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遥远的松饼山上,有一个胡谷镇,镇民们最爱的圣诞节眼看就要到了,镇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个人都沉浸在筹备圣诞节的快乐中。然而,在胡谷镇以北的一个垃圾山上,住着一个人人都害怕的“怪物”——格林奇(金·凯瑞 Jim Carrey 饰)。他深居简出,只跟一条狗过活;他心胸狭窄,心脏只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大;他讨厌胡谷镇..详细 >
“你对过圣诞节持什么态度?”这类我们从小到大在语文试卷上以各种形式出现过无数遍的问题恐怕早已和央视的“你幸福吗?”一样,沦为在认识层面上可以一笑了之的滥觞了吧。现在的我们似乎已不需要正经八百地去回答,或者说,被目不暇接的信息席卷着的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停下来去思考,并给出一个认真地态度了。没关系,反正“家”住胡谷镇旁松饼山上的“鬼精灵”格林奇的态度很明确:他极度深切地痛恨着圣诞节以及和圣诞节有关的一切。 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影片的受众定得很明确,热闹的节日气氛,大把大把的玩具,甜腻夸张的服饰和妆容……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从人物造型到场景美工,都不禁让人想起蒂姆•波顿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孩子气,甚至硬裹在演员们头上的诡谲发型,也和《饥饿游戏》中施惠国凯匹特城的一等市民们也如出一辙。凯利•金负责披着一身绿毛把孩子们逗乐,“智障儿童欢乐多”式的语言和动作,全程停不下来的闹腾与喧嚣,再来点童话故事都会有的关于善恶的说教道理,甚至用于火之战车的背景音乐和再经典不过的爆炸背景下的扑跃镜头和观众们开开玩笑,最后是再经典不过的好莱坞式完美大结局。这似乎是一部标准到可以用来在圣诞节档期应景的“合家欢”儿童电影。然而,能拍出《达•芬奇密码》和《美丽心灵》的朗•霍华德不仅仅是这样的水准吧。 童年时留下的阴霾可以怎样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我想,从片中貌似疯疯癫癫的格林奇身上可见一斑。他狂躁、暴虐、极具破坏力的性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也曾温柔地喜欢过某个人,他也曾用尽全力地去完成一件可以让别人满意的作品,他也曾试图用符合大众认知的方式去取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可残酷的是,先天的缺陷让他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对象,痛苦不堪的他甚至不惜以伤害自己为代价(用剃刀刮去怪毛)去迎合大环境的认同。然而他所收获的,只不过是更为变本加厉的嘲笑和凌辱。当接二连三地遭到现实的否定时,反过来去否定现实的行为似乎变得更加容易让人理解。他封闭了自己,逃到松饼山的洞穴里,与一切对峙,尽其所能地破坏掉身边的一切。他甚至愤愤于和他一样离群索居的圣诞老人为什么就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于是,暴戾变成了常态,自我否定变成了习惯,当小女孩辛蒂邀请他担任圣诞主角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就否定的这种可能性。 孤独的滋味并不好受,挣扎的过程却更为痛苦,被善意感染了的格林奇在纠结于到底去不去参加圣诞聚会时的内心斗争恐怕只有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才能懂得。在找了无数个不去的理由后(其实这一点和我们的拖延症极其相似),在小狗的推力下,他去赴宴了。然而希望的再次破灭将他的矛盾激化到了极点,他驾着那架用一堆破铜烂铁自制的无比后现代和朋克味的“圣诞雪橇”来到胡谷镇上方穷凶恶极的报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虽然影片的气氛是一部如此喧闹的无厘头儿童喜剧,但看见格林奇趴在冰冷的悬崖边缘用夸张的哭腔喊出“我讨厌你们”的时候,我竟然像一个坐在电影院里的五岁小孩一样为他深深地揪心和难过。礼物、游戏、美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欢庆节日的温馨气氛,他恨这一切,只因为他自己从未真正拥有过它们。一切痛苦,都来自于人们稀薄的同情能力,惨淡的包容心,和最不经意却造成最严重后果的伤害。 前面有朋友说,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好治愈。我想任何一个看完电影的人都很难去否定这一点。不光是影片充满的童趣让我们倍感轻松,更是因为小女孩辛蒂出于最原始、最本能的善意,撇开世俗的价值体系,去给予一个被边缘化的个体积极的温暖力量的行为让我们感动。童真的美好便在于此,它对于善恶的判断遵守的是上帝的规则。片中的众人让我们看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行善的能力,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因为善,是和生命的本质相符的。 影片其他几个场景的隐喻也很有意思,比如被商品化了的传统文化致使节日经济的泡沫漫天。我想当格林奇喃喃道“Maybe Christmas doesn’t come from a store. Maybe Christmas, perhaps, means a little bit more. ”时说出了很多人压抑已久的心声。另外,当权者对“仪式性”行为的需要和愚民的习惯性拥护,对规则神圣性的亵渎(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时可以现场制定规则),用纳税人的钱买来的车取悦心仪的对象的情节,无不是对现实赤裸裸的讽刺。 然而最终,电影只应该是电影。对于一部拍给小孩子看的圣诞节家庭电影何必要想得那么复杂呢?只要那些对每年这个异常盛大的节日期待已久的孩子们能如愿以偿地被金•凯瑞过度夸张了的肢体动作逗得前仰后合,只要他们能在影片结尾管弦乐和铃铛声奏出的欢快圣诞颂歌中能体会到那种最简单、最纯真的兴奋、开心与满足就够了吧。一切需要教会他们的,一切该留下来的,最终都会自然而然地如圣诞夜的雪花般融化在这些快乐的时光中,浸透在他们美好的童真记忆里。也许,这恰恰就是这些圣诞节电影的意义所在吧。
简直就是人类奇妙表情大赏!圣诞节不仅仅是送礼物噢更重要的是人和感情噢所以满大街到处找旅馆的小年轻们似乎也很能get到圣诞精神呢!就是歌不好听,搞得我每年本来都要拿一句歌词结尾的今年愣是找不到。好吧就“tik tok tik tok, counting down the Christmas clock"吧。
非常独特,特别是演技表现。比动画感觉更有感。一个因为金凯利的关系,一个因为戏剧化夸张演绎的关系。真人电影达到了动画的效果。挺好的。不过,这个故事本身低龄无感没办法……
2013/12/21 Cinemark16必须得吐一个大槽就是圣诞怪杰实在太丑了,让人真心喜欢不上来。关于圣诞的反思其实很不错,比圣诞礼物更重要的,是和值得珍惜的人在一起。
i hate u 超级经典。
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怪诞,那个小车比较有印象,不过竟然是朗霍华德拍的,那年票房大捷的一个片子,至少达到了这个目的了。
表面上是,一群精灵和一只绿毛怪关于圣诞节的故事;实质上却是,一群傻子与一个疯子关于圣诞节的YY。幼稚,单看人物的造型设计就明了;弱智,单看前面的10来分钟就可以看出;不搞笑,单看我观影过程中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也许是我的问题?我实在没想到朗·霍华德和金·凯瑞合作的作品竟然让我这么嫌弃!—— 没看豆瓣观影记录都忘了自己在2013年圣诞节看过而且当时还那么嫌弃,如今看了《绿毛怪格林奇》再重温下《圣诞怪杰》反倒觉得还好了。虽然画面没《绿毛怪》养眼,但接受了怪异的故事设定和奇葩的人物形象以及金·凯瑞用力的表演,电影并没有曾经觉得的那么差。而《圣诞怪杰》里辛蒂露那条线的剧情编排也觉得比《绿毛怪》的好。→ 联想到《超级大坏蛋》,格林奇和麦克迈长大后做坏人坏事是因为他们小时候都曾被欺凌过。→2星改3星!-2018.12.17
Jim-Carrey Ron-Howard 圣诞 喜剧
7.0/10 分。2022.12.05,初看,重制版蓝光。根据“苏斯博士”(Dr. Seuss)的著名畅销童书改编。非常轻松,节奏明快,适合十岁以下儿童观看。。两个小女孩都好可爱。《绯闻女孩》里的泰勒·摩森小时候好呆萌呀,哈哈。。动画短片:1966《格林奇是如何偷走圣诞节的》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动画长片:2018《绿毛怪格林奇》The Grinch。
金凯瑞好强啊【熟度 /s/147c-dQ4wd2ORsWe-pEVnwg 码 ws31 】
这部电影我觉得吧,真的值五星,格林奇这个绿毛怪如何如何拥有了真正的“心”,恰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寻找自己的过程。。。ps:圣诞专属电影,wonderful~
清楚记得我分了N次才看完,原来吸引我的永远是那张熟悉的可肆意变形的脸。
童年回忆系列,评论区简直俗不可耐。拿郎霍华德和金凯瑞来说事的都tm脑子有坑?拿着一堆恶心人的教条来归束一部幼年向电影本身就不妥,学会了从技术,类型,导演看待电影,硬生生就是学不会从童真的角度来看待电影,学不会从本质导向外围技术。秀逼格请到合适的地方秀,五星!
小姑娘挺可爱的,但是五音不全怎么回事?在圣诞节给我看这个片子,大概我会发火吧
很一般的片子,不过插曲一等的好!
小朋友电影,倒是期待小萝莉长大后的表现。PS::格林奇这角色就像是为金凯瑞量身定制的。
温馨的圣诞电影,金凯瑞。小女孩和女神都太漂亮了
偏重于动画故事环境的夸张表演,金·凯瑞天生就是格林奇的最佳诠释者,不过主题过于幼儿向,在逗乐之余也没有多少新鲜东西。
简直就是人类奇妙表情大赏!圣诞节不仅仅是送礼物噢更重要的是人和感情噢所以满大街到处找旅馆的小年轻们似乎也很能get到圣诞精神呢!就是歌不好听,搞得我每年本来都要拿一句歌词结尾的今年愣是找不到。好吧就“tik tok tik tok, counting down the Christmas clock"吧。
“圣誕節的意義不在于禮物,而在于和家人在一起。”圣誕節嘛就看部應景電影,金凱瑞的表演一貫的咧嘴歪眼,事實上自打看過他的變相怪杰之后就覺得他所有的夸張表情都是一個樣,可是如果不夸張看得就更難受,特型演員的悲哀啊。little J小時候就那么美,尤其在禮物包裹車上仰拍那個鏡頭,小天使啊!
喜欢金大叔,喜剧之王哦,总扮演那些可恨可气可悲可怜的“大恶人”。有点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意思,哈哈。相貌丑陋的人,心是一样的,渴望被关怀渴望得到爱。little cindy很可爱,狗狗很萌。
每次到圣诞节到没有一定要吃大餐的习惯,但貌似有看相关纪律片或者电影的习惯。。来感受平安夜的氛围。。看完后表示没有变相怪杰好玩,不过里面的那只狗狗还是蛮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