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部丧甜神剧风靡全网,圈粉无数。 非但一举拿下2017年度豆瓣评分最高英美新剧的头衔,而且迄今保持着9.1分的成绩,居高不下。
两年来,忠实粉丝们一边兴致勃勃地憧憬着续作,一边忧心忡忡地挂念着詹姆斯的死活。 甚至有人放出狠话,表示如果第二季没有男主就果断弃剧! 在这里,小编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第二季完全可以放心追。 因为我们的小可爱詹姆斯,和这部自带消音的神剧,一起回归了——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导演:露西·福布斯 编剧:查理·科维尔/ 查尔斯·S·福尔曼 主演:杰西卡·巴登/ 埃里克斯·劳瑟/ 娜奥米·阿基 / 乔纳森·阿里斯 首播:2019-11-04(英国) / 2019-11-05(美国)
本季表现依旧不俗,目前豆瓣评分9.2,略胜前作一筹。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第一季的剧情。 认定自己精神变态的詹姆斯,和出口成“脏”、嚣张跋扈的艾丽莎一同踏上了一场说(离)走(家)就(出)走的旅程。
途中不断惹是生非,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但情愫也在朝夕相处中悄然萌生。
逃亡到了最后,为保护艾丽莎免于刑罚,詹姆斯把过失杀人的罪责全部揽下。 面对警方的追击,他孤身一人,拼命地向大海跑去。 伴随着一声枪响,第一季正式宣告完结。
这无疑是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但也难免让观众感到困惑和遗憾。 关于詹姆斯究竟是死是活,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谁也不知道,第二季编剧是会让他“复活”,续写未完的故事,还是引入另外的主人公,开启全新的故事线。 就这样,这个让人牵肠挂肚的悬念,一直延续到了第二季第二集的第二部分,才终于被揭开。
一切正如詹姆斯回归后的第一句内心独白所言—— “那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局,一个命中注定会失败的爱情故事,一个完美的悲剧。”
“然而,我没有死。”
那么,就让我们把时间线往回倒一倒,看看过去的两年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在海边被捕后,艾丽莎和詹姆斯被迫分开,天各一方。 因为这出闹剧,艾丽莎的妈妈被丈夫抛弃,变得神经质。 于是,孤儿寡母决定搬去乡下,和姨妈同住。
住在姨妈家的这一年,艾丽莎的生活逐渐归于平静: 得到了稳定的工作,认识了温柔的男孩,很快就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与此同时,詹姆斯那边的情况却坏极了。 海边的那一枪没有夺去他的性命,但使他患上了性功能障碍。 法庭判他无罪释放,可艾丽莎的妈妈已不准他再和女儿见面,还逼他写了封绝情的亲笔信。
此时的詹姆斯只剩乐天的老爸陪在身边。 但好日子没持续多久,老爸也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
一无所有的詹姆斯再没有勇气回到家里。 从那天开始,他就抱着爸爸的骨灰,在二手车里颓废地度日。
但该相遇的人总会相遇,叛逆少年的生活也自然不会永远波澜不惊。 两颗神秘子弹的出现,让艾丽莎和詹姆斯的命运再度交缠在一起。
子弹是邦妮寄出的。 邦妮恨透了艾丽莎和詹姆斯。 因为他们“谋杀”了她的“男朋友”——那个试图侵犯艾丽莎的变态教授。 和艾丽莎、詹姆斯相似,邦妮也有着无比灰暗的童年。 她的妈妈是一个严苛的女人。
年轻时因为怀上了邦妮而没能实现读大学的理想,只好寄希望于孩子,打小就对她苛刻至极。 后来,失业的丈夫也被妻子的压力击垮,默默离家。 她开始变本加厉地惩罚邦妮。
高中毕业,邦妮没考上大学,但找了一份大学图书馆的工作。 就是在那里,她迷上了哲学(PUA)教(大)授(师)克莱夫。
在后者的诱导下,两人建立起长期的性关系。
对于邦妮来说,克莱夫当然是她的全部,她的唯一。 可在克莱夫的眼里,邦妮不过是他诸多猎物中的一个。 这段不对等的关系让她的内心日益扭曲。 当克莱夫被杀的消息传来,她彻底崩溃了。 她发誓要为克莱夫报仇,她一定要亲手杀掉艾丽莎和詹姆斯。
怀着愤恨和阴谋,邦妮给两人分别寄出了刻有名字的子弹。 詹姆斯察觉事有蹊跷,遂来到艾丽莎的住处。 在无边的黑夜里,两人终于以一种尴尬而不失浪漫的方式重逢。
时机很巧,也很不巧:第二天刚好是艾丽莎举行婚礼的日子。 可想而知,艾丽莎在婚礼上落跑了。 她身着一袭白纱,跳进詹姆斯的二手车。
跟上次一样,两个年轻的孩子一起,开始了新的流浪。 他们的冒险依旧意外连连,这一回,邦妮就是那个最难缠的意外。 带着一把匕首和一支手枪,邦妮搭上了他们的车。 两人浑然不觉,危险正在逼近。
至于接下来又发生了哪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小编就不多剧透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季的结局绝对不会让大家伤心。 总体来讲,第二季算是不错的续写。 一方面继承了前作的亮眼风格——怀旧金曲不断,丧中淌着甜蜜。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本季重新审视了艾丽莎和詹姆斯之间的感情。 自从第一季播出之后,关于本剧是否有必要制作续集的争论就未曾停息。 因为就故事本身而言,艾丽莎和詹姆斯的青春、反叛,以及身份认知、自我解构,其实已经在第一季的最后一声枪响中正式宣告完成了。 逝者无需复活,冒险不必继续,糟糕的原生家庭带给心灵的创伤,往往直到最后也等不来一场有效的救治。 事实上,从来没人能够真正将其救治。 詹姆斯的死已然传达了以上所有,在艺术创作的层面上,这亦是一个再惊艳不过的结局。
可是对于由衷喜爱两位主人公的观众而言,这些似乎还不够。 在戏剧的世界里,人们想看到的终究是一幅美好的图景。 哪怕必须经历许多波折,但只要他们还活着,能相爱,会成长,再怎么折腾都没关系。 所以,不出所料,新一季的画风“正常”了很多。 艾丽莎不再像当初那样暴躁,詹姆斯也彻底显露出软萌的本质。
同时剧情更多地聚焦于对两人情感的刻画。 关于他们如何测定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的位置,以及如何接受自己有理由被爱,亦有能力去爱的事实。 从再次见到艾丽莎的那一刻起,詹姆斯就打算表白。
他早已不是最初那个一心想着杀人的“变态”。 艾丽莎唤醒了他对世界的感知,让他想要试着爱一个人。 但是问题在于,他不知道怎样把爱说出口。 更何况,对象还是艾丽莎这种硬核少女。 艾丽莎根本不给他表白的机会。
事实上,詹姆斯惨归惨,但在这段关系里,反倒是艾丽莎的处境更艰难。 一来,詹姆斯手刃强奸犯的场面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二来,那封莫得感情的分手信始终让她心怀芥蒂。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毕竟已经嫁为人妻了。
在重重顾虑的撕扯下,艾丽莎摇摆不定。 所以她会突发奇想和詹姆斯接吻,等回过神来又把他关进厕所。
所以她心里明明喜欢,却偏要凶他,让他伤心。 这样执拗的艾丽莎,即便是在詹姆斯说出那封信的实情后,依然嘴硬。
兔子急了都咬人,詹姆斯再温柔也会生气。
于是,两个口是心非的人最后还是谈崩了。 他们又一次分开了。
有时候,分手仅仅是句点;但有时候,分手却是契机,让人更清醒,更珍惜。 对于艾丽莎和詹姆斯这种别扭的小孩来说,短暂的分手其实是好事。 回到家里,艾丽莎开始整理自己的内心。 她和托德提出了离婚的请求。 她当然不忍心看托德难过,但此刻她非常确信,这是对的事情。
詹姆斯的气也消得快,一见神秘的邦妮驱车往艾丽莎的方向开,就立马掉过头跟了上去。 到了晚上,刚刚分手没几个钟头的俩人又在艾丽莎工作的咖啡馆相遇了。 这一次,詹姆斯帮艾丽莎报了警,艾丽莎保护了詹姆斯。
危机解除后,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两人终于卸下了包袱。 詹姆斯紧紧抱住了艾丽莎,艾丽莎也难得地说出了“对不起”。 在梦魇开始的地方——那幢豪宅,他们迎来了与过往、与彼此、与自己的和解。
如果说第一季之所以能够封神,是因为它抨击了普世价值对自由灵魂的无情倾轧,让已被社会规训的观众好好地放纵、发泄了一把。 那么,第二季确实相对保守,却也更加贴合实际。 它让我们相信,破碎的心灵可以重塑,残酷的成长历程也未必非得以毁灭作终。
大概正是由于此,不少粉丝认为这一季相较于前作不够“原汁原味”,好像艾丽莎和詹姆斯已经变得和平常人家的乖孩子没什么两样。 但,再酷的小孩也得长大,不是吗? 长大的过程固然充满煎熬,可也并不总是导向消极的结果。 是成长让詹姆斯学会接受爸爸的亲近,明白爱是值得守护的。
也是成长,让艾丽莎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控制情绪。
她甚至知道了,不该因为一时的胆怯而伪装出一颗真心,用虚假的承诺把无辜的男孩蒙蔽。
虽然看上去没有以前潇洒、狂妄,离经叛道,但我却觉得,如今的他们更可爱,也更完整了。 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冷漠和无趣,仍旧有的可挂念,有的可留恋,还有谁比他们更幸运呢? 所以,不必太过抗拒“妥协”或是“和解”这类悲伤的字眼。 笑眯眯的詹姆斯和不骂人的艾丽莎一点都不懦弱。 长大后能够和所爱的人携手对抗全世界,明明才是最酷的事。
我不想苛责第二季的温和、正统和许多人口中的“循规蹈矩”。 我由衷地为最后艾丽莎和詹姆斯面对彼此、面对未来、面对过去遗留的诸多问题的那份坦诚和勇敢感到开心。 长大了的他们,依然保有愤怒的权利,也依然可以跟这个**的世界,一杠到底。
*本文作者:kiwi
Alyssa经典语录
第二集
1
“You know Finland?Doesnt actually exist.Its a lie made by Russians.”
Alyssa:“right”
2
“ive kicked Tony out.”
Alyssa in silence “she hadnt”
3
“isthis a date”
Alyssa:“yeah”
4
…………
“shit”
Alyssa:“yeah”
5
Alyssa:“do you wanna get married?”
6
Alyssa:“o my god”
7
“Are you gonna eat that?”
James:“no”
“Dododoyoudo you mind?”
James:“no”
8
“would you like your dad?”
James:“no”
9
“you neeto breakup with her.”
James 拿回酸奶
10
老爸上完育儿课
“I really value us spending time together.”
James:“yeah”
“I’m proud of you.”
James:“thank you”
“I think we should do more activities tog…”
James:“okey”
老爸被三连连挂了。
11
James:“watched out for her”
Alyssa:“for fuck sake”
第三集
1
Alyssa:“to take a shower”
James:“yeah”
终于两个能好好说话的人站在一起了哈哈哈
2
Alyssa in silence “he looks old”
James:“my dad died”
Alyssa:“shit”
Alyssa:“sorry”
3
“James”
“yeah?”
“tomorrow ull leave willnt u ?”
“umyeah”
“you shouldnt come here”
“im sorry”
“im sorry about your dad”
日 我被虐哭了。
不更了不更了。 shit
4
Alyssa:“lets getout here”
5
我和James in silence 还好没撞死她…
重启第一季~
好了结更 大家晚安🌙
第五集
J:“I nearly died!”
A:“I know,I was there.”
哎 好伤心
这俩人就是,不能因为她妈妈的秘密说出来之后就这样合乎逻辑重新拥抱在一起,这俩就是不能。这俩人就是不能接受这种东西。有时候爱就是这样,就是不想这样合乎逻辑,就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正常。It is weird。
或许终极的爱一个人和终极的爱世界存在着矛盾。而终极的相爱,太美了,以至于去他妈的世界。
第六集
新郎:“house…i build it for u…balabala…” Alyssa:“wow”
新郎:“do u want come in?”
Alyssa:“no”
日 为todd哭三秒 为爱情嚎啕大哭
第七集 3号气球太暖了。
James还打电话?打尼玛呀。你的爱人快要被杀了!快点呀!救人救人!
1
Alyssa:“maybe both”
2
警察:“holy shit,shit shit shit”
3
fuck???
我不接受!
日 还好 第八集继续
泪目泪目
第八集 1
男人该有男人的样子。暂停,心痛Todd三分钟。
2
直面。成长。
我想起好早看的一部日本鬼片,迷宫一样的封闭鬼屋,女主最后被鬼追到最后一个房间了,门外鬼一直在撞门。最后她回忆起在坐在草地上和小男朋友的谈话,迎面打开门,逃出了鬼屋。
你想要极致的爱情那就跟进鬼屋是一样的。恐惧,迷宫,出口在你最恐惧的地方。
3
不是啊,游泳池不能自杀吧?啊?没理由啊
???
4
“Alyssa?”
“James”
我:555
5
Alyssa:“its still him”
小艾这句真的爱情哲学了。
穿洛丽塔的女孩在楼梯角落抽烟。她忘了自己的名字。如果没人替她记得。这个名字就永远漂泊在海上了。
Alyssa:“thats shit to be died,isnt it?”
这俩倒骨灰很好笑,最后一集了还逗观众们乐乐,这句好笑的话却也真的很切题了, “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迎接阳光。
6
像绝命毒师“breaking bad”倒是像把黑暗带到地府里去的意味。相比之下去他妈的世界“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倒是有种阳光消散黑暗的意味。
有第八集太好了。还好没有第七集就结束。
James这句sorry,一下把我拉回到第一季第一集那个想要随便找个人杀就凑巧碰到了Alyssa的那个小男孩。如果不是Alyssa真的无法引导James“结束这操蛋的世界”,换任何一个阳光的女孩,James大概都会待在监狱里了。
7
Alyssa:“but i need a lot of time”
James抢答:“okey”
Alyssa:“and some psychological help”
James:“okey”
8
i love u too
8.9/10
第二季总的来说观感略逊于第一季,也许是相比于第一季的跌宕起伏大开大合,第二季平淡了些许,从而令人更多察觉出不足。
第二季从时间线继承了第一季的结尾,主题自然是詹姆斯和阿丽莎二人的重逢——激情濒临褪去后的重逢。用第三者邦尼作为切入点展开了叙事,其人物设定和动机等要素虽说合理全面,新的古怪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但是我觉得动机仍然不足够强烈。第三者的切入成为了本剧的另一个线索,并且和二人重逢线索相互交织并进,我认为是挺好的手段。
一是缓解了重逢剧情可能带来的爆炸性发展,让二人的情感能更加委婉曲折的流露;二是推动了二人的重逢后的故事发展,剧情不仅因为二人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发展,其还围绕着第三者做出行动一步步推进剧情。剧情在詹姆斯和阿丽莎之间的情感关系的错综复杂的变化与邦尼为达到目的步步为营之中达到高潮。
本剧的着重点之一在于激情逝去后的沉重、苦痛、抑郁、悲寂——总之便是“平淡”。当然,还有角色们神经质的性格,加重了这些方面的表达。阿丽莎内心的挣扎,相比詹姆斯和邦尼更为复杂,而且她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古怪”的,但是全剧的笔墨大多用在新角色邦尼的身上,阿丽莎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有些稀少,未免令人觉得稍微无病呻吟。
每个观众看待激情逝去、重逢旧爱和困于过往梦魇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上文提到的第三者的切入,虽然意向很好,但是实际效果确实没有令我满意,而且纵观全片有喧宾夺主之嫌。在此花费篇幅过多,导致后期阿丽莎和詹姆斯内心挣扎历程过于单薄甚至苍白,直到结局。当然,结局是令人满意的,显得有些肃杀的晴天,詹姆斯阿丽莎在山坡上。让人回归平静,正如本剧的主旨那样,编剧没有选择相承第一季的激情而且着眼于“平静的现实”,确实需要不俗的思想。
从头到尾一直在心疼邦尼,她从来没有感受过真的幸福。虽然知道剧情是虚构的,我还是一直想为她祈祷,希望她出来之后可以遇到真正爱她的人,不像她妈妈和那个人渣。
不过在现实中不太可能会发生,因为她已经基本丧失爱的能力了,健康的那种爱。
有些孩子往往一出生就被不合格的父母推到了穷途末路。
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可就是这么残酷。从小体会过被爱感觉的人才能习得幸福的能力。
往往幸福的人会一直幸福,不幸的人会一直不幸。
前者比后者优越在,他们自尊水平高,有培养自己社交网的能力,人际关系健康,懂得主动寻找援助,也懂得自己要怎么做才能让局势好转。他们很积极,因为从小就习惯了,这是他们在正常的家庭中,在程度适中的挫折中锻炼出来的。首先从小被宠爱的女孩不会轻易被一个男人的一点欣赏冲昏头脑,单独去他家里。有自尊的女孩在发现这个男人欺骗自己还在跟别的女生在一起的话,肯定二话不说踹走他,而不是开车把别的女孩撞死把自己送到监狱。无论如何她们绝不会落到邦尼那个地步。有些女孩还真是渣男吸铁石,想做个社会调查看看她们的共性在哪。为什么会明知道是火坑,还拖着自己往里跳呢。
不幸的人很多是在心理尚未成熟的时候遭受了当时无法承受的伤害。就像树苗还没长成大树就被一阵大风折断了。其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试图解决,用麻痹自己,放逐自己甚至伤害自己的方式。
就像James目睹了母亲自杀后,把手放进油锅,其后又隔绝自己的真实感受,本质是很温暖的人,但他17岁的时候想象自己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
17岁的Alyssa则是用一种显性的叛逆和自我放逐去摆脱父母离异和继父骚扰。在收到James的那封信,遭遇人渣强奸后她开始麻痹自己了。后来甚至还稀里糊涂结了个婚。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柯本。
解决以前的痛苦太难了,自己最近在体会,我感觉到这个过程绝不会比剧里展现的容易。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幸运一点解脱了。
其实任何的解脱都是向内的,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就像Alyssa最后的反思,她回到那个房间,自己去感受。
这绝对是好现象,因为她不再选择麻痹自己了。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能做的只是接受它。
停止麻痹自己,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对,并主动向外敞开自己,寻求心理援助,我知道Alyssa一定可以的。
第二部确实没有第一部好看,当时第一部也是熬到凌晨看完,泪流满面。有人说第二部不够丧了,不够味了,确实。
第一部更像是呈现问题,第二部是去发展它解决它。
这部剧作为一部青春剧已经有了相当的教育意义。我相信很多人会从这里得到一些启发和一些力量。
我不同意热评里打三星的那位哥说这就是一部简单的快消剧。它显然有它自己的价值。
不信拿出国内青春剧对比一下看看。我们是不是还停留在半吊子叛逆,本质还是肤浅又媚俗的,宣扬畸形价值观并且毫无意义。
这里没有针对性,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甜蜜暴击等。
跑题了,扯回来。
第二部的主旨大概就是James说的。⬇️
于Alyssa和James他们两个,他们好幸运,没有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推开对方,在操蛋的生活里还能好好在一起。
确实往往对一个人产生信任和依恋之后,自己内心的伤痛会慢慢解冻,会想要吐诉,然后伤口在温暖干净的环境中慢慢愈合,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想想看,自己心理失衡的时候,会把所有的丑陋面展示给对方,就像Alyssa对James忍不住大喊大叫,忽冷忽热那样。
James也会受伤,会退缩,想放弃,但是他没有。
对比一下第一季那个畏畏缩缩的弱鸡和现在这个勇敢保护Alyssa的男人,简直是两个人。爱情果真让男人成熟。
但是很多情况下,不成熟的两人相爱,James代表的另一方会受伤,温暖的环境消失了,两个人愤恨分手,带着自己未解决的伤痛去找下一个人。运气好找到了,运气不好就继续在红尘里打滚或者麻麻木木碰到条件合适的就嫁了。
事实上自己的伤痛都是自己解决的,伴侣没有义务也不能帮你。
James也是独自消化掉父亲去世以及一切,转身把所有的温暖都留给Alyssa。包括最后Alyssa也是自己去面对自己的阴影。
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才懂的。伴侣的角色是灯塔而不是水手。
爱情是也许辣鸡生活中所能发生的最好的事之一了,对于失去父母的James来说也许还可以去掉之一。
爱情应当成为一束光,自己灰暗的生活全部由自己承担,但生活再糟糕,也会有好的事可以关注。
苦中作乐可能是大部分的状态。
James作为一个经过洗礼的真男人或许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同大多数《TEOTFW》的剧迷一样,我信奉着「续作必翻车」的定论,但当花了一整个晚上看完后,尽管没有了第一季时带给我的惊艳。但不可否认,它仍是对的起剧迷两年等待的的佳作。
本季的最大亮点是男主James并未身亡,而在此之前官方在宣发过程中似乎刻意“雪藏”男主的形象,以及海报中女主面前的骨灰盒更是吊足了剧迷们的好奇心。
另一个亮点则是加入了新角色邦妮(娜奥米·阿基 饰)与第一季中反派教授的感情线,而本季James与Alyssa的故事也围绕着这条感情线进行展开。
相信大家看完后都会发觉,James的性格相较于第一季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个对凡事不以为然,脸上永远只挂着一副表情的男孩儿不见了。他开始拥有更多的情绪,他会在车里对Alyssa大吼,会在得知Alyssa即将嫁人时低落,会抱着Alyssa放肆哭泣,会在回忆起死去的父亲时失意,会开始让脸上挂满笑容,会在Alyssa身边勇敢地说出“我爱你”。会在给Alyssa写信时,还不忘在一大推的责备后,倔强地加上一句“万事顺利”。
变化的只有James吗?当然不是,尽管Alyssa还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做出疯狂举动”的狠女孩,但当她和James去吃快餐时,已经不像第一季那样盘算着如何逃单,而是懂得了服务员会因客人逃单而受到惩罚。在森林公路初次遇见邦妮时,担心她遇见坏人。在旅馆老板骚扰邦妮时,为邦妮解围。她开始卸下坚硬的外壳,流露出柔软。
还记得第一季最后,James奔跑在海岸上时的那句独白吗?“我刚满18岁,我想我明白了人对彼此的意义。”
这一切的变化,都因“我”变成了“彼此”。每一对“彼此”,都曾想让对方懂得自己的苦楚、在乎、努力和心意。而与此同时,每一份情绪都将身不由己。一切都伴随着欢喜或揪心,但比什么都更加真实和温暖。他们不再“酷”,他们在变好。
而作为推动情节的重要角色,邦妮如同第一季的Alyssa一般,骨子里透着反叛,挣扎于厌恶的生活里。而她更是众多受害者的缩影,对教授施以义无反顾的爱,甚至为此策划了一场“复仇”。在教授初次登场的那堂课上,一个细节是不可忽视的:教授将教学课本扔出门外。作为在原声家庭里遭受批判试教育的邦妮来说,教授不安于墨守陈规的性格深得邦妮的喜爱。乃至于教授对邦妮的赞美“像一条鲑鱼”,“你很好看”等,更是让邦妮体验到了在家庭中所缺失的鼓励。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邦妮选择去“复仇”,对她而言,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爱人,也是为数不多认可自己的人,哪怕那一切都是谎言。
在剧中Alyssa的回忆里,也时常闪回着第一季教授对自己未遂的强奸。不难看出,此时的Alyssa已患有Rape trauma syndrome(强奸创伤综合症)。而她最终也选择回到那座公寓,去直面缠绕已久的梦魇。
是啊,这个世界里有太多令他们愤怒和痛心的事了。
去他*的,不负责任的家庭。
去他*的,未遂的强奸。
去他*的,万恶的资本。
去他*的,无趣的生活。
去他*的,世界。
不,它们不是世界的一切。
逆流而上的鲑鱼,遍体鳞伤,却心中无恙。因为世界不是野兽的尖牙和利爪,是河流与海洋。
写到这时,我莫名想起了朴树的《平凡之路》: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
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
山和大海,你们跨过了。
我便不再奢求有第三季。
在世界拥抱你们之前,
好好拥抱这个世界吧。
James & Alyssa,我爱你们。
若把女男主分别看成是真我与表我:真我桀骜却只能默默忍受,表我看似怯懦却一直在练习虐杀。真我与表我一见如故,真我想通过表我实现冲动的成熟,表我想暗中毁灭真我,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表我替真我扫清了外在凶险也找到了自己释放残暴的出口,真我逐渐感化了表我,只是因为缺爱让ta们成为17岁的这个样子,实际上两个都是小天使,并发现已经无法离开彼此。沾染过鲜血的表我不得不被迫放弃离开真我,而真我也开始想让自己变得正常,但真正面对自己的PTSD,以及19岁的成熟与准备要进入正常生活时,表我又出现在她面前,一直默默关注着她,让她意识到,只有原来的那个表我才真正吸引自己,于是在婚礼上逃出,又经过一系列波澜终于能够直视自己内心的阴霾,最终选择与表我携手相伴今后,共赏一路的风景。
—我也爱你。 —嗯,别再唠叨了。
James是我会爱上的那个男孩
A。结局太喜欢了,虽然Alyssa和James还没有结婚,但是最后的镜头我觉得他俩可以天长地久!这真的是一场负负得正的爱情,两个又丧又叛逆的人,在“私奔”的路上互相治愈。曾经犯过的错误会成为噩梦,但也终于会摆脱梦魇,更美好的是他们解脱了自己也帮助Bonnie解脱,他们都是一类人啊。
最初詹姆斯在等一个谋杀她的时机,后来詹姆斯在等一个说爱她的时机。经历那么多事情之后,詹姆斯也不再那么变态,艾丽莎也不再那么叛逆。俩人互相了解,互相安慰,在这个操蛋的世界彼此守护着对方。“I love you too” ,《去他妈的世界》就到此为止吧。不能见艾丽莎,知道她要和别人结婚,一直躲在背后默默关注;父子关系终于有好转,然而父亲却突发心脏病死去;一直抱着父亲的骨灰坛…詹姆斯这季出场时太让人心疼了。比起第一季感觉要差一点,看完没了第一季那种刺激爽快感。少了些丧,总体上多了温情,变成两人的情感和自我成长认知、和解、救赎。但我依旧爱这部又浪又丧而且还有点甜的剧。PS:“那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局,一个命中注定会失败的爱情故事。一个完美的悲剧,然而我没有死。”詹姆斯这回归台词简直太优秀了。
为别人穿上婚纱,却对我的分手信倒背如流。下定决心继续生活,却对你的危险义无反顾。缺爱的人大多曾经犯错,因为不知道爱的模样而被渣男骗,但更可怕的,是自我欺骗。相爱的人难免羞涩,因为恐惧不能让对方幸福而默默放手注视,但最甜蜜的,是终成眷属。为你杀人,为你挨枪子,为你逃婚,为你私奔,和你撒下骨灰,和你共生死。我从没有因为见到一个人,而这样又开心又难过。人生到最后不过是烧成一团稀泥,骨灰撒在父母爱情开始的地方,所以,去他妈的世界,我只爱你。
小天使只要没死就给五星!!!!我可以一直做一个单身狗,但是我磕的Cp要一直在一起!!!🔒死!!!还是要大喊一声:“James是什么温柔可爱的小天使啊啊啊!!!!”😭
猛虎落泪,2019年完整了。
等了2年了😭😭😭终于上线了,简直炸裂!
-I am sorry. - For what? - I shouldn't have made you my answer. 爱和恨的纠葛,大多源自于把对方看成是自己唯一的答案。
全剧最戳我的是Alyssa说出服务员要扣工资,拒绝逃单的时候。突然感受到,曾经对整个世界竖中指的少年时代总会过去,我们只能在滚滚而来的时间和无法躲避的经历中被打磨,被成长。
“你不能亲了别人 又对他不好”
“第一季,找个机会杀了她”“第二季,找个机会说爱她” lld
救我!!他们撒的糖快齁死我了!!!!!
“缺少爱的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们很容易被骗,很容易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大概我们都会常常骗自己。”有的爱不浪漫但足够坚定,有的爱是“你赋无形的我以有形,将我淹没又还我自由。”有的爱是对方没有目的地地想要离开,而你只是不问缘由地陪伴。谁的人生不是麻烦不断又一塌糊涂,但就像Allysa对于James那样,总有一个人会成为你所有问题的终极答案,不管发生什么,不要放弃,找到这个人就对了(可这也太难了😭)。
—Let's get out of here.—Okay.
你一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的话,其实她早已听到了。
两年前看这剧,写短评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刚分手,丧的一逼,还是骨子里天生的悲观和叛逆,满脑子F this ,F that,F the world。但看到James和Alyssa置之死地而后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镜头,总觉得这个世界可能会好一些,会多一丝温柔。两年后,当你,我逐渐被现实五次三番压住头,在地上摩擦摩擦的时候,当你,我认识到这该死的时代越发崩坏的时候,希望我们即便带着满嘴的血水,仍旧可以对这个世界和更多人嘶吼出:F!U!C!K!
马丁靴已经买了,第二季也终于来了~
“我原本拿着一把刀,可遇见你之后我手里捧着一簇小黄花。”哪里还有比James更甜的男孩子
評論都在誇,但是我真覺得沒有第一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