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都负不了责任,又怎么能对别人负的起责任呢? 不成熟的是你,我得提醒你,你连看《兰塔岛》都会哭。 我想提醒你的是,得益于你工作的严肃性,你才能用《回到未来》中的对白与别人聊上一个小时。 天啊你说的太对了。 不,尼可,认真点,你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这太好了。 我害怕,他像一个异形,一个陌生人在改变和支配我的身体,他有自己的喜好和欲望,他从体内控制我,他每天早上唤醒我,让我忘了自己的素食主张,他让我想笑,莫名其妙想哭,他扰乱我的生物钟,让我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着。而我的男人,他们这个群体似乎都有一种能力,对身边的事情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虽然女主的妈妈或许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孩子怀孕的,有这样那样的顶嘴,但妈妈终究还是送来自己妈妈曾经送给自己的胎教绘本。而女主恰好还在读书,一边做论文,一边还针对妹妹和妈妈送来的绘本出版年代不同做了个比较研究哈哈。 我要拒绝变成一只母狗,拒绝返回羊群,去尽各项义务(生育孩子之前,报名一些有利于顺产的类似普拉提之类的运动课程,喘气提臀的感觉就像动物,女主跟同龄人聊天时的话题都无法相融,怀孕就好像与之前的交际圈隔绝了,而自己还敏感了,似乎怀孕就只能放弃之前的生活习惯,只能按照孕妇的陈规来做),似乎自己成了孤岛,千米水下的窒息者,翘课,打弹珠,看电影,逛展,原地打转,身边除了那个还不会说话的胎儿,别的都隔了一层膜。 丈夫,你只有一件T恤 妻子,你只有一个神经元 孩子出生了,无时无刻都好像很困,因为无时无刻孩子都会醒来,而且哺乳或许自己妈妈或者丈夫的妈妈跟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样而产生分歧,甚至还会引起夫妻二人的隔阂,是偏向彼此还是彼此的父母?听老一辈的陈皮子还是执拗于自己的理解?就连请保姆,或者婴儿车,或者幼儿园报名没报上这些之前看来无关紧要的事都成为头等烦心事。 有的人在家里非常不快乐,想尽办法避免跟家人见面;有的人通过再生一个小孩来挽救婚姻,但结果还是离婚了;有的人不相爱还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分开。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有了孩子后还依然相爱的夫妻,我没见过,一对也没有。但这些事情,最后都因为我们的一个眼神,就明白,我们依然深爱着对方。 女主(读博),哲学,没有让我看得更透彻,反而使我被观念束缚。 我对她的一切都提出了质疑。她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她将我逼到了极限,她让我超越所有的限制。她在各个方面挑战我,爱情,牺牲,柔情,舍弃,她让我支离破碎,她让我脱胎换骨。
junru推荐并且和我一起看的电影 我从没想到看完之后我会感到如此震撼 关于是否要拥有一个孩子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 我确定的不能再确定 但是当经历了男女主的生活之后 我真正的开始思考 我为什么想要拥有一个孩子 片里面的女主生孩子的片段历历在目 我作为一个男性依然隐约能感觉到那种歇斯底里的疼痛 和自己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关照女儿的那种无奈感觉 其实我们认为很多时候社会是讲道理的 当你表达出不开心了 会有人安慰你 当你表达出自己累了 会有人因为歉意去理解照料你 但是在孩子面前却不可以 孩子只会让人付出却感觉无力 无力表达自己的艰辛 无力吐槽自己的疲惫 想起了我妈经常跟我说的 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了 通过这部电影 我确实感受到了凤毛麟角 仿佛被扼住了喉咙 像在人前大声哭诉 却只能换来孩子更大声的哭泣 纵然知道这是junru想用来说服我不生孩子的例证 也不得不感叹确实打动到我了 可能人生就是这样吧 很多事情当我还没接触的时候我会天真的去想 也就那样 但是当我真的去经历 去目睹 去思考的时候 我会发觉之前的自己有多么的愚昧和自负 在略微知道了一点皮毛之后我第一反应不是沾沾自喜而是会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回头懊恼曾经的自己何来的自信? 生孩子的事还得从长计议啊…果然是一件“幸福”而又幸福的事呢
不得不说,取名确实是门艺术啊,看完惊叹这哪里是一件幸福的事,这绝对是恐婚恐育宣传片啊
女主和现代社会大部分女性一样,受高等教育,有大好前程,写完论文就可以任教助理,因为爱,因为男主说想有个孩子就义无反顾的怀孕生子,结果,自己的职位被一个大不如自己的男性接手,毕业论文因为怀孕带娃而险要延毕,而这之中,最让人窝火的就是影片中写实的男主的状态,永远不在线:女主怀孕不适需要他时,永远不在;生完带娃也只是女主一个人在付出,问男主就是工作在身,永远在忙;在对外时,永远站在女主对立面;甚至在生产室里,男主写实的不在状态,尽会添乱也看的人血压直升……也不能说女主是恋爱脑,就是这段描绘出了,男主一句 想要孩子,剩下的辛苦全是女主在承担。
记忆最深的一点是,在男主偶尔换尿布,发现没有时,女主让他去药房买,顺带要买回防脱洗发水、防妊娠纹霜、防痔疮霜…等等,而男主呢,怀孕时帮不上,带娃时指望不上,和娃一起睡时,居然还觉得耽误周末休息。哇,这种种真的越看血压越高。
女性真的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付出了太多太多
然而,片名居然叫「一件幸福的事」反讽能力拉满。整部影片的幸福,除了恋爱时的甜蜜互动、就剩片尾女主在终忍不了短暂离开后,再次见到孩子和男主时,感觉到自己依然存在的对男主的爱(有一说一,男主一个人也能把娃带好,这说明他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之前觉得这就是女主的职业,不愿意啊,血压又上来了)
所以,在整段关系中,女性究竟是什么呢?看完后陷入沉思。
只能说祝每个人都能在这段两人关系中收获幸福吧
Louise Bourgoin的演技实在无法恭维。影片对组建家庭之负面影响的展示很真实,但还是回避了更棘手的经济问题。
看完之后对生孩子更加恐惧了,不只是生孩子本身,更是怕在这之后带来的生活的变化。。。(别上升到这种高度好么。。。)
抽插一时爽,怀胎十月难。
2012/4/14法国影展,影城3厅;萌点多多不乏深层思考,虽无法在天朝借鉴,窥生育对女性身心、两性关系的改变,喜惧交集;所谓幸福,可以定义到很多层面,可以变质可以升华,但一定存在;拍得优雅不俗,全场笑点共鸣多次。
建议每个要结婚生娃的情侣都先看看这部电影,这片应该在民政部滚动播放
關於生育、母職、家庭的完美電影。母職與學術的衝突(女主的thesis正是關於“他者”)、被機械化/醫學化的生產過程、母乳餵養帶來的喜悅(如同性高潮)、放棄晦澀哲學回歸經驗/陰性書寫……女主角的70年代女權媽媽太有愛了!PS.看著看著我忽然覺得,女主=十年後的自己,女主媽媽=三十年后的自己?OMG!
开头的求爱片段真是浪漫啊,以碟片封面的片名来对话,翻译的也好,没有使用约定俗成的片名,而是用了片名的直译,更适合对话及引申。怀孕的快乐与不快乐,有些人会很有感悟吧。
少女勿看-<TA要撕裂你的身体,占据你的时间,是原罪?还是上帝赐予的幸福?>
生育之后,一对夫妇从杰克罗斯式的热恋转入革命之路的琐碎和压抑及应对之策。法国式的现实主义和轻松直面矛盾的幽默感。电影中的生育场面因为过于逼真让人产生了紧张感。就像有人说过,好的电影是应该让人产生生理共振的。女作家的传记给了男导演充分的想象力,控制这一题材并不容易。
像所有的法国的电影一样,观点并不强烈,有时表达的内容还与片名背道而驰,可让人最终接受了,并印象深刻。
看多了拖拉空洞的小清新,这样快节奏的家庭电影实在很赞。这一切简直美好的不可思议。好奇男生的观后情绪~ PS:女主角是一个哲学女博士这件事最妙!
“我真想一个眼神就知道你还爱我,我们之间有太多的爱了。所有的一切都随时间消失了,但是留下来的,伴随伟大奥秘沉淀下来的,是生活,是的,生活。”
生孩子这种事还真的要双方都爱得很深才行啊,而且还要求团队合作,单枪匹马没好结果。小孩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才是幸福的。
miu 一定要看
这部片讲述了怀孕的整个过程,虽然我没有孩子,但是感同身受。
生活,生活啊。
推荐所有人去看的一部电影,如果有繁衍后代的欲望。看了以后忽然理解为什么说母亲特别伟大,理解了为什么和有娃的闺蜜在一起玩到最开心的时候她们会忽然掉眼泪,理解母亲为什么总忘不掉我们是婴儿时和父亲的争执。所有的女性,不要指望自己做一个完美的女性或者完美的妈妈,首先做自己。
authentic n awful
这篇论证《初行》是《一件幸福的事》的喜剧向作品还论证一件事,那就是全世界年轻人在面对组建家庭这个社会性课题时表现出对于原生家庭的敌意都一样。伴随着这位年轻妈妈撕心裂肺的阵痛以及热泪盈眶的喜悦,伤痕累累的女性身体/意识终于有了真正体验世界的机会。妙趣横生的开场注定奇迹就是一场创造。
"我能和他做的最美的事情就是拥有我们的爱情结晶” 要推荐给周围的将来的孩子他妈们看看 (LouiseBourgoin真是素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