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什么是99法郎》
《什么是99法郎》
什么是99法郎?先弄个自问自答!
是说商品售价上,总是整数缺一元或者一分的销售伎俩吗?
影片说广告界的事,而事都是人所为。
广告人,为了灵感与保持强盛的活力
努力靠酗酒、吸毒、性开放来获得生命力的彰显。
是导演拿广告人作为幌子,还是广告人拿影片这种形式作为发泄工具?
亦或是少数衣食无忧的城市白领,拿生活的点放大为面,进行那所谓青春的誓言?
可能,问号的答案只存在于每个具体的观众心中。
这要看您在现实生活中是,广告人?导演?观众?还是衣食无忧的城市白领?衣食具忧的城市底层?
对了,这是法国城市生活的描述,不是我们这里!
但是,关于商品以及商品挑选的很多东西,确实来自于一年几十万条广告的灌输吧!
广告无处不在,它侵蚀着我们的思维。
最后,导演用一个反广告联盟的捣蛋把戏,结束一切。
可惜,也只是YY罢了!当玩了一把鲁滨逊,还是快回到现实,继续那99法郎的真实世界历程!
2 ) 99法郎赚到的反思片语
1.爱情、艺术、地球、你、我,特别是我……
人和其他商品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2.我认为我是在美化世界,错,我是在污染它!
3.我总能让你们望尘莫及。
4.开会总是迟到,守时的创意师是不会有创意的。
*5.我无法好运连连的原因:其一是客观原因阻碍了,
其二是我放弃了!
反转的option让我有点心跳,可是生命常常难以给我们第二次选择。
从高空坠落的飞翔与那幅美好故事的广告牌是鲜明的对比和震颤。
广告人们,我们的生活,自己好好打造!
3 ) 99法郎
最开始是在猫粮上看到这片的介绍。
看老师说的那么龙飞凤舞,便忍不住想看看。
其实仔细想想便知道,
就看动画而言,和老师的口味就已经相差那么大,
何况电影。
到底该怎么说呢,关于这部影片。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于主角价值观的不认可;
另一方面是觉得其表现形式越超过内容本身。
或多或少,总有实验般的玩票兴致。
不过,话说回来,
多少还是给骆驼了一些启迪,
主要是关于广告制作方面的“黑幕”。
因为这片也算是“半传记体”,
讽刺虽然不算辛辣。却也入木三分了。
仅仅是在本作出登场的诸多顶级广告元素,
就值得我们顶礼膜拜与好好学习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
把本片当作广告制作的“科教片”也未尝不可呢~囧
4 ) 无处不在的强奸
广告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已无孔不入,上公厕小便都得跟它碰头,它抓住机会像个惯犯一样强奸着我们的大脑;它蹂躏了我20秒,占用了我20秒的大脑思考。已故麦迪逊大道之王David Oligvy将这项犯罪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人一生要看几十万条广告,而这一切几乎都是被强加的。生产商每年投入到广告上的资金有五千亿美金之巨,这笔钱能解决全世界一半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在此我们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广告的存在到底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去年有个新闻吸引了我,本片同名小说的作者Frederic Beigbeder跟他的朋友在巴黎街道一辆车前盖上吸可卡因的时候被警察逮个正着。
同名小说是根据他自己在广告圈的亲身经历改编,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他的自传。他还在影片中有两段客串。有灵性的人再怎么样的创作哪怕是拼命的避免也会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jan kounen是个中庸的导演,他没有改变原作中的任何东西。看过FB的访谈节目以及参与过的娱乐节目,觉得从jean dujardin身上能看到太多他的影子,就跟片子里的有个他早上起来照镜子却发现镜中人不是自己的隐喻一样,那个镜中人就是FB本人。影片中也充斥着FB特有的法式小资恶搞幽默。
在片中我看到他当时糜烂的生活,也能看到广告界跟商界的黑暗。当他意识到什么是对他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却为时已晚。
我看广告,可从不信广告。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以及广告界文案们的黔驴技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广告嗤之以鼻,以至于好多厂商更愿意通过找传媒公司做个活动或派发样品来推广产品。
影片里有段话很有深意,股东的红利谁来付,投资人的利润谁来付,大老板的薪酬谁来付。当涉及到商业利益的时候,厂商很难诚实。
总之,这不单单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其中也探讨了种族以及环境问题,欧洲电影大多比较有内涵。缺点是最后结尾部太好莱坞。
ps
影片里提到的madone应该是danone 中国叫达能,
5 ) 奥克塔夫革命性
1、星光让我变聪明。
2、要的就是这种事不关己的冷静。
3、想要成功,就要敢于自我牺牲。
4、你一点自尊都没有,我鄙视你,滚。
5、他告诉自己拯救世界的秘密,就是接受无聊。
6、这个人真是个人渣。我不活了,一个人去死。
7、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爱情,艺术,地球,你们,我,特别是我。
8、内心轻松,外表却像个可怜虫。在我们心底,最最深处,正在涅磐重生。
9、我细细品味了自己的革命,我消失了,去了远方,尝试全新的生活方式。
6 ) 在牛逼的流氓也有老的时候
我们老师说过,最可怕的不是那些三妻四妾的黑道大佬,而是别着小片刀满街晃悠的小混混儿。
这个故事很俗,一个放荡不羁的男人最后被一个女人给终结了,于是会有人得出总有一个perfect match的人在等着你的结论,上帝却在天上哈哈大笑,因为只要你足够老,总会遇到这个人的,不过关键点倒不是这个人,是你足够老。
因为当你变老的时候,你慢慢的发现,以后遇到更有趣的女人机会越来越小,总有一天,迷迷糊糊,半推半就的,或者忽然想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你就变成傻逼了,当然这是用20岁的时候你的眼光来看,用上帝的眼光来看,这个和贝克汉姆的弧入线球没有什么区别,不过都是个概率的问题,迟早要发生的。
不过你是变成了傻逼还是准备变成傻逼,只要当你有傻逼的倾向的时候,一切就都已经不可挽回,这世界上有千万个台阶可以提供给你下来,可以说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可以说找到了真爱,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经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傻逼的康庄大道。
不过话说回来,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变成这副吊样的,没办法,上帝制造我们的时候在我们的身体里放了一个定时器,因为牛逼的我们的比较有趣,傻逼的我们比较好管理,因为当我们傻逼以后,什么2b的事情都会告诉上帝的,而我们牛逼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人是一步步的慢慢的变成傻逼的,有些人则是会在傻逼前在牛B一把,算是通知上帝,从此步入傻逼的行业,其实,这个消息到底是通知上帝多一些,还是通知自己更多一些呢?
你们可能知道,太阳系的生命有100亿年,现在太阳正好在中年,他还可以再活50亿年,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太阳在一点点的膨胀,或者说变得烦躁不安,E=MC2,他散发着热量,损失着质量,说的简单点再过4亿年,我们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将灭绝,而地球有生命已经有好几十亿年的历史了。
我是想说,当我们循规蹈矩的傻逼样的保护环境,有屁憋着不放害怕污染大气环境的时候,我们的doom早就定了下来,变傻逼并不能让我们活的更久一些,充其量就是自以为活的更就一些而已。
导演为什么不让他就这么跳下去呢?可能因为导演一想到每次回家给孩子做晚饭,或者陪情人去大练神功的时候这个结局总是会在他脑袋里回荡,导演看着眼前这些小美好,总是放不下,于是就把结尾和谐了一下,这样,这些一切一切的小美好就能继续下去了。
简单地说,导演早就变成傻逼了.....
那天心情不好,其实现在想想电影本身还是可以的
3.5
一点也不好看,就是几段性场面几段幻觉而已
一个设计师的混乱生活,揭露广告业无耻的一面。多种版本的结局很惊喜
看完难受
要是有零颗星该多好。
能够让在生活中迷失的人找回方向的电影,就是电影的名字起得很怪
这个法国导演的片子,最精彩的前3/4绝对是嗑药的状态下拍的,药紧过了。。。片子也正常、一般了。。。
适应无聊生活就是拯救世界的秘密。
适合拍短片 长片较难看下去 叙事方式不很喜欢 不过挺喜欢这个骄傲男主
看过原著又来补电影版,原来开头就交代了结局啊,害我还担心不是HE,真正入戏绝对是见到Sophie那一刹那,嗑药开车那段还不错,音乐竟然还有出自花样年华和大开眼界的,听到蓝色多瑙河更是小诧异了下,三星半吧
抽象化的艺术电影!另类的公益广告!
2012-209
看不下去
20081213 1630 City Hall
一切都是假的 都是广告 所谓的创意就是空虚
近年来难得的导演,演员完美作品
他说你想要的都能兑现
原来是影帝演的。
一如太保密码,JANKOUNEN的声画结合和视觉手段的处理依旧出色,充满冲击力. 但是还是太乱了,太爱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