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 good movie revel the effective of the class struggle.The policeman and his friend come from the different class.Although the police is a good person and hope to help the poor people by the law and government.However,the limit of the class makes him become the killer of up-class and be far away with his friend-the real hero
我没有怀疑毛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却对现今的虚伪感到无语,印度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如何大国崛起只会像个玩笑!但如今的中国的所谓大国崛起,更像个笑话,我们的昨天是印度的今天,我们的今天难道就是印度的明天?这样的明天不要也罢,消灭小地主成为大地主,人民都成为长工,只能给印度说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任务重时间紧。
印度《无法避免的战争》里有这么一个角色:他出身富裕家庭,却抛掉一切带领穷人干革命,他就是电影中的葛文德教授。这个角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根据报道,导演的原先计划是从一个纳萨尔派领导人的生活中汲取元素并将其融入角色中,扮演葛文德的演员被现实人物的生活吸引,力劝导演让角色尽可能地贴近这位纳萨尔派领导人。[1]这位纳萨尔派领导人就是资产阶级家庭出身、曾留学英国的前印共(毛)政治局委员库巴德·甘迪(Kobad Ghandy)。他还是因病去世的印共(毛)中央委员会委员阿努拉达·甘迪的丈夫。然而现实中的葛文德叛变了。
库巴德·甘迪
库巴德·甘迪和阿努拉达·甘迪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四海翻腾的时代,继续革命的风暴和纳萨尔风暴席卷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在英国伦敦,纳萨尔派文献和GPCR的文献可以在一家叫做“旗帜图书”(Banner Books)的书店免费获取。留学英国的库巴德在这个时期转向了共产主义,他阅读埃德加·斯诺、白求恩这些人的著作,并参加毛派会议。[2]回到印度之后,他投身纳萨尔运动。2009年,库巴德被逮捕。“媒体对在德里被捕的纳萨尔派高层(the top Naxalite)库巴德·甘迪的炒作仅围绕一个因素:他的富裕背景以及像他这样的人可能是印共(毛主义)——一个被政府称为是对国家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的党——的领导人的反常现象。”[3]
“离开富足的生活,与达利特人和工人生活在一起,带着革命的世界观为人民奉献,这些都使他在人民的眼中变得伟大。但是,在花了40年时间后,主要是将他的所有青春沉浸在运动中”[4],库巴德叛变了,他“不仅背叛了党、运动和人民,还背叛了自己”[5]。
13年还在监狱的时候,库巴德就写了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在《主流》(Mainstream)上,否定了他之前践行的理论、政治和革命。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印共(毛)中央委员会等待与他会面或通信,当时并没有把他开除出党。[6]库巴德出狱的前一年,2018年8月8日,支持印度人民战争国际委员会还发布了《监狱里的库巴德的健康警报!——支持印度人民战争国际委员会邀请动员!》[7]。库巴德被释放后,没有联系或通知党,写出了一本彻底否定马列毛理论、否定印共(毛)政治军事路线以及印共(毛)所遵循的基本价值观的书——《断裂的自由》(Fractured Freedom)。[8]库巴德说:“我在哪里能找到他们?在灌木丛中吗?”[9]
库巴德指责纳萨尔派是原教旨马列毛(“坚持同一种教条主义方式”[10]),他在书中对马列毛的基本理念、基本概念进行了攻击,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陈词滥调。库巴德对自己的思考成果作了如下总结:
“简而言之,这些是我在狱中反思的要点,试图评估我四十年来在社会的和革命的工作中的实践。其本质是,在被压迫者的组织中(以及在社会生活本身中——这两者不应该被分割开来),除了意识形态和辩证方法,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们必须非常自觉地在日常交往中引入自由/民主的层面和良好的价值观。仅此一点就可以成为防止金钱和权力的罪恶以及所有其他负面因素的出现的长期保障。新一代人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并抱有希望地建造会是更持久、更人性化的变革大厦。”[11](《断裂的自由》)
笔者本来想着看看库巴德的回忆录可以获取不少关于阿努的资料,然而这部分资料在《断裂的自由》中并不算多,至于库巴德自己的理论,笔者只感觉黑得没水平,都是老生常谈的事情,尤其是里面关于“良好的价值观”的讨论,颇有儒者风范,让笔者感觉与其看这个不如看郭继承大师的视频,有意思的是库巴德在书中还谈到了老子和《道德经》、《易经》,其水平不如郭继承教授一根毛。库巴德说:“就拿幸福来说,对它的探索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五千年前,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的《易经》哲学首次提出了这个问题。《道德经》解释说:‘抱朴......知足不辱’。换句话说,它说:对你所拥有的感到快乐;也就是说,避免贪婪。巧合的是,当马克思被问及他最欣赏的品质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 ‘简单’。因此,也有许多其他中国哲学家,如老子和他在2500年前写的古老经典《道德经》,探讨了一个类似的主题。”如果他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中国国学水平达到郭继承教授的水平,那么他就会知道马克思是潜伏在西方的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印共(毛)说得好:“革命的梦想应该被埋葬在喀什的甘加河畔的红花墓中。革命者应该在冥想中坐着诵读查里萨(笔者注:印度教赞美诗)。库巴德几乎就在这个方向上。”[12]
而他对原教旨马列毛的批评只有1字头小宝宝的水平,希望有人能给未明子的视频配英文字幕,让主义主义走向世界。
而库巴德抖出来的黑料也不够劲爆,“库巴德哀叹说,印度共产主义者也没有崇高的价值观,并且也缺乏内部民主。”[13]他还披露说,“是的,正如我所说的,当我来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径直走来,但目的只有一个——钱。监狱的场景是这样的,所有的运动领袖(即使是低级别的)都有一个名声,那就是有很多钱。当他们发现我没有钱,而且事实上需要他们的帮助时(在贾坎德邦不认识任何人),他们就消失了”[14]。印共(毛)回应说:“库巴德说,毛派领导人非常富有,这绝对是错误的。这只是为了进行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对毛主义运动制造的邪恶宣传。恶意的宣传是这样的——毛派领导人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外国去学习;他们在大城市有公寓;他们在银行有几十万的资金等等。库巴德可以在他的书中说出那些富有的毛主义者的名字。”[15]
现实中的葛文德不再认为阶级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他宣称“共产主义者中也有决定论,比如他们说,‘革命是不可避免的’”[16],他还攻击阶级斗争理论,说“很多时候,共产党人对阶级斗争这个词的理解很粗浅,完全否定了构成‘阶级’的个人。这种想法一方面导致了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它倾向于把人简化为纯粹的变革工具,忘记了变革是为了这些人自己。它倾向于把每个人都放在紧身衣里,情感、感觉等(方面)的任何迹象都是‘资产阶级的罪过’,‘阶级’刚性是唯一的美德,即使这需要‘马尼综合症’(他在喀拉拉邦说我们要杀死所有提出异议/反对的人)。所以,人性被说成是带有阶级性(笔者注:原文为non-class,根据上下文来看,这里应该是指“带有阶级性”。)的;自由和幸福也是如此。”[17]在回忆录里,现实中的葛文德对电影进行了点评,“人们很少看到一个来自杜恩学校和伦敦的纳萨尔派高层(正如媒体对我的描述)回来。电影的绝好素材。[···]普卡什·查(Prakash Jha)的《无法避免的战争》(据说欧姆·普瑞(Om Puri)在其中扮演了我),对运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而且大部分描述是准确的”。[18]
最让人气愤的是,这位阿努曾经的同志和爱人对阿努进行了无耻的亵渎。库巴德谈论什么“以阿努拉达为榜样的新价值体系”(a new value system modelled on the example of Anuradha)“阿努拉达模式”(Anuradha-model),他似乎刻意忘掉了阿努的名言:“通过宣传妇女的非暴力天性,他们正在阻止妇女成为争取自身和社会的解放的战士”(《女性主义运动中的哲学流派》)。阿努的首要身份是革命者,她单纯、直率的品质不能从她从事的人民战争事业中抽离出来,库巴德进行这样的亵渎实在是让人感觉恶心。印共(毛)回应说:“阿努拉达是党的领导人,是革命的资产。她不是库巴德的私有财产。”“我们不想在这里对烈士阿努拉达同志进行任何讨论。但如果有人侮辱她,我们是不会容忍的。阿努拉达同志为印度革命贡献了她最大的力量。她是印度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她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中央委员会委员。她为完成印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致力于持久人民战争的道路,直到她最后一口气。她从未脱离过马列毛主义理论。”“这既不是阿努拉达同志会同意的理论,也不符合她的实践。如果她还活着,她会驳斥库巴德的理论。这是绝对的背弃。”
“阿努拉达同志为实现革命理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她牺牲后,库巴德背叛了她的理想。他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运动保持距离。而他现在正在往上面撒泥巴。”
阿努拉达同志的伟大人格、革命理想、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永远是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如印共(毛)在回应中说的,阿努是“印度革命的闪亮之星并将永远闪耀”,背弃阿努的革命理想、革命原则并且严重违反印共(毛)的组织原则、已被开除出党的库巴德是一个叛徒,但无数人依然会承载阿努的理想,将人民战争继续下去,“无法避免的战争”会持续到胜利为止。
参考
1^Times of India:Om Puri plays Maoist Kobad Ghandy
2^Kobad Ghandy:Fractured Freedom
3^Jyoti Punwani:Fighting to change reality
4^CPI(Maoist):Fractured Freedom – A Prison Memoir’ – A Document of Betrayal
5^同上
6^CPI(Maoist):Release of Reply to Kobad Ghandy’s ‘Fractured Freedom-A Prison memoir’
7^//icspwindia.wordpress.com/2018/08/08/kobad-health-alarm-in-jail-icspwi-invites-to-mobilitation/
8^CPI(Maoist):Release of Reply to Kobad Ghandy’s ‘Fractured Freedom-A Prison memoir’
9^Vivek Deshpande , Uma Vishnu:CPI(Maoist) expels Kobad Ghandy, accuses him of ‘spiritualism’, distancing himself from outfit
10^同上
11^These were in short, the main points of my reflections in jail, trying to assess my four decades of practice in social and revolutionary work. The essence is that in organizations of the oppressed (as also in social life itself - the two should not be compartmentalized) besides ideology and a dialectical approach one has to introduce, very consciously, the aspects of freedom/democracy and the good values in day-to-day interactions, with the goal of achieving happiness. This alone can be the long-term guarantee against the evils of money and power as also all other negatives cropping up. New generations can draw on these experiences and hopefully build edifices for change which will be more lasting and more humane.
12^ CPI(Maoist):Fractured Freedom – A Prison Memoir’ – A Document of Betrayal
13^同上
14^Kobad Ghandy:Fractured Freedom
15^CPI(Maoist):Fractured Freedom – A Prison Memoir’ – A Document of Betrayal
16^Kobad Ghandy:Fractured Freedom
17^Kobad Ghandy:Questions of Freedom and People’s Emancipation
18^one rarely sees a top Naxal (as I was portrayed in the media) who is from Doon School and London returned. Stuff ideally made for films.[···]Prakash Jha’s Chakravyuh (in which Om Puri is said to have played me), a wellresearched and mostly accurate portrayal of the movement
此文为本人作业,上传于此保存。
------------------------
《无法避免的战争》主要围绕着维萨尔派和印度政府的矛盾,通过两位主角安迪·汗和卡比尔的感情线展开,讲述了政府为了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强制掠夺穷人的土地,这一系列举措引起了人民的反抗,警察与农民起义军不断爆发武装冲突。安迪被委任去镇压此次的反动斗争,而作为安迪好友的卡比尔自告奋勇前去敌营充当间谍。而与维萨尔派组织和穷苦人民的生活中,卡比尔渐渐理解了穷人的苦境和政府、资本家的丑恶嘴脸,进而加入毛派和警察对抗的故事。
影片中的革命队伍“毛派”于2004年9月成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主义为指导,主张在印度发动“持久的人民战争”,靠武装夺取政权,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毛派”的建立受到了底层人民的广泛支持,许多被政府压迫得走投无路的下层群众纷纷加入革命队伍,革命队伍于是融入了群众当中,军民结合,迅速发展成了印度政府的头号心腹大患。而影片的背景是在一场针对“毛派”的“绿色狩猎战争”下,政府、大财团与毛派、穷人们的对抗。
电影中的情节主要是围绕安迪·汗和卡比尔的感情线展开。安迪家庭富裕,在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上学,成绩优异,毕业后成了一名高级警官,与同是高级警官的女同学结婚,生活幸福,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而卡比尔的家庭并不富裕,无法支付他上学的费用,在学校期间受到了安迪的诸多照顾,在警官学校上学时还因为打架滋事被退学,即使后来自己开了个手机制造厂也迅速破产,与安迪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就是这么两个出身和经历如此不同的人,却成了最好的朋友。然而,两人的性格却大不相同,卡比尔虽然出身贫穷,生活困窘,但正义感很强,在警校看到有人被欺凌而大打出手,在集市上看到警察压迫民众而打抱不平;与其不同的是,安迪为人机警,且富有谋略,他多次提醒卡比尔不要掺和别人的事,作为高级警官,虽也有正义感,对政府和大财团的所作所为持有怀疑和反抗的态度,但其内心是自私和冷酷的,即使对上级的做法有所不满,但迫于压力,最后还是沦为了他们压迫穷人的工具,在最后卡比尔与他决裂后,曝出两人之间的关系使卡比尔受到“毛派”的反击。两人的不同出身和性格,暗示了即使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最终也会走入不同的阵营。
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的导火索是印度的大财团觊觎穷人土地上的矿石,为了自己的项目,联合政府强制把穷人赶出自己的家园,而面对那些失去家园的穷人们,政府却不管不顾,并没有人们期待的任何措施来补偿穷人的损失,而是对大财团的无理行为听之任之,甚至成为了他们的帮凶。讽刺的是,被他们视作恐怖势力的“毛派”分子却把自己本就不足的资金拿去救济穷人,大姐珠希为了保护村民的安全甘当俘虏,两者的对比让人侧目。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利益集团和穷苦人民关于土地家园的斗争,实际上更是印度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据报道,作为人口达到十几亿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70%以上的财富掌握在了不到一百个人手中,大量的人民生活在平民窟中,每天的收益不超过50美分,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上层人民纸醉金迷,而底层人民却深陷绝望的深渊无法自拔,印度被称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影片中有很多细节暗示了印度大财团的权力之巨大,政府和警察机构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受到大财团的干预,在财团经理的儿子被抓后,政府被强行用先前俘获的“毛派”首领来交换人质,并要挟假如其儿子如果遭遇不测,这个国家将得不到任何投资。印度政府、警察机构以及他们的法律似乎并不是为最广大人民,而是为这些大资本家所建立的。整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了少数人手中,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人民在被压榨完最后的价值后,犹如牲畜一般被抛弃。
印度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这样的民主是否真的“民主”?毛派司令拉乔曾对村里的人民说道:“60年来,大家被甜言蜜语的谎言和虚伪的承诺所蒙蔽,给你糖果,不过是想吸食你的血液。”在影片中,我们只有见到政府对媒体一而再的许诺保障人民的权力,但丝毫没有见到任何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反而是更加肆无忌惮的强抢豪夺。整个印度的体系从根本上并没有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而是维护着剥削阶级的统治和权力。
反观这一次的全球疫情,印度的疫情发展一直是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印度大量人口生活在物质条件恶劣的平民窟,一旦疫情爆发,不完善的医疗条件在疫情之下一触即溃,将引发人类的一场大灾难。为了阻止疫情爆发,印度政府实施了强制封城,大量进城务工的穷苦人民失去了工作,流离失所,归家之路充满艰辛,许多找不到车回家的人只能逗留车站,或是徒步走过几十上百公里的路途。而为了阻止人民群众上街活动,防止疫情扩散,印度的警察都配备着一根棍子,看到有人上街,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种姓,信奉什么宗教,全部都是一顿乱打,通过暴力和体罚阻止人民聚众活动,多么“民主”?在疫情的放大镜下,印度政府机构和政策的弊病暴露无遗。
印度社会的大资本阶级和广大底层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已经演变成了无法避免的问题,当绝大多数人被社会和国家所抛弃,只有少数部分人享受着国家的资源和各种政策的庇护,这样的国家何谈民主?被国家抛弃的人民将何去何从。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无法避免的问题”最终将会引发“无法避免的战争”。
暴力的种子长不出硕果。你一定要说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我只能够说那是一场即便胜利也“无法避免”陷入新历史循环的战争。
之前听金灿荣说印度要想赶上中国,走上现代化需要一个毛泽东,需要一场土地革命,还以为他在胡吹,现在觉得确实这样啊。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政治走在了现代化,阶级和种族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极其的不平等,实在是太可怕了,种族都不平等,还在追求自由民主,那只会加深不平等。改变现状必须还得要一个强硬的政府自上向下去推行平等观念,光靠教育和媒体自下向上去改变,我觉得基本不可能,媒体和选举出来的政治家都是为资本服务的,让他们改变种族平等问题,简直是做梦。联合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应该多骂骂印度的人权问题,显然比中国严重的多。中国的计划生育被嘲笑了这么多年,印度溺女婴和歧视妇女,好像从来没见过西方那帮圣母婊干预过。
很好的一部电影,有点当初上海滩左派电影公司拍的味道。不过有几个问题得问一下:1.印度在目前的条件下能够拍出这样子的电影。设若纳萨尔执政了,还能拍出与左派对立的电影么?2.掠夺资源,强拆民房来发展经济,固然不对,可是左派上台后要发展经济的时候是否会采用相同的手段?
近两百年同印度一样苦难的中国出现的不是甘地而是太祖,真是大幸
意识形态不一样,怎么可以在一起
印度确实是民主国家啊,纳萨尔派武装被政府认定为恐怖组织,居然还能拍出给予他们极大同情的电影。有点像我们民国时期,左翼文艺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就这电影本身来说也很不错,角色多彩,故事曲折,冲突尖锐。
8.4/10 阶级关系是无法调节的。
常常有人讲,印度没有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种姓制度如何束缚住人们。看了这部电影,了解到印度人是这样看待毛派革命的。让我知道印度人的思想并没有被种姓所奴化。他还是会反抗不公和反抗压迫。
一个能够拍出如此尺度,深度电影的国家,居然还能爆发革命。。。。
这演得也太随意了,能不能多NG几次,剪掉尴尬的部分?剧本剧情也不好,特效2毛钱都嫌多
不错的讲述印度毛派斗争的电影,其中对于资产阶级政府丑恶面目的揭露比较到位,可惜的是对毛派群众路线以及斗争诉求的描写不够深刻。
印共毛纳萨尔派的真事儿,曾经占领了印度三分之一的地盘,这片能过审也是不容易,情节有些老套甚至有点雷,但是……什么也别说了,共产主义万岁!看到人民武装战斗的场景我就按捺不住兴奋,从既得利益者到革命者,和曾经的朋友反目成仇,一个人思想情感上的转变,充分说明了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亲不亲,阶级分。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改良派永远没有出路。看看他们为了什么斗争、牺牲,其实这一切离我们非常近。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一个能让这种电影公映的国家一定是有前途的
印度少不 了要经历土地革命这一关。
没有在电影中明确提出毛、马等人的理论,但基本反映出了一定的现实情况:贫富差距大,政府具有买办的性质,印共(毛)坚持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等。从这一点看,已经是不符合资本主义语境下的政治正确了。缺点不提了,难得有一点左的视角(虽然整体还是活了稀泥)
从卡比尔到阿扎德,从纳葛到叛徒,历史的辩证法总是无情的。Lal Salam!
还是差点意思,片中塑造的革命者形象与其说是毛派,不如说更像格瓦拉派。
共产主义在印度
宝莱坞史诗级革命电影,体现了印度左翼电影工作者的最高成就!无间道、手足情、阶级矛盾、革命与爱情乃至高科技元素和衷共济,还有配合主题的作为印度电影传统的精彩歌舞点题!最终高帅富和白富美联手击毙了苦大仇深的黑美穷和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与高帅富分道扬镳的矮矬穷!向左翼小资文青五星吐血推荐!
“阿扎德,无论你之前做过什么,你最终是革命队伍的一员。”电影中反映的印度的社会矛盾确实是太激化了,难怪印共毛派能够坚持斗争这么多年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过电影也确实有缺陷,比如没有展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原理,主要表现的是大资产阶级对贫民的暴力压迫及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的剧情固然更有利于体现激化的矛盾并解释游击队的产生,但是却不能让像安迪这样的改良主义者放弃幻想。另外电影前期对游击队的描述并没有体现出人民军队的性质,有些时候(比如割告密者的耳朵以示威慑)更像是强迫恐吓人民;到中后期(如自身困难却先拿出资金帮助人民)才真正表达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电影在主线剧情外还反映了个别革命者受金钱侵蚀的腐化堕落,这点尤其难能可贵。希望他们的斗争最终胜利。Lal Sa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