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天堂

HD中字

主演:萝玛拉·嘉瑞,山姆·尼尔,露西·拉塞尔,迈克尔·法斯宾德,夏洛特·兰普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逐爱天堂 剧照 NO.1逐爱天堂 剧照 NO.2逐爱天堂 剧照 NO.3逐爱天堂 剧照 NO.4逐爱天堂 剧照 NO.5逐爱天堂 剧照 NO.6逐爱天堂 剧照 NO.13逐爱天堂 剧照 NO.14逐爱天堂 剧照 NO.15逐爱天堂 剧照 NO.16逐爱天堂 剧照 NO.17逐爱天堂 剧照 NO.18逐爱天堂 剧照 NO.19逐爱天堂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逐爱天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吉尔?德弗雷尔(萝玛拉?嘉瑞饰)在诺里长大,父亲死后,母亲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家境并不宽裕。但她想着逃离这一切,凭借自己的想象开始写小说,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著名作家。终于安吉尔的梦想实现了,尽管有很多不足,但发行商(山姆?尼尔饰)决定出版她的爱情小说。  之后安吉尔一炮走红,成功发表了一系列爱情小说,她开始向英国上流社会靠拢,衣着华丽,风光无比。在一次聚会上,她遇见了后来成为她身边亲密伙伴的诺拉,还有她的哥哥埃斯米(迈克尔?法斯宾德饰),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她搬进了梦想的天堂别墅,生活奢靡,她沉醉的幻想能让她的生命丰满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美好的时光 第一季白发魔女1999莎士比亚现场史前战纪第二季吉祥赌坊拳霸29界线白玫瑰1992半城明媚半城雨第一季毛骨悚然撞鬼经 2021特别篇

 长篇影评

 1 ) 《天使》:两极天使

话说年初第57届柏林电影节,开幕、闭幕影片均为法国人包揽,分别是《玫瑰人生》(LaVie En Rose)和《天使》,更巧合的是二者均为传记片。人气火旺的弗朗索瓦·欧容(FrancoisOzon),此番以英语片翻拍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但并非同名的那位电影女神)的小说《天使》,讲述20世纪初一位女作家的人生悲喜。同为英国作家,写畅销小说的伊丽莎白·泰勒知者寥寥,远不如同为女作家且在欧容先前作品中被大幅提及的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而在本片中,女主人公写的则是通俗流行的浪漫爱情小说。  

与英国女作家有关的题材,连带老牌英国女星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一同成为欧容作品的特征符号。不同于先前或长或短的现代剧,《天使》是欧容第一次跳入复古风潮,背景是歌舞升平的爱德华七世时代。它影像精致、服装华丽、场景逼真,电影原声也和欧容之前作品的配乐一样优美。至于说这是欧容首次尝试全英文对白,其实在《游泳池》(Swimming Pool)中,他已经采用大部分的非母语。受过良好学院教育的欧容,还是采用自己最驾轻就熟的舞台剧表现手法;如果你喜欢《干柴烈火》(Water Drops On Burning Rocks)和《八美图》(8 Femmes),那《天使》连对白都不会让人陌生。但恰恰因为讲述方式的非主流,《天使》这部传记片却呈现着某种不真实感;也有人据此判断,欧容对英语片水土不服。

出演女主角安吉尔的是萝玛拉·嘉瑞(Romola Garai),欧容亲切地形容她为自己的缪斯女神。第一眼就被欧容看中的嘉瑞,被视为扮演安吉尔的不二人选。被众人看好的她,今年还出演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片《赎罪》。

《天使》上映后,一部分观众依然迷恋欧容独特的叙事方式,一部分观众则不留情面地大加批评。法国媒体给出的评论也呈现两极化,《人文报》、《文化周刊》、《正片》等刊物均给予了四星的强力肯定,而《电影手册》、《首映》等杂志则均丢出两星甚至更低的评分。批评欧容的,说他模仿学习太多以致成为无风格拼盘;夸他的,恰恰欣赏他的杂糅能力。你怎么想?不妨自己去看看。

=====================被嫌恶的Angel的一生==================

先前说过《天使》评论两极,但并未表态,尽管和很多人一样不屑于片中的Angel(男方说法),但影片其实蛮好的。要解读《天使》其实需要这样的步骤:首先欧容为什么要拍摄《天使》,原因是他喜欢Angel这个女人,而不是本着讽刺意图去挖苦这个“可怜的女人”。

其次,并不是影迷的好眼力,作为导演本人,欧容就是要将Angel拍摄得像《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既爱又恨。最终目的是让观众爱上Angel,理解她保持自我的不易(参见片中Nora和出版商妻子两个人对她的态度)。但是在原著中描述Angel的表现就是令人嫌恶,如同她全片说话的一股做作装腔。欧容需要行动的就是稀释掉她身上凝结的劣性与丑陋,突出她好的一面。比如爱她做事坚定的目的性,爱她疯狂写作的力劲,作为一个女人,这些不见得是坏事。她可以选择这样做,这是她的权力。在跻身上流社会后,她可以选择被同化,顺利变身为大家闺秀。

遗憾的是,欧容后半段做得并不大好,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在讽刺Angel,比如搭上一个不值的男人,看到肖像画揭开的一刻,这边的自己失笑不已。后回想,并不是一见钟情那么简单,他从来没爱上Angel,而Angel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件想得到的东西,跟作家梦、跟天堂梦一样的探手即得。她想得到一切,用她的想象与幻想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理会他人的感受,也从不轻易妥协。她的一生和她的畅销书爱情小说一样荒唐可笑,经不起推敲。Angel流露的不是清高,而是庸俗,如她的小说一样庸俗。看她举止对白,虚荣到骨子里,死不悔改,根本毫无风范可言,她拒绝妥协的同时又享有他人的追捧,那么就干脆毁灭她吧。

和画风一样阴暗死寂的Esme,恰恰把Angel带人泥沼中不能自拔,尤其在补了结局之后,更是增加了Angel的悲剧性,同时又重重地将她诅咒暗化,比如肆无忌惮地对记者出气,在她死之前也不放过抹黑,误导观众走向了她的对立面。

在理解这一点后,想起可悲可怜又可笑的Angel,似乎还是很难能说爱上角色本身。但作为情节剧的《天使》其实蛮好看的,它故意伪装得俗套,接近30到40年代的好莱坞情节剧。即便你当它是个讽刺剧,或是传记体的通俗剧,打了5星,因为她让自己足够讨厌。

 2 ) 她是真正的天使,虽然不是来自天堂

       你会被她所展现的粗俗、虚荣蒙住双眼,就忽略她内心的美好么?

    什么是女人的美德?勤奋工作、为梦想而奋斗、自食其力、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关爱生灵、慷慨照顾家人、以真情对待世人不欺骗不虚伪、与人无害...这一切还不够吗?
    天真的她不知道,她追求的贵族的光鲜美好的生活,那浪漫的旅行、豪华的宅邸、迷人的霓裳、美丽的动物、阳光和鲜亮的色彩、世人的艳羡、优雅的举止、和不顾一切的爱情的梦幻之中,潜伏着寄生虫一般的贵族的幽灵,他们虚伪空洞的灵魂,就像宇宙黑洞一般,无情地吞噬了新生的美好的阳光的生机勃勃的天使。
    Angel没有爱错人,画家跟Angel其实是同一种人,他们同样敢爱敢恨,为爱付出一切;他们同样敢于表达最真实的自己,不去迎合世人的评判和眼光;他们同样活色生香,充满生机,充满创作的冲动;他们同样寂寞,同样只能在幻想的世界里与自己对话。本来他们应该是旗鼓相当的情人...
    不幸画家出身于贵族之家,他不羁的心灵早已被来自天堂的贵族小姐优雅面纱之下的空洞给吞噬了。他为天堂小姐付出所有,感情、灵魂、尊严、地位、继承权、金钱...甚至生命。天堂小姐每每华丽地转身,不曾为他流过一滴眼泪。Angel捧着天堂小姐写给画家的风轻云淡的断交信函,来见天堂小姐。你有没有看到Angel粗俗的华服下一颗真挚的痛苦的流泪的心,而天堂小姐雅致的妆容背后的冷酷和空洞。
    
    影片的时代背景不容忽视,Angel出生于1885,这就是19世纪末的欧洲,影片不遗余力地赞美了新生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来自底层,有梦想并有勇气为梦想奋斗。无奈寄生虫一般的贵族的阴影尚未远离......
      
     她是真正的天使,虽然不是来自天堂。 希望你看懂了。

 3 ) 用尽一生画真实的你

       很难得的电影力作。
      看了看各路影评,很遗憾,无人看懂此片。
      很讨厌一些人一谈电影就陷在爱来爱去的弯弯里出不来。虽然大部分电影的脸上都涂着厚厚的爱情脂粉,有些还渗人的一层层的往下掉,但它们内里的内容可当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这是一部很严肃的艺术创作批判性电影,其真实的意图和女主人翁安吉尔的爱情故事没有太大关系。它其实讲述的是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对浪漫虚无主义的批判。 如果观众只看到了安吉尔和其夫埃斯米的爱恨情仇。那当真是吃螃蟹丢了蟹膏和蟹黄。在理解层面上如果只到这个层次的,可以不用再看我下面影评了。
      影片真正的主角一直是在幕后,影片中此人以埃斯米情妇的身份最后出现在观众面前,但观众不难发现,当她出现时,她那从容淡定的气度,高贵的底韵,包括她所拥有的埃斯米的孩子,一切的一切,立时将装腔作势的安吉尔打回了原型,使得她变成了一幕华丽却扭曲的水中倒影。她才是真正的安吉尔,而安吉尔自己只是一个梦,埃斯米用尽一生找到的这个情妇,其实是他交待给安吉尔的最终作品。那幅安吉尔的肖像画里模糊不清的,无从表述的女主人公,其真实的存在却是另有其人。安吉尔应该明白,埃斯米的最后一幅画,其实就是真实的天堂庄园的主人,这个人不是她本人。
      浮光中在天堂庄园表现得风光无限的安吉尔只是一只飞舞在虚无爱情美梦中的飞蛾。但她也浮夸得足够漂亮,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那种魅力。这种魅力为她赢得了世人疯魔却短暂的认可。还为她带来了埃斯米那从一开始就有所困惑的爱情。埃斯米曾试图适应这种不接地气,没有实物支撑的爱和梦幻生活,可他发现无法改变自己的初衷,他本身是一名现实主义画家,对事物的本真非常较真。真实即美是他的原则。这体现在他为安吉尔画肖像时,他说我欣赏的是你本身,而不是你华丽的衣饰。但安吉尔故意隐藏了真实的自己,使这位创作欲被挑起的写实主义画家,不得不穷其一生去寻找真实的她,
      观众可能觉得埃斯米是一位吃软饭,不贞洁的坏男人,这真是一个大大的误解。他用自己的一生去求真,去寻找心爱女人的真实存在,完成那幅安吉尔真实肖像画的使命。这是一个男人真真正正的爱上一个女人时才会有的牺牲精神。他最终以结束生命来宣告作品的完成。当安吉尔揭去情妇真面目的面纱时,也是揭幕了埃斯米留给她的那幅真实的肖像画,面对斯人,她猛然间顿悟自己不过是埃斯米真爱面前的一场镜花水月。于是种种繁华剥落,一地的支离碎片。
     

 4 ) 错位的价值观

最近看了很多莫奈的画,就突然想到这部电影,作为欧容的电影来讲,评分偏低,再加上异国演员异国风格什么的,怎么看都像是他麾下的一个异数,但实际上这部电影从水平上讲和他以往的电影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距,为什么风评一水的不好呢?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选材。

我看到评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讨论就是男主有多渣,女主有多可怜,还有价值观批判什么的,觉得欧容怎么有种“只有有钱贵族才牛逼”的调调,而女主那种“独立创业,主动追求真爱”的自主精神明明很好,为什么会有一种不堪的意味在里面呢,对吧?所以我们就要聊一下错位的价值观这个问题了。

作为中国人,价值观取舍和法国人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比较年轻的中国人一代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我们的父母可能因为儿时物质匮乏而一辈子陷在口欲区,我们这一代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是被物质匮乏的父母一辈养大的,当我们开始探索精神世界,那自然是普遍理解白手起家,人定胜天这种思维的。法国人呢,欧容作为一个老派高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的代表,他可以说从生下来开始,就没有理解过什么叫物质匮乏,他的视线基本集中于比较细腻的人物心理特质,这些特质一定是来自于和他一样生来就衣食不愁的阶级的,说的难听点,如果巴赫被生在杀猪人家里,那他也会忙着生计讨口饭吃,哪来的时间学音乐思考赋格这样高等级的回旋结构等等……所以你见过任何一部欧容其他的电影出现过任何一个中产阶级以下的人群吗?并非他歧视,而是他关注的点,在中产阶级以下基本不存在。

绕回这部片子,结合一下欧容自己的访谈,他拍这部片子主要有几个意思呢?换句话说他的价值观在哪里呢?在讨论艺术。

对的,其实这个浪漫剧的表皮下,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结构,试图讨论美丑、真假这些话题。男女主之间的所谓爱情只是一根链接二者的纽带。如果撇除表层剧情不看,翻译成本质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女主没有真正的艺术素养,男主有。女主通过卖通俗文学,抓住市场痛点,半运气半歪打正着地获得财富,男主坚持用晦涩难懂、难以被大众理解的技巧进行真正美丽的艺术创作,所以反而不被接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无数遍的故事,大众对艺术的认知是匮乏的,大众审美也往往是滞后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所谓潮流,说的难听点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错误审美认知“,因为一旦人们反应过来这个原来不好看啊,就被抛诸脑后了,这就是女主的艺术;而男主的艺术则是永久性的,它往往因为超越时代特质而被大众排斥,但是时间能够证明他的正确。

故事的后半段运行背景就是这样:女主过气了,男主死后成了热门货。这又是大众对于艺术的一种滞后反应的表达,也是二者真实艺术水平的评价。注意,并不是女主以前有才,后来因为男主渣而被气得没了才华……女主从头一天开始就从来没有才华过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二者分别代表了什么。女主代表的其实是没什么艺术价值的通俗文学,简称爽文,爽文这一生最大的特质是什么,就是幻想,梦幻泡影,之所以能卖的火,就是因为脱离现实,给很多人以做梦般的爽感。女主和男主的爱情从她这个角度来讲也是这样的,她想要像男主一样有才华,但实际上她没有。那么怎么办?用尽办法扣住男主,只要男主这个人还在她身边,她就可以继续幻想继续给自己的人生写爽文。男主死后呢?可以看得出她仍旧活在自己编织的爽文里骗人。女主的问题是在于她追求的一直是假大空,由于自己审美水平的低下,她也满足于假大空,因为她辨别不出真美和假美(男主到底是不是真心爱她),又或者说,根本上她是过于自卑导致外表上的过度补偿:由于太自卑,所以才假装得格外高傲,由于太自卑,所以根本不敢问一问男主是不是真心爱自己——在她心底深处恐怕一直就不信男主这样美男会真的爱上她的吧。记得女主在对待别人的批评时有多傲气,对待男主的批判时却毫无脾气,因为男主帅啊,在这里男主外表的美和他内在的才华被团成了一个概念,女主看到了”美“,想要这个美,却自卑到不敢真正去获取这个”美“,只敢求一个”表面假象“。那自然后期,二人之间的隔阂越深,女主就表现得越不自然地亲热,好像完全不介意,伪装得一切都很好似的。

那么男主呢?我觉得他也不一定完全对女主无感,但是往往就是在逐渐看到女主身上的假大空以后愈加失望而一步步走入死亡的境地。他是谁,他是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家,片子里也有各种镜头显示他被”禁锢“的意向,从艺术角度来说,难道不是大众审美的滞后和对假大空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真正艺术的衰微吗?

至于最后的那个见小三的设置,其实思路也很简单:小三和男主之间有的是真爱,艺术角度来说,小三和她的儿子就等同于男主创作的不被世人所认可的画,他们是真正的美,是讲述现实的,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对比一下男主给女主画的那幅丑陋的面目不清的画就能知道是哪两种价值观在打架:不被现世认可的真美和被现世追捧的假美。和阶级没啥大关系。

当然,我觉得欧容其实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的,不是多赞扬了男主,多贬低了女主,反而是他过多地努力费神去提升了女主的形象,才造成这个故事躯壳上的明显不和谐感。女主首先就选择了一个特别有文艺美的女演员,她的外貌一直给人一种“坚强的、正在忍受痛苦的才女”的感觉,而事实上可能大多数观众看完了就是这种感觉,略带有艺术家独特的神经质气息,可以说她在原著小说里的粗俗、伪装出来的高傲、审美匮乏都被不见了,当然对应的桥段是有的,只是完全一笔带过,没有让观众感性地get到这个女主人公她“缺乏真正的艺术水平”这个异常重要的点。

欧容提到他是特别喜爱女主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换一个角度去讲,难道安琪的假大空就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吗?她那种浮华的完全不切实际的生动梦想是多少人实实在在在经历的,不然爽文卖给谁呢对吧……那么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价值吗?他多少怀着悲悯的气质去美化了安琪,反而有点伤到故事结构的根本。

我之前为啥要提到莫奈呢,因为这件事上男主让我超级无敌联想到莫奈。老实说,男主得作为是不光彩,他要是多爱初恋,干嘛又要和女主结婚对吧?但是说句诛心得话,为什么要站在道德高地批判这个男人?他也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吧,难道换了你,你不会为了前途和有钱女人结婚吗?看看莫奈当时做了什么,他没钱,卖不出画,和青梅竹马的老婆生了孩子嗷嗷待哺,颜料多费钱啊,于是他认识了一个女赞助人,实际上他倒也没有背叛老婆,只是没有拒绝那位女赞助的各种追求示好,并会花时间去满足这位女士提出的各种要求,老婆却是因此郁郁而终,莫奈后来娶了有钱的赞助人,到晚年倒是真的出名了有了钱,可是他年轻时画的妻子永远眉目如画,妻子死后,即便再以女赞助入画,也不死活不肯画脸了。这么说,从女赞助的角度来讲,莫奈不渣吗?

所谓人之情感,尤其是艺术家的情感,往往炽热无比,他不爱妻子吗?不爱女赞助吗?恐怕都是爱过的,所以何必要给这样的人扣道德的帽子呢。

重要的不是两个人之间谁对谁错,而是这段对艺术的讨论吧

 5 ) 平民与贵族

偶然看到这片,为了法鲨点进去看的,看了开头一点就满是女主角自大傲慢粗俗无礼虚荣自私刻薄,若不是为了法鲨和神秘结尾根本看不下去。待整剧看完才发觉,这部剧真是满满的恶意。它要传达的价值观就是:平民就是平民,永远粗俗不堪,即便有一天突然有钱了,住进了贵族的房子,也永远做不了上等人,甚至于她的才华也只是一种肤浅的流行,等人们醒悟了就被遗忘了。而真正的贵族呢,即便是落魄了也仍然是那纯洁优雅的白莲花,即便有些东西当时无法被人理解接纳,随着时代进步也终究会被人发现颂扬。也只有英国人会拍出这样的片子吧。

 6 ) 如果这篇还被不小心删掉,我就去撞墙

说实话,与其说angel讨厌,倒不如说她悲情。我行我素,颐指气使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品质!连老佛爷karl lagerfeld说起自己妈完全不理会别人感受时都仰头道,别人妈妈都很蠢。家境窘迫出名又早,毕竟未开化,一张餐桌吃起饭时,跟出版商妻子比起来,angel好像摩登原始人!不过也难保没有(男)人不被她野蛮气所吸引。

悲情的是女性身份。当一名女性无法自我实现物质满足,而通过男人实现时,她的存在感消失了。奋斗中只有露露实在,她说我认识了你,你开一发廊,我是洗头妹;你给我开一桌球房,我是老板娘;哪天桌球房倒了,我是谁,我又在哪里。而在物质上能够自我实现的女性,有一天发现男人爱的仍旧是小时候住天堂大屋的文明女!!!这恰恰是最悲情的部分:生活中依靠自己完成梦想的人,在爱情上可以吗?所以,名贵女难免要被人比作东西:跑车好看,开起来费油;而才华女,也避免不了让人看爱情笑话,angel出身好些,为人低调些,有没有像张爱玲?Ozon真是男儿身,女儿心,angel通篇都用微弱声音在喊说:女人可怜啊,可怜。名声负累啊,负累!

而要说风格,请体会一下女人面对衣橱的心情,日装要有、晚装街头装也要兼有。拍片都一样咯,风格多元也没什么可多被诟病的吧!

 短评

后半截因为自己的原因代入感太强,以致无法理性评价。有多少时候,世界不公平得令人愤怒,你以梦想相称拼命努力才能得以珍重爱惜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好像只是商场的赠品,勉为其难地收下,转身就随手丢弃。

8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现在还有用布景的电影?

10分钟前
  • Touma
  • 较差

很欧容。画面很美,有一种刻意为之的虚华舞台感,跟女主的身份和一生很契合。其实Angel的一生不过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恋,不顾一切的占有她想要的一切。爱,也许真的有吧,但更多的只是狂热。她以为她得到手的,最后证明都并不是真属于她的。最后那刻意为之的魔样妖娆,更像昭示她从未真正抵达过天堂。

15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推荐

没有字幕,竟然全部看懂了。具有启发性的传奇女子一生。

19分钟前
  • 左加菲
  • 力荐

被那些假到逆天的背景吓了一大跳,出戏是导演的目的吧!女主有点像瘦版Adele。。虽然角色不太讨喜但她演得还是不错。啊啊啊我爱法叔!!!瘸了也爱!!!

2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欧容对作家情有独钟,后面简直《登堂入室》。还是延续欧容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的悲剧特质,电影色调好像三流画家男主伊士麦的作品一样,灰暗难有光明之色(即使其他作品表面明媚,也有着残忍里子)。哪怕女主在旁人(出版商之妻)看来获得成功获得梦想的一切,住进天堂之家,但她真实的天堂构筑在自我满足的想象和对伊士麦的爱之上,终究一生还是没有获得天堂。还不如天堂前屋主,对她来说就是无法通过努力获得阶级晋升,杂货铺是她无法摆脱的起点。女主际遇导致的转变典型由服装妆容表现,内在的转变透过眼神光彩的流逝彰显。剧本不复杂,女主不完美,就受她的演技!👍

25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还行

非典型欧容,英语片!奢靡华丽浮夸如阿尔莫多瓦,同时却是欧洲古典风。表演上向70年代法斯宾德看齐(内里绝对是《深闺怨妇》或者《佩特拉的苦泪》)。总之欧容爱好者看到此片定然大跌眼镜。故事上我想起太平和薛绍……只是这只女主完全是一头孔雀,傲娇到看得人心神荡漾。

2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又低調又暗潮...

32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就像看那种三流古装剧...

35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不似Ozon作品 但可理解三位主角的共鸣

40分钟前
  • |
  • 力荐

挺烂的

43分钟前
  • Yardkey
  • 较差

显然故意做成旧时老片般的矫揉造作。她浮浅,她任性,但她身边的人们仍然忠心耿耿。这就是能量罢。

46分钟前
  • 默音
  • 还行

那些说三流浮夸古装片和布景假的其实是没看懂吧,这不就是华丽版的沙之下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欧容还是那个坚持母题的欧容。初看去 故事的悲剧性和影片的服装布景以及女主的表演都太像乱世佳人了,看完再想想 倒觉得更像欲望号街车,倒都是费雯丽的舞台戏剧风。

49分钟前
  • 龙标姑息者
  • 力荐

非常可爱的古典爱情喜剧,Romola Garai和Michael Fassbender贡献了一次完美的合作,配角们也很讨喜,欧容难得的小浪漫情怀让人甜到心肝儿疼~T T~

50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6/10。安吉尔和法鲨是天使与魔鬼的极致对比,安吉尔的欲望来自另一层贵族身份幻觉的认同,她最终住进天堂完成童年梦想,在发现曾经在铁门外向内偷窥的贵妇就是法鲨(丈夫)原来的爱恋对象,被满足的欲望瞬间崩溃吞噬了自我。丈夫妹妹初见安吉尔急忙下跪、倾慕才华而请求当她助手,像一种隐性的拉拉关系。

5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有时候他因为爱过你一阵子而愿意骗你一辈子,你不如因为爱他一辈子而相信他编织的谎言一阵子。

57分钟前
  • cowsumy
  • 推荐

她所实现的梦想,不过是别人丢下的一段过去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华丽过头了

1小时前
  • gris-gris
  • 还行

太空洞

1小时前
  • 喃 大 丢.ai
  • 还行

失望

1小时前
  • 山狗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