟去描写。至于刘嘉玲的戏份…..这个角色你就算换成纸片版的沈腾,我都觉得对影片推进影响不大。
总而言之,影片可以开概括为,一流特效和动作戏+三流剧本,二者结合,没有成为烂片,而是成为了一部合格的商业爽片,它清楚自己能给观众的是什么,然后将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观众爱看的部分。
一部片聚集了这么多个影帝影后,怎么能错过呢?光冲着这个组合,就值回票价了。更何况进电影院还能支持古仔的公益事业,何乐而不为。从影片来说,与其说是科幻大片,倒不如说是科幻警匪片,故事延续了港式警匪片的典型风格,特效不算太突出,但也还融合的不错,毕竟故事的设定就注定不需要宏伟的特效场景,这点从爽感来说会吃亏,却又能理解,毕竟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期待国产后续能有我们自己的钢铁侠。
首先说下,在很早的时候,也就是各平台可以买票的时候就马上买了票,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了8月4号的点映场。
然而,随着超前点映➕点映后看完的人的影评出来说烂后,我的确是犹豫了,我开始质疑会不会真的是一部烂片,然而看完后我只能说真的要吹爆,甚至想马上看第二遍,而这种想马上看第二遍的冲动上一次还是《我不是药神》,当然,你如果说想通过这部电影获得史无前例的,突破历史性质的爽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科幻片,甚至是国产科幻片是越来越多了,应该暂时还没人能突破《阿凡达》带来的历史性的意义,所以,那些说烂的,说也就那样,我不知道究竟国产科幻片要达到何种高度才能让你觉得不烂?是等你不再舔欧美电影的时候吗?我们起步的确是太晚了,但是现在真的好很多了,至少这次论科幻场面,比《流浪地球》那时候要好很多。好了,下面我就就电影电影本身几个大点或者说网上普遍吐槽的几个点来根据我的观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就演员方面我来说下吧,第一次觉得《明日战记》会有槽点的一个点会是刘嘉玲,无论从国语或者粤语的预告片方面来看都会觉得会因为刘嘉玲的演技拉低电影的总体水平,但是进电影院看了后真的还好,因为我看的就是粤语版,只能说刘嘉玲的演技的确是没那么好,但是粤语版里,不会那么明显,但是我们内地的几个演员的确是表现的没那么好,虽然是为了增加电影内容的感情戏,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吴倩那个角色的紧皱眉头……万国鹏的演技也是表演痕迹太强,我想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对白说“光仔,放轻松点”😂还有就是那个小女孩的对白、演技,的确当时可以再打磨一下,另外说下,电影里的群像刻画的篇幅恰到好处,点明了故事的背景环境,点到即止,不会像《独行月球》一样,群像刻画的太多,以至于搞得煽情部分很尬,因为说实话,一部电影你想要所有的演员的演技都撑的起来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电影里的“群演”,导演明显拿捏的很好,知道避开这个坑,所以不要说什么没有剧情那么一说了,不要说什么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了,整个电影到后面都是整个团队在合作好嘛,你要说个人英雄主义《独行月球》才是,独孤月才是那个角色好吧,泰山还算不上,如果说《独行月球》那段地球人打光给独孤月鼓励的那段算集体主义的话我……无话可说
第二,从剧情上来说,我觉得不拉跨,我不拿好莱坞科幻片来做说事,我就说最近的,《独行月球》它很明显是什么都想要往里塞,结果呢?玩脱了😜从电影开始的故事设定,我看完后评价就是,的确是「潘朵拉」的毁灭性还不够强,伤害性还不够强,所以烘托出来的电影的悲壮感没那么强烈,但是你看完整个电影你会发现,在它的整个设定里,它交代的很明白,而且电影里所有的感情戏、煽情的方面你会在看到的时候觉得导演可能会拉了,会篇幅比较长的时候,每次都没有,都是一笔带过。
另外就是,有人说不理解张家辉演的『李升』想要用刑天、穷奇还有人形机器人阻止古天乐、刘青云他们行动的合理性,那我只想说你电影开头是没看吗?电影一开始刘嘉玲的那个角色『谭冰』就说了,改造好了潘朵拉,就不需要他的天幕了,也就是说,他以后就没那么重要了,或者说,不需要他了,所以他说了“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抛开这部电影里的人物角色,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因为某种契机,你变成了救世主,但是过不久你发现,你不再被需要了,你又被替代了,又可能变回原来那个自己,你会不会觉得很难受?俗话说的好“人活一口气”。
第三,特效上,我觉得整体水平很高,相对于《流浪地球》又是一次大进步,除了开场有几个大画面做的不够细致,看得出来特效还不那么好外,其他的方面他的整个水平,我可以说放在整个亚洲都是顶级的水平!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中国电影不能没有香港电影!全球的电影里香港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想想以前香港影视作品对整个亚洲,特别是韩国影视作品影响有多大吧,我看到的很多韩国的影视题材,在香港的影视作品里早已经存在,在香港电影的整体水平里,香港电影人真的是很专业,很认真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香港的“狮子山精神”
希望《明日战记》票房大卖!!!!!不要再劣币驱逐良币了,古天乐也说了,希望票房大卖,不然真的打击他的信心,打击国产科幻片的信心!最后对于那些说《独行月球》比《明日战记》好的,我感到痛心💔!!!
总体来说,《明日战记》严格来说总体是8分的水平,但是看到《独行月球》在猫眼上竟然还有9.3分,而《明日战记》只有9.1我表示不服!所以,我给它9分,因为《独行月球》我都给了7分,《明日战记》配得上,而且,真的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明日战记》,不说别的,绝对对得起你的电影票钱!
今天带儿子看了《明日战记》,他对片子的评价是很好看,果不其然与《海底小纵队》的评价一致。看完电影他还与电影宣传的那种异形露脸海报拍了张照片。 他问我电影后面又有一段去月球的片段是什么意思。我跟他说那叫彩蛋,意思是说这电影会有第二部。他说那好,有第二部了还带我来看啊。我说行。 以上足以看出《明日战记》根本没有在剧情情节上搞什么名堂,少儿动画片的剧情水准。刘嘉玲大姐电影之初就介绍的很清楚,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分四步走,而且出奇的顺利,第四步也从来没用上。500万or16万的道德困境根本就没起到作用。 电影里的科学家似乎从来就没有研究过外星植物,就搞出来一个能改造植物基因的东西。不然这些经过千百次实验,旷日持久的研究,连母体的位置就从来没找吗?至少需要培养这些植物吧。 电影里的战士们也从来就没有深入过敌后,不然连外星植物背后有异形生物也不知道?而且好像也并没有试图解救过b区里受伤害的人民。 电影里的贫民也从来不看天气预报的,不然那16万人是傻子吗?暴雨来临还是等死状态?不跑的吗?难道是香港当局不给贫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张家辉内鬼内的很坦然。古天乐、刘青云交易继续完成的任务也很快乐。刘嘉玲一身鹅城县长夫人的淡定,在中间似乎并不在乎哪一方。 电影就连最后的终极大Boss都是免打通关,轻描淡写的一扔世界便和平了,绝对的反商业片套路,真是让人汗颜。 所以说这些毫无波澜的烂片剧情,全部是为所谓高能电影特效服务的,换句话说特效支撑不起来有效的剧情和节奏。在一个本末倒置的拍片思维下,怎么让一个有内鬼,但依然能顺利交易的剧情进行下去?那只有一个办法,琛哥默默删除了刘德华的消息,心中窃喜的带着梁朝伟完成了交易,只剩的梁朝伟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我这个内鬼不称职啊?! 突然想起来罗永浩老师写过的一段作文:今天天空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操场上空。(大概意思)
如果说香港电影圈有谁能真正符合大侠的标准,那一定是古天乐了。
出道这么多年,拍摄了一百多部电影,有粉丝戏称,只有太阳才能黑他——确实,他是用行动和作品践行了金庸先生的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谓大侠,敢于力挽狂澜,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古天乐和他的心血之作《明日战记》,就是这样的孤勇者。
说到这部暑期上映的本土科幻大片,当然不得不提2013年由他亲自创立的“One Cool天下一”电影公司。香港本不是一个长于科幻电影创作的地方,多年来香港影人的勤奋耕耘更偏重于爱情、喜剧、动作这类灵活、快速的轻类型(真像极了这城市的质感!),却较少涉及“重工业”“高概念”这类现代大片要素。
因此,“天下一”公司的崛起,是逆行的异类更是星星之火。尤其借助视效制作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优势,不得不让大家对“十年磨一剑”(尤其光后期就磨了五年)的《明日战记》寄予希望。
甚至在我看来,《明日战记》的意义几乎就相当于内地的《流浪地球》。它是香港这座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浴火重生、重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作品(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将它选为开幕影片)。
和好莱坞大片相比,它在视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不遑多让,更重要地是,它的的确确展示出了本土大片鲜明的特色。
比如,它很巧妙地把香港武打设计的精髓融入到了科幻类型中。拳拳到铁,硬桥硬马的写实武打风格,被用在了古天乐、刘青云和机器人刑天、穷奇的打斗中。
而机甲和机器人的港式打斗,加上对游戏视角的运用,让从武侠电影开始的港式动作设计,又开辟了新的视听风格。
同时,我们在影片中还看到类似香港警匪片中经典的兄弟情元素,将孤勇者力挽狂澜的热血,和拯救苍生的悲悯带到了科幻电影中。
想一步到位地打造属于世界公共文化产品的科幻类型,确实是不现实的。但《明日战记》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那便是借由本地成熟的、优势化的复合类型元素(如武侠、警匪等),匹配上足够过硬的视觉技术呈现,我们的科幻大片有可能在制作和文化多个维度上“弯道超车”。
当然,我还特别感兴趣《明日战记》中对“明日”的设定,这关乎我们对香港这座具有复杂历史过往的城市的想象。片中,地球因环境污染而破败萧条,空气污染下,昔日繁华的城市已成为废土。一颗陨石带来的杀伤力极强的外星生物潘多拉,让地球出现了转机。
科学家找到了驯服改造潘多拉的方法,古天乐饰演的泰来率精英部队执行改造计划,改造成功,可保住地球平安,一旦任务失败,plan B将以16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保护地球。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来保全整体,还是齐心协力背水一战,这道选择题在过去几年人类跌宕的时代无疑成为现实的隐喻。废弃的医院中张牙舞爪的外星怪物,和无序扩张的潘多拉,也像是那病毒和贪欲的映射。
但,好在我们还有自己的英雄。看到电影中手持盾牌的古仔,有一刻,我觉得那就是我们的“香港队长”。
最后,如果说前不久公映的《七人乐队》是以胶片为媒介“向昨天告别”(杜琪峰语),那么《明日战记》,就是通过科幻类型的架构,由今日念及未来。——尤其身处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两部影片的接连上映,像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
就让我们在电影中守望星辰,祝福明日吧。
福利:欢迎大家转发,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择优送出五张《明日战记》电影兑换券。
大家好,我是古天乐,《明日战记》呢,是我精心筹备十年的一部科幻大作。
我相信大家看过很多国产机甲作品啦,比如吴京和胡军的《机器侠》
比如刘德华的《未来警察》
但我向你保证,《明日战记》是你没有见过的船新版本,只要看上三分钟,你就会像爱上我不老的容颜一样爱上这部电影。
首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电影第一个镜头就开始掉帧了,这个掉帧是很有深意的,它展现出了我们整部电影背后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辛,那就是“穷”。 大家说,不对啊,你每年拍那么多烂片恰烂钱,怎么会穷呢,我明明前两年还看到你尬演一个吕布在那里开无双呢,怎么会缺钱呢?
但大家也知道,我酷爱收集各类机甲手办
又喜欢援建希望小学
所以一来二去,拍电影时资金就有点入不敷出了,因此在整部影片里,大家可以时不时看到特效镜头出现掉帧的情况。 但是,这个掉帧也不是随随便便掉的,我特意截取了掉帧最严重的镜头放在片头,就是想达到一个欲扬先抑的效果。
你看开头咔咔咔一阵掉帧,观众期待就放低了,然后正片里掉帧没有那么严重,大家就会觉得“诶,其实还蛮不错的”。 大家如果能理解到我第一个镜头就掉帧的用心良苦,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作为我筹备那么多年的作品,自然不能不叫上我在贪玩蓝月里最好的兄弟渣渣辉对不对。
戏他演过很多,但演我的戏,他自然不好意思要很多片酬,于是我省下的钱又可以买一堆手办。
渣渣辉因为钱没拿够,所以全程撂着个脸子,连表情都不带动的,我们只好设定他是个残疾人,干脆连路都不让他走了。
刘嘉玲大姐的戏份我多安排了一些,但也不用出外场,为了省钱,甚至也不用换衣服,一套衣服说说话就可以收工,全程十级磨皮美颜滤镜打上,你就说漂不漂亮吧。
至于我自己和刘青云同志,同为港片几十年的中流砥柱,就不得不辛苦一点了,谁叫港片现在就没几个小年轻能支棱起来呢。
说起小年轻,我本来想找染谷将太来演一个小通信兵的。
但是这个日本小子开价有点高,我只好找了一个长得有点扁的“染谷将太”来演这个角色。 刚刚看样片时,我对老婆说:“看,这是你最喜欢的染谷将太”,我老婆差点没把我打死。 但我寻思这俩人长得是有几分相像,是吧?
总之,虽然穷困潦倒,但为了梦想,《明日战记》还是开拍了,虽然可以穷制作,但是不能小了格局,末世背景加上外星人,植物怪兽,机器人等设定,至于场景则能省则省,我不会告诉观众,那一个天幕的镜头我分着用了好几次的。
为了在天外魔花的毒爪之下拯救无辜的百姓,面无表情的渣渣辉和十级美颜的刘嘉玲决定派出我军大部分的精锐-四架飞机,前往魔花大本营。
别看我们只有我们四架飞机,一共十余来人,但这些人可都是精锐中的精... 运输机和两架飞机相继坠毁。 别看我们只剩下一架飞机,也别看我们这架飞机上就三个人,但我们这三个人,依旧是精锐中的...
我们的飞机也坠毁了,除了我之外一个老哥很快被啃干净了,假“染谷将太”也做出了精锐般的反应-躲到停尸房里装死。 别看就剩我古天乐一个人了,其实我也蛮精锐的呢。
幸好刘青云带着大金牙把我们救了出来,精锐中的精锐人数恢复成了三人。
我盯着刘青云开来的装甲车,说你怎么不开个更拉风的装备过来呢?他两手一摆,不还是没钱嘛,咱城市总共三架战斗机两架运输机,一个行动几乎全军覆没,咱可不像解放军那么阔气,一个军演就能出动百来架飞机,能开来一辆装甲车,或许我应该烧高香才对。 虽然武器装备看上去有点穷,但在观众面前,咱可千万不能露怯,对,咱就玩命设计这个外星虫子,怎么恶心怎么来,看过《第九区》吗?就照着那里面的虫子设计,还要加上蟑螂的特征,各种体液狂飙不用省,这个花不了多少钱。
这么一套搞下来,观众的注意力就放在这个虫子有多么恶心,而不是我们的装备特效有多么拉之上了。 特效公司的人过来了:“老板,钱给得不够啊,你看这虫子那么复杂,钱不够,这效果可没法保证。”
这还不简单,我招募了一个帕金森症的摄影师,只要我的手够抖,光线够暗,就没人能发现我特效做得不够好。
认识我古天乐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十分痴迷机甲的人,能像钢铁侠一般飞天遁地一直是我的梦想,《明日战记》里虽然没法搞成纳米装甲这种天方夜谭,但点个火飞檐走壁还是没问题的。
特效公司的人又来了:“老板,钱给得不够啊,您说两个机甲飞檐走壁,但您看这钱只够做一个半的。” 我摸了摸刚刚捐完希望小学空荡荡的钱包,把那个只有一半功能的机甲留给了刘青云。 兄弟不要怪我,以后电影上映的时候,在你的机甲点火装置失效你摔跤的时候,我保证,保证给你的摔跤配上顶级的音效。
我前面攒了那么久的钱,其实就是为了最后我古天乐大战一堆机器人的场景可以特效可劲地造。 特效公司的人又来了:“老板...” 他话还没说完,我把一叠钱扔到他脸上:“机甲大战机器人,你能想到什么酷炫的东西都给我加上,什么机器人追车,什么导弹机关枪电磁炮,都统统给我加上。”
我年轻时看过《我,机器人》里面机器人扒车
《美少女特攻队》里面火车车厢长镜头大战机器人的场景
《机械战警》里面跳上机器人用枪扫射的场景
《攻壳机动队》里面跳上机器人掀了天灵盖的场景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不仅要特效,我还要加彩蛋,为了纪念我们勒紧裤腰带拍电影的艰辛,我决定给一个机器人冠姓为“穷”。
为了能和这段烧钱不少的特效相称,我决定在剧情上也整点花活,多发便当。 第一个便当给我的女儿。 第二个便当给我的一群战友。 第三个便当给刘青云。 第四个给假染谷将太和我的新女儿。 第五个第六个是不是要给大金牙和我了呢?
我一边被机器人捶打着胸大肌,一边大口吐着人造血浆思考着。 “年轻人,便当不是这么发的。”只见刘青云健步如飞拎着一堆我已经发出去的便当走了过来,“好人拯救世界活到最后,坏人受到惩罚,大团圆就得了,咱们可不兴玩什么黑深残,这些便当,留给渣渣辉吧。” 渣渣辉知道自己能一下获得好几份便当作为参演的报酬,嘴角终于露出了一点儿微笑。
于是我们阻止了魔花的蔓延,拯救了世界。 看着生机勃勃的城市,我问刘青云:“青云大哥,我在剧本里把你写死了,为什么你最后一定要复活回来呢?” 刘青云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数数港片现在还剩下几个老演员啊,你,我,发哥,辉辉,华仔,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哦。我们可不能死,咱们几个港片最后的中流砥柱死了,港片也就彻底完了。” “但我们也在慢慢变老,马上就演不动硬汉了吧。” “至少在那之前,再多演几部电影吧,这次虽然咱这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掉帧了,但大家玩得还是挺开心的不是吗?” “是啊。”我陷入了惆怅的沉思之中。
很有机甲的味道,特效置景过关,动作戏有出彩的地方,大桥追车戏质量效果都不错,有爽度。但多数特效画面剪辑快,镜头短,看不清,技术或经费可能还是没跟上。文戏和台词较干也较尬,老国产片问题了。普通话配音很出戏,都在读台词,没浸入。由于文戏和情感戏撑不起,最后高潮嗨不起来。整体算有良心,尽力了,但“尽力了不等于做得好”。
完完全全把范霍文的《星河战队》重新拍了一遍,看到了无数科幻片的影子,欢迎大家来到B16区的《星河战队》,机甲版《碟中谍6》,《环太平洋》,《生化危机》,《第九区》,《明日边缘》等不三不四的结合体。而剧情和内容的呈现就见仁见智了,一开始就打算做老少咸宜,妇孺皆知的电影。所有人物塑造沦为纸片人的单一形象,为了爽而忽略剧情人物底色。估计全片最真诚的,可能是比人物情感还纯粹的特效。哦,还不忘记come on come on逆战来也。
如果不是看着它在特效制作的诚意上,真的很难给2星。剧本烂到千夫所指,每一场戏都毫无新意,极其套路化,生硬的爱情戏,更加生硬的小女孩,过时严重,哪怕是AI从网上摘抄拼凑写出来的故事都能比本作精彩。
两句话概括本片:-「有内鬼终止交易」-「收手吧!阿祖」
不提及“第一部华语机甲爽片”,疯狂扣剧情。不提及“电影6000w美元投资在好莱坞只是中等投资”,而直接对标好莱坞上亿投资的电影。不提及“学习人家好莱坞优秀的地方”,学习了就说人家是所谓的“缝合怪”。现在的豆瓣部分用户有些时候对国产片的要求之高,高到令人咂舌。拿着半桶水知识晃头晃脑的指点江山,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
穷奇的特效贵还是潘多拉的特效贵?——刘嘉玲比较贵。
大人物说“我就是天幕,即使牺牲16万人也在所不惜。” 小人物说“结局是什么,我们自己决定。” 你猜这些对白是在讲什么呢?//片尾曲用《逆战》用的挺准,跟正片几乎一个气质,纯中带土,土中带中二,中二里又带了点真诚,抛开所有对好莱坞盲目信任后的“借鉴”,其实是给到了很纯粹的类型满足,金像视效奖大概稳了吧(但剪辑和摄影选择完全是胡来,大部分动作戏都看得头昏脑胀)
还是警匪片逻辑,其实去除所有科幻元素故事也能成立——不就是把黑帮打手换成外星螳螂吗。我觉得最难以接受的还是:香港已经缺青年演员缺到连万国鹏都能上了吗!
用心做特效,用脚写剧本
导演能力有问题,分镜头设计一团糟,剧本也不太行,连个零剧情的动作爽片都撑不起来,好几处生硬的bug。基本上就是拿一堆好莱坞动作片的套路加上港片套路,复刻了这么一个过时的大数据电影,制作上一股子好莱坞B级网大的粗糙感。古天乐的机甲梦想是好的,可惜工业质感还是跟不上,特效没细节,后期穷到连个怪兽和机甲战士连个特写镜头都给不了。我感觉什么细节都没看清楚,一度怀疑是电影院的拷贝坏了,看得人直着急,后来开始怀疑是主创团队要的就是这种让观众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朦胧美,就这水平,不值票价。
文戏删到只剩框架是对的,否则两头不讨好拖节奏苦心做的特效就白搭了,目前院线版精简成无脑爽片太明智了,科幻最难的不是特效是文本,一步一步来。
看电影时:港片有出息了,都开始打外星人(植物)了。看完后:港片连打外星人拍到最后都能变成抓内鬼。
三星半,特效确实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了,台词免不了会被一顿吐槽,尬得不像三次元的人说的话,小女孩这个角色出现意义不明,如果纯粹是当做一个逆风局充电宝显得比较多余,打戏挺帅,大场面少了些,希望票房能有好成绩,第二部经费足一些。
让人看得想退钱,却又无比希望它能赚钱。大概只有古天乐有这个能耐了。
那个长得像个饼的丑死了的短脸扯后腿通讯兵是哪个资方塞进去的啊……还不如西门小恨恨呢……亚心……谁想看在末日片里看丑x谈恋爱啊
可恶,剧本也是机甲AI啥写的吧。
抛去滤镜,电影也就值3星,剧情过于简单了,看了开头就能大差不差的猜出结尾,特效绝对在及格线以上,看得出是十分用心了,优点是导演敢碰机甲类的科幻题材,这倒是非常值得表扬,但凡此类电影在多一点,中国的科幻电影就能更向前一大步!另外买票支持要比瞎喊口号要强多了,真心古天乐多年来的辛苦付出可以得到回报🙏🙏🙏
难怪热评让删文戏 真该删btw:那个酱油光仔太丑了 丑到我生理不适了😅
质感远远超预期,故事简洁很懂得扬长避短,是一个优秀的爆米花!!
据说是古天乐因为当年特别喜欢阿凡达和钢铁侠所以创建了一家特效公司,这家公司还给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做过特效,现在这部电影算是经历这么多年的磨练成长以后交的一份作业吧。所以本身还是很敬佩古天乐的情怀,也很羡慕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可惜这部电影如果特效可以打80分的话,剧情就是-80分!!为什么不好好打磨剧本呢?剧情羸弱到都懒得去吐槽了。还有张家辉全程臭脸的表演简直让人发笑,“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的执念让人难以理解。以及香港电影常见的毛病就是这么大的科幻末日片,几乎没什么演员,就那么几个人的戏份,太单薄了,死几个人,就几乎没了。最让我费解的是为啥要用万国鹏?他用他的实力告诉我们他真的只适合演路人甲!!!特效本身确实还可以,细节到位,桥梁追车戏挺精彩的。最后,片尾曲为什么会是《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