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希望与反抗》哈哈引导人民
题记:
我希望哈哈贯穿你们的一生,无论他多么艰难。这是一位德国人给我们的忠告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img.verycd.com/posts/0509/post-248980-1127753177.jpg战争是一块试金石
一些人苟延残喘,而另一些人为了人类正义的未来勇敢加入赴死者的队伍,这是不仅是勇气更是信仰。
理想主义的旗帜注定赴死者坚定的神情,当慕尼黑的苏菲在1943年的春天加入反抗纳粹的左翼团体时,她的眼中闪烁着信仰的光芒,这种纯粹让他们忘记了可能的危险,在大学散发传单的举动带着激进主义的冒险精神,可是,唤醒民众的人注定像盗火者一样悲壮,这部电影是根据德国二战期间著名的抵抗战士苏菲·绍尔生命中最后几天的人生故事改编的,影片描绘的是她和其兄长因为在大学里散发反纳粹的传单而被捕,影片绝大多数时间描绘的是苏菲在狱中和盖世太保的唇枪舌剑的场景,这是一部和灵魂与正义有关的电影,影片的场景局限在审讯室和牢房,对于叙事电影而言这样的选择是一种冒险,一切需要演员通过丰富的表情将内心世界呈现给观众,我们看到影片里苏菲从一种侥幸心理到最终独自承担罪名的过程是理想主义者一次升华的过程,苏菲的形象总是让我不由自主想到江姐和老许,这些为了人类不被奴役而前赴后继战斗的人们是我们应当铭记的,苏菲和盖世太保关于自由、正义以及良知的对话对于所有专制国家而言都有现实的意义
学生的革命热情总是带有明显的激进成分,在严酷的环境里,苏菲和汉斯兄妹选择了战斗,终于,一个撒传单的冒进举动终于让他们进了盖世太保的牢狱,他们也曾经恐惧可是信仰让他们坚定,在行刑前三位慷慨赴死的青年的拥抱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苏菲第一次踏进牢房时她抬头望了一眼铁窗外的蓝天,这样的镜头在她最后的人生旅程里一再重复表明了这些勇敢的人对于自由和净空的向往。
这部影片其实可以改编成话剧,苏菲的心路历程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部获得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影片从电影本身而言似乎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在其中我们可以看见人性题材在欧洲电影节的分量,德国民族的伟大也在于此,反思让人对于罪恶有所警醒,电影里苏菲和盖世太保的较量是心灵之中真相和虚伪的争斗!
我个人认为饰演审讯官莫尔的演员其实演得更好,作为国家机器下的一个官员自我在权力面前完全消失,他和苏菲关于精神病人送进毒气室的对话可以看作德国文化对于二战罪恶的认真反思,极端的理性导致人情的迷失,纳粹存在的社会基础发人深省。
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完全麻木的人毕竟少数,苏菲知道承担后的命运是什么?她坚定地走进赴死者的行列,这样的选择在一个卑微的世界里无从讨论,而信仰从来都是神圣的。
没有人可以逼迫你进行良知的选择,生死的考验方显立场的珍贵,为了哈哈的未来那些英雄的人格是何等的高贵。
为了活着,许多人不再思考或者不愿思考,犹如片中的莫尔的无言。
人的一生充满着这样的选择,我们无法责难那些贪生怕死的人,然而,我们应该鄙视那些为虎作伥的人。
在片中苏菲的父母双亲是值得尊敬的,在和女儿最后的相见时一个拥抱就是全部的话语,所有的今世都是暂别,在天堂上帝看得见。
我们注意到欧洲电影在音乐选用上的克制,这部影片在他们判罪后出现的钢琴声表达了苏菲的心情。作为一个战争的反面形象,德国当今电影人对于自己国家不堪回首的历史的反思更加具有人性的感悟力量,他们可以更加准确把握战争里普通德国人的情绪,像身在位置上莫尔的无奈、女监看守和神父,这些小角色对于他们兄妹的反应更有意思。
法庭的上,苏菲对法官弗雷斯勒预言的:“今天你吊死我们,明天,就轮到你掉脑袋了。”而他的兄长则轻蔑地对法官说你连战场都没有去过,没有资格谈论。
对于司法公正,他们去法庭的路上,苏菲望着法院楼顶上的手执天平正义女神可谓意味深长。当她告别父母转身的一刻泪流满面,而当她看到莫尔时立刻擦去眼泪,露出倘然的笑容,这个过程对于观众的心灵必定是震撼的。
这部欧洲文艺电影的意义在于他的历史责任心和反思的努力,一个没有反思精神的民族必定是精神的侏儒。
反思,当我们的手沾染了人子的热血;反思,当我们为了排除异己而将人置于死地!
【附录:影片资料】
《希望与反抗(Sophie Scholl - The Final Days)》2004德国
中文直译:苏菲·绍尔———最后的日子
导演:马克·罗斯曼Marc Rothemund
演员:朱丽娅·耶特斯Julia Jentsch、法比安·亨里奇Fabian Hinrichs、亚历山大·海德Alexander Held
片长:114分钟
奖项:2005年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5(德国反思影片)
2006年6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23时45分 云间大雨后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
[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2 ) 希望与反抗
也就在昨天,韩寒一篇新文,让我对这个刚有家有女的男人有种意料之中的心灰意冷。
好在今天看完这部电影,心情为之振奋。
韩寒说中国之乱由民众的素质而定,但我不明白,如果我们对邪恶不敢指手划脚,对正义不敢高声颂扬,我们国人之素质怎么会提高?
而我也相信,弃善扬恶,不是人之本性,只有当弃恶扬善者遭到迫害,遭到诽谤时,人性才会改变。
如韩寒之论,苏菲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值,因为她所为拯救的人民,在她的眼里不都是希特勒的应声虫吗,那她为什么还要印传单去唤醒他们?
她大可以在家里抱着老公奶孩子,国人素质太差,一点也不管其他民族的人权,等过个几百年,他们素质自会提高,那时强国就不是梦了。
然而,苏菲,没有这么做,因为她受过教育,有自己的思想,她坚持自己的正义。
如果一个从谎言中醒来的人,不去唤醒沉睡在谎言中的人,那她醒来的意义又是什么?
想起谭嗣同的诗
望门透趾思张俭, 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 留将公罪后人论.
3 ) 人民法院(德国)
人民法院(德语:Volksgerichtshof)为1934年由德国总理希特勒所创立的一座特别法院。由于希特勒就当时法院对于国会纵火案的审判结果感到相当不满(因为其中一些人被宣判无罪),所以希特勒便在宪法框架外另外设置了一个独立运作的法院,称之为“人民法院”(Volksgerichtshof)。本法院的管辖案件为广义的“政治犯罪”,包含了像是黑市、怠工、失败主义,以及叛国这类的案件。这些案件将被人民法院视为“腐蚀战斗力”(Wehrkraftzersetzung)并且因此判处相当严厉的惩罚。进入到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有相当多数的案件会被判处死刑。
人民法院死刑判处率的最高峰是在罗兰德·弗莱斯勒担任院长之时,像是意图谋杀希特勒的7月20日密谋案即是在其主政时进行审判。大多数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的案件都会在普芦茨恩湖监狱执行刑罚。而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多为“摆样子公审”,像是对于苏菲·索尔和她哥哥汉斯·索尔以及其他参与白玫瑰反抗运动之人的审判多在一个小时内便审判终结,且其中不允许任何一方提出证据或对案件加以争论。法庭上的审判长往往像是检察官一般,对被告加以指控,接着便对被告加以定罪,并在被告律师未为任何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加以宣判(不过被告律师往往也选择保持沉默)。毫无疑问的,此种审判程序完全背离了当时德国的通常诉讼程序和法律,人民法院也因此被称为“袋鼠法庭”。
4 ) 不太沈重但警世
一看電影名稱"Sophie Scholl: The Final Days"(Die letzten Tage) 便知道女主角必要一死, 而故事當然也圍繞蘇菲最後的五天. 一齣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 發生在德國納粹時期(1943), 不太沈重但警世.
看完電影, 令我最深刻的印象是電影開首女主角及其兄長在大學校園裡急忙擺放傳單時的背景音樂及情景. 那令人緊張的節奏在電影末段Sophie, 哥哥Hans, 及友人面對審判及處死時再一次奏起, 很有震撼力. 這兩段音樂在電影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沒有它的襯托, 電影的壓迫感便難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導演是Marc Rothemund, 之前未看過他的作品. 女主角Julia Jentsch原來曾演"The Downfall" (Der Untergang, 2004), 但沒有印象. 電影囊括了十七個國際獎項, 資料如下:
Silver Bears Berlin 2005 for Best Leading Actress & Best Direction
3 German Film Awards 2005 for Best Film (Silver), Best Leading Actress (Julia Jentsch), Audience Award
Audience Award & Best Direction Brasilia 2005
Audience Award Hamptons 2005
Bernhard-Wicki-Award 2005
German Guild Award 2005
European Film Awards (Julia Jentsch & Marc Rothemund)
Bavarian Film Award 2005 (Producers' Award)
German Film Critics Award 2005 (Best Actress)
Source: German Films
另外也被提名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沒有吸引人的面孔, 沒有一絲幽默輕鬆, 唯一慘不忍睹是三人面臨處決時的景象, 掩了雙眼, 電影用全黑畫面交代, 空白銀幕維持了好一陣子, 把觀眾從銀幕帶回現實當中, 給人更真實的感覺. 整齣電影都是那五天(1943年2月18日至22日)所發生的一切, 審問, 審訊, 心理戰, 內心的鬥爭. 不花巧, 不造作, 審判場上納粹德軍的虛假殘酷在眾目睽睽之下更形實在.
5 ) 太阳依旧照亮天空
我愿选取Sophie在行刑以前对Hans和Probst说的这句,作为标题。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的德国,慕尼黑的大学生秘密地在一些公共场合写标语,表达对于纳粹统治的反抗,其中Scholl兄妹决定涉险将传单在大学中分发。他们的行动很轻易地就被发现了,他们被逮捕,被审问,到最后行刑。这故事不过几天时间。整部片子,仿佛德国这个民族,不多一分一毫的修饰,在影片情节内容安排,拍摄技巧运用等方面都十分的精要。
希望·天空·阳光
在最初的审讯时,Sophie面对严峻的检察官,在空隙间会望一望窗子,仍能够望到蓝天。这蓝天客观上不过是蓝天,但是更多的代表着Sophie心中的希望。在最初一轮审讯结束之时,Sophie被短暂地逮捕,随即又将被释放。Sophie望望此时的窗外,是红砖砌成的墙,黯无天日,她笑了,她不必面对这样的窗口。然而就在此时,一通电话宣告Sophie她无法重获自由,就差那么一点点。
审讯继续,检察官妄图 Sophie能够供出更多叛国罪犯,此时的天空被拉起的窗帘挡住了。尽管Sophie把她的智慧、信仰真诚地与检察官分享,检察官并不为所动。检查官也无法动摇一点点Sophie的世界观,她的理想,他拉开窗帘,背对着窗,然而Sophie看到了灿烂阳光,看到茫茫天空。
即使是Sophie被关在监狱,她也时常伫立于窗边,那个小小的窗,却有充足的阳光,能看到辽阔的天。在空袭的晚上,她似如春笋兀立迎接春雨的洗礼,她勇敢地站立,彷如不畏惧盲目的爆弹,彷如自己是自由的,而不是被监禁的。Sophie对着小窗口,呼唤她的上帝,呼唤又是宣告着她的希望。
最后Sophie被带出监狱,她即将面对死亡,却如一个初生的孩子,闭目沐浴着纯净的阳光,那一刻,仿佛世上没有了杀戮,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被尊重,没一个灵魂都是自由的。
反抗·言语·神情
贯穿全剧的是,那些为理想的争辩,到处都迸发着希望的信念,反抗的坚定。
人的思想、信念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得以传达。在Sophie与检察官对峙之时,自从她明白自己已经无法逃脱,只有承认自己的“罪行”时,她毫无逃避,她为自己的行为自豪。她一直都是那样坚定和骄傲。她反问检察官为什么犹太孩子和他们一样却被无情地用煤气、赌气杀害;为什么一个在他家乡的犹太牧师受到所有人的侮辱,而后毫无悬念地被杀害……她质疑检察官,他依据的法律妄图带来秩序,不过是希特勒用来高压统治,剥夺人们言论的自由的凭借。她认识到,她的民族正在被引导向一条死路,当希特勒失败之时,她的民族,会被世界人民排斥、指责,指责民众没有反抗希特勒的暴行。她回答检察官尖锐的问题,民众触犯法律,检察官觉得应该让民众遵守法律,Sophie镇定地说,法律是人制定的,法律是可以修改的,依据人的良心。人们,在民主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自己的权利,免于专制的伤害……
德国是一个寒冷的国家,人们时常说寒冷环境中长大的人更理性,而德国就是一个盛产思想家的国家。
然而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通胀,失业这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以及德国在一战后的耻辱:凡尔赛合约……这,使得德国一部分人沉醉在希特勒的蛊惑中……然而在此情况下,仍然有清醒的人,大学生——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青年能带来希望。
在所谓的诉讼时,一个身着红袍的法官几乎把整个诉讼的发言几乎都自己说了。所有的审讯程序都是虚设,辩护律师,听证人,全部都鸦雀无声,更不要说反对的声音。没有反对的声音就不可能有公平的审判,当只有一条所谓绝对正确的信条时,它必然是需要被怀疑的。真理是不需要歇斯底里的,真理并不需要强词夺理,指鹿为马,而法官恰恰只会抢断被告的反驳,只会大声呵斥,你看他额上青筋暴起,再看看镇定凛然的Scholl,正如Sophie所说,正因为法官以及所有纳粹思想的拥护者,纳粹之所以逮捕、审讯、处死他们,是因为纳粹的恐惧。
在影片中,让人为之一振的除了那间歇出现的天空、阳光以外。还有坚信希望坚定反抗的拥有共同理想的青年们的眼神。无论是他们独处时流露出的勇敢还是他们相互传递的鼓励,相互传递的希望与爱。你能在他们的眼睛中看到他们的力量,能从他们的眼睛中获得力量。
就在行刑前,监狱的看守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安慰,虽然这不符合规矩,三个“战友”——Sophie、Hans、Probst.围成一圈,同抽一支烟,他们微笑,为共同的理想而死,有能够分享思想的知己一同赴死,或许是一种英雄之泯灭的安慰。他们拥抱,仍旧微笑。
Sophie首先被带去行刑,她说:太阳依旧照亮天空。
她被押向刑房的路上,充分汲取着阳光。她美丽而年轻的面庞,在阳光下温暖,彷如新生的婴儿。思想是不死的。
我想起了《V for vendetta》中,最后的枪战场面,惊慌失措的官员一个劲的放弹,嘶吼:Die! Die! Why don’t U die? 接下来就是: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6 ) 白玫瑰何以开放
白玫瑰何以开放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桑克
当代德国曾经评选十大伟人,分别为阿登纳、马丁·路德、马克思、巴赫、爱因斯坦、歌德、古滕贝格、索菲·朔尔、勃兰特、俾斯麦。其中最年轻的索菲·朔尔,死时年仅22岁,而且她是十人之中唯一的女性。她凭什么享此盛誉?看起来简单:她暗中参与制作和散发反纳粹的“白玫瑰”传单,并因此慷慨就义。仔细思想,这极不简单。当时在纳粹德国内部,个人言论受到高度限制,进而形成“沉默的大多数”这等晦暗格局。作为脆弱的个人如何发出必要的声音?索菲和其他白玫瑰小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实践着关于发声的自由哲学。
索菲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1982年摄制的德国电影《白玫瑰(Die Weisse Rose)》描述了她复杂的心理变化。初到慕尼黑的索菲看到哥哥汉斯·朔尔书中“反抗暴政”的词句,便满怀忧虑地说:“我很害怕。”这种恐惧心理其实正是大多数人面临强权的心理。在强大而凶残的纳粹独裁政府面前,个体的确渺小而无力,每一个人在孤寂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看到由个体汇合而成的全体。影片中,汉斯对此做出分析:许多人只是觉得孤立无援,所以不敢拿传单,更不敢看传单。一些学生碰到传单如同触电一般,迅速丢弃。这种内心的恐惧是真实的,而纳粹思想追求的心理效果就是形成这一恐惧。它不仅造成表面服从,更主要的是强行剥夺每个人自由思考的权利,并使之成为纳粹政府的战争机器,屠杀他人生命同时,也屠杀自己的生命。二战之后,德国政府和人民对纳粹之所以猖獗以及公民在战争中的沉默,进行了深层次多方面的反思。1970年,勃兰特总理到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在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献花时,他突然下跪,向死难者请罪。这惊天一跪,充分显示了德国文化的生命力。承认罪行不是简单的事实确认,而是关乎德国传统是否丧失了反思机制。毫无疑问,战争与独裁这一双重罪行应由希特勒个人以及纳粹党、纳粹政府承担,但作为受害者的个体同样负有监督缺失的责任。在强权巨大的压力之下,沉默实际已轻易地演化成一种纵容,甚至是怂恿。
今年2月,柏林电影节公映《索菲·朔尔:希望与反抗(Sophie Scholl-Die letzten Tage)》,另一译名是《索菲·朔尔:最后的日子》。电影描述了索菲被捕之后短短几天内的审判与斩首过程。1968年出生的导演马克·罗特蒙德说:“当年,包括我祖父母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德国人,面对纳粹暴行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我希望对这种现象进行剖析。”他的话直指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每个公民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暴行发生之时,我作为一个人,为什么选择了沉默?索菲·朔尔并非三头六臂,只是一个普通姑娘,和走在街上的芸芸众生并无本质区别,是什么使她选择了出声?我以为,她的出发点仅仅是未泯的善良,这导致了她对犹太人的本能同情与对战争的本能厌恶。甚至可以这么说,不是政治觉悟使感性的索菲走向反抗之路,而是她人性中的良知。这良知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成长为一种公民正义。索菲在法庭上对法官说的话应当有充分理由成为告戒后世的箴言:“我今天站的地方,就是你们以后要站的地方。”是啊,真正拥有审判权的只能是可以辨析的历史。
但沉默仍然能够得到理解,如同恐惧本身。1982年的电影中,哲学教授胡贝尔像沉默的大多数一样对汉斯·朔尔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在这样困难的时局之中,你们的“一张纸又能改变什么?你们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曾参加过希特勒青年团的汉斯回答得非常简洁:“唤醒人们。”胡贝尔说得有道理,一张纸的确什么也不能改变,甚至于虚幻的人心。一场社会变革的正常进行或许只能来于合法的议会政治,来于其他具有推动能力的社会力量。但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还是悄然稀释了整体格局中单一色彩的浓度。这种稀释是微弱的,甚至是肉眼看不见的。但毕竟发生了,它不仅表达出平民对纳粹政府的不满、对侵略战争的厌弃,甚至也构成对其他异端言论的温暖拥抱。胡贝尔本人也是如此。他开始在纳粹当局的教授会议上消极抵抗,在课堂上讲授自由思考的权利,转而为印制传单提供纸张,最后索性加入白玫瑰的行列。他愤笔疾书:“不要再犹豫了!”他认识到传播思想的做法更适合于德国。唤醒,是啊,只有唤醒,像又一次启发民智的运动。1982年电影片头字幕显示了一份白玫瑰传单,上面写着:“如果暴动的浪潮席卷整个国家,就像空气一样,如果大家都来参与,那么制度就会在猛烈的浪潮中动摇。”这种说法可能过于文学化,但却表达了真理应有的激情。
如此理解不会有任何障碍:唤醒的一部分内容也包括知情权。汉斯说服索菲时谈到:“我们应该告诉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波兰,300万犹太人被杀,而我们的报道从来不会报道,所有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犹太人都关在集中营里。”也许正是残酷的事实力量,而不仅仅是亲情的感染,使索菲从恐惧的大多数转变为勇敢的反法西斯战士。她套购限量购买的邮票、信封、到教学楼偷拿印刷传单的纸张,暑假到兵工厂实习,索菲看着对面犹太女工尤舍将面包丸塞入手雷而会心微笑……在1982年电影紧张而流畅的镜头转换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觉醒为公民的全程。
引起我注意的还有胡贝尔与汉斯的其他争论。在纳粹变本加厉的思想钳制当中,汉斯萌念:以暴力反对纳粹政府。胡贝尔认为这不仅危险,也不恰当。因为散发传单是在魏玛宪法许可的范围之内,而暴力却是恐怖活动。白玫瑰小组成员克里斯托夫也反对暴力:“我们应该用精神战胜纳粹。”以暴反暴,只能换取更危险的暴力。学校集会之时,身穿纳粹制服的领导者致辞,引来正义学生的片片嘘声,继而演变成汉斯一位倾慕者后来描述的“反对纳粹的起义”。学生警察对面相博,警察手持棍棒手枪,学生则是赤手空拳。勇气固然可佳,但肢体的愤怒能够改变什么?或许只会结出反面的思想果实。这个暂且不论。汉斯倾慕者事后发问:“人们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这完全可答:正是由于白玫瑰传单的启蒙与激励。
1943年2月18日清晨,朔尔兄妹来到慕尼黑大学主楼,趁学生上课之机,把传单依次放在教室门口。索菲在主楼光明殿二层向下抛撒传单。校工史密特看到之后迅速举报,盖世太保立即予以逮捕。随即,克里斯托夫被捕。亚历山大·施莫雷尔、维利·格拉夫和胡贝尔等80余名白玫瑰小组成员先后被捕。
严格地说,告密者校工史密特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但他更接近于昏聩的爱国者或者布尔乔亚庸人。他热衷物质生活,恪守既成伦理,把政府等同国家,从而成为纳粹帮凶。这是一个可怜的小人物。1982年电影中,盖世太保表彰史密特,衣饰朴素的史密特谦卑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正是这种未能觉醒的狭隘认识,构成了纳粹强权政治的统治基础。这之中也包括索菲的男友福里茨,他甚至沾沾自喜于自己拥有向别人开枪的特权。他们无疑构成社会进步的阻力,教育他们唤醒他们,正是启蒙者的日常工作。
人性中的脆弱其实并非人性弱点,仅仅是特点而已。正因它的存在,人才之所以为人。2005年电影中,索菲拒绝了盖世太保的“好意”回到牢房,捂着肚子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是的,任何人面对生命的消逝都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索菲也不例外。但和其他人略有不同的是,索菲的理性一旦苏醒,她立刻明白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我害怕,但我并不屈服”,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拥有良知者的正常反应。恐惧不可怕,沉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问自答时丧失了良知。这是唯一不可以原谅的。索菲内在的精神生活给了她顽强的支撑。影片一开始,索菲和女友听着广播中的老歌,边笑边唱,让人几乎忘了窗外正在进行的残酷战争。导演马克·罗特蒙德说,这就是他对索菲的理解,一个拒绝认罪诱惑、为自由献出生命的人,她的精神世界必是温暖而充实。
被捕四天之后的22日下午5时临刑前,朔尔兄妹和克里斯托夫最后一次见面。他们彼此一句话不说,默默传抽着一根香烟。索菲第一个走上野蛮而血腥的断头台,她平抑着起伏的心脏,面无惧色,坦荡而从容。汉斯是最后一个,他把头伸进刀架,突然奋力高呼:“自由万岁!”这激昂的声音让人想起电影《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身受残酷的剐刑之际振聋发聩的呼喊:“FREE(自由)!”令人扼腕落泪。
战后,人们没有忘记白玫瑰,更没有忘记死难的六位烈士。1987年,白玫瑰小组成员米勒发起成立“白玫瑰”抵抗运动基金会。如今,慕尼黑大学主楼内的白玫瑰纪念馆,参观者每日络绎不绝。维利·格拉夫的姐姐今年在波恩大学演讲时说:“对我而言,讲述白玫瑰并不容易,因为这也影响了我自己的生命。但是我想,必须要和现在的年轻人讲,让他们知道并了解:曾经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白玫瑰在德国家喻户晓,在中国也非没有知音。2002年7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德汉对照本《白玫瑰》(王瑞芝译)。作者是汉斯和索菲的姐姐英格·朔尔,她依据当年文件遗存,详述汉斯、索菲生平以及事件经过。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此前也曾出版此书,译名是《白玫瑰一九四三》(周全译)。书中引用了当时法庭的判决书、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目击者的回忆,封面赫然写着德国前总统理查·魏兹塞克的评语:“每一个世代的勇气都重新决定我们的文明”。是啊,所有当代言语必然拥有历史的回声。
2005.8.9.
索菲的镇定让我敬佩又害怕,但我感动于她执意要去厕所哭泣发泄,这才是真正的一个人。
争辩的过程依然主观,或者这就是事实
我们不就是电影中描述的民众么?
那个时期的纳粹法律与秩序,的确值得研究
有慕尼黑大学场景
CCTV-6 初3
若是乌有之乡的网友们看看这部片子,一定会发现纳粹法官的调调跟他们是如此相像......
冷静、执着、坚定的索菲~对白很精彩
有一天你们会站在这个位置等待审判的。“今天你把我们吊死,明天就是你自己”。这冗长的电影里,那义正词严的以人民为名义的人,最终被人民抛弃。推荐给乌有之乡的人看。
3.5
每一个世代的勇气都重新决定我们的文明
仰视文明 也有牺牲
感谢国家,感谢互联网。
姐弟俩在审讯时的斗争,让人们难忘.
让人敬佩的勇气 高潮:与检训官的辩论 结局虽早意料到 但无法抗拒强大的感染力 建军日当天播放此片确算隐喻 独裁与屠杀不只是收录在外语词典中 今日横行跋扈的猪狗们注定逃不过明日人民真正的公审 公道自在人心
36
小时候看的革命片可谓于此片异曲同工,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政见,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始终值得歌颂的。想想今日的20余岁的年轻人,还有几个能够记得自己有过理想?
主要以对话展开情节,这种形式多少为本片增添了些思辨风格,不过中后期开始对话场面稍显失控,角色情绪显得做作,一种刻意的悲情。
女主角很成功,真实,嘴角始终带笑的贞德,柔弱坚强。全片将力道集中于被捕解运审讯判决,冷酷色调恰恰衬托出主角的气质,是本片最值得称道之处,处理信仰亦到位。缺点和失败也很明显,最后诀别忍不住用类似轻音乐的钢琴注水,大大降低强度,再现盖世太保(彼拉多)同情面貌嫌多余。四星减
追求的阵痛是十级的疼痛,但每一个母亲都知道,诞生的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造物。大学生的天真到现在仍然是一种痼疾,它赋予了我们理想主义和热血,却教不会我们到哪里寻找自己的出路。没有成为牺牲者的,必将抱着那种自以为神圣的信念走下去,然而事实是,只有遇见了死亡,才会懂得经过反思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