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平凡且在默默努力的你
比起来抢热评,我很喜欢静静的欣赏完全集后点下看完,有了共鸣和感悟后就会写下些自己的感受。
不是艺考生,但是看着故事里的矢口总会有深深的感触。
矢口的艺考阶段经历了感兴趣、深入、遇到打击、努力得到认可、遇到瓶颈、然后接纳自己,最终在看到放榜结果有自己的时候的吃惊与错愕,感到不真实。
他的故事仿佛也在折射着生活中的每个平凡人,其中就有一个我。
矢口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经过一年的突击与训练,最终拿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大学的offer,不得不说他算是天才,但是在他的备考过程中其实是一直不自信的,在他的艺考班里有太多天才,有几乎是同样零基础但天生就有艺术天赋的高桥,
有去年以应届生身份拿到录取成绩第一名的妹妹桑名,
还有轻轻松松的画画,轻轻松松的拿到优异成绩的桥田。
在这样的补习班里,矢口几乎是每天都在受到打击。唯一支撑他的就是他想画画的决心。
制作组对矢口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对白,无论是他第一次的班里作品评比,因为自己的决心被高桥轻视,还是后面复试时候因为身体不支导致第一天浪费了半天时间,以及最后考上后的不真实感。就如同将自己代入进去,真实的体验着他的感受。
从高考备考到如今准备研究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的抉择,我依然还是很迷茫,虽然申请已经提交,但是对于自己能不能被录取其实还是不清楚,甚至感觉到能够录取的机会是很迷茫的,但是自己还是有一股精神气支撑着自己要一直做下去。
前几个月的自己刚到美国,因为对周遭环境的不适应以及课程的压力,自己感到焦躁,也无心思考其他事情,也一直搁置自己的申请,而到了有精力和心思去准备考试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十一月初了。那时的自己看着要申请的材料和文书,瞬间就带入到矢口的角色了。当我找到我的mentor告诉了我想要去申请的学校和自己的基本情况后,老师说申请的学生很多,会很competitive。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后其实是很没底,对于自己能去到那个学校更加没信心了。而随后我调整好心情,专注于文书的修改,那时每周有三次机会去找tutor聊文书,聊如何修改,我的文书从一开始干巴巴的陈述到修改添加我的内容,再到后面感觉可以了但是打回去重新调整结构,再到后面接受重写,最后写完得到肯定,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周基本上是看完后隔天改完第三天又去,反复推敲修改。
那时的我加上课业ddl和各种文章的压力,休息时间有时会推迟到后半夜,又因为电脑损坏维修中的原因一直用着学校电脑,也因此时不时会错过公交末班车,最终不得不忍痛打车回家。
八虎的经历很像一个平凡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功获得了自己应有的成绩。也正是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在这部作画不是很优异的动漫情况下一直吸引着我看下去。我喜欢他的不自信,喜欢他的迷茫,喜欢他的被别人不断“凡尔赛”遭受打脸。
他的平凡和他的努力也让我在申请季能够得到慰藉。也正是因为平凡却依旧努力,专注于过程,专注于当下,所以即使努力了,即使结果并不如意,我们依然不会后悔。
我曾经在申请联合培养时也遭遇了很大的打击及迷茫,那时的我面对托福成绩的压力与另一个正在交换留学的学姐交流,也说到了自己的迷茫无助。当时的她给了我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如今这句话我依然记着,我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我也在努力着向着自己的理想拼搏着。
致每一个拼搏奋斗的平凡人在最后都会收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复制品的外壳剥落 现在 脉搏开始跳动
就像主角开头说的“对我来说提高考试的分数也好,与人圆滑的交际也好,得到的乐趣就和完成定额任务时差不多”,大家都在程式化的生活着,通宵看球,抽烟,说漂亮话,为了迎合他人,在小团体里面报团取暖,就像Replica中唱到的完全腐朽的复制品
一幅画惊艳了主角,让他想起了自己喜欢画画,就像少林足球里面“我猪肉佬何尝不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舞蹈家”,目标艺大报培训班,太多人没有这份勇气跳出既定的人生轨迹,自然而然的容易带入到角色去为他摇旗呐喊,能在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喜好,义无反顾的去追逐梦想,太让人羡慕了
“如果你看见的是蓝色,那么不管苹果还是兔子,都可以画成蓝色”,蓝色最能让人联想到的:天空,海洋,都代表着梦想和希望,一幅蓝色的涩谷是梦开始的地方,最后的大海之旅是重生,赤裸自我的裸体画像,脱去一切的伪装,接受真正的自己,“很多人一辈子都脱不下外衣”,包括自己的喜好也可能是自己的伪装,“我相信只有我的喜好会保护我,结果我时常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为了奶奶高兴选择日本画的龙二,明明有一直喜欢的女孩子,却非得为了让人理解去向男生表白(龙二竟然是想成为女性的蕾丝?真正的性别男,爱好女)
同样的问题也被抛给主角,“你明明不学美术也可以的”,仅凭着自以为的喜欢,在一次次的挫败感下迷失自己, 自己以为的喜欢是真的喜欢吗?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自信的,会陷入自我怀疑当中,“试着抛弃失败的概念”,不去考虑所谓的应试,用手段去表达内心,一幅“缘”坚定了信念,画画就是表达内心的艺术
“应对能力”,“自作主张的能力”,“享受的能力”其实并不冲突,主角一直以来的迎合他人,努力成为父母和老师口中的好孩子,对朋友察言观色,让他忽略掉了“享受的能力”,就像小恋对他说的“不管是诉苦还是别的什么,我们都喜欢听你说话”,对啊,作为吃喝玩乐的损友,只是单纯的喜欢听你说话,仅此而已,所以画自己喜欢的画就好了
“如果你遇到有人溺水,就算你会送上救生衣,也绝不会自己跳进海里”, 朋友,会在困难时伸出援手来帮助你 ,现实当中能有小恋这样懂你的朋友已经很难得了,但是知己,像龙二这样能够袒露内心互相倾诉的知己,要处于同等位置,这样才不会有俯视,“溺水时的痛苦和大海的黑暗,只有同样溺水的人才会明白”,如果你有幸遇到了那个能为你不顾一切的知己,记得珍惜
这部动漫里人和人的关系我觉得很舒服,很真实,人活在世上,不就是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吗?孤独感是很可怕的,主角落泪的场景其实很多,小恋一眼认出了主角的那幅画是涩谷的清晨,八虎直接就哭了,“出生以来头一次,感到自己和别人有了真正的交流”,包括后面那句“不管是诉苦还是别的什么,我们都喜欢听你说话”。跟小兵长的交流,“你明明不学美术也可以”,主角当时的画并不能被兵长理解和认可,哭了,对应到最后那场考试,走廊上兵长一下就说出了主角想表达的东西,认可了主角的成长,这么久的努力没有白费,主角高兴的又哭了 ,兵长这个人物其实也挺可爱的
其他一些角色也很不错,美术课的老师,眯眯眼虽然都是怪物,但是睁开眼睛真的太亲切了,学姐,在意自己姐姐的桑名,双马尾眯眯眼(我怀疑他是gay),当然还有补习班的大叶老师,总觉的大叶这个形象有点似曾相识,想不起来了
最后,看这部漫,请千万不要跳ed!
【追番理由】看PV
美术生为了考上美术大学而努力的励志故事。原作评价非常好。
【观看感受】好看·值回票价时间价
你的感动来自于这个故事,还是自己?
《蓝色时期》的原作评价非常好,我记得宣布动画化时评论转发一水的期待,搜索片名,也能看到不少美术生、绘画相关人士惊呼这部作品的真实与动人。这些声音+职业/兴趣题材在我的好球区+先行PV(作品卡片左侧大图)很漂亮,我个人也因此对这部抱了很高的期待。
但很遗憾,《蓝色时期》的动画版并没能回应这些期待。
很多人说,这样的落差来自动画贫穷的画面、中规中矩甚至有些生硬的分镜演出、毫无存在的音乐、……但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也存在一点点问题。
看第1话时,我是很激动的。当主角八虎一边配合着热闹的气氛和朋友们一起庆祝支持球队的胜利,一边默默想着“这份感动,是谁的感动”,当他在自己画作的意图被他人理解时激动地想“その時 生まれて ちゃんと人と会話できたきがした”(那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与他人真正交流的感觉 ),我超!有!共!鸣!因此非常期待八虎之后的故事。
但从第2话开始,八虎在学艺术、考美大的道路上越走越稳,第1话时的共鸣也离我越来越远。
可能因为我不是美术生,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我看这个故事总像隔着一层什么,时间的流动是模糊的,角色们的画作和情感也是模糊的。
八虎加入美术部后,有几个个性十足的同学登场,我还期待着美术部的故事,结果转眼间八虎就和一群我完全不熟的同学一起送我也完全不熟的前辈毕业了。八虎也和龙二去参加校外的艺考培训了。
八虎和龙二去参加校外的艺考培训后,我还期待着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结果八虎就认识了三个新同学,和他们一起上课,而龙二只偶尔在他的回短暂的上下线了。
八虎认识了三个新同学后,我还期待着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结果八虎基本上就在画画-老师评价-画画-老师评价的备考(画还不是每一幅都给我们看,作为对比的同学的画更是几乎不展示),对同学的事情,碰到了聊两句就各自散开。
以致于12话看下来,我对这些角色,就像对我时而见到但从来没有聊过天的邻居们一样,没有一个是真正熟悉的。包括镜头最多、心理描写一堆的主角八虎,我也搞不懂他的脑回路。
也许艺术家的想法,就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吧(笑)
因为第1话和后面观感的巨大差距,我开始怀疑原作的好评,不是因为这个故事讲得好、能让没有类似经历的人也为止感动,而是因为这其中的一些台词or片段引起了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的强烈共鸣、让他们用自己的经历把故事没讲的细节、情感没到的部分直接给补全了。(当然,我没有证据。)
不过,虽然这个故事整体在我看来不够动人,但我也从这个故事的片段中获得了一些收获。
比如,之前说过的、对于“その時 生まれて ちゃんと人と会話できたきがした”的共鸣。还有“艺术是不能吃的菜,有大众评价,也有个人口味”那段比喻。以及在观看过程中,慢慢get到的“语言(词汇)的表达是有限的,但艺术(绘画、音乐)的表达是无限的”的意思。
冲着这些,我给7/10分。
最后吐槽一句,最开始看PV,我以为龙二是女一,真正看的时候,我发现龙二的男二,往后看看,我发现真正的男二另有其人……
要从抽象的思考中映射到具象之中,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与他人的关系,还是在自己的努力,不去投射毫无意义,圆融方才有趣。 找到有趣的,有感触的事情,对我来说那是一段四季分明的时光。春天的雪融和新绿,夏天的灼烧一切的夏日和白杨树柳树白蜡耀眼的绿色,秋天扫不完的落叶和混着沙尘呲啦啦的秋风,冬天踩在雪上吱拉兹啦的响声,雪是最廉价也是最好玩的玩具,严寒也让我牢记,家永远是远行者的动力,人之所以可以探险可以闯荡,恰恰是因为永远有那一簇火炉,一盏明灯在雪夜里静静等待,回家之后,妈妈姥姥在厨房忙活,饭菜的香味已经飘出来了一些,姨姨舅舅在门口迎着,灿烂的笑颜,灯光昏暗却散发着热切的,全套土黄色的家具散着郁郁的温度,冻僵的脚趾有了反应,手指渐渐可以屈伸,回家了,像是一个探索完新大陆的航海家。 警醒自己不要用手段去弥补手段,关键在于内容和认知,找到武器,练习,许会回忆武器的力量,鼓励不能飘起了。
一个几近写实的美术生故事,有迷茫、烦恼、抉择、青春、认真、努力、励志的存在,即使不了解美术,也可以在矢口八虎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映入眼帘的天使画作,是心脏跳动的开始。
“如果你看见的是蓝色,不管苹果还是兔子都可以画成蓝色。”
蓝色是天空与海洋的湛蓝,也是青春时期的忧郁。
“清晨的涩谷是蓝色的。”
“直言自己喜欢何物,真是可怕”,被人洞穿作画意图时,内心掩盖不住的喜悦,是一次真正的对话。
“喜欢的事物只作为兴趣足矣”是大人的做法。
“无言的呐喊在我脑海中回响”,看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作品时为之一颤与内心的不甘。
参加考试时的思绪回荡,周边人事物与凝重的空气,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就会泛起心境的涟漪,每个认真参加过考试的人都会因此引起共鸣。
时间在八虎的低语思绪中转动,只身一人的画室,同行的大多数人已然掉队,只有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不断前进,怀抱热爱,进行思考,奋斗,探索,进步。
我们又何尝不能在努力一些。
以艺考为题材的青春励志番。动画党,但看得出来原作漫画的剧情是真的强,就算动画制作十分拉垮,也依旧使人看了印象深刻。纯动画党也猜得到,这就是所谓的惨遭动画化。对青春时期的梦想的刻画又励志又足够写实,经历过青春迷茫时期的人看了想必都会有共鸣,学过画画的恐怕就更有共鸣了。唉,要是能有《古见同学》那样的制作,有一半就够了,绝对能好看许多。
男主角八虎乍一看不是个标准的美术生。本来是个成绩好的小混混(既和朋友鬼混又回家偷偷学习),社交和学习姑且都在用心维持,看上去生龙活虎,但并不打心底里觉得生活有意思。因为美术课用心画出的一幅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认真地喜欢上了绘画,想走美术的路。“绘画是另一种语言。”“通过画画,我第一次有真正在交流的感觉。”“画画让我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注意过的事。” 说是新世界的大门确实毫不为过。
又因为家庭条件普通,上不了学费太贵的私立艺术大学,已经高二的他就只能用最后一、二年的时间竞争唯一的公立美术大学东京艺大。虽然这和许多从小就开始学美术的美术生不同,但我相信高中甚至高中以后才找到自己梦想的人并不少,而这种人设可以很好的讲述追求梦想时的挣扎与迷茫。男主自己就纠结过不少次自己起步太晚,比不上从小开始学的人。
除了实力的问题,也正因为起步晚,学画画考艺大,对他而言不是一条理所当然的路,更会被“把画画当兴趣就行不一定要考艺大”这种问题所困。对此,美术老师的回答是,“这是大人的想法。不努力的孩子,都是没有热爱之事的孩子。努力做热爱之事的人,是无敌的。把人生最大的砝码堵在喜欢的事情上,是很正常的。” 唉,这我只能说共勉吧。而男主确实也把“努力做热爱之事的人是无敌的”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不能说他完全没有天赋,不然不可能作为应届生,顺利地考上艺大,可他的努力也确实有目共睹,不会让人觉得主角光环太过强烈。像是,别人觉得多到做不完的作业,他还主动要求加量;睡眠不足,寻麻疹,眼睛疲劳等等身体不适一个不少;作画时,没有太过抒情地搞艺术天降灵感,反而感觉理性思考构图的情况更多,甚至有种考试要求独创艺术思维就得特意把我的思维变独创些艺术些的感觉……这点也很写实,考试嘛,不寒颤。
除了男主,把其他配角的人设放在一起,则更成了一个美术生群像了。例如,家里人都是艺大生,还都是首席级别的,自己虽然画得也很好,却得背负和家人比较的压力;初学者就画得超好,看补习班不爽就回家自学且顺利考上,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型选手,不过老天爷不会赏两碗饭,所以除了美术无路可走,某种意义上比古见同学还不会说话;光是看别人的画就能很开心的研究型乐子人;因为家人压力,方向选了日本画,但自己更想当服装设计,还外加自我认同问题的双性恋女装大佬;只想画自己想画的主题,所以只敢申能自选题的学校的天使学姐;边打工变艺考,考了五年都没考上最终放弃艺大的人间真实。
因为男主的重要性与戏份都是绝对的第一,当然不能把本片称作群像剧,可这些配角也无疑拼出了一幅美术生的众生百态。艺考阶段对男主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天赋型选手与女装大佬。对天赋型选手,男主表示又爱又恨,又酸又被才能与我行我素的气质所折服,确实是一种用嫉妒无法完全概括的感情。女装大佬那边的事则比较复杂与严肃,甚至和美术没啥关系,主要在于身份认同与家人的不理解。当然,对于男主而言,则是几天后的考试与好友的心理状态的两难抉择。
其实我觉得女装大佬心态崩了这个支线放到整个故事中比较突兀,不过“溺水vs在岸上抛救生衣”的比喻挺有趣的。还有画自己的裸体也为最后的考试做了铺垫,“观察自己的身体才发现人类的裸体竟如此丑陋,穿衣服是因为人类想掩饰真实的自己”,虽然我是穿衣服是为了保暖派,但这种思想似乎挺艺术的(话说回来,画面上的男主这八块腹肌,感觉没有天天去健身房练不出来这种身材,说这话没有说服力)。以及,对女装大佬的角色刻画我也很喜欢。虽然是伪娘,却没有特意迎合刻板印象,看得出来他有无法用伪娘概括的自己的性格,有认真地为身份认同而纠结,甚至都不是完全的同性恋有喜欢过女生,是个很成功的女装大佬角色。
他和男主的关系也很有意思,明明女装大佬这个设定会让人很想刷男上加男,甚至还是在同一个房子里画自己裸画的关系(当然中间有隔屏风),可他们两个看上去真的像友情,就是那种“我就算想磕cp那也是我自己的事,原作很明显是友谊”的感觉。有个能谈自己少数性取向的直男朋友,那也是段令人羡慕的友谊了。
对了,又来到了调侃b站环节。听说这部又是b站花钱买了版权,但完结了还没播。也不知道是因为金发妹其实是金发男,还是因为最后两集考试题是裸体模特。我也知道花钱买了这种积极向上励志番,结果因为不明原因没有播不是b站的错,可其他靶子不适合被打,就只能来日常调侃b站了。微笑就好,盗版万岁。不过,如果能播,我倒挺想看看某些关键集数删了几分钟。唉,连龙女仆最后一集的双婚纱都删得一点不剩了……
第一卷的剧情说实话很难共情(不管是漫画还是动画都是),但第二卷开始就有代入感了,没有天分的人的武器是努力和应试策略是真的,然后就会面临人生的三大幻灭…哈哈哈…三三的心理洞察是本作最精华…
男主太光环了,美术入试是非常赌实力赌概率的路子。我想看到的是确实风雨艰难、绘画数年痛苦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读艺术的角色,这最贴近现实。美术老师告诉他倍率200我立马条件反射:那不是油画系吗?为何要往最难的科考。那还真是你名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总归有人讲一个群体了,哪怕最表层。
动画最大的功劳是足够朴素——即便在角色情绪激烈之时,动画也没有跟随之,而是将自己置于冷静的注视位置,真正映射他们对自己、世界最独一无二的感知。
努力的过程就是这种感觉吧,痛苦、平淡、接受属于自己的结果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涩谷吗?
励志谁不爱,可惜质量拉。
十一假期即将结束 困得粘在床上一整个下午 醒来一边吃饭一边看蓝色时期 窗外是下过雨的黄昏 推送里有人问十年前的梦想现在实现了么 可是十年前居然是2011年 又好像仅仅是昨天 有点惆怅 秋意渐深总是惹人感怀 想起我也曾经向往过武藏美
就是太穷了。导致剧中画作难以理解,无法共情角色的评价(。
结尾感动到我了,当森学姐看着八虎的画说到很漂亮时候,和故事的最初刚好是一个反向对照。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以美术生为主题的动画作品,第一部截止到八虎考上艺大。这部作品我必须给5星,因为看原著漫画时,我也在备考美院,看到八虎考上之后给了我很大的鼓舞。经过艰苦的努力,如今发榜了,我也考上了美院,再接着看动画版,结尾八虎看到榜单上有自己的喜悦和激动,真是终身难忘,溢于言表。明年就开始我的美院之旅了,也期待这部动画作品的第二部大学创作生活。
每次男主称自己是个没有天赋的人,手残党看看他的作品,留下被凡尔赛的泪水。
年轻时的一腔热血如今实现了么?还是你退而却步成为了世俗的大人?如他一般的少年,也曾觉得迷茫无助,因一副绘画被触动,纵身投入美丽却又无情的艺术殿堂,他是幸运的,有天赋有行动力有支持的师友。动画讲述的艺考阶段经历了感兴趣、深入、遇到打击、努力得到认可、遇到瓶颈、然后接纳自己,努力的过程就是这样,迷惘又快乐。
努力,迷茫,挣扎,发现,然后继续努力,开始又一个loop。各种纯粹且强烈的情感。年轻真好……
穷,但动人
美术生看这种东西真的不会情绪失控吗 画室压抑的氛围 考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孤注一掷的焦虑恐慌 碰到天才的无能为力 中途弃考的 第n次复读的 全都让人胃疼 桑名那种才是大部分人的遭遇 不努力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喜欢的事情 / 将人生最重的砝码放在喜欢的事情上不是很正常吗 (扎 往这扎
没有追漫画,只看过一点点,是不错的。写实严肃,兼有浪漫与夸张,很像故事里的美术生们。动画制作还是弱一些,可能精力都花在故事里的人们创作的画上了。必须耐下性子看,看进去,师长前辈们的教诲与启发、男主的心得与感触、考学的紧张与压抑就都能感同身受了。最喜欢开篇,每个人眼中所见色彩都是不同,所以美术课上男主褪去好学生的虚伪外皮,画下满是蓝色的清晨街道,这幅画仿佛这部动画的基调。青色、青涩,希望、绝望。相比卷王男主(真的太像国内那种口是心非的学霸了),挣扎的龙二、冷傲世田介、佛系桥田悠、大概是女主桑名真纪、补习班老师、学校老师、启蒙导师森学姐、男主的母亲和朋友……这些配角们的挣扎、释怀、命运、决心更令人触动。最后三天油画的刻画,压迫感真强啊,梦回高考了都。
原作的底子够厚,即使是这样朴实无华的制作,在习惯之后也只是沉浸在感动之中。看到矢口同学考上了艺大,就像我自己考上了一样开心。
看在《鏈鋸人》後面就覺得好像有點普通。但喜歡畫畫的我還是看得很開心,很能體會龍二的心情。
印象中,吉田玲子负责的系列构成都特别的稳,印象中舛成孝二也没监督过这种“过度”写实的剧————琢磨应该是《蜂蜜与四叶草》的分镜演出经历而找上的!?谁家孩子有学画画,可以例入推荐剧目。另,好像这套原作漫画去年国内有引进。
美术生备考指南
挺有意思的画画科普类作品,男主进入绘画领域的设计还有点意思,反正古典艺术还是很让我着迷的,毕加索就算了吧~~~PS:绘画部的老师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