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看到<底线>这部剧的剧名时觉得可能是一部很严肃的剧,本来不想看的,但是因为靳东还是看完了。很喜欢剧里法院的同事氛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法官们也挺八卦的,很接地气,这一点我真的挺喜欢的。 前面都挺好的,从第31集开始剧情走向成迷。医生都已经宣布秦玲死亡了,女儿苗苗的一首歌居然能唤醒秦玲的求生欲???这合理吗?编剧真的强行煽情。 盛方明一脚踏两船,周亦安居然劝媛媛把钱还给他???就算盛方明工作很努力但他就是出轨了啊,无语,钢琴案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周亦安说要辞职,他的师傅方远和朋友舒苏就要“谴责”他。现实生活中你就算舍不得同事辞职也不会像他们那样说话吧。再说了,无论是法官还是律师都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剧里有点鄙视律师的感觉,说律师都是为了钱什么的,这也太绝对了吧。TVB也有讲律师的剧,好人坏人都有,怎么周亦安辞去法官做律师就不行呢?我不理解。 最后说一下饰演周亦安的成毅吧。成毅在仙侠剧《琉璃》中饰演司凤,当时看《琉璃》时司凤的美貌与温柔把我迷得不要不要的,我还喜欢过他一段时间。但在这部剧里,他演的周亦安我当真是无感,演技平平,原声台词说得有气无力,遮住字幕真的不知道他在说啥,感觉成毅演这部剧时是很疲惫的状态。 虎头蛇尾的一部剧,当真是可惜了。
被同学安利了这部剧,点进去看了会儿觉得节奏不错,就看下去了。 最开始都挺好,主角和老戏骨的互动特别有爱。然而逐渐发现弹幕一直在刷统一的内容,是个三字人名,偶尔后面会带“法官”,看起来像是个角色名。但主角不是叫方远吗?于是我立刻意识到,这剧肯定找了个流量当配角,这是粉丝来讨厌了。 我看剧喜欢开弹幕看沙雕网友的沙雕评论,结果这刷屏刷的,没几条评论剧情的,都在花痴,甚至没那流量的剧情,还有弹幕在刷某某某怎么还不出来,还有抱怨戏份少的。 我:??? 首先,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剧的主角是谁。 然后,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剧演员的演技台词分两个梯队: 一个梯队是主角和各位老戏骨,包括很多饰演当事人的十八番群演。 另一个梯队呢……嗯,反正作为配角,其实也无关紧要了。 这剧我真的超喜欢,应该会多刷。 但是真的希望粉丝不要再刷弹幕了!我这个人看剧其实特别包容,只要主角演技在线,再搭配几个老戏骨,主要是剧情好,那就行啦!几个配角拉胯一点,年轻人嘛,不影响看故事就行。 可是某流量……他粉丝简直是硬把他拉到聚光灯下逼着别人观察他啊! 其实脸和身材还是可以的,看那个仪态演古装应该还不错。如果没有粉丝刷那些招黑的弹幕,可能我不会太注意他嘴张不开而越看越难受,可能还会去找找他以前的作品看看,配音的那种,毕竟那个嘴说台词实在听着费劲儿。 但现在二刷《底线》我都想找无他的cut版。我强迫症都快被那嘴逼出来了。
他是不是下颚关节炎啊?我知道那病是嘴巴张不大的。我小时候得过,咬筷子都困难。不过也很好治,我去了本地的中医院针灸,飞快地就好了。 可惜了,那个角色的支线其实挺有看点的。
聚焦当下的现实存在问题。有些案件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相似案例。只能说导演也是个敢拍的,冲着这份勇气,确实值得一看的。 靳东老师还是比较符合老法官这个形象的。戴着眼镜一丝不苟。 在这里我想说蔡文静女士,哪儿个法官上班浓妆艳抹的,我感觉不够肃穆。整容感很明显,说话让人很不适。而且一味地在扮演为民请命的样子。 成毅…从头到尾那个台词在嗓子眼里嘀咕,很多台词都听不清楚,说话一直有气无力的样子。整体表现就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 这两个年轻演员,确实表现一般…不过我对这种题材还是感兴趣的,不求多精彩。
1、法官群像还不错,互相之间的相处增加了很多“人味”和同事情。有喜感和意趣的东西,不是那么一板一眼。
2、选取的案件还是不错的。很能让人共情,而且充满矛盾点。甚至有讨债者辱母这种很少被呈现过的情节。案件怎么判,如何判,需要法官一层层剖析案件,需要人情和法理拉扯,需要多方充分平衡。而不是简单是非对错的案件。有留白,有探讨空间。也能让观众从中看到法官判案时的思辨过程。
3、能感觉到到主创团队对法院内部分工、流程做过细致的了解,这也是给人这个行业剧很硬核的感觉。但在专业名词和专业流程上欠缺技巧性的科普,导致一闪而过后没有让普通大众形成理解。是硬核之外的遗憾。
4、女法官和男法官两条线交叉剪辑,分开行动,打乱了案件和情绪节奏。还不如专注于一条线,或者一个主题归纳下的两种呈现,从而能形成1+1大于2的关系。现在,分开讲述实在没必要。 很破坏观感。
5、画面和配乐上都有些老派。气质上没有把这部剧拉出主基调出来。有些遗憾。
整体上还是蛮喜欢这部剧的,节奏比较轻快,案件的选取带着社会意义。整体瑕不掩瑜。
这个电视剧讲述了基层法官的生活,主要视角是立案庭的庭前调解,立足于生活中的小事讲述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除了立案庭中接触的各种小案子以外,这部剧主要的热度其实是改编自生活中的舆情较高的大案要案:
1、女主播猝死案的判定对整个行业是有启示作用的;
2、江歌案的判定让我们重新看待法律与道德的界限,然而江歌案在我看来其实的不应该现在影视化的,这个案子尚在上诉阶段,不适宜影视化,这样其实是主观上给一方定罪,与本剧想要传达的法治精神相悖;
3、货拉拉案件同样启示我们先入为主是不正确的,很容易让我们错误地判断一些事情。
除了这些改编于现实的案件以外,最后的舒苏母亲卷入企业行贿受贿案的处理其实就是非常理想化的处理,剧中,为了法治精神等各种因素,舒苏最终劝母亲将证据交给法院,而苏母因勒索罪获刑十年。女儿亲手将母亲送去监狱,这个案件我没有看出来哪里正确,也许维护了法治,但是也脱离了现实,最让我理解不了的是为什么要放这个案子,强行升华一下?无语!
对主角叶欣的争议始终伴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很多人都觉得她在用别人的人生实验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我很喜欢叶欣。叶欣的定位就是刚入职场尚未被社会侵蚀的人,这样的人一定是充满理想的,对任何事情都想达到理想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些充满理想的人,职场都是老油条,那也就没有李芳凝维权成功。也许有一天叶欣也会成熟,也会变成老油条,但总有新的“叶欣”会坚持理想。
作为一名从最高法调到基层锻炼的职员(还暗示是她爸动用权利调动的),心理上有优越感可以理解,但你这样说话真合适?
代入一下其他人心理:
【我对你们基层法院】 --> 优越感满满
【想要来学习和锻炼】 --> 你是学习锻炼,那我加班加点工作是什么?
【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 这就指挥上了?
终于等到最高法监制的剧了,第一集就是经典的刺死辱母者于欢案,是前几年很轰动的案子,最后判了防卫过当五年(剧中暂时没看到怎么宣判的)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法学生,看见真实案例被改编被搬到荧幕上让更多人思考,是法制的进步
节奏不错,有老演员搭着,成毅真是剧抛脸,继续期待
超出预期,节奏很紧凑,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期待后续剧情发展。另外周亦安真是太可爱了,有一种无痛当妈的感觉…
作为电视剧来说,太生硬了;作为普法相关,又太浮于表面了。
我觉得烂尾了。
最高法参与的司法剧就是不一般专业又好看,希望以后多多出品我可太期待后续案件…
最高法监制 真想看啊,可是我在考法考 没时间啊。
靳东,一个字,油腻,关键是靳东一会普通话一会又带了点方言,看着违和
说好的丁克为啥不结扎
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 好真实
配角比主角出彩,成毅的原音让我想到了渣爹玄夜有点出戏,女演员总体一般,靳东的方言有点。。。。
成毅的台词真的是一言难尽啊,我开的后台播放,他有些港台腔,有时像有感情朗诵课文,有时好像嘴张不开似的说话,又时又是像某爽那样台词连在一起听不清在说什么。总之听的人着急,唉,好好剧看的人难受的呀
真实案例很有看点,但几个主角吧……靳东有点过有点油,成毅表情和人设有差距不到位,蔡文静台词感觉跟不上,没有案例里形形色色的配角舒服贴合
案例还不错。🈶get到成毅的演技,不套路,幅度很小,但角色塑造得蛮有意思,不经意间贱兮兮的劲儿,挺讨喜的。
超前看了前三集,非常正能量的普法剧,类似单元的形式好像是第一次出现在这类剧上。节奏和叙事风格都很快的进入正题,可以说很多面和真实的还原了庭审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在演员搭配上有靳东和王劲松这样的实力派,也有年轻有朝气的成毅、蔡文静,这个阵容可以说非常值得期待。这部剧有最高法的全力支持,算是很有意义了。期待后续的剧情有更多的庭审案件出现。
看了两集,两点吧,最高法院叶老师的种种行为有点不符合实际;成毅脱离古装演技还需加强。
成毅 一年四季住我心里了。
剧情挺精彩的,真实案件改编,很有现实意义。成毅真是剧抛脸,把周亦安这个年青法官演得惟妙惟肖,小表情很生动。
看了前三集,很有现实意义的普法剧,网红猝死案的结果真是体现了法制的进步,辱母案也很有社会探讨价值,可以追。
法考客观题考完的悲伤的第三天,一口气看完六集,内心澎湃而滚烫。如果能为法治事业献出青春和热血,那这条路走得艰难漫长一点,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