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英雄 算是达斯汀霍夫曼的遗珠,写不进电影史,却绝对是好作品。甚至27年后,还有以这个为文本的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同样是主旋律,对比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无名英雄 用了灰姑娘的核,虚拟了一个世界观。好处是处处符合冲突率,30年后观众依旧能接受。坏处是这种主旋律电影看的太多,最后只能拼技术。 在疫情之前,北美观众肯定是进步了,至少这届奥斯卡的小丑,教宗的继承,朱迪包括寄生虫都是反英雄主义。至于口水战后会不会出现拆弹部队或者美国狙击手那样的情况,很难讲。 但国内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状态,毕竟无名英雄里高唱福音和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没有更大的区别。倒是好抄。 歌颂战疫英雄不应该有任何质疑,那群拿自己命换我们安全的人怎么歌颂都不为过。但疫情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不会像 无名英雄 一样可以虚构世界观。而且在这个大背景下,怎么把人物和这个真实背景结合,又不符号化。电影90分钟的容量其实非常有限。
前些日子要清理硬盘了,无意中翻出了一部1992年拍摄的由达斯汀·霍夫曼、吉娜·戴维斯、安迪·加西亚主演的剧情片,虽然是20多年前读小学时在cctv6正大剧场看的,但到现在对于其中的精彩情节仍然记忆犹新,该片讲述了一个渣男每天无所事事,偷东西为生,有一次看见一架飞机迫降在桥下,跑到飞机里趁火打劫,偷了一个女记者的钱包,逃跑时出于同情心,将飞机上受伤的乘客一个个搬离了事故现场,挽救了几十条生命,但后来由于做贼心虚,自己又有前科,怕警察找上门来,没有接受任何采访,自己一人逃离了事故现场。后来,女记者为了感谢这位英雄,决定悬赏100万美元,并且通过各种媒体寻找这位无名英雄。恰好,渣男回家路上将自己救人的事情告诉了一个流浪汉,流浪汉利用这些不全的信息顶替了真英雄,成为了鲜花和掌声下的假英雄,风光一时。可是,纸里包不住火,事情败露,假英雄想通过跳楼自杀为自己保留尊严,真英雄及时赶到,想替假英雄收场,寻找一个万全之策,最后戏剧性一幕出现了:真英雄不慎滑倒,险些掉楼,假英雄在关键时刻救了真英雄,在众人注视下做了一件英雄该做的事情,而真英雄成全了假英雄,默默退场,作人们背后的无名英雄,假英雄成全了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仍旧在镁光灯下传递着正能量,假英雄和真英雄都在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古人云,温故知新,现在再来看一遍这部老得掉牙的电影,我才发现,这部电影的精华不在于剧情最后的大逆转,也不在于男一号达斯丁霍夫曼的精湛演技,更不在于女一号吉娜·戴维斯的优雅华丽和男二号安迪·加西亚的英俊帅气,而是在于影片开始不久后女记者获普利策奖后的演讲,这段仅仅只有2分19秒的演讲在全片显得无足轻重,可是,不管从演讲内容的实用性来讲,还是从演讲表达形式的创新性上来讲,都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简直是神一般的演讲!
考虑到各位看官有些是没看过此片的,而本片又是老电影,资源不好找,爱奇艺有资源但是又要收费,所以我用暴风剪辑了这段视频,上传到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MjcyNzc2MA==.html?spm=a2hzp.8244740.0.0在这里强调下,若是没看过电影不要紧,一定要先看看这段演讲,否则后面的内容就没必要再看了。视频分辨率稍微有点低,我干脆把演讲字幕码出来,请各位明了: 我的摄像师,编导,事务编辑,新闻编辑……我说的只是几个,有了他们我才能得到这个奖(获奖套话),(女记者拿出一个洋葱和一把小刀)这是一个洋葱,就好比一条新闻,几个小时前,我正站在距地面60层楼高房顶做报道,采访一个后来自杀的男人,银行四千万存款,婚姻美满,身体健康,一条好新闻,但是还可以挖掘更多新闻(女记者开始用刀剥洋葱)。我是说,我们是专业记者,对吧?比如与别人私通鬼混,可能是吧?又是一条好新闻(剥下一片洋葱),可能这个人因对儿童性骚扰受到指控,一个可怕的新闻(又剥下一片洋葱)。什么?这些编造的指控都是假的?好极了,更多的新闻(又剥下一大片洋葱)。可能那个情妇在撒谎,为了提升这个人的知名度,恩哼?一条感人的新闻(再剥下一片洋葱)。于是我们继续,对不起(此时女记者已被洋葱熏出了眼泪),继续调查(继续剥),我们暴露了这个人的整个生活,整个家庭,为什么?因为我们专业,因为我们在寻找事实真相,我们挖掘完之后,我们辛辛苦苦调查完之后,但我们制造出来的那些新闻不是真相,只是新闻(整个洋葱剥得剩下一小块),一个又一个新闻,直到什么也不剩(女记者最后扔掉了剩下的洋葱),我们有没有责任义务停止这些调查?或者继续,继续挖掘,直到最后把这一切剥得干干净净?直到把我们调查的初衷击得粉碎(女记者擤了下鼻子,目光深情的望着观众,两行热泪从面颊滑落)。我敢和在座的各位打赌,你们和我一样,只渴望一条新闻,而不是一层又一层揭露人性弱点,通过我们一层一层的调查,这个新闻揭示的是应该是好的,高尚的东西,甚至是一些鼓舞人心的东西(掌声响起,演讲结束)。
这段演讲很简单,就是女记者通过举例论证,简述记者应该以专业的眼光和能力,为公众获取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但是又不能滥用职权,贪图个人利益,最起码的职业底线还得保留,做人、做事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还得顾及社会利益,要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中维持平衡。女记者巧妙的利用洋葱来比喻新闻,通过剥洋葱这个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来论证记者报道新闻应该如实、简洁,而不是为了搏眼球,获取点击率而夸大事实、编造故事,反复的挖掘新闻就像剥洋葱一样,最后真正有用的内容所剩无几,留给人们杂乱无章的信息,就像那散落一地的洋葱片,而报道了那么多的新闻,要让人民从中找出真相,无异于大海捞针。当演讲结束时,女记者已被洋葱熏得泪花闪烁、泪如泉涌,深情真诚的告诫大家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积极向上的东西。这么一来,理性论证中透露着真情流露,感动的泪水又有强有力的论据支撑,令人不得不折服。当我再次重温这种简单、朴实却又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演讲时,已经是泪眼婆娑。说真的,我看过无数的电影,也见过各种各样的演讲,但还没有哪个演讲能像这部电影女记者的演讲那样留给我这么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演讲,在艺术舞台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生活中,更难以寻找。
说到电影中的演讲,恐怕不是电影迷的人都能说上好几个。比如,《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对自由的呐喊;比如,《独立日》中总统为生存而战发表的煽情演讲;比如,《黑客帝国2》中墨菲斯对机器兵团无所畏惧的宣战;比如,《美丽心灵》中纳什教授对爱情的赞美;再比如,《冰与火之歌》中守夜人尽忠职守的誓词。这些电影演讲经典到至今在还有人将其下载成MP3存到手机里反复听,反复背诵,以此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提炼自己的演讲水平。遗憾的是,刚查了网上,从没有人将本部电影女记者的演讲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没有人将其剪辑成小视频作为经典回放,估计是因为这部电影是小成本电影,非商业性电影,知名度不高,也可能大家都去欣赏达斯汀霍夫曼的表演,而忘却这么一个神演讲。
若是要我为这段演讲打个标签,我觉得,“敬业”这两个字再好不过了。做任何一种工作,首先要明确,我做这项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为他人服务,然后才是为自己服务。在这里,我不否认金钱的重要性,工作就是一种有报酬性的劳动,工作可以养家糊口,工作可以买车买房,工作可以让你拥有你想要的。但是物质利益是一个方面,精神思想是另一个方面。工作报酬的多少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工作性质都必须以为他人服务为基础。一项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是这样的:能在工作中体会到为别人服务的乐趣,也能收获自己满意的报酬。因工作而快乐,因快乐而工作。在这里,突然想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母亲的故事: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在杜鲁门母亲看来,当总统的儿子与当农民的儿子同样伟大,那是因为虽然当总统的儿子和当农民的儿子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两个儿子都在为人民服务,都应该受到尊重。试想想,一个人,若是觉得工作是只是为了自己,不顾他人的利益,会出现什么情况?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红黄蓝虐童事件等等,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最后,我也来演讲几句:人不是独立的,他属于这个社会,是社会人,人与人之间就要沟通交流。要努力成为社会中一个成员,尽管微不足道,但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帮助自己,首先得帮助别人,如果我们互相帮助,那么我们都是无名英雄。
Dustin Hoffman在90年代真是演了不少好电影,而且集中一个时段接了不少和记者、媒体、宣传有关的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身毛病的Bernie救了一飞机的人,而冒名顶替的John又是个彻头彻尾的好人,最终各取所需,而媒体在大事件当中想得更多的不是真相而是造神取利。Hoffman和Davis的身高差好萌~
为求概念颠覆而把角色或情节所蕴含矛盾特质过分拉大到叙事近伪的程度,特别是身份假冒&百口莫辩的部分,通过降低人们在辨别真伪上的常识性智商去博取同情或制造讽刺。……本片海报是有讲究的: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036215009/
真英雄是个小偷,冒牌英雄看上去却威风凛凛
出生星 情緒感覺哭家 South Node 南交點 靈前生一直做的事今生留有前生一直做的事可繼續做的事 Dustin Hoffman 雙子星 5房獅子 光 生 不改變 自己1人 Geena Davis 雙子星 8房蠍 黑 死 隱藏 生殖器性 從死恢復 消滅 Andy Garcia 雙子星 12房其中1房
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操守和伦理道德进行了讽刺和探讨的又一部冷门佳作,充满了9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独特质感。本来感觉是严格按照好莱坞典型模式行进的一个故事,却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走向了出人意料的方向,结局更是非典型的皆大欢喜。这让角色和故事立意丰满和深刻了不少。看全盛时期的达斯汀·霍夫曼演戏真的是通体舒畅,他和儿子分别前讲电话一段戏完全可以纳入教科书。第三代教父安迪·加西亚帅成这样,演流浪汉毫无说服力,幸好及时转型成了极具说服力的万人迷。当然还有和他十分来电的吉娜·戴维斯,浑身散发着性感魅力,可能是因为前一年刚刚在《末路狂花》中和惊艳影坛的布拉德·皮特调完情。
所以人参啊 七分靠颜值 三分靠打拼
这部影片带着幽默,智慧,伤感以及伟大的台词!这不是一部关于人类本性的感人分析,也不是一部哲学的杰作,但是,它也并没有主张这些事情,换句话说,它的目的是使你幸福!Hero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它是完美的给那些电影爱好者带来乐趣,这也是好莱坞最擅长的....(有影评)
有趣又感动 90年代电影特有的色调质朴真挚 塑造人物特别鲜活 一个偷盗成性的无赖瘪三 却偏偏是个货真价实心怀他人的英雄 一个一无是处的英俊流浪汉 却特别符合民众对英雄的幻想 一个身份 两种人生 达成了某种奇异的共生 其实 人们只愿意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这点永远都不会改变吧
很好的电影,一个小偷,一个爱孩子的父亲,他的功劳最终被无耻之人顶替,却是个喜剧
剧本真好。对新闻真实性的讽刺。那是摄像机吗?如果他死了,你可以拍的。世界上没有真实,只有屎,一层屎over another layer of shit?. you pick the shit you prefer. 怪不得有阴谋论。
①小人物,大英雄,一种温暖,一种感动②女记者通过剥洋葱阐述新闻道理打动人心③重赏之下,充良冒功者众,所谓名缰利锁,亦乃人之常情④人性有很多灰色地带,不是非黑即白的,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此种国民性格诚不足取
最爱大一的英语口语课·····永远都在看电影·····怀念啊怀念····老师长的超像日本人······
以前CCTV6看过,印象深刻。朋友提起,再看一遍,看到了许多:新闻记者的伦理与职业道德,何为真相,父亲的责任,电视节目的滥造,群体崇拜,爱情产生的缘由……四星
捡破烂要跳楼之后男主掉下去的时候,捡破烂的如果撒开他的手,那我就哭着打五星。
最喜欢的霍夫曼90年代电影,当年感动得我鼻涕一把泪一把!
at least Gale knows....
因为电影频道的原因,从小就知道达斯汀霍夫曼,当时佳片有约放的名字叫《英雄》,很多情景记忆犹新。诚实,对。现在又看了一遍感触就更深了,社会百态让人无奈。再一次顶霍夫曼!!
记得初中时在<译林》看过这篇小说,10多年后终于看到电影版,就像久违的老友,五颗星!
骚乱中,她暮然回首,看见他,漆黑的脸庞,一切似乎都静止了,之前所建立的信仰和理念瞬间土崩瓦解……只见她,惊诧不已,双目湿润、饱含泪花……
太喜欢Dustin Hoffman了,都是戏。让人对“英雄”这个词改观了,这俩男的都是英雄,只是媒体造英雄。结尾曲还是Luther的歌,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