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弹幕,真的是饭圈味十足,也把那种戾气带到了这个节目。什么专业不专业,其实就是看不惯自己喜欢的演员被批评,找各种借口,难道全都是夸你们宝贝你们才满意吗?。配音演员也是演员,为什么基本功不足也可以这么理直气壮,最后说是探讨,可之前不知是剪辑还是什么原因,我只看到了抵制和反驳。最后总结来说,这节目可以确定肯定达不到新世代的高度了,没有那种几乎纯素人的选手,也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主要是无法拿出那种出圈的作品,剪辑也有些混乱,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团队了。期待着《说唱新世代》的水准来的可能要失望了,现在估计只能做到b站自嗨了。
本重度声控及广播剧爱好者,评价带有十足主观色彩。 很难相信,我一个从来不看综艺的人,认认真真看完了整季特优声。除了最开始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跳过一些片段外,全程无快进无倍速,喜欢的地方还会倒回重温。这个节目瑕不掩瑜,真的给了我太大惊喜,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重度声控,认识这么多优秀配音演员是我到目前为止,此生最大的快乐。 让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的,不止镜头前的声音舞台,还有幕后花絮和心路历程。原来很多人并不是天生注定要入某一行,也许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机缘巧合下,就走上了一条以前从未设想过的道路。在别人看来,那是不务正业,莫名其妙,玩物丧志,可在他们心中,那是一生所爱。 看到他们讲述入行原因那期,我隔着屏幕泪流满面。那时恰好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做出一个别人眼中“作死”的决定——从体制内大学教师的工作辞职。这个决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当全世界都在反对你时,需要多少勇气,才能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可看着他们表面上风轻云淡地讲起从前,眼底却有掩盖不住的光芒大盛,我忽然觉得,未知的未来,也没那么可怕。没有人能一开始就预知后事。天生万物,人类何其有幸,成为无所不能的那一群,但人类永远无法“未卜先知”,永远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用几十年后的不确定,扼杀掉一切可能,来束缚触手可及的现在。 既然热爱,就一直努力下去吧。 他们在为梦想而拼搏,从头到脚,都在闪闪发光。 我没怎么看过综艺,对剧本安排也不了解,但于我而言那不重要,排名分数根本无所谓,我只是喜欢看他们眼里有光的样子。那让我开始相信,有梦的人,是真的活在世上。 回到演员本身,我最喜欢赵乾景赵哥,他那种华丽多金,风流多情的声线真是叫人疯狂心动。仿佛又梦回十几年之前,第一次听到杰大和相爷。整个节目里最爱的声音舞台是福尔摩斯的抉择,赵哥还是议员时我尚能勉强控制下自己,莫里亚蒂一开口我整个人就没了。不顾一切的偏执疯批是我最爱的人设。赵海王实至名归,不愧是你。出于私心,提一句赵哥主役的广播剧哏儿,小五爷牛皮!期待赵哥以后能配个元气0,一往吴乾是真的。 李兰陵的少年音也长在我审美点上,其实初次记住他,还是飞鸥广播剧里的疯批配角齐阳(我到底有多喜欢疯批啊)。他声音真的元气又干净,十六七岁不能再多。但如果转换角色,又瞬间变成李兰一,声线多变,可塑性特别强。 除了这两位尤其喜欢之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菜藏。我和他一样,都是学了八年中医,深知这两个圈子的天差地别。但他并没被这种身份局限住,始终在不断挑战,学习,开拓,提升,尝试另外的可能性。真的让我特别佩服。 其他很多声音演员,太康,锦鲤,大昌哥,之之,肖璟,歪歪,马老师,瞳音,京圈贵妇胡亚捷,风袖,江山,筱玮,等等等等,包括主持人小齐,点评嘉宾边大,毛毛,姜丝儿,谢甜甜,罐儿姐,吕老师,我也都爱得真情实感(妈耶被赵哥海王气质传染了)。感谢小破站,如此用心地呈现给我们这样式儿的高质量声音节目。出于私心,我必须给满分。 暗戳戳期待下一季请杰大,我的本命声优。
看完了,本来槽点太多我都懒得说了,但是实在忍不住了。 1. 最重要的一点,导师。 能把于正和徐娇换了吗?专业配音演员的节目,找一堆外行人来指手画脚是认真的?完全没有任何专业的观点输出。尤其是于正,您是觉得和别人唱反调显得自己很与众不同是吗?多次打断专业配音老师的点评,话里话外内涵老师徇私。我真是服了,人家发表专业见解,还没打分呢就徇私,是没夸您要捧的那几个演员您不开心了是吗?贬低配音演员显得自己高贵是吗?莫名其妙给一堆人打5分?真有骨气以后拍电视剧都别请这些人来!! 还有徐娇,全程不知所云,最后于正说什么你跟什么,一直茶里茶气不懂装懂 还有李诚儒老师,当演员可能您很合格,但您来错节目了。这里不是您的一言堂,这节目不叫《我是李诚儒》,能不能听听专业见解?著名言论“配得不像一朵云”???我都气笑了,想打压人直说,有剧本谁看不出来,你也知道谁实力更好,嘴上也承认他实力最好,但就是不想让他过,这是什么狗屁理由??
2. 剪辑
剪辑师是没拿工资吗?有钱买热搜没钱给剪辑发工资?这期都没几个胡老师镜头,结果拉胡老师上热搜给你们艹热度,真就工具人呗?
剪辑问题很大,试音阶段都看不到老师们的完整试音片段?你们是喝了假酒吗?全程镜头都给了不专业的点评,专业配音老师成了cue流程的陪衬??
我看出来你们不想好好做节目了
3. 剧本
综艺节目都有剧本我也清楚,但是配音毕竟是个小圈子,主要关注群体还是我们,能不能镜头稍微平均一点?能不能不要欲抑先扬,故意制造莫名其妙的冲突点?
这节目中生代最有经验的很明显是赵乾景和马正阳,为了制造冲突,非要让他们用完三次试音机会,还刚好让最强的人最后抢同一个角色,必有一个人盲番,剧本甩脸上了以为谁看不清???
马正阳和赵乾景要是拿的捧杀剧本你们有多远滚多远
4. 打榜
好好一个专业配音节目非要搞选秀粉圈那一套,找粉丝打榜???您有事吗?是不会做人吗?不能安安静静做节目吗?
总结:
导师必须换,请姜sir阿杰夏磊季冠霖沈磊赵震赵岭不香吗?
剪辑必须换,重点在作品
营销要跟上但能不吃人血馒头吗?
打榜给我废了,给你脸了
看看今天有多少人骂你!下期还这样立刻弃,有作品不听在这受气??
1.31 本想全五星推荐,但是觉得综艺仍有进步空间,暂定四星态度~ 【初遇】被边大吸引进来的,知道了这个给配音演员的综艺~不喜欢的飞行嘉宾走了以后,特优声的分数上涨📈了不少~由开始的4分变成了7分~ 【选手】目前上头太湖,一往吴乾也很好嗑~喜欢的选手太多,马好用老师,锦鲤,之之~也给瞳音老师打过call~~ 【节目】看到了令人惊艳的舞台,至今念念不忘的雾山五行,烈火英雄,新心头好罗小黑,都循环了好多次 【小建议】减少花絮,不要剧透,正片精简~ 目前节目火了,花絮透露了太多情节,比如排练流程台词全展示,在看实际舞台的时候期待感会大幅降低,时长水分很大,很多片段重复播放,观感比较差~一个预告溜了两期~也是很狗~ 【总结】这两年最喜欢的一个综艺,希望节目能脚踏实地做好最后几期,千万不要烂尾,拜托🙏🏻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先说大致缺点吧: 1.盲选阶段剪辑碎片(包括后期导师点评环节感觉少了很多); 2.有几个导师和助演选择太迷惑; 3.节目赛制问题,包括总决赛同剧本先后演对结果的影响,还有投票复活(虽然复活的老师我都很喜欢,但是不得不说先走的有优势); 4.对于非关注中配圈的人来说,干货含量或者说排布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变成小众自嗨。 再说我认为的优点: 1.节目对于配音的知识普及扭转了之前一些错误的认识(配音不是模仿!),整个节目请到的大部分老师如姜广涛、谢添天、叶清、黄莺等都很专业; 2.整个节目很love&peace,选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呈现的舞台水平基本不拉胯逐渐进步,最后总决赛的原创剧舞台没看过的可以一试。
整体看下来,我收获了很多欢乐,记住了这33个人。我能看到他们的热爱和努力,很大程度上,是选手的表现和中配圈自带的氛围为节目加分。节目组如果要做第二季,需要思考赛制问题,不要引导一些无聊的事。
最后,青春是永不散场的1614。
ps:在评论里聊一些对于相关舆论的看法。
总的来讲我觉得褒大于贬,因为国内的关于声音的节目我觉得是非常少的。
那么对于这些配音演员的曝光度出名度,我觉得还蛮低的。又或者说配音是一个人们基本不关注的话题,可能倾向于关注明星会更多。那么我在这部剧还是看到非常多温馨的画面的,相比声临其境,我觉得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声音上。
那么关于声临其境我觉得他反而火的是明星,注意力更多在明星上。在我看来似乎明星的互动,比配音似乎更加重要。那么这个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配音上,团队也比较专业。
那么我觉得有点不好的就是,他又有点演戏,又有点配音。我觉得演戏和配音的关注的方面是不一样的,虽然演戏需要戏感。但是演戏更多的毕竟在于肢体语言,配音的话你只需要找到感情,你可能不需要那么多肢体语言,或者读懂镜头。这两个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我是想说,我是希望他配音专管配音,演戏就专管演戏。不然就有点怪,喜欢看演戏的人也来了,听声音的也来了。两方可不得掐死,关于我的一些言论
低开高走的典例,前两期观感十分不堪,之后改进了越来越精彩。今天看了第一轮决赛的原创声音剧,可谓心潮澎湃,巨善可陈,怒评五星。
5分 太难出圈了,它不像声临其境,演员有标志性,观众都认识,有些圈子里很有名很讨二次元爱好者喜欢的演员,观众并不知道。 舆论真的很影响大众,弹幕几乎都是在捧自己熟知的配音员,或者是在骂于正和徐娇。从而让想看节目的观众没法好好看。 既然选手来参加比赛肯定是要从评委的评价中学习和成长的,观众投入很多的私心就有点饭圈那味道了,很不利于选手的进步 既然制片方选择了评委肯定是有原因的。 还有想吐槽的就是观众了,吐槽剪辑师也没谁了 剪辑的确有点问题,不过这与剪辑师没关系,更多的是赛制和选手还有面向的观众群体的思考有问题,总得来说还是导演和制片还有策划的问题了
有些演员嘉宾真的是…披着助演的名义来学台词课的吧?助演嘉宾水平参差不齐是节目组的问题吧。选手们我真的贼喜欢,花絮搞太少了,全放放求求了,哪怕全程哔掉只要给镜头我就看。(时长太短不够看不够看5555555光合积木给我冲!!!!!
只要忍过第一期于正这个垃圾,从第二期开始就是大型配音业界团建,全员整活,舞台灯光摄像配乐都超用心。声优不是只靠先天声音条件就能走下去的,感谢这个节目看到了这个行业。PS:给主持人齐思钧打个call,给我小墙头做的主题曲打个call~
冲主持人和三位评委我给五星,另外俩评委退席。 更新。于正走了评分涨起来!
很喜欢主持人,小齐。声音指导老师吕艳婷,真的很专业,很厉害,每一次点评都让人觉得很惊艳!
本来挺兴奋能有个关于声优的综艺的,但是看了上半期那我就被干碎了,这剪辑剪了个啥啊???我想看的是配音和专业人士的点评,你把于正叫过来放什么狗屁啊???我不介意李成儒严格对待演员,但是你甩什么脸子啊???最近B站搞的这点综艺都不错,本来以为这个应该也不错,但没想到还是落到跟那些演员综艺一样流量至上的地步了吗
嘉宾换成all cv之后真的好看,本i声女孩一本满足,只是小众圈子的通病,有圈外人参与就很难专业,全是圈内人就变成圈内自high的大型团建,徒弟在台上师父在台下,很难走进大众视野里。
怎么说呢,两星给谦虚努力的配音演员和真心帮助他们的前辈。点评玄学,所谓的标准就是个人喜好,那还评个屁;说配音不是模仿,呵呵,评分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标准;有些资历老的人太恶心人,不是资历老说得就都对就人人都得捧着,作为评委大家平等各自保留意见这是起码尊重,你的认为不是别人的认为,谦逊这种品质真不应该只是要求年轻人,各个节目捞钱还真以为自己有脸,别倚老卖老
从存在的意义层面看,还是很推荐这样的综艺。原本在影视剧片尾连署名都没有的配音演员,需要提高自身待遇,需要为大众所认知,怎么能少了宣传?不过要“出圈”也意味着要接受更广泛层次、角度的审视和批评,所以设置配音圈外的评委也很有必要,否则最终必沦为圈内自嗨。只是可能是太想博出位了,成片有点搞事情,消费私生活,剪辑效果、评委人选有争议性……不过按姜sir说的,表演完后最怕“台下一片死寂”。这样说来,还是需要给这个节目留一些宽容。
这不比选秀好看?别的不说,大家业务能力真的不错,从第二期舞台开始就很精彩了,希望中国声优圈越来越好!第二季快来呀!我们也想看女声优!ps孙朗朗领头唱《再见》我还有点不舍呢😢pps原来大耳朵图图里的健康哥哥的配音演员是吴磊老师!
去掉飞行嘉宾才能让我舒服 一般的导演 一般的演员 竟然来评价他们不了解的行业 还觉得自己不错??
了解配音行业的好机会,少年人热血,专业大咖爷青回。但请水平一般的演员助力尴尬又拉垮;复活三个可以但没必要;马正阳这剧本满到怀疑光合充钱的程度。
看到前面有人评论说不如声临其境,我不得不反驳,这部节目的诚意远远超出声临。声临请的选手、评委、观摩团几乎没有专业配音演员,节目中水平最高的是某些选手(台词好的演员)而不是评委,因此评委根本无法给出专业意见,只能尬夸。而特优声终于邀请了真正的配音演员来进行选拔,请来的配音新人很多是近年的后起之秀。评委从配音导演、演员、制片方三种不同角度进行点评(骂节目组请于正的真是大可不必,现实中的制片方不正是如此吗)。加上还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细致指导(不得不说前后变化真的很大,我都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技巧),我对节目越看越喜欢。这就是B站的先天优势啊!节目的弹幕很不友好,第一次看到B站有这么多人身攻击的弹幕,都有点饭圈那意思了。。希望观众能注意弹幕礼仪。最后支持配音演员!!!呼唤杰大季姐姜丝儿~~
于抄抄走了以后,这个节目就舒爽了。配音演员啥梗都能接,啥cp都感嗑,好快落。哈哈哈哈。
不行,真的不行,本来很期待能有一档节目让大众开始了解、关注配音演员,后来发现这还不如让我们直接看他们的日常工作来的精彩!以及,为什么第一期全是男声优?!凭什么?!33个全部都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B站新出的男生选秀…
评委好歹请的专业点行不?于正这货有什么资格来评判这些人?不仅没有资格,而且,镜头还巨多,看着就烦。而专业的吴磊,边江镜头又很少,我严重怀疑这个节目,被资本要挟了!
在我心中1614已经与梅溪湖平起平坐——是技艺的殿堂,是情谊的乌托邦。虽然我为选手落了多少次泪脚趾就为节目组抠出了多少栋别墅......但我依然感谢这三个月以来有这么一个节目让我看见这么一群眼中有光的追梦人——我永远为赤诚而感动。p.s.最后我想对节目组说:现在的评分都是选手和嘉宾给你们扳回来的。我特别期盼能有下一季来个女生版,但再有下一季你们能不能纯粹点儿做节目?其实越是小圈子的的人越好哄,带着突然被看见的惶恐。因为深知这条路上的艰辛,所以本身能在里面坚持下来的从业者没有一个不是靠着真挚的热爱。只要节目组能保证节目的专业性,把精力专注于节目本身,不为强行出圈而搞奇怪的营销和操作,打情怀牌绝对一吃一个准,分分钟俘获圈内大批拥护,而这些人才是你们节目的核心受众群。
我并不觉得吴磊和边江点评的很专业,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如李成儒老师,真正专业的是吕老师。像李成儒老师这样的老一辈的演员,都是系统接受过台词培训的,而且配音是为剧情和演员而服务的,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剧情和人物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去匹配,所以我觉得李成儒老师的点评很中肯。而且我觉得配音圈和摇滚圈这么像的嘛,老觉得自己不出圈,一个个的都这么傲娇,听不得批评嘛,不好就是不好,不要总拿情绪来掩盖说的不清楚好吗。三星送给那些为了影视剧默默服务的配音演员们。
我一直认为即使是最优秀的配音演员也绝对无法超过演员的原声,因为那是和身体状态和表演有机融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