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的关于健康饮食素食电影的推荐。不过今天不是记录片了,是剧情片。虽然背景架空,有点神话玄幻色彩,但和记录片一样,里面所反映的现实是同样真实且震撼的。 动物保护者偷猪这个确实是有原型,有一个类似组织(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会去动物养殖基地“解放”(偷)被圈养的被非人对待的动物(也许下次可以推荐那个纪录片),还有给动物测试,打针,在实验室里生产肉类等等虽然有戏剧化的成分,但现实也是这么血淋淋。(存粹实验室里产生的合成肉类在电影发布的几年后的今天已经正式存在了)。你愿意为他买单,会放心把他放到肚子里么? 比较喜欢的地方是每一个角色在现实世界都找的到对应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通过艺术手段突出了他们的个性,特点,让人拍手叫绝。
利用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故事来表达某种道德观点,并在表达的过程中,情绪错位,让本来隶属另一个类型故事中的情感爆发点移植到本故事中,从而让观影者对自身种族的行径产生憎恶,最终完成某种模棱两可的价值观表达。这样一种影像呈现度便是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片《玉子》所完成的。
具体来说,从众多对《玉子》表达的价值观口诛笔伐来看,原因在于它冒犯了作为“人”的观众最为本质的禁忌,对于自己本性的否定。中国儒家就针对现实中的人表达了一种食色观点。《孟子》一书中的告子曾说:“食,色,性也”;而《礼记·礼运》中也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所谓的“食”和“色”,前者保证了当下个体的生存,后者保证了个体所属种族的繁衍,缺一,便会让整个人类陷入种族危机。而对于“人”来说,“食”便意味着“杂食”,既有素食,也有荤食,其中“猪肉”便是荤食中的主要食材。而《玉子》一片恰恰便是将“猪”作为食材的对立面,让“刀俎”下的肉加冕为“亲情”中的人,这便是《玉子》既让观众深感人类的邪恶,但回头一想,又感觉哪里总是不对。
电影的开头,是由斯文顿扮演的米兰多公司CEO进行的一场媒体演讲,用一种“美国选秀”节目的类型来对“超级猪”进行舆论宣传和造势,转基因事实被隐藏,自然的纯正被高高扬起。而“十年之约”和“26头超级猪比赛”更是当下“造神运动”的变体,人们都知道“猪”是用来吃的,即使是比赛的“超级猪”的命运也是一样。然而不同的是,“超级猪”之所以能万众瞩目,原因在于商业社会中的“娱乐至死”,即使是“吃”,也要三六九等,讲高端,剔劣质。和《我是歌手》、《超级女声》等一样,不同的只是“人”换成了“猪”。
而与之对立的下一个场景,便急速转为韩国某处山林,字幕还不忘显示:“十年后,离纽约很远的地方”。随后我们便知道其中一头猪“玉子”就在此处,更为讽刺的是,这头叫做“玉子”的猪最后获得冠军。商业社会的娱乐比拼,最终需要在前现代村落中完成,这种反讽,不亚于一位跨国公司的巨子需要在农村合作社中取经,才能最终掌控公司。
但是奉俊昊出色的编导能力,显然不满足于这种简单讽刺,随后玉子被抓,在女主角美子和一帮动物解放阵线的人员解救下,玉子大闹首尔这座现代化都市,一个在山林中长大的转基因猪为了逃离娱乐化的选秀和屠宰,最终在大都市里狼奔豕突,可以说,奉俊昊在这段出色的商业动作戏中,不仅仅营造了戏谑、奇观,更是用“怪兽”这种变异体来表达对现代都市的沉闷反抗,这种反抗,在《汉江怪物》中的水怪,《雪国列车》的阶级火车中,俱是如此。
只是这次的超级猪不是邪恶的化身,而是被怜悯的对象,一种必须反抗却又注定失败的被屠宰者。而这种悲剧性恰恰是电影偏移价值观的砝码,而更重的砝码不是玉子本身的反抗,而是类似于“宫崎骏动画”式的小女孩和怪兽相处的童话。
在本片中,有一个主情节线便是小女孩美子不远万里,坚定不移营救超级猪玉子,在类型片中,这便是一种“羁缚叙事”,弱者一直被反派羁押绑缚,而主人公则排除万难,最终营救伙伴的模式。的确,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做到主线分明、情绪饱满、特效和动作场面也颇有创意,为得就是让这种“羁缚叙事”能够以高水平的标准得以完成。而观众也能在这种强烈对比中,获得情绪快感。
这种快感的营造,在片尾美子目睹超级猪被屠宰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最后玉子拯救小超级猪的场面,都让电影的情绪达到高潮,人类的“残忍”外化在了屠宰场的每一个工序中,动物的悲剧感也以“玉子”这一形象得以符号化出现,观众在积蓄了120分钟“女孩和猪”的淳朴友谊,也积蓄了120分钟“人类贪婪邪恶”的本质之后,终于在电影最后一幕:美子、爷爷、玉子和小超级猪的农家欢乐中迎来“反思”。
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奉俊昊在价值观的表达上,只是让观众“情绪错位”,将属于人类和宠物的温馨之乐,和人类的“饮食”本性相掺和,这本身就很讽刺,或许杰伦哈尔饰演的电视明星才是这种讽刺痛苦的终极形象。
在本片中,他原本是一个爱护动物的环保主义者,但是被米兰多公司聘用之后,却不得不参与到超级猪的屠宰计划中,酗酒、癫狂、神经,甚至变态,一种类似从《红磨坊》走出的滑稽悲剧人物,在《玉子》一片中成为了人性撕裂的真正代表。
作为一部环保主义电影,《玉子》无疑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片,它却依然延续了奉俊昊奇异的设定和不俗的完成度。而如果说这部电影真正具有现实性的东西,或许美子用金猪向米兰多公司买下玉子的情节,才是当下社会真实的显影吧!
本文首发“百度电影吧”公众号
转载或约稿请加私信
作为《杀人回忆》和《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此次又带来一部金棕榈提名电影《玉子》。
食品公司培育环保又美味的肥猪,10年后计划成为现实。在山清水秀之地,人与肥猪和谐相处,肥猪俨然成为自然的精灵,而非工业文明餐桌上的美味。影片讲了一个万物有灵的故事。
猪在传统社会,是富足和繁荣的象征,在工业社会,则是餐桌上的美味。但谁也不知道,其实猪也是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朋友,也有着自由的天性。
影片的中段转向对转基因肉类的揭示和对动物暴行的批判,保护动物组织揭露了肉类公司对动物的暴行和转基因食品的违法研发。资本逐利的本性由此暴露无遗,而与之对抗的是残存的良知和勇气。
为了挽救公司形象,老板利用女孩重新获得大众的欢迎。和玉子即将被大卸八块成为食物一样,女孩也成为了资本的工具。
一头肥猪不被吃掉,还有什么用?一个人不能创造价值,还有什么用?我们被太多太多的“用”所淹没,从而忘记了人与猪,本来就是自由自在的生灵,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不是沦为可悲的工具。
影片表演夸张,充满戏剧张力。山水田园和怪兽城市的设定带有一定的荒诞氛围和童话色彩,但其主题却是严肃的。影片批判了资本的无序扩张和逐利本性,歌颂了人类的良知和爱,表达了只有回归人类的自由天性,才能让被污染的心灵得到救赎和净化。
在强大的资本面前,个人的反抗是渺小而徒劳的。但正是这种可贵的反抗证明了人心的觉醒。从某种意义上说,屠宰场就是将人的整体性和天性抹杀,分割成工具意义上的一块块肉,塑造成世界需要的样子,而非你本来的样子。女孩寻回玉子之旅,其实暗喻着人类寻回自己的自然本性,从工业文明的工具属性中解放出来。
影片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结束,肥猪玉子重回山林之中,并带回了幼崽,个人自由似乎在资本的碾压下幸存。不过,导演刻意将结尾处理的富有童话色彩和归隐之意,暗喻着这样的美好结局也许只是一种现代人的想象和企盼吧。
此片获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在韩国的知名导演中,也许奉俊昊是将独立性和娱乐性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忠武路上别的导演大多分得比较清楚,卖座的商业、独立的小众。但奉氏电影往往内容过硬,又不妨碍大众欣赏,并且从《汉江怪物》开始的对新技术的大胆运用与国际合作的开拓性实践无疑都开了韩国本土电影之先风。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从影履历上堪称部部佳片,没有一个污点,然而到了2017年的《玉子》却引发了相当的争议。
《玉子》最大的争议其实与作品本身无关,而是同它的「出身」有关。当时此片正在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评选,而争议的焦点在于数字媒体平台和传统院线对于影片首播时间的矛盾。法国规定,凡是院线上映过的电影,至少在首映36个月之后,才能在Netflix这样的网站观看。但对于作为《玉子》唯一投资者的Netflix而言,这违背了其会员式点播的商业模式,也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与法国戛纳的撕逼也就此开始,因此还遭到了戛纳评委会主席阿尔莫多瓦的怒怼。甚至在韩国国内也不受待见,加起来占到韩国总银幕数92.4%的三大院线(CGV、乐天和Megabox)均拒绝与Netflix同日上映该片。
事实上,《玉子》只是Netflix和戛纳之争的牺牲品,争议的背后反映的是如今新媒体平台对传统院线的冲击以及斩不断理还乱的商业利害关系。按下这一非艺术因素不表,其实影片在戛纳放映结束后赢得了一片赞誉,导演本人还得到了金棕榈奖的提名。但是不可否认,如果用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眼光来审视这部电影,而不仅仅将其看作简单温馨的科幻儿童片的话——奉俊昊的野心必然亦不止于此——那么《玉子》仍不乏难以回避的硬伤。
从观感上来说,《玉子》是非常讨巧的,很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不得不佩服奉俊昊对各种类型电影的掌控能力,从小格局的犯罪惊悚到大格局的科幻类型片几乎都能手到擒来。看他出道以来的七部长片,《绑架门口狗》、《杀人回忆》、《汉江怪物》、《母亲》、《雪国列车》、《玉子》、《寄生虫》,无论是主题表达、镜头语言、还是结构叙事,都有着强烈的异质性。你很难找出两部风格十分相似的作品,这与金基德作品能总结出「残酷晦涩」、朴赞郁作品能总结出「黑暗奇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即便如此,若是细究奉氏电影的题材和视觉修辞,仍能找出一以贯之的特征:都具有言此意彼的象征性与意蕴丰富的寓言性,以及对真实社会、底层阶级的观照。在他的每部长片中几乎都能找到作为喻体的「怪物」,或指向异化的人、或指向固化的阶级、或指向僵化的国家,比如《杀人回忆》中的杀手、《汉江怪物》中的变异怪兽、《雪国列车》中的列车和永动机等等。这些蕴含象征意味的「怪物」经由奇观化的刻画,凸显出了深刻而尖锐的复杂寓意及现实指涉。并且从《雪国列车》起,这种指涉逐渐突破了他对韩国本民族历史和社会的关注范畴,而具备了全球化的视野。
《玉子》也一般无二,影片中的怪物看似是那头巨型转基因猪玉子,但实则却是露西·米兰多拥有的食品公司。在奉俊昊设定的语境中,矛盾对立双方里一方是以女孩美子和巨猪玉子为代表的田园牧歌般、带有东方乡土韵味的生活,另一方是以米兰多公司为代表的,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铁律下操控舆论、残害动物的西方跨国商业机器。所谓的「善与恶」、「弱势与强势」的二元对立是相当分明的,也极易得到观众的认同。再加上首尔和纽约两场颇具观赏性的大戏,那些行云流水的镜头转切,纷乱的场面搭配优雅的慢镜头、舒缓的乡村音乐,恐怕很少会有人觉得《玉子》不好看。
然而正如我在上文中所说的,奉俊昊有着更大的野心。《玉子》中的讽刺随处可见,除了女孩美子之外,但凡影片中出现的成人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就算是以正义使者形象出现的「动物解放阵线(ALF)」也一边喊着拒绝暴力,一边又干出纵火、安放炸弹、人身威胁等暴力行径。同时,最后美子用小金猪赎回玉子,喻示着穷人(第三世界国家)也不得不认同并遵守富人(资本主义世界)的游戏规则,反倒比靠武力强来要有现实意义得多。但电影一旦装不下导演的野心也会导致负面的后果,转基因食品、生态恐怖主义、现代人对品牌包装和商业化作秀的沉迷,每样都想说势必「贪多嚼不烂」,使作品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更重要的是,奉俊昊在《玉子》中传递出的终极价值观是混乱而站不住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今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让人感到疲惫,我觉得美子和玉子让我们看到了当下还未被破坏的一些东西。」可见本片的内核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你可以宣扬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宣扬爱护动物、不要恶意残害生灵,可拿一头猪说事儿就让影片的味道变得有点奇怪了。
我们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生产力能够提高,首要的基础就是食物、就是从填饱肚子开始的。人类的祖先从采集和狩猎,发展到学会种植和驯化家禽家畜,由此获得了稳定且足够的蛋白质与能量来源,才能养得活更多的劳动力。并且我们的食物历来就是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各有各的营养成分,而与牛马等提供畜力的动物不同,野猪被驯化为家猪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食用。何况能量本来就是吞噬和消耗的循环过程,大自然食物链的每个环节注定是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法则。
但是《玉子》用猪来作为言说对象,等于破坏了自然界一直以来约定俗成的东西,尤其还刻意设计了在屠宰场的煽情一幕,一对转基因猪(夫妇)奋力将自己的幼崽推出围栏,言下之意便是「猪猪长大了会被吃、猪猪是多么可怜」。我们可以不吃鱼翅、可以不吃熊掌、可以不吃猫肉狗肉,可要是连猪肉都不能吃了——甚至可以从影片的逻辑推导出任何一种动物都不能吃——这样的价值观是不是过于矫情了?
包括我们社会中那些所谓的「爱狗人士」,爱狗没错,然而一旦把个人对宠物的情感无端放大,并因此站到道德制高点上就会变得非常伪善。狗是动物,那其他的鸡鸭鱼虾难道不是动物吗?他们也许一边会为了路边死去的小猫小狗哭泣,一边在餐桌上对着牛排羊排大快朵颐;他们也许更没有想过,现在的五百多种纯种犬都是凭人类的欲望和好恶人工培育出来的,以至于许多犬种身上带有各种疾病,终其一生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难道这不是人类私欲下的恶行?于是,如果将《玉子》仅仅看作是关于一个女孩和一头猪的冒险,那么肯定不符合奉俊昊的预期。而如果将《玉子》理解为号召大家不吃猪肉(不吃动物),那么又会显得矫情而无力。所以……这就尴尬了不是?
♑
其实是部很简单的商业片,超级猪玉子有了智商和自我意识,她救了小女孩美子一命,之后美子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千里迢迢跑去美国营救玉子。故事始终是关于人类小女孩和玉子之间的亲情,其他人都是牵扯进来的,动物权益,肉制品集团都不是重点,这样的商业类型片其实挺简单的,无需过度解读。
1.请外星女神停止演电影,不然每次出现都仙气充满屏幕让人没法好好看片(签名的时候给的笔写不出水,女神质问“does it work?"把我吓尿赶紧双手换笔呈上)2.既然讲动物保护为啥开头要吃鱼吃鸡而且鸡也是自家养的为啥区别对待啊 3.电影节就是电影的节日凭啥商业片就不能竞赛???加一星顶!
动物保护实在是个碰不得的话题,除非你拍成了宫崎骏那样。标准的非竞赛展映片,娱乐性特别强,却硬是被Netflix送进了主竞赛,开场出Logo还被记者嘘,这是何苦呢。
三星半吧,娱乐性还是挺高的,只不过最后还是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也没办法解决。有些荒诞乌托邦的设定,演员表演也有意夸张和脸谱化,很好玩,前半段很流畅,尤其那场动作追逐戏。后面一般。
为嘛去戛纳自取其辱,片头出个Netflix都被记者耻笑,门户之见真深,搁在暑期儿童场分数哪会这么惨?杰克和斯文顿的怪诞表演也是走童话剧路线,看似浮夸,但想想蒂姆伯顿电影里的德普,韦斯安德森电影的真人动画感,不也挺合理?别扯宫崎骏。素食动保是永恒无解逻辑死循环的宿题,女孩与宠物的亲情才是
反类型的类型片,和怪物一样,奉告诉我们遵守商业规则的右派并不会比伪善的左派更差,则简直是顶川普的时刻。
震惊:大跃进时“肥猪赛大象”的生产口号竟被南朝鲜和美帝主义合拍成电影。
恍似看了场真人版的宫崎骏。但反了半天资本主义,嘲笑了这么久动物保护主义,最后又落回跟它们一样的逻辑,再加上反转基因,真是连「雪国列车」都不如,宫崎骏的脚脖子都够不到。亮点绝对是全场观众为一只……母猪……被强奸……而难过了一下……这辈子都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刻哈哈哈哈哈哈哈
观赏性是不错,有动作场面,幽默桥段,节奏也挺好,然后就没有了,并没有什么可供咀嚼的余味。
没拍成《豕球崛起》已经算得奉式对好莱坞的负隅顽抗了。
奉俊昊老师的这部电影,仿佛不小心把丁磊老师的野心公之于众了
关于现代消费主义和动物保护的奇趣怪诞秀。杰克男神和斯文顿女神就像两个放射灾难源,表演夸张到惨不忍睹。奉俊昊xi,我们更喜欢看吃小孩的怪兽啊~!
奉俊昊式的讽刺幽默我很受用,谁还管他深刻不深刻。飞踹,又见飞踹。
10年前,奉俊昊制造了一条汉江怪物,吓坏了韩国人;10年后,奉俊昊制造了一头略萌的大猪,韩国主流影院却不让它进了——好处就是:中国观众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片子了。
我觉得很好看靴靴,口味再一次和豆瓣分裂
奉俊昊又一部生态保护教育片,有他擅长的几样元素:大只CG动物制作,亲情关系表达,对近未来社会的忧思。在合拍题材上依然选用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设定,然后依然把好莱坞大咖们都搞得阴阳怪气(有时显得有点过火)。小女孩演得不错,和巨型猪宠的感情很touching
韩国尤其是首尔戏是全片华彩段落,美国戏拖了后腿。
美子在實力上的弱勢,勢必需要別人的幫助,劇本的解決思路是動物保護組織的設定。但弔詭的是為什麼這個組織全程只保護玉子,卻對其他的超級豬毫無憐憫關注之心,第三幕戲里尤甚,這樣的劇本完全不符合邏輯啊......
三星半。美国部分的戏份节奏有点怪。看评论里有不少人提宫崎骏,这题材要是部动画估计评分早就上8了,宫老爷子来拍估计9+没悬念,大家喜欢活在童话里,当童话变成现实就纷纷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奉俊昊证明了自己仍是最适合拿大投资拍跨类型的韩国导演,比隔壁只会拍吃饭喝酒聊天的某尚秀有创造力多了。
三星半,没想到四星是觉得进入后半程的动作追逐有点拖而长,韩美杂交似乎没水乳交融。不谈环保还是动物保护,但是养宠物的人怎能看了不感动呢,看到最后泪目。以及长长的字幕后有彩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