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片尾,忍不住抄下来了~
附上片头的Benjamin Britten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Now we will demonstrate the orchestration of M.Desplat's musical suite. A little electronic metronome sets the time. First, a harp. 竖琴 Next, the pizzicato cellos.拨奏大提琴 Flute and piccolo.长笛和短笛 Electric guitar.电吉他 Ukulele.尤克里里/夏威夷四弦琴 Classical guitar.古典吉他 Banjo.班卓琴/五弦琴 Thin wood blocks.薄木鱼 And two more harps.再加入2架竖琴 B-3 organs.B-3风琴 Celesta.钢片琴 Bowed vibraphone.弓形电颤琴 And piano.钢琴 Pizzicato violins.拨奏小提琴 And double bass.低音提琴 Tubular bells.管钟 And the glockenspiel.钟琴 The ride cymbal.打点钹 Piatti.钹 Snare drums.小军鼓 Gran casa.低音鼓 Timpani!定音鼓 Sixteen baritone bass singers.16位男中低音 Xylophone.木琴 Bassoons.大管/低音管/巴松管 Clarinet.单簧管/黑管 French horns.法国号/圆号 Tenor Sax.次中音萨克斯管 Trombone.长号 Tuba!大号 Trumpets.小号 Triangle.三角铁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listening.
两小无猜、完美童话。没想象的那么好,狐狸爸爸仍是巅峰。
片尾有福利,别走太早。
配角们都亮瞎眼了(诺顿一出场那么娘炮我都喷了),喜欢每个角色,小喷油们太可爱了还又那么拽,多么简单又励志的故事啊,我都又相信爱情了有没有!给五星的原因是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和音乐,完完全全地是我的菜,复古而又离夸张那么一点点,刚刚好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拍摄风格的延续。充分运用配乐抒情,荒谬中的工整与严肃。在青春跃入成人世界的入口,Wes Anderson再次营造出了诗意的乡愁。
动画方式拍的电影,做梦都难以梦到的美。
想到《扶桑》里一句话:“假如人类把十四岁的爱当真,假如人类容忍十四岁的人去爱和实现爱,人类就永远不会世故起来。” 虽然Anderson的电影里小家伙12岁 ,喜欢他们孩子气的严肃,喜欢导演构筑自己梦一般的诗意世界 。 布景,服装细节,摄影乃至机位都让人着迷,禁得起有些人用“小清新”一词来鄙夷。
港译“小学鸡私奔记”真是可爱死了,喜欢里面的大人们,谢谢你们这样爱护小孩子:)
……你们大概都是顺着看《月升王国》到《布达佩斯大饭店》,而我顺序是倒过来了……所以,只能如此……
仍是一部韦斯·安德森的标签电影,冷幽默与复古时尚,群星云集的大牌配角。用心的布景与美术,让影片如可爱的真人童话,透着天真与孩子气。还顺带上了一堂有趣的音乐课
小孩子一直都知道大人们在做些什么,大人却永远都不懂小孩子。
如果能穿越回自己的少年,我也要找一个两小无猜的姑娘,私奔到月亮升起的王国。
延续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摄影机运动,却是以真人电影的动画质感呈现。反映出古怪年轻人的初恋与逃避道德束缚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抒情且迷人。故事后半段稍逊,不过韦斯.安德森的笔触不在故事而在情感。
安德森式的鬼马狂想曲,犹如真人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其独特的摄影配乐调度带来一如既往的视与听双重享受,冷幽默照常遍布全片。高潮部分有点失控,成年演员配角们倒是一个比一个牛逼抢眼。女孩太美太有魅力,不过不喜欢小男孩的演员选择,完全没有詹森·舒瓦兹曼那种忧郁古怪的气质。
可爱的一逼,泛黄的vintage风格一如往常,色彩,剪辑,配乐全都很神。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看过的最有爱的私奔片,小屁孩之间天马行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感情,完胜大人的you jump,i jump!看完第一反映就是要不顾死活的去私奔,去天涯的尽头,然后留下一张画。太酷了
对这类仿欧式梦幻文艺路子的美国电影已经失去了兴趣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拍摄风格的延续,严肃的孩子气。复古精致,童话绘本般的电影。不管是小孩子们还是大牌配件们,每个角色都极其可爱。片尾的小彩蛋还能给人上堂音乐基础课。★★★★
周笔畅和眼影妞的恋爱早婚史。特别喜欢第一次被捉之前的前半部,笑点密集,思维狂舞,后半部有些过于天马行空荒诞奇绝了,魔幻大胆夸张。摄影是狐狸爸爸一贯的老旧色调,剪辑聪明干净,配乐依然宛若神来,几个明星大人都很有爱,看得人心情大好。
有没有人觉得这是一部喜剧?但片中所有的人都很严肃,尽管孩子们严肃的儿戏,大人们儿戏般的严肃。奇思妙想般怪异可爱反正是来自韦斯·安德森的脑子,影迷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就像画面的色彩和优雅的配乐那样,当然还有比尔·默瑞。复古的小清新,摄影和场景调度必须赞一下。★★★★
首尾相衔的对称结构、过于正经的正反打过肩镜头、中规中矩的分屏、刻意淡化的表情流露、整齐划一的动作站姿、直截了当的镜头推拉,契合乐团各声部分配,构图工整细致,忽略纵深强调平移,漂亮复古精致的基调。
这片简直就像是特意为豆瓣小清新量身定做的一般,几乎和去年的《雨果》一样糟糕,只不过《雨果》主打情怀牌,这片主打童趣牌:一味的撒娇卖萌,拿肉麻当有趣,一帮老油条在那假装富有童心,去你妈的吧。1星半给摄影。PS:童真童趣这玩意,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的,你越是刻意经营,你就离它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