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我喜欢你,但我仍然要长大。
梦幻岛里有很茂密的灌木和很漂亮的大海,风吹过,能看见美丽的起伏。空气中飘荡着快乐的音符,阳光下弥漫着温暖的泡沫。这座梦幻岛是属于彼得潘的乐园,他想把所有的孩子都带来这里,教他们飞翔,教他们快乐,教他们忘记烦恼。
可是他也是个孩子。一个拒绝长大,永远没心没肺、无牵无挂的快乐着,只会为无法黏住自己的影子而哭的孩子。
在某一天,一个下雪的晚上,彼得潘翩然来到落雪的的窗前,三个孩子发现了他。他们是两个纯真可爱的小小孩;而她是温蒂,一个即将告别孩提时代的女孩。彼得潘说起守护他的精灵,琴珂,温蒂显得不可置信:“但是没有这种事的。”他告诫她说:“别这么说……每次有人说的时候,一个精灵就会坠落死去。”他说服了他们,随他去岛上生活。他们相携着穿过现实世界的天空,漫天的星星,漂亮绚烂。
彼得潘是一个快乐到透明的孩子。他生活中的一切,仿佛都只和快乐有关。或许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别忘了,我们的童年也和他一样,灿烂如阳光,幸福如花朵。和他不一样的是,我们不会拒绝长大,我们会与童年告别,然后踏上新的人生阶段,童年的记忆会模糊,会消失。正如彼得潘没有关于烦恼的记忆一样。我们变成大人,于是童年的美好都不再记得了。
“冰块正在融化,太阳出来了,花也正在开放。”梦幻岛存在着一个名叫胡克船长这样的危险人物,他举起铁钩做的假手,用略带兴奋而残酷的音调说:“他回来了。” 他是个冷静睿智、阴险狡诈的人物。他指挥着麾下的海盗与彼得潘带领的孩子们作对,视那些孩子为敌人。
或许我们也会变成胡克船长那样的人,他是个彻底与童年告别的成人,深谙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他厌恶彼得潘这样的孩子,视他为敌人,只因为彼得潘深深的触犯了他作为成人的逻辑。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各自的立场不一样,只能站在对立面。他只是一个泯灭了童心的成年人。一个可悲的,现实的,并不是真正快乐的成年人。
温蒂是胡克船长和彼得潘两者之间的调和,是对立面之间的一种妥协。她正处于成长的困惑和挣扎的过渡时期。成人的游戏规则在她的世界里开始变得昭然若揭,胡克船长的哲学她能理解;而继续像个孩子一样处理事情也不再是她所认为的最佳方案,因此和彼得潘之间虽然相互喜爱着、却也有难以妥协的隔阂。她遵从内心对事物的判断。胡克船长利用了她的这一点,让她加入海盗的行列。然而成人的世界虽然自有它的道理,却并不是温蒂想象的这么简单。胡克船长在彼得潘的药里下了毒,把温蒂和孩子们抓到了船上。
琴珂代替彼得潘喝下了毒药水,丧失了光芒。在这个时候似乎一切都无法挽回,只能选择相信奇迹,相信童话,相信精灵。彼得潘大声的呼喊着:“I should believe in fairies!I do!I do!”所有人为之共鸣。
或许是彼得潘终于发现,他也有不能失去的东西,他并不是无牵无挂,他有爱,只是他一直不去正视,躲在自己没心没肺的壳里。而最后,他直面这一切,直面胡克船长的挑衅。
“她要离开你了,你的温蒂要离开你了。为什么她要呆在那儿?你能给她什么?你是不完整的。让我们来看看未来吧,你飞向温蒂的窗户……然后呢?那扇窗户已经关上了。”
“我会打开它的,我会叫她的名字。”
“可她已经听不到你的声音了。”
两人的对话很浅显,却又很抽象。事实是,温蒂会渐渐长大,然后与彼得潘分离,因为他们的交集只在于此刻,而未来却会渐行渐远。
此时此刻,温蒂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里,温蒂给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答案。她给了彼得潘一个吻。这个吻,是孩子的吻,是她的纯真、美好的感情的表露,是她给出的最后交待,也意味着接下来对他的告别。温蒂坚持着自己的理念,那就是:我喜欢你,但我仍然要长大。
这三个人作为扯动剧情线索关键的木偶,剧中他们的矛盾与碰撞,理解与否定,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成长这一主题的反复的试探、求证与质问。
每个人都会告别童年,这样真的好吗?成人世界中的你们,真的快乐吗?拒绝长大,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吗?电影以童稚、直白的的剧情和冲突,却向我们抛出了一连串有关生命形态的深刻思考。
在人生路上行走了太长的时间,我们变得不再相信童话,因为童话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只有在孩子的世界中,童话才是真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纯真、美好、快乐,就像玫瑰花瓣上颤抖欲滴的露珠那么的透明。而现实世界是一个大染缸,它把失意派给你,把悲伤派给你。
相信童话,真的是一件很唯心的事情。即使我们不再年幼,我们仍然可以为童话在心中保留一份空间。对于我们每个平凡人来说,我们固然无法成为彼得潘,因为成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前进,而像胡克船长那样的人生,却又太过于现实残酷。或许,像温蒂这样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法。
2 ) I do believe in fairies!I do !I do !
这是一个适合徜徉在青春期的童话,当成长变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大潮向你涌来的时候,当那些感知里凸显的迷茫、孤独、不被理解开始越来越庞大的时候,这个带着叛逆、憧憬和梦幻的故事是那么诱人而契合着心境。
这是一个关于生活在无忧岛,会飞翔,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的故事,他叫彼得•潘。他有鼓鼓的嘴巴,没有表情的时候像一个一直在赌气的小孩子,而幸好他是喜欢微笑的。他微笑的时候牵动着右嘴角,笑纹圈圈荡漾开来,邪气的、机敏的、得意的、自负的、任性的、顽皮的、胸有成足的、志在必得的。
喜欢叉着腰微笑的他,像一个十足的小大人,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会为丢掉了影子而流眼泪的小男孩,喜欢听故事,喜欢玩耍,和普通男生一样喜欢战斗。他教温蒂骑在风的背上;用美人鱼,印第安人和海盗来诱惑小孩们离开家,离开长大的阴影,去到无优岛。他要温蒂当那些生活在无忧岛上的孩子们的妈妈,拥抱他们,给他们讲故事……
飞行在星河里,趴在大块绵软的云朵上俯瞰,住在树洞里,用树枝、叶子和花来搭建小房屋,生活在一个有精灵的国度……这些,看起来听上去都是幼时被放在心底反复反复重播的梦想,它们在心底悄悄埋下蓝色的种子,只是这颗种子遭受着时间的不公,渐渐被遗忘。
我们一直的向前奔跑,不曾发现那片被遗忘的地域长出荒凉凄清的野草,无人问津,风潇潇 ……
潘对温蒂说:“这只是我们幻想的,是不是?你和我。温蒂,你看,这使我看起来比真正的父亲还要老。”
虎克船长对潘说:“你是一个悲剧!她离开了你,潘!你的温蒂离开了你,她为什么要留下?和你在一起,他宁愿长大。她将听不到你,看不到你,她已经完全忘了你!另外一个人会代替你,他被称做丈夫!你将孤独的死去,没有爱!”
潘曾扭头离开温蒂的追问,他愤愤的说:“爱,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带着你的感觉离开吧!”爱,在潘的意识里是复杂的东西,他逃避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心里盛满的东西便是爱,爱让他快乐,让他飞翔,无爱让他失去光芒,让他失去飞翔的力量,让他从空中跌落,让他嘴角无奈的挂起微笑等待死亡。
彼得•潘,你真正的感觉是什么?是爱吗?是爱吧!它是广渺无界的,不分年龄不分地域,只要你感知它,它便是存在的。我们总是活在无爱的恐慌里,面对流逝和消失手足无措,痛心疾首,惴惴不安。在现实世界里是这样,在无忧岛是这样,潘是这样,虎克船长也是这样,我们都是这样。
精灵只要你说它是不存在的,他便会消失,爱也是如此。听起来是那么童稚的事情,是那么唯心的事情,但是你要相信他们都是那么脆弱且不堪闻问的事物,生命力微薄,无法确定自身,依赖着强烈的感知而生存。
相信精灵,相信爱,相信奇迹。这让精灵复活,让彼得•潘开心害羞的变成粉红色。
温蒂对潘说:“彼得,对不起,我必须长大!但是……这是给你的,这是属于你的,永远都是!”
一个吻,一个藏在右嘴角的吻,一个逗留在幼时的吻,它没有杂质,没有欲望的留在彼得•潘身边,不会长大,永远单纯美好。时间的匆忙,再也没有出现过的彼得•潘,一直被口口相传的故事,还有那颗一直被保留在童心里的吻……
在这本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是让人怜爱的:敢爱敢恨、聪敏、调皮、善嫉的小精灵丁克贝尔;英勇的小战士泰迪熊;长满雀斑的麦克尔;热情的印第安公主;我超级想拥有的忠诚的保姆犬娜娜;那一船爱听故事的可爱海盗;甚至是那位老的孤独的没用的虎克船长,我想他只是太久没有得到拥抱才会那么绝望吧 ……
最后,所有的孩子们都有爸爸妈妈,除了彼得•潘,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冒险,他有他无法被其他人知道的快乐。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他会孤独吗?不会吧,他有爱他的精灵陪伴着他呢!如果你要问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谁,其实是精灵丁克贝尔。
3 ) 致我亲爱的彼得。潘
微微翕动的鼻翼,淘气机灵的眼神,深深刻进皮肤的酒窝,麦穗一样金黄的卷发,像一匹永远不知疲倦的小兽,,牵引着闪闪发亮的小精灵,飞翔在天际.今夜,你又会在谁家的窗边听那个孩子讲永不凋谢的童话?....我亲爱的彼得.潘,这么多年,你还是那个永不长大的男孩,踩在风的肩膀上,习惯性的做着叉腰的英雄姿势.偶尔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身边的伙伴,那些没有缝好自己的影子而被时间拉走的孩子,单单留下的你.会不会,有丝孤独,一点无奈? 在那遥远遥远的天边,粉红色的云霞像淡淡的草莓口味的棉花糖,在那一片甜甜的影子下,是传说的neverland---永无岛,永无烦恼,永无长大,可是同样的永无爱.亲爱的潘,你们是怎么样的一群的孩子呢,梦想的房子是带门环的木屋,理想的母亲只要会讲故事,苦涩的药永远比死亡更可怕,想象中的吻就是一枚充满力量的坚果.永远不会被一个眼神制约,却从来不知道拥抱的温度.原来这样的童年,也是支离破碎的啊,所以你要寻觅一个个美丽神奇的童话,教会你爱教会你被爱.....
直到你遇见了那个嘴角藏着吻的女孩,温蒂.你从不知道她姑妈寓言:那个得到温蒂亲吻的人会幸福得滑进天堂.当你们手牵着手飞扬在云端,当你们亦步亦趋地在田田的荷叶深处观赏着精灵的舞蹈,当你们趴在礁石上聆听美人鱼的耳语,当你们参加印地安人庄严而古老的仪式,当你们在萤火闪烁中翩纤起舞,你不知道,她缱绻的白衣,她的笑眼是不是早已溜进了你的心房,心湖涟漪四起,不能爱却还是记住了爱的温暖和疼痛.
你总是以为貌似狠毒邪恶的虎克海盗才是那个衣衫蓝缕,面目可憎,心地丑恶的人,而现在懂得他只是个老了的没有了爱的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在冰封的海面上添舐着本已冰冷的心,他的眼泪变成了红色的毒药,里面有失望嫉妒和怨恨.
而我,忘不了的是听完温蒂的童话,面容邪恶的海盗们脸上温热的泪水,像孩子一样恣意纵情,随之想起的掌声伴着童话的结尾,像小巷里外婆呢喃的童谣一下子全部涌进了心中.忘不了的是你的专属精灵因爱你而被伤害,因爱你而死去,又因为你的爱而重生.你作为一个男孩无法去爱别人,无法承担责任,但总还是拥有被爱的幸福的,被爱是一种怜悯,一种慈悲,一种祈福.左心房一根细细的神经就这样被牵扯住,我想幸福也就是从这里穿越灵魂而出的吧!
亲爱的彼得.潘,如果故事注定要结束,我多么不希望是这样的结局.你,一个孤孤单单的小孩,蜷缩在墙角,等待着温暖的靠近,可当爱慌慌张张的去拥抱你,却发现早已失去,在还没有发现你之前就已经失去,即使那个甜蜜的吻已经隐藏不住,即使你已明白爱的温度,可是固守童年不愿长大,就永远不能承担一份爱的重量.于是,她回到她的世界循规蹈矩的长大,把你留在这个虚无缥缈的故事里...我亲爱的潘,爱的甜美让你变成粉红色的小人,失去的痛苦让你变成灰色的木偶,你是那么的珍视这些回忆,当沧海桑田,那个女孩渐渐老去,我害怕只有你一个人执着的攒住回忆的尾巴.可是我错了,你的故事一直被传诵,一个完整了懂得爱的英雄的故事,那个永远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还有那个never is not an awful long time的永无岛,我们都记得.
今夜如果你的窗前停靠着一个绑着绿色藤条的特别的小男孩,请你转告他:亲爱的彼得.潘,我很想念你~
喜欢你嘴角那个翘起的那枚得意的微笑,像暖暖的牛奶,像温润的吻,融化在心里.这也许就是想念的弧度吧…
4 ) 童话在哪里发芽
彼得领着孩子们打马而过,他们肆无忌惮,他们把日子框起来变成一幅油画。将来的某一天,让我能够以虔诚的景仰祭奠我死去多年的梦想。
你说童话在哪里,做梦的时候床底下就藏着一个呢,有天会成为泛黄书本中的一页。圣艾修伯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记得。
在睡成什么姿势都不会做噩梦的年岁里,孩子们和彼得无忧地过活,不用担心欲望的公鸡会在梦想的顶端为现实破啼。
一个童话。关于成长,和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
彼得是悲哀的孩子,因为长不大其实是件痛苦的事。于是他天真而自私,这让所有爱他的人都感到难过——温蒂,虎莲公主,为他而死的小仙子丁克贝尔,永无岛上的孩子们,以及心甘情愿让他骑在尾巴上玩耍的美人鱼们。
也包括我,我想我也是爱他的,我很遗憾。
可是后来他变得坚韧,他在黑色潮水上涨的时候把逃生的唯一机会让人温蒂。灰白的月光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笼罩着他,射向水面再折射向水底。彼得听着全世界最哀伤的声音,害怕并勇敢着,他对自己说:死,是最伟大的冒险。
再后来,彼得在滂沱大雨中仰天呼喊。他带领永无岛的孩子们齐心协力地呼唤。镜头切换至伦敦,千万个孩子,所有的孩子甚至大人们,在清醒中轻吟,在睡梦里低语,坚定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相信仙子。I do believe in fairies.I do.I do.声浪回旋,一阵阵冲入浓云涌动的苍穹。
我哭得溃不成军。那是一种我穷尽言语都无法描述的震撼。那是魔法,是没有被人事无常磨出茧的童心,是孩子单纯的信仰。这一瞬影片中的魔法于我而言不再只是让我屏息的华丽,而是在绚烂外表下那一丝令人心痛的执着。或许电影是借助物质手段的一种笨拙繁复的渠道,然而拨开所有华美外表,它所要表达的,不过是人人都曾拥有过,失却过,又不经意拾回的伤痕累累的一声呼喊。
猫咪孜孜不倦地追逐自己的尾巴,终究回归原点。
这大约是一场关于爱和梦想的行走。
小王子说当人们感到非常苦闷时总是喜欢看日落。有一天这个和彼得一样孤独的孩子在自己的星球上看了43次。可是谁说看日落一定要伤春悲秋?为什么我不能做晴天。
天边的玫瑰色正演绎得格外淋漓,我想像满口乳牙的彼得潘在永无岛的哪座岩石上睡成个“大”字,眼里没有一朵乌云。
梦想与现实最大的差距,便是梦想永远高于现实。然而不要绝望,每天睁眼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清风雨露便也是种享受。海明威说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它一战。我想我至少同意半句。
5 ) 这是又一部反乌托邦电影
因为宿舍的童心小姑娘选了这个作为期中考试的英语剧本,所以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最大的感悟是《peter pan》原来是这样一部隐藏在童话中的颠覆童话之作。
小时候看《peter pan》的故事,存留的印象是小女孩温蒂沉浸在童话中不愿意长大,后来她遇到了同样不愿长大的彼得潘,跟随他去了无忧岛,他们一起打败了邪恶的库克船长。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真是如此吗?
首先,中文翻译“无忧岛”欺骗了我们很久。“无忧”塑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假象,好像生活在其中的孩子都能忘掉烦恼,可以不入世俗,永不长大。但是“无忧岛”的英文原名却是neverland,完全意译该是“永无岛”,也就是说永远也不会有一个世界可以让人们保持童心,爱情必将产生,丑恶无法摒除,孩子们美好的幻想只是neverland,哪怕在他们小的时候都不可能存在。
而neverland在故事中也并不是一个美好的乌有之乡,不愿长大的小孩子们逃离了自己的家,逃离了逼迫他们长大的社会和父母,却还是渴望着爸爸妈妈。父母无疑是管束的象征,他们逃离了一种管束,却不自觉的还在要求着另一种管束,这种受压迫的愿望深入骨髓,以至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类似于人民渴望一个仁君,就能在庇佑之下安心做顺民,而不是真正追求一份不一样的生活。而彼得潘担当起了孩子们的爸爸,也象征他虽然讨厌父母要求自己长大的愿望,并为此出走,却依然走上了他所憎恶的立场。不长大被打上的唯一标志却是爱情,彼得潘为了坚定自己永不长大的信念不惜一切,甚至伤害了纯洁地爱着他的温蒂和小精灵。但实际这样纯洁的爱却与世俗无关,因而温蒂没有长大,彼得潘才是被世俗真正束缚的人。当他对向他流露感情的温蒂怒吼:“没有人可以逼迫我长大”的时候,他的心已经真正离开了纯真的童年。Neverland是彼得潘的想象,是他一手建立而成的王国。存在的邪恶都是为了彰显他的正义,存在的美好都要符合他的标准,这样的故乡又怎样能代表无忧之乡?一个人的简单判断又怎能代表所有的孩童?就算没有big brother在时刻看着每一个人,毕竟彼得潘以一人意志构建起一个世界的善恶与标准,这本身就是一种独裁。
从影片的一个片段尤其可见这种独裁性。彼得潘和海盗的最后一场战争中,本已经被海盗逼到绝路的彼得潘却因为温蒂的一个吻而激发了潜能,反败为胜,海盗拼命想着快乐的事情想要飞起来,最终还是掉入大海葬身鳄鱼之口。吻,在彼得潘的世界里是绝对的禁忌,因为它代表长大;而快乐的事情可以让人飞起来本是这个世界一条绝对的规则。但是因为世界按照彼得潘的意志而塑造,规则眨眼被颠覆,他心里的善凭借违反世界规则的方法战胜了他心里的恶。这是一种翻手为云覆手雨的可怕能力,如果它真的发生在现实世界,谁还敢说这只是孩子们心中的美好童话?
最终孩子们回到了现实世界,又有不那么美好但是真实的可爱的生活在等着他们了,这也许是影片唯一的由残酷回到温暖的表示。幸好neverland并不存在,永不存在。
6 ) 就让我们在不可逆的成长途中计划一次出逃
小时候你偷偷取出爸爸的西装,长长的袖子向上挽了三层才露出手指,你甚至不用穿裤子,西装的下摆遮住了膝盖,你像模像样地把领带绕在脖子上打了个结,蹬上42码的黑皮鞋,蹭到镜子前点上一支不存在的烟,假装自己是个处于事业高峰的大人。手里还攥着昨天刚买的变形金刚。
小时候你趁妈妈上班,悄悄翻出她的化妆品,一样样往脸上涂抹,你最喜欢那支口红,妈妈的嘴唇因它变得像朵漂亮的花,你噘着嘴小心翼翼画着颜色,心满意足地将脚探进37码的高跟鞋,努力保持平衡,想象周围是摆到在你裙下的绅士们。你的裙子上有可爱的米奇。
一整天,你们沉浸在这个游戏里,渴望一瞬长大。
于是你们用尽力气随着不可阻挡的时光,慢慢变成了向往的大人,奔赴一场场应酬,入手一套套高级护肤品,带着自己的孩子看喜洋洋中途打了无数哈欠,不明白他们嘴里喊着的“奇异种子奇异花”是什么。你开始怀念小时候陪伴自己的动画片和玩偶,很喜欢那只蓝色狸猫型机器人但是想不出它的名字,你想如果没有长大该多好。
人就是这样,看着没有的,念着失去的。但失去的远比没有得到的来得更加珍贵,那些鲜活的以往时刻提醒着你,像是一根羽毛撩拨你心,不可忽视的细微痒感。
那天,你做了个梦,梦见手里抱着8岁时喜爱的不得了的毛绒公仔,有个男孩从窗帘后出现施咒般在耳边细语说他叫彼得潘,叉着腰笑的房间熠熠生辉,你看他跳出窗户飞进夜幕,身边的精灵撒下点点光芒。奇妙的是,你知道如何找寻他,第二个路口向右拐,像是天生知晓的秘密。你跑得酣畅淋漓直到自己也飞了起来,你飞过松软厚实的粉蓝色云朵,看见人鱼迎着月光引颈而歌,你抓住彼得潘的脚踝,两人摔在草地上一点儿也没磕着。你俩一起跳了舞,踏着树叶升上半空,他甚至邀请你长久地住进永无乡。你几乎要一口答应却不知为何突然想起昨夜还未完成的批文,一脚踏空重重下坠。
你惊醒,起身喝了口水,舔舔嘴唇仿佛还有一丝梦里的甜,回味良久,可你早已过了热爱甜食的年纪。
隔天,刚长出小虎牙的孩子兴奋地问你能不能熬夜等待圣诞老人,你发愣思考这世界上有多少个精灵因为自己的不相信而化作尘埃,转念又嘲笑起自己的幼稚。
彼得潘,他真的存在,和他的小精灵一起都存在,只不过他要忍受所有和他一同飞翔嬉戏的孩子将他忘却,看他们变得粗糙的手掌不再抚摸独角兽却握着酒杯,看他们不再幼嫩的双脚不是赤裸地接触土地而是怯懦地依赖鞋子。他记得每一个曾经的孩子的名字,想念他们的时候,挑一天晚上走进梦里和他们计划出逃。
非常好看!!当初被小飞侠迷得死去活来的啊,尤其是温蒂给他的那个吻,太浪漫了~不过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温蒂要执着的长大,或许她更勇敢,愿意承担起大人的责任,接受世界的冰冷。但我还是愿意和小飞侠一起留在梦幻岛,逃避也是快乐的。
彼得·潘拥有别人不知道的数不清的快乐,但他也有无法拥有的快乐。世界上有很多种人,一种是不愿长大的,一种是渴望长大的,一种是长大了怀念小时候的,一种是长大了却童心未泯的……如果说我们都不得不长大,那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永远相信美好,童话不一定是假的,它也许就在我们心里,有一天,我们将亲口对孩子们诉说!
拍的还蛮不错。彼得潘故事耳熟能详happy thoughts就能飞~飞到neverland永远不长大~不过也有个弱点就是不懂love没有家庭只能当孩子王。小演员们都很灵男一号有点像海默虎克船长是老马尔福耶。怎么温蒂亲吻彼得也能创造白雪公主/睡美人般奇迹的啦。
虽然peter pan萌爆了,但是整个故事真的好乏味。也可能是我从小讨厌peter pan的缘由罢。
杰里米简直是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彼得潘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冒险童话故事。—— 给小朋友们放映后,Bingo觉得小飞侠“初吻”后面部通红很有趣,于是又跳到那段重看了一遍(虽然她和远航在彼得·潘与温蒂亲吻时,害羞地捂住眼睛或者转过头)…… -2018.02.15
小男孩太帅了。。。萌翻了!
娘啊梦幻岛好可怕,人鱼海盗鳄鱼都不是善类,生活在这里危机四伏,小精灵充满了嫉妒心,小男孩脏兮兮天天重复玩过家家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彼得潘长大了看就是一恐怖悲剧。
全片最打动我的莫过于两处:一、当Mrs. Darling向孩子们介绍父亲是个勇敢的人。二、当所有人一起默念“我相信精灵”(这一刻让我想起了全世界默念Doctor)。成长与非成长,其实都很难……
此片的彼得潘一直都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彼得潘。从小时第一次看,就被他的眼睛迷住了。
彼得潘好漂亮~
除了我,多么悲伤的词汇啊,我选择长大,而你再也没有来看过我,笑着忘了,究竟是忘记孤单,还是记着的孤单呢~~
他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爱,其实最懂得爱、最怕失去爱的那一个就是他。爱让他快乐,爱让他飞翔,爱让他的精灵复活,爱让他的天空从灰色变成粉红色。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Peter Pan。他有他的Neverland,他有那份只有他自己才懂得的快乐,他的心中有满满的爱。勇敢有很多种,接受长大,坦然的面对那些无法实现的梦想也是一种勇敢。我们都会像Wendy那样长大,但是要心中有爱,有爱才能够快乐,有爱才能够继续飞翔。爱,会赶走孤独和寂寞。I do believe in fairies!I do !I do !
我是不会承认Peter Pan是我初恋的!!!更不会承认Peter请Wendy跳舞的时候我嫉妒到牙痒痒!!!
I do, I do还在我耳中盘旋…… 美丽的童话。
那男娃娃长得真好看~
好看的 。I do believe in fairies!peter pan果然不同凡响。wendy跟读的小说想象的蛮有出入的。
finding neverland
主角很赞啊 当年看到的时候很受诱惑。。那笑容太迷人了。。所以最后不笑的时候让人心碎。。
从来都是女性这种生物让男孩长大。而且我好在意那只无辜受牵连的泰迪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