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这个名字很吸引人,让我产生极大的兴趣,我已经很久没看过韩国电影,当看完这部电影,好年轻的韩国靓仔贡献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网络暴力。
这个故事用了一场直播现杀争起来的矛盾,生动地再现网络矛盾,网络暴力充斥着周围,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又会牵扯出水军,论坛等等组织,从网络到现实,从网络性格转化成人性的悲剧,直播了两次的现杀,也是够够的。
一群年轻人组织了一场现杀直播,用网络语言攻击着发了恶帖的人,人肉出来,去她家直播现场自杀,从而引发了一堆的问题。
直到结局,网络暴力仍然充斥着。
正如我曾经想过的那样,没有一成不变的话题,一场网络暴力后,另一场的丑闻爆发,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向那里的时候,而被忽视的网络暴力就成了历史,没人会提及。然而伤害者永远是伤害者,受伤者还是受伤者。
就像男二一样,被迫退学,改名字,可是前事依旧会被揪出来,再次受到伤害,第二次躲避。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话负上代价,如果一意孤行,我只能告诉你,网络暴力远远比电影残酷得多。
黑客的存在也很厉害。
只要有网线的存在,就会侵入摄影头的系统,拔了网线,就有些无能为力。我当时看到这就想,妹子们玩电脑这也太危险了,明明摄影头都没开,理工科男生就已经悄无声息地把摄像头黑了。
如果你喜欢弹幕,中间的那段纯字幕,加上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一阵紧张的气氛油然而生,你看不清字幕写地啥,时间很短,正好中了圈套,音乐加上这样的节奏画面,就是为了让你因为电影变得紧张而烦躁。
在网络的环境下,试着尽量不要暴露自己的情绪和隐私,尽管这与网络的自由论相悖,但是如果你惹上什么麻烦的话,我想送上一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今天,一位“黑妹子”袁姗姗在TED的演讲视频应该会充斥到大家的眼球里了吧。
即使她如此深情地演讲,也无法阻止还有负面的评论。
“也是从那段时间开始,我重拾起了扔了多年的小提琴,也开始了健身,运动让自己变得身心愉快,不工作的时候,练琴和健身会让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根本没时间在网上过多停留,顾不上网友的围观。
我建议沉迷网络世界的年轻人可以每天挤出一点儿时间锻炼身体,当你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负的时候,至少你可以想我一样身轻如燕的自如翻滚。”
不要隐藏我们的诚实,倔强地活下去。
人言可畏。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越闲,刷微博的频率越多?网络打架斗殴的时间就越多?
在这里,你永远打不过一个时间很闲的人,在最后一句问候他全家之后,关掉微博,任他再骂。如果你继续骂下去,就会陷入死循环,你永远打不过时间很多的人。
尽早结束战斗,不理睬就是了。
自己的事情还翻腾不及,还给别人扯淡给自己赌气,这是自己找烦恼受。
让人言变得可敬。
这也许是个乌托邦的故事,好好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在一起。
袁姗姗演讲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3OTk1NDMzNg==.html?from=s1.8-1-1.2 所以说网络暴力施加者是卑鄙胆小的,急切地寻找所谓的“杀手”,可以随便敲键盘施暴,当然也可以随意转换角色。以为存在一种更恶的势力,其实自己才是最大的“杀手”。没有谁值得同情,永民还是蕾娜,即使自身有万般缺陷,社恐的自己只能依靠网络还是突然感受到“风水轮流转”的恐惧。“韩国有5万个间谍,自身已经被“染红”了,却防备着北部的。”其实极具讽刺,无论是“作案手段”直播tv,或是创建的论坛。全剧前后照应,大胆,剧情发展也不慢,只是感觉有些不明所以,所以可能有理解错误。
本剧应该不需要设定主角,网络暴力不是一个,而是一个个。总之总算看上卞耀汉这部了。
今年总共也没看几部新片,韩影更少,加起来也就四部,因此万万不敢直言这部是上半年里最好的韩影之内的云云。但这是我个人今年新片里第一个五星,纪念一下,就多发几句牢骚。
再次强调下,打星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是非常粗暴简单的,只能说在时下这样影像媒体滥觞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最快捷成本最低的商业选择手段。我个人打分的习惯通常是将之放至于同一小范围体系来考察。一个导演手下的一系列电影。或者说一种类型下的电影。或者说一段时日里一个区域的电影。而不做笼统的评价。你很难说《现代启示录》和《四百下》谁高谁低。在我看来这样的比较没有多少意义。
回到这部片子上,其实五星并非说它本身无可挑剔。其实本片除了摄影上几近完美,无论从叙事的漏洞上或是题材本身挖掘的深度上都并非是高水准之作。但在我看来,它的出现的意义是其他类型片无法替代的。在韩式犯罪类型片发展到今天,它非常难得的让人看到了几乎剔除以往所有惯用伎俩的韩式犯罪。不歇斯底里,不一味迎合国民黑政府的愿望,不使用快速剪辑,不用背景音乐,不突兀地装模作样。
一以贯之的稀疏日常从头到尾,表面上节奏并没有迎合观者心态,让剧情自然发生,但实际上又紧扣疑点的伏笔牢牢抓住观者的注意力。其中角色设定上的多重视角也很有层次感。片中人在直播现杀时,我们也在直播片中人。两位男演员的表演比起同辈也显得自然纯熟很多。卞能延续在《未生》里的出色发挥的确很欣慰。
最后说一下题材内容。其实网络暴力的话题已经成为咱们这个时代经久不衰的热题。扫了一眼短评,看到有友邻差评的原因是:不如《搜索》。这让我感到疑惑,我不清楚他认为《搜索》与之相比到底高在哪里。在那部(在我看来)完全挂羊头卖狗肉的明星扎堆却无卵用的片子中,网络暴力已经被稀释到几乎消失的地步,离异女人自强不息,高赵恋前传,姚晨版新闻编辑室。都有,就是不关网爆任何事。呈现社会议题如果始终需要以非常戏剧化的情节来做支撑,事实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而这部片子的魅力正在于展现了去戏剧化应用在呈现社会事件中的功效,每一步都打破观者的既有期待,当你感觉按照以往看电影的经验它接下来该怎样怎样的时候,事实上它并没有怎样怎样。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有很多观众在看到结尾道多利上吊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这群傻逼上天台看见的又是一句吊死鬼的死尸吧。但电影这时候用了滑稽的方法处理了这个事件的发展,但是作为具有上帝视角的观者而言,其实这样的滑稽比一具死尸要来得更加残忍。
像类似这样的细节处理,片中还有很多。每一个细节往深了去都是你我所处的时下的网络生态和现实世界交汇而可能产生的荒诞事实。在键盘侠们将道德底线调至最低为了毫无成本的虚幻正义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的时候,当大多数人误以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就等同于“我没有义务只发表你想看的内容”的时候。没有人能理得清到底是谁杀死了她。
蔡康永在一篇访谈中有这样一席话让我印象极深也极为鞭笞我,让我反思自己行径。在很长的一段时日内我是那种为了在言语上胜过别人不顾一切的人。但这如今成为我每当想起就忍不住低下头的一个缺陷。这是一种疾病,这是一种匮乏。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在网络上面发言的人,常常都是对文字有掌握能力的人,对文字有掌握能力的人常常是文艺青年,文艺青年的人生常常很可怕,所以,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常在网络上写东西的人讲的话,他们只是爱讲话而已,不是他们很有本事,讲出对的、有智慧的话来。很多沉默的人是过得很好的,他们只是不善于整天在脸书上一小时发一篇文章。这是我给年轻人的第一个建议。”
片中女生的同学对女生的评价:她看了很多书,为人很冷漠,说话从不留情。老师的评价:你对别人头头是道,为什么不自己拿出一点作品来呢,只顾批评别人的人无从进步。
也许很多观者在途中和我有过一样的顾虑,为什么警察不介入此事呢。为什么他们可以轻易地到达别人的家中而不受管制呢。在已经出了人命的情况下,他们短时间内又对下一个目标做出同样的事这样真的可以吗。
警察的缺席真是这部片子的神来之笔。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法律观照不到的角落实在太多太多了。网暴的真空是其中之一。
这些年你我围观了太多伶牙俐齿牙尖嘴利的人的盛会,他们轻易的评断一个人在网络上呈现的某个片段就等于这个人的全部。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假想敌画像。但因为他们在言语上的胜利,他们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喝彩。一方面,审美上,这是个言语严重败退甚至退无可退的时代,另一方面,某种程度是,这又是一个言语决定一切的时代。
如果有可能,越多的人看这部片子越好。
最最后,这部的摄影很出色,很好地参与了整部片子的建构,是除了主角之外的主角。
为了看金正八来的,演得真好。虽然有点欠揍。但还是很帅。虽然还是有点欠揍。但是帅呀
男主脑残粉
刚刷完88心塞至极随手点开阿烈的这部来看。真是时间点太巧了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完全符合。一句话能杀人吗?也许不。那一人一句呢?影片的受害者和加害者突然换位的情节太妙了,完美诠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有做了受害那一方才会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恐怖,毕竟是一对多呢。以后还是闭嘴少说话吧。。
总的时长加起来还没有黑屏几分钟的字幕精彩。借名不说社恐,说了社交网络带来的恐惧。
搜索升级版,呼吁重视网络暴力,呼吁立法管理,实习网络实名制,呼吁建立合法的网络警察。PS我就是去看柳俊烈的
节奏确实有点问题,题材确实也是好题材。网络酸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嘴脸在前十分钟真的是展露无疑啊
题材不错,现在的网络暴民真的可以杀人
剧情推进太慢了。
故事整体感觉有点偏平,却也没忘记把形成网络人格的根本引流到生活的真实处,这点值得写故事的们来学习,最近韩影的选材真的很有创意,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引发拷问网络言论过度自由的弊端处,话语权在网络上的任性,很多时候会引就舆论的反偏差,所以网络大V最好不要瞎逼乱说,严重点会毁了自己的。
大悦城
电影里面的字幕有点儿多,请问,我是看电影来了,还是看电影里面的字幕来了?
社交恐惧衍生社会冷暴力,社会冷暴力反过来又直接暴力了作为者,孰是孰非啊。
一般般 但韩国反思此类问题的态度较多
结局太软了,把前面累积起来的黑暗感完全浪费了。另外,说不如《搜索》的是不是傻?
5.7分。啰嗦,没重点,主线松散,所以案件都没解释清,更别说探讨社会问题了。
好无聊啊……
这个时代人人都有社交恐惧症。
升级版的搜索,网络暴力从二次元走到了三次元。故事线挺不错的,但是导演对节奏的掌控有点缺,所以把片子想成整体一个故事觉得还不错,但是把每一幕拆分了来看就变的非常的没有联结感,而大段大段的留言板对非韩语观众就更劝退了。
影片只是默默的讲述了一个故事,网络暴民在现场目睹了自己「杀死」的人都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后面仍然在继续网络暴力,这就是真实情况。虽然是2014年的片子,伪纪实,也有点闷,还是建议大家可以看看。PS:片名有点误导,应该是比如「网络暴力」「键盘侠」。
故事太简单,要表达的思想也很简单直白。为了柳哥刷完了这片,不过牙套柳这个男配真的是丑得直逼我爱他的心啊你为何要牙套头箍这么丑啊为何我还是这么喜欢你啊(哭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