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星期四的上午10點至11點
不得不承認被片子的噱頭吸引。一個自殺三次未遂一個是死囚。
先別跟我提什么真愛不真愛,真他媽的愛啊。
姜東元是個可愛的男人,哪怕他是縯一個死囚。還是很孩子氣。轉身想想如果男主角換做是一個萎縮的人或者換做是那個真正姦殺少女的男人,不知道我們的女主角還會不會真的愛上还會不會喜歡,還有沒有這個悲劇故事。我也只是隨便想想。
那好吧先保守的不破壞韓劇慣常的唯美感。
其實看到那三個獄警一起喫飯那段,還是很有感觸的。
你知道為什么我結婚十年都沒有孩子。
前陣子我妻子去算命,算命的說,因為我的這份工作,孩子害怕不敢出來。
這算不算是現代膾子手的集體悲哀。
不知道少部分人們是不是都有這么強烈的職業自卑感。
像是給死人上妝...類似工作。
找份工作不容易啊。
看着深牆內獄友們那份惺惺相惜,真是忍不住痛恨,可是又不知道該痛恨誰。看看人家把監獄拍的多么祥和慈愛基督教義,看看咱的港片。自相殘殺,鈎心鬥角。爾虞我詐。小小社會烏煙瘴氣。人們對坐牢多么觝觸驚怕。你看人家韓國人多浪漫,坐牢多美好。
囚犯也是人,也會有不期而遇的愛情。可是請原諒我不理解女主角的母親。如果說女兒的自殺是折磨,為了報復母親;那母親呢,當初這樣放任的視而不見,算個什么東西。15歲那年的那一耳光,打碎了所有美好的憧憬和企盼。其實強姦算個什么東西,只要是還有人會好好愛她。可是妳最親的人把它當作是羞辱,那就不對了,那就要隂影了。那就沒有所謂最親的人的意義了,那我就不明白了。難道這就是我最親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果然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傷城,我知道我知道我不明白的還有許多。
既然東東不是完全的兇手,又被提前處了死刑,又無人願意幫他及時翻案,那么我覺得至少是暴露了韓國司法的不公正,嘿嘿。我知道這不是重點。既然是這么私人的品論怎能不帶私人觀點。
不管妳知不知道,關于愛情事件我總是會打岔很多。
好了,最緊要是原諒也來了。當那個老婦人撲過去說我是來原諒,你要活着我下次來的時候。我又開始迷茫。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是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這還是愛嗎。
長此以往,愛將不愛。
愛是過程愛是改變,愛是一切亂七八糟不是真理沒有定義的東西。
愛其實也不是個東西。
兩人這一來一去的,我的祕密說給妳聽妳的祕密說給我聽,就這么愛上了。
我也知道,愛情的莫名其妙。
其實殺人好簡單不過是瞬間的事情。很多時候,它快的讓人來不及想像,更何況思考。你所謂想像和思考的也不過是那殺人之后的事情。善后。不過是如何巧妙完美的遮掩。其實誰人不清楚,所謂遮掩哪有完美。有因無果的,那都是幻覺。出來混,遲早都要還。做事后諸葛亮,那都是有副作用的。
其實只是想說很能理解東東的這次殺人越貨事件。所以我决定要管好自己的手。
至于其后感人的事,還是不影響大家心情。
我的想法是,為什么一定要把人說的凡事都有理由本性都很善良呢。
間歇性的髮作一次,作一次惡,從來沒有過嗎。從來就沒有想過嗎。這種性本善的遐想和偽裝不過是聖經道德經的詭計和圈套。
不然怎會有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當然這只能是代錶我的個人觀點,所以我這種人這輩子都做不了導縯。嘿。真他媽的。
那讓他毀滅的恰恰是那讓他瘋狂的那細小理由。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記住了他年紀那么那么小的時候,他更小的弟弟臨死前的那句話,這個春天好冷。
有些孩子大概是生來讓人可憐的吧。
誰沒有過呢。事無鉅細,一覽無餘。
既然是褒貶不一,當然是有好有壞。每個人角度不同吧。
浪漫那么美好,誰人不喜歡。
星期四的上午10點至11點,
其實我也是個感性的人,不要被我憤青的外錶欺騙啊。
2 ) 只是因为姜东元
因为我爱姜东元,永远忘不了他在《狼的诱惑》里,在雨中,撑着伞转身露出的那一抹的微笑。
但有两点要说明:一、我觉得电影的名字有问题,个人认为《星期四》更适合这个电影的内容。二、这个片子拍可惜了,题材不错,导演给拍成了个四不像。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题材真的很不错,拍的左一点就是一部很好的心灵拯救片,拍的右一点就是一部不错的感人爱情片。但很可惜,出来的电影成了个四不像,不左不右。而且最令我深恶痛绝的是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环节衔接有很大的问题,每个场面的转换都很生硬,让我有些缓不过来。
真实有些失望,浪费了我们家帅哥姜东元和一个本来不错的,能有作为的故事题材。
3 ) 姐姐,这个世界会好吗?
影片大致可以分成三段结构
两个混蛋
女主文有贞 是一位不停自杀,砸输液瓶吓唬母亲的混蛋退役女歌星。同时是个教学极其不负责的教授,对世界充满了憎恨。
男主郑尹秀 是个监狱里,粗暴拒绝修女面包,拒绝救赎,拒绝解脱的杀人犯,面临死刑。
男主跟修女提要求,说我想听你侄女也就是文有贞唱国歌给我听。
在修女姑姑的要求下,女主百般不愿的跟姑姑来到监狱,见了杀人犯。见到姑姑的面包被男主两次打翻在地,女主笑出声。(两个厌世人格初次相见)
谁都有柔软的一面
文有贞的修女姑姑去了外地,所以她要独自去见杀人犯。一见面,她就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对尹秀的厌恶“让我恶心”,面对有贞的问题,尹秀只是面露蔑笑,一言不发。
第二次会面依然如此,有贞问到你为什么相死,尹秀说没别的事儿可想啊!并顺便讲了讲,为什么想听有贞唱国歌-因为那是童年夭折的弟弟最喜欢的歌,他和弟弟小时候被母亲抛弃了。
姑姑带着一个老太太来探监,原来老太太是被杀少女的母亲。面对老太太的原谅,男主第一次显示出悔意。
有贞因为太抗拒去医院看母亲,转身去探监。这次尹秀讲了自己的更多过去,弟弟被人殴打致死。在有贞试图说“我理解”的时候,尹秀说你懂个屁啊。
生活还在继续,有贞在家宴上骂母亲。母亲脑出血住院了。
她终于忍不住,最难受时想起了死刑犯尹秀“我是最佳的秘密倾诉者”,讲:我15岁时被堂兄强奸了。说出来非常难,但如释重负。
至此,导演完成了两人从疯狂厌世到彼此理解的展示。在杀人犯尹秀的世界里,他从来没想过有钱人也会想死,也会不快乐。而有贞理解了杀人犯这样的社会底层,生活无望,被好友裹挟着冲动杀人,也并不是铁石心肠,面对被害人母亲的原谅也会真的痛哭流涕。
学会爱,学会原谅
尹秀打雪仗,开始学会笑,期盼见面。
尹秀讲自己的杀人过程,自己是该死的。文有贞找政要哥哥、杀人同犯,想试着给尹秀减刑。
两人握了手,互送礼物。尹秀说我下周就过生日了,依依惜别岁月静好。
女主接到电话,通知即日执行死刑。女主找到妈妈说,我原谅你,我原谅你当时扇我一巴掌。我原谅你比杀了自己还要难,但我原谅你。我希望上帝看在我原谅你的份儿上,饶尹秀一命。
死刑如期执行了。尹秀临死时,开始悔过,感恩,并告诉文有贞,我爱你。
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在于,影片完完整整、真实可信的描绘了两个灵魂的洗礼过程。
女主的转变是由厌恶家里的一切,到不希望母亲死,到说出心结,原谅母亲。
男主的转变是拒绝那些自认为善良人的感化与救赎,他厌恶这种无意义的怜悯;但女主的惨痛状况让他明白“原来有钱人也会痛苦到想死”,原来把情绪讲给别人是对治愈人心有帮助。当他有了共情能力时,他开始明白自己做了多大的恶。而自己做的恶,让被害人的母亲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两个人的节奏开始是对不上的,哪怕女主说了我理解,男主也并没有直接觉得有人理解而被感动。剧本精妙之处正是在此。编剧深知人心对于改变是需要时间来消化的。而一次次的探视间歇里,两个人的改变一目了然。
女主原谅了母亲,男主学会了爱。他们都有力量开心的活下去了。
救赎的力量固然够大,但导演没有刻意美化它,而是在结尾行刑前,男主还是说我害怕,国歌也不管用了。记得看过报纸上的死刑前最后一餐,犯人也是如此。
真实有万钧之力。
影片缺点
缺点同样突出
1是男主为什么见到被害人妈妈就想跑,就道歉。被原谅就痛苦流涕?这段戏的铺垫其实是不够足的。理性来讲,男主肯定不是第一次见被害人妈妈。上次为什么没学会共情?
2是女主被告知男主即日执行死刑时,跑到医院说,妈妈你不要死。脑回路有点奇怪,不太明白这个逻辑。
女主是真的原谅了妈妈么?我对此表示怀疑。
3是男主的女朋友,女主的堂兄,都讲着讲着不见了,讲没了!朋友的杀人动机也非常含糊。
综上,本片勉强四星。
4 ) 星期四10:00---12:00,我认识了你
星期四的10:00---12:00,阳光透过小玻璃窗,射进小小的看望室.窗台上摆着几盆可爱的小花,桌子上是美味的蛋糕和温暖的茶.在这样温暖的时候,我,认识了你.
明明是个悲伤的故事,却有个明媚的片名,最后,仍旧引得我们泪水涟涟.
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当过歌手,现职教授,无论学业还是生活,看似都一帆风顺.
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和弟弟相依为命,最后为帮女朋友看病筹钱铤而走险,最后杀了人.
其实她在15岁那年遭堂兄的强奸,甚至母亲的安慰与帮助也只是一个巴掌和一顿怒骂.
其实他是帮朋友背的黑锅,他有一张孩子气的脸,笑起来的时候很可爱,令旁边的人都会觉得幸福.
他们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却还是在星期四的上午10:00---12:00认识了,相爱了.
他说,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
她说,生活中的一根刺,如果扎在自己生活,那就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
那么,确实是这样呢.所以,在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想快点了结自己的生命;她自杀过三次,每次醒来又看见她憎恨的母亲的脸.
最后,当他们终于都可以拔出刺,抚平伤口的时候,他却要死掉.
她流着泪跑到她母亲那里,说她不相信上帝,但是她希望,原谅她的母亲,因为她做除了对她来说这么艰难的事,上天应该会还她一个奇迹.
可是还是没有.
但我相信最后他们都还是拥有了幸福.
因为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她对着玻璃窗第一次笑得那么幸福的脸以及他写下的星期四10:00---12:00 我们的幸福时光.
5 ) 爱可以化解一切怨恨!
虽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对人性的关怀似乎更为关注。
被男主角所杀的女佣的母亲,对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恨不得凌迟处死,但面对即将处死的的这个人,她选择原谅他。死去的人不会再复活,那就让还活着的人灵魂得到宽恕。
新来的狱警第一次执行死刑后,内心很痛苦,虽然这只是一份工作,却也是在杀人,和真正的杀人犯唯一不同的只是在法律和正义的名义下进行。
男主角面临绞型的日子终于来临。女主角去医院对生病的妈妈说,如果妈妈可以不死,她愿意原谅妈妈在她15岁发生意外中对她的伤害,只希望可以用奇迹来交换奇迹,让那个人能够保住性命。
男主角座在行刑的电椅上,对着神父,狱警们说出人生最后的忏悔,感谢和心声。当执行的红灯亮起,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及不忍。
这三个片断让我泪流满面........
6 ) 相见欢
不是世间所有的恶都需要通过善来摆渡,也不是所有的爱人都要拖手亲吻天长地久。最后有贞的脸映在玻璃镜子上面,她说:我也爱你。这是我第一次被韩国的催泪爱情剧打败,慌忙找纸巾的样子狼狈至极。
扮演有贞的李娜英有一种令人伤心的美。她骨子里的冷漠凶狠打动我。在她觉得不能忍受继续活着这个事实的时候,她就像兽一样反扑上去,其余的时间里,她只是淡漠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她对她的母亲说:你知道最令我痛苦的是什么?是每次我自杀未成,醒来后第一个看到的总是你那张脸。上帝可以怪罪一个犯过错的人,但是他要如何怪罪一个受过伤的人呢?
Maundy Thursday指圣星期四。基督教的教义里说的是罪恶与宽恕。但我从来不信。
我只相信罪与罚。尹秀必定也是这么想的。我们背负着的罪,从来都是更多地愧对自身,而非他人。他无法面对自己,决心要死,无可厚非。换成是我,也一定无法接受一个慈眉善目的修女送来的善意,它只会加重自己的罪恶感,于事无补。面对一个绝望的人,如果你正站在希望的光芒里,请你走开。
其实细想,电影里有一些不可理解的地方。但是我宁可统统忽略它们。我只看到我想看到的。
我看到尹秀吃着有贞给他做的饭团时的满足,虽然饭团很咸;我看到尹秀拿着宝利莱到海边,到蛋糕店拍下她眼中的风景带给监狱里的尹秀看;我看到尹秀在熄了灯的狱房里,就着厕所的灯为尹秀做塑料十字架挂件;我看到尹秀在行刑室里对着单面反光镜呼唤有贞的名字,他说他很害怕,他苦苦哀求生,我从没有见过哪种“贪生怕死”会比这更令人伤心和不忍;我看到狱警在整理尹秀留在狱房墙壁上的即拍得照片时,他留在照片上的字。他写:我们的幸福时光,周四上午10到11点。镜头推进,我们看到照片上是有贞在拍蛋糕店的蛋糕时,映在玻璃镜上的一张素脸。
尹秀曾经对有贞提起那个他爱过的女孩子。他说,早知道会这样,不如不要那时的相见甚欢。
我一直想着他说的这句话。我觉得他说得不对,他完全说反了。在不幸的人生当中,等待着与一个人的相见甚欢,就是所有的意义。也只有不幸的人才可以拯救另一个不幸的人。所以为了那一刻的相见,抵死也是值得的。
就是会赚眼泪
姜东元真迷人~
姜东元无论在《狼的诱惑》还是这部《我们的幸福时光》,他的眼神总是温暖的。
幸福时光
無病呻吟 總比有病不治要好。她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去記恨在自己強暴后息事寧人的母親 作為一名基督徒 她試圖用寬恕的方式來祈求上帝施展奇跡解救潤秀。她說 我恨你甚至比恨哥哥還多 但我現在來原諒你。如果有上帝的話 他會知道我自殺會比原諒你要簡單的多。我希望我做出這個犧牲 他會給我一個奇跡。
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我爱你,姐姐
以为自己不会哭,但当听到他说“国歌不起作用,我好怕”时,眼泪就撑不住了;当看到照片上她的脸和他写下的话“星期四上午10点-11点我们的幸福时光”时,心里震动了一下,感动到不行...
其实我并没有很喜欢姜东元,但是一看到他顶着那张脸穿着囚服出场,真的就会条件反射地觉得:不管他犯下了什么罪行,反正我从这一眼开始就决定全部原谅他了……
小声说··男女主角还有夫妻相呢p.s:李娜英我不脸盲= =
还以为会出现奇迹,姜东元竟然被处于绞刑。最恨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擦!!!
你信仰的赞美诗都救不了你了 感谢那个在你生命最晦涩的时候带给你欢愉的女人。
转台词,哥哥,这个春天好冷,我走了你是不是就能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主旨深刻,表达稍欠火候~
记得,一直记得。
溶解彼此身上的刺,疗伤,爱与濒死的害怕.星期四的上午10点至11点,在永别以前,我们的幸福时光.
诡异而感人
为了姜东元而看,可觉得他的表演并不是很精彩。两个都是受过伤的人 ,很自然也就在一起了。
这种片子居然还有很多人喜欢 真是林子大了 什么鸟都有
星期四的上午10点到11点 我们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