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看莫斯科战役部分的时候有点被感动到所以没有记录,在文前声明本人并非德语专业,也不是专业研究二战历史的,只属于普普通通战争史爱好者。
以下部分可能会含有严重剧透,请慎点。
值得注意的细节(做的太好了实在是respect!!!真的处处都是亮点)
1. 电影中的军官制服颜色。由于当时各厂出产的制服羊毛含量不同,确实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结果。特别是对于军官来说——他们的制服多为定制,可能找到的厂家不同;而士兵是集体派发的,某一时段入伍的制服颜色会较为统一。
2.胸鹰/臂鹰。为了表示区分,党卫军的制服上都会在上臂缝制鹰标,而国防军只有胸口有鹰徽。在训练时间的瞭望塔中所有国防军军官的制服都非常符合标准。
3.勋章。据观察,耶格尔身上有
一级和二级铁十字(一级挂脖子,二级在衣袋);银制装甲作战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参加三次装甲突击;在一次突击表现优秀并受伤;在一次突击中获得其他种类奖章。 );东线冻肉章(1942.5.26颁发,本名为第一次冬季作战战功勋章);金质战伤勋章(授予在作战中受伤5次以上或伤残、死亡的人员)
而耶格尔在集中营的副官身上的铁十字只有一枚二级。
4.耶格尔的军衔是旗队长,他的副官军衔是一级突击中队长(对应国防军军衔为上尉),集中营的长官(那个胖胖有胡子的)军衔为二级突击大队长(对应国防军军衔为少校)
5.他们参加了莫斯科战役, 这场战役1942年1月结束,根据雪和离莫斯科还有35公里可以判定为大约10-12月之间。他们隶属于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下辖第24摩托化军第3、4装甲师、第10摩步师;第47摩托化军第17、18装甲师;第48摩托化军第9装甲师、第16、25摩步师)
6.在训练中出现的国防军军官军衔为中将,而站在他身后的另外一位是少将。中将的脖子上挂了一枚加了银制橡树叶双剑饰的一级铁十字。
7.训练中出现的打炮(?)的德国士兵为希特勒青年团(Hitlersjungend)的成员,后期由于兵员不足,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也经过简易训练就被派上了战场。
8.在逃离过程中,T-34车组到达的德国城市的背景音放的是《埃丽卡》,而根据集中营位置判断此城市应该是德国的东部城市魏玛。举起双手的普通警察沿用了一战时期的款式尖顶盔。没有盖世太保是正常的——秘密警察哪有这么多,只不过安全局的宣传让人闻风丧胆罢了(?)
8.耶格尔带的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阻击他们使用的是88mm高射炮,本来是用于打飞机的。隆美尔元帅在北非战场上将它用于轰盟军坦克。
(88mm高射炮,隆妹狂喜)
9.集中营出现的一圈跑道和不停奔跑的犯人表现的是在集中营中让囚犯试鞋的场景,跑道模拟了德军在欧洲占领区可能遇到的所有路面形态。由于集中营劳力价格低廉,德国制鞋企业将他们设计的各种新鞋送到集中营,由囚犯“试鞋突击队”在跑道上做高强度的长时间行军,以测试鞋底耐磨程度,要求负重行走达到3000公里。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试鞋还伴随着试药。
我记录的翻译错误:
1.莫斯科战役后,耶格尔旗队长的教官生涯前:一位长得很像日本人,黑发剃成榛子头但梳成中分,戴眼镜,留小胡子的高级官员接受了耶格尔手中的文件,这位同志的党卫军军衔为全国总指挥(reichsführer-ss),台词也是这么念的,但是翻译直接变成了“希姆莱阁下”(确实是希姆莱,但是这样翻译显然不妥)
2.他们提到了“古德里安将军”,此处需要科普一下二战时期的德国国防军(Wehrmacht)的将官军衔从元帅开始由高到低为陆军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而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在1944年的军衔为大将,所以显然翻译为大将更符合。
3.出现了集中营的画面,而集中营并非翻译所用的“图林”而是“图林根”,即为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在德国城市魏玛附近(魏玛为一战后魏玛共和国的创立地)
4.从一开始,俄罗斯人们都称呼德国人为“Fritz”,这个词语翻译成“法西斯”显然是错误的。就像德国人称呼斯拉夫人为“伊万”一样,只是用民族中的常用男性名字来代指某民族的人而已。
5.字幕多次出现了名字的翻译错误。比如说,完全没有体现尼古拉的姓为“伊夫什金“,多次将演员念白的伊夫什金翻译成尼古拉。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喊的是名字还是姓代表了亲疏关系。
6.字幕中多次出现了军衔翻译错误。耶格尔隶属于武装党卫军,尽管他的军衔在国防军系统中的对应是上校,但不应该以上校来称呼,包括台词原文的自称都是stuandartenfüberraschend,应该翻译为旗队长(跟施季里茨同志的军衔是相同的),)
7.在训练豹式坦克驾驶员前,所有人都跟着长官喊了口号,“sieg heil”胜利万岁,而字幕直接翻译成了“heil hitler”二者天壤之别天差地别但凡长了耳朵都知道不是一个。
(由于电影中没有提到两位男主角的全名,所以父名和是否有冯无从得知(应该是没有)但耶格尔应该叫克劳斯-耶格尔,尼古拉的名字和姓分别为尼古拉和伊夫什金。)
看人家老毛子这抗德爽片拍的……
油而不腻,看着舒服!
刚修好的T34配合天鹅湖的音乐来的那段坦克芭蕾,
真·革命浪漫主义!
女主香肩半露卧床骗过闯进来的集中营军官,
不仅颜值爆表,智商也在线啊!
T34冲破集中营后枪炮声骤停,
舒缓的音乐起……
配乐太美了,
俄罗斯经济上衰落了,
艺术和文化的积淀还在,
这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坦克冲出集中营到德国小镇半日游,
沿途的德国妇女以为苏军已经进村了吓得晕了过去……
加油站看到苏军坦克赶快藏起了纳粹德国小旗子还给加满了油……
街上的德军士兵直接就投降了……
小镇居民突然如沦陷区一般掷果盈车,箪食壶浆迎苏军……
真·革命浪漫主义!
男主尼古拉和女主安雅的湖边云雨,
和《兵临城下》瓦西里与坦妮娅的坑道之欢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真的革命浪漫主义!
7.8分!
乌拉!#电影猎杀t34#
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开头男主就以一敌多,不慎被俘但是一直意志坚强不暴露姓名军衔,直到遇到老对手以当时陌生的女主姓名威胁,说出姓名军衔,但这时候一部分可能有同情女主性命和被枪指着倒数的可怜感,一部分是英雄救美情节,一部分是酝酿逃跑计划,猜测可能三部分都有; 德军想以被俘苏军坦克兵做练习,结果全军覆没,比第一次遭遇还惨,最后德军选择了体面的死亡; 过程中战术和苏军士兵的舍生取义都很好看,但似乎慢镜头太多了,显得战争片不那么刺激了; 女主很美,身材也好,在路边等坦克的时候尤其美,女主可能是觉得有种期待竟然能都得到满足的感觉; 影片还是蛮好看的,男主以一敌多,在敌营收获女主最终克服困难打败敌人两人团聚。
先说缺点:主角开挂,幸运值max,虽然遭受苦难,但能报仇雪恨,还收获爱情,捡到的坦克带炮弹,且不像普通情况下榴弹多,炮手满经验加技能,各种弱点击杀,跳弹都能跳穿,用个位数炮弹创造导弹都不一定打得出的战绩。德军弱智太多,不检查坦克里有没有炮弹,反派BOSS是个纯中二,不像男主那么阴险,战桩对抽就能赢非玩骑士决斗,手下更是一群倒霉鬼,自己打别人就跳弹飞没影,别人打自己跳弹都穿,甚至被单兵摸死。
优点:爽!“炮弹时间”虽被滥用,但好在制作精良,且各不相同。从被俘的T-34/85一出场,观众就知道男主一行一定会开着它,干翻法西斯。那么是如何只用几发炮弹就把那么多黑豹按在地上摩擦呢?这个吹出去的牛X如何圆呢?大量的使用“炮弹时间”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这辆T-34这么牛逼!以前老战争片:坦克开火,对面坦克火光一闪,就停下开始冒烟了。这部电影成功表现了炮弹是怎么没的,击中之后:有的弹芯破裂,碎了;有的留个到此一游,就弹飞了;有的穿一小洞,带走不是主角的成员;有的造成殉爆,让对方成为夜晚整条街最亮的仔~~ 记得以前玩WOT有坦克带狗,也有女坦克手。这部电影告诉大家那都太弱了,直接从战俘营救走个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多好!兄弟、坦克、美女,男人的浪漫啊!这仗打得,不止卫国还保家!同时,也通过这部电影看出俄国人对T-34的喜爱。其实,第一场战斗要是开辆KV-1(如果不抛锚),可能都不用被俘,不考虑步兵因素,那几辆坦克要是被埋伏了不被全歼都算跑得快。不过谁叫咱T-34是主角呢?于是来了个一换一,引出了后面的故事,也通过俘虏前后,成功把初期76mm和后期85mm“大脑袋”两种主要型号展示出来。
战斗民族最近在太空题材影片上大放异彩,连内地院线都先后引进了几部俄罗斯太空大片,足见俄国大片的实力不凡。比起太空题材,胖哥最喜欢的还是俄罗斯的二战电影。这是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延续下来的光辉传统,俄罗斯导演们拍起二战片来可谓得心应手,大量的题材,史诗的故事,英雄人物,是他们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提起二战,除了莫斯科保卫战,闪电战,最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当属“坦克战”。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双方共投入了几万数量级的坦克冲锋陷阵,捉对厮杀。双方通过战场情况,不断改良自己的坦克装备,靠技术竞赛,生产速度,对战斗的转折和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名声在外,但一旦提到苏联的T-34中型坦克,所有军事迷都会暗自称奇。
T-34虽然遭受了许多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苏联的“胜利坦克”,它的确是二战最“好“的坦克。特别是1943年改良后的85型,在防护、机动以及生产性上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最近,一部以T-34坦克为故事核心的二战坦克片惊喜来袭——《T-34坦克》!
片名简单直接,俄罗斯的坦克片再度让影迷们热血沸腾。需要打“预防针”的是,《T-34坦克》不像《28勇士》那般考究,有点夸张和“神话”的剧情让《T-34坦克》有着浓郁的戏剧化呈现和浪漫化书写。甚至有影迷调侃其有“抗战神剧”色彩。的确,多个场景的确有把T-34坦克和苏联坦克员捧上天的嫌疑,但这一点不影响影片的观感,节奏适宜,人物血性,大三段剧情扎实有力,坦克对战场景更是形象力爆棚。说道“戏剧性”,其实好莱坞的坦克大片,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在第三幕高潮也出现了“一夫当关”的浪漫主义神话,同样的瑕不掩瑜,你依然能够在影片中获得观影快感,感受坦克战带来的装甲魅力。
从1941的抵抗,到1945的突围,《T-34坦克》用清晰的三幕,围绕坦克做足了文章。1941年,德国闪电战突袭苏联,位于莫斯科30多公里的小镇上,少尉、坦克指挥官伊乌什金突围德军包围,将弹药送到了小镇。当地指挥官收到命令,“战斗到最后一人”,不允许撤退。德军上校,坦克指挥官耶格尔率领坦克部队准备围剿小镇苏军,进军莫斯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乌什金突手里只有一辆T-34/75型坦克,虽然这是当时苏德双方最好的坦克,但寡不敌众,且人员伤亡惨重,伊乌什金选择避其锋芒,打伏击,用“空城计”。
开片就是“长坂坡”大战,伊乌什金率领小队大打游击战,利用地形优势,用一辆坦克就和耶格尔整个连打成了平手。整个第一幕的大战持续了近30分钟,从埋伏到反击,到火并突围,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耶格尔和伊乌什金很快建立起了“难分伯仲”,“既生瑜何生亮”的复杂关系。两个“绝对精神”的构建,“初始对立”的双雄模式是《T-34坦克》剧情推进和人物塑造的亮点。但两个人相遇时,其中一个想让另一个人死,反之亦然。但这不是出于愤恨,和感情也无关系,只是一个逻辑问题:两个“绝对精神”不能共存,同时又需要对方以求得到认可。殊死斗争由此产生。作为二战电影的《T-34坦克》是最容易表现人类冲突的类型片,最邪恶的敌人总是和他的对手结成一对“情同手足”的其特搭档。
第一幕结尾,双方打成平手,以耶格尔的背后一枪结束了双方的初次斗争。时间一晃几年,1944年,二战接近尾声,双方局势大变,苏联反击德国,德国处于完全被动。伊乌什金被打入集中营,期间7次逃狱都被抓回,因为他失去了战斗的武器,一辆苏式坦克。耶格尔奉命训练新的坦克部队,迎战苏联坦克军主力T-34/85型坦克。
在集中营挑选苏联坦克指挥人员时,他一眼就认识出了伊乌什金。两个绝对精神再次相遇,这一次必须“你死我活”。耶格尔拉来了一辆前线损毁的T-34/85型坦克,让伊乌什金在集中营里维修,然后用其来训练德国豹式坦克人员。
当修缮一新的T-34坦克伴着天鹅湖的配乐出现在一众德国军官面前时,剧情就迫不及待的从“触底”反弹到了“上升”道路。一场“监狱风云”后,伊乌什金暗藏弹药,卧薪尝胆,和其他几位坦克手指定了详细又大胆的计划,在第一个训练日时驾驶T-34逃跑到300公里之外,已经被苏联攻占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幕,从突围,到小镇一对多,上演了精彩的苏联T-34对战德国豹式。
穿甲弹触地反弹进敌军机舱,坦克全力推进穿墙突围,大桥上的古典对决,S形迷之走位,炮弹和炮弹如子弹般对撞,
这些电影化的想象力呈现的确有违常识,但实在让观众看得过瘾。《T-34坦克》以各类“花式”玩法,把坦克对战的戏码发挥到了极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征服了影迷。
但全片最引人共鸣的还是两位主角之间,“绝对精神”的较量。片尾,伊乌什金从机舱爬出,他抢先掏出了武器,和几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两人的处境刚好对换。
但伊乌什金稍有迟疑,他没有开枪,而是和惺惺相惜的耶格尔握了手。
耶格尔放声大笑,松开对方的手,和豹式坦克一同坠下了大桥。真是奇特的友谊。先是殊死斗争,炮火问候,现在又是握手言和。这就是绝对精神之间的矛盾关系。若是没有对方,我们便无法得到认可。那个唯一能理解我的人,我必须与他殊死搏斗,我必须杀死那个唯一能成就我的人生的人。
在垂死的时候,两个绝对精神,超级战士握手言和,很快英雄将再次陷入孤独。两个绝对精神的人,都是绝对的孤独。所以,故事结束时,不拥吻,但可以握手。
战斗场面相当不错,剧情上虽然主角光环太过,但对比我们从小看到大的同为红色政权打轴心国军队的电影来说,至少敌人没有那么弱智。
41年纳粹入侵莫斯科,苏军居然出现了有一辆坦克,但是没有人会开的情况,那何不索性这辆也借出去就完了。但天无绝人之路,世上总是有被打下凡间历劫的天蓬元帅。谁能想到一个被派来送饭的,居然是个坦克学校优等生。然后他就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坦克小队。战斗也足够惊艳,一个对六个,再多干掉一个就能替巴西报仇了。
44年,当Jäger在集中营再次看见自己老对手的时候,被告知这个人一心求死,就快被解决了。这么一心求死,居然活了3年。或许就是要等一个机会,告诉你,我失去的一定亲手拿回来。
好,Jäger说,那就给你机会。情报说苏军就快攻到德国防线了,所以要让自己的坦克兵学员了解苏军的坦克能力。自此之后一系列的设定都让人不解。首先,这次不是入侵莫斯科了,而是人家打到柏林来了。为什么训练模式,还是苏军藏起来,让德军找。其次,缴获来的苏军坦克让战俘自己挑人,自己维修。你都从前线大老远的运过来了,居然没有人进去看一下,你至少也应该确认里面的人是不是都死了吧。明晃晃的炮弹就压在身下,你但凡看一眼,后面的事都没了。而让战俘自己维修就更扯淡了,维修就需要工具,而维修坦克更是各种大家伙,连电焊都给提供了,你就不怕他们搞出点什么事来。而且维修全程没人监控,人家都能在里面做沙盘。也就在大门口给了几个看门的,还随便来个地位低下的翻译就开门让进。而这个翻译是如何弄到钥匙模子的,完全没有表现,她将模子给了Ivushkin,然后就有了进屋的钥匙。我就说你给人家工具是失策吧,这都能铸塑了。
坦克里抬出来的尸体,Ivushkin就一句好好安葬,就名正言顺的埋在了他们想埋的地方。这里不是训练场么,这的确是我看过的关于纳粹的电影里最展现和蔼的一部了。
T-34开出训练场太顺利了,三辆黑豹既然都是学员在开,怎么都是能力有限。因此即便没有弹药,他们只要能隐蔽的按照路线走,也能轻易的逃出来。德国这么严谨的国家,坦克训练基地指挥台毫无避弹措施,四周也没有坚固到能抵挡坦克撞击的围墙。然后你们就把一个性能优越的坦克交到了一个不怕死的俘虏手里。
但不管怎样,仅仅是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就能让人看的血脉喷张。处于低地用石头反弹、侦查地形后弹出个步兵偷掉一辆坦克、四岔路口看时机撞墙而过、脸对脸遇到敌人比赛手速。且不说科不科学,严不严谨,至少比莫名其妙突然小宇宙爆发有逻辑。
当最后又剩下两人一对一的时候,居然出现了西部片的情节。场景一下跳西安,不是,到桥上。然后去偷袭而重伤的队员就回到了坦克上。也就是说Jäger眼睁睁看着他们下去救人,没有背后下手。而一切结束之后,两人的握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最后,所有四个战俘,一个翻译全都平安回国,他们一路从集中营打回来,打毁了五辆敌军坦克,还轰了一屋德军军官。这战力用兵不血刃都不足以形容,因为本来就没派兵,这几个原本就是战俘。这不但没赔,还赚了四个兵回来。
女主等公交车等来一辆坦克时的莞尔一笑太迷人
这是《T34 鬼战车 Жаворонок (1965)》的翻拍!
典型的主旋律神棍片,主角团开T-34全歼德意志的豹式坦克纵队(两次),虽然过分夸大、有违史实,但坦克战及视效确是看得热血沸腾,不禁大呼一声“乌拉”!
首先这不是纪录片。其次拿这些跟抗日神剧相提并论说是抗德神剧的,算了,想侮辱自己的智商就侮辱吧,拦不住。几场坦克大战都很精彩,什么叫戏剧性创造,这个片就做得很好。拧巴军迷别看。
不论老毛子的技术如何进步,在战争片意识形态上的表达依然贫瘠呀。不管大家如何夸奖影片在坦克战上的拍摄手法,骨子里面依然是一部迂腐的抗德神片,集体智障化的纳粹以及被战神化的男主角,纳粹的坦克一炮就挂,苏联的坦克N炮依然运转正常,本片可能连《狂怒》十分之一的真实感也没有吧,而且除了第一场戏,之后没有任何一秒钟传达出故事的紧张感,真的是没劲!
4星全给道具,战斗细节禁不起推敲,看看就得了,现在坦克战电影,从《狂怒》到《T-34》,全都拍成了高达打架。
同样是抗战神剧,可是人家配乐可以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啊
最精彩的是坦克对轰,装弹中弹加了不少特效,但过多的慢动作细节特效也让整个场面失了真实感,再配上非那个时代特征的激情音乐,这是打二战又不是打游戏。还有弄个画外音是几个意思,很出戏的。二战大背景下的小框架故事,毛子的抗德神剧,可以一看,但对普通观众而言,观感一般
最虐不过弯恋直
三段叙事,长坂坡独车全歼坦克连,监狱风云,千里走单骑突出重围,节奏紧凑,还不忘加一段黑夜下的浪漫。#20190213
自以为的浪漫幽默,我却觉得讽刺可笑。这一解放者的姿态潜在内在危机,危机在战争结束后半世纪内以同样的方式(坦克推进)持续爆发。在危难的条件下,红色战士捧起圣像,缩小了政治理念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知何故,我已经厌倦了主角。
三星半。“你想要有奇迹,就会有奇迹。”
让我想起了兵临城下,这次是坦克对轰,整体相当顺畅,我们的主旋律多学习学习吧
2019年年初在明斯克看了原版,2020年年末在北京看了中文版,很棒,有t34与III互轰,与黑豹互轰,有村落偷袭,有城镇乱斗,有桥头决斗,虽然后者是cg,只有村子里是实景。德国演员文森特还是俄国女婿
哦哦哦!还以为老毛子的电影只有乌拉来着,没想到这种纯爷们的电影也可以这么浪漫!!用坦克跳小天鹅;黑板上的“我的家长”“我的祖国”;逃出纳粹营地的环境镜头;开坦克去接爱人;在晨雾弥漫的森林相爱;最后的决斗;敌人间的惺惺相惜...超乎意料的二战片,有各种商业片的元素,又夹带艺术片的私货,真是好
哪怕你知道这不可能发生,但它就是浪漫得恰到好处。
翻拍自65年的《T34 鬼战车》,演义性质的战争片,T-34/85单挑德国鬼子大队人马,坦克兵多年后重聚,类似于咱们《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能当评书听的那种,所以就不能以传统战争片的标准要求了,都没有血腥镜头。但观感很不错,CG弹道效果赞,就是一个爽片。作为伪军迷,对开挂战况不了解,但几处武器和道具设定还是很靠谱的。大反派像小雀斑啊
好看,热血,一支由拖拉机手、画家、猎人、手风琴手和领导组成的坦克小队。
逃跑七次都没被枪毙,上帝眷顾的男人
兄弟,你跑了七次跑不掉,没事,哥借辆坦克给你跑;跑得累了不要紧,边境线上有个湖,你可以洗个澡!洗好澡还可以打个野炮。。。真乃老毛子的抗德神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