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HD

主演:罗钢,纪玲,解蕾,陈继东,吉虹,张建新,陈刚,姜若瑜,张万昆,郭家庆,艾峻迈,郑建华,韦力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9

 剧照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2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4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5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6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4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5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6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7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19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张明和胖子是北京城内两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他们靠假冒警察敲诈富商赚钱。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在街上搭讪女青年寻找刺激。这一日,张明遇到某大学外语系女学生吴迪,这两个身份悬殊的年轻人却擦出不该有的火花。张明的玩世不恭很快让充满浪漫情怀的吴迪倾倒,从此对他忠贞不二;然而张明却只是随便玩玩,他毫不珍惜这个纯洁女孩的感情。倍感受伤的吴迪出卖肉体,自甘堕落,更因此付出生命。张明则在一次抓捕过程中锒铛入狱。三年后,张明获释出狱。在前往某海滨城市养病的途中,他邂逅了爽朗的女大学生胡昳。这个女孩给了张明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也让他切实体会到自己当年对吴迪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  本片根据王朔同名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新娘大丈夫王志文版姐妹情缘加油!田大志重新爱你铁道宅希未、50公里花火时光疯爱管家未成年之欲我想戴上戒指路上有狼小红帽害虫2023斯德哥尔摩情人杰西警探犯罪档案之小镇疑云心之所控一吻定情电影版3:求婚篇离婚保险绝命时钟2:22无限斗界之暗夜双龙杨门女将之昊天塔诈团圆沉睡的美人借酒众筹复制强者

 长篇影评

 1 ) 这是我爱人。。

小时候我爸妈有好多王朔的书。只让我看诙谐卷,趁家长上班拿来纯情卷矫情卷自我教育。 印象里跟我妈看过这部电影,只记得那女孩儿,胡亦,大方的说,这是我爱人。

后来上学,觉得爱人这俩字儿太土了,我爸在酒席上就是这么介绍我妈的。我还问他们怎么不互相叫老公老婆。

然后有一天突然觉得我的爱人在哪儿呢? 在心里一遍一遍念爱人,我好像已经爱上他了,等不及到遇见他的那一天了。

 2 ) 做一个完整的人

  今天晚上看了电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看之前有点不想看,觉得是负能量的东西,看到女主是莫小棋还挺想看的,看的时候一直觉得丽川太傻为丽川感到惋惜。也能从丽川和王耀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心探索君说:"我们渴望在平乏的生活中有一种冲破世俗,冲破约束和规矩的更本我、更洒脱的活法。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这种把自己活出来的渴望,只是有时候我们被它驱使着,采取的是不太恰当的方式。"

丽川不断黑化自己直至毁灭的目的无非是得到王耀的爱,其实反映了她的不自爱。如果她不自爱又何尝能得到别人的爱呢?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外面只不过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和自己的关系。爱无需外求和证明,我们只需自爱和做自己。

今天遇见这个电影,我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不够自信和不够自爱。虽然自己不愿看见伤痛,可是逃避和压抑只会让自己被驱使,只有我愿意看见,愿意接纳进而转化才能让伤口愈合,我才可以选择。我是个活得有点压抑的好女孩,现在我想要勇敢更好地活出自己,照亮自己的阴影面,做一个完整的人。

 3 ) 第五代镜像中的边缘人群,和对女性一厢情愿的意淫

        看了“王朔年”两部电影,才总算摸出些门道来。感慨就是:略幼稚,想多了。

    男性:无父,同样也无母,“父”形象的失落指代是多方面的,政治、思想,一种无根漂浮的状态。如同姜文阳光灿烂中的大院孩子,只是大院孩子的军人父亲只是暂时缺席,而王朔笔下的顽主干脆永远地失去。无业,靠违法的勾当赚取钱财,其实也是边缘人群。所以大城市里的边缘人群在第五代时就出现了,只是表现方式是故事化理想化的,不像第六代那样以粗粝的影像和生活流的方式去表达。爱无能,心里谁都不爱,只爱自己,而其实不懂怎么爱自己。

    女性:文科大学生,清纯,漂亮,在爱情中能操主动,对男人(一个痞子)执着的爱,每次爱都是“能为你去死”,结局皆是被痞子给坑了。同样作为一个女大学生来看,这纯粹是对女人一厢情愿的意淫。首先可以看出王朔的审美,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大概如此,女大学生,漂亮单纯,天真狂热,这是许多痞子的爱情梦,现代男屌丝的性幻想。其次是,痞子的魅力到底能有多大,一个无业的男青年如何吸引高知女性?当真有那么多女子会“我才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吗?吴迪,吴迪的翻版胡昳,皆轻易地坠入情网,丝毫没有羞涩地表达感情,既结合了单纯妹子容易被骗的特点,又和情场老手一样懂得主动出击,真是男人的完美猎物。吴迪还很“女性主义”地在首次约会主动买单,劝张明不再继续敲诈勾当时还说能给他钱,真不知这位黑富美的钱哪来的。最终竟能因为张明而堕为娼妓,不知外语系的女生看了有何感想。最终的自杀,故事的安排好像是为了唤起浪子回头,苦情戏的调子,老套的母性救赎寓言。

    空间:酒店大厅,新兴的鲜果吧,闹市街头,天安门广场。歌舞厅,家庭空间中的酒水音乐。顽主的生活空间。

    音乐:作为画内音时是英文歌曲充斥,大概是当年时髦北京的常况。《hand in hand》交代的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可是三年后张明出狱后唱的却是《狼》,媒体和音乐的介入可以起到一个时代背景的传达,只是《狼》的出现却是莫名其妙,本来男主人公一点都不配这首歌,何况年代上来讲也不对。在这么多时髦音乐中,吴迪唱的却是《找朋友》这个儿歌,这又是何深意?其中还出现录音带对声音的记录。

    警察:警察意味着绿军装、父权、体制、束缚、威胁,也是顽主(电影中是痞子)一代所追思不得而畏惧、躲避的。在《轮回》中,军服就是被嘲弄的对象,两个舞蹈学院的漂亮的女生对着国旗下纹丝不动的警卫员挤眉弄眼;在姜文电影中被孩子所崇拜和向往的绿色军装,在王朔笔下已成了被调侃戏弄的对象了。《一半》中,张明和方方靠假扮警察讹钱,无疑又是对这个形象,或是说对绿颜色的讽刺。绿色军服所能赋予人的力量竟如此巨大,钱财在这层衣服的包裹之下也显得这么易得。只怕也就当年能在电影中如此表现了,现在断过不了审查。

    虽然同是王朔电影,夏钢这一部,还是比黄建新差很多。顽主形象的传达也不到位,感觉是流氓习气偏多,那种自恃聪明玩世不恭的味道没了,甚至嫖赌欺诈,早不是葛优所塑造那类顽主形象了。这才是真实的边缘人物,贾樟柯式小武的前奏。

    

 4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王朔的代表作品。

影片讲述张明和胖子是北京城内两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他们靠仙人跳假冒警察敲诈富商赚钱。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在街上搭讪女青年寻找刺激。这一日,张明遇到某大学外语系女学生吴迪,这两个身份悬殊的年轻人却擦出不该有的火花。张明的玩世不恭很快让充满浪漫情怀的吴迪倾倒,从此对他忠贞不二;然而张明却只是随便玩玩,他毫不珍惜这个纯洁女孩的感情。倍感受伤的吴迪出卖肉体,自甘堕落,更因此付出生命。张明则在一次抓捕过程中锒铛入狱。三年后,张明获释出狱,他得知了吴迪的遭遇后,懊悔不已悲痛万分。他为了养病,在前往某海滨城市的途中,邂逅了爽朗的女大学生胡昳。胡昳和吴迪很相像,让张明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此时张明已经变得温和善良,他劝阻胡昳在夜晚私自和两名作家前去游泳,胡昳不听劝,结果被性侵,张明感到无奈。最终,张明安慰胡昳,将其送回家后,自己站在海边不知何去何从。

影片中“扮演仙人跳”、“猥亵少女”等情节都非常突出地体现了王朔电影的特征,即描写在原有的秩序破坏、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出现在城市中的灰色人群。

 5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那些苍了少年老了天真懒了声色薄了青春静了光阴痛了灵魂的从前

          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三世因果经》


     国庆长假,略显几分寂寥,故决定去宁波路的星光电影院看一部老电影,以怀念那些早已不属于我的爱情。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王朔的小说改编之电影,朔迷当然是不会错过它的,我虽不是他的粉丝,但也些许看过他的作品,尤以那部《动物凶猛》改编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影子依稀还在我的年少记忆中停驻,时不时也会有几分感伤油然而发,80年代的沧桑,若隐若现,似去还留,那人面桃花的错觉,还将伴我走过多少个蹉跎岁月,我不得而知,只明白属于我那份忧伤依稀还在,它始终还在那潜藏着,在我的心底隐隐作痛。

     7日的上午去看了主旋律影片《天安门》,终于发现国人导演终于也学会了主旋律影片如何能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颇感几分欣慰,字幕打出的导演竟然是叶大鹰(叶纓),想起下午即将去看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也是他参与编剧的,在经历了20年的岁月,这2部截然不同风格的影片,那属于两个时代背景下的电影创作,即将在我看完《一半》后在我的脑海中交汇,共同绘织出一个时代与思想共同变迁的图景,这倒真是让我唏嘘了。下午,悄然的坐进星光的一角,面对的又是一个全新的圈子中,并没有发现有认识的朋友前来,也许是好事吧,至少我能一个人独自去品尝光影带给我的喜怒哀乐,徜徉在那个远去的时代留痕下吧。


     影片是89年拍摄的,所以胶片质量已经有不少破损,也未经很好的修复,播映的时候划痕和突然跳帧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要从播放效果去挑剔影片是没必要的,也不是我来看的初衷。主创人员除了导演是夏钢外,编剧由王朔和叶大鹰组成,美工是现在当导演的霍建起,主演之一我听到前面的文艺女青年们谈论说是《梅花三弄》水云间的男主角,所以算起来阵容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强强联手了,况且影片也并未让我感到失望,唯一不足只能说它的配乐,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为什么要用这么诡异的音效来做一些段落的背景乐,男女第一次接吻,上床,甚至只要牵扯到男主角内心阴暗思绪冲突时都会有诡异音效,搞得和倩女幽魂一样,这点比较迷惑吧。不过我还是说故事吧:

故事是关于80年代流氓男青年如何勾引文艺女青年,最后如何获得重生并寻找救赎的故事,剧情比较曲折,前半部分完全可以说是80年代泡妞的一个范式,那时人也比较单纯吧,放在今日,也许就不灵了,不过男人长得帅依然是泡妞万年不变的第一准则。(昨天看到豆瓣上有个叫教你如何搭讪的小组,想到里面这些个招式要放在二十年前还真得给当成小流氓给逮进局子里)。后半部分挺宗教味的,呵呵,去恶向善了吧。


男一号张明是典型的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黑西服+白袜黑皮鞋,那个时代流行就是这么穿的),痞子文学也当然要由痞子来引出,一开场两个人模人样的青年,张明和胖子是依靠玩“仙人跳”装扮警察敲诈勒索富商的两个社会青年,不断地犯案成功让他们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白天生活的空虚和惆怅依然让张明感到生命的平乏无聊,于是搭讪不同的女孩并与之上床成了他平日里的生活安排,在一次公园偶然的邂逅中,他搭讪了一个外语系女大学生,吴迪,但两人并未擦出火花,反而以吴迪的谨慎退出暂告一个段落。两个人也许是命中注定要再相遇的,在咖啡厅的再次邂逅让女孩无法再次回绝张明的盛意,在经历了一个“交易”环节后,吴迪答应单独赴张明的约,也就在那一次约会中,张明的男性魅力展露无遗,吴迪沉溺在这种虚幻而神秘的暧昧气氛中,终于委身于张明,但张明发现那是吴迪的第一次后,觉得问题可能非常严重了,他必须离开这个女孩,他并不爱她,而她已经把他作为生命中的那个男人了。青春是残酷的,张明极力的在摆脱吴迪的爱反而让吴迪更难以自拔对他的爱恋,而张明的那套“完璧归赵”的言论也激怒了吴迪的好友,吴迪的爱使她和朋友决裂了,所有人都无法去拯救这个爱的无可救药的女孩,而张明也无可奈何的接受了这个女孩的爱,张明就像父亲答应女儿那不着实际的生日礼物那般下着似是而非的许诺,而吴迪则依然沉浸在这份没有结果的爱情之中,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所有谎言总有穿邦的那一天,当回老家过完假期的吴迪终于发现了张明和另一个女人私情后,她积聚多时的爱也终沦为了幻灭,对生活失望的她选择了利用自己的肉体也玩起了仙人跳,旨在报复张明的爱情背叛。张明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彻底改变后的吴迪后,对人生道路也开始产生了迷茫,生活和爱情仿佛一下子离开他很远很远,也许他也不知不觉早已爱上了这个纯情女孩吧,也许当时的她只是出于怜惜,但现在他自己的爱在这次事件发生后却被击得粉身碎骨,飞灰湮灭了,在如梦如幻的象征性的吴迪的肉体回归后,他们的“事业”也在多年的警方监视中东窗事发,张明入狱了。

张明因为严重的肝病和在狱内服刑态度较好,得以提前释放。出狱后在和户警的偶然攀谈中,得知吴迪在他入狱后,也割腕死在了他的住处,死时播放着的正是记录着他们彼此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的录音磁带。在重听这段录音之后,沉积于张明心中多年的恐惧终于破裂了,他崩溃了,在经历了半年的精神心理治疗后,医生建议他去海边走走,于是他开始了新的一段旅行,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此时的他也许已孑然,所有的美好仿佛早已经离开了他,而他则像一个托钵僧那般,浪迹在这江湖的每一处。

在船上的邂逅又是那般的命运使然,同样的吴姓女孩,同样的外语系女大学生,同样的对话经历,只是这次的主客体变成了女孩的主动攻势,吴昳对张明的好感反而使张明不断逃避着自己真实的情感,他害怕再次卷入一段致命的爱情之中,但他又无法彻底拒绝女孩的好意,只能彼此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朋友关系。一次在吴昳邀请他参加夜泳的事件中,他一方面劝女孩不要和那两个骗子前往夜泳,却又无法放开的陪她一起前往,终酿下女孩的悲剧,强烈的自责此时已经无济于事,在他“敷衍”的安慰女孩,并将其安全送离海岛后,他清楚女孩在离开这个岛后,也将开始属于她自己的崭新人生了,而他自己,漫步在被阳光晒得炙热的沙滩上,却不知晓自己的下一站又将是在哪里……


“那些苍了少年老了天真懒了声色薄了青春静了光阴痛了灵魂的从前”这句话是我偶然在一个书评里看到的留言,这句话就像我们青春的写照,我刚读到的时候的确也被这句话刺到了,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正如《一半》那样的故事,一定也是有人经历过的,只是不会这么曲折,这么艺术罢了,命运给我们选择了我们需要经历的美好与挫折,也带给我们关于人生的喜怒哀乐,我们是要感激上天或是谩骂,我觉得都是毫无意义的,关键是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所经历的一切也都是我们要独自去面对它的,若是能够看开一些事情,固然很好,如果真的是看不开了,心结也还只是要留给你自己去解吧,不妨听一支歌,跳一支舞,留待时间去冲涮记忆吧,慢慢的去解开它。要不然,就真如这个片名说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留下的就只能是煎熬了。

 
        请,请,请朋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的我的好朋友。
   老爷爷老奶奶,
   你可是找到了好朋友,
   小妹妹小弟弟,
   你可想有个好朋友,
   天只是蓝色的天,
   地只是五色的土,
   神只是人造的梦,
   人只是有女还有男。

 6 ) 美人迟暮

      6日值班回来,车子下来。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打出你屎来!奇怪这句话怎么这么熟?晚上重看《寒窗恋》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3289/,看得热血沸腾。睡不着觉。醒来又是这句话:打出你屎来!
      非常奇怪,我清楚这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台词。只是为什么现在会想起?豆瓣上有人邀请我去重看很多次了。但是我不太想去。原因之一是以前在胜利电影院看过很多次胶片版,,其二是最近刚刚看了国外版的,虽然技术很好,但是恶心坏了。
     终于还是去看了,新光电影院变得很小,完全没有以前的样子。要知道这是中国第一家有声电影院,上世纪八十年代知名的内部资料片电影院。我还记得当年大厅里挂满了很难见到的好莱坞影星的大幅原版剧照。
     进去以后,发现新光改的已经不适合电影了,音响过于响了,换片也不好,当然拷贝也很老了。
     电影一开幕就开始挑战我的记忆。片头打出了少儿不宜的字幕。我怎么记得没有?而且我记得是北京青年厂拍的,怎么是北影了?当时的电影真是老派,吴迪和张明几乎已经穿出他们最时髦的衣服了。但是吴迪整部电影还是只换了两个包。电影现在看上去很粗糙。特别是技术上。很多镜头都失焦了,都没有重拍。吴迪和张明初次认识的场景居然有个苍蝇盯在吴迪背上的特写。
     电影成了我的回忆。可口可乐、青岛啤酒、希尔顿烟、蝙蝠衫是那个时代的时髦象征。双卡录音机、蛤蟆镜、独房、二手车、避孕套则是不良青年的Symbol。大学生嘛,看哲学书,演讲,批判一下中国的喜剧哈!妓女针对的服务对象是港商。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可以爬上去拍文艺电影的。偷偷看卫星电视就为了看看不懂的拳击和美式橄榄球。搞笑的是韩乔生的解说是泰森打拳,但是电视里明明是个高个黑人和白人在对战。片中我甚至看到了铝罐装的幸福可乐和紫竹林啤酒。
     到了打出你屎来的桥段,我笑了。我知道我不会再看到这部电影了,但是它的恣意青春值得回味。
    电影结束后,我发现观众绝大多数都是80后,可能他们都是第一次看。美人迟暮了!

 短评

生活的残忍之处,就是给活下来的人,还留了一点希望。(ps,所有人物一开口都是王朔腔,很多场景让我想到小时候的沈阳,这配乐更是绝了,大晚上看得我毛骨悚然的。)

6分钟前
  • 蓝格子
  • 推荐

配乐诡异,意外新鲜的氛围。黑天鹅般的黑化爱情。粗放的色彩布置,简单的寓意

9分钟前
  • 半弦月
  • 较差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有时爱情就像个婊子,你怎么对她,她就不怎么对你

1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王朔年”

16分钟前
  • Ahtoha
  • 推荐

海报不对,是刘奋斗导演的版本的。

18分钟前
  • 黄小邪
  • 还行

仙人跳男遇痴情女,入狱改造成五好青年,海滩心理辅导文艺少女。作为八十年代末北京市风俗文献考来看,还是不错的,体制内这种完成度也不容易,但比起08年刘奋斗的翻拍,还是差了不少啊

21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原来朔爷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得加点时代背景才够劲,就连各种内心独白都觉得特别有味道,比较之下刘奋斗那版简直是狗屎……

26分钟前
  • 自由之翼404
  • 推荐

我不喜欢晴朗的早晨,看到人们兴冲冲地去上班上学,我就感到形单影只,油然生起一种空虚与孤独的悲凉。→听到张明在正片03:27的内心独白,我就觉得他不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普通小青年,还带有些文艺青年的属性。→片子一般,好在不像2008年版让我嫌弃,影片的年代所带来的反差有增加观影的小趣味。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我第一次遇见你,你放风筝在蓝天。

29分钟前
  • 东星斑
  • 还行

真好看,是痴迷的明亮爽朗迷迷瞪瞪的80年代气味,和米家山的《顽主》一样有意思,比几年前刘奋斗莫名其妙的版本好太多。今天的国产导演再也拍不出这种青春体感,再也没有一个墨镜青年能顶着大太阳坐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对着天安门一脸迷惘的等女孩了吧。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看了08年的版本再看1989年的,真是让人说不出什么话来。

32分钟前
  • 忽离
  • 推荐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是那时开始的吧?文化意义比艺术价值大

33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演员太面

38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文本外的意义大了去了。

42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交罚款,一人十块。叫什么?“““王朔””哪个学校的?“社会大学。”资料馆。

44分钟前
  • 渡边
  • 推荐

不少场景处理的相当精彩,同样是王朔作品改编,比夏钢自己的大撒把更具特色与实验性,但是被配乐和电影馆片源的音效吓尿了。刘奋斗的版本就完全没有北京味了,大胆程度显然也受到此片的影响吧。

47分钟前
  • yasashin
  • 还行

王朔有仇女症,所以才把女主写成傻逼。王朔又恨自己,所以把男主写成傻逼

49分钟前
  • 当当今天想槟榔
  • 还行

这是一部毒性非常大的电影,小孩看了会犯错误的~我觉得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就是中国垮掉的一代,垮掉不可怕,因为直面残破的世界和自己,才有了优秀的伤痕文学摇滚乐和文艺片。《中国电影史》还提了这段时期的王朔电影。

54分钟前
  • 蔚七于
  • 推荐

电影资料馆 激情八十年代

56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命运的玩笑多少让人有些苦涩和无奈。

59分钟前
  • 馬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