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同样是“换脑”概念的电影,《幻体:续命游戏(Self/less)》和《超脑48小时(Criminal)》在IMDb上同为6.5分。更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演员瑞恩·雷诺兹在前一部是被植入的那个,而在后一部是植入他人的那个。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美国这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相隔有九个多月,而在中国,不临时改档的话,两部的上映日期仅差一天。这是相爱相杀的节奏啊~LOL
我认为,把《超脑48小时》当作玩了点科幻元素的动作剧情片来看,快节奏高强度的动作戏还是足以让人血脉喷张的,不血腥但是够暴力,本片中爆米花电影必备的打斗、追逐、爆炸也在水准上。老牌硬汉凯文·科斯特纳,论颜值自然是比不上瑞恩·雷诺兹(喜欢看大帅哥还是去看隔壁的《幻体》吧,这一部他下线太快),不过演技大赞,从一个冷血残暴没有情感的罪犯,被植入CIA特工记忆后多重人格的混乱,到逐渐有了正常人的情绪,以及中间的反复,可以说是把野兽、孩童、成年男性和各种组合状态中间状态过渡状态都演绎得相当到位。而他对已故特工的妻子渐生的情感,则为这部影片的后半段注入了温情,如果能接受凯文·科斯特纳和盖尔·加朵CP而不感到尴尬的话,也能在结局时让某些观众洒一把感动的泪。作为动作剧情片,这一部是完全合格的。还有加里·奥德曼和汤米·李·琼斯的加盟,称得上超强卡司了。另外,在伦敦拍摄的美式电影也让人有点新鲜感,可以顺便领略一番英式建筑和伦敦风光。
下面要说的是“科幻”的部分引发的一点思考,和电影好不好看没有太大关系。人的主体特性,和记忆究竟有多大的关联?《幻体:续命游戏》中被植入体最终吞噬了植入体,而《超脑48小时》被植入体越来越接近植入体的个性。人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记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吗?曾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报道,失去记忆的人再一次对爱人一见钟情,那么是不是说明人的感情其实可以独立于记忆存在?此外,还存在道德层面的难点。一个杀人如麻的罪犯在被植入“好人”记忆后该作为罪犯对待还是好人对待?如果他的行为越来越接近好人,那他过去的罪恶能就此被抹掉吗?这部电影的科幻部分显然不够有说服力,两位编剧也都没有往更深层面去挖掘。《超脑48小时》只能是一部打发周末下午的消遣娱乐之作,作为动作剧情片的观赏性尚可,创新和格局就谈不上了。
(于2016.5.2发的影评,5.7被通知转移到了讨论区,今天就再试一次吧。)
《超脑48小时》是由美国千禧年电影公司投资出品的动作犯罪片,由阿里尔·弗罗门指导,凯文·科斯特纳、加里·奥德曼、汤米·李·琼斯、爱丽丝·伊芙、盖尔·加朵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CIA探员意外身亡,神经学家将他记忆与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从一个混蛋变身为一位优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
这部电影虽然题材是悬疑烧脑,但是故事情节却简单易懂,悬念一般,并不是悬念重重绕人脑筋,所以还是比较适合推荐给父母亲带青春期的孩子去看,一来增进亲子感情,二来是一个轻松温情的故事,有利于适当的放松。
片子除了温暖明亮外,另外还有一点有别于其他的影片,就是影片中的主演并不是拥有完全靓丽的外表,影片并不主打高颜值这张牌。剧里可能除了扮演比利的男演员颜值担当外,其他的几位男演员完全不是靠外表出现,而且年龄还都接近不惑,女主一也不是那种惊艳的存在,是主打气质,温婉,知性的路线,是那种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当然身材不错。这样的主演阵容在当下的好多大片里可不常见,世人常多说完美的剧情加上靓丽的外形才会吸人眼球,其实看完这部超脑,你会觉得故事才是影片的灵魂。能够完整,简练,干净的述说一个好故事,才能真的吸引住观众,毕竟在实际生活中,脸蛋并不是人与人相处的有利因素,也不是人们每天关注关心的重点,而亲情爱情,家庭生活才会花费人们更多的注意和精力,所以,这部超脑拿出不止20分钟的时间来述说如何准备一份满意的家庭晚餐,如何来陪伴孩子来度过每一天的快乐时光。看着杰克斯那狰狞面孔上的罕见温柔对着艾玛无限绽放,你是不是会暂时忘掉身外的那些追杀,贪婪和暴戾呢?
相对于杰克斯从无恶不做的混蛋到能感受温暖,付出爱心的正常人,观众是期待和接受的,对于他在犯混时残忍杀害无辜警员的行径,人们也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宽容。但是作为一名服务于政府,保护社会安全的探员,桂格的几次表现实在让人不能容忍。当医生在杰克斯身上进行第一次人体实验,杰克斯出现生命危险时,他发出的命令是:不要管他的死活,尽快拿到他想要的信息,残忍暴戾之处比杰克斯有过之无不及。当跟随的警员无辜惨死时,他更关心他的目标在哪里。当最后知道控制程序的闪盘已经取到时,他连看一眼荷兰人尸体的兴趣都没有,也许在他看来,那些只是他执行任务过程中已经失去作用废弃的工具而已吧!所以,当杰克斯接受比利的记忆,受到正义,真诚,礼貌的影响时,他的温情的表现才那么温暖,那么明亮,那么让人期待和欣喜不已吧!
Tips:剧情紧凑但并不够烧脑,前段略血腥不喜者慎,无彩蛋,以下略有剧透
几乎是中午和同事吃饭收到关于这部电影的好评,晚上就拉着朋友奔电影院去看。换脑手术、悬疑、动作场面以及“神奇女侠”美的不要不要的盖尔·加朵足以凑齐去看它的理由。
然而等绷紧神经的追踪桥段、鲜血四溅的暴力镜头以及好莱坞惯用的飞车爆炸场面都统统毫无悬念的出现后,我突然发现这部电影打动人心的地方不是在剧情和画面。它只是在讲一个看似简单又冲突,残酷又温情的故事。如果给一头野兽装上一颗柔软的心,一切会变的怎样呢?
故事的男主角是个先天脑功能受损,暴戾粗野、惹事生非的罪犯。像头原始的野兽,禁锢在牢狱中疯癫而无用的做着困兽之斗。机缘巧合,沦为中情局救世的工具,被科学家注入了死去的特工的记忆:聪慧的思维、敏捷的身手、礼貌道德和对家人的爱与温情。<图片3>当野兽从手术中苏醒时,怎能容忍自己成为别人摆布操纵的木偶。他竭力逃出中情局的束缚,暴力而不带一丝人性的烧杀抢掠,想追逐猎物一般粗暴又执着的找寻记忆里特工留下的钱财。<图片4>然后特工记忆里的教养,同情心和对家人的爱不时的随着断断续续的记忆碎片影响着他的行为。他开始困惑、恐惧和愤怒的对抗着这些不属于自己的情感。犹如困兽之斗,在不安和惶恐中本能的抗拒、挣扎和抵触。
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的男主角总让我想起无敌破坏王和怪兽电力公司里的那只大毛怪。<图片5>都是看似笨拙又凶狠的人,把自己的脆弱和不安用蛮力和恐慌一层层紧紧包裹起来,把恐惧转化为敌意,恶行恶状的对抗这个世界。
而这样对人的结果往往是收获对方同样满满的抵触和恶意,像只炸毛低吼随时挠人的猫。而当厮斗结束,只能躲到角落里默默舔舐满身伤口。
当然不管是动作片还是动画片,导演们永远会在结局的时候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怪兽都被孩子的天真善良和无限信任所收服。
男主角由爱故生怖,当他试图继续做一个心无旁骛的恶人,却一次又一次,无法对特工的妻子女儿下手。那一刻他显得脆弱又无助。在和温柔的心抗争的过程中,他开始从恐惧愤怒和暴虐,转为慢慢放松剑拔弩张拱起的脊背、收起锋芒的利爪。卸下防御,在忐忑中小心翼翼的去接受小女孩无条件的,陪她埋葬玩具大象,陪她学习弹钢琴,成为一个袒露疲惫、软弱但却温柔的人。<图片7>16岁生日时最开心的是收到过上面这只圆滚滚毛茸茸的大毛怪的玩偶,虽然离家后它不再陪伴我,但永远记得这只有颗温柔的心的大怪兽告诉我:
We scare ,because we care
看《超脑》这片,跟玩了一场游戏一样。说来讽刺,好莱坞没少把游戏搬上银幕,却经常连游戏一丝的精髓都抓不住,而《超脑》跟游戏半点关系也没有,却从头至尾拍出了强烈的游戏感。如果玩过《GTA》,《热血无赖》,《黑道圣徒》等都市背景的沙盒游戏,《超脑》简直就是一次游戏试玩视频,全程体验高度相仿。
这个故事的主角一出来,是个没有道德观念的混账。就像刚进游戏的玩家,好奇心强烈到处做坏事,随心所欲斗殴、杀人、抢车、入室行窃,横行街头,无法无天。尤其是抢了车钻进去,随即切换到第三人称俯瞰视角,背景同时响起电台音乐,除了一些饭制视频,从没见过这么游戏感满溢的电影桥段。
坏事做多了,通缉指数上升,条子很配合地出现了,把没有经验的玩家抓了个正着。经过一番批评教育,掉了不少经验值。玩到这时候,胡闹也够了,开始专心攻主线,挣钱、取情报、救人、飙车、杀boss,挑战一个又一个任务,不断解锁新的记忆碎片,与此同时还有一条谈恋爱的支线也不断攒进度……看得出主角是个娴熟的高级玩家,只用了大约100分钟,就接近完美通关。
如果仅仅是情节点和调度手法,那么这样的“游戏电影”我们还能找出不少。《超脑》更难得的是,整个节奏感都跟玩游戏高度契合。从风格上看,这电影是比较老派的那一型,几个主要的男性角色,没有一个是颜值选手(最起码在这把年纪不是),唯一稍微能靠脸的瑞恩•雷诺兹,开场不到10分钟就咽了气。而通常来讲,这种傲娇不配合花痴少女口味的类型,理应节奏都比较快,废话比较少,感情戏更是能删则删,主打简单粗暴才对。
可《超脑》偏偏背道而驰,节奏舒缓地完全不像阳刚的美式犯罪片。不但文戏如此,几场动作也是不徐不疾。留意的话,对白速度都比同题材慢上半拍,整个叙述节奏,逼近文艺爱情片,政治不正确地说一句,也许更对女性观众的胃口。这个113分钟的故事倘若放在80年代,90分钟妥妥讲完。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停顿,正是游戏玩家的体验,除非某些过场动画,情节的张弛变化也不会太明显。更显著的一点是,大多数动作片里,我们哪怕知道主角必胜,也不免挂念一番他的安危,而《超脑》的科斯特纳即便滥杀无辜,我们仍丝毫不担心他会死——正因为他太像掉命就读存档的游戏角色了。
说到主角不死,《超脑》其实挺能反映好莱坞电影的一种变化趋势,即一种比较老派的价值观的崩溃。要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商业片里,如果主角故意杀害无辜者,或者哪怕是对失去反抗能力的坏人下了手,也是无法得到救赎的。而《超脑》不但放了他一条生路,还给了个无罪释放外加光明未来,显然是如今观众对于主角的道德容错大大提升了。
哪怕是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依然像《飓风营救3》的老爸一样,为了救“家人”毫不在意弄死弄残警察,当局也照样视若无睹,观众更衷心盼他不死,浑然不会替死去警察和路人感到愤怒。这种道德疏离化的趋势,倒是为将来商业片的暴力指数飙升,铺平了道路。
当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影片最引人咀嚼的一点是,你会不会爱上移植了爱人记忆的陌生人?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指明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结尾也大幅留白,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答案在戏外。
模糊处理当然是创作需要。说来说去,诸如记忆是否能完整移植,移植能否改变宿主的人格,这些议题,科学上没有定论,电影也没有义务或者必要来下个结论,那样在立意上反而低级。当然,商业片总要承担起劝人向善的道德使命,在模棱两可间走向光明乐观、温暖人心的那条路,是商业和艺术的双重优选。
《超脑》不是有野心的电影,对于科技命题的探讨,就跟它的动作场面一样,规模不大,点到辄止,但比起那些眼花缭乱的超级爆米花,它不至于让观众麻木在视听轰炸里,也没有用各种烧脑逻辑把人绕晕,走出影院还剩大把脑细胞可以跟情节较较真。想想还真不好下结论呢:如果有一天,你的伴侣爱上了拥有你记忆的陌生躯体,你是喜还是忧呢,ta对你是忠贞还是背叛呢。(文/方聿南)
集犯罪、亲情、幽默于一体的并不烧脑的剧情片
中规中矩的动作片,“真希望我能一直当他”凯文科斯特纳说的这句话感动到我,感情线很温暖很感人。
贱贱原来就是打个酱油。很套路的片子,各方面都不出彩,以至于就要到高潮了我居然看睡了。也就看看几个老家伙吧。
概念老,桥段老,演员老,超老48小时。
尽管有不少缺陷,也是最近很难得好故事了,如果凯文第一次见到瑞恩的老婆时再粗暴邪恶点,最后的情感转变会更精彩,不管怎么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好奇怪的卡司,就像队友清一色adc,看着牛逼,开团秒跪
割喉捆绑仙人掌,洗脑变态杀人狂。那边忙着放核弹,这边做起老公饼。老派脑残动作片,导演对刻画神经病还是蛮有一套的。上一部《Iceman》里的雪糕车叔叔也不错~至于为什么要把相似题材相同演员的《self/less》同时引进,说明广电总局似乎有着自己的恶趣味
想不到科斯特纳也到了蓄起胡子,扮演老英雄的年纪了,愿以为那是肖恩·康纳利才有的专利,亦或是这几年的丹泽尔·华盛顿。说实话这部戏的剧情实在是硬伤,不过在电影院看的时候那些经典桥段之如《石破天惊》,《变脸》,和《怒火救援》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再加上盖尔·加朵,还是挽回了不少分数。
住别人的房子,睡别人的老婆,凯文叔爽翻了
我觉得还不错诶,虽然男主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但是看预告的时候,确实也被加朵在里面的感情线而心碎,看这片的目的也在于此,盖尔加朵太美了!虽然片中的记忆转移不太经得起科学推敲,毕竟转移了全部记忆,还有人格,包括成长中的认知和观念。不过剧情需要,我也并不在意。女神和片中小女儿都很美。
不算烂吧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浪费一帮好演员,什么剧本嘛!四分之三的时间主角都是出于一脸懵逼的混沌状态,CIA更是智商频繁掉线且毫无人性!亏得凯文科斯特纳真是老当益壮的硬汉,动作戏只要一上来,效果还是不错。拜托!这类谍战/警匪动作片是越早进入追逐反追逐的动作戏才会越好看啊!
说实话一开始期待并不太高,记忆移植作为科幻片主题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了,看完觉得情感和情节铺垫还算不错。最加分的是三个老家伙的表演,尤其是发挥空间最大的科斯特纳,看完就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了。当然神奇女侠也是美美的。
剧情单一,乏善可陈。
撞创意撞题材撞类型撞演员,还撞档期……本片和续命游戏可以混剪成另一部电影,叫《你特么猜猜我到底是谁》……
凯文科斯特纳脑残粉一本满足。
不同的思维,在同一个躯体中进行48小时的战斗,当记忆中的亲情让占据的记忆变成永恒,当幻象的人脑被意象化移植,不禁让人感叹科幻的魅力所在;尽管剧情比较单一化,但影片对于科幻与情感二者结合的诠释却是值得称道的。
前半场1分,猪队友;后半场5分,情感线饱满
小夥伴說第一次見那個大叔演壞人好過癮,然而我不認識那個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