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创作的第二部武侠小说是《碧血剑》,《碧血剑》中有个五毒教,出于“彩云之南”的云南,教主是个年轻漂亮的苗族女子——何铁手。 金庸写何铁手,一出场就写到了极致。 “只听得一阵金铁相撞的铮铮之声,其音清越,如奏乐器,跟着风送异香,最后走出一个身穿粉红色纱衣的女郎,只见她凤眼含春,长眉入鬓,嘴角含着笑意,约莫二十二三岁年纪,甚是美貎。她赤着双足,每个足踝与手臂上各套着两枚黄金圆环,行动时金环互击,铮铮有声,肤色白腻异常,远远望去,脂光如玉,头上长发垂肩,也以金环束住。” 纱衣、赤足、金环,加上一串串金环碰击发出的铮铮声,来者哪里是武林中令人闻名丧胆的女魔头、五毒教教主,分明是一位千娇百媚的舞娘。 看到这样的何铁手,袁承志等一帮武林黑白两道人物都将信将疑了。江湖上有言道,五毒教中苗人众多,使毒下毒的手段匪夷所思、出神入化,他们的一教之主,竟会是一个如此这般娇滴滴的小姑娘?或许,她的娇媚也是一种随身的暗器,能见血封喉,杀人于无形之中? 乍看起来,或许正是如此。何铁手用蝎尾鞭跟袁承志过招,就先娇滴滴的提醒袁承志:“这叫做蝎尾鞭,刺上是有毒的,你要加意小心”,说这话时,她的语气像志玲姐姐一般柔,声音也像志玲姐姐一样媚,但话音未落,一出手就是索命狠招。 最绝的是,何铁手的媚并非有意做作,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与生俱来。仙都派趁五毒教教众受伤之际来袭,何铁手遭数十名高手围攻,耳环被削掉半枚,披头散发,但她依然处之泰然,笑意盈盈,媚光不减。何铁手能如此临危不乱,首先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武功和“毒功”充满信心,艺高人胆大,这也是何铁手和袁承志大半夜比试轻功,偏要穿一身白色的夜行衣的原因,“她全身白衣如雪,给足底黑瓦一衬,更是黑的愈黑,白的愈白”,真是浪漫旖旎,如诗如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魔教妖女”何铁手是个自信的女人,无论对自己的武功、容貌还是用毒之术,她都充满了信心。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矛盾复杂的,像何铁手那样自信的人,在感情问题上就偏偏不自信。 海小呆在他的金评《此恨不关风与月》一文中指出,新修版《碧血剑》“加重了袁承志对阿九的矛盾心理……袁兄弟对青青姑娘……好像变心了”“袁小哥是另-个版的张无忌,所以他在杀与不杀之间迟疑不决,在爱与不爱之间举棋不定……”,海小呆兄不愧是出色的金评家,他对袁承志的这番分析一针见血,精准到位之极。袁承志就是另一个版的张无忌,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对比一下他俩对感情问题的处理,看看有没有相似之处吧。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身边出现了四个女子:赵敏、周芷若、小昭和殷离,优柔寡断的无忌曾长期在四女中举棋不定;而在《碧血剑》里,袁承志身边出现的女人更多,计有温青青、阿九、安小慧、焦宛儿与何铁手,而袁公子也跟无忌哥哥一样,对女人优柔寡断起来,不知究竟爱谁才好,娶谁才是,举棋不定。还是已拜袁承志为师的何铁手干脆,她对袁承志说:师父,你既然爱她们,说不清更爱哪一个,干脆就把她们都娶了当师娘,不就完了? 何铁手话虽这么说,但她自己明明也爱袁承志,却从不敢向“师父”表白,不敢将自己心中的情意说给袁承志听,更从来也没奢望让他来娶自己,平素一向自信、敢作敢为的何铁手,在感情问题上为什么突然不自信了呢? 何铁手的不自信或许与袁承志对她的评价有关。请看《碧血剑》中的描写: “袁承志和她(何铁手)对饮了一杯,烛光下见她星眼流波,桃腮欲晕,含羞带笑,神态娇媚,暗忖:‘所识女子之中,论相貌美丽,言动可爱,自以阿九为第一,无人可及。小慧诚恳真挚。宛儿豪迈可亲。青弟虽爱使小性子,但对我全心全意,一片真情,令人心感。哪知还有何铁手这般艳若桃李、毒如蛇蝎的人物,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原来,何铁手在袁承志心中的形象就是“艳若桃李、毒如蛇蝎”,狠毒女魔头一个。这个评价,喜欢装傻的袁承志不会公开宣之于囗,但冰雪聪明的何铁手鉴貌辨色,心中岂会不知?其实,何铁手作为五毒教教主,固然擅长使毒用毒,但她从未恶意用毒杀人,她所杀之人,均是正面交战死于她手下,评她“毒如蛇蝎”,真的过了! 再想深一层,被心上人误会,说一句“艳若桃李、毒如蛇蝎”又如何?又有什么大不了?在《倚天屠龙记》中,与袁承志同样优柔寡断的张无忌冤枉赵敏杀了表妹殷离,也曾评赵敏是“艳若桃李、心如蛇蝎”,而且张无忌不像袁承志,只会心里“暗忖”,他是公开对赵敏说了出来,结果如何?结果是,赵敏听了这“八字考语”以后,哈哈大笑,丝毫不以为意。不得不说,面对相似的艰难处境,赵敏的心无疑比何铁手更大,也更自信。金庸说自己的小说,后期写得比前期好,有进步,诚非虚言也! 金庸在《碧血剑》中,对何铁手这个人物的设定是云南的苗族女子,人家“彩云之南”的苗家儿女向来都是唱着山歌谈恋爱,做爱做的事,嗨起来私奔也无所谓,会顾虑那么多繁文缛节吗? 好在,何铁手终究是个开朗豪迈的姑娘,拿得起、放得下,既然袁承志不爱自己,两人有缘无份,那就索性拜他为师,做他的弟子,追随师父,远走海外去开拓新天地,即便终身未嫁,也不失意。 多年以后,何铁手从海外归来,依然神采飞扬、青春不老、风韵犹存,依然潇洒的能让后一辈江湖骄子韦小宝惊艳不已,钦佩得五体投地! 有这样的-生一世,何铁手也不枉了!
很小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周末又看一遍。
金庸老先生有几部非常有意思的书,比如表写石破天实写石清闵柔的《侠客行》,表写袁承志实写袁崇焕夏雪宜的《碧血剑》,这种巧妙的写作方式,在读者来说当然是一种享受,但给影视改变带来了很大难度,电视剧还好,电影就很难做到了,要在一部电影里交代清楚表里两条线,没有几个大导演有这种功底。
这部《新碧血剑》索性抛弃了两条线,把温家五祖、金蛇郎君夏雪宜/温仪、归辛树、袁承志/温青青、公主九儿强行打破时空和背景界限,糅合到了一起。
这对考据党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电影里不但时间线是错乱的,人物性格更是错乱的厉害,严肃木讷的归辛树被吴孟达饰演,成了无厘头的癫子;深恨温家的温青青成了最后关头才幡然悔悟的家族女卫士;原著里,小公主几乎在最后才和这些江湖人发生了一点点接触,她和袁承志的感情线是独立的。
最夸张的改变其实不是人,而是金蛇剑和碧血剑两把剑。
在金庸作品里,很少有以器驭人的描写,金庸注重人,注重对人性格的驾驭,哪怕倚天剑屠龙刀也不过是兵器,是道具罢了,倚天剑更是大部分时间都被供奉在峨眉和武当,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秀一秀,杀了几波小兵就遇到乾坤大挪移这种不讲理的武功,倚天剑和柴火棍没啥区别。但到了这部电影中,金蛇剑是天下第一神剑,具备飞剑特性,完全达到以器驭人的地步,碧血剑则饮主人血后威力暴增,拥有魔剑属性。
这种改编主要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恶趣味,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能变成武林高手吗?不能。但普通人捡到一把神剑或者魔剑后能像武林高手一样吗?答案是能。要满足普通人的意淫心理,没有比强行改造兵器更直接的办法了。
九三年是香港电影盛极而衰的一年,尤其是武侠片开始遇冷,许多高品质的武侠作品都没有获得应有评价。
这部《新碧血剑》虽然把原著改得乱七八糟,但考虑到原著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种改变是无损于原著和金庸先生的威名的。电影中的所有主要演员全部演技在线,尤其几个女演员,更是完美的再现了当年的港风+古风之美。还有一点就是电影配乐,伴随全程的古筝背景音,激昂的打斗节奏和深沉的抒情,一应乐器和曲风都非常贴近“江湖”这个命题。不像现在的武侠片,各种特效和现代感太强的配乐分分钟出戏。
武侠、江湖,这是一个时代的梦想和写照,现在已经没落了,而且永远不会回头,除非世界再经历一次文明毁灭级的战争,一切从头开始。
作为武侠爱好者,我自己也在思考,为什么武侠会没落,我的结论是——曾经人们憧憬的义和勇的风骨,曾经人们敬佩的情义和热血,已经被现代商业社会的狡狯、贪婪和躺平游戏的低欲生活取代了。武侠走向消亡,是时代的悲哀。
金庸老先生的书我一般都会看的,但是碧血剑这部就没看几遍,因为和天龙八部一样让人觉得憋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老先生的书很少有这种让人憋屈的,所以这本让我看来就更觉得不想看。不过我喜欢这种老港片的风格,更有侠气,看的更让人有代入感,不虚,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武打招式也是实实在在的
吴孟达两夫妻——是两颗开心果,用来串戏(搞笑)比较恰切。
关于感情(爱情和友情):
有人不惜为救爱人而自杀。
有人一生复仇,临死却要爱人。
有人嫉恶如仇,到头来和仇人结成兄弟。
有人听命去帮公主(主公),中途却倒戈,只为了救自己老婆(为救老婆背信弃义)。
有人为了救爱的人,不管对方是不是别人老婆,不管自己还有不有的活。
有人为了克敌躲灾,竟然杀人做戏,装疯卖傻。
有人诚挚待兄弟,兄弟也真心诚心对他,临死救他。
李修贤版的金蛇郎君很有型~~
这部碧血剑改编原著的比例很大,但是原著确实有好多可改之处,因此,很喜欢这一部。对于归辛树的处理也还不错,原著中最大的反派,应该就是归氏夫妇了。
1997、98年左右,cctv电影频道隔三差五就放,另外还有《精武英雄》《六指琴魔》也是重播频率最高的片子。
三半。文戏写得好,演得也好,有家国情怀,有一见如故,有相见恨晚。阿九是个向往浪漫江湖的可爱少女,袁靓靓真美,动不动迷晕张敏,好cp。叶全真小脸儿真俊俏,李美凤也眼角带醉,只是头上飘带令人分心。美术上陈设比造型好。打斗晃动镜头都是东方不败的追风,替身也多。珠影出品,也算两岸三地大合拍了。
温家堡人都该死,美人如玉剑如虹。
「金庸笔下有很多“妖女”,一开始都以邪魔、反派身份出场,在遇到男主角之后都嫁夫从夫弃暗投明,比如赵敏郡主和任大小姐,温青青也可算是一个。说到袁承志对温青青的感情,原书中的一个细节很值得回味。袁承志在雨花台与归辛树过招,孙促君趁机刺杀温青青,袁承志脱不开身去救,心想“青弟若是丧命,就算你是师哥,我也杀了你。”诸君可否记得,他曾经在师父面前立下重誓:绝不杀一个好人。如果温青青被孙仲君杀了,其实归辛树顶多是负连带责任,并且这个人是他的同门师兄。对他这样一个师命如天情义如山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不能动手的。而那一刹那他却咬牙誓要杀之,可见他对温青青的爱已经超越了他心中的一切戒律。」
十年前你不该走,你走了;十年后你不该来,你来了。李修贤才是夏雪宜,李美凤却是温仪;袁咏仪乃是何铁手,张敏却不是阿九,叶全真也非青青。DVD-Rip 11/03/16
本片亮点是李修贤的金蛇郎君和他的情人李美凤以及何铁手袁咏仪
金蛇剑的秘密 就是 没有 秘密!!!~
与金庸没关系,最佳金蛇郎君李修贤。
金蛇郎君是我次杨逍所爱之角色
1.金蛇剑是月饼,那么瘦的个儿包那么大的包装。2.袁承志是雅典娜升级版,血不仅有修复功能还能加MP呢。3.温堡主是总攻,温堡主说我是人生赢家,你委屈你痛苦你叫天都没有用。4.编剧现在是鸭梨王,“凡是温家堡的人都该死”。
小時候看這個片被李美鳳迷得七葷八素
还是胡乱杂烩,加之无厘头恶搞,结尾荒唐得可以,没见过这样偷懒没道德的编剧。美女们挺养眼的,什么旋风剑的土法特技做得不错
c6看的,小时候看了好多遍,记得金蛇郎君的妻子美的没话说啊~~~还有铁钩手的袁咏仪
CCTV-6总是演总是演总是演……
咬一口,让你永远记住我。
CCTV6。。。我怀疑是删减版?否则不带这么拍电影吧。。整个想剧情简介似的。。。【看到最后想起小时候好像看过。。
金蛇剑最大的秘密就是不是纯金,需要定期抹金粉,不然会褪色~
袁承志真是金庸小说最惨挂名男主,没有之一。几乎香港改编的版本里无一例外都加重了金蛇郎君的戏份,tvb版是直接复活,这部倒好无视辈分直接称兄道弟。完全是套着原著的名趁着武侠电影东风加紧炮制的同人文,不过该片里女性角色真的超级养眼。袁咏仪与李美凤最出挑无疑,气质也很符合原著人物,张敏叽叽喳喳的聒噪样儿与演《天山童姥》时的阿紫别无二致,叶全真则太酱油,强烈建议阿九和青青互换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