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又来了》:华丽丽地死去或者自救 (文:火神纪)
就算死去。请让我高抬我骄傲的头颅。无须惊惶。 我的葬礼必须是华丽而雍容华贵。无须哀悼。 因为。我只是比其他一些人早一天面对这种悲戚罢了。 就算死去。就算死去。请让我华丽丽地死在山脚。那些无人的角落。 用我生前仅有的尊严。将我埋葬。——火神纪。题记。
这也许是这个系列电影里最成功的一部,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甚至在很多系列电影中这部续集也应该算是佼佼者了。非常成功地运用了第一部已经深入人心的关于死亡设计的构想,在剧情上的衔接也几乎达到完美。不管是哪部系列电影,很少能做到这一点的。就算是同样的创作班底,第一部打响了声名,第二部多少有点滥竽充数的感觉,到了第三部几乎就彻底让人绝望了;这似乎是好莱坞电影,尤其是系列电影最惯性的逻辑思维。 然而这部电影多少叫我有点意外。这部电影里的剧情上的设置基本上是非常成功地延续了第一部,因为第一部的那些坐在180航班的人们逃过了一劫,他们从活着到死去的这个过程促使了第二部的主人翁在不知不觉中又逃过了一劫,这样的剧情设置多少有点嘲讽的味道。只是这个系列的电影越玩越小气了。从空难到车祸再到第三部的云宵飞车,从灾难到游乐场的意外,很难说他们下一部会不会玩一下办家家或者玩泥巴后的意外呢。 该死的人们没有死,而因为他们的没有死,最终,导致了另一些也是该死的人们依旧活着。 第一部里高高在上无处不在的死神权威何在呢。于是,更华丽的虐杀开始了。
剧情上的成功衔接给这部电影奠定了丰厚的底蕴,至少看起来跟第一部是浑然一体而又相对独立。这样的成就让我感觉,甚至这一部电影已经超越了第一部,因为创作一部电影也许很难,可是把一部电影里的剧情完整地延续并且拍成一部剧情独立的电影也许更难。然而这部电影做到了这一点。 然而也许就只有这一点做得比较好吧。其它的,基本上只是在做无谓的重复。换汤不换药的剧情,也许,这是成功延续以及衔接的一个瓶颈上的问题。如果要拍出新的东西,也许就只能抛开原有的雏形而拍一些衔接上不那么完美的剧情,而既然成功地衔接,那么剧情上就只能跟着原来的剧情延续,这就让这部看似完美的续集似乎有点嚼之无味了。 这也许也是这种完美续集很少见的原因吧。大多的续集创作者也许更愿意选择放弃原有的框架而启用新的剧情框架,因为观众们总是喜新厌旧的,很少有人在不停重复地看着同样的故事被不同的人不停地重新演绎,对于创作者来说,那是创作生命的不停枯萎,而对于观众来说,视觉上的疲惫将最终扼杀了这些续集最后的市场价值。 也许这只是一个取舍上的问题罢了。很简单,只是当我在报怨那些续集跟原电影挂不上钩的时候,我似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只有当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回忆起来,我才突然发现,其实,类似这样的重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部电影在剧情上的成功衔接也许给了它丰厚的底蕴,可是从这方面来看,也把这部电影推向了一个无底的视角疲惫的深渊里去。而在视觉上来说,无疑,这部电影在制作上要比前面的第一部要精致了些,只是,似乎没什么实在意义了。 更华丽。更精美。更血腥。更残暴。也许,这是这部电影对第一部电影最大的突破了。 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暴力美学呢。纵然这部电影里没什么暴力,可是那样死于非命的人们死时候,绝对充满了暴力。
第一个死去的人是伯克。纵然那只存在于凯柏莉的幻念里。被一根从车上掉下来的大树干横穿了他的整辆警车而把脑袋打得稀巴烂,血浆四射,甚至有一种强烈的爆破效果。 从这一刻开始,这部电影已经在一种完全血腥而沉重的杀戮味道里渐行渐远了。 接下来一系列的车祸特写基本上可以称为经典的好莱坞视觉系的完美体现。翻车、爆炸、被挤压变形的躯体、燃燃着的活人……等等。火爆而具有好莱坞特色的镜头调度,大量的近镜描绘和大量的视角镜头的加入让这些镜头精美得让人惊叹,而广角镜头的推移又显得大气而华丽。
回到现实里。他们的死也显得离奇而出人意表。不再像第一部电影里那样死得那样直接而多少有了些曲折。在我们总以为他们就要死的时候,他们会安然地活着,而当我们以为终于平安的时候,他们又突兀地死去。 这一点,看起来多少有点日韩恐怖电影里的那种心理上的运作了。因为突兀所以惊悚。然而这部电影似乎并不惊悚,或者可以说,因为突兀所以唯美。在我看来,他们都死得很唯美,很艺术。 死于意外。或者,死于某种神秘力量的外力作用的意外。用最残酷而冰凉的镜头描绘的那些鲜血淋漓的场面总让我不得自抑地震撼不已。
车祸因为凯柏莉的预见而被获救的人们。逐一死去。 第一个死去的是艾文;死于着火的公寓外的紧急逃生梯,被砸下来的梯子贯穿了头部而当场致命。然后是汤姆;死于牙医馆外一群慌乱的鸽子飞起,导致了起重机工作人员的失手而被高处砸下来的硬物整个压扁,血浆四射。之后是诺拉;被电梯门夹着了头,然后电梯启动,躯体和头部被硬生生地拉断成两截。凯特;被汽车的安全气囊压住,被后面的尖锐物体直接穿过头部而死。罗里;汽车爆炸,气体引动的两根绑着铁丝的木头截成四段而死。尤金和克莱尔死于医院的爆炸,被焚烧,以及被高压的气流撞飞。 这部电影里的这些死都带有着一种意外死去的味道,而外力的迹痕要比第一和第三部都更少一些。他们死去,死于意外。或者,死于殡仪人员说的那个注定的一死。 外力的痕迹的减弱让这些死显得意外而无法避免。这是这部电影比第一部电影更成功的地方。而死的形式各异,更血腥更残酷的镜头语言里描绘的更精美更华丽的潜语言让人迷醉。 死于意外。而这意外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随时都可能死去。死于一些巧合或者意外。
我相对更喜欢这部电影,比起第一部或者第三部来说。连贯而具有视觉快感的镜头让人沉溺,而那些意外的设置又如此精美,以至于虽说只是延续和衔接,却显得更出色了。 没有了第一部的处处闪烁的黑影,也没有了第一部电影里那些外力作用的明显痕迹;虽说没有了第一部中全剧贯穿的佐侬·丹华的歌声显得有点美中不足。可是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第一部电影要更进一个层次了。作为好莱坞商业电影来说,这部电影已经难能可贵了。
而我最喜欢的居然是这部电影里的那些关于死的描绘。太淋漓尽致。太畅快。而且镜头干净而不拖沓。剧情紧凑而简洁。 好吧我承认吧。其实我还是一个不圣洁的畸型孩子。原谅我。
电影的最后还设置了的支线剧情是一次爆炸。该死而未死,最终依旧只能死去。 也许,无法自救的时候,就只能华丽丽地死去了。看似完满的结局透着一丝悲怆的味道。生死这个问题,的确,总是很沉重。挥之不去而无法逃避。
2006-11-05;丙戌年戊戌月戊戌日。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死神又来了》(<Final Destination 2>) ■导演:David R. Ellis ■主演:Eric Keenleyside/Ali Larter/Sarah Carter ■类型:惊悚/恐怖 ■片长:90 min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首映:2003年1月30日/美国
女主开车三心二意,还没上高速就险些酿成追尾事故,上了高速更是变道不看后视镜,差点与那辆拉木材的货车相撞;随后女主他爹打电话说你变速箱漏油,车还闪了发动机报警灯,女主却被副驾的猪队友忽悠,说车没事。
啤酒车司机公然开车酒驾,视路上所有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如儿戏。
警察同志的咖啡既不盖盖子,也不好好放在杯架里面,导致了他未能及时发现前方险情。
主要肇事者木材车,超限运输,采用不合格的铁链捆绑货物,是导致这次高速连环车祸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美帝不仅不反思此次事故带来的经验教训,不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反倒将事故归咎于鬼怪作祟,应当严肃处理相关部门责任人。
我已然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所受到的冲击了,千奇百怪的死法简直是童年的阴影,让我一度相信,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死神来了2》是前作《死神来了1》的续集,在剧情上其实别无二致。如同上一部一样,一位名叫金柏莉的少女预感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即将发生,因此她挡在车道前救下了一行人的性命。但是死神绝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帮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商量对策。他们找到上一部的幸存者,得到提示一起去挽救一个尚未出生孩子的生命,来抵抗死神安排的命运。结果尽管完成了目的,却依旧以死亡的结局告终。
首先就惊悚片的定位来说,这部片子的恐怖氛围做得很好,将死神设计的死亡细节全部摆在观众的面前,周围的一把剪刀、一枚戒指,都有可能是取人性命的凶器,危险时时刻刻围绕在人物身边。在这种环境的渲染下一点点将观众引入绝望,达到最佳的恐怖效果,这一点是这部片子的艺术价值所在。曾在《死神来了》系列中担任过艺术指导的约翰·威雷特也说:“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必须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而同时你又无法名状,我们不想采用一些显而易见的手法,如怪异的镜头角度、奇特的光线和晦暗的颜色,而是希望聚焦于微妙之处。”而纵观靠着一惊一乍的鬼脸,或者各种莫名其妙音效的国产恐怖片,与之一比,主创团队的创意就高下立现。
此外,在悬念的设置方面,该片也是可圈可点。如果说《死神来了》系列根本不存在悬念,那么是因为故事中只暗示死法,却不暗示人物能否活下去,因为根本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而在这一部的故事中,通过殡仪馆的黑人说出利用新生的生命活下来可以说是提供了破解之法,先是把主角和观众都引入歧路,让大家以为孕妇诞下小生命便可以中止死亡循环。结果却发现这个孕妇本来就不在车祸中,因此小生命的诞生根本没用。最后结局的揭晓,原来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又重新将整部电影拉入高潮。
我个人觉得《死神来了2》在整个系列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证实了第一部中人物的全体死亡,哪怕是寄居在一个极难发生意外的精神病院中的第一部女主也无法幸存下来,从此宣布了死神手中逃无可逃的死亡。其次,故事中还首次开启了利用新生生命对抗死神的做法。这种做法为观众提供了希望,尽管最后也把他们拉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死神来了》这个系列里看似一切都不合理,然而又充满了杀人的逻辑。
首先这部电影里处处充满着宿命论的味道,人是必死的,毫无理由。即使是暂时躲开了,最终也难逃一死。尽管这样,第二部在整个系列中却是最具有反抗性的一部,女主不仅求助前人,还靠着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拯救其他人的性命,也试图战胜自己注定的命运。虽然这种努力在系列里从未实现过,却依旧表现了人在荒诞的命运面前,那种不肯服输的坚韧。
而这种不合理就表现在死神明明要人死,却又给了每一部的主角在事故发生前预见死亡的能力,并且在每一次的死亡前都给以征兆。然而主角一旦带领七八个人开始反抗,死神就变本加厉,运用着各种看起来设计精妙的意外,来一个个取人性命,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有点“恼羞成怒”的谋杀。
即便看上去是如此霸道,但死神却始终遵循着自己杀人的逻辑:可能会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而这也与著名的“墨菲定律”有些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也正是如此,死神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小意外,从而制造出连环杀人。
正是这种合理与不合理的内在统一,让整个系列都具有强烈的冲突感,始终保持了作为恐怖片的惊悚感。
而纵观恐怖片的制造“恐怖”也都是这个方法。常见的恐怖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感官冲击给人们带来恐惧,这种恐怖片带给人们的是血肉横飞的视觉效果,通过带给人们躯体上的不适感,给人带来恐怖的感觉。另一种是悬疑恐怖,针对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这类以鬼片为代表。《死神来了》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尽管整个故事中并没有真正的杀人凶手出现,同时保留了以上两种的特征,相比其他的恐怖片有了更多丰富的元素,也就更加具有看点。
但依旧有很多人不明白恐怖片的意义在哪。
实际上恐怖片具有其他片种无法替代的消遣功能。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的全部行为、活动都是由无意识、欲望所决定的。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存本能,二是死亡本能。生存本能强烈地追求着感官上的愉快和身体需要的满足,而死亡本能则迫切地追求着破坏、侵略,甚至自我毁灭。如人与人之间的残忍、对抗、攻击,甚至杀戮。
而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本能在看恐怖片的时候则可以得到一定的统一和调和。因为电影的虚拟性,它保证能让人在享有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体验恐怖,获得生命中需要承受的刺激,从而释放出生活中的压力,感受到直接的生命体验。因此,恐怖片实际上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之一。
其次大多数人都是从死亡这个问题,开始思考哲学问题的。
仔细想想,我们不是正如《死神来了》里的主角们一样,在短暂的人生中面对着必有一死的结局吗?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
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
但是我认为对于人这个具有有限生命的种族来说,死亡是必然的,认识死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坚定我们生活的信念。因此《死神来了》这样的电影,就更加有了它存在的意义。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个系列其实只需要这两部就够了,多余的只是换汤不换药。第一部凭着新鲜感和创意,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彰显人在死亡面前的无能为力;再利用第二部对第一部进行拓展延伸,描述人的反抗,最终形成一个闭环,能够将死亡与生活这个主题上升到思考的层面。而这,就足以成为经典了。
我之前看过那部《死神来了》好像是这部?—— 天了噜,我印象里那个健身房发生意外的桥段竟然不是第二部里的,由此让我更有看345的冲动了!……比第一部看得更带感,这应该归功于和《电锯惊魂》类似的血肉横飞死亡画面更具感官刺激(有些“恐怖”桥段真是笑到我和现场的其他观众了,哈哈)!-17.07.15 —— 19.12.07:终于补看这个系列的第三四五部,然后在第三部看到印象挺深的那场健身房事故还挺惊喜的。
氛围吸引人,节奏流畅,但欧亨利式结尾反转稍显刻意。故事运行有点儿戏,说是就是,说记错了又推倒重来,有种把观众当傻子逗的感觉。
我是从四开始倒着看的。这部制造的死亡点的链接有点刻意牵强,还没三来的自然。这个系列的电影最妙的部分是结尾,逃不开,命运的死循环。PS,那个男警官长的真好看。
怎么说呢 这个续集说好也好 毕竟死法万万千只要出其不意还是会让人觉得不错 但是几乎照搬第一部就感觉有点制片组不厚道了。第一个人的死法我觉得非常好 因为中了乐透 所以买金表金戒指 因为戴了金表所以手卡在了洗手槽 因为有钱了所以倒掉了意粉 所以摔倒所以死掉。这样的因果效应看得出编剧有下苦功。可是后面就垮掉了……
先看了第二部后来才看第一部,都是电视上,再看第一部就少了点新鲜感,不过还是觉得第二部各方面都没有第一部好,到了后面一部分有点没看明白。男主角长得挺帅,刚出场时觉得有点像George Clooney,一上来就是车祸,觉得就这样死了太可惜了,看下去发现原来这不是真的
这季最让我惊艳的是在车里面,几个人发现自己都是180事件的幸存者那里。除了第一部先入为主的优势外,是后四部中剧本最好的。整体角色性格也都很真实,最后两部其他角色的问题就是人设很刻意,套模板般很呆板,表演也存在问题,跳戏,而且这种题材,还是和校园、学生最搭。
系列中最好的一部。影片充斥着巧合下的血腥,“蝴蝶效应”得彻底。逃脱不了的命运,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小物件都可能引向一条不归路。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安全教育的作用,相信看过以后大家一定会注意,不要乱穿马路、不要走在广告牌下面、不要试图冲进快关起来的电梯、不要让水接近电器、不要忽视逃生的梯子等等等等......
比第一部血腥数倍,死法也更多了,花样翻新。开头的车祸看得挺爽的。不过好几种死法都太灵异太巧合,几乎神棍了。为了死而死,死神还真是不择手段呢。。。好几个人的死因为主角提前“预告”所以一点儿也不出乎意料。恐怖感降低。出字幕的前几秒一定要死最后一个人这是成为惯例了么……
那个警察不是在幻觉中第一个被木桩子击中胸膛么?为什么他没有死。。。
依然好看 虽然是套路重复但在第一部基础上扩展了更多自圆其说的解释
还是觉得很好看
一个接一个,谁也别想玩过死神。(第一部还有点感觉,这部除了死的更惨更血腥之外完全是换汤不换药。到Kimberly活过来的时候就结束多好,好歹也算是比较温情充满希望的结局。为下一部做铺垫就做铺垫吧,还非要整的那么有喜剧效果。最后飞过来的那只手,雷死了。)
第一部看完坐飞机的时候尤其担心起落,因为天气被困在天上的时候快惊悚了,被迫降落在其他机场的时候感觉快要斯巴达。第二部看完不敢走高速公路,看到大货车尤其不敢跟太近。这样下去会神经衰弱的好嘛。开篇都不错,但就是结尾都好差。
还是比较血腥的一部片子,但是真的很好看。每一个人相继的死亡,其实仔细想想他们死掉之前,都做了一些加剧自己死亡节奏的事情。还有金伯莉,她想把自己淹死来停止死神的游戏,可是意外的结局,那个小孩又死去了。这点我没想通?既然已经停止了死亡,为何又会死掉一个呢。这个片很紧凑,很好看
这部还不错,故事说的也挺完满的。所谓的九死一生实际上也就是推迟了死期,那么有九命的猫咪应该是和死神定了契约吧。下季的CM就看不怎么到A.J. Cook大美女了
“您有新的杀了么订单请注意查收~”。死神花式调戏人类大赏,情节编排上还弄出了点儿蝴蝶效应的意味,跟首部里悲催赴死的倒霉鬼们来了个梦幻联动。依我看打败死神的方法既不是新生命的降临,也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孤勇,而是散发着恋爱酸臭气的奋不顾身。
有个挺帅的小帅锅~没了
死神的計劃這麼容易就被猜透,好像全天下就只有那麼幾個人似的。
如果看了1是害怕坐飞机那么看了2就害怕开车坐车。😂
4.5星。這一部在懸念設置上非常吸引人。勝在緊湊。並且用新生打敗死神的IDEA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