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

HD中字

主演:任素汐,大力,刘帅良,裴魁山,阿如那,韩彦博,卜冠今,王堃,高阳,苏千越,麦亚瑟,王峰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驴得水 剧照 NO.1驴得水 剧照 NO.2驴得水 剧照 NO.3驴得水 剧照 NO.4驴得水 剧照 NO.5驴得水 剧照 NO.6驴得水 剧照 NO.13驴得水 剧照 NO.14驴得水 剧照 NO.15驴得水 剧照 NO.16驴得水 剧照 NO.17驴得水 剧照 NO.18驴得水 剧照 NO.19驴得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驴得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窈窕淑女1964英语薛定谔的猫安静的乡村女人三故事冒险王(原声版)哈卡魔女游戏白玉老虎1977怪奇大作战 神秘档案珍布2020大年初一立春勇闯女人岛瑞雪飘飘致命体香彼时彼地非凡嗜血袋鼠执法者明星让我聆听爱的歌声暴躁家族独眼龙政宗1942布兰卡和弹吉他的人爱·恋第三季发誓沉默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五季夫妻财产女神来了二重生命奇怪的她2014永不回头2018翻天覆地龙凤配(国语版)鬼三惊2飞机云:罪与恋阴阳师·平安物语海狼行动牧羊人十三号星期五8流星之绊记得15600公斤纯金最佳损友闯情关粤语版激战星河爱情是什么2018惩罚1980犯罪心理第五季地狱厨房(美版)第二十一季

 长篇影评

 1 ) 我朝自己开了一枪

       有幸昨天在传媒大学看了驴得水的首映,更有幸拿到了一曼(任素汐饰)昨晚穿的睡服,我觉得我可能要变直男了吧。多久才能遇到一个这么喜欢的角色,有血有肉有残缺,但是那么美好。一个爱穿旗袍的女人,身材曼妙,笑声爽朗,唱起歌来悠悠款款。像渡边一样,有着不羁的灵魂和要命的欲望,看完后我满脑子都是她“嗒嗒”的高跟鞋的声音,满脑子都是她那长长的脸蛋和细细的腰,“今夜的风儿吹,吹的心痒痒,我的情郎... ...”
       小制作往往赢在淳朴,赢在以情感人。驴得水故事套路很简单,用下一个谎话去圆上一个谎话;取景很简单,一间教室、一片小山,反复用,从早晨到傍晚,反复用;跳舞用镜头不复杂,交代环境用全景、谈话过肩拍、突出用特写,没有大运动,没有特效,感觉一个fs7就能胜任般的简单;人物也简单,5个老师+一个铜匠/媳妇+一个特派员/助手+一个歪果仁。看多了大特效和各种炫技的镜头,驴得水就是一股清流,像一首简单的民谣,听着听着就跟着哼起来,有时候,能走进一个故事,对一部电影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纯素人的演员真的是这部电影的大亮点,沈腾和马丽也许真的演不好这个电影。我们永远都是对陌生人最真诚,没有防备地就交出了自己光光的样子。这5位演员就这样拉着你的手,唱着跳着就走远了。话剧演员牛逼就在节奏把控的太好,每一处笑点都在刚好的时候结束,你还来不及回味就到了下一幕。导演说他给戏中人起名字时就直接拿身边朋友的名字,而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像身边的一个朋友,那么真实,那么真实。自由放浪的一曼,小男人气的情种裴魁山,忍辱负重的孙校长,直性子暴脾气周铁男、又单纯又倔的孙佳。人的一生都在跟黑色和白色打交道,越成熟,灰色地带越多;越年轻,黑和白的过度就越硬。撒谎是大人的事,单纯的我也许不懂,只知道驴棚着火了,拎着水就要往上浇,哪知道,有时候大火烧完,其实最简单。
       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有时候只想让自己活的快活一些,也许梦想让我快活、也许睡男人让我快活、也许每天陪一头驴让我快活,我只是想让自己快活一些,没曾想,最后这变成了一把手枪,我装作不知道地抵在自己脑门上,随便开了一枪。
       

        
       如果你想简单的感受一个故事,看几个非常棒的年轻演员,听一首简单但是很好听的歌。如果秋天的时候,你是一个人,请去电影院找一个角色谈场恋爱,因为每个角色,都值得你爱。
       电影最终定档1028,我们一起再去看这个笑话,你可别哭。

 2 ) 驴得水:超验的中国 ——一个百年来的“中国式故事”模型

电影的时间背景虽然设置在民国,但是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的故事,时时、刻刻、处处仍然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拍摄是非常话剧式的手法,简单固定的场景,冲突的集中爆发。但是电影的细腻和更丰富的展示空间,使片子里多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制作者在这些地方的“别有用心”,恰恰透露出了创作的本意。或者说,为影片留出了更丰富的阐释空间。

一、“当代武训”
电影中一面黑色的“当代武训”的锦旗很有趣。为了引起注意,电影特意让一曼提醒校长锦旗太小而且多余,反而映衬了教室的空旷。校长没有理会。
首先,武训是近现代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毁家纾业,乞讨办学。想必这也正是校长一直以来的榜样。悬挂锦旗,与其说是为了装点门面,不如说是对自己努力的自豪,与武训一样,他也依靠并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支持教育,正如乞讨一般,不顾尊严、忍辱负重。这面锦旗是他的自我抒发和表达,代表了他行事的原因和原则。其实整部电影都是校长在“乞讨”的故事。本是大学老师,却心怀理想,投身基层,为了事业继续,不惜牺牲自己、身边人、乃至女儿。终于到了连女儿也不能保全的时候,他或许才真正领悟到乞讨的代价吧。
可是满屋子的装饰都用红色,连校服也是红色,为何一面锦旗却偏偏使用黑色,而且刻意被制作得过于小,使空白显示得更加空旷呢?因为这正是武训和为数不多的中国教育者、理想者的命运。这旗子仿佛是一句黑色幽默的嘲讽——“当代武训”根本不存在,名与实在这里荒谬地断裂了,锦旗只是一座空旷的纪念碑,里面却没有相称的墓主。黑色像一曲挽歌,在所有可触可感可见的“红色”(校服、桌椅等)中,分外扎眼地揭示出闹剧背后虚幻的本质。喜庆热烈的红色,不管在此处是否蕴含了政治隐喻,在这里都作为幻梦的表象。这空幻的理想,在象征现实的土黄色的窑洞的墙上,显得太过渺小孤单——而现代基层教育的土墙上,除了孤单的清末的武训,还有能与之相称的人吗?

此外,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武训还有更丰富的意味。电影《武训传》的拍摄从民国一直延伸至红色中国,对电影朝令夕改的态度也影响到一批人一生的命运。总之,对武训的批判和打压,延续了几十年。这场疯狂可笑的闹剧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孙校长悬挂此旗的几十年后,他不会想到,那时候连悬挂这样一面小小的锦旗也会招致大祸。(而那正是包括女儿和大哥在内的人所创造的理想时代。)这黑色正像孤单冷傲的碑铭,嘲讽着教育的、和人生的困窘。

可是,如果没有这次审查,如果资金充裕,或者如果他们伪装得更好,这“当代武训”的梦想会成功吗?仍然不会。
且看各位自诩“农民教育家”的知识分子,在片中唯一“教育”过的一个农民,恰恰给其教育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恐怕不仅是官僚的问题、人性的丑陋可以解释的,其宏大理想下教育理念的天然残缺,早已注定了这理想的不堪一击——铜匠的恶毒,铁男的刚愎和软弱,无不是这位老校长教育失败的显示。农民和农村的病,其实不是添加“几副教具”能够解决的。学校门口墙上的“学做人”三个字,正是孙校长教育的软肋。
当然,尝试深入农村的做法,仍然是可贵的,这与科举制废除后,私塾教育的抽离带来的底层教育乃至民间精神的真空有关。
中国农村的问题,今天仍然没有解决。农村社会结构的改造与重建,绝不是建立几所村镇小学、几个卫生所、几个支部就能解决。正如梁漱溟的乡村改革所昭示的,在宗族制度失效后的农村,这始终是一个艰难而值得关注的命题。


二、两个女人的离开:一声枪响与一地彩球

电影以男人们回复从前的生活状态,和两个女人的离开为结局。两个女人同样热爱自由,是片中最不能被改变的力量,也是电影中唯二被改变的。她们恰好代表了两种自由的可能性:一个在此毁灭,一个无奈出走。而她们的离开,似乎没有产生对以男性为代表的固有生活模式的任何改变。
毁灭的被牺牲,出走的被遗忘。

如果借用高票影评中@birds的观点,把女性视为“水”(我觉得这个解读很聪明),那么她们的离开就是“水”的流失。万物得水而活,没有活水的学校也就成为了没有生命力的所在,高原上只剩下黄土窑洞、和这些“土作的”男人们,自我阉割后,或许再没有什么能洗刷他们心灵的灰尘了。
开篇一直强调此地水的珍贵与稀少,他们为了宝贵的水甚至可以牺牲驴棚。可是在给铜匠洗澡的时候,这纯洁宝贵的水却被肆意挥霍浪费。这是悲剧的开始,在欢声中启幕——铜匠的舒爽,伴随着张一曼和裴魁山情欲的骚动,伴随着老校长的疲惫和焦渴,伴随着铁男因溅出的洗澡水而泛起的恶心。所有人物未来的命运和感受,在这一场戏中已经昭示。
而最后,取水的驴被杀死了,两汪清泉,一个枯竭,一个流走。没有水的高原上,生命将何以滋养、生长?抽去了精神内核的办学理想,还是理想吗?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会不会只是下一个会说英语的“铜匠”?

(一)一声枪响
如果没有结尾张一曼的一声枪响,一切好像都不过是一场恐怖的梦境,喧哗后恢复平常——铁男头上的白布、魁山的貂皮大衣、校长臂上的黑纱,都没有了,和开头一样在开会,甚至让人恍然觉得这一切只是一场幻梦。可是一声锐利的枪响提醒观看者们,一切都不再一样了,虽然那隐藏着的人心的变动,正如一曼的死亡现场一样,没有直接呈现。

(二)一地彩球
片尾从箱子里掉落的彩球,就是每个人失落了的绚烂的梦。“美国带回来的”彩球曾是一个没有恶意、甚至有点温馨的谎言、一个遥远的梦,串联起一对质朴的青年人的心。而箱子打开的一瞬间,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开启,曾经的谎言和美梦被瞬间击碎;那唯一珍贵的红色小球,就像人心,曾经珍贵,如今廉价,散落一地。
那小球依然跳动,就像理想和人性本身,永远鲜活,只是有些人再没机会握住他们了。曾经的铁男拥有满箱的宝藏,拥有跳动的澎湃的激情,而如今只是一个失去弹性的土球而已。
那所赠予的再不能为他所有,那失落的也再不能给她希望。希望正是潘多拉宝盒中最后的一件东西,彩球是否全部掉落不得而知,佳佳的希望是否随这一切被带出和消耗也不得而知。佳佳的出走,不过是给这出悲剧一点彩色,一个寄托。而她之所以保持纯洁,不是因为她心怀延安,不是因为有知识,甚至不是因为她“坚强”。而是因为在父亲和爱人的庇护下,没经历过被捆绑灭口的威胁、没体验过子弹划过面颊的恐惧。
这一切共时的场景,其实揭示了历时的过程:今日的佳佳,不正是曾经的众人?如果在现实的重压下,铁男成为了懦弱的魁山,尚存理想的魁山终于变成贪婪的特派员,原本质朴的铜匠变成卑鄙的吕德水,那么佳佳成为被逼疯癫的一曼还会远吗?
关于这一点,朱光潜先生在名为《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的文章中,曾敏锐地指出这一点,十分精辟,这里引一小段他的论述:

“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章宗祥领导过留日青年,打过媚敌辱国的蔡钧,而这位章宗祥后来做了外交部长,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汪精卫投过炸弹,坐过牢,做过几十年的革命工作,而这位汪精卫现在做了敌人的傀儡,汉奸的领袖。
许多青年们虽然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但投身社会之后,投降于恶势力的实比比皆是。这是一个很可伤心的现象。”(朱光潜著,《谈美·谈修养》,群言出版社,2014.10,第110页)

(可惜在我看来,朱先生在此文中仍未给出一个十分清晰可行的操作办法来。解决之道,或在我辈?)

漫山跃动的彩球真是绚丽,对比之下,人类社会是多么荒凉惨白。

三、超验的中国
婚礼闹剧的最后,老外说了句 “Incredible China”(不可思议的中国),镜头一转,就是移出庙外的雨神,拿着条鱼,一脸惊讶,特别应景。
晚清以来,整个中国的近代史,都有这种乍看下不合逻辑、很难用现代思维理解的发展路数。这是中国始终存在的非常有“神性”特点的一面。
而这种超验化的近现代史,在几十年后的红色中国更进一步。今日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又有多少经得起理性质问。

四、结语
至于铜匠的残忍,我只能说,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授,牲口不会因为获得知识而成为“人”。二、有时候底层者的所谓本分,不是因为他们质朴善良,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机会作恶而已。

所以,到底是什么维护着理想?是一腔热血?是共同的恐惧?还是共同的利益?
那些最热烈的理想,是不是也就因此最容易消退?不论出走何方,佳佳幼稚的羽翼在离开庇护后又能舒展多久?她会变成未来的铁男、一曼、还是自己的父亲?除此之外的道路又在哪呢?一句“延安”,只是一个搪塞的借口,问题的实质在任何地方都不曾改变。别忘了,延安的人,可一点也不喜欢武训。

 3 ) 我执的迷宫,教育的兽皮

实际上对这部电影,如果没有看过第二遍,是不宜评论的,因为情节和人物较复杂,主题也确实比较深刻,要剖析完全,显然需要和教育有关的理论基础。但因为想到了这个标题,尽管我是教育理论的门外汉,也只看了一遍电影,还是决定简单写几句。

教育究竟给人带来的是什么,其实人一旦受到教育,首先产生的是我执,这个东西在很短的时间内,实际滋生的是恶。所有的自大自卑自傲自贱贪婪愚妄,俱与此有关。而教育之能,从无到有,最初在纸面上落下不成形的笔划,如果不再进一步,这些笔划就只是污迹,将这些笔划初步完成,污迹转换为文字,才可成就教育之功。这就是许多电影和文学表现过,也确实是事实的,读过一点书的人,往往比文盲更坏,这是因为他们不再相信朴素客观的道理,而转向肆意蔓延的我执。

裴魁山是观众最先产生同情,但也最先会厌恶的角色,铜匠则是第二个,铁男是第三个,过程都是先同情,再厌恶。老裴滑向我执的恶,初生于性方面的自卑,试图扬长避短,以假托婚姻的爱情去占有女人,可以视为一种自救。铜匠既然化名驴得水,胯下的家伙能让一曼见猎心喜,估计也有驴之能,老裴听了一晚墙根,成为了他再也无法抹去的心魔,走入了必须摧毁一曼才能自救的歧途。

铜匠原本是一张白纸,被利用被侮辱却并无自觉,随读书初生的我执,正是他反复强调的“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铜匠想要的是跳离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所以他要留在学校,这也是他听到可以去美国不惜在葬礼上还魂的原因。他最初只是穿了老裴的中山装,却依然是那个铜匠,以老裴的黑化为导火索,铜匠穿上老裴买的兽皮(象征着我执之恶),成了他变为驴得水的标志。实际上,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的转变都比较戏剧性,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因此无需从人性上过度考量,所以我并不想分析他或裴魁山对一曼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铜匠的悍妻太过有神采,尽管扮丑,却不够蒙昧不够蛮横,这让观众对他原属的生活况味少了几分体会。

铁男最初是有几分透气的角色,但他实际头脑简单,缺乏原则,比如最初无条件顺校长的意上缴工资,钱多了以后发生纠纷时,却又说出老裴不垫钱他也不垫,可见并非性情中人。他的我执在于:沉醉于自己的偏激和仗义,缺乏自省的功课(以至于对困境毫无准备),迷信暴力,他信仰的并非公正而是力量,只是单纯认为自己身体强壮可以肆意妄为,最初体现为天真的向善,却在更强大的暴力面前惊慌失措,溃不成军,最终成为对一曼被强奸不施加援手,甚至成为冷漠帮闲,令观众产生厌恶感的角色。片尾,他惆怅于校门前,在写着“学做人”三个字的墙后,萧瑟转身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分到钱后给佳佳买了那么多彩色弹球,如此头脑简单的取悦,体现了这个人物的单纯,无力于自拔的本质。

除了他们三人,校长和一曼是观众较难察觉到的病者,尤其后者光彩照人,随便看了几个标题都是把她当做象征着自由解放的荡妇标签去追捧,其实不然。先从校长说起,这个角色并不软弱,实际上他的信念力十分强大,几乎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心心念念的,真是自己的乡村教育事业,在每个关头他都果敢异常,永不放弃。然而他的我执之愚妄,又是五人之最,他所奉行的教育,居然要用贪污来支持,要用钱来诱惑人读书,简单来说,校长理解的教育,是将利刀交给儿童,却以善良公益自居。乡村小学只是美好假象,其教育成果无非四种,开始就有贪污问题的老裴,迷信暴力头脑简单的铁男,最终吞枪自尽的一曼,以及通过女儿佳佳实现的、读了几本书就变坏的驴得水。

最后说一曼,无疑她十分美好,以至于人们会忽略她身上存在的问题,然而,她的自由和解放,确实是以忽略他人的任性为基础的,是一种假托于自由的自私,她的我执也在于此。她与老裴的相处中,并无对老裴的体谅,她俏皮可爱,却拒绝认真严肃的看待他人,而只是沉迷于勾引和暧昧,玩一些对视的游戏,虽然游戏人生是个人的自由,但真正的自由并不会伤害他人,而是要建立在对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一曼和铜匠的相处,其实未免始乱终弃,在深情的每一环都到位了,割发送人虽然是兴之所至,但她从未考虑过这一行为对他人的意义,这局游戏只有她一个人有玩家自觉,对铜匠其实是不公平的。当铜匠夫妻前来闹事,铜匠舍身维护她的一刻,其实处于一念善恶的关键之处,然而她的处理方式却是自以为善良的落井下石。

一曼提示的实际是铜匠的阶级自觉,她以为对对方最好的安置就是,别做梦了,回到属于你的本分生活里去吧,这和她觉得驴子没窝也行的思路是一样的,其实并没有同情和体谅。而吃空饷,她也视若游戏,并没有公平之心,从未意识到己方四个人这样利用铜匠诈钱,对铜匠是不公道的。因此,到游戏变得不好玩了以后,她遭到了理所当然的反噬。当她的头发被剃掉,她迎来老裴的仓皇目光时,立刻冲到镜子前,崩溃,这说明她并无真正的底气,她和铁男一样,其实只是肆意妄为,摘掉伪装之后并无真实的信念来支撑自己,一个仗着自己的力量,一个仗着自己的性魅力。当男人看向她的目光改变,她不知所措不习惯,当她看到镜子里自己失去象征着雌性魅力的头发时,就此崩溃了,这时看似始终处变不惊的人物才显出幼稚仓皇的本色。

这些对一曼的评价,并不是否定,实际上她确实是这部电影中最为光彩照人的角色,我只是想说,加入了对她迫害的人群中有她自己,她是一个尽管美好,却徒具其形的假自由使者。

或许会被视为恶之源头的特派专员,在电影中倒相当抽象,并不具体可恶,贪污是制度之贪,虚有其表是威权之伪,而他提议以回骂来代替开除,其实倒是公平的游戏,因为并未想过会有老裴那种缠绵的私恨,伤人彻骨,也并未想过会有铁男那样玩文字游戏,明骂一曼,实则充满轻蔑和恶毒的侮辱铜匠,进一步激发对方的愤恨,自己却无法收拾局面,后果由一曼来承担。而亲手送一曼赴死的伪善者,则是校长。

最后我想提一下本片中十分罕有的正直和良知,除了一份颁给了最终投奔延安的佳佳,并不十分自然,不似电影刻意塑造的,而更像一个推动剧情彰显人物的道具角色,另一份虽然微薄,却更自然的塑造,居然颁给了一个完全不重要的专员秘书,这位秘书看着校长剪一曼的头发,居然目光闪烁,不忍心的转过了头,也是他阻止了副官对一曼的强奸。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必须承认,他不忍相视的一丝怜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超过了在场全部五位陷入我执深渊的乡村教师。

 4 ) 故事有意义,但电影不该这么拍。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驴得水不是什么好电影,张一曼也不是女权主义》,是从文本层面分析影片,基本观点认同。尤其是对于“恶”的展现毫无“克制”和“净化”的观点,可以说很准确的找到了描述的语言。

从电影的基本属性而言,也存在很多问题。
可以说是不及格的。

首先是声音的处理,在影院的体验可称灾难。单薄的环境音完全无法体现故事所发生的真实环境,几乎每一场戏都只有清晰的台词独自承担影片所有信息量——这也是被诟病“舞台感”的一个重要原因。(“舞台感”本是个中性词,在这里真的是贬义。)另外,在烘托情绪方面,本来大有可为的声音也几乎缺位。举一个例子,张一曼第一次送别铜匠,交换“信物”转身离开,铜匠在她身后唱起蒙语歌谣一段,镜头的运用显然是想由客观过渡到主观,借歌声表达情绪兼具转场——这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技巧,但是歌声的处理几乎平白,没有任何进入主观音乐的升华处理,可以说完全失败。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就想要朴实的歌声,可拜托在我亲耳听过的蒙族朋友的现场歌声中,任何一个都比这个声音富有感染力。
朴实不是无聊,干净也不是单薄!想想电影《地心引力》发生在外太空总够“空空如也”了吧?也不能把所有的环境音抹去这么粗暴。
声音的问题绝不是声音部门的问题,当导演在混录棚里听到影片最终的结果的时候,你的决定就等于你的能力。

再回到表演上来,这个肯定是主创尤其是导演和演员最自信的部分了吧?确实,以舞台喜剧而言,自己没什么发言权,但是这部电影却深深令我体会到“舞台逻辑”与“电影逻辑”之间的巨大差别。可以说,本片可作为一部非常丰富的反面典型,值得编入专业影视院校的教材。
也仅举一例,发生在张一曼被剪头发一场。校长给一曼剪发,裴魁山低头坐在前面,背对着他俩。当一段张一曼双眼叠化的回忆场景结束(这一段也很莫名,咱不提),裴魁山站起转身,喊着“校长!一曼!”然后看到一曼已经面目全非,露出一脸惊愕。
粗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观感是节奏错误。从剪辑的角度,只要砍掉裴魁山的两句台词,就对了。这就是”舞台逻辑“!在舞台上,前景的演员回头,看向后景的演员,“校长、一曼”向观众传达的意思是“看到”,而在电影中不需要,一个简单的正面近景——甚至只需要一个关系镜头就能解决,就能表达“看到”。在这里,剪辑犯了最基本的错误,但锅不该他来背。

延续“逻辑”这个概念,分析剧情上的某些安排。 场景,是电影在创作层面的重要单位,在戏剧中同样重要但处理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奇怪的是,场景本来就从戏剧中来,但在电影中得到更自由的发挥。而在一个场景中所包含的元素也是影片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空间的面积、色调、陈设,光线进入的角度、甚至视点的位置及观察的方向都必须经过考虑。场景,绝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用来说话的地方——而本片则恰恰违背。
舞台电影化极端的例子,如拉斯冯特里尔的美国三部曲之《狗镇》,整个城镇都被严格布局,出入的通道及钟楼的位置都非常清晰,形式上更抽离,但感受上却更真实。
反观《驴》片,看到最后也没有对这所小学的环境布局有明确的认知——也许是因为我才看了一遍,很想看看本片的美术设计图是真的。然后,我有一个问题,影片后半部校长被捆住扔在一个山洞里——这个山洞真的太敷衍了,与张一曼的屋子是什么位置关系?和整个学校是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他的挣扎声只有一曼能听到?
在舞台上,或许是没人追究的,但电影不行,我不行。
再举一例,说明电影场景的概念不仅仅是指空间。《驴》片中间一场戏,第一次忽悠特派员成功,学校如愿获得“捐助”,周铁男点亮了校园操场上所有灯光,一时间亮如舞厅,校长、一曼、铁男、佳佳四人怀着愉快的心情跳起舞来。从这一刻起,我并不可怜他们,或者说坚定的反感。请问这些灯是干嘛用的?这些口口声声为了农村教育事业不得已而撒谎的知识分子,在得到一笔用良心换来的钱后,怎么做了这么一件既不“实用”又不“审美”的事儿了?非止于此,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一个上学的孩子,哪怕是跟他们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从最初的六个学生到最后的一百五十四个学生,忽悠我呢?张一曼疯了之前和疯了以后妩媚的那片草地和花田,怎么就缺水了这地方?还得找头驴去远远地拉水。驴也不只一头啊,拦住美国人的车队的时候,明明是两横两竖的四头啊!

如果四位乡村教师,为了民国的教育苦心孤诣撒谎欺骗腐败的官僚是恶,
那么,两位戏剧导演,为了表达深刻思想殚精竭虑蒙混忽悠单纯的观众,也不能叫善吧?

————————————————————————————————————————
————— 鉴于有些朋友懒得翻看回复,现编辑在此,作为补充 ———————
————————————————————————————————————————

                                                             # 1 #
喜欢这片的都是五毛!是水军!
——如果我这么想,一定是疯了。

-----------------好好说话的分割线-------------------

感谢诸位反对者没有问候我的父母,没有人肉我的出身,极其克制的表达对我的批评的不满。
昨天翻到了舞台剧剧本,很不错,台词和节奏一目了然,让我非常想去体验一下话剧。
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电影的看法。

任何评价都是主观的,我只是将自己第一次的观影体验比较如实的呈现出来,没有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判断。我与主创人员非亲非故,也无冤无仇,与诸位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一样。
而且,我深知创作者的辛苦,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是一定的,更难的是当影片呈现,就只能默默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反馈,既没法对赞扬表达感谢,更难以对批评进行解释。此刻的无力感是巨大的,也是必须承受的。
还好,我只是楼主,我还有解释的机会。
统一回复一下。

1,我的分析是基于电影创作手法的,算是专业领域。我承认艺术是在不断创新的,但它也有基本的门槛,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能说只要是艺术就不能探讨。
“你以为你只是随便从衣柜里拿了一件蓝色的毛衣穿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件毛衣是蓝色,不是绿色。It is not just blue, it's not turquoise... it's actually cerulean.(为什么是天蓝色,不是深蓝色,不是海蓝色)……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让你在地摊货里面淘到这件蓝色的衣服。所以,蓝色,代表的是百万美元的价值,代表的是难以计数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些,你都没有意识到。你以为蓝色只是你一个人的选择,你以为你置身于时尚界之外。事实上,你穿的这件毛衣,是在这个房间里的我们帮你从一大堆衣服中选出来的。”
我深爱这段台词,经常可以帮我向我妈解释我在做什么。

2,有朋友对文章后半部分关乎剧情的质疑表达强烈的不满,这个可以探讨,比如“又买了驴”,我立即就可以接受,理解上的出入,不影响我对于本片质量的判断。但说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或者“看不懂”就不对了。
这片子很难懂么?(预感这句话一定会被直接用来反驳)
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看懂了,别人看不懂?
这判断颇有家长作风,让我回忆起儿时对父母最深刻反感的瞬间,现在却潜藏在心中。
子非鱼也,鱼非子也——既然互相不懂,就只能建立食客与美味的关系,不能聊。

3,诸位“你行你上”的,“鸡蛋里挑骨头”的,“我就是喜欢了你能怎么地?”的,我看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吧?如果这就是你们对待周遭的态度,那么当某一刻你们遇到相同的回复,请泰然处之,就好。

还有把我“打二星”也用来攻击的,实在是抱歉。我压根儿就觉得打星这玩意特别扯淡,但只有这个选项我没办法……
还有因为我这“二星”跟你给《爵迹》的打星一致而表达不满的,我实在是……
就跟小时候隔壁王阿姨问我最爱奶奶还是最爱姥姥一样,想“扑该”啊!

我特别不理解,喜欢这部电影的你们怎么这么脆弱?
“电影批评”本身并无褒贬之意,就算是真正的“批评”,也是为了她好啊!
“你这不满意那不满意,为什么不滚出中国?”
异曲同工!

楼主我用《狗镇》、《地心引力》和影片对比说不足,诸位用《爵迹》比说她好得一B……你们真不是高级黑么?
还是在笑我傻白甜?

4,一位网友回复问“有一部拍摄技巧稀烂,但是剧情精彩的电影和拍摄手法纯熟,剧情不通的电影。你觉得哪部更好?”
要我说都不好。
而且我必须纠正一下,故事精彩和剧情精彩不是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故事被拍成多个版本的例子很多:小说有《洛丽塔》《天才雷普利》;戏剧有《十二怒汉》、莎翁所有作品;真实事件有《人山人海》和《追凶者也》……《西游记》就不必提了。

我承认《驴得水》这个故事本身很好——说得好像我否定过一样?奇怪。
但是作为电影剧本的处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从话剧改编电影,需要做哪些处理,是值得单开一帖深入讨论的。
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手段,并不需要你必须先去看小说或是话剧,就应该能在影院里得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在如今发达的营销手段和传播力的笼罩下,在进影院之前多少都会受到点影响。因此任何电影我都是先看,一定要看。
所以我从来没有评价《爵迹》。
我也不能说他坏。

5,林嘉欣是最美,《太阳照常升起》最棒。
你看,我也有当粉丝而丧失理性的时候。

可大多数时候,我希望自己清醒。
电影是多么感性而迷人的艺术,和她一样迷人的就只有理性。

PS:
刚巧一位热爱音乐的蒙族朋友告诉我,片中的蒙语歌曲是“当代作品”。
“蒙古元素就不能好好用吗?”
他不无遗憾地说。


                                                               # 2 #
写这部电影的评论,确实是因为它集中的反映了国产电影在制作方面的诸多问题。在我看来,这问题在于对艺术规律启蒙的某种广泛的不足。
别的电影就没有问题么?一样有。但这一部,就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的价值而显得尤为遗憾。
再者,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专业的戏剧导演,他们的舞台剧作品非常成熟,可以说是在他们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让他们去欣赏或评价其他的舞台剧作品,也一定会提出很高的要求。
可是电影呢?为什么就要被普罗大众撕掉艺术的外衣,带着曲高和寡的高帽,俯首弯腰接受毫无理性的批判?这令我难过,但不会失掉希望。
戏剧是艺术,电影同样是艺术。他们之间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区别。他们都在发展,也相互融合,但一定是在艺术的高度,而非荒野的媾和。

把一种艺术的特征和表达,毫无节制的强加到另一种艺术之上,是对两者共同的不尊重。

                                                              # 3 #
1.打几星这事儿完全是见仁见智的,太简单粗暴,就好像打五星的某位网友,心里一定不会觉得这部影片和《公民凯恩》或者《小城之春》等量齐观吧?我不用这个反驳你,你也不需要用这个反驳我。

2.讨论是有范畴的,我们不是开辩论会,辩题无所谓对错,双方要拼的是技巧。我希望讨论界定在“电影”的范畴内,前提恐怕是,拿电影当一门艺术。

3.艺术不能丧失她的审美功能。有搞建筑的不会觉得不会塌的就是值得称道的好房子,说相声的也不会觉得只要内容深刻的就是好相声。扪心自问,标准要统一。

4.我从没否认《驴得水》有个好故事,也从没否认这个故事本身(注意用词)的批判性和他的现实价值。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好故事不是伴电影而生的,而是已经有了排演超过百场的话剧。作为这个故事的表现和价值的传播已经产生了社会效果,拍成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要对观众购买电影票时所达成的契约负责。承认一个好故事,和承认一个烂电影之间,我不矛盾,你也不该矛盾。
强调这部电影因为故事有内涵就可以枉顾电影创作规律而拒绝讨论,跟广电总局们宣传主旋律电影有任何区别吗?
说到底要么是“正合朕意”,要么就是“胡扯狗屁”。

5.从表意上说,有的人说因为我没看懂,有的人则强调电影的优点恰恰是使观众一目了然……
确实,“基督徒之间的分歧,远远大于他们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分歧”——但都没说到点儿上。
看懂与否,完全不是衡量一部影片的最低标准,当然从商业类型片的角度,能被广泛接受是票房保障的前提。
但看懂这事儿是因人而异的,看出什么也是仁仁智智的。
表意这领域我本不想涉及,有几篇不错的评论说得比我透彻。但我想举几个例子,希望大家能有机会看一看。
《黄金时代的故事 Amintiri din epoca de aur》
巧了,豆瓣上就有,也是8.4分//movie.douban.com/subject/3692290/
这个要打几星呢?

6.为反对而生气毫无意义,难过的是我们讨论中充斥着“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诸位号称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青年,也一样热爱工匠精神,热爱“无用”之美,却在这里放弃了敏锐和敏感,只因为听到了声嘶力竭的“教堂塌了”而无比高潮。
我特意请教了一位对话剧颇有研究的朋友,他提到的一些见解又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提出,“舞台剧是高假定性,而电影天生有拟真属性……舞台的假定性高,游戏感强,比如铁男一枪没打中磕头如捣蒜在舞台上可能成立,那是一个人生抽象成一种比喻的境地。但电影就不能这样……不能把人当肉身,只能处理成一种符号或命运的象征。”
好像一出“活报剧”——用他的话说。

 5 ) 讲道理,《驴得水》真不是什么好电影

【一】

“《驴得水》是今年最佳国产影片。”恩,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类似这样的追捧已经多到令人肉麻的程度,感觉有必要出来唠唠,因为它真没你们说的那么好。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立意确实犀利。全片火力全开,对知识分子加以无情的讽刺与鞭挞:先是空饷的利诱,继而是官威的压迫、再是枪声的震慑。让他们的丑态一览无余。随着故事的推进,强权体制和异化环境将电影里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诸如尊严、美、理想和勇气一一剥夺和摧毁……

这显然是很多人追捧《驴得水》的原因。然而这样一部看上去“言之有物”的电影,表达的方式堪称灾难,追求“物”的企图心也过于明显。

说它表达失范倒不是嫌弃它满是话剧腔不够“电影”,我对电影本体性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电影剧作结构本身就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结构之分,可见其对于姊妹艺术的借重。很多带有明显戏剧风格的电影也不乏成功之作,像《十二怒汉》和《杀戮之神》皆在此列。

《驴得水》的致命伤不在其电影改编的缺陷,而在于它违背了艺术创作需要提纯和过滤的基本规律,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场粗暴的人性丑恶实验与展览,极易引起观众的生理不适。

欣赏这部电影尤其是后半段的观感,就好像有个人在摁住你的头,让你不容拒绝地细看人性的种种丑恶,还不无得意地问你:“我是不是很深刻?”这种拿“深刻”当大旗,堂而皇之地冒犯观众的做法,也能博得满堂彩。只能说明我们对于电影“深刻”的需求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二】

创作者对于“深度”的刻意追求,集中地体现在剧作风格的突然转向上。上半场还是一出讽刺喜剧,下半场就成了人间悲剧。有评论为这种“不按常理出牌”鼓掌叫好,殊不知影片前后风格的分裂即削弱了喜剧讽刺的力度,又减轻了悲剧结局的分量。

忽视故事的整体建构和人物内在的运行逻辑,沉溺在架空的时空背景中玩弄概念和符号,其结果就是那一声枪响——拼了命地想制造意味深长,却掩盖不住的刻意空洞。如果说《狩猎》结尾的“回马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驴得水》里的枪响则刚好相反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喜剧可以分很多种,有的是人物言行可笑,有的是事情可笑,有的是这事情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可笑。”冯小刚曾经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驴得水》的笑点在表层是一些无足可观的“荤段子”,这在段子手辈出的年代实在不算新鲜。

“为了圆一个谎去撒更多的慌”本是一个百试不爽的经典喜剧情境,可惜本片未能一以贯之。尤其是人物撒谎的动机经不起推敲,像张一曼后半段尽管备受凌辱,依然隐忍放弃反抗的人设基础就很不牢靠。明显是为了荒诞而荒诞,为了批判而批判。

【三】

《驴得水》谈不上是一出好喜剧,更不会是一出好悲剧。

仍以博得了许多观众同情和泪水的张一曼为例,很显然她在这部电影里的悲剧色彩最为浓重。毕竟影片前半段小丑式的群设到后面男人全部开了挂似的黑化,就她一个陡然升华成了受苦受难的圣母。这种在生活上放荡不羁,心灵特别纯洁美好的反差人设本身就自带强烈戏剧冲突,所以也尤其容易出彩。

可只要稍加审视就会发现,我们对于张一曼的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她苦难遭遇的恐惧。那些彻底丑化的男性角色,那些用特写镜头反复强调放大的受辱镜头。真正的怜悯,是你愿意走近剧中角色,和她一同承担、一起面对。可《驴得水》的类文革式图景只想让人逃避。

高明的悲剧往往是悲戚和愉快的结合。《驴得水》只是让人难受,并不能给观众提供情绪的净化和随之而来的快感。这种“快感”并不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而是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悲剧要和观众保持一种“距离感”。《驴得水》自以为高明的打消了这种距离,专心致志的给观众喂食“暴行”。

从这儿岔开一句,我国的分级制度真的要尽快提上日程了。这样一部满是粗口、荤段子和施虐场景的电影,好多小朋友被带进来当合家欢喜剧看。这比电影里所呈现的灾难要严重的多。我也强烈怀疑大部分就是想来看个乐的观众家长,能予以孩子们多么正确的指导。

【四】

最后,我真的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这么喜欢张一曼这个角色。也许是因为其他角色都太不讨喜了吧,校长女儿又没什么存在感,她就成了唯一的寄托与出口。可事实上,这个角色前半段不过是个任性幼稚的女文青,后半段则沦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希望这个描述不会引起部分读者的误会,因为这绝非我的主观评判,而是这部电影的真实呈现。从铜匠回来“反杀”开始,在创作者设定的悲惨命运面前,张一曼基本丧失了个人意志,由疯到死,不过是走完固定流程而已。

“睡服”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也是很多人喜欢张一曼的原因。但一些评论因此扯到女权主义上去,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先搞清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张一曼“睡服”铜匠主要是她本来就有“性”趣,帮着学校继续吃空饷是顺把手的事情,否则剧作上难以逻辑自洽。第二、张一曼最后受到侮辱直接原因是铜匠打击报复,但她如果不想继续把慌圆下去,这个报复不能成立。

编导“憋坏”的地方就在于把原本两件事混成了一件事。张一曼因为这件事上的小过失,受到了另一件事上的大惩罚。也是说张一曼绝非罪有应得,但她一定程度上又是咎由自取。不得不承认,这个情节设计很有意思,是我唯一肯定这部电影的地方。

【五】

由着自己的性子,想睡谁就睡谁。不考虑“灵欲难分”的人类终极矛盾。睡完面有遗憾略带深情的说句“对不起”,这要是换成男的,就是标准的“渣男”判定。其实,人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哪里又会有绝对的自由呢?性也是一样,这是张一曼幼稚的地方。

言谈间当众反复暗示调侃和自己约过炮的男同事“硬不起来”,行为上借着给刚“上岗”的男同事培训的机会,上下其手。这要是换成男的,百分之百构成性骚扰。这是张一曼任性的地方。

所以那些觉得张一曼高扬了女权主义大旗的人们真的省省吧。送你们一句话:不含任何自省精神的女权主义,都是伪女权主义,不过是另一个极端的男权或者说特权主义罢了。

 6 ) 可能会被删吧,《驴得水》是一则深刻的政治寓言

《驴得水》这部电影能过审,让我大感意外。

这部片子就是一个深刻的政治寓言啊,讲的是为民智启蒙的故事。

孙校长是精英阶层里的良心知识分子,想改变国家,一点一滴通过教育开启民智,但是做事其实没有底线,他的底线其实就是“只要结果最后是好的,我们就顾全大局”,结果拿了钱,魁山给自己买大衣,他用钱盖学校。漂亮的学校是盖起来了,但这个学校还是他想要的学校吗?一群带着理想出发的人,心都变了。

教师裴魁山其实就是体制培养出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一点点知识分子的情怀,但最大的理想其实也不过是在兵荒马乱的现实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他用助教的工作和婚姻,来向一曼求婚。一旦有了现实利益,他反而是斤斤计较的市侩面目,有了钱其实就是暴发户做派的小市民,其实只管自己,哪管别人家的洪水滔天?

教师周铁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很年轻,象征着热血青年,愤世嫉俗,打抱不平,敢于说真话,但他缺乏斗争的技巧,也缺乏对现实艰难的准备,一颗擦着耳朵过去的子弹,马上让他态度产生180°大转弯,对权力唯唯是从,却自我欺骗我这是卧薪尝胆——等我掌握了权力,我就会改变他们。

一曼代表着自由,学校代表着科技,也就是五四提倡的赛先生和德先生,校长希望科技救国,一曼喜欢学校,是因为在科技救国的圈子里面,还能相安无事过着自己自由任性的生活,只要没有权力干涉(特派员来检查),一曼眼里的生活简直是完美——一曼对魁山说,昆明能下雪吗?然后扬起一片大蒜皮儿,至少在形式上看,我们和能下雪的地方一样啦。

铜匠象征着底层民众,愚昧保守顽固不化。但是愚昧并不等于愚蠢,铜匠的学习能力很强,一下子就能学会几句简单的英语,这其实是告诉大家,至少在形式上,民众是很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不过民众要真正说出复杂的英文,需要时间。当特派员要求铜匠说几句复杂的英文时,铜匠用的是方言,而特派员夸奖铜匠英文好,其实是暗示国外的好形式到了中国就做了符合国情的改造,早就面目全非。

自由是个好东西,一旦接触过就再也退不回去了,所以一曼强行睡服了铜匠后,铜匠回到家,和老婆做爱的姿势也变了,这引起了他老婆的警惕,要到学校来闹事,而铜匠的老婆,象征着更广大的底层民众,和自由的概念格格不入,在他们眼里,自由就是一个破鞋,除了破坏现存秩序,没有任何价值。

也许改变底层民众的方式是教育,但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一个暑假学习的铜匠,被一曼说出“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牲口”后,变得暴戾无情,对一曼进行了巨大的侮辱报复。这象征着理想主义者佳佳和铁男的工作失败,我们以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面貌,但是这个人发现,经过教育你可以学会和城里人一样的做爱方式(暗示文明的生活),但是他们并不会真正接纳你,阶层已经固化了。

付出努力却换来失望和侮辱的铜匠,对学校,对一曼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这其实暗示如果阶层不能彼此接纳,那么换来的就是赤裸裸的仇恨,而这赤裸裸的仇恨又被特派员利用,利用精英和民众之间的矛盾,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曼无忧无虑,但是发现自己躲着开心的一方天地,一遇到权力和底层民众情绪的结合,却再也不能保护她。能接纳她的铁男无力自保,有情怀的校长亲手剪掉她头发,被爱过她的魁山用最难听的话羞辱,被自己努力睡服过的铜匠狠狠的报复,所以她只有疯了。

特派员象征着权力,这权力来自于背后的枪杆子的力量,所以所有的人都怕他,除了国外友人。国际友人代表先进的价值观,也代表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所以即便是权势熏天的特派员,也不得不表面上对他们非常尊重,人家要求什么就承诺什么,但实际上所有的承诺都是欺瞒骗,像我们加入某些国际组织后某朝受到的指责?

但是特派员的权力基础并不稳固,所以在佳佳和铜匠的婚礼上,一个泼妇,也就是铜匠老婆跑出来作乱,居然一个人就抢过来枪,搅黄了整个婚礼,一屋子人想的不是像哭喊的一曼,婚礼还没有完成,而是不管不顾只管自家落荒而逃,这其实是在寓言什么,你们都懂。

特派员的秘书就是公务员阶层,对权力卑躬屈膝换口饭吃,但是对权力的无法无天又看不下去,所以在一曼头发被剪时秘书有一个不忍心看下去的镜头,而特派员的表情,却是相当欣赏自己导演的群众斗群众这一幕。

有了枪,特派员带来的刘警长无法无天,想强暴一曼就公然当着铁男的面强暴,而铁男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强权反抗的斗志,这象征着理想青年对现实的妥协迅速到了同流合污的地步,在这个时候特派员的秘书赶过来制止了刘警长,象征着体制内的有良知的公务员发挥了一点点制衡的作用。

校长的女儿佳佳,代表了良知。良知在现实的牢笼里处处碰壁,她喜欢的驴被杀了吃了,她坚持的底线被自己的亲人绑架了,她喜欢的人也背叛了最初的理想,反对她的理想,甚至在最后,连最有理想情怀的父亲,也支持她逃离这个学校,去美国。

最后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孙校长折腾出这么大事情,甚至被特派员绑在柱子上(给不听话的精英一点教训),但最后时刻,只要孙校长低头,体制还是让他做校长。这象征着一些经过抗争的精英分子,只要肯回来,体制还是给他们一碗饭吃,而铁匠这样的人,磕头求饶助纣为虐,特派员一句话就点了题:“你就是一个铜匠!”,一个阶层对另外一个阶层的接纳,是如此不易。

自由是个破鞋,其实一曼一开始差点睡服了所有的人,包括校长,人人都喜欢自由啊,但没有规则保护下的自由,最后的结局是一地鸡毛。

怎么破?也许答案只有那只领着空饷,一言不语的驴得水老师才知道。

这个片子啊,谈艺术不如谈现实。

嗯,上一部能让人这样解读的电影是《让子弹飞》。

 短评

看电影的过程,如果你觉得佳佳和铁男幼稚得讨厌,那你已经被这个社会像驴一样驯服

6分钟前
  • 燕子坞主人
  • 推荐

非常正点的黑色幽默和荒诞的乡村魔幻现实主义,整部电影的调子很撒,段子很荤,路子很野,故事上有莫泊桑的味道,讽刺加隐喻,上次让人感受到这些的观影体验还是当年的《杀生》。总体上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喜剧,新导演技法的生疏和信息处理的失衡可以被原谅。PS:主题曲真的是太有味道了。

1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如果懂得中国人的不讲原则聪慧利己,看透历史的反复吊诡悲喜交加。电影经过女性自由的转折,以后则全在解构悲悼历史。它厉害的是道出了曹雪芹所指女性审美在文化中的缺乏,“驴”得“水”,(男性的贪恶屈服对照女性的自由烂漫),“水”最后却又被压榨废弃,暴戮的未来便可预见。不喜剧,倒实悲。

12分钟前
  • bird
  • 力荐

说不像电影的,谁规定了电影应该怎样怎样吗。

13分钟前
  • 大包砸
  • 力荐

1.库斯图里卡的癫狂、荒诞+法哈蒂的困境、冲突,而这...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2.追求自由的人,死了;3.愤怒的人,成了听话的牲口;4.宽容的人,成了小人;5.淳朴的人,成了恶棍;6.正面向上的人,总在行骗;7.就让我们忘掉过去吧,才能继续作为“人”活下去。

1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好,现在我们回到片头的部分驴棚走水,周铁男一马当先,但烟火如故张一曼想要帮忙,却引火烧身裴魁山往张一曼身上泼土,叫她出来,可没有伸手拉她校长大喊,听我指挥,最终驴棚燃起熊熊烈火孙佳想要阻止,被众人阻拦。你看,其实这个电影的一切,都缩在这个小片段里。

20分钟前
  • Mikoto
  • 力荐

用喜剧的方式谈悲剧,用讽刺的手法讲人性,为这个故事就值得5星

22分钟前
  • 阿珂
  • 力荐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一句话说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些话,因为太过真实,让人胆战心惊。

25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没去影院贡献一张实打实的票房,我真是遗憾又羞愧。

28分钟前
  • 肉腾腾
  • 力荐

一部好电影就是荧幕完成上半部分,现实完成下半部分。有人看到人性在贪婪面前退却,有人却只看到荡妇。专组好多男的在认真讨论,你愿不愿意娶张一曼这样的女人?中国男人最搞笑的地方就是,他们认知中对一个女性最高的评价就是—娶她,而真相是别人根本不认识他们是哪根葱。不信你们去评论区翻翻,笑趴了

30分钟前
  • Bella
  • 力荐

普通观众全嗨了,说这才是国产佳作;电影专业人员全崩溃了,说这是舞台剧不算是电影。讲真,我觉得当一个作品只剩下它的形式能被人吐槽的时候,已经足以证明其成功。不管它是啥,哪怕我是去电影院看话剧了,我还是觉得,甚好,没错过这个乌龙甚好。

31分钟前
  • 圣诞
  • 力荐

那一枪虽然打空了,但周铁男还是死了

33分钟前
  • 蝴蝶不梦庄周
  • 推荐

不能把开心麻花出的所有电影都粗暴地归到「喜剧」里……这种营销思路就会导致我今天观影时遇到的蜜汁尴尬……有一帮观众从开头驴棚着火就开始笑,然后一直笑到结尾枪声……我……真特么……跪了……

34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映后主创见面特别惊讶,被拍成这样还需要导演?!完全照搬舞台剧台词,连人物站位都是舞台式,没有任何电影语言,镜头蠢到还有淡入淡出和虚化背景这样的衔接,很明显的分幕,且大大弱化了表演。全片没有同期声,配音简直灾难。(据说上映版本是同期声)。是好的剧本和演员,但还是去看话剧吧。

35分钟前
  • 蜉蝣
  • 很差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39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这样的剧本,这样的电影,任凭你们怎么说风凉话,都休想模仿出来,国产片的普通货色离它差距太大。

41分钟前
  • 淘金汉
  • 力荐

这个笑话还真把我看哭了,惊喜之作,比夏洛特烦恼的故事高明,但电影感较弱

44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作为一部荒诞喜剧片,本片的笑料绝对是够的。虽然有一些看起来比较“污”的段子,但是贱而不淫,丝毫不让人觉得低级。相反,整部影片倒给人一种干干净净的清爽感,几段感情戏都拍的让人心动。因为话剧改编的缘故,故事的幕间分隔有些明显,但演员的表演削弱了话剧感,也算自然。【任素汐的歌声真心棒!

46分钟前
  • 未命名搪瓷🌈
  • 力荐

悲叹的是被压迫的是女性,欣慰的是觉醒的也是女性

51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即便评分再高也完全喜欢不来。我们还是太热衷主题与意义了,以至于忽视了传递主题的方式与合理性。影片为了所谓的人性深度,而刻意设计剧情和人物转折,忽视基本的人物行为轨迹,都非常让人不舒服。喜欢有深度的电影,但希望能以更巧妙的方式讲出来,而不该是现在这样。以及形式上,这不就是舞台搬演么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