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剧拍的很好啊 结局很意想不到 男主的演技也特别好 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剧情多次反转 一开始让人怀疑到猪肉店父子 后来又怀疑是男主 结果 竟然还是猪肉店父子是凶手 小护士 心理医生等 所有人的供词都一度让男主背锅 难道男主也认为是自己杀人了?但是对于有精神疾病的男主来说 他在这部剧中的演技真的是非常好了
“我真的不是那样的人。”
“不是哪样的人?”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恶魔,当这个恶魔苏醒的时候,每个人都一样。
魔豆推荐的这部电影。
魔豆——资深文艺男青年,看的书大都艰难晦涩,社会人文自然历史军事之类,至于电影,至今大概看过小几千部。
他推荐的电影我大都会看,就像很多年前的《穆赫兰道》,以及之前那部《吾栖之肤》。
十几年前郑重的做智商测试,魔豆以一百八的分数高居榜首,所以我也感谢这些年看得起我,推荐给我的电影觉得我都看得懂……
什么叫懂呢?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不能理解,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有固定的中心思想,为什么这个固定的中心思想一定就是标准答案。
无论是文章还是电影,甚至是音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雪花,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心智。
《解冻》的豆瓣评分并不高,就这样让很多人错过了很多好电影。(帝国到处都是水军。就连大众点评都晒图好评送小菜。)
前半小时觉得有点无聊,甚至质疑了一下魔豆的欣赏水平……虽然明知道平缓铺垫的必要,也是揣摩细节关键。
后面渐渐精彩起来。
关于肢解的呓语,黑色塑料袋里头颅的幻觉。
“刀要扎进关节,再扭一下。”
“身体碎掉,丢进汉江,来年四月才会解冻。”
“头要冻起来。”
一家肉店的父子,父亲吃生肉。
十五年前的失踪案。
一个自己开私立诊所,创业失败欠下高利贷的中年男人。恰巧放高利贷的女社长患有失眠症,需要药物催眠。
卞医生只杀了一个人,没有碎尸,只不过留下了头颅,一直保存着,放在冰箱里,保存的很好。
我猜对了那个他幻想出来的人物,侦探小说里的侦探,带着侦探帽的老头,值得信任的人。
也猜对了那个真实存在的老头是一位精神科医生。
猜对了他挨的那一棒是美妍打的。
当美妍确凿的证词,肉店父子俩无辜的说卞医生喝多了之后偷走了刀,当行车记录仪里的录像放映着卞医生把高利贷女社长的尸体塞进后备箱,然后丢进汉江。
全世界都相信原来卞医生真的是凶手。不光如此,他还杀了自己的前妻。
如果就此结束也说得过去。但是平缓铺垫的细节就难以经得起推敲。
十五年前的悬案,肉店老板的呓语。失踪的老板娘。
高利贷真的是个害人的东西,具体不做赘述。
我想说的是,这世界上有很多真相被掩盖着,正是由于人性的那些无法摆脱的劣根,才得以永远的被掩盖。
毕竟,许多人都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谁会相信一个疯子。
疯子卞医生说,他没有杀害自己的妻子。
他真的没杀,但他已经被关进了疯人院,被强制注射安定剂,永远不会有人相信他的话。
卞医生和肉店父子,他们心里的恶魔都是醒着的,所以恶魔之间也会有交流,有感应。
“第一次做是不是觉得困难?以后慢慢就好了,没准还会上瘾的。”
因为恶魔醒着,所以人看上去疯了。
因为人疯了,所以恶魔被放大了。
这样看来,一定程度上,两者都不那么真实,都有一点无辜。另外,人在感到恐惧的时候,会把自己收集的信息联想到一起,并且深信不疑。
电影的最后,肉店的儿子对父亲说:“爸爸,你听见了吗?现在到处都有摄像头,以后你做那种事要小心一点了。”
肉店的父亲若有所思的说:“是啊,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个玩意儿。”
患有精神疾病并且嗑药的卞医生被抓了。
十五年前碎尸案与杀害卞医生前妻的肉店父子安然无恙。
真相是什么?最终还是——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大家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一
我承认,最后的结局我没有猜到。
韩国电影最喜欢讲反转的故事,本片也不例外!不仅一转,而且二转。
第一转是观众以为楼下的卖肉父子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结果发现原来原来的一切都是医生的臆想。医生自己才是杀掉债主还把人家的头保留在自己冰箱里的精神病人。他老婆很有可能是他杀的。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导演是似是而非的,是为了第二次反转。
医生到最后都再强调,他不是那样的人。他真的不是杀他老婆的人,只可惜最后已经没有人愿意听这一个疯子讲真话了。
第二转是电影的最后三分钟。在这三分钟里,导演终于把医生妻子离开的场景拍出来了。楼下的那个看似无害的老头,有杀人的瘾头,无缘无故会杀掉一个落单的女人。作为一个屠夫,杀掉一个人真的很快,就是那么几秒。他的儿子不过是帮他隐匿尸体的人。
原来这附近平常死人是真的,只不过韩国人没有天眼系统,他们破不了案。不过,随着电子监控设备的发展,以后是没有太多的死角的。
这个嗜血的老头,以后也要被迫收手了。
二
惊悚电影,除了导演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配乐外,最为重要的还是演员的演技。
演员演得真不真,观众是一看就看出来了。
不仅要符合人物的动作,甚至连面部肌肉的细节都很关键。只有演员真正入戏了,把自己代入成了故事中的那个人,才会有出彩的表演。
电影里每个人物,能不能不是面谱人,演员的功力很重要!
不得不说,本片中的主演医生演绎得很到位,他真的是一个“精神病人”!
过去的汉江,四月依旧漫冰如陆路;如今的江湖,五月已然燥风袭人面。 影片由城市的灰霾夜与机械的沉闷声中开始,万家灯火零星地点缀在夜幕,来去车流如千帆过尽最终仍是过客。滚烫的混泥土和冰凉的旧金属搭建起这座高耸的铁塔,也分隔开陷落的人心。 医生是初入这方地界的新人,颓唐不振的模样,恰似他在酷热天气中仍然耷落着的长袖衣角。年轻的护士用那对水灵的眸光在他周围流转,他却只像是床头那一沓硬封的『医学辞典』,兀自将心思厚重又晦涩着。他白日里躲在办公室吃一卷紫菜包饭,黄昏后独自经过楼下潮湿腥热的肉铺。 影片的第一个悬疑场景,发生在医生与肉铺老人独处的手术室封闭空间,麻醉状态的「施害者」与意识清醒的「被害人」,特写切换、虚实交接、忽明忽暗,是人类直堕三尺欲念之下而无从自知。在此之后,影片借由医生的主观视角将顺叙的时空打碎,潜藏在肉铺店的窥探与暴露在人群中的惶惑交叉上演。当列车到站,医生从循复而错乱的梦魇醒来、又落入异国面孔与陌生腔调的环境,暗示人物已然身置在不可控且无处逃的困局。 沦落医生与退休警察的对峙剖白,是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段落。中景镜头的对称感与室外光线的明暗度相契合,大面积的复古黄与镜像中的阴冷绿成对照,真实世界的医生以坐姿正对镜头,着暗色系的警察则只展露于半身镜面的远距离倒映,在人影之上、捆扎着玻璃镜面的红绳划出一个惊叹与警示意味的十字;当摄影机逐渐推近,那副倒映在镜中的人物近景快要被看得分明,他却猝然起身、镜头随之切换,再度以背光的黑影代替了人物真实的形体。 以实体存在的医生,在不堪负荷的记忆与迷惘压抑的现状中,创造出凭借影像而出现的警察,并依赖着这具幻视的形体而将实际的行为合理化。和善温婉的发妻拯救不了他疮痍的肉身,乖顺可爱的幼子挽回不了他腐坏的心神,他的医学信仰如同事业的大楼崩坏坍塌,他的高尔夫球杆好似他自己那般被抛却遗弃。 故事的最后1/3实现了两次真相的反转,分别通过配角群们的主观叙述与观众可见的上帝视点来呈现。每个人都是事实的参与者,也都是假面的制造商,他们扑闪着晶莹的眼眸和剔透的心脏,将对自己有利的那一份真实浮出水面,而把人性倾斜的边角沉入海底,正如同那个在医生的幻视中戴着黑布渔夫帽的警察,在现实中却是个一袭白衣的儒雅教授。「推理小说读到最后是有犯人这个答案的,但是人活着活着,在生活中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汉江早已不被冻住了,冰封住的不过是心中的猛兽。 「谁是他说的那个赵京奂」 「会杀人的人类不是个体,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猛兽,那是不能够出现的。因为它一旦出现,那么所有人都会变得一样。」
结尾看新闻后男主很激动,被护士打入药物说了句自己进入了完美的陷阱后沉睡,开始出现护士和肉店父子,开始甩锅。之前打药后撞见护士偷药,从肉店拿回的人头,说明每次打药都会给自己找脱身理由,把犯罪过程甩给别人,男主说梦话杀人也甩给了肉店老头(监控视频是男主在桥上拋尸,老头梦话也是桥上拋尸)护士听到了男主梦话,杀了把头放冰箱,却想象成是从店里偷回来的,这头是债主的,不可能是店里拿的,还想象出警官来听自己甩锅,后面遇到精神科医生本人(没有帽子)丝毫没提冰箱人头,缺说人头还在冰库里,后面自己偷药卖,收钱甩给护士,尾随老婆拍死埋尸,有个医生说了十五年分尸案的事,男主就把事情都甩给了这件事,听老头说梦话杀人,出现了警官,一群老太婆说楼下父子杀人,出现了警官,说明这些人说话的时候男主都是想像出来的
完全贯彻끝날 때까지 끝난게 아냐. 导演实在是太喜欢玩反转了,真真假假,看得实在紧张又心累。不过也是近来所看唯一一部没觉得困的电影。惊悚氛围全靠赵震雄的表情和配乐。
现在很喜欢看这样类型破案惊炸片
猪肉父子,妖艳护士,硬派侦探,内疚心魔,药物致幻,真相的多重解读,结局不错
靠剪辑玩精神分裂总之都没啥意思,但可能也就坏在结尾画蛇添足。如果没有这结尾,是否可从细节看出男主并未杀妻?
很烦这种剧本都没捋清就故弄玄虚的悬疑片,套路也比较低级,看到三分之一就猜到大半反转了,结尾收得太差画蛇添足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悬疑气氛做得很足以至于观影过程数度吓尿,赵震雄的演技真是令人震撼。
韩国。
太慢了,看的累。
所以医生?看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杀人了的样子好可怜TAT
结尾强行反转,故事比较一般!
令人恼火的高仿好莱坞A货。用一幕幕黑屏来故弄玄虚,以为这样就能把屎一样的剧情说得通,殊不知这样的自作聪明反而暴露了自己完全不会讲故事的本性。不管结尾如何反转,都不可能把前面堆砌的垃圾变废为宝。
看完最近不想吃肉系列
有一种影视「叙诡」手法,主人公恍惚的主视角、后半部众人不同的陈述角度,让这个以搞脑子为目的的故事在前半部分显得俗套,中段显得混乱,好在有个的结尾;可见当下悬疑剧越来越以「杂糅」的形式(父子连续杀人犯、医生的犯罪与人格分裂原本可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故事),来烘托出一种悬疑的手段。
一个精神病给另一个精神病背锅的故事
感觉现在韩国拍这种类型的电影也轻车熟路了。开头节奏有点慢,不过李材韩警官真是演技爆表啊……
你咁离线,不屈你屈边个?!演技加星,小护士加星
这个结尾我实在是太不喜欢了~
卧槽?反转了,这个有心理学元素
最后的反转还可以,虽然是意料之中但是的确是设置的不错的反转了。整个电影偏阴郁,演医生的熊叔简直让人想扑到啊。
老爷子还奉献了光腚,有些东西交代的不清不楚,精神病怎么了,是精神病就可以污蔑我杀人?我杀人了?不可能啊!迷迷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