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DVD

主演: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魏小云,金艳芳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54

 剧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2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3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4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5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6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3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4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5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6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7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8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19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的庄园内住着美丽贤淑的千金小姐祝英台(袁雪芬 饰),她见读书人在庄前来来往往,分外羡慕,无奈封建礼教女子无才便是德,父亲决不允许她走出闺阁半步。英台为此唉声叹气,继而心生一计,乔装成卜卦先生说动父亲,终于获准出门前往杭城读书。她遵照父亲指示,打扮成男子模样外出,三年学成后即刻还家。英台得偿所愿,兴高采烈,在前往杭城的途中结识了来自会稽的翩翩公子梁山伯(范瑞娟 饰)。二人相谈甚欢,志同道合,引为知己。求学期间,英台小心隐瞒身份,与梁兄的友情日益加深,且暗暗喜欢上这个博学的公子。转眼三年,英台接到父亲的催返家书。情意缱绻的十八相送,虽然暗示有情郎,无奈一别终成永远……  本片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红气球2022黄蜂真探你是人间理想迷情追杀囧探双雄千王斗千霸恋爱高飞我的真芯男友女狙击手2015不速来客2021天使之卵1985冥王他爱上我的理由警告逃妻探险记特殊行动当幸福来敲门2006淘气鬼我们是一家人阴阳师泷夜叉姬生死狙击 第一季超能奇才拳击1971日出之食 第三季戎马书生冰山脚下米德威奇布谷鸟

 长篇影评

 1 ) 玉蝴蝶

蝴蝶无窗飞沧海,天荒地老未有时。


了空无人的房间,一个人扮演梁山伯,一个人扮演祝英台。



注定不被宠爱,只有崇拜。

多少个年后,
回想往事,
到底谁是谁心中永不磨灭的一束毋忘我


月沉西枕梦无端,蛹化羽时羽化蝶。

 2 ) 相关评价:

相关评价:

               越剧电影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是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该剧通过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几段戏的串连,将这个民间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表现得了淋漓尽致,是所有版本里影响最大的,更是越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可谓空前绝后。1955年5月27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法国巴黎明星电影院公映。这是在法国公映的第一部新中国影片。
  1954年5月周恩来总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周恩来为了让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与会国家代表团和新闻记者,了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新中国成立几年来所呈现的新气象、新面貌,周总理特意指示中国代表团带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其它一些影片。
   外国人对中国越剧片究竟感不感兴趣?作为新闻联络官的熊向晖心中没有把握。20年代在欧洲生活过,对欧洲人的文化素养有较多了解,并且喜欢看中国各种民族歌舞尤其是越剧的周恩来认为,越是具有民族性的,就越有世界性。因此,只要给这部影片取个既恰如其分又有吸引力的别的名字,外国人看它的兴趣是会有的。 周恩来凝神沉思了一会儿,说"只要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在放映前作3分钟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语要有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作其他解释。这样试试,我保你不会失败。不信,可以打赌,如果失败了,我送你一瓶茅台酒,我出钱。"
  1957年4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文化部举行了1949年到1955年优秀影片授奖大会上,荣获舞台艺术片类的唯一金奖。

 3 ) 祝英台—封建社会的悲歌

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由桑弧和黄沙导演,越剧大师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普一上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的重点人物当属祝英台,在整部影片中她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主性。 根据祝英台的故事脉络,影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学”“求婚”“求死”。 “求学”部分包括祝英台女扮男装戏老父,最终得以同意上学的剧情。影片开头便唱道“女孩儿,要出门,难如登天。”为整部影片奠定了背景基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祝英台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求学梦,她扮成卜卦先生,其父并没有察觉这位先生其实是他的女儿,祝英台以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并不会被人发现,才得以上学。身为女人扮成男人才能得到自己正常的权力,这本身就是性别的不平等。 “求婚”包括梁、祝二人相遇,一直到祝英台托师母做大媒。依传统观念来看,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女性不应插手此事,而祝英台自己决定婚姻大事,变被动为主动,这是她对于传统婚姻制度的反抗,婚姻大事当自己做主,迈出了自我觉醒的第一步。在其他影片中,我们常常看到女性反抗家庭自己选择伴侣的剧情,从一定程度来讲,女性反抗家庭是在反抗社会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家庭剥夺了女性选择的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婚姻是女性最后的底线,反抗家庭选择的婚姻是女性最后的挣扎。 “求死”包括祝父将祝英台许配马家,祝英台爱情无望,又得知梁兄已去,遂墓前祭拜,双双化蝶。这一部分是影片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部分,以祝英台为代表的女性自我意识和以祝父为代表的社会意识相对抗。祝父从始至终都扮演着“慈父”的形象,他允许女儿外出读书,为女儿着想找了门当户对的亲事,从社会观念看来,祝父已经是一位为女儿着想的慈父,但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把女儿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与马家的婚事由祝父一人主导,受马家聘、饮马家酒,动作主体是祝父,祝英台在此过程中被排挤在外。在祝父的潜意识里,女儿是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父为尊、子为卑的观念在他的思想里已经定型。 祝英台从始至终都有着自主性,她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当自我意识被强大的社会意识所压倒,她便感到了绝望,这种绝望还来自于另一方面,脱离家庭之后没有经济来源,经济奠定了整个社会基础,对于个人而言需要不断积累财富,以获得选择的权力,祝英台作为养在深宅的闺门小姐,其女性身份决定她无法迈入社会,也就决定她的财富除了家庭继承之外无任何来源,她自主的第一步就已经被堵死,所以说与其说是一出爱情悲剧,更是一部社会悲剧。当我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是应该与家庭决裂还是应该继续顺从,当我们与家庭决裂又该怎样面对社会,这是值得我们永远思考的问题。

 4 ) 浅谈梁祝之死

作为现代人,很难不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打抱不平。可能是看了许多相似的古代爱情故事,总感觉他们本不必死,事情也一定会有转机。但转而一想,死去倒也死去了,可惜归可惜,也不失为一种归宿。

毕竟他们连化蝶都化了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我辈又感再多言什么呢?

梁祝的故事没有遵循考状元的套路,年轻的梁山伯也祝英台都单纯得不知一点人情世故,眼里只有此刻,而看不到将来,难怪不把状元这个门票放在眼里。英台以为只要一句“真情”便可以感动父亲,换句话说,是感动几千年的包办婚姻。山伯也坚信只要有英台长亭一句许诺,便可不顾鲁莽上门娶亲。他们天真得像两个现代的同龄人,一字一句都那样格格不入,难过祝父直到英台将死也没能明白。他自然无法明白,而且整个社会也无法明白。他们顶多叹息这一对得了失心疯的痴人,连骂都犯不上骂,因为本就无法理解,于他们而言,也本来就不必理解。

山伯憨直,英台智勇,却全都只是小孩子的心事。先拿英台来说,英台面对其父,可以任性到女扮男装上学堂,但一闻婚配之事,却拿不出什么勇气来抵抗。其父有错吗?他于时代完全正确,甚至从父亲这一角色出发,他对英台也是处处操心、仁至义尽。英台从小定深受父亲宠爱,祝父给她的自由与空间也很多,多到她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会跳不出来。英台表面上刚勇无恐,事实上却早已被圈入牢笼。而梁山伯甚至连当面质问祝父的勇气也没有,就放弃了抵抗与坚持。只能说,梁之懦弱短视、祝之懦弱短视,都是一种小孩子的心事罢了。他们太相信这个世界,相信一切正义的法则而不了解这个世界。眼见的是他们处处不肯妥协退让,实际上,一面对风浪就会被击碎的。

山伯不如学学昆曲里的小生,先去考个功名;英台也该学学前辈莺莺,以柔克刚绵里藏针,这才是对社会胃口的一套。当然,看过梁祝的人都希望世界上能有一对梁祝,而不是多了一对张君瑞与崔莺莺。

中国的梁祝与西方的罗密欧朱丽叶还真是像。极傻、极憨、极痴的两人。这两个孩子加在一起连一个路人都斗不过,社会是不用抬一根手指就能把他们捂死的。可谓古有山伯英台,今有子君涓生。

所以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还是得狡猾一点。

这当然是句笑话。我极支持山伯与英台死去,他们死得真好。即使不化蝶,也应该死,也是死得其所。往严重了说,他们的死捍卫了爱情与清白。

 5 ) 重看梁祝

故事从十八里相送开始转入悲剧:心中想说千句话,万望你梁兄早点来。最后却还是在梁山伯来之前被许了婚约。
悲极在于,梁山伯在知道一切后,受到祝英台敬来的酒,道:想不到我特来讨扰你酒一杯。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得到棒打鸳鸯两分开的结果,肝肠寸断悲伤无以言表。只有一句,想不到。
最后上天让跳进墓中的英台和梁山伯双双化为蝴蝶,只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自我慰藉罢了。
年少时总以为,或许梁山伯再早点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后来才知道,只要女子的婚姻无法自己安排,不管梁山伯来的早还是晚,富贵还是贫穷,或许两个人就不会有结果。半个世纪前的片子,很贴切地表现了思想解放,男女平权,改正旧俗中无法紧跟时代的部分的重要性,发人深省。

 6 ) 梁祝——符合社会语境的一种新的表述

越剧电影。故事十分简洁、剧中人物也比较少,并且比较功能化,如师母等人。像是一个架空了时代背景的故事。场景极简:闺房、祝家、途中长亭、杭城书屋、梁家、坟碑等。前面的喜剧性元素呈现颇多:比如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有几次差点暴露,银心口误叫“小姐”,山伯发现英台的耳痕,对于观众来说,遭遇到了短暂的紧张时刻,但都被主人公的聪慧所化解。看到山伯面对英台离别时所倾诉真情时的木讷,从当代语境与观众心理角度来解读,则会觉得十分有趣,“直男梗、注孤生”等。

影片的叙事进展和转场更偏向戏曲叙述的逻辑,只不过用一种影像化的方式来展现:从家出发远行读书、三年同窗读书时光、离别等。毫不拖沓。

后面的悲剧情节与前半部分的喜剧呈现并不显得割裂,相反在这种衬托之下显得更为悲凉。

英台对自己婚姻的擅作主张、自由恋爱等,虽然是封建时代的民间故事,不仅符合观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它符合了新中国宣传婚姻法、恋爱自由等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可以认为,当时民间故事传说被官方用来去宣传新的政策,同时是为了证明和巩固自己的合法性与权威,用来改造比较落后腐朽的思想,通过电影、戏曲等大众传媒方式实现思想的传播。

 短评

所以养孩子啊,要么放开了养,都由着她,要么从一开始就管严实点儿。像祝老爷子家这么半放半管的,最后自己孩子落不下,还把人别人家老实孩子的命也给搭上了……

5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原来是。。。蕾丝边吗!?

8分钟前
  • 推荐

梁祝真的太美了,就是那种非常纯粹的以心换心,既真挚炽烈,又发乎情止乎礼,所以才能感天动地。可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感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祝英台千千万万,梁山伯却万里无一。梁山伯这个角色之所以显得苍白,因为他根本就不会存在,现实中本就没有,文艺创作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13分钟前
  • 阿沅
  • 力荐

越剧版的梁祝最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桥段到现在也很难超越,今天再看年轻一代越剧演员舞台演绎,很精彩,还是更想到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

16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力荐

原来是桑弧导的!

21分钟前
  • chrissy
  • 推荐

经典不容忘却

22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正好两部放在一起说。邵氏的那部比较养眼,范袁的这部就好听多了。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嘛。不过更心水范老和傅老合作的那版梁祝。范傅二人才是我理想的黄金搭档啊。。。怨念一直没找着范傅版的梁祝电影。吕老的银心很可爱啊,比宝钗讨喜多了。

25分钟前
  • 陈陈
  • 力荐

真的没想到,中国特技设计那么厉害!李版的有抄袭之掀!越剧,听起来有点湖北话的味道!

30分钟前
  • 心缘静水
  • 力荐

资料馆欣赏之。好感人啊。

33分钟前
  • 双星
  • 推荐

那个结尾表现得还是很有中国特色得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好,没那么好;语言精,没那么精;音乐有意思,没那么有意思;表演形式也是很一般的。大概是属于一个整体欣赏水平还算不错的年代里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那些诗词还是出自南方人手笔,读起来顺,轻。实际上对男女相爱方式的比较几乎没有,也显得十分拖沓,实际上无可沉浸

35分钟前
  • NVHZ
  • 还行

圆满“完美”的爱情一定是两个聪明的人创造的;相反,那些绝世的爱情悲剧中必定有一个笨蛋;结构上稍微有点不平均吧 后三分之二处的戏有些长了 导致结尾真快真短 周总理的意见提得还真对|9.30宝塔再看 十六七岁的爱情 真可以不要命|高蒙出口遇到,咦,這是巴黎電影節的包啊~

40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这颜色修复地也太俊了吧!引风气之先的作品,全人工搭景,色彩斑斓。十八相送移步易景,简洁漂亮,而书房别离一段就拖得有点长了。但是总的来说,只能感叹,太华丽了,简直太华丽了。

4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咿咿呀呀睡了半场,听不惯唱词的散漫。

48分钟前
  • 畸小山
  • 还行

好伤心的故事,服装舞台道具都做的极致唯美,好棒的电影拍的很有感染力。英台略有含胸驼背。

50分钟前
  • 李哥
  • 力荐

越劇電影。『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53分钟前
  • Cary C
  • 力荐

眼波流转,顾盼生辉~

56分钟前
  • MY BMM
  • 推荐

颜色修得太漂亮了,服化道也精致极了,程式化又通俗易懂的美。移步换景十八里送,电闪雷鸣素衣哭坟,并不拘泥的视点与剪辑。情真意切有板有眼,含蓄优美感人至深。桑弧导演,中国第一部彩色片。4↑@资料馆

5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戏曲舞台纪录片。开头结尾两个戏台镜头。光满堂亮,演员脚下踩着十字影(好有趣),颜色上高度还原色,酷似年画(包括服装化妆)。绘制布景很赞。调度上运动甚少,偶有缓推,长拍居多,绝少剪辑(唯有祝英台哭坟那场戏)。另外桑弧老师的蝴蝶选错了(不过化蝶后的服装对了),梁祝化蝶是丝带凤蝶……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十八相送,回十八,楼台会,这些从小听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国之瑰宝,神仙眷侣。看那花红柳绿,万紫嫣红。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