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关山飞渡

HD中字

主演:约翰·韦恩,克莱尔·特雷弗,约翰·卡拉丁,托马斯·米切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39

 剧照

关山飞渡 剧照 NO.1关山飞渡 剧照 NO.2关山飞渡 剧照 NO.3关山飞渡 剧照 NO.4关山飞渡 剧照 NO.5关山飞渡 剧照 NO.6关山飞渡 剧照 NO.13关山飞渡 剧照 NO.14关山飞渡 剧照 NO.15关山飞渡 剧照 NO.16关山飞渡 剧照 NO.17关山飞渡 剧照 NO.18关山飞渡 剧照 NO.19关山飞渡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关山飞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九世纪的美国西部,一辆马车在荒漠中行驶着。车上有九个素不相识的乘客。其中有被镇上驱赶的妓女Dallas(克莱尔·特雷弗 Claire Trevor 饰),一个酒鬼医生Doc Boone (托马斯·米切尔 Thomas Mitchell饰),寻找丈夫的孕妇Lucy Mallory,威士忌商人Samuel Peacock,逃狱为父报仇的Ringo Kid(约翰·韦恩 John Wayne 饰)。一路上危险重重,马车要躲避印第安人的追杀,Dallas要忍受他人的轻视和冷落,除了对她有好感的Ringo。而Ringo则要处理他和警察的关系。孕妇Lucy在半途就要分娩了,醉醺醺的医生能否化险为夷?一段充满了艰险的旅程过后,最后Ringo和Dallas这两个社会边缘人能否走到一起?   本片获1940年奥斯卡五项提名,赢得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配乐两个大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野兽家族第四季马永贞金城武粤语版倚天屠龙记村官过大年人生中最霉好的周末鬼作秀 第一季那个夏天:剧场版前妻回家国家机密2郎本无情魔戟战神逃狱者彗星来的那一夜第二部乌龙疯人传流感2013上线下线性命交关独一无二的伊万黑道中人爱尔兰的弗兰克第一季亲戚满座幽灵船梦境俏佳人孤身绝壁瘦子的影子

 长篇影评

 1 ) 《关山飞渡(Stagecoach)》:生一个,死一个(AFI100 TOP 063)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63687834.html

Stagecoach (1939)

这部电影以前听说过,好似一部很经典的西部片。对西部片越来越喜欢的我,又可以欣赏金戈铁马了。

这是一部西部片,也是一部公路片,讲述九个人在一段危险旅程的故事。西部小镇中,一架运输客人的马车——如同现在的火车、长途汽车一样——准备出发。车上已经有七个乘客:妓女、酗酒的医生、酒类推销员、去军队驻地看望丈夫的孕妇、自愿保护孕妇的赌徒、马车车夫和车夫的保镖。就要出发时,小镇的军队接到消息:这架马车经过地点现在已经不安全,印第安人会袭击他们。车夫的保镖是小镇警长,只是兼职做保镖,真正的目的是要去马车的终点小镇捉拿一个越狱犯,获得赏金。所以,即使危险,他也坚持出发。同行的其他人,也因为各自的原因,决定冒险出发。马车开动后,小镇外又上来一位携款潜逃的银行家和途中碰到的那个越狱犯。于是,九个人开始了这危险的旅程。车上几个人,有着各种矛盾,比如除了越狱犯、医生外其他人都看不起妓女,而银行家则是看不惯所有人,等等。所以,他们几个人经常争吵。到达第一站后,在休息的过程中,越狱犯与妓女产生了感情。离开第一站不久,军队就离开了,他们在没有军队的护送下来到第二站。孕妇本以为丈夫会在这里,谁知道这里根本没有军队的影子,失望的孕妇晕倒了。已经喝醉医生为了给她看病,用极端的方法解酒后,为孕妇接生了一个小女孩。在妓女的悉心照料下,孕妇身体渐渐恢复了。越狱犯这时,向妓女发起求婚。妓女考虑一夜后,决定让越狱犯逃走之后,再去找他。越狱犯准备逃走时,发现印第安人已经逼近了,为了大家的安全,越狱犯没有离开。就要到达终点时,印第安人终于上了他们,车上的人与印第安人进行了一番大混战。在车上的人弹尽粮绝时,军队适时赶到,解救了他们。混战的结果是,赌徒被打死,推销员受了箭伤,其他人安然无恙。马车来到小镇后,孕妇改变了对妓女的看法,银行家则被抓了起来,而越狱犯来到终点的小镇,目的是报入狱及杀父之仇。又是一场枪战,越狱犯取得胜利。随后,越狱犯带着妓女,在警长的默许下,远走高飞了。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而且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爱情、友情、亲情,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戏剧化的矛盾冲突,社会现实,枪战、阴谋、悬念、惊险动作,等等各种元素一样俱全。总之,这是一部完美的好莱坞商业片,既是现在上映的话,也要比《变形金刚》之流的电影好看许多,当然要排除它黑白两色的画面以及简陋的布景。

车上的九个人,每一个人物都塑造的非常成功。本片没有真正意义的主角,大家都是主角,戏份稍多一些是越狱犯和妓女。越狱犯是一个含冤入狱的坏小子,虽然他进过监狱,但这次入狱是被人陷害,因此他要越狱,他要复仇。妓女是一个被驱逐的人,因她职业性质而被小镇驱逐,不得不离开。她年纪轻轻父母双亡,而且也没有期望能遇到真正相爱的人,但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医生同样是一个被驱逐的人。他嗜酒如命,给人不学无术的感觉,也使得他生意暗淡欠了一屁股债,最后也遭到驱逐。赌徒是一个法官的儿子,但他堕落这个小镇中,成为大家厌恶的人。孕妇则是马车上高贵人士的代表,身份显赫,不屑与这些三教九流的人为伍。酒类推销员则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实人,阴差阳错的上了这架马车。银行家是一个虚伪的大骗子,在人前装出一种高贵的身份,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小偷。马车车夫是一个普通人,驾车赚钱养家,但他说话口无遮拦。警长则是一位正人君子,虽说要逮捕越狱犯,但他们的父亲是很好的朋友,他对车上的人也一视同仁,对妓女与越狱犯也没有偏见。

有了这九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还不愁没有故事嘛?所以,这部电影结合社会现实,以及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悬念设计的非常好。首先,车上的九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完全展现出来的,而是一点点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而显露出来的,这让影片的故事充满悬念。比如,妓女的真实身份直到片尾才揭晓,赌徒的身世也是通过他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才明了,越狱犯越狱的目的也是通过马车车夫与警长之间的谈话渐渐让观众了解。这样一点点透漏信息的方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让我一口气把电影看完。像这样吸引我的电影,现在越来越少,没有想到一部1939年上映的老电影却轻易地做到,让我颇感意外。其次,九个人之间着强烈的戏剧冲突,他们之间蹦出的剧情火花时刻吸引着我看下去。妓女与越狱犯、赌徒与孕妇,这两组人的对立,和医生与赌徒、银行家与众人,越狱犯与警长,这几方人的不合,让影片的看点十足。比如,妓女与孕妇之间关系如何缓和,医生如何帮助孕妇治病,银行家能不能逃出法网,越狱犯与警长如何相处,等等。这些看点除了增加电影的好看度之外,也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比如,上层阶级与中下层阶级的矛盾,在妓女与孕妇之间显现的最明显,孕妇在最开始都没有正眼看过妓女,这样的偏见有多么伤人啊!总之,本片这样丰富的人物性格以及吸引人的看点,使得电影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如此好看的电影,并不成为经典才怪!

电影的情节、人物两个方面很出色,它的动作场景以及枪战也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场面,都集中在那场马车人大战印第安人中。高速运动的画面、快速的剪接、激昂紧张的音乐、各种实景的枪战,勾画出一场血脉喷张的大混战。如此出色的动作场景,太吸引人了!这段画面即使放在今天来看,比起那些粗制滥造的好莱坞量产电影,也要好看很多!比如高速运动的马车人与马上的印第安人进行枪战的场景,太真实、震撼了,真想象不出来在1939年编导们是如何拍摄出来的。此外,还有一段越狱犯在马车高速奔驰的过程中,跳上领头马背上的动作,这可是属于高难度镜头,可以与成龙的一些场景相提并论了。这不是玩命吗?看着电影上如此紧张刺激的动作场景,除了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外,剩下的只有对本片摄制人员的佩服了,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本片的音乐也是值得一提的。电影中多处场景的环境渲染与烘托,全部依靠电影中的音乐。紧张、舒缓、危急、温馨、浪漫等等情绪都有着恰当的音乐来表达。此外,片中还有一段西班牙歌曲,虽然不知道歌曲唱得是什么,但它忧伤而感人的曲调映衬了电影人物的心情,用得恰到好处。本片音乐与情节结合的非常完美,相应生辉。

电影的其他方面,就比较一般了。服装、道具都很普通,而且情节中出现的两个中途站的休息房间,竟然与始发站小镇的酒吧一个布局,制片部门也太能偷懒了!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多处使用假景的画面,看起来非常别扭。看得出来,电影有限的资金都用来拍摄枪战场景了,使得电影的其他部分显得很寒酸。不过,毕竟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要求不能太高,本片制作成如此已经很完美了。

演员方面,除了男主角,都不熟悉。男主角John Wayne在这部电影里很青涩,好稚嫩的一张脸!至于演技就不说了,很一般。女主角Claire Trevor很漂亮,将妓女演绎的很忧郁,别有一番味道。Thomas Mitchell则属于黄金配角的位置,他出演的电影看过很多,这一次又演活了醉鬼医生。看来什么年代都有大绿叶。至于其他人,出场不多,也不熟悉,就不多说了。

总之,这是一部巨好看的西部片、公路片,可以成为永恒的经典。这也是除了《黄金三镖客》之外,我看过的西部片中最好的了,比起《正午》要好看百倍。搞不懂如此优秀的电影,为什么没有进入IMDB250?

Claire Trevor

Claire Trevor

Louise Platt

Louise Platt

序列:0564

关山飞渡.Stagecoach.1939.BD.MiniSD-TLF

2011-09-27

 2 ) 带有偏见的电影是否可以被称作好电影?

至于种族歧视这一种东西,抛开年代尾因素去说就是很无趣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就像仔细看看我国上世纪的武侠片,一百部里面起码有五十部是反清复明的,咱们所看的方世玉,洪熙官,胡惠乾,童千斤,不管是少林还是民间那些火爆的武侠电影,大多数都是反清复明,也没看多少人气愤不已。

想要理解一部电影的内涵,就要带入到电影的时代背景,以及电影的年代设定。关山飞渡的电影背景,自然是印第安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此时对于大多数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人来说,印第安人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开拓的阻碍者。联系到世界历史,不会真有人以为立国自有疆吧?哪个国家的领土是靠和平获得的,史书上的蛮族也有他们自己的文明。科尔特斯征服美洲三大文明之一,拥有几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难道可以简简单单的定义为文明征服野蛮吗?要知道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人口高达25万,这是当时卡斯蒂利亚任何一个城市所没有做到的。

所以在这里要讨论本片的道德观念是否正确,就要融入当时以及电影的历史背景,这里并不是要对白人开拓者洗白,也并非要抹黑本土的印第安文明。毕竟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今天光看电影的,我们并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也就无需去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我们更应重视的是今天对待这一种族问题的看法,毕竟,今天的印第安人口已经在全美,看来微乎甚微,我们也很难再听到他们的声音,与其去纠结一部电影的道德观念,不如想想今天的印第安人将何去何从?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支持因为这种老电影的种族观念,而去无脑打一星。

我们自然可以去批判它已经过时了的种族观念,但是也要同时意识到电影年代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偏向影片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要正视其所发生的一切。

历史本来就是从主观与谎言之中试图发掘真相的一种学科,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安静的,欣赏一部电影的美感,做出自己的评价而已...

 3 ) 《驿马车》作业整理

      发现豆瓣是个保存作业的好地方,下面的是影视概论作业,关于《关山飞渡》。第三题让我有些困惑,我这样写并不一定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你万一是在网上查答案找到这里的话,建议你还是看课本为好:

1、这部影片是哪年哪个影视公司出品?
答: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1939年摄制。

2、影片的摄影、演员?
答:摄影:BERT GLENNON;演员:克莱尔·特沃,约翰·韦恩。

3、影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结构是如何设计的,它符合结构模式中的那一种?
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 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D.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答:描述了八个不同的人物共同乘一轮马车前往劳斯堡,由于其中一名是妓女拉斯,颇引起其他乘客的议论。途中遇到逃狱出来报仇的林哥小子加入他们的旅程。在快将到达目的地时,驿马车遇到了印第安人的围攻,几经艰险之后终于获得骑马队解围。到劳司堡,林哥小子以一敌三击毙仇人,同车的警长法外施仁让他带着拉斯前往边界的农场展开新生活。
    故事的结构设计是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聚集在一辆车上的狭小空间中,并将这些人置于被疯狂追逐的危险境地,小环境中的生死威胁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这些人身份各异,目的不同,在一辆危险的马车中自然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车里车外的世界又构成另一冲突。影片故事是这两种层面的矛盾冲突中交叉展开。这样的故事构思时情理之中,预料之中的。

4、影片改编自哪一部名著,这部名著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改编自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羊脂球》。这篇小说写的是1870年普法战争其间一些不同的人合乘一辆马车逃难的故事。

5、这部影片吸引人的地方有几处?分别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答:两处。1,经过7个小时的奔波,驿马车顺利到达阿帕契泉,但是驻军在前一天晚上和阿帕契人发生冲突,玛洛里队长生死未卜,露西雅因承受巨大压力而昏倒,酒鬼医生临危受命,为其接生。2,众人来到李斯渡口,渡船已被阿帕契人烧毁,过了渡口,驿马车穿行在去往洛兹堡的路上,危险再次降临,驿马车与阿帕契人大战。

6、导演在叙述结构上都采用了哪些高超技巧,具体表现在哪些场面?
答:西部片叙事有一种模式化的规格,在整体叙事来讲,首先是一团体或家庭的介绍,在《驿马车》中是一群不同社会层面的人聚集在驿马车中,在此会使人团结起来群起对抗。如《驿马车》后转与原住民的枪战,或是男主角带着独行侠的姿态出现,高潮结束于两个惊人枪战,或是男主角与仇人拔枪对决。在所有事件解决后便回到东部文明社会或者继续流浪,摇摆在社会秩序底层中。这叙事的公式化与稍晚华语地区发展的武侠类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角一开始拥有家庭与江湖名望,却因一次意外等使命运发生转折。《驿马车》到结尾处走向稳定的社会生活,与女主角等他出狱后一同到农场生活,也具有安定人心与缓和社会情绪的作用。

7、场景中的内景景别特点是什么,外景景别特点是什么?
答:内景景别特点:因《驿马车》这部影片大多场景在马车内或者室内,因而场景景别多为近景,中景以及特写镜头。这样更利于叙事性描写以及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神态,传达人物心理变化与情绪,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渲染作用。外景景别:西部的群山,沙漠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有很强的气势和较强的抒情性(大远景,远景)。

8、这部影片在驿马车上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是什么人?
答:有8个人。一个酒鬼医生,一个越狱牛仔,一个被赶出城的妓女,一个赌徒,一个怀孕的去探亲的军官太太,一个卖酒的推销员,一个携款出逃的银行家,护车的警长。

9、这部影片的获奖情况?
答:《驿马车》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两个奖项: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男配角奖。也获得五项提名: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剪辑奖,最佳摄影奖等。本片亦得到纽约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

 4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西部片大概是唯一一种与电影技术同时诞生的类型片。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开创了西部片的先河。美国人似乎突然找到了一种民族精神的寄托,大量的西部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真正奠定西部片主流电影地位的,是约翰•福特1939年的《关山飞渡》。 《关山飞渡》原名stagecoach,意思是驿站马车。影片讲述了八位旅客乘坐一辆驿马车通过印第安人地盘的故事。剧本取源于《羊脂球》。 影片开篇就交代了边境形势紧张,阿帕奇族印第安人叛乱。而同行的一车人,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通过印第安人地盘前往洛兹堡。 同行的乘客一共有八人,有想要抓回逃犯林哥小子的科里警长,也有有孕在身前去寻夫军官太太、有自愿保护军官太太太赌鬼绅士、也有被小镇“法制同盟”的女士们驱逐的酒鬼医生和妓女达拉斯,还有携款私逃的银行家、威士忌推销员以及前去寻仇半路拦车的的林哥小子。可以说是包括了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甚至有许多明显的对照和对立。而影片就在这些身份性格对立的人物的冲突中展开。 首先是达拉斯与军官太太马洛里夫人的冲突。由于身份的截然对立,马洛里夫人起初非常看不起达拉斯,车外天气寒冷,达拉斯主动提出可以让体弱的马洛里夫人靠在她肩上,但后者尽管非常冷,但还是很“礼貌”地拒绝了。 以绅士自居的哈特菲尔德自然是站在马洛里夫人一边,试图维护马洛里夫人的尊贵地位,将其与达拉斯拉开距离。而林哥小子看不惯这种傲慢,于是站到了达拉斯一边。于是就和哈特菲尔德产生了冲突。一个自诩绅士,却喜欢在背后开黑枪。另一个身陷囹圄,却光明磊落。哈特菲尔德献殷勤为马洛里夫人取盘子时,林哥也为妓女达拉斯拿盘子。二人一路不停的抬杠,你来我往。 同时,银行家盖特伍德与布恩医生的冲突也非常精彩。盖特伍德一路高谈阔论国家大事,抱怨政府和社会,骨子里却自私刻薄,甚至抛弃家人携款私逃。而医生善良正直,却因为看不惯社会丑恶而终日借酒浇愁,他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那就是淡薄快乐。当银行家说“我们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商人来当总统”时,医生一针见血的说“我们这个国家只是需要喝醉一点”。银行家显然大吃一惊,“你喝醉了,先生”,“但我很快乐”,医生回答。 所有的冲突的根源,如布恩大夫所说,是因为一种叫“社会偏见”的恶病。而一切对别人的偏见,往往出于自身的傲慢。 其实,如果不是《傲慢与偏见》成书在先,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叫做“傲慢与偏见”。这是一部关于偏见的电影。约翰•福特确实有拍文艺片的天分,尽管他的自我定位是西部片。难怪他的四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文艺片。 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必然产生的是偏见的化解。福特不是山姆•佩金法,他还不敢颠覆观众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后者的片子,注定是不能为奥斯卡学院派所容。 最初的化解是在马洛里夫人途中临产时。布恩和达拉斯作为唯一的医生和女性,自然承担了接生的重任。布恩大夫的无私与责任更是在此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近乎自虐的方式进行醒酒。而这一情境下仅能依靠的两个人,竟然都是受到歧视的“下等人”,他们的善良无私不计前嫌,无疑是抽了傲慢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而当印第安人来袭时,曾经勾心斗角的一车人更是不得不团结为一个紧密的战斗整体。连作为逃犯的林哥小子也拿起枪来与警长并肩战斗,这就是所谓的吴越同舟吧。影片到这里,偏见再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了,而始终不肯放弃傲慢的哈特菲尔德也中弹身亡。而他的遗言是:告诉他的法官父亲•••我想他大概是想说他没有辱没绅士的身份吧。 林哥与达拉斯的爱情也是对偏见的一种消解。其实与哈特菲尔德的献殷勤不同,林哥对达拉斯的“友好”最初是建立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上的。而随着冲突矛盾的不断升级,他们的友谊最终产生了爱情。 影片最后,林哥小子在医生的帮助下手刃仇家,警长也将林哥小子放了。他以持枪大喝一声停车开始到最后与达拉斯在曙光中消失在地平线结局。自此,导演认为,所有的傲慢与偏见都不再存在,影片于是在一片祥和中落幕。 但是,活在导演的文明世界中的人,又有多少人理解过片中的印第安人?旅店老板的印第安妻子,为何要在众人野蛮人的惊呼中半夜逃离?她对着夜空深情的歌谣又有什么含义? 文明人太多的关注自己所谓的文明的理解与宽容,谁又能理解印第安人?当初美国人入侵西部,何尝不是像《赛德克•巴莱》中一样,利用各部族的矛盾与内斗,最终完成占领?(本片中的阿帕奇人与夏安族人)。而当占领者以文明的眼光反观历史时,人们假装不知道印第安人才是美洲大陆的主人,印第安人反而成了历史教材中的入侵者和掠夺者。 本片中与印第安人的决战一场,动用了多少印第安演员?而他们所得到的镜头只有纷纷落马。在当年的拍摄条件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却得到了观众一片对野蛮人的憎恨。我不知道这对偏见是化解还是助长。 我无意对导演不敬,但就我所知,福特的傲慢与偏见在电影中的体现远不止《关山飞渡》。他的西部片中,主角永远是躲在篷车、旅店、堡垒或其他掩体中,荒野则永远是野蛮的象征。这在《搜索者》中会有更具体的展现。 本片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编剧,美国电影学院(AFI)“ 20世纪最佳100部电影”第63位。 《关山飞渡》奠定了西部片主流大片的地位,同时开创了一个辉煌的西部片时代。而对于导演而言,它的意义更是多层的。 首先《关山飞渡》奠定了他的西部片大师地位,以至于他在一次聚会中自我介绍说“我叫约翰•福特,我拍西部片”。 其次,通过《关山飞渡》,约翰•韦恩这一日后红遍美国的动作巨星开始崭露头角,他的硬朗形象成了福特西部片主角的形象代表。同时也开启了“约翰兄弟”几十年的影坛神话。 最后,在这部电影中,犹他州的纪念碑山谷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它独特的石柱状地貌特征几乎定格为约翰•福特和西部片的象征,也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以至于后代导演在附近取景时都不得不战战兢兢,唯恐被认为向福特“致敬”。 从此,福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电影题材、主角形象和自然风貌。 不得不提的是,托马斯•米切尔扮演的布恩大夫凭借传神的表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而克莱尔•特雷弗扮演的达拉斯,在上马车时的惊艳回眸,在驿站的惊愕的一抬头,都令人久久回味。约翰•福特能在短短的一个多钟头塑造出如此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大师称号绝非浪得虚名。所有主角配角的精彩表现,都是本片不能错过的的看点。

 5 ) 关山飞渡——危难之际,人生百态。谁可敬?谁可鄙?

八个身份,背景,目的各各不同的男女,在搭乘了由胖子马车夫赶的驿车前往重镇洛兹堡的途中,遭印第安部落追杀。影片通过这次遭遇及其前后经历中各人的不同表现,表明了作者的爱憎和理念。 本是个牛仔的林哥小子,从狱里逃出来,就是要为被三个歹徒杀害的父兄报仇。他在看到玛夫人喝了一杯水后,就要给也口渴的桃乐丝喝一杯。他看到桃乐丝在玛夫人生小孩时的表现,由衷钦佩,对她产生了爱意,也答应了她要他先离开回到自己农庄的要求;当他看到危险来临,毅然留下听从警长的指挥;最后心甘情愿地准备回监狱。林哥小子是条好汉。桃乐丝生计下贱,心灵高尚。在玛夫人生小孩时,她冷静果断,指挥众人;她抱着玛夫人刚生下的小孩给众人看时,那神情充分显出一个女性的伟大的爱;她答应林哥的示爱,就先偷好一把猎枪让林哥可先行离去;她把自己的一件外套给玛夫人盖上;最后准备一人先去林哥的农庄。这是个可敬可亲的姑娘。那位警长,最后居然备好了马车,让林哥和桃乐丝俩人一起离开洛兹堡回去。令人钦佩。而那个贪杯的江湖郎中,关键时刻倒能挑起重担;当他知道那三个歹徒手中如有猎枪,林哥就搞不定时,就先冒险去拦下歹徒手中的猎枪,也是英雄行为。那个小个子酒类推销员和那胖子马车夫,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小百姓,可同情。最后那胖廋两个“绅士”,谁可称赞,谁该鄙视,也很清楚。 Stagecoach 就是 “ 驿车 ”,译名为 “ 关山飞渡 ”,有点莫名,不如译为 “ 驿车历险记 ” 还贴切一点。

 6 ) FIFF9丨DAY6《关山飞渡》:西部片王冠上的明珠

第9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关山飞渡》,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马车乘客多姿多彩的评价了!

飞檐:

老派公路片,有一种质朴的浪漫。

法罗岛岛主: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西部片中少数让我感兴趣的。

果树:

节奏满分,人物的塑造也满分。但电影仍给不到满分,原因在于深层次的文本上仍有短板。

kc512:

西部《羊脂球》,傲气却不失柔情。若羊脂球是透过妓女的善意,拆穿人皮下的兽心,关山飞渡则是透过冷眼洞察边缘人的高尚。

zzy花岗岩:

美版《羊脂球》的故事,人物鲜明,场面宏大,危难时刻展现人性光辉,后半部分马车追逐的精彩调度,惊心动魄、荡气回肠。韦恩的西部牛仔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子夜无人:

从群像戏的角度,不同角色之间的反差和特色建立得相当清晰明快、简洁高效,这点非常成功。调度上,马车内的景别略显得单一,但动态追逐戏却做得十分精彩,和影片整体气质连贯在一起,潇洒浪漫、快意恩仇。

灰色的你:

Every John is just the same

I am sick of their city games

I crave a real man

I am strung out John Wanye

#FIFF9#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后半段实在太精彩了,臣服在尊福脚下。节奏时而疯狂时而安静得空气都凝固,而且这是个说话十分算话的导演啊,他说给我十分钟,电影真的十分钟就结束了!😂原来Mad Max狂暴之路的故事原版就是这里来的,虽然它启发的绝不止这部,而是无数的电影

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1939年,John Wayne想带着羊脂球去边境组一个家庭。1956年,John抱回了侄女,面对团聚的家庭,转身走入沙漠。

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第一部实景拍摄的西部片,大气磅礴,又不乏细腻之处。本片基本是群戏,约翰·韦恩只是配角,医生才是最出彩的,奥斯卡最佳男配实至名归。影片三分之二都是旅程中的戏,靠的是角色互动撑起戏剧性,感觉昆汀的《八恶人》很可能受本片影响。角色各个鲜明生动,就连那个说话不多的赌徒都非常有戏,他临死那句“请你转告某某法官,就说他的儿子……”颇让我动容!赌徒与少妇之间若有若无的吸引,或者说是某种信任,刻画得恰到好处。整个旅程的辗转并不让人感觉乏味,同时它又像在不断聚集能量,让那个人人惧怕人人挂在嘴边的“Geronimo”突然出现,把最后十几分钟惊心动魄的马车追逐枪战戏推向了高潮!这一段的全景与近景快速切换、低机位仰拍高速奔马等技巧令人咋舌,简直不像1939年能拍出的动作戏!前面部分外景的宏伟风光与内景的出色打光也令我印象深刻。

10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力荐

黑白影象的迷人之处。马车上的每个人都塑造的真实无比:探长机智尽责胸怀宽广;妓女妖艳善良渴望真爱;牛仔艺高胆大重情有意;医生贪杯玩世暗藏性情;车夫单纯可爱心直口快;妇人清高在上痴情隐忍;赌徒的心机、孔雀先生的碎碎念、银行家的此地三百两。夜晚牛仔告白一段,镜头经典无比。

13分钟前
  • Shy
  • 力荐

后世西部片的范本,里程碑之作。首次使用实景拍摄,马车追逐枪战戏在今天看来仍然精彩绝伦,高难度的高速和全景镜头、跳马越轴、低机位仰拍。9个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鲜活立体,重重矛盾冲突加上马车密闭空间,全片张力十足。夜景布光。省略决斗场面。室内戏的封闭式构图和对纵深的运用。(8.5/10)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9.2;约翰福特的时间观:John Wayne向警长请求十分钟的时间,从这一请求生效开始直到警长再次出现提醒John Wayne时间已到,(影片时间)基本刚刚好是十分钟

20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不仅刺激的平原追击与黑色电影般的小镇决斗值得膜拜,两位性格丰富的女性角色也对电影整体的平衡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22分钟前
  • TWY
  • 推荐

在CC城中村的房中看了修复版,画面很美,镜头处理得很好,人物性格安排和演员表演都不错。1939年已经可以如此杰出。

26分钟前
  • xīn
  • 推荐

与装酷的西部片相比,这个片子里的人直率,乐观,说话短促有力,绅士的礼节传统很好的保存了,价值观基本属于纯爷们儿的。人物个性鲜明,关系复杂有序。镜头语言明快有效,保持悬念,有大片气质。马车大战真的很精彩……

27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西部片典范;人物架构极其好,性格迥异,阅历不同,好故事就这么产生了,迸发出无穷火花;室内布光,室外风光,枪战运动镜头,都具有前瞻意义。

2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一个有趣现象:黑泽明与莱昂内,这两位深刻影响好莱坞的非美大导所共同尊崇的对象恰恰来自好莱坞本身——约翰福特。那么新好莱坞这一代为什么在尊师循道上要舍近求远绕了个大弯?……或许与政治正确以及好莱坞主导权的演变有关。

31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前半部,行驶中的驿站马车就像一个小社会,每个人的个性都是那么鲜明而饱满,矛盾对立无处不在,尽是张力;后半段,力战原住民拍得惊心动魄,经典的西部复仇桥段味道十足;大量实景拍摄,全景和高速运动镜头,夜景的打光,纵深的使用,人物的站位,约翰·福特这部西部片真是太先锋也太精彩。

3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北影节留影#西部片抗鼎之作,观感尚佳,《羊脂球》与《正午》的结合体,那时John Wayne酷帅水嫩,在米国荒凉的大平原上惊险追击的场面挺经典,不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了些,反倒不如简单直接点舒服,而且为什么把印第安土著描绘成见人就杀的土匪?目测也是种族偏见在西部片的幽灵。

36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好片子就能搁后半夜看,不仅不瞌睡,反而看得来精神了。导演Vincent Sherman:编剧Dudley Nichols告诉我,他写的<关山飞渡>是莫泊桑一篇故事的变体。将已有的作品变换成自己的新作没什么丢脸的,你会吃惊地发现许多不曾注意的东西。不久后我制作了影片<不忠>,它很成功,实际就是<香笺泪>的变体。

3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约翰·韦恩:"我不是一个动作(action)演员,而是一个反应(reaction)演员“,约翰·福特通过反应镜头来塑造约翰·韦恩的形象。——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美国西部片的代表作,改编自莫泊桑的《羊脂球》。马车中的九人构成了一个微型社会,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而且在这趟旅途中都能看到变化的弧光。大环境下的驰骋颇有西部牛仔的江湖气,决战的全景拍摄以及高难度摄影至今都很难做到有如此高的完成度。摄影机在车顶上的视角加强了观众的沉浸感,频繁的交叉剪辑也让节奏愈加强烈,最后通过传神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让整个马车的人脱离险境。马车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驰骋,镜头一摇,近景处出现大量的印第安人在注视着眼前的马车,在一个镜头之中形成蒙太奇,仿佛在预示着印第安人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经典西部片的意识形态在如今看来大多是偏颇的,观众只能看到印第安人对美国人的进攻,却并没有说明他们进攻的缘由,仅仅沦为了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偶然袭击。

44分钟前
  • 高詩遠
  • 推荐

【B+】真是一部牛逼的片子。群戏表现极佳,对于每个人物的塑造与刻画都恰到好处,并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让人物的选择时刻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与走向。能把难度这么高的群戏电影拍的如此之顺畅,可见导演编剧功力之深厚。最后后半个小时真是高潮迭起:盐滩上那场疯狂的追逐战,在那个什么都要自己上的年代可真是无法想象的刺激与危险(我敢说mad max4绝对有受到这一段的影响)。而最后的复仇也相当痛快,电影内外的时间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由此可见导演对于影片节奏把控的出神入化。

45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1、电影特效高度发达的今天,本片的动作场景不再惊心动魄,但不论从角色塑造还是节奏控制方面,本片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经典!2、更为难得的是,主角几乎个个都有魅力光环,美系老片真是标准治愈系;3、看约翰福特的画面有种黑泽明的感觉,尤其是光影的运用群像的布设,应该是前者影响了后者吧【9↑】

46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似乎也只有在最顶端时期的西部片,才能有和印第安人有除草般的描述(所谓文明与蛮荒的边界特质),二战后,民族大熔炉开始逐渐淡化这些政治不正确了。

4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第一部约翰·福特。荡气回肠的同时还感受到了专属于福特的浪漫气息。剧本精巧,几场室内戏人物众多却不厚此薄彼,分配恰当,矛盾、冲突、和谐、都随着剧情的展开有序进行,丝毫不多余冗长。后半段的荒漠追逐戏精彩到无与伦比,考究高超的调度以及变化多端运的运镜都无可挑剔,最后的决战当然浪漫武侠化

51分钟前
  • 发条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