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部国产的轻松幽默特工片,主角必然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动感和活力,贯穿了整部电影。影片中跑酷、异装、高科技产品相互结合,场景又在香港和东欧各地切换,同时又充满着时尚气息,让人目不暇接。 虽然特工片还不是国产电影的强项,但是敢于尝试的态度,值得肯定和期待。如果您喜欢特工电影,则可以去影院一观,品味国产特工电影的进步
如何让《素人特工》不仅仅是袁锦麟先生《捉妖记》的当代欧洲版本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三个多月的评述链接
《素人特工》的片名很直达主题,应该就是讲一帮业余的“平民”成了特工,片名确实起得不错,类型也呼之欲出。已故的陈木胜导演在2008年时有部英皇的作品叫《保持通话Connected》,改编自2004年的美国电影《一线声机 Cellular》,不管原版及翻拍的中英文片名,也都是非常直来直去,不得不说,原版的故事与人设还算到位,但本来依葫芦画瓢的《保持通话》等于是“抄”都没“抄”好,应该直接又紧张的一个故事,至少把我看得如坐针毡,改编版的主要编剧之一除了导演之外,就是陈的“御用编剧”袁锦麟,也就是《素人特工》的编剧和导演。
当然简单的拿《素人特工》跟《保持通话》相提并论,这不合适,再说袁在那片里不过是编剧,而不像在前者中是编导合一,当然他后来有这样的底气,能得到如此的信任,应该跟之前与江老板和刘先生合作的《风暴》是分不开的。
//movie.douban.com/review/13354268/ 如果《風暴》中林家棟的角色才是最大反派,目的只在於誘使劉德華的角色和他一樣犯罪
而另一方面,《素人特工》虽然从成本与自由度上跟《王牌特工》系列不能简单的类比,但在趣味与风格的追求上,倒不能不说是同一方向。可话说回来,在创作的源头上,真正对《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之前一部同样是袁与江老板深度合作的《捉妖记》。
《捉妖记》是一部动画风格的电脑动画特效真人电影,说得比较绕,其实就是特效不追求写实,怕你看不出来哪里哪里是用了特效的那种风格,而且因为胡巴的“人设”,全片必须走低龄路线,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合家欢,男女老幼谁都能接受。虽然这就像是G级分级片一样,一般说起来是没错的,但在一个没有分级意识的市场环境里,可能还是会或多或少的伤害到一般成年观众的欣赏口味。
而《素人特工》跟《捉妖记》一样,也是部电脑特效多到甚至有点炫技或泛滥地步的电影,而且本来应该是跟《王牌特工》一样偏成人和重口味的,却没想到整体却是童话式的谐趣,比如一辆红色汽车还吐出了“舌头”,不知道的还会以为是皮克斯的《汽车总动员》,或者是中国内地动画《汽车人总动员》的真人版本。
既然说到趣味,《素》中最挑战我神经与审美的画面,就是片中一个配角“发明家”“发明”的榨汁机,看起来从设计与具体操作,跟一般的也没什么不同,榨橙汁也就是拿半个橙倒扣上去,但片中多了一步操作,就是那家伙还得坐上去,好象是得了关节炎,手握不住橙子一样,使得整台榨汁机就跟个抽水马桶一样。而这,恰恰是编导将成人恶趣味,与低龄路线,殊途同归的神来一笔,既是很恶的操作,但又是符合低龄审美的。
而这种莫名反差的趣味在《捉妖记》中也是有“高光时刻”的,那便是片尾在登仙楼,把小妖做成菜,看上去是小孩的戏份,但同时又是杀小孩,甚至让人感觉这是叫一帮小孩演员把黄秋生先生的《人肉叉烧包》翻拍一遍,整体的冲击度,估计会比黄生的变态演出还要强烈与震撼。
接着讲人设,既然是素人特工,那相对着的自然是职业特工,一般的处理,当然是一个素人,一个职业,互为必须在一起的搭档,然后在过程中闹笑话,产生友谊,互相尊重或爱情,这是个经典模式,不管是老少,男女或黑白配。所以按一般来说,王大陆的角色应该跟米拉乔沃维奇是一对,对比鲜明,而且应该贯穿到底的。但可能是因为米拉的档期或片酬等多种原因,她几乎相当于一个客串,所以她没有“时间”跟王大陆搭档,于是张榕容势必进来填补空缺。但正如刚才所说,男女老少等搭配虽然都没问题,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一个职业,一个业余,可问题在于,张榕容这个看似职业的特工,却来自于一个非常“业余”的部门,再加上一个业余到死,自以为好笑的上司林雪,于是接下来就是两个业余,还有刚才提到的那个更业余榨汁发明家等人一起来,拯救世界。如果从口头讲述,可能是有点意思,甚至带有些荒诞感,但问题是,这故事违反了此类电影最基本的人设要求,那就是搭档之间的强烈反差……当然,袁导可能会说,他就是要打破常规,但问题是,要打破规则的前提是,对于此规则的极为精通,而看袁锦麟之前给陈木胜所写的剧本,以及自己在《捉妖记》《风暴》中的表现,似乎还远远不到这个火候。
行文至此,我还是想继续在人设部分和《捉妖记》做一个比较,毕竟袁生在那片中虽然不是导演,却是监制加编剧。本来讲人与妖的故事,一般当然是一人与一妖之间的互动,但《捉妖记》不是这样,胡巴几乎不会说话,跟个《银河护卫队》树人“格鲁特”一般,所以主角跟TA要想多一点互动,是不可能的,就如同《素人特工》后半段米拉突然间就成霍金了,只能用眼皮来“说话”,于是大家沟通只能靠眨眼,这在袁导看来,似乎是一个很大的笑点。既然人与妖,职业与素人之间不能有戏,那就变成男女主角之间那或浓或淡的情愫吧,但这种感情戏,真的跟所谓的特工与奇幻戏份非常脱钩。
再接下来就必须提到《王牌特工》系列,它既怀旧又创新,既重口味,又恶趣味,在电脑特效与动作戏的处理上也非常有想法,比如那双“刀鞋”,以及烟花式的“爆头”。用这种动画来表现爆头,特别是集体爆头,本意是为了不直接表现血腥画面,但编导这么一操作,又有了某种掩饰不住的恶趣味。
而且在搭档上它是非常尊重传统的,就是老少配,职业与业余,续集中的英式与美式,甚至第一部中就是个少年训练学艺的戏码,没准会让人联想起导演马修沃恩之前的《X战警:第一战》。而马修其实跟《银河护卫队》系列的编导詹姆斯古恩,有着类似的风格趣味与审美。差点忘了说一个最大的特点,这两个系列虽然看起来都有些不正经,但故事细节与层次其实是超丰富的,随便举一个例子,《王牌特工:特工学院》里众学员跳伞,半空中“梅林”告知其中有一人是没有降落伞的,于是主角在半空快速摔落中提议,各人与周围一人抱团,因为总人数是偶数,但其中有一人怕死,先拉开了自己的降落伞,接着成了单数,便只能众人抱团,然后一个一个的拉开,最后剩下主角与一个女学员,差点低空摔死……主角落地后质问“梅林”,为什么是他没有降落伞?“梅林”扯开了他的伞,也就意味着之前他所警告的,只是一个测试的谎言。
你当然可以说,这个众人跳伞的戏,可能拍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所以华语制作很难完成。但最重要的不是画面本身,而是这个戏份的设计层面,不但是动作,角色关系,以及最后的反转,而这些智力层面的东西,跟恶趣味可以互不排斥,反而会相得益彰,但这种更应该是编剧层面的考虑,在袁生这位从编剧转导演的《素人特工》中是一点也看不到的,甚至连某种试图都没有。又是差点忘了,《素人特工》中也有跳伞画面,特别是开场时,王大陆误降落到一个写字楼,然后里面在进行秘密交易,于是这个业余的特工故事就开始了……确定这不是一个国际玩笑吗?
其实说到这种所谓跨国动作喜剧,特别是在欧洲的,就不能不联想起吴宇森的《纵横四海》,甚至包括后来张家振制作的《侠盗联盟》。当然在这边不便于太过展开说,不然就没完没了了,而《纵横四海》其实一方面偷盗的手段比较传统,相信即使吴宇森导演放现在拍,以他的性格与趣味,也不会用什么电脑动画。而在恶趣味方面,其实《纵》也有粗陋的一面,比如周润发说自己早上没有上大号之类的,如果出自别人之口,相信恶心指数会升级。而且这两男一女的关系,其实表现上也很粗枝大叶,如果不是有曾江朱江这种老戏骨撑着,也很容易显得浮夸。
至于最后收尾的“我的设想”环节,我只想以《侠盗联盟》为例,其实也是早前的一个设想,而且更多来自于《虎胆龙威4》的启发,就是偷盗二人组,如果一个经验老到,非常自负,就是只用传统手法来盗取,而且有自己的一堆规矩与准则,而另一个则是与时俱进,喜欢各种最尖端的高新技术,来挑战各种不可能,然后因为一个任务,这两位风格与手段南辕北辙的高手,碰到了一起,这样子弄,可能会让《侠盗联盟》这样的电影产生一点新意。而类似这种的思路,对于像《素人特工》这样的片子,应该也一样适用。
首先对同档期的《狮子王》说声抱歉,是我猪油蒙了心不看你。
剧情衔接很薄弱,其次强行搞笑,最后不知所云,很多乏味的陈年老梗在其中,基本整场下来都在思索,我该褒扬你哪个部分?
烂片是一无是处吗?
不是,有对比让我觉得《祖宗十九代》可以入目,果然是把剧情都剪在了预告骗里,被骗的观众可能抱着凑合看的心思,勉强看下去,但是总有人在抗拒烂片,抱歉,这盘(shi)观影盛宴实在吃不下去。
很久没有这么放松看一部电影了,可能对这部剧不抱期待,也可能看这部剧早已把逻辑啊剧情啊抛到脑外。总结起来看的还挺开心。
谈逻辑吗?不存在的。谈剧情吗?不合理的。有深度吗?没有的,就是一部俗气的搞笑片。如果你看电影以上三点都不在乎,只为了放松一下打发时间,那么我告诉你,这会是一次还不错的观影体验。可以边和朋友吐槽沙雕情节边哈哈大笑。
看着王大陆耍宝卖萌犯贱秀大嘴,有些镜头挺恶心,有些镜头是真搞笑,发现他还挺有制造低俗笑料的天赋。丁山的各种黑科技有点像曾经看的整蛊专家。总之都是些装疯卖傻的笑点。以及在一些人眼里比较low的反差萌。不过总归是笑了,虽然为搞笑而搞笑说起来挺low。
另外飞车戏,看着总感觉有点成龙的影子,做的还挺棒的,动作戏马马虎虎,特效也是马马虎虎,跟大片没得比,在国产特效里算优秀了。没有必要做成3D。不过看在这么便宜的票价上,也就无所谓了。有些BGM太违和了,还以为看偶像剧之类的呢。出戏。大部分还不错。
整部影片我觉得把一些胡乱的煽情以及最后一部分打斗戏剪掉可能评分起码能加一分,本来就是看喜剧来的,煽情又不到位,很尴尬,还好煽情不算很多,看的过程就想着,要是手机上看就好了,我就快进了。
最后的打戏镜头抖得不行,场面混乱不堪,还频频给几个主演大大的脸部特写,口区,可能纯粹想放给粉丝看的吧,原谅我欣赏不来他们的“盛世美颜”。然后主角最后单挑boss也其尬无比,想想都快要散场了,你就给我看这些,观众能有心情给你打高分就奇怪了。提醒大家对这段有点心理准备,如果不在意结局完全可以提前离场。
最后这段如果没有,那么我会给个实打实的3星。这个3星还是有点水分。这片最后拉低一下观影体验,觉得4分还真是不冤。
-《素人特工》是一部由袁锦麟执导,王大陆 / 张榕容 / 米拉·乔沃维奇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冒险类型的电影,这个电影的动作戏与美工动画都是可圈可点,不足的是剧情还跟不上,适合在一个空闲的周末和朋友去看看,不费脑子。王大陆和许魏洲确实贡献了许多笑点,一个比较拽,一个比较可爱,竟然还看见了肖战,影片的特效也还可以,布达佩斯的风景吸引了我
记得某一天早晨点开软件,据说要免费赠票,我怀着赠票必然垃圾的态度,预约了周五晚上的一场素人特工2张票,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演员,惊喜的发现米拉乔沃维奇(生化危机女主角),觉得这肯定是一部极品动作特工片,于是我带着冰镇的可乐和爆米花来到了电影院,果然不出所料极品!!
首先进入到剧情剧透环节,王大陆在直播极限运动的时候不小心闯入了,坏人交易场所,正好巧遇米拉乔沃维奇,然后进入卷入了一场国际犯罪,正好张榕容也在调查次案,于是和二手科学家和4线女医生帮倒忙的情况下,与一个叫铁手的坏人展开了殊死战斗,中间 米拉乔沃维奇和铁手有一部分特工战斗场面,然后就处于瘫痪阶段几乎处于全场掉线状态
接下来在抢夺装备的时候4线女医生,失去了双腿,掉线也开始了。接下来又进行了莫名其妙的王大陆和张榕容的感情戏之后,和二手科学家,开始了夺回病毒之旅,最终在很长的一段凑剧情中,毁灭了病毒,王大陆卒,(最后彩蛋中王大陆爬上来了啊,这是要拍第二部,不过我相信没有第二部了)
个人觉得本部电影失败的原因:
1 王大陆的演技这么多年越来越差,几乎成了票房毒药,上来就漏出了那种夸张的表情和浮夸的演技,让人觉得不是搞笑而是恶心,喜剧不是你是面部表情扭曲,让别人觉得开心,而是根据肢体形体或者语言,让别人去感受到快乐
2 剧情上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开始女主角不吃药就会变得暴躁很厉害,但是这在全剧有什么用?后面也没有一点关于这个的剧情,还有女主角也是只看出来了丑,没看出来演技。后面男女主角的爱情是为了剧情的需要强行加入的吧,怎么2个人就恋爱了啊?
3 二手科学家和4线小医生到底是出来做什么的?医生干脆直接掉线了。
4 还有铁手的铁手也太粗制滥造了吧
我请问你管这个叫铁手么?剧组是没钱了么?
5 要不是米拉乔沃维奇的几场打斗戏,我甚至只给1分,后面加入了汽车变形动画,和气球下降是有一些美感,我劝导演把电影演成动画片比较好,除了乔沃维奇,其他演员真的一点都不在线。请导演放过我们这些影迷吧,不要把这样的粗制滥造 放到电影院,当个网剧就好。
上映没多少天就下线了,已经可以去很多平台观看了!
总体评分3分,推荐指数0, 实在想看就电脑电视上看看吧
1.烂剧情,无逻辑,漏洞百出。强行煽情,强行说大道理,把沙雕当笑点,只剩下满屏的尴尬。2.一锅乱炖,杂七杂八的都有,什么都想来一点,结果没有哪一样是讲好的。可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评价全是二百五。3.LV被削断腿的一幕简直惊掉我的下巴,WTF居然还有这种操作?4.感谢淘票票的赠票。
不散观影团 王大陆坐在我前面看,幸福到昏厥。东西方交错,确实很年轻的电影,比较精彩,有大量模仿国外特工电影的痕迹,情节设计也比较受制于俗套。纯素人,有的时候真的是灾难……实名吹爆米拉,太酷了
剧情毫无诚意的胡闹,都9012年了还在玩拿固体胶当唇膏的low梗。演员浮夸做作全然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其中一些镜头令人恶心的发指,不是黑色幽默也不是cultb级,是真心的令人作恶。
竟然比预想的略好一些。米拉乔沃维奇前面的几场动作戏还不错,只可惜没多久就变成四肢瘫痪无法说话只能眨眼的废人,这个设定也是太省钱了哈哈哈。基本是特工电影+蠢蛋喜剧,可惜王大陆的角色有点蠢蛋过头,变成尬了。而张榕容那么美,竟然这里每个造型都很丑。故事就是那种邪恶反派意图搞垮事件最终没有成功的惯用套路,加油吧。
生化危机完结以后,米拉来中国发展了,这与那些在美国发展不太好的想来中国发展的如出一辙,反正没有人会跟钱作对。
原以为会是一无是处的烂片,没想到看过之后还会有几分惊喜,喜剧+动作的组合虽然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但好在不算尴尬,不少地方还能引发观众心领神会的笑声,两个主演张榕容和王大陆之间并没有预想中的爱的你死我活,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朋友,整个情节都在向好莱坞形式靠拢,米拉的加盟虽然出场并不多但不乏亮点,是一部可以边吐槽边乐呵呵的合格爆米花片(王大陆竟然全程就坐在后排观众席,当时为什么不选后排座位-_-)
应该是年度暑期档最烂了吧???
袁锦麟和米拉是缺钱了么···稳稳的入围2019院线十烂···
别想着拍给年轻人看,拍给人看行不行。
垃圾特工。
抱着0期待去看的 居然也没有想象中难看 (我的要求真的太低了)米拉太帅了吧 相比起来张榕容被拍的仿佛智障 还我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啊
毁我生化女神,满脑袋的银针扎成刺猬。反派不是死于话多,而是输给主角光环,处处留他们一命。舌头没捋直就别学人家北方人翘舌、儿化音耍嘴炮了,一现代特工片居然乱炖出卡通味儿,汽车长脚踩高跷就问你见过没有。这片子估计埋的有些年份,iPhone 都还是带 3.5 毫米耳机孔的。
会是2019第一烂片吗?张容容真的败光了女蛹积累的好感
什么鬼,乱七八糟一团,尴尬的搞笑,智障的剧情。年度十大烂片之一
许魏洲应该没想从《上瘾》出来
米拉乔沃维奇太帅了,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就像是一坨纯粹的屎上镶了块宝石,但一坨屎毕竟还是一坨屎……
2019版《富春山居图》,稳坐年度烂片前三甲。奔着米拉来的人可能要失望了,米拉戏份极少,尤其后半段还被打得四肢瘫痪。当然这是导演安排的,主角们枪林弹雨来去自如,米拉挨一枪就瘫痪了,子弹能打中谁还不是导演说了算。米拉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就眨眨眼睛就把片酬挣了,也是厉害。米拉没什么戏份,其它人就更没什么好看的了。没想到这个特效轰炸、大片泛滥的年代,还有这种靠犯蠢扮丑、装疯卖傻、智商捉急制造笑点的特工片,其实根本不好笑,只显得弱智。拍大片考验技术,你以为拍喜剧片就不考验技术了吗?别人拍《白头神探》《王牌贱谍》是真好笑,但你是真蠢。突然煽情,突然说教,突然开始讲大道理。那些“笑点”一点也不好笑,主角们严肃起来思考人生反而把我整笑了。连爆米花电影都拍不好,还想强行制造泪点和深度,这才是最好笑的。
真的很多年没看过这么尬的烂片了
有点意外,居然是半部傻屌片,融合了《纵横四海》、《碟中谍》、《攻略》系列等等电影的类型元素,然后加入了IQ博士式的天马行空,整部电影很乱来,却又很欢乐,缺点是情节的处理和人物的塑造没什么章法,优点是极具想象力,笑料非常恶趣味,甚至有《王牌大贱谍》的感觉,哦,对,还有董玮的动作戏~
美式Cult、日式怪力乱神、港式过火和屎尿屁段子一锅乱炖,本着怎么胡搞怎么来的原则,文本逻辑就像片中王大陆的智商一样虚无缥缈,当然最要命的还是美术,完全可以直接拖出去枪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