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这部《醒狮》是吴镇宇自导自演,那种观影的欲望就像浮云一样飘浮不定。想着影片来个一鸣惊人未必现实;要是搞成一部烂片的话那这位金马影帝、香港影界的个性演员终归难逃票房毒药的命运;可真要是无功无过的,那上下不讨好的困境也够他难受的,纵然这已是他做导演的第三部电影,但毕竟这是他做导演以来投资金额最大的一部。其实要论做演员,吴镇宇闭着眼睛都能得“佳”;可做导演,看完这部影片的直观感受充分说明了他的火候还欠着点!
《醒狮》是一部喜剧,往深点的层次上说是一部黑色喜剧。影片从“舞狮”这一草根表演为点,影射了香港现今社会的种种恶俗风气,笑料虽有却无法引起观众们笑腺太多的共鸣。想必吴镇宇忘记了对现实的冷嘲热讽是一把双刃剑,力度不到位不仅无法刺中目标反而会在刺出的同时伤了自己。吴镇宇并非不擅长黑色喜剧的拍摄,想他在《一个字头的诞生》中的出色表演就已经为他奠定了不可动摇的表演风范,那种神经质的犹疑和异常的人物性格塑造是没有任何人可对比参照的,只可惜当他真正执导时这种独具特色的表演已经被磨灭了许多。
阿鸡(吴镇宇 饰)和阿九(林子聪 饰)所在的公司---良心凉果(这个公司名称一出场就喻示影片开始了一场与现实之间的暗战),要开始一场血腥的裁员行动,公司准备以才艺表演定夺裁员人员,当阿鸡、阿九以舞狮造型亮相公司时却发现公司早已关门大吉。失业后的俩人在街头一场毫无精彩性可言的舞狮后迅速由网络窜红并引来政府康乐局的邀请,一场号称弘扬国粹的行动被媒体疯狂炒起,舞狮也迅速成为香港街头巷尾热力传扬的话题,更成为全城疯狂追崇的潮流,任何的事物只要跟狮子扯上关系都能红火异常,这场盲目的闹剧彻底掀起了剧情的高潮。小人物在快速获得利益的同时也站到了危险的边缘,一切的代价都是相对的。在阿鸡和阿九名利双收的同时,疲于奔命的串场表演和蜂拥而起的各种舞狮及因狮而衍生出的艳狮、狮奶、醒狮训练班和减肥班等都影射社会浮华风气的横行,泛滥成灾的舞狮活动在一片热闹喧哗中渐渐违背了原本的意义,使原本贵为传统艺术之粹的舞狮已然成为一种商品流通,自然也不会有人怀疑阿鸡他们的舞狮是否来得正宗与否。连一向坚持原则性的舅公最后也妥协了这种商业性,原本的之乎者从口中消失,唐装也换成了时尚的T恤。对通俗商业性的无力反驳真正道出了人们随大流的跟风之举,和现实的暗战在这里又交战了一场。
从阿鸡、阿九的醉狮和舅公的丧狮两场戏中对传统艺术走样的悲悯已然成了一种不痛不痒的举动,随着一把火那种传统艺术的意味瞬时消失了一般。倒是上电视节目时三妹和阿鸡的互相揭短成为本片的重头戏之一,在利益面前人性的失落成为一种交易筹码,显然又是想借此讽刺一下电视节目的庸俗和商业化的愚昧。
剧本的单薄和情节发展的衔接显出影片并非流利的故事,更像是一种自圆其说的圆谎行为。水上采青尚且显示了本片寓意的醒狮和舞狮艺术的真正精粹,然而结尾南、北狮的共舞显然只是为了给影片一个结局而拍的,苍促而成的过渡让人不免叹息商业片的模式,好在吴镇宇本人就承认过拍片会为观众和票房负责,不会一味地将自己的情绪和意图强硬地表达给观众,那我们也不必太在意这种草率的结尾。
吴镇宇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峙他不想苟同的一切,强调了浮华成为社会风气的无奈与质问,却让黑色幽默着面不着力于是乎这部《醒狮》倒真像醉狮一般,要说真话却又欲盖弥彰,要表达幽默感却不小心弄巧成拙成了反幽默的庸碌无为,想要以草根文化的振兴扯起虎皮当大旗却落草为寇成为流水线的商业片之一。笑点不多,故事中庸,要想再往导演的路上走得更远,吴镇宇还真要他当演员时那种独一无二的邪气,不要为成就一部电影而丧失独立,我们尚且还是可以期待他的下一部影片《眼泪》。
向来就对香港有明星的小片子极感兴趣.电影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太格式化了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或许可以把这种小片子归为一个群体,更能体现出香港电影的魅力.就象张国荣的那部<恋战冲绳>,陈冠希的<A1头条>。谷德昭嚼着口香糖开枪的姿势,陈冠希大大的黑框眼镜都被我看作为酷的极致。
这部醒狮也是一样,一种纯粹的香港,不为奖项不为票房,没有任何噱头。只是导演发挥自己想象的一种实验,一种情感的抒发。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性,这样导演才又轻松的头脑去想一些别的事情。醒狮中就是如此,多是意想不到的桥断,剧情的发展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距不会让你看不下去,除非你觉得太闷。这种电影带给人最好的感觉就是无法真正体会电影的意图,又会被那种感觉所牵住。因为拍的不明不白,所以也没有什么可以诟病。与此同时这种影片又会让香港演员那种对于电影手到擒来的表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这种框架很小的影片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黄秋生,吴镇宇这种老戏骨的真正价值。
总之,别说他是烂片了,香港电影不景气,这种片子也难得!
从阵容上看,这片子似乎当初很多人支持,都来客串一下。给足面子。
从剧本内容上看,又没那么用心。男主的人设模糊,但也猜到了,扮嫩的无能中年。人物动机也模糊,甚至不如毛毛的那个唯利是图的角色,阿鸡好像是想躺着赚钱。吴镇宇喜欢把自己看不惯的东西直接演出来,变节里面的白背心就是他说很多大佬觉得自己背心样子很酷炫殊不知非常脑满肠肥的样子。
估计这个阿鸡也是这个意思?但唯一能想到,辜负小孩子的信任,只想着打机。自己不精通舞狮却喜欢打肿脸充胖子?
这片好像是香港班底,但毛毛的女儿角色安排给了讲国语的小姐姐。给她写了莫名其妙和林子聪在一起的戏份,小姑娘角色又想要人家青春靓丽,又只给人工具人角色。接受不了。
舞狮有很多动作场面,又是个高难度。所以是双导演吧。
传达的幽默感也太冷了!!!!譬如嚼木炭,一家人烧炭zi沙。高能量的喜剧也容易失控。这玩意真难做哎!从镜头取景可以看出一些吴镇宇自己想搞的新花样:喝醉了的舞狮在垃圾桶后面停格。舞狮的须须头遮住电视机画面。
讲local 文化没问题,加入大陆元素也很up to date,多好,就是这疲软的剧情,这批判为先/故事性趣味性为后的毛病,碍眼。2008年杜琪峰拍了部《文雀》,一如既往他的调调,完成度很高。电影项目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合作,作为领头人只在一个方面有诉求,其他地方都要仰仗别人,就比较容易烂掉。太会想的人都有这种毛病。立意是好的,故事是烂的。可能就是和子华太像,所以谈得来咩?更深层的是,难道香港如今没有一个运行着的电影工业体系(哪怕是一个微型的)?反过来看,电影本身质量低于客串阵容,似乎说明了香港电影人的团体很和睦,甚至独特的创意和视角可以被实现,但能力有限。
19年的《转型团伙》于是就没勇气去看呢。
第一次看是电视台在播,国语版的,不到十分钟就实在受不了的换了台,我……星星你个月亮的!老吴你那身嘻哈小子的装扮和说话腔调,对我来说真是种视觉上的高难度挑战呀!当然国语版也是看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站在国庆8天长假的尾巴尖尖上,很无聊的开始整理自己刻的吴镇宇电影,结果就顺手翻到这部电影……左右没事,不如就再尝试挑战下吧。呃……这回当然是粤语版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其实……好像……也不算什么大烂片嘛,抛开画面音乐之类,单纯讲电影本身,应该比《追影》好少少吧,默。不知道该悲哀我的电影智商在吴镇宇同学毒害下越发低下了,还是该庆幸自己的逻辑思维已经无限接近这位抽风影帝了!
部分情节和对白满好笑的,反正我是笑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前几分钟的剧情有够沉闷无聊,《9413》如是,《自从他来了》同样如是,要不是打着“吴镇宇导演”的标签,几次我都想关掉播放器。好吧我必须要承认自己近年来一天比一天浮躁,小说也好,电影也好,前几分钟要是抓不住我的眼球,多半都会看不下去,完全没有耐心细细品位后面的内容,因为这样错过许多好作品……当然,醒狮算不上高素质的好电影,但对我来说,它挺可乐,完全有资格给我消磨下时光,前提条件是必须熬过开头十分钟。
哎,讲舞狮就舞狮吧,干嘛非把阿鸡整成个嘻哈小子呢,老吴你说你都一把年纪了,这样玩不合适呀!幸好后面正常了点,剧情也相对有意思起来。黄秋生的口音好玩,语气更有意思,尤其五官扭曲一本正经说着“水上青……水上青……”的时候。
片子的总体感觉有点乱,嗯……还是那句话,贴着浓重的吴镇宇式标签,乍看似乎有点不起眼,却总能在细微处带给人一点小惊喜,这是很多导惯商业片的大导演已经失去的东西,难能可贵。可惜单凭这点“可贵”还不足以让吴同学成为一个好导演,很多人都说老吴不会讲故事,不懂控制节奏……呃,其实说着这些话的人,又有几个真正懂得什么叫做节奏呢?一个人说吴镇宇不会讲故事,于是第二人点头附和,第三个人一看,那俩家伙都说吴镇宇不会讲故事,多半就是吧,于是也跟风……四个五个六个……所以吴镇宇“不会讲故事”就成了事实。说不准老吴很郁闷,丫的哪是我不会讲故事啊,是你们这群仆街的不会听故事好不好?我说故事是那么的有特色,那么的生动有趣啊……你们懂一下会死啊!!!
控制节奏这种东西呢,没有真正导过电影的人真是不太会明白……你们可以把这句话当作废话,毕竟没几个人有机会亲自过把导演瘾的。但至少大家可以去尝试写下小说,看看会不会有自己写的很满意而别人却告诉你很啰嗦很拖沓的时候,我相信几率很高……所以才这么说,创作是一种极个人化的东西嘛。
抹汗,说的我好像很懂老吴的电影很想替他平反什么似的,我没那么牛B,牛C也称不上。我只是觉得看他导的几部电影时,满有趣的。《9413》比较压抑,是个模仿北野武的失败品,没关系,我喜欢,早说过对此片有种莫名其妙的偏爱,既然都莫名其妙了,当然是没有原因的。那片子他主要都在发泄了,边发泄着边批判着,完全的个人主义,玩的挺High。他说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赚钱什么的,就是觉得香港电影可能快完蛋了,自己想要玩把票……P啊!才不信呢,你拍电影会没想过要赚钱?没想过要别人来承认自己的导演才华?只是最后的结果没能如愿而已,所以才给自己按上这么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吧,哎,这孩子总不肯老老实实说心里话,摸摸。
《自从他来了》显然是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了,有人说烂,我觉得还不错,撇开电影手法云云——其实我也不知道所谓的“电影手法”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反正不懂的东西咱就绕开。电影本身真是一个很实在的故事,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实在该好好吐槽一下。而且电影中那个广告……我曾经一度觉得除了吴镇宇,没有第二人可以想出这种东西来!很绝。
然后就是醒狮了!很难得这次他竟然没有提一下自己心心念念的环保主题,哈哈。从舞狮引申开去,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呐喊吧,不管怎么说,我是这样认为的。吴同学应该跟张坚庭同学好好学习下,张同学导电影风格倒满适合他,黑幽默,冷笑话,一点点的荒诞离奇,再加上老吴自己的小心思,小创意,其实他的导演水平不该只是这样。
哪怕吴同学之前导过100部烂电影,我也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等待下去,等待那个第101部给我带来的惊喜,也许它又是个不尽如人意的东西,没关系的,我仍有耐心。但也许,它真的会是个叫人出乎意料的经典,毕竟老吴是神经刀来的嘛,这种奇怪的生物一旦什么都不管不顾卯足劲只想干成一件的事的时候,很可怕呢,尤其运气降临……当然,一个导演一辈子只有一部经典虽不算多,但一辈子能有一部经典的导演更加不多,对他来说,下次拍电影,或许想要一雪前耻的成分更多点吧。至少啊,他做梦都想在那群老友面前抬起头来吧,不能每次谈到拍电影就让那几个家伙耻笑不是?很没面子的,吴镇宇应该是一种很要面子很嚣张跋扈的生物吧,嘿嘿,尽管在生人面前他更多的是羞涩腼腆和假装淡定。(不是我说的,人家黄秋生说的……)
嗯,最后说一句,《醒狮》的片尾才是整部电影的精华所在呀,吐槽的有点水平,这才不愧黄秋生给他那天马行空的赞誉嘛。。咦咦,我怎么仿佛看见吴同学正哀怨的内牛满面~~哎,我也没说前面90分钟不好呀,就是。。。差少少啦!
阿鸡为人好食懒散,但胜在反应快,满脑主意,在大企业的杂务部当个挂名经理,但其实是打杂一名,与砂煲兄弟阿九终日浑浑噩噩,是冗员中的冗员。一日,阿鸡公司酝酿大裁员,人事部儿戏地提出举行才艺表演,得到高层欢心者即可留任。阿鸡阿九自知大难临头,但却发现自己全无专长可言。舅公见二人愁眉不展,遂提议阿鸡表演醒狮,醒狮二字深深打入阿鸡脑中,有如当头棒喝。原来阿鸡一家本为舞狮世家,惜港人对传统的舞狮兴趣日减,舅公只好无奈结束狮团,家传的醒狮亦只有藏在家中的灶底。阿鸡与阿九见时间紧迫,即时发奋苦练。
醒狮。标准的小制作港片。哎。没有亮点。看了就忘记。唯一想说的就是,讽刺的现在的 商业操作模式、传销、减肥班、各式培训班和流行。。。其中包括对小孩子极不负责的培训班校长。讨厌没有责任感的人,所以看了之后连这个影星都讨厌了。
志强的嘻哈造型真是无力吐槽。。
坐头。。。= =
完咯完咯~~饿彻底萌上黄吴这对怪异老妖怪CP咯~怎么办~~>0<
当秋生是镇宇舅公…… 很有意思内涵的戏。国粹啊,过火啊。受教了。
乱
之前想过各种可能,就是没想到这片子居然拍成这副样子。真是闹剧,热热闹闹一个病态醒狮家族的兴衰。吴生主题先行是惯例了,他说做导演一定要对这个世界不满。有点囧有点闹,不过还是挺好笑。但是批判仍然不够深刻结构仍然非常松散,长进不多。啊,其实最精华的在结尾,假NG才是这群人的真功力,哈。
吴妈妈不要脸,自己演年轻帅哥,让黄爹爹演舅公,最后还把人家骑了。
用舞狮和舞狮人的视角拍,挺有意思
吴妈也参合着当起了导演,但我猜也没谁会一本正经的看这片吧,反正成效也不咋地,作为粉丝也不是第一回看他的烂片了,所以还是很有心理准备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一伙人搞笑吐槽上面,林子聪那句“我的理想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享受到社会主义的富豪生活”真震撼到我了。结尾一群人打起NG的趣还蛮好玩的
蛋疼。纯粹整黄爸的吧。不过结尾吵架有趣
九年后二刷,一点印象也没有当新片看了。基本上算扣住了「醒狮」的题目,讲了讲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大起大落,不同流派的竞争与通力合作(南北舞狮协力采青,但这段加得生硬),期间穿插的诸如水上采青,旧狮封眼,醉青(对应吴镇宇伶仃大醉后在街上舞狮的段落)等舞狮知识也算是编导有用心做资料搜集。但出彩的基本只有某些盏鬼的台词了:暗讽类的「你们高层谈好了没有,我们基层很难顶啊」,调侃类的「同一个地方三年内很少连震两次,除了梁荣忠的车」,就连林苑随便说一句「牟利幼稚园」都说成 「茂利幼稚园」让我笑得不行,而那个《一窒千金》的综艺要是能出豆瓣估计也9分起跳了。结局过后那个真假难辨的NG片段更是全片真正的喜剧高潮,看吴镇宇和黄秋生坐在那拌嘴互相揭短我就能看个90分钟,比吴镇宇hiphop青年装疯卖傻的表演要出彩200倍。
“前面90分钟废㗎!净系得NG片最好睇。““有d观众真系特登入去睇NG片㗎,有d演员仲特登演到似NG添!”“边个演员啊?杨千嬅啊?”“………………饮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飞机上看的 Oasis Hong Kong!
结尾很喜剧。
老吴一贯的水平······
两个最爱,一出闹剧
香港人来大陆拍电影就拍不出好东西,一股金链味儿
5.5分
很无趣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