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贞,两个贞字,看着整部影片有一个困惑一直围绕着我,不是保有贞节或者不是被一个男人完全占据贞节的女人,就不配被尊重吗。从前对贞贞好的青梅竹马,在贞贞死里逃生,3年后归来后,只有冷漠,而且要不是这个青梅竹马贞贞可能不会被抓走;在土匪山上,当贞贞为了救四爷重回日本军营抓走医生救了四爷,被土匪们知道她是慰安妇后,竟然黑夜里想玷污贞贞;在离开土匪山后,一爷们见贞贞以为她逃难来的,一路上对贞贞好的不得了,竟然是想着带回家让贞贞给他生孩子,当知道贞贞不干净后,竟然跑了,可能走之前还占了贞贞便宜。
不过还好有四爷,对贞贞的过往不在乎,给了她应有的尊重
整个下来,让我不得不深深忧虑在那种社会环境下,大部分女性的生存处境啊
之前看过陈凯歌的《黄土地》,于是看《贞贞》时便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样是一个小村庄里的姑娘,同样处于社会的底层,同样一个来自八路军的救赎,也同样这救赎来得太晚太晚,或是这一点星火不足以盖过挤压前年的沉重迂腐的道德观念。
当然,和《黄土地》还是有蛮大不同的。
虽说本片改编自《我在霞村的时候》,其实对故事还是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于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贞贞这个女子的悲剧性。
贞贞这个被日本人玷污的角色,在本片中其实不是一个个例,和贞贞一起逃出来的大姐,还有老人口中铁匠自杀的妻子,其实都是那种被社会成见逼迫而无法活下去的悲剧形象,铁匠的妻子尚且是在众叛亲离后绝望而死,大姐的跳井则更让人感到悲伤,才从地狱之中逃出,知晓自己的回来会让孩子受到非议,于是义无反顾地牺牲了自己。
然而,这样的牺牲无疑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大姐的自杀就善待这个孩子,孩子孤苦无依,上顿不接下顿的境况,反而让大姐看上去大义凛然的行为变得荒谬起来。
但是真正荒谬的,其实是村里人对于贞贞这类人们的眼光。
你想想,被日本人侵占,这本应是悲痛万分,要同敌人一绝死活的事情,然而村民眼中,似乎做错的不是日军,而是那些被欺压,被凌辱,最弱势的那些女孩们。
想一想也就知道了,这些侥幸逃过一劫的人们,既不敢触怒日军,又担心那些因为自己软弱而无法保护的少女前来斥责,于是他们能做的,就是先这些女孩一步,成为某种道德高地的占领这,去唾骂,去贬低这些女孩,于是他们自己无能的过失,反而无人过问了。
影片中固然有不少丑陋的道德观念,然而像身为山贼却去打日本鬼子的朱老四倒也真的是英雄一条,包括来到霞村的八路军,就像《黄土地》中来到小村庄的八路军宣传员一样,带来了新的思想。
只可惜,短暂的新思想无法完全洗濯掉根深蒂固几千年的愚昧,于是在那层隐约的敌对之下,贞贞并没有留下来。
贞贞最后将自己的怒火,指向了日军,并与他们同归于尽,从这个行动上来看,贞贞没有选择像别的女子那样屈辱地自尽,这算是贞贞与别的女子的不同。
然而,那些看不起,那些鄙夷她的人,依旧活着,或许几年之后,日军撤走,豺狼虎豹环伺的霞村便能回复正常,然而这些人心中的成见,恐怕比凶猛的侵略者还要更难消除。
昨天和室友一起看了《贞贞》这部电影,我们学院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建议我们看,我们四个人就一起看完了。我最大的感受是,那个时代让女性承受的东西太多太沉重了。电影里的贞贞被日本人当着村里人的面羞辱了,后面被日本人带到军营里面当做慰安妇,但贞贞和另一个女人一起逃了出来,另外的那个妇女在快要到家的时候跳井而亡,留下了给儿子狗娃取媳妇用的戒指,贞贞没有因为觉得自己被玷污了就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她带着那个姐姐留下的戒指朝家的地方走去,她先来到了她的老相好夏大宝家,夏大宝看到后确不和她相认,而且非常冷漠,以至于她只好寒心的离开,去找她的娘,发现娘在自己被抓走不久后去世了,乡里的人和亲戚们都对它评头论足,她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一丁点温度,她想着上吊自杀,在准备的时候她看到了手上的戒指,也正是这枚戒指让她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她要去找狗娃,完成姐的心愿。接着,她就上路了。她找到了狗娃,把戒指给了狗娃,后面阴差阳错和狗娃一起到了土匪窝,给土匪们做饭洗衣,认识了可以接受并理解她的土匪头子朱老四。但这安稳点日子不长久,狗娃被日本人投河沉溺而亡,后面朱老四及其兄弟被鬼子残忍杀害,贞贞伤心欲绝。盘好头发,穿上红衣,手里裹着炸弹再次回到了军营,和里面的鬼子们同归于尽。她用她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很多深刻的道理,也揭露了血淋淋的事实,还反应了慰安妇们的无路可走。我们应该勿忘国耻,不让惨痛历史再现,当然,我们还等着日本人一个真诚的道歉。
对这类题材的电影相当无语,看了几部,两部是大寒冥国的,每一部都是双线叙述的模式,一会儿是现在时,一会儿是过去式,无缝连接,让观众玩剧情拼接,本片看了十来分钟就看不下去了,女人在鬼子那里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回到村里,又面临精神上的歧视,感觉父老乡亲比鬼子还可恶,特么的这是在曲线为鬼子辩护么,意思是对这些受伤的女人,中国人比日本鬼子更残忍?据说根据丁玲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意外看到张大彪,还有最近刚去世的那个老太婆。
在电影频道上看的,好像是学生作品。我觉得拍的挺好的,生动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女人的生不由己与走投无路,好苦啊。
被埋没的一部讲述慰安妇的低调佳作
老乔这片子拍得可以啊...拜神那段还蛮有仪式感的..而且你终于不说教了这就对了嘛...
不要忘了我们国家卑劣的老百姓
哎呦老乔你终于放弃说教这件事儿实在太可喜可贺了.拍的不错嘛.
不起眼,但很好
观影瓶颈期,各种留脚印
张彤没火章子怡却火了,世纪疑问。2019.03.29
我要是贞贞我该怎么办呢?
社会的偏见和愚昧才是侵略者最大的帮凶
抗日小制作电影,女主角选的不好,脸太现代了。其他都还好
土匪打鬼子,那就是子弟兵了。
很壮烈的结尾
剧情改编的不错,个人感觉比原著的情节更好
惨烈 贞 朱老四
在时间的长河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个贞贞。
她活得坦坦荡荡。她活得很不容易。
这是那个时代女人抗战的方式。。。只是贞贞怀里还捂着给朱老四的鸡蛋。。难忘的画面太多,嘴里叼着白面馒头,手里拿着枪。嫁给土匪也不错!
一目十影,唉,惨。
电影的剧本(基于原著)很不错,让我有点想到了当年的《黄土地》,同样是聚焦抗战年代女性身份与自我认知的影片,也同样在八路军的短暂希望后依旧走向了幻灭的悲剧,只不过这场悲剧指向的仇人是日本,其实人心中的成见更为可怕。当然本片的制作水平就蛮差的了,很多演员台词表演功底实在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