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车祸发生,当所有人包括她自己,觉得基本生存都很难的时候,她选择去帮助他人。 这是湖南城步的一个轮椅女孩儿,我们眼中弱势群体的代表,车祸带走了她行走的能力,仿佛也带走了她活下去的意义,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一年后,找到了生活新的打开方式——帮助更多残疾人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创业、带动就业、帮助乡村脱贫致富、宣传民族文化,她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比常人更大的价值。
这是阿里公益纪录片《热土之上的我们》里的一段故事,公益,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脊髓损伤患者说:“只要心里没有障碍,走到哪里都没有障碍”,他想用轮椅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带着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他们相比,我们足够幸运,但在他们面前,当你通过镜头看到他们的力量之后,可能会让你产生错觉,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公益给予困难中的他们以希望,而他们往往回馈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热土之上的我们》从乡村教育、乡村女性、乡村振兴三个视角出发,用乡村发生的真人真事温暖着看过的每一个人。纪录片在这个充斥着流量斗争的环境中显得格外不起眼,公益题材的记录,在崇尚标题引人,黄金三秒法则的当下,更是难以捕获大家的关注。纵观当下文化环境,火的越快的事物,活的越短。一部作品的好坏绝不是流量可以决定的,但一部好的作品一定值得推荐。记录乡村发展,反映时代特色,解决社会问题的作品,一定拥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有些人可能会花几十块钱两个小时去看一部电影,有些人正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痴迷于短视频,同样作为一个时间消费者的你,何不尝尝发生在这片热土之上,给予社会温暖与力量的纪录片。
作为一个纪录片狂热爱好者,每次看纪录片我的内心都很复杂,和动画片以及电视剧相比,纪录片彷佛有一种魔力,以影像作为桥梁,以温煦平等的角度,记录“TA”与“TA”们的故事,让看到的人可以感同身受,可以跟随记录的视角经历人生百态,看尽世间万千风光。
我其实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但是《热土之上的我们》这部片子,区别于以往纪录片的特点,没有过多的卖惨,看完之后除了同情以外,反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这部纪录片总共分为三集,分别从“乡村教育、乡村振兴、女性成长”三个角度以小见大进行切入,这是一群我们平时根本接触不到以及无法想象到的群体,整部片子没有一些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高科技的画面,但是却最能触动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也就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他们也许不够美好,但却一定真实。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大地情书】这一集,讲述特殊人群面对命运不公的挣扎无奈与勇敢坚强,让我倍感心酸。就像片子中所说的一样“爱是人们在大地上留下最美的足迹”,也正是他们这一群人让我真的通过影片感受到了爱的意义。
第三集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旺加经历了一场意外,从此脊椎损伤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剩下的余生,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建立了“希望之家”,并开展夏令营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士,重拾面对生活的希望,在这一片净土重获尊严。
人生来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要轻视身边的任何人,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非凡的价值,而旺加正是千万平凡人中最不普通的一员。
套用文中的一句话“现如今全国八千五百多万的残疾人,正在被看见,越来越多的光照进他们的现实”其实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一束光,一点一滴的小事就可以温暖他人,照亮别人前行的道路。
你有想过给自己的母亲或者奶奶化一次妆吗?一位阿姨说,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化妆,结婚的时候都没有这么打扮过。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是那些生活在乡村,为了家庭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女性一生都在付出,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湖南双牌的化妆师周文娟用自己在城市学到的技能,回到乡村帮助辛苦一辈子的乡村女性化妆,唤醒乡村女性本能的美与自信。
出生在小地方的人们都有一颗去往大城市的心,学习或是闯荡,改头换面,生根发芽。家乡留下的痕迹只剩下听得懂却很少说出口的乡音。清晰的记得,高中地理学习到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分类的时候,老师说外出上大学属于人口迁移,当时有点不理解,想着可能是从小地方出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吧,陪伴父母、建设家乡好像都比不过大城市丰富的资源与渺茫的机遇。每个人都在家族的接力赛中努力着自己的赛程,为下一棒争取更高的起点。人们一直往前看拼命冲,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一换视角,身后也有很多意义的事情,可以让你品味不一样的生活,实现不一样的价值。我们家乡的接力赛,下一棒会是在哪里?看完《热土之上的我们》这部纪录片,我很惊讶也很欣喜终于能有一部这样的片子,将中国现有乡村状况平静舒缓的描述出来,也第一次在这部纪录片中发现,阿里公益一路上的坚守与付出,平时下班在地铁站常会见到阿里公益的地铁广告,也知道一些较为出名的公益项目,但看完这部片子,让我对这些公益项目的帮扶对象有了新一步的认知,也让我产生了想要加入这些小而美的公益计划中,也让我进一步深思公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慈善”是给予,而“公益”则是收获,是爱的文化,它是懂得尊重和感恩,人人参与,才是公益!
“一个年幼的孩子蹲在田埂上,孤独地看着远方”也许人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个,他们的父母因为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因素,只能留在家里与老人为伴。内心自卑,厌恶世界,过度敏感,要强,或许是留守儿童们撕不掉的标签。 作为留守儿童成长过来的我,看着《热土之上的我们》仿佛通过屏幕与这群孩子建立了情感上的连接,看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似乎又带着我想起一些远古的回忆。那时候我只是单纯地知道爸爸妈妈是为了挣钱养家才去外地做生意,事务繁忙肯定也无法照顾我周全。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上下学,他们早出晚归,常常早上醒来的时候就见不到人了。到了小学,为了以后考试的学籍考虑,我被转回老家,到了高年级我才在电视上偶然得知:啊,原来像我这样的孩子有一个专属的称呼——“留守儿童”呀。
但看片子以后我发现,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中国乡村教育前进的道路上有千万个童伴妈妈在抚慰着孩子们的情感,她们代替父母为这些孩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爱的空白。这群国家新一代接班人、祖国的花骨朵,是留守儿童,但不等于留守爱。
我看过很多纪录片,这部《热土之上的我们》让我感慨良多。三集由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了真实的人间。用看似平淡的镜头讲述故事,虽然一集不长,但他们的每一段故事却也映射出了我们的人生。 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第二集陌上花开,身为城市女性的我在生活中已经感受到女性的力量正在不断提高,将发言权和选择权更是掌握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在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优秀女性的身影。但没想到在偏远的乡县地区,也有这样一群人在努力的带领着女性在精神层面逐步成长。阿里公益白领刘云飞从城中返乡,毅然投身乡村特派员的岗位,心中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为乡县女性提供“定制化”的脱贫方案,帮助贫困地区女性树立自信找到自身价值,同时也以此带动了贫困地区脱贫。其实纪录片中的每一位公益人都在默默地付出着。
整部纪录片三集分别从乡村教育、乡村女性、乡村振兴三个层面进行延展讲述:童伴妈妈帮助困境中的儿童得到关爱和陪伴、“魔豆妈妈”为困境女性提供集“线上线下培训—线上实习—做自己的云客服” 于一体的创就业培训计划项目、“脱贫特派员”用自己的一分力量为当地提供“定制化”的脱贫方案......他们都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在公益这条路上他们都是赶路人。
慈善是给予,而公益则是收获,更是爱的文化。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观看这部纪录片,也期待能够以此唤醒更多人,关注、参与,我相信,人人参与才是公益。
这是一部值得支持、引发深思、充满温暖的纪录片,看完以后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正是因为有这些甘愿燃烧自我乐于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人群,才能让更多弱势人群被关爱,公益不是短暂的一腔热血,而是日积月累的无私奉献,国家的公益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的默默付出。纪录片共有三集,以乡村教育、乡村女性、乡村振兴三种方面展现公益的力量。教育一直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复杂。在第一集长江后浪中,留守儿童缺乏家庭亲情,陪伴则是儿童成长和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倾听留守儿童内心的呼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用诗歌的方式让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
第二集陌上花开则更是直击我的内心,作为女性我在生活中确实感受到了女性地位有所提升。杨淑亭虽然意外残疾,但她不但树立自信还在帮助其他深处困境的女性;而化妆师更是呼吁乡镇女性发现自身美,呼吁大家关注身边的亲人;阿里女白领刘云飞城中返乡帮扶乡镇大龄女性,作为乡村特派员的岗位,帮助女性树立自信的同时找到自身价值。
第三集大地情书乡村医生多年守护村民身体健康;兄弟继承父业种树防止土地荒漠化......每个故事都体现出公益者的大爱无疆。
以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表达热土之上的人间真情。当弱小群体有了守护之人,他们将不再孤单不再迷茫,公益群体不只是表面的奉献更是温暖了人心。阿里集团在公益的道路上始终秉承着以默默坚守与付出为落点,纪录片在讲述公益故事的同时传播正向的人文思想,在展现出国家公益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体现了阿里企业为国家公益贡献出的一份力量。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能够参与进公益事业,为国家公益发展贡献出自己宝贵的一份力量。
第二集整体最佳,“因为并肩前行,女性看见女性,如新芽长成葱郁森林。因为感同身受,女性帮助女性,如溪水汇成奔腾河流。”
留守儿童那集几位小朋友写的诗印象深刻
还在看第一集,关注底层的人,关注在基层的工作人员。
昨晚无意间看到,很认真地看完。原来还有“拆点并校”,太不容易了,被小朋友们的纯真乐观所打动。人生的起点虽然各不相同,但热爱和相信让我们一往无前👍
互帮互爱,自信自强。这样的公益电视记录片,真的很棒👍
用了两个小时看完了全部三集,非常好的纪录片。第一集的童伴之家以及乡村寄宿制学校涉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第二集陌上花开提到了农村残疾人再就业及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妇女就业转型问题,第三集则介绍了草原脊髓损伤患者之家、乡村医生、沙漠植树造林世家的故事。片子一点不枯燥,因为这些群体的故事很新颖,但这样的新颖却来自于我们原本对这些群体的忽视,不禁感叹;而这些不同的群体在本片中却可以归纳出同一个主题:同行。即群体间的同行产生力量,但整个时代的同行才能产生希望。推荐。
热土都是走出来的
挺多题材纪录片会涉及留守儿童,看着真心酸,没得能力养,真的就别生。为乡村贡献的人应该都有颗赤诚之心,还是很佩服他们。这纪录片难得用正常视角讲述女性,不男凝,不定义。人类历史里从不缺坚韧、善良、伟大、温柔各种美好品格于一身的女性。希望不止底层越来越多发光发热的女性被社会重视,不管哪个层次不要剥夺女性权利,不要给女性设置天花板。当然这应该是奢望了,毕竟我们是变着法也得招男的国家呀。
太短了
2022第一部标记,第一集看到童伴妈妈和孩子们的合影那一部分就哭了,然后告诉自己后面的部分和两集一定要绷住。然而,每一part都在为这些扎根于人群中的平凡英雄落泪。关于留守儿童、女性互助;关于对老年女性美的发掘、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关于村医对病人的认真负责、护林员对沙漠的热忱坚守;关于乡村教育、关于乡村振兴。我们的国家、社会正在慢慢变好,这都不是突然成就的,是那些愿意扎根于基层、投身于事业的满腔热情也怀抱希望的普通人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一步步书写出的。谢谢这个节目组,热土之上的我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们,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们,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希望这样让人热泪盈眶的纪录片能越来越多!
乡村教师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作
已经看了前两集,在等今晚的第三集,先来打个分。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集拆并学校的故事,小女孩一个人去学校的场景特别有感触,忍不住有些眼眶湿润了。纪录片其实就是把真实的情况表现出来,导演能关心这样的题材并且把它拍好,真的挺厉害的,不管是叙事手法还是镜头的运用,都能看出这部片子的精心制作与诚意满满。同时,这部片子也让我看到祖国在除了基础建设方面的另一面的巨大投入,就算是留守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都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护着,让我感觉到祖国真的在越来越好!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诚意之作!
希望越来越多的关注,热泪盈眶!
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让我们看到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有几个人会关心农村妇女的美,尤其是上了岁数的阿姨们,这小姑娘倒是蕴含着挺大的能量,发现女性的美是个很棒的点子
在这个时代,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并肩同行。拍得很好,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看到才觉得这才是值得的职业啊!动人
他们在用简单的辞藻抒发自己内心的孤独
我觉得还行,现在的纪录片都走温情治愈风吗?虽然帮助农村妇女挣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留守儿童在乡下太常见了,虽然童伴妈妈没办法完全解决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和陪伴的问题,但至少可以给他们带去一点温暖,希望这种公益活动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