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以科学的名义,中止你的怀疑!
伪纪录片多半是恐怖片,这是影片题材和表现手法相辅相成的一种绝佳联姻。刻意被模糊、粗粝、晃动和不时打断的画面,使观众发自内心相信那些令人战栗的事物与自己仅隔一层薄薄的镜头,自己与身临险境的主角共享同一套身体官能,从而产生一种模拟游戏般的现场效果,没有什么比恐怖故事更适合用这种手法来演绎的。脱去这层伪纪录片的外衣,《死亡录像》不过是拾罗曼诺牙慧的低成本封闭空间丧尸片,《苜蓿地》和《追击巨怪》远没有《哥斯拉》或《侏罗纪公园》的一半吸引力,《女巫布莱尔》大概要堆砌《鬼玩人》那么多的血腥特效才能让人有点兴趣,而大卖特卖的《灵动:鬼影实录》系列只能沦为一套模仿80年代家庭惊悚片的灵异小制作,其最可能的去处是录像带市场。
但纯纪录镜头的运用也会带来问题,最显著的是对观众“中止怀疑”心理的挑战。试问,你要如何给出充分理由证明,一群人被灵异现象吓得手足无措、被怪兽和僵尸追的夺命狂奔、被住家鬼夜夜骚扰愈演愈烈时,还能时时不忘拿着摄像机出生入死?这台机器的重要性完全超越了许多冒险片中作为人类伴侣的狗狗们,几乎上升到“机在人在,机亡人亡”的护身符地位。对于一部以引导观众相信其真实存在为最大卖点的电影,也未免太荒诞离奇了,观众稍微一思索,就要出戏,整个精心营造的恐怖气氛荡然无存。
电影创作者们致力于解决这个麻烦,《死亡录像》中拿着DV逃命的小伙子是为了“让外界知道真相”,而《女巫布莱尔》、《苜蓿地》和《追击巨怪》各自花篇幅交代了冒险者要忠实记录整个事件的决心,至于《灵动:鬼影实录》虽然大部分画面取自家庭监控录像,但一旦那些好奇心强烈的主角拿着摄影机踏足险境,这种强烈的不协调感比前几部片更甚。所以一切努力并不足以解释摄影机为何无处不在,既要让观众代入被平民化的主角视角,又要将主角设计成临死不弃DV的坚毅英雄,本身就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但在《阿波罗18号》中,这个恼人的问题终于不复存在。影片描述一次不被官方承认的登月探险中发生的离奇事件,其影像的载体被设置为大部分来自:宇航员家庭录像、登月前的访谈、登月舱和绕月飞船的录影装置,这四者的存在都自然到无可挑剔,通过交替剪辑完全可以讲明白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能引起争议的是片中宇航员手持录像机自拍的那一小部分镜头,但请注意,宇航员们有着与上述影片的主角们完全不同的充分理由这么做:他们是在进行一次无人之境的高科技探险,而且还面对无法预计后果的奇异惊悚事件,作为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科学家,最合理的做法当然是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作为返航后研究的宝贵素材。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持摄影只用来表现那些平静的舱内画面,是在情况并没有失控到混乱时才会采用的,激烈的追逐和九死一生的搏斗都取景自登月舱的监控视屏,或是宇航服自带的录像装置。
从娱乐性来看,《阿波罗18号》充其量只是一部水准合格的惊悚片,大致相当于《异形》讲到一半直接跳到结尾,草草收尾颇有点后劲不足,不过迎合其阴谋论主题倒也无可厚非。它最大的功劳,莫过于贡献了一个可以近乎完美的以伪纪录片手法呈现的故事环境,以科学探索的名义将观众牢牢固定在座位上,说服他们相信这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虽然故事漏洞一点不比其他同类电影少(美国人可以轻松操纵苏联登月舱?),但身临其境时,谁还会计较那么多呢。
文/方聿南
2 ) 看得头晕的忽悠片
因为是打着纪录片形式的恐怖片,很兴奋得弄到了片子开始欣赏。开头看了20多分钟都没进入状态,然后开始快进 = =
题材其实很好,但整个剧情太拖沓。大部分时候就靠两演员的大段台词撑场面,但2人没有tom hanks那样的实力,加上台词又很没代入感,所以觉得就像在看很无聊的教学片。
恐怖的卖点其实也不是多大的卖点,所以不没办法很早就让观众知道。可是由于这个包袱拖得太久了,久到观众都没心情关心了只想快点结束。
总之是个失败的惊悚片。适合催眠的时候看。
3 ) 一点点评论。
月球上的外星人,起初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噱头。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渐渐地发现还是不免落入传统商业片的俗套。 这里面的外星人只不过是作为承接剧情转换的工具,换句话说,这种固定模式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除了地球以外的任何星球上,而且外星人也可以换成任何以外,比如猪脚突然扭到脚或者肚子疼什么的、然后回不了家了,在主打一下友情和爱情,这一部电影就齐活了、
亮点就是这种伪纪录片的手法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部叫 追踪巨怪,也是这种,目测比这个好看多了。)
虽然说不上是新颖,但是一般的商业片还是很少尝试的,这样也就不用费力讨好观众的剧情需要。因为观众看到这种模式已经潜意识认为这是真的了,抱着接受全部的心态看的。也就不会再给影片挑刺了、观众是抱着让自己了解这个事情的过程的心态去看的。因为主观上已经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了。
还有就是那个绕月仓上的人是行尸走肉里面的猪脚。。表示很有爱。
4 ) 很期待的电影,但是结局美中不足,想给4星半
就入大家都评论的一样,这是一部阴谋片,是一部慢节奏的阴谋片。
关于阴谋片,确实是好莱坞的专长,本来米国就是一个隐藏极大阴谋的国家,处处都是阴谋。
好了!言归正传,电影是一部伪记录片,我不同意那个某某说的“镜头又是晃动又是失帧,也不同意某某说的电池永远用不完。。” 我认为一部记录片,作为一个那种几十年前的摄像机所记录的,在这部电影里面的晃动和失帧更像一部实实在在的纪录片,但是实际情况是伪记录片,导演说:“关于阿波罗18号是真是假就让观众去猜测吧!”而且电影开始也说这是剪辑出来的,难道充电这种事情也要放到这部电影里面吗??就好像电影里面也要把晚上睡觉,早上起床漱口甚至去WC也要如实播放吗???这只是一部电影,是让大众观看来打发无聊时间的电影。当然更有意义的是开拓我们的视野。
我早已经厌倦米国的英雄主义式电影了,外星人总是喜欢袭击米国的,又总是米国战胜外星人而且拯救地球的,当然了,电影是一种文化宣传,米国大势的宣传米国英雄主义文化,其实就是要同化其他民族的文化,当然米国做得很好,看那精英们都争着绿卡就知道了。
没有创新总是不好的,米国这些年来关于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电影太多太多了,当然了,在电影里面米国就是拯救这个世界的英雄,除了电影里面的电脑特技和爆破效果值得观看之外那些电影情节早已经土得掉牙了。好像不过至少米国这些电影里面还是有些情节的,不像《白蛇》只顾特技了。
现在更多聪明的人追求的是电影的意义和电影对人民的启发了,当然中国大部分人看电影都是朝着宣传电影时候那些动作特技而来的,到头来看完电影没多久发现自己完全忘记了电影的情节,因为看的时候只看特技,就像《关键4号》在米国本土票房少的可怜,而在中国的票房确实排在前面。
阿波罗18号 500万的投资比起其它大片动不动就是数千万上亿美元来说只能算很少,电影场景放在了神秘的月球上,而且根据现实的参考,为什么米国放弃了登月计划??这就是一个谜,于是《阿波罗18号》就顺理成章的借用了这个谜,哦!原来是登月的时候碰到了月球神秘的生物了,当然了,神秘生物在电影后半段才揭晓,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肯定都猜得到在月球上碰到生物,当然,我说的是那些没有看过其他人评论的,没看过其他人透剧的;我们还应该感谢米国这么多科幻片对我们的重熏,对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确实起了不少作用,起码我们相信还有科幻。
茫茫的宇宙中,身体是漂浮的,除了能接触身边的队友之外就只能看着几十万公里的地球了,要么就是无线电通话,2人登入月球,顺利插上美利坚的国旗,然后按照计划继续工作;从电影里面的情节来看我已经哆嗦了,四周都是无尽的黑暗,除了能看到遥远的地球之外就只能脚塌着月球的表面了,我相信这已经很够真实了。
当然神秘的事情会发生的,接着他们无线电一直被干扰,几位主角当然是以为其他设备干扰,可是无论怎么调试这种无线干扰都继续存在。当2位过几天就会死去的主角去采集样本的时候又发现奇怪脚印,其实也有俄罗斯航天员的也有那些虫子的脚印。
接着他们发现了俄罗斯人的飞船,好像电影里面是说俄罗斯吧???其实那时还是苏联。然后其中一位好奇心很强就一直跟着脚印走,然后就走到了陨石坑里面,陨石坑里面太阳照不到所以温差很大,但是这位英雄非要揭晓这个脚印的重点,于是就见到苏联那个死人。 然后疯狂的逃命。
两位回到登月舱的时候已经怀孕自己的米国宇航局欺骗了自己,首先怀疑为什么国家安全局接管了自己登月行动,然后又怀疑国安局早已经知道苏联人比他们先登上月球,但是国安局找借口解释掉了,起码主角们是相信了。
不妙的事情继续发生着,首先是美利坚的国旗不见了,探月车也翻了,跟地球的联系也终止了。
当然这阻止了不了主角们回家迫切的希望,于是其中一位就出来找国旗,扶好车子,连接好无线电,但是他发现衣服里面有东西,头盔在录像机一闪而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类似蜘蛛的虫子,于是另外一位主角冲出去救了他,更心寒的是发现受伤了,而且从里面取出一个石头,而且慢慢的感染受伤的那位(很抱歉我看米国电影从来不记米国佬主角的名字)这都是石头惹的货。
主角们联系上国安局,质问国安局是不是拿他们当实验品来观察,其实国安局已经默认了,国安局告诉他们说就当光荣去了。
当然他们还有希望,于是跑到苏联人的非常逃出月球,他们又掉到了陨石坑里面,恐怖的是那些石头全变成了蜘蛛,另一位被感染的发疯的阻止他,最后头都爆了。于是主角成功的登入苏联人的飞船发射升空;同时另一位主角,也就是一直沿着轨迹绕着月球转得那位得到国安局的告诫说:不能接应,那位已经被感染了。
而同时苏联人的飞船里面那位米国佬旁边的石头都变身变成了蜘蛛。。。
................以上就是简单剧情,放在这部慢节奏的电影里面让人感觉到有点压抑。
其实电影开始已经潜伏了各种危险,首先是奇怪的干扰,然后地面摄像头拍摄到石头会动,后来奇怪的脚印,还有蜘蛛在头盔里面爬过的一瞬间,后来两位都出去的时候石头在船舱里面爬过,有一次在摄像头面前爬过,当时被感染的那位正在拿摄像头拍摄睡觉的那位,也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5 ) 月球有嫦娥神馬的都是浮雲,一部蠻是吐槽點的電影(內有劇透,不喜勿入
在網上看完預告,就很期待這個片子
之後興致勃勃去買光碟看。
看完的第一反應就是!
洗.腦.片!
導演一直使用的拍攝手法都是舊的膠原
營造一種偽史記片的氛圍
確實時間點都拉得很長很慢
一幀一幀的跳禎的錄影效果
讓我一度產生感覺像是在看80分鐘死亡直播
好吧,一開始以為它僅是揭露秘密的一部史記片
到了看到了他們出去了回來睡覺醒來后,發現那些月球石頭移動了位置后,我把它判定為鬼片了
當直到看見那個貌似像中國古代僵尸穿越而來的蘇聯佬,和他們一直在說月球上還有另外一個蘇聯佬的時候我以為它又成了一個偵探推案片...
最後,我看見登月的成員的頭罩裡面有蜘蛛型的物體爬過后,嗯,我徹底明白了
這是一部昆蟲(或動物的紀錄片。
我很佩服剪片的人,能把真正的史記記錄和偽史記片剪成一部電影,真是辛苦你了
在月球艙內,睡神馬吊床!從一開始的筆會在空中旋轉之外,我就沒看過他們在空中浮過!你們也太敷衍觀眾了吧!
值得吐槽的還有那個被感染的人被拔出石頭后就拿貌似中國藥膏的東西貼一貼就能搞定嗎?!=A=
如果你說重點不是這裡
那么,那些像蜘蛛又像螃蟹後來又出現了巨型的石頭螃蟹是寵物小精靈裡面的精靈跑錯攝影棚了嗎?!
本來還說期待他們其中一個變成外星人然後發生什麽侵略人類然後發展到第二集那是我想太多了么...
導演你就這么敷衍觀眾么
第一個失蹤第二個被拖走第三個讓他死得更加坑爹...
好吧好吧...還有我很想吐槽...那個蘇聯人的船艙...= =那個形狀...
為什麽就那么像那個月球的外星人呢...= =
他們是上去聯親的嗎?
我一直很想問...
他們在月球上處於真空的狀態,那些石頭外星人為什麽要殺他們呢?
目的是什麽?
難道幾百年就殺一兩個人就滿足了?...
養育後代?
邏輯不對嘛
嗯...太空衣頭罩到底什麽做的...那么容易碎...= =
嗯
不過以洗腦片來算,確實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絕對是陰謀論者拿來炫耀的資本
看來又有故事末日論可以聽了
6 ) 难为导演的苦心了,原来这部电影唯一值得回忆的是片尾曲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一提起apollo,就会想起Tom Hanks的apollo 13,所以,看到apollo 18,q 就不由自主的把13与18联系起来。再加上,用上现在流行的伪纪录片模式、悬疑的故事,总以为这部电影不会差。
但是,镜头晃了一个半小时,我竟然有了呕吐的感觉,那几个石头是在挑战人类智商的底线吗,你看着它是块石头,其实它是螃蟹;它能钻进身体,它能控制精神,它能让死人站起来和你说话。多么无敌,多么强大。也许人早就跳上地球人来来往往派来的飞船,到地球上了。以后捡块石头都得小心点,当心变成螃蟹。
1小时26分钟的电影,竟然提前10分钟进入片尾曲,为啥?
还真难为导演的苦心了,原来,这个电影唯一值得回忆的正是片尾曲啊,the three kings的钢琴曲,比得上任何一首肖邦的小夜曲。
也许若干年以后,这部电影再被人提起,不会是因为剧情,而是片尾曲。
预告片已经把所有事都说明白了,剩下的就只看表现力,结果还比较疲软,没有科洛夫档案的亮点
预告片吓死老子了。真他妈难看。
还以为是大片,结果好无聊。。。
活命原则:1,领导的话有时候要听有时候别听,但是关键时刻一定要听! 2.永远不要相信表面是敌人的俩个人,其实他们暗地里都是基友...摊手...
两星;用伪纪录片的方式来拍恐怖片是为了给观众带来真实感,而电影又把场地挪到了月球,于是真实感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很多不合理和有悖逻辑,导演这样花着大价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实在可笑。
电影的最后:石头送给了各国领导人。各位领导人均被石头感染,现在的人类世界被月球上的石头生物统治着,它们预备2012年12月全面侵略地球!
也算有点新意的伪记录了
胶片的质感闪烁在荒凉的月球上,极端条件下营造出压抑的气氛,瑕不掩瑜,一部优秀的片子。
月球版【 疯狂的石头】
看评论比这电影有趣多了
这是电影的另一种视角,且不论真假,也无需评判真假。
节奏太慢了......我都觉得过了4个小时.....
NASA的通信好差,想起了在太空中的杨利伟在电视里清晰明亮的声音。不知道是谁在坑爹。
最痛恨伪纪录片,镜头晃啊晃,啥也没看清
浪费资源
这个阴谋论的故事如果不是包裹了伪纪录片的外衣的话,就是一个平庸和简单到不行的片子,基本没有出现任何让人意外的情节。而且,伪纪录片拍月球探险,其实一点真实感都没有增加到,因为无论用什么手段拍摄,都会觉得那是假的。
这部片子其实拍得还成,作为一部恐怖片,该有的恐怖要素也都有了,而人物的表演也勉强能够接受.但最大的问题是,你导演吃饱了撑的阿?一定要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来拍摄!!且不说故意做旧的镜头让人昏昏欲睡,逻辑上就说不通:既然人类都挂了,那这些恐怖的录像带记录还怎么传回地球的?冲这点就要减颗星。
竟然还蛮有趣的
不太恐怖,完全跟风伪记录风格
不管你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