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7-7.5分片,打五星抬分,就是看不惯一些瞎黑的
好久不通过豆瓣选片了,评分对我来说越来越没意义了,国产商业片只看缺点不看优点,死命往低分里打,小众电影外国电影无限放大优点,高分起步,再加上水军的鱼龙混杂,豆瓣早已不是看片推荐的最佳选择了。
说说黑子普遍提到的几个黑点吧
1、霍建华演技烂。诚然万年面瘫,演技和那些实力派也有差距,但是对于这部片子而言,张家伟这个角色咋就不能面瘫了?影响剧情推动了?我和朋友一块去看,看完后朋友说这次霍建华演的不错啊,据我所知,他可不是霍建华粉丝,纵使我们普通人对演技的理解很业余,品味有限,但真的如黑子说的如此不堪?或者就因为如此而打低分合适吗?
2、完全抄韩国原版。当年重返二十岁出来的时候我也装逼似的和身边的人说,“我靠,这不就是奇怪的她吗”,以此来凸显对这部国产电影的不屑和无节操抄袭的讽刺,所以我能理解那些对国产电影怒其不争的愤怒,但是个人对豆瓣评分的理解是对电影本身的评分,在我看来,翻拍只是说国产电影没创意,还没辉煌就穷途末路了,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了这部片子本身是可看的,如果想打一星请出门左转,打给中国电影圈
3、bug多。是,确实存在多处bug,所以要我打分,大概也就7分多点,但是一个上座三十余人的影厅里,全片产生了多次多人的尖叫声,你不得不承认,它很好的做到了代入感,它至少是一部较为优秀的商业片,别忘了,它只是部商业片。
以上,我说爽了,管它啰不啰嗦,对于有耐心看这篇影评的你,爽不爽我就不管了。最后烦请所有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国产电影崇洋媚外吹毛求疵的黑子有多远滚多远,谢谢不送。
2 ) 观捉迷藏有感而发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给不好的评价,你们有真正看过就评价吗?我在11月1日在上海有幸提前观看了点映场,一场下来,观众的情绪随着情节也在变化,散场之后走在人群中听到别人的讨论,对这部戏的评价都是蛮高的。我在看这部片子以前,特意看了韩国版的,就怕这部片子原封不动照搬韩版,但是出乎我的意料,改动不少以至于整个故事逻辑更强了,本来被吐槽的几个点也都改过了。更加符合了现实。本来只想短短评价的,但是总觉得一部好片子是要给大家分享,而不是随意评个分,写个评价。片中三位主演演技都是蛮有爆发力的,霍建华改了平日里电视剧的画风,据说还是素颜上镜的,边上的妹子还直呼好帅哈哈。这部片子真的能看出霍建华的演技,是有很大的提升,可能也是因为这个角色和对手,很能激发潜质,对于强迫症洁癖以及童年阴影把握的也很好啊,那种纠结,愧疚歉意表达的很好,已经不是外在的表演了而是深入人心的。秦海璐在这部戏里爆发力实在太强,完全融入了那个环境,那个对着镜头笑的镜头把观众都吓到了,惊呼声不断,就好比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演什么像什么。但因为我看过韩版的所以对她的身份已经知道了,对真相的大白不会有什么惊吓,不过我周围的观众们都是倒吸一口气。万茜在电影里有温馨,有同情,有自责,也有愤怒,各种复杂的情绪交集在一起,也是考验演技的角色。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面对危机,在丈夫面前是柔弱的,但是在孩子面前,却成了“女汉子”与头盔人誓死反抗。电影里的后半部分情景跌宕,一个又一个转折紧紧抓住观众的神经,而且评论里说的配音问题,我是完全没有听出来这部戏有配音的地方。以前霍建华的戏一直听的都是配音,没想到原音这么好听,很流畅,不像某些大陆演员对白还像念台词。董子健和霍建华的打戏,霍建华和头盔人的打戏,秦海璐和万茜的打戏,打的真实,完全没有花架子的感觉。打戏镜头很多,看得出来导演花功夫用心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虽然被打上了翻拍的标签,但是他证明了翻拍也能翻拍出另一个高度,我也看了很多中国翻拍的电影,这部电影不同以往,值得去看。今天公映第一天,愿票房大卖。
3 ) 到底还有几个中肯的评价,感觉豆瓣已经被崇洋媚外的看客占领
今天中午抽空去看了,其实平时很少看这种题材的电影,看完后觉得挺不错的,自己反思了一下,晚上回家又把自己的熊孩子教育了一番,挺有教育意义的,并且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揪心紧张,真的算还不错的电影啊,说我没某些人品味高也好,说我要求太低也好,我觉得最起码值7分,加上霍先生和秦海璐就够8分了,说说优点,气氛营造的挺好的,剧情挺流畅也都能看懂,一直提着心紧张的要命,出来以后立马脑壳疼,缺点是妈妈有点2,总是放孩子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不是专业人士,对电影也没有高要求,只要能深入看进去不走神对我来说就不错,真不知道这里的影评有多少是真正专业真正用心的,电影是给作为普通人的,祈求某些不良评论l家不要动不动就冒充专业人士乱评价混淆普通人的概念了,真的不懂豆瓣怎么了,国产剧一上来就自动刷1分,摸着良心问问那些1分的,你们到底是太专业的电影评论家,还是专业的崇洋媚外者
4 ) 五星中和帖!!!
一开始看预告片还是挺不错的,整个影片的色调啊格局之类的都能让人接受,赵忠祥老师的配音尤其吸引我,尤其是动物世界即视感的台词,仿佛在揭示故事背后如大自然狩猎一样的残忍。然而,一整部影片看下来,不但没有惊悚感,反而全程在吐槽。
一点一点来说吧,影片开头春夏的表演还是可以的,姑且能算一个亮点,但是奈何剧本不给力。然后是凶手太好猜了,没看过韩版的表示,当秦海璐那个角色问万茜衣服哪里买的时,基本就已经可以确定是她了。再之后...算了,槽点太多,一一说费时间。
当时观影时,人并不多,由于选的是最佳位置,大多人都在我和小伙伴旁边,一开始,还有妹子被吓到,但是当我和小伙伴开始吐槽时,周围已经都是哈哈哈了,尤其是最后,我小声说,看,秦海璐那不是东北老爷们儿式揣小手么,前面的妹子一脸不知道说什么又很想笑的表情,我一直记得。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找男人不能光看脸;二、智商很重要;三、丢三落四的习惯很不好;四、熊孩子简直可怕;五、出门记得关门;六、强迫症要不得。
5 ) 点映观后感,对中国惊悚电影有信心!
参加了提前点映,之前一直以为只有鬼片才吓人,但看了捉迷藏觉得全都是人反而更可怕!
开场一家人真是暖爆了,电影的节奏逐渐由慢变快,气氛渲染得很到位,背景音乐恰到好处,情节反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霍建华眼神戏十分厉害,角色的演绎突破了观众曾经对他的固定认知,演技没得挑,另外霍建华声音是原声,不论是语音语调还是情绪酝酿都恰到好处,很棒,完全听不出台湾腔!秦海璐演啥像啥真真厉害了,表情控制非常到位,万茜真的好美啊演技也棒棒的,春夏董子健甚至连小演员都表现的很出色,十分的值得看!影片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值得观后反思。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诚意之作,良心电影,良心推荐!
6 ) 中国电影人的偏执型精神错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除去中韩合拍和棒国导演演员来天朝捞金拍片之外,还多了一种新的进(diu)步(ren)模式:翻拍。
如果说足球比赛引入外援是为了增强实力,那么翻拍别国片子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卑微姿态,是希望从模仿开始的学习过程。然而电影的原创力更多的体现在编剧和导演上,前者指故事本身,后者指执导水平,这些其实都很难通过对一部片子的模仿本身得到启发。尤其对于长期以来被烂片占据了绝大部分江山的中国电影而言,很多时候差的其实并非智力成果本身,而是电影工业各个环节的执行能力和鉴别能力,在这个时候不从自身的工业水准找差距,而是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创心思,去选择简单照搬别国的电影,实属下策。
当然,翻拍片也偶有能看的,《重返二十岁》是韩国电影《奇怪的她》的孪生片(同个剧本),陈正道导的很认真,故事优秀感人,演员如杨子珊等也表现合格,拍的工整,口碑不错。
即使是翻拍能力有限以及原版先天不足的片子,如翻拍韩国电影《盲证》的《我是证人》,也让人可以忍受,毕竟原版片质量尚可,本土化的过程在剧本上也作了许多调整,并没有摆出一副我们时间很赶就是百分百copy的样子,还是有些诚意的。
可是,近年来以文艺片崭露头角在圈内口碑一直不错的导演刘杰和他的团队,这一次却做出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首先,他们决定翻拍一部韩国电影,一部平庸的、漏洞很多的、韩国本土反响平平的、豆瓣才6点几分勉强过及格线的——惊悚片。
然后,他们找来了金马影后秦海璐演女主,却同时找来了常年混迹古装偶像电视剧的霍建华当男主,从如此诡异的格格不入的搭配,已经可以看出投资方的心术不正了。
再然后,更可怕的是,刘杰的团队把韩国原版片几乎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剧本,台词,分镜头,服装……除去发生背景,一毛一样。
一位还算优秀的导演,所能做出来的放弃尊严不要脸面的最糟糕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只是换了中国演员重演一遍的韩国原版的“影子”电影,听着不伦不类宛若用翻译机器直接韩翻中弄出来的台词,看着和韩国原版一样的虎头蛇尾的剧情和莫名其妙出现也莫名其妙下线的丑脸哥哥,看着和韩国原版一样的玄乎的门前标记却没有下文,看着宛如智障的保安警察,看着和韩国原版一样的神经兮兮的男主,唯一的区别是,这一次中国的男演员更面瘫了,银幕表现力被原版吊打。
秦海璐的表演虽然是全片少有的加分项,角色本身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却也不免用力过猛。倒是春夏小妹妹开篇表现自然,给这份全程抄袭的敷衍作业带来一股难得的清风。
看到短评里有说我们自己的导演也可以做好类型片,我笑了。
当一部电影无论是故事还是镜头构思还是节奏渲染还是剪辑还是台词在最根本的智力贡献层面都和你们一丁点关系没有时(如果硬说关系还是有一点的,毕竟这个尴尬的榜样还是你们花钱买来的,大概体现出了审美的低下智力的硬伤),国产类型片这几个字,不过是你们失掉廉耻心的痴人说梦而已。
祝福和片中的秦海璐一样得了偏执型精神错乱的中国电影人继续一梦不醒,毕竟在梦里你们还可以有一点自己很了不起很有才华的错觉,而现实的世界太残忍。
“偏执型精神错乱,多发于女性” 跟韩版差不多,《青春派》刘杰导演类型片的又一尝试。个人看的老干部首部银幕作品,春夏和董子健戏份略少,董子健的宝强造型差点没认出来。
如果一部电影里男女主的表演是一场和谐的Sex的话,本片就是霍建华一脸死鱼相地躺着被秦海璐疯狂SM……
和韩版几乎一模一样,但比韩版好,氛围营造是绝对不输的,演技也都在线,但就是台词写的太差,就像是韩版剧本直译。还有,那个女儿太没教养了,怎么没被打死呢....#另外,两大SK2代言人(汤、霍)的皮肤在今年大银幕上都集体阵亡...#
最大的缺点是除了男主和反派,全部智商不在线!!!好在秦海璐演技炸裂!差点没被秦海璐眼神吓die,走出影院想起她我都怕怕……
在大城市里,如果贫穷,生活会变成恐怖片或犯罪片,或者恐怖犯罪片。昨天看的《捉迷藏》就是这样一部恐怖犯罪片。难得的是此片还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在这个买买买的时代,所有人都有可能因物欲狂热患上精神疾病。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之际,看此片就像看了一篇现代版警世通言……
只能说是基本把韩版原作进行了一次还不错的还原。叙事节奏气氛营造都不错,尤其是秦海璐演技简直牛逼死了!遗憾的是和原作实在是太没区别了,除了最后一幕。
完成度掐头去尾的确还行,但连原作的bug都基本照搬过来,唯一对原作进行解释的竟然就是她是什么偏执精神病...这有点侮辱人了...全片只提醒了我们一件事,那就是:还好有秦海璐的力挽狂澜,实力花样吊打霍建华。(其实连万茜都能吊打他呢嘻嘻)
翻拍都选了个这么平庸的原作,确实想不懂为什么。
三星半。比想象中好太多,中途被吓到过几次。“死小孩怎么还不狗带”系列。老干部应该多演动作戏、悬疑片,秦海璐赛高!告诉大家住再好小区都没用,安保都是shi。ps.中国小演员跟韩国童星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跟韩版也太尼玛像了,再减一星
其实上我们自己的导演也能做好类型片,比韩国导演来导华语类型片在细节上做得好很多。不过就节奏和惊悚程度而言,跟《惊声惊叫》这样的同类经典还是差了一些。3.5分。
作为惊悚片,其实在一惊一乍的气氛与悬疑的拿捏上完成度尚可,老房子的可怕忽地腾升,打开衣柜都得抖三抖。貌似竟没看过霍建华表演,虽表情无甚变动,幸亏撑得住一个干净男人的分量。但熊孩子、大意阿妈、猪队友警察和保安,双商是真的能拖垮一部戏……只能说支持下演技最在线的秦海璐,以及春夏。
影像风格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作为一部华语的惊悚类型片,惊悚元素也有,表现合格。只不过,由于是改编的故事,在剧情上基本原样复制,突破有限。另外,小女孩表现比较头疼
剧情割裂感太重了,哥哥线完全无意义,精神病线又不明不白欠缺逻辑,主演只有秦海璐和春夏投入了,其他人宛若梦游。
差点被豆瓣评分吓得不敢去影院了,没看过韩版没比较,但全程还是挺能被紧张感抓着走。本来还自以为是的预想是霍建华精分,结果却没那么神经也没那么俗。不喜欢的只是霍建华和小孩的表演
就翻拍质量来说,绝对可以视做国产惊悚悬疑电影的范本。在剧本已经没有必要讨论的情况下,看导演的完成度和演员的表演,仍能从中得到享受,那就是成功。秦海璐就是中国的凯西-贝茨啊(虽然角色深度不及危情十日的水桶腰)。
当原版本就问题重重,仅只是一场较为平庸的悬疑片,翻拍于韩国同名电影《捉迷藏》的呈现,可以说几乎没有去致力于改观原有真正的缺陷,只是基本套搬于了昔日那场故弄玄虚的演绎,如此做法,当真是拾人涕唾的笑谈。
没想到文艺的搭配做了一部还很带感的翻拍惊悚片,从此无法正视秦海璐……不论原版,电影拍的太笨拙,暗示直呼太明显,生怕观众的想法不往两端的字幕靠拢,最后献媚希区柯克更让人无语。熊孩子笨保安,比神经质更夺人命。人生大写的殊异跟贫富差,就像以美丽城市著称的青岛,电影呈现的一片乱糟糟。
该片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真实情况,我国商品房小区的安保形同虚设!
随手不关门的智障行为和智障女儿不能忍
2.5。贫民窟,长满麻子的脸,奇怪身世,迫害妄想,噩梦,洁癖,怪人,门上符号,包裹塑料膜的尸体。一切元素都在制造惊吓,但逻辑线上难说服人。最后还企图影射一下楼市现象,纯属花拳绣腿。《维多利亚一号》也在讲楼市奇谭,纵使过火,但至少意图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