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琼》表现了一位英国女科学家,她在四十年前向苏联提供核爆技术资料的前因后果。说是一个间谍的衍变过程,不对,电影根本就不认为她的形为背叛了祖国,恰恰相反,她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政治高度,为全人类的核战略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
时代始终是故事离不开的重要背景,否则这位奇特女科学家的故事就讲不通,说不下去。二战前以致其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左倾是全世界特别是年青人追求的思潮。左倾,爱情,这对于一位只知埋头做试验,涉世不深的理科女来说,似乎无法拒绝。英美核爆试验后科学家们欣喜若狂,而她却意识到这将产生更大规模的人类灾难;之后的广岛、长崎事件更给了她勇气。电影刻画了一位勇敢、固执的青年女科学家的形象。
故事还涉及女科学家苏联间谍前恋人,为左倾、为主义舍生忘死工作。其实间谍并非为了物质利益而做出背叛和出卖,我相信那个年代,有些间谍形为真的是为了信仰,为了自己认为高尚的意念。前恋人由于对体制不满而被灭口,女科学家后来为了保全自己与外交官相要挟,这些都很有故事性。
我当然认可间谍一词的许多负面意义。这些年曝光我们政界、军界不少高官向的间谍形为,他们不为信仰,只是通不起诱惑,只是追求经济利益,这种间谍令人不耻。
故事的呈现方式和选角不得不说很棒,至于有的影友提到历史深度没有很好的展现,个人觉得,导演在等能共鸣的人吧。有些感受是有过类似经历或者熟知那段历史的人很容易捕获的,影片的情感是克制且望能理解的自己去领会的,所以不需要太激昂的去表达。就如最后提问的记者、皱眉沉默的记者、、站在身后的调查人员和并肩携手的儿子,多种情感在一个平面展现,很丰富了,唾骂的不理解的人、开始反思的人、能理解但也有自己工作职责的人、还有支持理解的人。
这是一部间谍题材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八十多岁的琼被英国国家安全组织进行调查,原来她是一名克格勃间谍,她在二战前后为前苏联研制核弹提供了很多秘密资料。最后因为年事已高,政府没有对她进行起诉。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深深的吸引我。琼说到:“我不是间谍。我并没有与我的祖国作对。我想俄罗斯与西方平起平坐。我不是叛徒。我希望可以避免另一场世界大战的恐怖。”
他们那一代人在战火的岁月中成长而来,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带来的痛苦。一名科学家之所以从事核武器的研究就是为了抢在德国之前研制成功,避免更大的战争。全世界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出来的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死伤无数,深深触动了琼这位爱好和平的崇尚科学纯洁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制衡美国,琼作出了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举措:将他们研究所的核武器资料出卖给了苏联。
当我们回首过往,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相互牵制的力量,才避免了世界再次陷入大战之中。古巴危机曾让很多人以为核战争一触即发,最后关头双方还是顾及核武器的重大危害性而在最后时刻作出让步。这么多年美俄之间虽然一直军事竞争不断,但相对保持着沟通和冷静,世界军事实力最大的两个国家没有再现比古巴危机更大的冲突。
历史的节点总是那么神奇,当然也没有假如,但有那么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人、我们不知道的事,让历史的齿轮发生了校正,才有了今日的世界。时间会告诉我们,那些在节点做出努力的人,如何成就了今天,在此致上我的敬意,他们可能是某方面的罪人,但他们却是时间的英雄。事实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和结果。
典型的英国文学的写作方法,平静中有惊澜,引入步步深入。喜欢这样的英伦主题。JOAN的人生够丰富多彩,一直为了理想。爱情和理想是电影中一直围绕的主题,在观看中不停的思索,一个大背景下面的个体,如何表现的那么平凡。这个就是寓意吧。导演用慢慢的回忆,勾起一个人对于人生和意义的思索。。。。。。。。。。。。。。。。。
关于这位女士的评价,估计有导演的意思,这算客观现实。但不要高估了英国核研究比苏联更多的谎言。不然苏联怎么会比英国更快研发成功呢。
苏联是重工业国家,即便有技术上的劣势,也不会成为代差。恰恰相反,美国英国都在苏联挖了不少工业,科技人才,有些掌握核心技术机密的在英美国,甚至被KGB暗杀。
这部电影一如既往的展示了盎格鲁人自大,而且在人物塑造上可以说非常失败。上世纪三十年代共产主义思潮卷席全世界,特别是欧洲,共产主义是那个时候的普世价值。这点如果不描写准确,关于几个剑桥大学的叛国学生的立场转变是立不起来的。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电影,理性开放性的故事却能够引发很多思考。
故事的A面,女主角琼是30年代剑桥大学物理高才生,毕业后进入英国核弹秘密研究机构,参与英国的核弹理论研究,虽然这场竞争美国曼哈顿计划拔得头筹,但英国在核弹理论研究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不幸的是,琼因为大学结识的男友是亲苏团体成员,琼开始持续窃取英国的核弹研究成果,泄露给苏联,最终,苏联也很快拥有了核弹技术。后来,军情五处发现泄密事件,展开调查,琼要挟大学期间与苏联有牵连的一个爵士校友利用职权,将琼和科学家男友送去澳洲。一直到现在,英国调查该爵士当年的间谍活动,牵出了白发苍苍安度晚年的琼,她对当年的间谍活动供认不讳,在英国引发轩然大波和争论。
从这一面来看,这个老太太妥妥的是个叛国分子、间谍,国家罪人。
故事的B面,琼在大学里结识了亲苏的学校社团活跃分子男友,潇洒迷人有魅力,琼深深的爱上了他,也正是因为男友的影响,琼才开始向苏联泄露机密,虽然最终琼也知道这段所谓爱情就是男友和他的假妹妹设局骗了她,但她没有后悔,另外,她无偿向苏联提供机密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如果两个对手都拥有毁灭世界的手段,他们都会顾忌,结果就是都不会使用。
事实的确如此,美苏冷战五十年,无数次警报,但都没有打响世界末日之战,但是,全世界笼罩在核阴影之中,至今没有摆脱,而且在继续扩散。
故事令人唏嘘,很难用无耻或者愚蠢来判断女主,世界确实很复杂,美国没有了顾忌也不好说。
真实结局是英国政府以年龄太大免于起诉老太太,琼也活到93岁寿终正寝。
事实是这个难以理解的老太太确实改变了世界。
妖里妖气的译名是什么鬼!二战时一位女物理学家为避免核武器再次被使用,把核秘密泄露给苏联的真实历史故事,可惜对和平的辩解还欠缺一些历史深度。国有一老,如有一宝,丹奇奶奶真是国宝啊~
苏联科学家撤离中国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在进步与毁灭面前,“国家利益”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这是科学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背叛国家和背叛良心,哪个更重要?这个老太太值得尊重吗
看资料说这位女主是为了社会主义信仰,而非儿女私情。导演的改编明显拉低了现实人物的人格水平。
她不是为了爱情叛国 而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啊
我觉得英国这个国家拍的东西很令人深思啊,他们为什么老是拍一些看起来不赚钱的玩意……
紧要的十字路口,是如何保住或抛去那些时刻,在一次次阅读中,聆听里获得的希冀,消磨于光影之中。留待二刷再作定夺。
开头不错,对Joan的刻画很好,结尾有点仓促
琼的一生,真是充满了波澜,可惜影片抓住了一句话,将其行为毫无意义地拔高,而缺乏对其心理进行深入的解剖。这是一个糊涂的女人,对情感比对政治更感兴趣,且陷入情感纠葛之后,智商就急速下降,失去其所有精明。而这一点恰恰为间谍机构所利用,本来美好的人生,却让她走得乱七八糟。她出卖情报,并非出于所谓高尚情感,仅仅只是感觉感情被背叛之后的报复。
这是个不要钱的间谍,也许老太太说的对,是她确保了足以导致人类毁灭的核武器只成为了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威慑力,从而确保了相对的和平
电影片名总结一切。基本上英国所有关于原子弹的关键技术文件都被女主泄露给苏联了,通过电影可以看出其实她没有什么严肃的立场,泄密的原因更多的是爱人的洗脑。几十年后,她被英国政府发现间谍行为,不仅不悔过,反而觉得她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脑回路非常清奇。对于叛国行为,她一点儿也不纠结,她只纠结于两个男人之间。当年她绝对不知道核威慑的意义,所以老了之后说的理由明显就是编的。全世界人民都要感谢她泄密给苏联?笑话。
这部片子在imdb的评分平凡,不难猜测应该是电影提到共产和卖国等原因。老戏骨着实令人佩服,不是间谍,只是希望权威人士不要为了自己的贪婪去伤害万千的生命,战争没有国家之分,只有权利得到相互制衡 百姓才能获得和平。谢谢您了,间谍。人类的共通性永远大于各种族的差异,民族主义在人类二字面前不值一提。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和平。
首先这个中译名太一言难尽了。有好多细节实际上是当初不少苏联间谍的困局,比如说同性恋怕被发现而受到威胁,女性因为被歧视而产生在男人眼皮底下盗取情报的补偿心理,当然最后造成间谍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问题。女主作为的原因嘛,其实我只想说曼哈顿计划那边也漏了,苏联的核武器研究也不是很缺英国这边的贡献。不过这个人物原型并不是剑桥毕业的,放到剑桥大概有借用剑桥间谍网背景的意思,害我没查背景时以为真的又是剑桥,还想着这都快成苏联间谍培训基地还能不能好了……
结尾真是哭的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戏骨可以用皱纹的颤抖说话。奇葩中文译名不知道谁起的
努力想把自己粉饰的不无聊,但真的拍的很无聊...电视剧观感极强。海报也是骗人的,Dench奶奶完全是配角。
乍看还以为是红雀的姐妹篇
爱情是春药,理想是毒药,世界上看似两件最美好的事情,一旦被政治权利利益所操控就是一种精神鸦片,欲罢不能,求生无门。
6.0/10
在布达佩斯一家艺术影院Művész ArtMozi看的英语原声匈语字幕,幸好上学期写了篇核武器的论文。匈译片名是A vörös ügynök(红色代理人)。故事原型Melita Norwood是一个真共产主义者,真间谍,真心想帮助苏联,而片子改编成起初拒绝政治干涉科学,后因受广岛核爆震惊,希望苏联与西方平等拥有核实力在制衡中减少核战争可能性,才尴尬“投敌”,此外“间谍”服务期也大大缩短……看完惊讶于片中女间谍演技这么弱、发挥的角色还如此重要,居然还能幸存这么多年,一张gay照的威力这么大吗,看来英国当年怕同性恋远甚于怕红色间谍……
这个题材加这种双线叙事真的太吸引我了!全片的节奏流畅而紧凑,感情线纠葛但适度,还营造了一点小小的悬念,仿佛在看一部How I Met Your Father。对于这样的历史,我们或许只能述说和聆听故事,却没有什么资格去评判是非对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