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朋友眼中的爱情楷模,而如今结婚业已15年的尼古拉(布鲁诺·托德契尼 Bruno Todeschini 饰)和玛丽(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Valeria Bruni Tedeschi 饰)却突然宣告离婚,这令周围的人惊诧不已。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分手十分友好,似乎这好聚好散的样子也很让人羡慕。可是个中的痛苦几人知,即使离婚了,他们还结伴前往巴黎参加好友的婚礼,还延续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习惯,还会歇斯底里地指责对方的种种不是,还会为了对方吃醋生闷气。厮守亦或分别,不能改变的是你在我心中决然不可动摇的位置。爱已成为习惯,我们无法停止……
本片荣获2005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CICAE奖和评审团特别奖。
(一)叙事与形式: 日本导演诹访敦彦拍摄的电影不算多,但就笔者看过的一些皆留下了不凡印象。这部影片收录于06年的《电影手册》,一贯极简的叙事与凝练的景深让诹访敦彦在欧洲获得了不小名气。另外,这部《现代离婚故事》也是继侯孝贤《咖啡时光》之后另一部棱角分明的现代电影,两部电影与小津安二郎都有着相关联系。它们的创作理念,同样是处于语言完全不通的情况下拍摄的异国电影,除了整体大纲,并没有具体的剧本台词,完全需要演员依照生活当中情感与肢体的经验,在临场时对情景作出即兴、真实的反应,这样,营造出现实生活的质感。 在叙事上,秉承了单一的线性结构,全篇幅简单直观,始终围绕着两人之间。以慢缓、沉静的笔触,聚焦于生活现象里的细微琐屑,观看的观众尤其需要将时间停格,寻找不同程度的情境参与。在形式上,全篇以跟拍,固定机位,面部的特写组建。不似伯格曼《婚姻生活》里面戏剧形式的对话,以表演的张力与叙述为主的影像构建。影片以长镜头贯穿篇幅,对白极少,大段固定机位的长镜头背后衔接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平面上由近及远的环境景致与层次的分明,充分调动影像背后的空间纵深,用凝练的场面调度勾勒并延伸影像,完整呈现出现实空间的真实感。 区别于传统工业的模式化电影,现代性的影像摒弃了繁复冗余的花哨元素,摒弃了戏剧性冲突与因果叙事的张力。以简约素朴的笔触还原现实生活,呈现客观现象的真实,带动观众自身参与的主动性。抽离了作者赋予影像意义的主观偏向,直接让演员参与创作,触生给予电影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信息、思考和意义。电影这门工艺发展至今天,电影的现代性一并在更迭创新,诹访敦彦无疑是其间的参与、见证者。 (二)时间与孤独: 诹访敦彦笔下的现代婚姻仍独具风味,夫妻两人之间就像《婚姻生活》里面的丽芙与厄兰,两人因为个体相互的孤立性,在交流上存在制约与欠缺,找不到契合点将内心真实的声音向对方倾诉,却始终逃避不掉彼此之间原有的生活惯性,以及情感上的依赖。两人反反复复的争端,最终,呈现出普遍残酷的两性关系。 影像中的男女已然不是青春期间热恋的阶段,曾经爱情之花已然凋零剥落。所谓婚姻,是作为人类世界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契约,而在观念趋于开放的现代夫妻关系,其约束意义也在随着时空而日渐消亡。影片强调的不在于离婚后两人爱情的消逝与分离的痛苦,而在强调人的内在对爱与被爱的情感倾向,强调人的孤独与恐惧心理。诹访敦彦精准的抓取到了现代社会里面人与人的距离以及对爱的极度渴望。 婚礼上周身之外的言谈欢笑始终与自我的内心显得格格不入,热闹的情景掩饰不了即将分离后内心深处的感伤与无所适从。城市的街景,不安的生活节奏,迎面内心情感的贫乏与疏离,直接支配影响人性的孤立与情感的孤独。在营造两人内部的困锁之外,又及外部世界的繁华喧嚣形成比对。镜头面前呈现黯淡禁闭的空间,打开窗户,外界市井的喧哗声袭来,除非外面世界的嘲杂,剩下是内心满溢的荒芜感。只有躯体是温暖的,只有人情与爱足以填补日渐不安的心灵。面对即将疾驰的列车,与人群离合的熙熙攘攘,相视缄默,惟有两两相拥。 在镜头的设置中,分别将视角对准夫妻各自隐遁的私人空间,以听觉,行为,光线,言语勾勒人的内心世界。不论其秉承于小津笔下的孤独境遇,抑或在影像处理上享有自己的独立语境,诹访敦彦以沉着凝练的手笔将隐蔽于生活背面的人性困境,将时间与变化的人情悲凉传递出来了。
一位深受法国电影和文化影响的导演...
“婚姻应如驾照,年审,五年审,十年审。” 爱的是人还是自己的习惯?有人视等待为自由,有人称等待为孤独。
杰作。为了一种新电影:如此简单,情绪力量又这般足。少见。
9.5 六星,久久不能言语。我难以入睡,一个女人横亘在我的眼睑之间;假如我能,我会喊她走开,但是我的喉咙也卡着一个女人。
好久没看这样纯正的文艺电影,摄影机往这里一放导演就吃面去了,隔板一隔就算换了个场景了。观影的过程是一种煎熬,似曾相识的情绪却悄悄渗透蔓延。最后车站告别的场景美若天仙,是今年看到的最长久最动人的告别。
3.5;婚姻中既定的相处习惯是长治久安的源泉,亦是庸常磨损新奇的厌倦过程,很难界定爱与不爱的分水岭,久久不愿放手更多是对共处时光的共情,这种捆绑式的纠缠反复演绎,隔期发作,宛如待审的执照,一切都听凭命运的指挥,在沉浸的凝视中,体会一种彻骨的绝望——并非仅是对婚姻存亡的无奈,更多出于对自身无力改变顽疾的愤怒;固定机位下的审视,如探照灯般照射到两颗撕扯到地老天荒的灵魂中去,结尾很棒。
唉。。。 P.S 该译为 完美的一对 吧 哈哈
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但镜头之外的情绪却又暗潮涌动,除了开头几乎看不到任何的镜头运动,摄影机仿佛也被隐藏了起来,多次出现的罗丹雕塑也暗示着现代人纠结纷乱的情感世界,无法确定自己的内心,多次想到伯格曼的《婚姻场景》,是不是婚姻本身才是束缚人物情感的凶器?我要没有禁锢的自由
看上去像是女人单方面的作
阿克曼和蔡明亮闹离婚,老舍跑来劝:七年之痒,十年之麻!一日夫妻百日恩,闹完离婚胜新婚
十五年很长吗?再长也只能被提到四次而已
压根就一个日本片
最后,我把行李都放上火车,只身留在你身边。
你知道十五年婚姻的真實和生活的本來。那個孩子要畫面具,卻畫錯了。扮演偽裝下的克制終成為心照不宣,我們的自欺欺人之路要延續到何時。無盡頭,無盡日。
没有盐的眼泪。
【C-】导演想将人物完全置于环境,不受干扰,同时不断将人物放入边角,想挤压出情绪,以平静之姿完成情感的内在爆发。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完全通过台词推进。。直白的外显,影像上几乎没有一丝思考。(除了利用景别切换的反差)当然偶尔还是能感受到,但大多数时候情感的传递是相当失败的。固定镜头真应该学学邦哥。
有那麼一點點不完美的地方,不過如果可以的話,的確是我最想拍出的那類作品,戲并不只是鏡頭内,同時也在鏡頭外。最後一個鏡頭,就像女主角在訪談花絮里說的,是見證愛的奇蹟的時刻
垂淚,不甘心,撂狠話,後悔,再垂淚,不甘心,撂狠話,後悔,又垂淚。
怪,一个日本导演拍两个法国人的离婚生活。很多固定机位和背光的镜头。15年了,还是决定离婚,还是决定放手。女主角说,我已经是年老的女人,而你还是年轻的男人。
有一幕的角落出現Cartman跟K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