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无语问苍天-Awakenings_值得一看的震撼心灵之作!
这部片子是今天才看的。请原谅这么晚才看两位大师的精彩表演。一直以来,Robert De Niro是我最喜欢的老戏骨之一,是我认为的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大家也千万不要生气我对他的如此厚爱和偏执!但是当我看了Robin Williams的DEAD POET SOCIETY之后,我很喜欢这位其貌不扬的有着天生融化别人心灵笑容的人了。他在这部片子里所扮演的DOCTOR DOCTOR, 腼腆,关心他人,对科学的有着近乎狂热的执着。尤其他所表现的高智商低情商的木纳,腼腆和内向简直一绝。当他的病人(De Niro)向他暗示他的护士助手喜欢他时,他其实早已经傻傻地拒绝过她了,唉!两样的人两样的性格啊!个有个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看到De Niro (此时的他刚刚从一个脑瘫患者被Robin Williams奇迹般的治愈后,药物疗效在退化,他又要回到原来的condition!!!!)与他喜欢的女孩(准确的说应该是“女子”)在饭厅相拥跳舞的时候,robert de niro的手已经在“正常”的抖动着(脑瘫病人的正常状态!!),但跳着跳着,已看不到抖动,表面的de niro变得平静因为相拥了自己喜欢的女子,但是内心的他是多么的痛苦,他不能再和她在一起了,因为药已经不起作用,他必须面对永远要回到原来状态的事实!但是他为此等了足足30年!
我的建议,再看这部片子之前,你的先补些功课。再看它会有更有震撼的效果。
先看robin williams的死亡诗社和good morning, vietnam,the good will hunting其中之一,因为其它他的片子我看的也不多!不过我制定计划去菜市场淘他的DVD来看!
至于robert de niro, 大家估计已看的很多,我建议你可以看heat, good fellow 或the godfather什么的。
2 ) Must see!
I came across this movie about two years ago when flicking through channels. It gripped me right away. I then checked it out from library and watched it twice in a single day. The story was so sad that after watching I was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some funny things to cheer me up, but it's absolutely worth the tears and depression.
Robert DeNiro, who was famous from 'the god father', 'taxi driver', and 'deer hunter', played such a different role in this movie. His Leonard caught me right after the beginning. I was happy for his awakening, applauding for his love, concerned by his struggle and eventually crying for losing him once again. The pleasure was too short which made it invaluable. I paid my deepest sympathy to Leonard's mother as I felt the same pain as she did when nobody can save her son. There was a scene when Leonard gradually lost his consciousness and could no longer recognize the woman he loved so much during his awakening, and nothing, absolutely nothing, could get him back. Sitting there seeing him drifting away is heartbroken.
Robin Williams surprised me too. He used to give me the impression of a noisy comedian and I didn't quite appreciate his work. But here he played the doctor so well that I began to think he was very talented but didn't have much opportunity to show us his diversity.
Anyone who wants to watch it, be prepared to have your heart broken.
Gosh, just writing this comment depresses me again!
3 ) 生前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
好的电影不仅仅是给到观众共鸣 也能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 是借助尚未确定的药物苏醒 还是做为人无限的沉睡? 人性自由伦理道德... 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太广 作为病人 家属 医师 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或者说我们有没有这个权利去为自己争取或者拯救他人呢
哎 真的是无语问苍天啊(个人认为中文片名非常好 耐人寻味)
看到有些观众说到认为剧情老套 只是又一个奇迹故事罢了 但我认为好的电影带给大家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电影中的奇迹有很多 但这并不影响咱们去相信奇迹 奇迹给到我们希望 有希望就有实现的一天 就像Andy永远怀揣着希望 他终究得到了暴雨的洗礼
在我们每个个体无语问苍天的人生中 或许你是成功人士或许你被病魔折磨 没有人能给到你人生的答案 唯有自己不放弃自己 努力生活热爱生活 方能成就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就像电影中医生最终敞开心房去追求爱情 人生的意义一样
生前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
4 ) hi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 Jobs
5 ) 原型
Oliver Sacks CBE (* 9. Juli 1933 in London, England) ist ein britischer Neurologe und Schriftsteller und bekannt durch seine populärwissenschaftlichen Bücher, in denen er komplexe Krankheitsbilder anhand von Fallbeispielen in zwanglos-anekdotischem Stil allgemeinverständlich beschreibt. Sein Ziel ist es, neben der modernen Wissenschaft die betreffenden Menschen nicht aus dem Blick zu verlieren, hinter jeder Erkrankung das individuelle Schicksal zu erkennen und die eigene Normalität in Frage zu stellen.
Gemeinsam mit dem russischen Neuropsychologen Alexander R. Lurija greift er auf die medizinisch-literarische Tradition des 19. Jahrhunderts zurück, die bei der wissenschaftlichen Betrachtung den kranken Menschen in den Mittelpunkt stellte. Lurija nannte dies eine „romantische“ Wissenschaft.
补充耳朵的一段翻译和注解:
Oliver Sacks(获大英帝国司令勋章)。1933年生于英国伦敦。是个英国的神经学家和作家,以撰写科学畅销书著名。他以毫不刻板,逸事般的风格将每一个临床病例复杂的病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与诉诸样本、统计和宏观概述的现代科学相比,他更想去把握每种疾病背后每个人的命运,在每个人身上去理解正常与异常的意义,不让个体从群体性的目光中失去。
他与俄罗斯神经心理学家Alexander R. Lurija一起重新回到19世纪医学文学的传统中去,将病人置于医学观察的中心。Lurija把这称为罗曼蒂克的科学。
(很难直译,于是意译了许多。谢谢sophie的摘录)
有关Awakenings: Zeit des Erwachens,Encephalitis lethargica(流行性嗜睡型脑炎),使用L-DOPA后苏醒………………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805/注:
有关L-DOPA: is the precursor to the neurotransmitters dopamine, norepinephrine (noradrenaline), and epinephrine (adrenaline) collectively known as catecholamines. Aside from its natural and essential biological role, L-DOPA is also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dopamine-responsive dystonia. 是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
6 ) 苏醒
看《七宗罪》的时候有人问,你觉得七种惩罚当中最恐怖的是哪个?我想了想,应该是懒惰。虽然每一种惩罚采取的手段都是残酷的,但是,生不如死,这本身比死忘还可怕。很难想象,当一个人意识清醒和健全却失去了所有行动和表达能力时,将会时多么让人窒息的恐怖和悲哀。
在大学的时候,赶上了巴金老人100岁的寿辰。当拿着头版赫然印着巴金老先生照片的报纸走进教室,大家兴奋的讨论着的时候,现当代文学的老师面色阴沉地说: “这样活着,也许不是他本人的愿望。”这样的发言无意是具有毁灭性的,毕竟长生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追求和幻想的目标,百岁老人也是个充满了赞誉意味的称谓。
老师说:“在巴金老人九十多岁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曾去医院里看望过他。那个时候,他几乎已经必须依靠呼吸器和输液才能维持生命了,完全不能说话。我们也只是隔着病房看了他而已。明明活着,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谁也不能说,活到今天是不是他自己情愿的选择。”
坦白地说,老师地言论是不怎么河蟹的,不过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到了意识无法自由表达和无法左右自己人生的荒凉与无助。以致于,一年后,当听闻巴金老先生与世长辞地时候,甚至感到了一点点地释然。
而《苏醒》讲的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都被病毒侵袭,身体失去了所有行动的机能,无法行动、进食,甚至不能移动自己的眼睛。当,所有人都把他们当作身体强直的植物人的时候,医生塞尔却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这些病人并没有在长时间的“昏睡”中失去他们的意识,名字的呼唤,喜欢的音乐,都会在他们的大脑中激起变化,甚至可以通过某种神奇的“应激反应”(其他医生认为那些只是应激反应),做出了接到空中飞来的网球这样惊人的行为。塞尔坚信这是病人们表达自己意识的一种方式,从而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细致的治疗。
“奇迹”在塞尔的努力下发生了,病人们逐渐从昏睡中苏醒。他们对于重获的生命无限的欣喜,虽然他们可能已经失去了生命中漫长的阶段,但是,拥有自由的生命和生活就是无上的乐趣。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样的快乐是那样的短暂。几周之后,病人对药物产生了副作用和抗体,渐渐地又回到了最初僵直地睡眠状态。
其实,我一直期待影片能有一个圆满地结局。但是,它就那样结束了,影片地结尾处出现了一排文字:Dr.sayer and his staff kept working with the post-encephalitic patients,trying new drug treatmenrs as they became available.leonard and many of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brief periods of awakening, but never as dramatically as they did in the summer of 1969.
Dr.sayer continues ro work in a chronic hostipal in the Bronx.
塞尔医生和他的全体职员们一直在努力治疗那些慢性脑膜炎患者,他们尝试着各种可以获得的新药和治疗方法。
莱纳德和其他的许多病人都出现过短暂的苏醒,不过再也没有像1969年的那样的传奇。
目前, 塞尔医生仍工作在布朗克斯区的一家慢性病医院内。
但最终我发现我喜欢这样的结尾胜过大团圆的结局。因为,那些再次睡去的病人,知道还有塞尔医生这样有责任感的人会不懈的努力着,他们就不会在黑暗中的昏睡中感到无助和孤独,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一些人能够再次苏醒。而我们这些健康的人看过了那些病人的痛快与欢乐,也会从生命的麻木中苏醒,有什么比活着本身还更精彩呢?
We are busy with fi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lives every day, but we forget that just living is significant.
PS:不知道为什么中文大多采取了《无语问苍天》的译名,我却很不喜欢那种无奈和绝望。所以采用了小说原本的题目《苏醒》。
最后10分钟哭傻了 上一次看电影哭成这样都忘了是哪部了 哎 老罗演的太好了 对生命即将被剥夺的那种不甘与难过 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珍惜现在健康快乐的人生吧
玛德,牛逼疯了!偷一段短暂的时光与你相爱,医院里几乎都是天使一般善良的人,美好得有些虚幻。
一开始是冲着罗宾威廉姆斯去的,结果被这个节奏不徐不缓的故事感动了。尤其是最后的那支舞,一颗有力的心和一个渴望爱的灵魂被禁锢在无法自由控制的身体里,窗外是阳光,只差一步就能够跨出门外。I'm not asleep.每一次醒来,都是上天的恩赐。能控制我们的身体,就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大的自由。
影片过于煽情了,夸大了清醒时刻的神奇,其实真实故事就已经很有力了,完全无需如此夸张。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是特别喜欢罗宾威廉姆斯的剧,因为老是充满了虚张声势的温暖。
90年代的片子是讲人性的,没有快餐,没有不合逻辑的血腥暴力色情,只有人性的苏醒。这里面讲了三次苏醒,第一次是德尼罗和病人们吃药之后的好转,中断的人生又开启了。第二个是德尼罗的爱情,跳舞那段令人心碎;第三个是罗宾的,他浪费自己和护士的生命几十年,是个罪人,好在最后醒了。
有时候励志片确实能帮人恢复元气。生命睡过去了。也许还会醒来。醒成个什么样子?谁知。下次醒来少了三十年,我会更怕死亡,不再怕衰老,更珍惜时间。
被低估的片子,里面演员整体的表演都很出色,De Niro和Robin Williams双星闪耀
真人真事,人物原型也全程参与了本片的拍摄。……伦纳德苏醒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罗伯特德尼罗,那么帅,演技那么好。……罗宾威廉姆斯在2014年被误诊为帕金森综合征,实际是路易体痴呆症,那么好的一个人,不堪病痛折磨,自杀了,留下了那么多的佳作。犹如《菊花香》的张真英一样,剧中人是胃癌离世,她也是胃癌离世。……佩内洛普安米勒在本片的颜值是巅峰期,和德尼罗共舞的一幕,太催泪了,止不住。
'how kind it is to give life only to take it away again' 这是上帝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人却敢于践行
好片子都被烂名字给毁了.看哭了
“救人一命只为了再次夺走它,这就叫好人?我怎么感觉不到一丝的宽慰?”“因为你是个好人,因为他是你的朋友,好人做任何事都在自责。”
除了爱 世上没有奇迹
这不是一部大团圆式的奇迹故事,而是幸福从有到无的过程,令人心碎的是这种从你手里抽离的感觉,就像看到日渐衰老的父母般无能为力,那一段身体复原的经历如同一场忧伤的白日梦,因为德尼罗和罗宾的演绎,这种心碎感翻倍了,尤其老罗和女孩子拥舞那段看得让人神伤。
拍得极好,尤其影片开始时不疾不徐而又很能抓住观众的引入,近十几年已经少见这样胸有成竹又自然的电影了;所有演员都特别棒,这种融入式演技,如今也稀有了。看到中间,我也被awaken,这一定是当年“第二课堂”看过的片子。如今隔着岁月淘洗和尘世经历,愈发感动。Cherish life! Do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3+ 非常美式的浮云片。各种似曾相识感..价值观也典型美式中产阶级囧。如果从浪漫主义来理解的话,或许可以欣赏,剧情就不要推敲了。德尼罗的人设就是用来秀演技的,Williams细节处理还不错。结尾总算扣题“提倡人本主义治疗”又点题“唤醒观众珍惜拥有”只是场合未免牵强。Post-en
本来有大把角度可以挖掘:病人醒来后如何面对30年的缺失?如何面对再次沉睡的现实?......可惜仅仅定位成热爱生命的美式煽情。
一部富于伦理悲剧元素的剧情片,但导演彭妮·马歇尔以轻松的手法去处理这个严肃和悲剧性的题材,使这种信手拈来的从容增添了人物不幸遭遇的无助感。片中用的药名为左旋多巴,该药在用药初期对于PD患者具有所谓“蜜月期”的特别好的功效,但过了“蜜月期”后,该药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
德尼罗简直太帅当不了精神病人好吗,坐在那里只要不抽搐就能把到妹。。很奇怪为什么他看到他麻麻已经这么老想不到中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呢?总觉得要么写怎么唤醒,要么写唤醒之后的故事,这样一分两半大概只适合改编剧本吧?总觉得像记录不像故事。只能说很规整很90年代,really cant say he nailed it
片名翻译有问题,应译作苏醒。讲述帕金森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故事,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赛尔医生从一群石头的病人中发现端倪,研究规律,最后试药,大剂量,医院的人有爱愿意募捐拿药,雷纳成功了。雷纳起来走动,最后拥抱年迈的母亲,照镜子发现自己很老了却没印象,有喜欢的女孩了。影片现实也残酷的地方是,雷纳的药效不起作用,在喜欢的女孩面前僵硬抽搐。全是泪点,最后女孩却与他共舞。但依然改变不了药物治疗有限,回到原点的可怕现实。
跟罗宾后来的医生电影《心灵点滴》的内核一样,病人和医生本来就是平等的关系,医者医治病人的过程也接受病人的医治。在这部片也是,唤醒了病人,病人也唤醒了他对身边人的关心。人类的美好情感比科学、药物很好有效,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身边的简单的事。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罗伯特又接这样电影,抖得厉害,苏醒当晚场景“科学怪人”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