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前两年比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看到硅谷和风骚律师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两部追了好久的剧延期了。
这类IT创业类的美剧也看的不少,已经完结的IT狂人,社交网络,创业公司,还有我最喜欢的Halt And Catch Fire,我最喜欢的是Halt And Catch Fire,讲述了八十年代美国的创业史,那个奔腾年代,当中的各种原则,如今看来任闪耀着光芒,而硅谷,则是代表着现在与未来,去中心化化的网络,也是失控一书的中心思想。如今区块链的兴起也是如此。优秀的美剧总是如此的真实。
这一季的主题应该是成长,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所讨厌的样子。Richard的作风和Galvin越来越像,最终将他与Hooli一同埋葬。
这一季最惊喜的不是Richard的成功,而是里面充斥的各种中国气息。沙漠兄弟的《我想要》,海尔兄弟的《Made in China》,以及Galvin的那句:他妈的!
花了点时间看完了硅谷全季,该剧还是很有意思的,对于想了解美国硅谷科技公司创业的朋友建议必看此剧,看完后你会对科技型公司的创业过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以后投资科技型公司也大有裨益。
剧集大致的故事是公司创始人开发了魔笛软件,该软件的优点是软件小规格、传输速率高速、高品质。二个风头公司都要投资魔笛,一家出价1000万全额买断,另一家出价20万买5%股份(投后估值400万),创始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为了想通过自己的产品改变世界的理性,放弃了第一家能让他财务自由的公司的融资转而选了第二家的融资,并开始在硅谷一路打拼创业的故事。
下面谈谈剧集内有趣的几个点:
1、创业前必须先制定商业计划书,决定公司股份分配,定好公司员工,去除不重要的人。
2、软件型公司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攻击,逆向开发代码是最常见的手段。
3、创业前必须先注册公司的名字,商标,网站。
4、软件创业者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可以参加创业比赛提高名气,打响知名度这样风投就会自己来找你,不需要创业者再去做推广。
5、在第一轮融资时,不能拿太多钱,这样不易后面的融资,业务开展压力大,会被增长率困扰,开始公司估值高不易后期提升估值。
6、知识产权官司,大公司常常会用知识产权官司拖垮小公司,大公司人财物碾压初创小公司,官司不一定要羸,用官司就可以拖垮小公司(官司诉讼中小公司不能正常开展与官司有关的业务)
7、获取产品先导入市场的时间十分必要,要让市场知道并打响名声。董事会投票权的重要性。
8、如果你在原公司工作时就自己兼职创业写软件,不能用与原公司有关的资产介入你的创业项目。例如用公司电脑编程得到的代码或产品产权属于公司,不属于你自己,打官司必输。
9、CEO和CTO工作的区别,创始者等公司发展变大后不一定适合一直做CEO,可以转做CTO,创始人要有核心枝术和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不然很容易被董事会被踢出局。
10、销售团队的构建,销售部要的是一个好卖的产品,公司必须在现在与未来发展中对产品线进行取舍。
11、经理人以股价最大化为自身考核。
12、公司用服器保留用户所有资料时,一定要用户签订须知条款,保护公司用来以后出问题时的免责,比如未成年保护法,十三岁以下不能拥有账户,违反法律公司会被罚很多钱,最坏的结果就是破产,找个律师十分重要。
13、收购其它公司前都要有律师的尽职调查,看看创始人和公司是否在法律风险。
14、公司的发展中,产品会一直不停改变或者更换跑道。专利是最重要的,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没开公司前可以先用个人注册专利,kai公司后在技术入股。
15、防止间谍盗取公司内部信息,公司创业基本是九死一生成功概率十分渺小,防止专利碰瓷。
16、国外政府审查可以让你停止业务运营并拖死你,公司融资不要接受有问题的钱,例如黑帮、毒品商的资金。
剧集的最后创业者为了世界的安全,选择让大家以为产品发布会失败,关闭公司,美国人还是有情怀 。
祝大家看剧愉快
我的小天使在S4~S5黑化了啊啊啊
他现在会阴别人了:“到最后,我会将你生吞活剥。”可爱啊!
自己这几集太狗屎运了吧,虽然结局都是好的,但Richard真的做了很多不理智的决定。
" I'm a coder.So I code."略燃。
虽然看一个人呕吐很恶心,但这剧主线真的太正了!
E01与Gavin在创新名人堂的对话:“但你脸上那副表情值得我投下去的那么多钱。”简直逼我幻想啊。还有“你的Holiday Special”节日盛装
E02 流鼻血后毛巾捂脸那几个镜头也太可爱了!
E03 Gilfoyol在房东家找冰箱公司窃听器的时候,头发扎起来抽着烟太帅了吧。
E06 剪头发了吗,超可爱。
以及 对Jared小天使 Richard最近怎么回事啊。怎么这样对天使啊?😂小心点啊,不能因为人家是忠犬就这样…
看到Richard发言时,又呕又流血的。发现我可能会进入一个与我性格完全不符的行业。Am I ready for it?
“你背叛了你的CEO。”
——2019.02
很早就听说是个不错的剧,但一直忽略,担心自己理解科技有困难,看不进去。偶然看了一集,大爱,瞬间入坑。这部是近期看的继无耻之徒、Rick and Morty之后另一种酣畅神剧。整集看下来,完全无法分心,短短30分钟,信息量高度密集,节奏很快,笑点不断。让人忍不住一集一集看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编剧策划们的野心,他们希望利用喜剧的模式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巨大变化的浪潮做出极尽真实的记录。这是有难度的,不仅局外人看不清,就连当事人也无法说得清。但同时这种全新变革又给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据了解《硅谷》剧组使用了庞大的顾问团队,编剧们的眼线遍布整个科技圈的细枝末节。第五季出现的知乎的“刘看山”,也能看出这触角已经多么的深入。这部剧成了许多从业人士和程序员的追捧。多数行内人士表示,这部剧有90%以上真实的反映了硅谷的现状,而是真实的硅谷中发生的事情可能更意外更夸张。
《硅谷》这部剧给我们展示高科技创投圈子中的各种生态。同时对其中的盲目、愚蠢和过度追捧进行犀利的嘲讽。让我想起了《美国众神》(这部剧值得细品), 《美国众神》讲的是人类崇拜的迭代。到了现今。人们已从对原始自然现象的崇拜转变为科技的崇拜。但盲目的崇拜永远是时代的痛点。《硅谷》的对科技潮流的各种犀利的讽刺,让人们在大笑之后更能看清一些事实。
时代在巨大变化的进行中,从头到脚。在《硅谷》中,每一个决定的成功与失败,都能体现出时代变更带来的冲突。在传统行业,贡献最大的是营销团队;而新兴的科技行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构和行事方式。技术不断的升级是一个科技公司的支撑。技术员开始成为团队核心,而不是商人。那些改变人们生活的核心人物,是那些被称为Geek的程序员。
Pied Piper 成立之初,投资人Larry认为创始人Richard不擅长经营,给公司找了一个传统行业的大佬Jack来做CEO。Jack的出手,一看就是500强的作风。奢华的办公环境,东南西北片区的营销团队,还有他那著名的、让人眩晕的、无法导出他决策的三角稳定理论。Jack不支持技术开拓,想的就是快速盈利。这样短期会有效果,但在科技公司的长期比拼下会败下阵来。
另外,这部剧的中国元素,让我刮目相看,不得不大呼,编剧对中国是超级的懂,甚至可以说比很多中国人自己都懂中国。
不像以往美剧中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寥寥几笔就能展示出中国在新浪潮中的角色,有模仿,有创新。而中国商人则是主义与务实相结合,在国际商战中灵活进退。有的人觉得是在黑中国,但在这部黑一切的讽刺喜剧中,这种表达方式,已经完全展露出中国已经在游戏中玩的有声有色的事实。
小朋友的捕鱼歌(“白浪滔滔我不怕/掌稳舵儿往前划/撒网下水到鱼家/捕条大鱼笑哈哈”)和hooli CEO的那句标准国骂,再加上结尾那首海尔兄弟的嘻哈歌曲《Made in China》,把中国元素的引用带入了高潮。
恩,,,这位姚厂长怎么这么眼熟……
哈哈哈,看到GAVIN签名那里真的笑死,不就是一个横着的Dick吗 pun真的6,好喜欢Gilf!!
2022/12/19 更新 看完了S5 结尾的用户数据上涨来的有点戏剧化,但是后面是为了铺垫主角团与GB box3,YAO的中国piedpiper 竞争,整季剧情还是很连贯的。
有一种故事结束在这里也没有遗憾的心情。 从帮别人打工到创业,经历各种创业危机到终于步入正轨,各种心酸两语三言不为人道。 没有哪一条路是容易的,看到主角各种崩溃再重组,忽然理解大家都是人不是圣人那一句话,人前的光鲜有无数的幕后努力在支持。 然而,但是创业和打工真不一样,生活充满现实。 主角团最多的问题都出在人和钱上面,产品技术在其中都是次要(当然如果在真实世界不一定)。如果主角团没有得到融资,再好的产品也没有面世机会。
VC风投关注的都是钱的投资方向,鸡蛋放在很多篮子。分散风险钱滚钱。赚钱难度骤减。
创业是需要有足够的努力的,但更需要看到成果的努力,和钱。
有和老美聊过这个角色。当时对方比较紧张地期待我愤怒的评论,我乐哈哈地说,I love this character. Amusing, hillarious, partly true. 对方如释重负,然后认真地说,看了你的反应,中国人应该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们真是这样,你应该多少有些生气才对。
不过,这就是咱天朝互联网世界的过去,以及被隐藏得比较好的现状。咱自己说不出来(这还真不光赖Z/F,那几个巨头就有足够的能力捏扁我们的嘴),老美说出来,有啥可生气的。电影公司都要拍中国观众的马屁,因为他们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结果大屏幕上莫名其妙地蹦出一堆冰冰、甜甜,主角光环里供着个酱油瓶,我们这些中国观众看着就舒服了?反正我是各种不自在。HBO则不会拍马屁,相反由于进不来中国市场甚至心怀怨念,因而可以毫无顾忌地、甚至加大尺度地、把美国编剧们对中国人的真实印象呈现出来,也给我们一个窗口了解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是,觉得不舒服可以不看,只是捂住自己的双眼,不代表不想看的事物就不存在了。
最后,从某种程度上讲,像JY这种角色,也是我们凭本事打出来的,说明我们在老美心中,是够分量的对手。既然是对手,凭什么要描述得你那么高大上,更何况咱们的互联网产业起步就是纯粹的C2C(CopytoChina),黑也没凭空捏造地黑。咱们的打法虽不高大上,但是证明了确实有效,把我们自己升格到了与老牌霸主最接近的级别,让对方烦恼不已,警惕痛恨却不能忽视,不得不给予越来越多的戏份,还得想着法地黑(NewChina那段,编剧也不得不正视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黑起来比以前费劲多了……)。预计未来JY会成为黑暗一号反角都有可能,我个人觉得会非常有趣。
以上是个人观感,估计两边人马都不爱看,忍不住又想表达,求忽略吧。
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刻,简直等了不知多少年
这一季的片尾都好好听,第四集最后的片尾是沙漠兄弟的五个亿233333,但是没了E真的少了好多乐趣,holden承包了这季的笑点
我发现最喜欢的原来是互力老总哈哈哈~第一集就笑死……海报太有才了!
FUCK YEAH!!!!!!!!!! (流下老母亲般的泪水
看硅谷已经成为每周最期待的事,虽然周播喜剧故事难免套路,但讽刺一切的画风却又有一条用技术彻底改变世界的主线,这种刻薄中的赤诚简直击中我死穴,太感人了。
Monica戏份太少差评!海报满分!
第六集的“他妈的”简直绝了。
编剧来不及吐槽“非死不可”了。
再次心疼盖文三秒钟!
好讨厌那个中国人
杨建这个角色这季太讨厌了吧?我真觉得有点歧视色彩了!很不爽!盖文已经是笑点担当了.....我爱的硅谷能不要黄吗……
因为优点还是稳定闪光,所以只说缺点:一是再次陷入了如同第二季时主要演员离去的困境,不得不强行去填坑;二是Dinesh和Jing-Yang两个人物愈发变为功能性丑角。
硅谷第五季看下来编剧太小家子气了,也玩不出新花样了,大老板Gavin一天到晚都跟Richard死磕,要不要这么好笑啊,就像说马云每天开会只想着怎么干死摩拜一样…who fucking cares
很难在一部美剧里看到这么与时俱进的中国元素!今日头条,还有各种小黄车啥的,完全不刻板印象,感觉是内部人在做编剧。太好看了,我已经疯狂求身边人都去追这部剧!!
最好玩的还是黑硅谷能忍gay但是忍不了Christian的那集,怼天怼地怼一切。还有Jian-yang的小黑板内容设计好用心啊。Finale照例的最后一秒营救略老套,但还是觉得这是第一季之后我觉得最好的一季了…Gilfoyle真大神啊,感觉pp几次危难其实都是他救回来的。
终于等到你了!最爱的喜剧美剧,第一集就笑得半死
jing yang 抽红双囍,就为这个细节加一星。
艾利希离开的第一季,想念他!
硅谷没了TJ就像奶茶没了糖
去中心化互联网仍是本季的创业核心!的确,去中心化人人平等这样的词比人工智能这些词要有魅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