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讲述自然的童话,却讲的煞费苦心。故事里都是个性鲜明的人,没有特别坏的,也没有特别的好人。有个英雄般的纯洁小孩子,还有位小孩子样的英雄。它描画了自然,又映射人类社会,描述的是动物,也不忘给民族和人性打几鞭子。奇异暧昧的热带恋情让人心理暖暖的。
许是缘于特殊情结,我一直喜欢热带,而看这片子,就有如踏上神奇的归乡之旅。光影在石窟和绿林间变幻摇曳,巨大石像和威猛动物都调动着我们和宏大有关的情绪。有多少神秘的不可知在那里?住在吴哥窟里的虎家说不定都受到神灵护佑。在那些古老遗迹间,亲情被一群嗜血美兽演绎得淋漓尽致。就连平日里婚后也独来独往的虎爸,都沾染了灵气会“调人离山”拯救自己孩子。
为了让人们看明白故事,导演和编剧设计了很多细节。比如虎妈妈中枪的耳朵,虎弟弟脚上粘着的树叶,长大后带着的项链,这些细微的标志帮助人们分清动物演员所演的角色,也为故事发展提供了线索。可怜我是抱着完成个体识别工作的态度来看,结果发现弟弟虎一会儿是蓝眼睛,一会儿又是黄色,一会儿脸圆一会儿又长,身体头部的花纹也经常对不上号,晕到大半场之后,只好老老实实和所有人一起用最简单直观的标记来对应动物演员。看完片子查资料才知道,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居然调用了“大约超过30多只成年老虎(其中有从法国马戏团借用的20只,还有泰国10只),以及大量7到20周大的幼虎,甚至找遍了世界各地刚出生的虎崽”。我都很难想象,为了故事好看,现场调度和片子剪辑上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另外一些动作细节则要感谢干练的驯兽师们。记得兄弟俩在逃出斗兽场后,哥哥居然下意识的跑到在马戏团一直居住的笼子里趴下,在弟弟声声呼唤下,他才顿悟般的知道应该离开牢笼奔向自然。哥哥在迈出牢笼的时候,脚步曾犹豫迟疑。这样细腻的处理,只有通过驯兽师耐心教导,动物演员们才能准确表达。
这个故事还包容了更多童话很难承载的内容,比如对西方文明人对掠夺东方文物艺术品的反思,土著人生存和猛兽间的关系,人之间的交易——酋长用小伎俩赚钱,长官用手腕和策略讨好上级,没落的王族,妄图通过斗兽来重温辉煌。
喜欢片子里的幽默和快乐气氛。但不喜欢土著酋长那个角色,还有她西化的女儿。不好用上“沙文”这么严厉的词,这片子就是欧洲人从自己的视角去看东方以及野兽。我没想明白这是编剧导演宁愿用残酷的真实来戳穿美梦漏洞,还是他们无意识中就表露出这样的态度。
本来总期望环保影片如入无我之境,这点上《迁徙的鸟》就比《虎兄虎弟》要到位。但前者没有后者给人们的愉悦感和快乐。《虎兄虎弟》虽然没有《熊的故事》那样自然,但也没那么灰调。有我,有时也很好。无论它是不是一个童话。
那么让我再一次默念他的名字:Jean-Jacques Annaud.
多年前《情人》里令人窒息的绝望,在这丛林覆盖的印度森林里,却演化为着着实实的温情。
幼虎Kamal和Sangha,在著名猎手Aidan McRory带领的探险队进袭他们居住的神殿废墟时,与虎妈妈失散,而虎爸爸则为了保护孩子而中弹身亡。凶悍勇猛的Kamal沦落为马戏团的戏子,而温和羞涩的Sangha则成了法国殖民长官的儿子Raoul的玩伴,后来因为误杀宠物狗而被送去驯养为角斗士。
《虎兄虎弟》(Two Brothers) 赚了我整整两小时的目不转睛,和眼泪。
============
[虎言心语]
Kamal:
我所有的厄难,始于父亲躺倒在血泊中那一刻。
我藏在他尚有余温的身下,世界在一瞬间寒冷。
我的弟弟和母亲,此刻一定在旷野里奔逃。
我多么希望能再见到他们,但这希望如此渺茫。
杀死我父亲的枪手,收养了我。他给我吃甜甜的果糖,那糖果在清水里化开去,仿佛母亲乳汁的甘甜。
但他终于被银亮的铁环铐住双手带走,而我被铁链紧紧地系在屋外。我哀嚎着看他远去,我含着泪看见母亲和弟弟,在遥远的草丛里悲伤地眺望。冉冉的火炬令他们畏惧,只因那每一枚火炬下,都掩盖着一孔乌黑的枪眼。
这木头的箱笼,它禁锢了我的手脚。这重重的铁链,把我和我的森林隔绝斩断。他们要将我带向何方啊,我的母亲,她的呲咬终究敌不过这冷冷铁兽的疯狂奔跑,沉沉摔倒在地。
仿佛生死的河畔,我在此岸,母亲在彼岸。
渐渐地,她也只模糊成我眼角的一颗张皇的眼泪。
他们说这是马戏团。他们说我从此要住在这牢笼,守着这四壁铁栏。
住在我隔壁的老虎,伸给我他的尾巴。
我们最初也是最后的一次嬉戏。
从此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他空下来的笼子,住进了我,他们说这是提拔,他们说自此我是主角。
从今往后,要收拾悲哀,站直了身,跳跃。
但我的悲哀是那日复一日的时光,嵌在骨髓里消散不开。纵然是枪声凛然,纵然是凌空逾火,我在我豪迈的转身里,看到苍老。
我是戏子。
Sangha:
是一种嘈杂。人声与枪声。
我和我的兄弟失散。
妈妈,我们去人居的地带寻他吧。
妈妈,我看见哥哥在铁链里呼喊。
但那火炬,那火炬燎燎燃起,无数的枪眼对准了我们。
妈妈,我们无能为力。
妈妈,她心碎地带着我离开。
我们去追逐一辆奔驰的铁马,哥哥在那铁马上,木箱里。
妈妈,勇敢的妈妈,却救不出哥哥。恶毒的铁马将妈妈遥遥抛下。
妈妈,我们在滚滚尘埃里,绝望。
是一只蝴蝶牵引我去往那张大网。
铃声四射,仿佛夺目的光华。
妈妈,警觉的她想要阻止我,却已太晚。她落入陷阱,腾跳不出黄泥的固囿。我想救她,却同样陷入深坑。
饥饿困扰我,恐惧啃噬我。
忽而一面斜架搭下,天棚拉开,我们已然苍穹下。
刹那间枪声呼啸,人声浩荡。仿佛那时与哥哥失散。
妈妈衔着我,冲向隐蔽的洞穴。她转身迎向子弹。
枪响。四下死寂。
妈妈倒下了,无声无息。
那肥胖的白衣男人骑在妈妈骄傲的头顶,无数闪光对准他肥腻的笑。
只在一瞬间,妈妈腾身而起,消没在丛林里。
她耳尖上穿空的弹孔里折射出的阳光,是我见过最美的阳光。
一只狗和一个孩子发现了我。
那可恨的小动物一刻不停的狂哮。但那孩子抱我在怀,饮我以奶,玩耍为伴,相依入眠。
可只因被逼无奈,误杀了小狗,我便被逐出家门。
我被送往一座冷酷的地牢。在这里他们要教我格斗。
我瑟瑟发抖的童年,在沾满潮湿青苔的地底,如萤光熄灭。
我是囚徒。
***
[角斗之光]
Sangha: 终于我要面对命运里的决斗。这脖颈里的金碧辉煌令我怒狂。若我是囚徒,且让这最后的一战,结束我冷酷的旅程。
Kamal: 不要逼我去那陌生的中心,那众人观瞰的戏场。若我是戏子,日日的鞭打已足够皮肉消磨,又何苦逼我迎战来。
Sangha: 那斗士虽是虎,却软弱而怯懦。我待要将他砸碎于掌底……可是,且慢:
那目光,是童年,哥哥在树下恐吓走小獾后,深情仰望的目光。
Kamal: 那目光,是童年,弟弟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不知所措的目光。
Sangha & Kamal:
失散多年,彼此了无音讯,料不到这血腥厮杀场上再见。
且忘却那积郁的悲哀,在阳光下享受追忆中的童年。
且看,看客们嘲笑狞笑,且看,肥官震怒戏虎师犯急。
且看,牢笼大开,蓝天绿林是我们奔腾的疆场。
(Kamal欲返身回到牢笼)
Sangha: 哥哥,这天,这地,这丛林,从此便属你我。为何要回去那铁栏封锁的牢笼?
Kamal: 鼓足勇气,回归山林,从此我只为自己唱戏。
****
[回归神殿]
Kamal:
一场大火将我们困住。
人的枪口,在我无法触及的远处,冷冷瞄准。
火之外是丛林,那属于虎的天堂。火之外是神殿,那属于虎的圣地。来吧,弟弟,莫怕这烈火烧身,跳过去便是新生。
(Aidan McRory放下他的枪。)
Raoul: Sangha, 答应我回到你的神殿去,答应我再不到这人居的地带,答应我你会好好地长大。
Aidan McRory: Kamal, 对不起,我的糖盒已空;请你原谅我,几度举枪。
Kamal & Sangha:
再看你一眼,我的朋友。
你天真的注视,将温暖此后所有的日子。
我们回来了,妈妈,穿透你耳朵的阳光,是我们这么久以来的眷恋。
从此,请不要惊醒我们,神殿下的慵懒。
从此,面对子弹的啸声,我们仍可以,昂首阔步。
年前就看到过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而且发现这部电影是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之前在电影频道看到过他的《熊》(又译为〈熊的故事〉),对他导演的动物题材影片有所了解,所以相信这部影片应该不会让人失望。而今天终于可以一睹为快。该片又译为《两只老虎》(看到这个译名让我想起中国的那个“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的歌曲,呵呵……)
吴哥窟的神秘,自然的安详——这是影片开始给我的印象。两只老虎在神像前举行他们自己的“婚礼”,颇有些神像为媒的意思,然后就在神庙安家!影片前段两只像小猫一样小老虎,走起路来还都是歪歪就就,想学父母一样发出“啊呜”的吼声,但做多却也只能像猫一样吼吼,一点也威慑不了敌人。老虎弟弟有些胆怯害羞,面对土狼只会上树躲避,而虎哥哥却凶悍霸道,面对欺负弟弟的土狼毫不畏惧,可谓“出生小虎不怕狼”,硬是把土狼赶进了洞里。这一段两兄弟相互嬉戏、对敌,导演表现的童趣盎然,倒像在拍两个淘气的孩子,甚至从这两只小老虎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和伙伴一起的玩闹。而这一段表现两兄弟的兄弟情谊也成为后来两兄弟在斗兽场通过眼神相认的回忆。
而老虎一家的命运被传奇猎手艾丹·迈克拉的到来而改变了。迈克拉是个猎人兼盗墓者,本来到吴哥窟是来盗神像的,但却意外碰到这个老虎一家。幼虎的父亲被猎杀,两只幼虎被迫分开,与母亲失散……
影片中虎哥哥被买走,困在卡车后的箱中,它通过箱子的透气孔看见车后灰尘飞扬的道路上,老虎妈妈追着卡车奔跑,飞奔跃上卡车,但终于被卡车摔下,小老虎在箱中绝望的嚎叫,而虎妈妈无能为力,只能站在路当中和她的小儿子一起看着卡车远去……这一段的音乐配合的极好。当小老虎从透气孔中看见虎妈妈的身影的时候,音乐是缓慢而迫切的,表现了虎妈妈急切的心情,母爱之情贯穿其中,而卡车远去,音乐悲切忧伤,让人于心不忍,感受虎妈妈的绝望和伤心。
孩子总是表现最纯真的角色的。虎弟弟成了当地执行官儿子的宠物和玩伴,最搞笑的镜头是虎弟弟和执行官儿子玩捉迷藏,它聪明而顽皮的藏于执行官儿子的一堆玩偶中,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似乎颇具童心的导演们都会有这样的顽皮,这一镜头让我想起在《E·T外星人》中,孩子妈妈差点发现ET的时候,ET也是这样伪装在壁柜中的一堆玩具中。或许因为两个都是孩子,虎弟弟与执行官的儿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一起玩,甚至一起睡。
命运的作弄,要让两个虎兄弟以仇人相见,斗兽场上昔日生性威猛霸气的虎哥哥因为马戏团的严厉训练变得胆小麻木,为了满足人类的取乐两个亲兄弟要相互厮杀,但是凭着幼时的记忆他们从各自的目光中认出了对方,于是像小时候一样全然不顾周围的处境欢喜得围着一个椰子,当成球像以前一样欢快的嬉闹。两兄弟逃出斗兽场后为了觅食在人类的村庄到处闯祸,这一部分的拍摄显示了外国电影特有的幽默,将人类被这两只小虎折磨得尴尬表现的极具讽刺,令人捧腹大笑,使人对这两只捣蛋的老虎哭笑不得。此时电影的背景音乐用欢快的口哨声来表现,即体现了两只老虎重获自由的欢快,又对人类充满戏谑!
这部影片将人放在一个阴暗面来表现。唯利是图而狡诈的村长、贪婪的行政官及其夫人、残忍而懦弱的陛下……这些人突出了人类的自私、残忍、奸诈!影片中有两个与老虎兄弟关系密切的人物——传奇猎人迈克拉和行政官的儿子拉奥。猎人迈克拉的角色比较复杂,他本来是一个猎人,我原以为他会一直作为一个凶残贪财的反面人物,看完影片后我觉得他更倾向于一个完整的人,在他身上有人类的贪欲也有人性的闪光点。他抓获虎哥哥后与他建立起了感情,于是他在马戏团看见虎哥哥后要求马戏团的人对它好些,在斗兽场再次与虎哥哥相遇后,看见失去兽性的虎哥哥心生怜悯,甚至想救虎哥哥;而拉奥作为一个孩子,保留着孩子的纯净心灵,他一直相信人与虎不是对立的。他对父母送走虎弟弟一直耿耿于怀,在斗兽场上认出他的虎弟弟,在斗兽场出现混乱的时候大喊要虎弟弟逃走,对他父亲猎杀虎兄弟一直不理解。影片最后拉奥去见虎弟弟,迈克拉为保护拉奥也与虎哥哥相遇,最后两人一起放走了虎兄弟,我想影片的结尾所表现的就是人与老虎互不打扰和平共处,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
ps:据说该影片调用了大概30只老虎拍摄,因此不能细琢磨该影片,只能随着导演的思路来分辨虎兄弟,不然你会发现虎兄弟的眼睛颜色一会儿是褐色,一会儿是黑色,呵呵……
欢迎访问博客评论
http://blackcoffeeme.blogdriver.com/blackcoffeeme/572793.html
动物的人性和人的兽性
老虎可以这么可爱的
老虎演的真好
三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1.从斗兽场出来,库玛直接进笼子,桑加把它叫出牢笼。2.火烧森林的时候,库玛跳过大火,见桑加不敢跳,又跳回来鼓励它一起。3.最后在森林听到了深处其他老虎的回应,相逢发现是虎妈妈。猎人代表悔过自新,小孩代表人之初的善良,这电影拍得太好了。
那只马戏团的老虎的眼神很让人心动,我爹地在一边说,老虎是母的厉害....所以最后两兄弟那神奇的耳洞老妈以绝对强大的母性姿态出现...ms猫科动物里,母的都要强很多,公的都是好吃懒做干杂耍的...
从头哭到尾
过一个世纪,依然是西方人眼中的亚洲。
动物面前,人类的丑陋无所遁形
两只小老虎从流落人间到回归森林,它们的命运中的每一步都牵动人心。特效和剪辑做得很漂亮,颇具真实感。
吼吼吼~非常有爱的两只老虎!兄弟才是王道!
保护动物 保护自然
几个月后,一场斗虎比赛开始了。两兄弟竟然意外被安排成竞技场上的对手。这次重逢让兄弟俩喜出望外,并开始了他们的逃脱计划
很不错,能把动物的感情拍出来,实属不易。
其实我们也是属于这个大自然
不容易的拍摄 剧情也不错
老虎的特效很真实,拟人化也做得棒。
动物还是要回归大自然
小老虎的时候好可爱啊!名字感觉有点接地气,但是影片很好看!
一如战乱时代一介微小社会角色的命运,带着悲悯和巨大的天意
看似淳朴的影像下,隐藏着那么多残酷的现实。更加坚定了我心中:大部分人不如牲口的论断。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还有多少动物在遭遇人类带来的惨剧,而又能有几个像这个虎家庭一样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