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在电影院能看到国内有说暗网的电影,更别说是暗网贩D了,题材有点勇,预告里高能信息点也好密集,突然爆发的枪战、高空坠落的尸体、网页端就可以随便购买到D品,盘得我头皮发麻!刘德华x彭于晏的正邪对立也很有意思的样子。表面斯文败类精英律师私下是暗网毒枭,光是这个反派的设定就让我把期待值拉满了太是我的菜了,看华仔演正面角色演多了真的狠狠怀念他演毒枭疯一回!彭于晏穿上一身制服用望远镜盯人,子弹上膛那段给我苏晕了,老公真的好适合穿制服!!华仔穿着高龄衫叠西装却做着丧尽天良的事,这个反差也真的张力拉满,二位在这儿上演什么叔圈天菜收割少女心啊!而且《潜行》里还有林家栋!!我真的抗拒不了刘德华x林家栋的搭档,梦回《无间道》,永远的黄金配角,林家栋的演技是真的没话说!
没想到,《潜行》这部片里给了我最大惊喜的演员,是刘德华。
从年初《流浪地球2》中忆女成狂到偏执的图恒宇,到《莫斯科行动》里亦正亦邪的瓦西里,再到《潜行》里的疯批反派林阵安,如此狠到极致的角色,使得刘德华反而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探索人性中的灰色领域。
《潜行》里的林阵安,可以说是一个足以列入教科书级别的斯文败类。
我一直觉得,刘德华本人大概多多少少有点强迫症,这体现在他对事业多年如一日的精准规划、劳模般的工作态度、对身材及外在表现的严苛管理上等等,这使得他选择的角色都具备一些鲜明的个人特质,比如图恒宇、瓦西里和这次的林阵安,你会觉得这些角色和他的外形演技都格外契合,浑身散发着让观众“相信”的力量。
作为全片最大的反派,林阵安表面上是受人尊敬的律师,背地里却是利用暗网进行直播贩毒的大毒枭,在影片开始的前20分钟里,观众甚至分辨不出来他的善恶属性,每次切到他的画面时,都是格外安静平和的,陪着妻子去产检等等岁月静好的画面。
直到林阵安发现底下人里有卧底,才显露出他幕后Boss的真容,然而他就算下达最狠辣的灭口命令时,表面上依然是斯文儒雅、风度翩翩的模样,只有偶尔显露的微表情,可见他骨子里是一个多么冷血又嚣张的法外狂徒。
他的狂妄和疯狂全部掩饰在他优雅的皮囊之下,这样的反差,让人不寒而栗。
但你又不得不承认林阵安这样复杂的人极其抓人眼球,你忍不住唾弃他,却又被他的魅力所吸引。
虽然他是毒枭,但他对妻子的深情,在血色婚礼之后丧失理智的复仇,令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多面,林阵安是罪不可恕的,也是情深意切的,他的世界,自有一套他所定义的运行法则不容挑衅。
大概只有刘德华饰演林阵安这个角色,才让观众的内心对其不止于恨,而是如此纠结复杂。
最重要的是,林阵安立住了,整部《潜行》才立住了。
这次的《潜行》最大的亮点,是刘德华时隔16年后再演纯粹的大反派,虽然同是毒枭,但是林阵安与《门徒》里的昆哥是截然不同的,昆哥是老派的古惑仔,只是把贩毒当做养家糊口的工作一种,自己知道毒品千万碰不得,也不愿意接触吸毒的人。
而林阵安是另一种人,他以贩毒谋取个人利益,毫无底线,不管别人家破人亡,甚至自己也是瘾君子。
刘德华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诠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毒枭形象,让林阵安这一升级版大毒枭,甚至可以说是他个人从影生涯上的最大反派,更令观众印象深刻。
一直活跃在银幕上的刘德华,是香港电影传承精神最好的代言人之一,从入行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到近年来拍过的《失孤》《拆弹专家2》《流浪地球2》等大热影片,再到《潜行》,他告诉后辈们,人生是一场长跑,不仅个人的演艺道路是这样,对香港电影的坚持更是这样。
只要刘德华和其他的香港电影人还在坚持,不仅坚持跑,还坚持挑战点新东西,香港电影就还有希望。
说港片已死,但其实香港电影人仍在探索的道路上执着“潜行”。
站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潜行》可以说是近年港产警匪片的一次积极探索。就整体观感而言,《潜行》作为一部港产警匪动作片,电影的风格可谓既复古又新潮。
复古的地方在于编导试图回归传统港产片的硬派风格——那种“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爽片美学特质,同时又在叙事和视听层面做了加法,叙事干脆剪辑凌厉风格火爆,拳拳到肉的动作设计,枪战爆破飙车等大场面一浪接一浪,甚至是写实到残酷的犯罪场面,带给观众最直接生猛的感官刺激。
而影片的新潮又在于编导试图拓展犯罪动作片的类型边界,在警匪卧底题材的框架下,融入了网络犯罪、直播贩毒、暗网交易等前卫大胆的犯罪设定。
尤其是片中对于网络贩毒这种犯罪奇观的展现颇具想象力,如飞速的代码攻击、可视化的攻防过程和给全亚洲人发送包含暗网毒品交易直播间链接的短信等让人大开眼界的桥段,仿佛跟随镜头一起深入犯罪集团内部,带给观众极大的新鲜感和代入感。
编导对于影片的类型定位清晰明确,犯罪动作题材之外,通过张力十足、冷峻克制的视听语言,着力营造出悬念十足的警匪博弈戏码,将警察、罪犯和卧底之间的心理较量和人性交锋演绎得入木三分,呈现给观众一场惊心动魄却又暗藏杀机的心理战役。
电影采用了“三雄对峙”的人物设计,几位影帝影后同台飙戏,前半段始终处在一种压抑紧张的暗黑氛围中,开场即将悬念引出,一批重达数吨的毒品秘密抵达香港。形势紧迫,警方将动用一切手段,抓捕代号“老板”的幕后毒枭。
刘德华饰演的林阵安是个相当“另类”的反派形象。他表面是斯文儒雅、事业有成的金牌律师,背地里却是隐藏最深的毒枭,整个犯罪集团背后“运筹帷幄”的“老板”。他狡猾多疑腹黑精明,一手策划了利用暗网直播贩毒的罪恶计划,面对警方的围追堵截始终从容应对,谈笑间可以将对手斩草除根,就连负责输送货源的南美大毒枭也被他玩的团团转。
但另一方面,在毒枭身份之外,林阵安又是妻子面前的好丈夫,把女儿视作全部希望的慈父,对于相交多年的朋友修浩,他更是十分重视这份兄弟义气,即使得知对方是卧底,明知背叛却还是会流露出心软不忍。
与传统警匪片里阴狠乖戾的罪犯相比,林阵安这个角色的性格要显得更为复杂多面,编导透过这个角色试图刻画出人性的“灰度”。林阵安面对兄弟、警察、爱人时不断转换身份,人前是精英律师、模范丈夫,人后为狠戾毒枭、暗网幕后老板,从无法无天到重情重义,既冷血残忍又充满魅力,如此矛盾又扭曲的性格特征,在刘德华的影帝级表演下让人信服。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电影运用了大量的交叉剪辑和叙事留白来强化戏剧冲突,林阵安可以风轻云淡地面对警方的审讯,但下一秒镜头急速切换,林阵安的手下已经开始布局杀戮,前后情节之间的动静反差,进一步凸显了警方与贩毒集团之间正邪交锋的惊心动魄。
林家栋饰演的卧底修浩同样有着“双重身份”。他是警方派去打入贩毒集团内部的卧底警察,时刻扮演一位忠心耿耿冷血残酷的黑帮打手,终日游走在黑白边缘,被迫压抑隐藏自己的内心,无法平衡家庭与工作,甚至要面临亲手杀死同僚的痛苦抉择。
但同时他也是反派林阵安身边的生死兄弟,十几年的卧底生涯让他几乎快要迷失自己,义气和正义之间的摇摆让他感到无法喘息。直到最后的抓捕行动中,面对家人和“兄弟”,他才最终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片中贩毒团伙成员陈潮生的那句台词“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耻”,概括了整部电影最核心的冲突,即“利”与“义”之间的冲突,毒枭林阵安在逐渐失控的贪欲和罪恶沉沦的深渊中潜行,卧底修浩在正与邪、善与恶的边缘潜行。
这种夹杂着正义与背叛、亲情与罪恶的人性冲突,恰恰是电影在剧作层面最动人的地方。
回到影片制作层面来说,导演关智耀纵横香港影坛多年,凭借电影《追龙》和《无双》连续两年拿下金像奖最佳摄影,如今四年磨一剑,再度拿起导筒。影片的摄影相当考究,大量的特写和中近景机位,让画面冲击力十足。武戏方面,身体素质超强的彭于晏在片中贡献了非常精彩的打戏。
整部电影既有让人血脉偾张的近身搏击,也有枪林弹雨、飙车爆破等震撼大场面,最后的高潮以林阵安的犯罪团伙和彭于晏的警队之间的一场枪战作为结尾,前半部分文戏的冷峻紧张与后半段武戏的狂暴激烈,形成鲜明的对比,始终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整体观感爽快又过瘾。
总的来说,《潜行》里几大影帝同台飙戏足够带感,年度最燃港片当之无愧。更何况大银幕上看到刘德华、林家栋、任达华这些港片顶梁柱仍旧在挥洒汗水搏命演出,又怎能不让人感动于香港电影的生命力呢?
港片还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吃老本,人物原型脸谱化严重,基本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行业也进入了消费陷阱时期。
不管被包装的电影内容多么老套,做成切片,挑起话题,刺激人们的神经。
然后圈钱,拿钱,接着怕下一部,接着宣发弄人进影院交钱。
可给观众看的是什么不重要。
做好痘印宣传,破圈,什么我演谁谁老婆会不会被人嫉妒啊啊啊啊....妹妹自由小狗….哥哥好帅…..老婆我爱你….各种套路,亲嘴的、搂抱的,就差把床搬到路演现场….刺激人们兴奋,消费......
各种各样的套路,研究的不是如何拍好电影,讲好故事,研究怎么刺激人们进入电影院。
或刺激逆鳞、或流量勾引、或引导情绪做切片、或故意炒恶行事件.......
92/93年电影有蓝风筝、活着、霸王别姬、背靠背脸对脸....各种讽刺
30年后市场化条件下...
娱乐至死
先说说现在这个畸形的市场营销——“收钱水文”俨然已经是当今电影市场营销的必走流程,每部电影都不得不如是操作,但这种营销模式已经走进了当年纸媒末日时代相同的顽疾中,那就是“没有人关心内容是什么”——和当年我认识的给报社写球评的根本不看比赛,只了解一下比分就敢下笔一样,现在根本不看电影,收集几个关键词就敢写点评。当然,为了流量,还需要知道站队的方向:夸还是骂?收钱夸甚至不如收钱骂来的流量多; 看完电影,我确认了首映前出现的那些文章作者没有一个是看过电影的,就像我这场是某音专场,我身边的姑娘全程在黑暗中高亮着屏幕(甚至没用深色模式)刷手机!一次都没抬过头!——可想而知映后见面会的提问也全部言之无物,那些发言的所谓网红博主根本只是为了再带上刘德华这条万年高流量的tag再拍条视频而已; 所以如果你看到某篇影评里出现了诸如“无间道”“东莞仔”“风暴”等字样,那么就不要浪费时间读下去了!因为潜行,与之前那些所有的港片,除了演员相同,其他完全不同,没有任何可比性——当然,你说电影已经发明了百多年,千百年来人类想表达的情感类型写成电影手册大概也不过就那么薄薄一本目录而已,表现手法的和主题的相似性一定会有,如果这就是所谓“俗套”,那只能说人就是俗套本身。
下面说电影——
首先,定个基调:不和别人比,仅就刘德华自己的电影(港片部分),我认为潜行完美超越拆弹2,邱导的电影总会有些情节让我产生倦怠感和“呃,就这样吗”的惋惜感,但这部电影里几乎没有; 然后,这是一部带有非常明显“刘德华”风格和标记的电影——你可能不知道那是什么,早在三十多年前的天幕时期,小刘同学就在自己的电影中显现了和当时的港片有着鲜明风格界限的独特气质,你能强烈且清晰的感受到他在一部电影里的参与度的多少。如果说个人风格和特质这种太意识形态的东西很难捕捉,摄影的表现手法则更明显,他的电影永远有一种干净的,留白的,有强烈光影感的,唯美气质;(早年天幕的电影,做空镜的截图都是享受) 此片时长不到两小时(大概差十分钟左右)。港片对时长一直很苛刻,但不得不说作为情节紧凑快节奏的商业片要确保观众不走神、不会产生疲惫感、甚至快到让人有轻微的“没跟上”的感觉,这都是经受过数十年市场洗礼,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权衡下总结出来的; 但于此同时,尽管商业片必须有镜头节奏速度的考量,但他经常会在电影里刻意的慢下来——这每每让我想起安东尼奥尼说的: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所以停下来等一等。 所以,从另个角度来讲,可能让有些只想看港式打打杀杀伪大片的观众群体小失望吧,这部电影真没那么“劲爆”,他甚至有些让我措不及防的安静和沉寂感。 二十多年前,刘德华因为“偶像的社会责任感”拒绝再演古惑仔类型题材;直到今天,他仍会再三的表达“我演坏人一定要受到惩罚”的观念(虽然演好人也并没能阻挡他的角色在电影里的过度“死亡”),但他从没放弃过演一次宇宙终极恶人的念头——那个在他内心的丛林深处的异世界里住着的小精灵,他花了太多年等待机会释放出来——而且,在过往那些年里,他不止一次的在其他访谈里谈及对“坏人”的解读,我们会记得他说过的这些关键词:天生恶人是有的,不一定要强行设定成长痛的变坏理由,“不好看”;最想演的是外表人畜无害的“斯文败类”型恶人(救命他一定是偷窥了我和朋友们的谈话) 所以,在他终于可以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自由度的时候——他说:喜欢我的观众都长大了,可以理性的看待我的角色了——他选的(也许这个剧本他早很多年就写好了)第一个角色,就是演一个毒枭(对,他也曾提到过Scarface) 帆儿导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演反派对于刘德华的演技来说根本不是挑战,他太游刃有余了!——所以,也许更多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圆梦”吧。 所以他很开心地说林阵安是个彻底的坏人:他知法犯法草菅人命冷酷无情而且死不悔改——因为这部电影,近期常常被人提及和比较到另一个刘德华饰演的经典角色昆哥,仅就这点来说林的确坏过昆哥,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昆哥的三观底层是个谨慎的甚至有少许宿命感的生意人而已;而在潜行里,林阵安的气场更强大,有更强烈的力量感,以及结局也不是简单的惩恶扬善,而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毁灭感”。 但即便如此,对不起,我依然觉得林并不是暗黑到底的铁板一块。 佛法中,人只要存有一丝善念,就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挽救者。林阵安一直戴着的那条黑色项链,是108颗的佛珠——他心里是有畏惧的。 所以当他听到“报应”两个字,会从保持了半部戏的冰冷阴森的常态突然陷入无能狂怒。 ——说到这儿,任达华演的警察一度让我以为是内奸,不是演得太好而是演员情绪表达的不准确所致;反而小彭同学很好,符合年龄的热血英武和正义感,而且并不因为必须要表现正能量而使角色薄弱。
——回到林阵安,所以,并不是对刘德华的四十年滤镜让我觉得林的人性里有白的成分,而是人性本身就是恶魔和天使的双重世界。至于刘德华对这个人物的尺度分寸感的拿捏,见上面帆儿导说的话就足够了!(另外,我再说一遍,时到今日一群还靠着他赚流量恰饭吃的闲杂人等还在拾人牙慧的讨论刘德华的演技这本身就是件非常荒谬的事了! 电影过程里,有时我会恍惚觉得林家栋是第一男主,因为刘德华再一次无私的把自己电影里最复杂最容易出彩的角色给了他。修这个人物的确像洋葱一样每剥一层都会有新的刺激感,他的每一层游离和反复都很精彩,善恶轮回本就是人类的多面性,所以家栋说他的角色是“灰色”的很恰当。 如果说到稍弱的环节,我觉得是大嫂这个角色吧,为了时长应该是牺牲了一些支线铺垫,所以人物稍显单薄,但其中躲在巷子里抽烟、被修狗带着产检发现改期立刻去律师楼、以及挺着大肚子还不愿嫁这些细节都能透露出一种不安定因素:这个女人有故事(但我仍觉得最好的大佬的女人是江湖里就哥的小倩,稳准狠)——当然,时下的某种舆论风潮,甚至认为电影无论什么题材只要未着力刻画女性角色以及表现男性对女性的保护和情感就都是一种陈旧的“轻女”价值观,那我无话可说。 另外,虽然这看起来是部标准的警匪商业类型片,大主题还是传统的“邪不压正”,但其实更令人动容的是电影里的副线:友情——说的俗一点,港片永恒的主题:兄弟情。——就像大多数人觉得肖申克的主题是希望,但其实他的主题是也“友情”一样,电影里刘德华和林家栋的对手戏是华彩之一,“朋友不是法官,不需要替我分黑白”,电影也不是法制进行时,少一点主义,多一点人性的光泽吧。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小细节:林阵安的针管,我认为应该是妻女离开之后才出现的,所以这也是他无法再保持绝对冷静的原因之一。 其余的,国粤语有些台词是不一样的,但好就好在全都是刘德华原声。以及结尾的主题曲我觉得是今年港片歌曲最佳!尤其粤语歌词写得极好。
总之,《潜行》给了我足够的诚意和感动。2023的年尾,和年初一样,喜悦满满,并依旧对刘德华充满期待。
十年前,刘德华说过:电影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年后的今天,他仍这样说:让我的电影生命变成我的生活!这里,我想引用钗姐前几天的一段话,送给刘德华,和潜行——
特别感谢至今仍有人在坚持写高品质的书、做高品质的的音乐、拍高品质的电影,在这贩卖恶俗、仇恨和发疯就能挣大钱的时代,高品质的作品如同一发闪亮的信号枪,在一片漆黑里,令观众抬头看见清晰的指引:不,我们绝不下沉,我们才是正常人!
阿修,在你被老大抱在怀里握着他的手让他用枪指着你帮他逃走的那30s,你想的究竟是老婆孩子的安危还是你和老大十几年的感情?你还记得自己是警察吗?别太爱了阿修!
德华居然能把港片飙车戏拍成柯南零执安室透是我没想到的,柯学,非常柯学👏
彭于晏打戏好帅,全片最值的一场。枪战一般,剧情中下,黑客部分很尴尬,ai婴儿有点吓人。
不过卧底和老大磕到了,值回票价。
天台和我没的选让我和朋友周末想复习一下无间道了。其他槽点还挺多的,比如为了枪战戏份非得去马来西亚结婚,结婚安保打不过毒贩,黑化就能在国外炸毒贩老家了。黑客的演技好油,配音更油。哑鬼打戏挺帅的,就是最后死得有点没价值,为啥不开车帮老大别一下追击的警察啊!
其他的忘记了。
仿佛看了近两个小时的劳斯莱斯广告片...
高潮侮辱智商,全身绑炸弹的那个才是真朋友好吧
一星林家栋,一星刘德华的斯文败类造型,一星剧情。
一个只会拽网络技术单词的部长,一个毫无必要的女主,一个动机说服力不足的卧底,一个一直在耍帅且有一支军队的毒枭,一场逆天的毒品卖货直播,一堆扁平到可以忽略的人物,一堆抽象的bug,组合成一部烂到没边的电影(特指片尾),只能看配音是最气的。
很有刘德华个人风格的一部电影,导演也以摄影擅长。故事其实还是老套的套上了一个直播贩毒的壳。刘德华的角色其实前期的铺垫可以更丰满。可能要讲述的太多了
我有以下六点要说:……1.一个卧底没起到一点作用,一直在拖后腿。录脸成老板以为后面有什么用,结果就啥事没有。2.林律师妻女的死,和警察没有半毛钱关系,恨得莫名其妙。然后黑进警务系统找人家报仇,结果其他人都不找,就找修的老婆孩子?3.警方明知道系统被黑,还敢让卧底继续行动,心大。4.网络部到底是不是摆设?人家用命争取时间,你们是真一点突破都没有啊,没用到最后一秒,还欢呼。5.我以为林律师知道黑进警务系统会被警方反追踪,会有后手。结果是真没有呀。能隐藏这么久,我觉得不是聪明,应该是警方真的太拉了。6.形式大于内容,一个讲贩d犯罪的电影,有效内容就讲了一场直播带货。
6.0/ 老板不狠,地位不稳。刘德华和林家栋上演“相爱相杀”,转场快速,节奏“邦邦邦”像不断射出的子弹,文戏狠辣,武戏也不含糊。把暗网黑客贩毒等元素mix其中搅拌成一杯炸弹鸡尾酒一并入喉,滋味过后又觉得难以名状,要说最大的问题还是讲故事上不够细腻深入,让人觉得不好信服,像加了buff的排列组合。华仔从监制到双雄男主之一到片尾曲献唱,可谓出汗又出力,对峙中又讲规矩又讲江湖义气的,显的反派做事不够冷血坏的不够彻底,霸总气质这块倒是拿捏住了。反观林家栋老派沉稳,彭于晏和任达华都成了绿叶角色去衬托林家栋卧底警察悲剧英雄戏码。当说出:“我是警察,我没得选。”又拉一波《无间道》情怀,不妨可以开创一个自己的代表台词,终究还是在模仿经典,也就注定成为不了经典。
电影应该在刘、林在坑里极限拉扯的时候结束,让他俩“殉情”我觉得挺好的。
全片唯一值得看的五秒钟是HK李佳琦直播贩毒喊三二一上链接。
需要仔细琢磨的一部电影,想问问打一二星看懂了没有
我承认,我就是那个看到了不该看的人,回不去了,票钱浪费了,两个小时的人生也浪费了。
林大律师妻女之死,和哪个警察有关系?不是自己造成的?这么大的逻辑漏洞,编剧是怎么顺下去的
栋你远离填海华行不行
华哥演技没的说,但剧情还是太牵强,特别是结局
林阵安是个极其复杂的人,可以衣冠楚楚,也可以无恶不作;对妻子、兄弟可以有情有义,但直播贩毒、草菅人命时也可以无法无天,电脑屏幕上惊人的数字在飞涨,这些骇人的勾当却丝毫不影响他对妻子的含情脉脉和无微不至,他身上的多面也映照出人性的挣扎与拉扯。警匪双方暗网对决的片段看得人大开眼界,这是正儿八经的“黑客大战”,毒贩与警方一起跟时间赛跑,在展现毒品之危害的同时也揭露了很多新型犯罪手段,听到熟悉的“上链接”还是蛮有趣的。时代飞速发展,港片的传承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正常的爆米花片,但为了刘德华和彭于晏,还是值得去影院支持一下。
带有浓浓港味的警匪片,打戏保持一贯高水准,文戏做的超乎预期,在经典延承中打开了港片的新新世界。难为正邪定分界,迷人的反派角色被戳中家庭的软肋,人性是仍渴望灯塔照耀的雾中行舟。另外,刘雅瑟真的有种清冷又顽皮的即视感,抽烟镜头可以被评为最A的白月光。
即便是放在最差档次的港片也是最差的那一类,崩塌的人物塑造,失语的女性角色,一团乱麻的电影节奏,毫无逻辑的情节和人物动机,让人辣眼的在结尾用了不下十次的摄影机加速环绕。一部商业片连淘票票习惯大字报贴出的“爽”都做不到,更别提更深层次的电影内容了。请徐若风老师少在db发影评,如果是还房贷缺钱,可以私信我你的银行卡号,如果是品味差,那真的无法拯救。徐若风这样的影评人越多,国产电影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差。ps:发完短评一看,风风老师果然把我拉黑了,看来老师不止缺钱,也缺少接受批评的格局。
枪战片段很多很过瘾,警匪对抗很精彩,影片节奏紧凑紧张刺激,画面极具质感,熟悉的演员很多,应该很符合港片爱好者的喜好。
刘雅瑟愣是让拍成了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