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我们真的成为了大人,却开始怀念年少的夏天。这是这部剧带来的最真实感受吧。前面两集的时候全程倍速,一来女主看着有些不舒服(不针对演员),二来没有太吸引我的剧情,觉得女主和男主相遇的情节太老套,各种校园剧都是这样,三来男主转班,转班这种事情应当是非常谨慎而且不太可能因为觉得对不起女主就转班吧,还有怎么随随便便因为自己的班级就去问一个人能不能转班呢(换做事我我觉得这人有点sj)。但是,后面的剧情慢慢触动我,看到了很多非常真实的校园生活。
1、“好孩子”和“差孩子”的世界真的不一样么,这里的“差”仅仅只是成绩,因为成绩,就应该被区别对待吗。其实无论是所谓的“好孩子”还是“差孩子”,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是平等的一样的,渴望追求自己梦想的。2、学校霸凌现象,逼得不敢反抗的孩子心理不再健康。3、原生家庭问题,成静因为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事情一直无法原谅母亲,最终走出自我,和母亲和解,和自己和解。4、懂学生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尹老师带着学生喊楼“告白自己”,带头贴监控,告诉学生没有错不用认,教会学生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情义都没有,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
5、校园爱情。其实我挺讨厌早恋这个词的,两个人之间有感情的碰撞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既是同桌,又是一起经历很多事情备战高考的战友,这份感情多值得让人回味。况且,卫来也是因为方学的热情、善良、有事儿总爱冲出去帮人一把的性格而被吸引,本来内向而不喜欢家庭孤僻的性格因为方学这个小太阳的出现而温暖了许多。
其实还有很多喜欢的细节和人物。比如圆圆偷偷写给自己看的情书,哈哈相信很多女生都会在纸上写自己男神的名字吧;比如小李同学的自私嘴贱,看着让人气的想揍,可是这种人在生活中多的去了,他起码能直接说出来,但是大多数生活中的人是直接在背后骂的多难听你都想象不到的;比如爱跳爵士舞的男生,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无法理解,可这是性别自由啊,热爱无关性别。我看有些人觉得烂尾了,我倒是觉得这个结尾虽然仓促,但是却是最好的。成静那种高傲的性格终于可以在爱的人面前放下,为自己放松一次;圆圆也成为了梦想中的样子(只是不知道她是和当年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不);方学和卫来也达成和解,为了梦想分别启程。
剧最后方学走回曾经的教室看着一个男生安慰同桌说未来会一直陪着她的时候笑了。笑里更多的是一种怀念过去吧。如果这份感情没有让我们彼此变得更好,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成为了一份束缚罢了。
“我希望我们再重逢的时候,你还是那个最初的你”
【BY THE WAY, 姚弛的第一部剧真的很让人惊喜!期待以后的作品】
其实我一般很喜欢的剧都会毫不犹豫地打五星,特别是校园剧,没有太大问题我都会挺喜欢。可惜剧情还是硬伤太多,人设太过极端,反派总是那么让人生气,就显得很不真实。可以理解想要故事冲突性,但是太过激烈就感觉和真实的校园生活完全不一样,没有代入感,很戏剧化。除了李达莱这个极其令人讨厌的角色以外,里面的老师和校医也仿佛走极端,塑造对立,不像是在认真学习的高中。
剧情方面,也不是很真实,有为了讲个故事而强行推进的感觉。但是这样的剧情还是能够接受,加上一点恶搞还是有意思的,不然我也不会一口气一直看下去。还有考试和时间bug真的非常!难受呃呃呃呃!感觉考试和儿戏一样,说上就上,而且有些学校的定位也太离谱了。主角们穿的衣服也和时间对不太上。而且摄影师的镜头真的从头抖到尾,太难受了!
有点忘记是为什么要看这部剧,可能是因为姚弛?想要看看帅哥演技如何,正好校园剧是我很喜欢的也逃不过的题材。不过拖拖拉拉到现在才开始看,也是因为没有东西看了,就从自己的标记里随便抽了一部出来,结果还是挺惊喜的!这几天一直有点废寝忘食在看剧。本来只是想写个短评,结果有好多话想说,索性就写长评了!(我舍友都觉得有点怪异的好看哈哈哈哈)
演员们的演技和台词都挺不错的,李婷婷不用说,特别自然,很多小动作一看就是精心设计过,很符合人设,很贴合现实。姚弛的配音(我看百度百科不是啊🤔),估计是后期配的,就很不自然,很难受。。演技还过得去,不是很出戏,这么多集下来能这样,已经挺不错,比有些科班出身的还要好,就是在吵架的时候一用力,就只会瞪眼了(对,变丑了!)。许清雅(许梦圆),我同学特别特别喜欢她,一直在说,虽然《寒武纪》我也知道她在,但是我忘了。。唯一印象只有辛锐,但是我也没看那部剧。没想到这部剧里她的演技真的很好!!生气吵架的时候情绪层层递进,很有感染力!人设也很不错!长得也漂亮,喜欢喜欢。雷主任居然是戴春荣哈哈哈哈,老戏骨,演技也很奈斯,也很大气的好看!唯一不足就是乔麦,虽然挺漂亮的但是演技还有点欠缺。啊对了,成静的妈妈是《觉醒年代》的高君曼。
比起偶像剧,更是一部很好的群像剧,有时候男女主戏份甚至没那么多,每个主要角色都会有详细的几集讲述他们的故事,中间穿插男女主感情的循序渐进,还有其他cp的感情戏。人物出场像点,后续才慢慢变成面。就比如一开始我以为成静又是个“辛锐”,没想到她才是最酷的姐,爽死我了。男主不是单纯的高冷学霸,有点中二,有点天真,内心脑补很多!!还用各种画面表现出来,不只是有微妙的表情!!!这个和很多习惯写学霸男主的国产剧很不一样。有一集是知道顾上不喜欢方学之后,他整个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穿越学校的同时和街上的人打招呼跳舞表示快乐,很夸张很艺术。
每一集的片头彩蛋导演也是精心设计,有点像《突如其来的假期》片头的小剧场,还有《历史那些事》里经常穿插的小剧场,很搞笑!!太好看了!非常有意思。每一集结尾还有对学生的采访,真的用心。
12集是很经典的一集。片头通过别人表情表示女主听歌入迷,连顾上表情都没看出来,随后就是雷主任没收女主的复读机。然后就是男女主的双视角开展,两个人的心理活动,对应特别有趣。不止讲了学校,还讲了家庭。
里面的感情戏也很多元浪漫,有Fiona隐晦的百合(最后结局蛮大胆的,导演编剧有点东西,Fiona看婚纱又看西装的镜头…某种意义上也是说,女生可以穿任何自己想穿的参加婚礼),有“妹妹”隐晦地喜欢顾上,又花了大笔墨讲了男生学爵士舞的故事,很好欸。还有李达莱对卫来的“欣赏”。可惜导演要的东西很多,全部往上堆,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歌曲也好听!!色调也好看!哦,就是妆太浓了。。
一些有趣的片头
啊啊啊啊啊啊帅啊啊啊啊啊啊啊嗑拉了啊啊啊啊啊
而且乔麦这条线铺了很久,到后面才说
和24集对应了,也是成静从厕所里出来霸气骂人。这部剧真的很喜欢拍厕所,但是确实,也很符合现实中聊天。要么在厕所,要么就是在操场。
疯批美人。。我好爱。。鸡皮疙瘩起来了。
好帅!帅哥好帅!(其实越看越感觉像丁禹兮。但是比丁禹兮帅😎)
虽然很讨厌这个人,但是这句话说得也很真实,没有洗白,直接赤裸裸说出内心想法,挺欣赏的。
这部剧不如改名《放学再见》😡
也就是第一次当班主任,才有这样的热血。
嗑死!锁死!
最让我感动的是,汤甜甜最后真的成为了和尹老师一样优秀的老师。
看完尹老师之后,她下定决心。做像尹老师和方学一样,敢于反抗的人。
这点,其实从最开始就一直刻画了,可惜刻画得太极端,但是这段真的很响亮!
哭死我了啊啊啊啊啊啊啊
结婚啊!你们倒是结婚啊!
我相信你们还会以更好的自我,重新拥抱彼此!
24集结局看得其实很难受,太现实了。明明看剧是为了逃离现实,希望主角幸福美满。。结果。。。不过我还是不愿意相信是be😭一定是he😡
这段话我太喜欢了😭
意难平留给别人,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谢谢放学别走。
因为那段青春岁月是我们踏入社会,面对每天966工作压力下无法透气时可以逃避的港湾;是一个暂时可以卸下生存的重担,什么烦恼都抛在脑后的无忧之地;是一个去了无数次都可以得到些许安慰的治愈之旅。
说来也怪,毕业多年,但是每到夏天,每到毕业季,总是忍不住喜欢看一些青春校园剧来重温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想,我们之所以对青春时光总是那么念念不忘并不是真的有什么人或事无法释怀,我们更多的是在怀念那个处在悠悠岁月、还未踏入社会、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烦恼和生存压力的自己吧。
被青春洋溢的海报吸引,随意点开《放学别走》这部剧,没想到一看就看进去了。节奏轻快搞笑,人物鲜活,丧葬行业家庭出身的“混世魔王”女主和少年感十足、外冷内热的学霸男主很有cp感,甜甜淡淡的暧昧让人欲罢不能,是非常适合在夏天追的校园青春剧。
男主卫来作为一个高考状元为什么要从名牌大学退学来香江中学复读?这个悬念一开始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而女主方学邻家感十足,身边朋友般自然松弛的演技也让观众非常有代入感,看剧的自己仿佛也一头扎进了那个美好的青春校园时光。
《放学别走》在男女主情感的营造上比较真实,生活化,用不经意的小细节铺垫,一点点情感递进,互生好感,产生暧昧的情愫,而不是像一些先婚后爱的古装剧那样失真,只是填鸭般的喂观众糖。《放学别走》是让观众自己代入,而后心里产生甜蜜的暖意,不由自主的微笑。
方学对卫来的好感是看到监控视频里自己被挂到栏杆上,卫来真的气喘吁吁拿梯子回来的心头一暖;是特意带来家人做的朴素袖套没人肯戴时,卫来毫不犹豫戴上的欣慰;是在书店和卫来眼神交汇时害羞的躲闪;是被误会自己买的绿豆冰导致大家腹泻被围起来质问时,卫来解围时的感激。
卫来对方学的好感是被人挑衅时方学冒着被处分的风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打架受伤后在医务室看到方学拿冰棍给自己冷敷消肿的贴心与温柔;是发现方学被误会后的奋不顾身;是感受到方学面对挫折那股不服输态度的刮目相看;是看到方学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中暑后忍不住的关怀与心疼。
这部剧的每个角色设置的都非常鲜活,除了殡葬行业家庭出身、倒霉麻烦事一堆但自认做白事命硬的不服输女主以及充满谜团的高冷学霸男主,其他角色也各有特点。
比如骑着hello kitty粉色模特车、穿黑皮衣的班主任尹皓老师,爱打架的“斗战胜佛”顾上,艺考“堕落天使”陈艳芬,复读第五年的“活化石”李二宝等等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的角色让这个复读班仿佛成了一个唱戏班,每天各类大戏好戏轮番上演,让教导主任叫苦不迭,却让观众欢笑不止。他们似乎每天都在胡闹,可是啊,他们,没有浪费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 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曾经的老师同学、曾经的自己,以及曾经想成为的自己。
作为一部校园剧,《放学别走》传递了开明的教育理念,用一幅多彩的群像展现了校园生活除了考试和成绩之外更重要的话题。
学渣翻墙写5000字检查并当众宣读,学霸只要写500字小检查;男主书包藏着小黄书漫画被教导主任误会是女主带来的后大方雷霆,而男主承认后只是小声说稍加注意;这样面对好学生坏学生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样不公平的对待,借学生与班主任之口展开质疑与反抗,也传递给观众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作弊事件中,方学最终选择换试卷,在酷暑下完成考试,证明了自己内心诚信的选择,最后校长的一番话也在强调学生的心里健康成长,从小诚信的培养比那些所谓的规章制度更重要。
选班长事件则强调了同学间的信任与付出,当没有人想当班长时方学义气力挺班主任担起班长大任,还给同学们做了袖套,渐渐从一个曾经想放弃学业的学渣变成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有群体荣誉感的人。这同时也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唯成绩论标尺下的学渣身上也有闪光点。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复读班的故事,更是关于青春的故事,是的,他们在复读学业,复读高考的拼搏岁月,而我们也在复读我们的青春时代。
高考是重要的,又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考不好,没关系。复读,也没关系。 考不好,是为了遇到对的人;考好了,遇到更好的自己。
青春是一首即使你长大后也永远不会褪色的诗,阳光,操场,迟到,白衬衫,睫毛,黄昏,侧脸,逃课,单车,短裙,背影,对视,汗水,开水房,大扫除,图书馆,运动会,相遇的走廊,被风吹起的窗帘,躲在后门偷窥的班主任,音乐课的钢琴声,青涩的自我介绍。这些有画面感的关键词随便选两三个,就能组成一个美好的青春故事。
该剧播出后,反响不错。不仅角度新颖,从以女主为代表的学渣作为主体,还用好笑有趣的方式向观众打开学渣世界的大门,并被他们的故事戳中笑点和泪点。
与以往的青春校园剧相比,用反向思维的方式解锁青春的另类含义,或许有望成为校园剧的小爆款。
一般的校园剧要么以小清新的甜甜初恋作引,要么讲述青春疼痛作为核心,只要是校园剧总能或多或少地因情怀和遗憾勾起观众与之相关的回忆。
而作为校园中的一份子,学渣常常是引人注意却又往往被忽略的存在,即使在刻画青春群像时有提及,却是一笔带过。
《放学别走》则向观众打开学渣世界的大门,在原有青春与清新的基础上,将更多的镜头放在了一个或者说以她为代表的学渣身上,从复读生这个确确实实存在却又特殊的群体出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打开学渣世界的大门,了解甚至体谅这样的群体!
女主凭着一身学渣真本事成为校园风云人物。开局便以搞笑的方式,无意间“炸”裂学校男厕所而一举成名。
而后爬校园铁门时,明明想给大家认知中的好学生示范翻门技巧,却刚好被勾住衣服,上演了一出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大型社死现场。
更搞笑的是,后来女主看见保安哥哥们对着她被挂起的监控笑个不停。
除此之外,还有让观众觉得不那么意料之中的好情节,那就是女主与男主既不是青梅竹马,也不是一见面就怼,初见便意外的一见钟情。
两人初遇时不小心撞到手上的纸飞了,却没有转圈圈的英雄救美,而是正常的各自离去;另外,女主跌下楼梯的时候,也没有刚好被男主接住而是纷纷摔倒。
不得不说,这种有别于青春剧中正常的事变得与现实正常相匹配的时候反而更能获得观众的认同。
当然,诸如此类好笑有趣的情节还有很多,学渣与学渣,学渣与好学生之间的一系列对立与对等,让不同青春的代表发生碰撞与交融,让校园青春里的故事更有新意与活力。
恰好这种好笑又有趣成为让观众继续追剧的动力。
虽然《放学别走》走的是好笑有趣的路线,却在用这样的方面向世人宣告,学渣的世界其实很好懂,又不那么好懂。
该剧借女主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做被区别对待的五千字检讨时,发出作为典型的学渣代表之一的反抗宣言。
其实,他们只是想要被世人对待好学生那样公平不偏心。虽然这种现实至今有些许改变,但实际上仍有这样的现实存在。
这也是该剧向上的主题之一,而想要将这一主题得到升华则是虽然给女主无条件支持的爷爷、一位“一视同仁”的老师,从某种意义来说算是对学渣的一种救赎。
亲人和老师让学渣有幸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和扶持,不至于走向极端,更赋予了他们的青春时光向上而特殊的含义。
《放学别走》在有好笑有趣的剧情和新颖独特的角度的基础上,为演员提供了更好的表现机会。
在剧中饰演学渣代表方学的李婷婷及饰演学霸代表卫来的姚弛来说都可以说是新面孔,也幸好他们新面孔,才让观众从一众流量演员的熟脸中生出些新鲜感。
而两位演员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两人都不是一眼万年的型,但却有能力让人在代入角色,进而跟着他们的表演再次体验似曾相识又遗憾未曾经历的别样青春。
李婷婷诠释的方学是很有魅力的,在演绎学渣在学业上的堕落之期,有清楚的认知,在说出“我就不是学习的料”的时候,李婷婷的表情好像真的是观众身边的同学或观众自己,有代入感。
当她真正向不公平发出抗议的时候,不仅不会让观众觉得不适,反而觉得学渣也需要公平对待,十分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在《放学别走》中的演员李婷婷即有轻易逗笑观众的本事,也有让观众为之心疼的演技。
再说男演员姚弛,因为重要的戏份还是放在女主身上,从播出的剧情来看,出场其实并不多。
再加上他的外型不具备太大优势,在男主外冷内热的人设尚未能真正立住的时候,相比饰演女主的李婷婷来说,还无法看出他在演技上的亮点。
总的来说,《放学别走》聚集学渣的世界,最终让赋予青春另类含义再加上好笑有趣的剧情还是很特别的,有可能成为校园剧的小爆款!
第一集
感觉导演不太了解复读的行情,就不管是学校办复读班的动机和学生去复读的动机相比他们的真实行为都显得有些不合逻辑……
摄像方面感觉也挺青涩的,很多分镜转场都……怎么说呢感觉跟学生作品一样,我光是看着感觉我都能把分镜头脚本给全写出来了,感觉一切都很模式化,这里有个空镜头那里有个慢镜头,角色说完台词后数几秒然后移走镜头之类的,让人还蛮出戏的。
另外就是女生的妆容真的有点明显……不说别的了能不能不要画一个一眼就能看到的粉色眼影啊……
第五集
导演不光不了解复读行情,分数行情也真的很不了解啊……女主理综195,到底怎么考出来化学19的成绩的啊,难不成她另外两门都是天才的八九十吗,而且数学那么差理综大概率也好不了哪儿去,凑来凑去都不知道分数怎么算的,还有什么一个班平均分500,真的感觉没有好好算过数(
第六集
这个学校的老师平均素质和学生平均素质也太差了吧我真的无语……到底是不是名校啊
顺便之前一个班食物中毒这么严重的事学校就让班主任口头道歉一下就完了,有可能是跳个闸的事情倒是这么兴师动众
虽说艺术创作就是制造矛盾,但是还是希望可以符合实际一点吧,太过脱离实际真的让人无法入戏
顺便这个学校一方面氛围像衡水一样抓学习,吃饭都要站着,跑步都要背上贴单词,结果另一方面又屁事巨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不精分吗
二十四集
这结局真的把我看得满脸懵逼,本来想说的什么全忘了我晕,真的满头问号…………
本来可以给6.5分,这结局真的拉垮到我完全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太迷惑了
这部剧总的来说真的挺青涩的吧,从片头看得出来是很用心的拍这部剧的,但是想塞的时事热点太多了,为了追求戏剧化又毫无逻辑的设置反派形象,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不要脱离了现实吧,不然真的太出戏了
虽然最后还是给三星,但是在心里真的觉得挺不及格的,如果没有最后一集的话那就是三点五星
觉得剧中有不少bug,也是青春校园剧通病了。目前我看到的中学背景的剧,这些编剧有一个算一个,在中学都绝对算不上学习好的学生。
根据第一集开头女主的资料,她92年3月出生参加复读,这部剧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大约2009-2010年。
女主总分399,其中理综186(物理68化学42生物76),语文76,英语75,数学62。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查了下历年高考各科的平均分,大致上是数学80多,语文90多,理综140,英语70多,加起来380的样子,和女主的成绩差不多。
对比一下各科的平均分就知道女主高考成绩偏科很严重,理综186算很高了,很多考500分的人理综也不见得能比她高几分。她理综的186分里,生物考了76,当年的全国一卷生物满分才80啊。
但是语文才76是怎么考的……语文想考高分很难,想考个80多分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大家日常都说中国话,大作文只要好好写,不偏题,拿个35分不算难。剩下的90分里拿40分就75了。就算是课文一篇不背古文一句看不懂,也很难考到70分以下。更让人费解的是下面的优势科目写的居然是语文……
理综和数学是有相通的地方的,相对于理综的186,数学62有点太低了。
同时出现的其他人的理综成绩都普遍偏高。二宝复读那么多年居然才考389,离谱的是他理综居然考了210。理综210,是一本水平了。但是他数学才31,这种人真的难找。
最离谱的是吴大猛,413分的总分,理综居然能考出248分……如果理综能考248分,对应的水平应该是985大学才对。然后他的数学只有41分……
后来第四还是第五集里面,出现了一个场景,女主的物理才考了10多分,这和她高考时60多分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啊。
还有,距离高考大约半年的时间大家还在穿着短袖短裤,不合理。
第六集,黑板上这些离子式……初三的学生也写不成这样吧。
后面女主通过小语种自主招生考试,也是奇迹了,就凭她英语75分的高考成绩……我不相信能在大约半年的时间有这么大的进步。
17集,女主的生日从3月变成12月了。
正片和片尾的距离高考时间有多处不匹配的,比如有几集正片黑板旁边的倒计时显示还有200多天,但片尾是100多天。22集正片最后部分的内容是女主艺考,艺考时间是12月底到2月,最晚3月初之前,距离高考是90天以上,但片尾距离高考只有12天了。
23集填志愿,剧中的年代高考志愿已经是网上填报了,不可能交纸质表格的。
剧情有点太扯了。配角们为了为难主角强行降智。每集开头都花了心思,12集两人丰富的感情戏还挺可爱的,最后一集真的大可不必...
看片会看了四集,竟然比预想中好,有找到去年看“做朋友”那种感觉,粗糙但真诚,姚弛还挺帅的,其实能看出剧本很一般很糊弄,但导演有点小聪明,能玩些花样,总之比鹅厂那些水得要死的糊妈不认青春校园剧好看得多(👖给力点宣传好吗?
還不錯,這是國內校園題材中算能往下看下去的一部劇,有那種回憶感,可以感嘆15,6歲的年紀真好,年輕真好,上學的那段時光真好。雖然我現在年齡也不大,但是進入社會工作以後就不一樣了,心性變成熟以後看到這種校園生活就傷感起來。唉!
是狗血但不突兀的校园青春
可以看,高四学生的课后日常,虽然显而易见走青春偶像路线,但观感还是轻松有趣的,一点也不像快高考的样子(没办法,真要拍高考就没人看了)。角色们都不错,女主角很灵,男主角演技捉急,五花八门的配角们很拉好感,最喜欢那位东北口音的汉子,每次出场都是笑点。
剧情真的是为了剧情而在剧情
在当下充满焦虑的时代,青春还是需要像这群人一样沙雕些放肆些,大熟脸的戏骨确实是给戏增加了一定的厚度,新更把戏写到了亲情上也确实是个惊喜,青春校园不光有校园往往长辈们在青春里的角色也很重,片尾的真人采访也是够逗的
刚看完四集,看了一圈评论我都怀疑和我是看的同一部剧吗。第一天才更新四集的时候短评居然还能说出没播到的具体剧情,才知道原来短评还有剧透功能。虽然没读过高四,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复读的人压力比高三大多了,这高四未免也太轻松。这剧情太扯了,扯成这样说什么真实啊,说真实的可以去看看青春派,高四只会比那还紧张。男主演技不行,配音也很奇怪。女主还行挺灵动的,像高中版薛桐。男二演得还挺好的,把吊儿郎当演得很自然。
真的,其他人演技都在线,就男主不行,一人拖垮...
聚焦高考,复读,差生。还不错的下饭剧。复读班班主任尹老师,黑骑行服配粉色哈喽k提小车车。
从演员颜值、演技到服化道,甚至再到配乐bgm这部剧的审美真的处处都在我的点上
看到导演自评来了,那我就作为观众说下个人感受。没有工业糖精,尬甜,不是披着高考外衣专谈恋爱不错!男女主选角也贴合。但披着高考外衣说了太多太多七零八碎的小事件,又感觉这件事还没处理好就开始下一个事件,零零碎碎拼凑在一起没有重点,像小时候写作文凑字数又突出不了主题。另外,虽然校园霸凌,对差生歧视确实存在,但剧里刻意夸大,除了班主任,几乎每个老师都过于脸谱化的凶还有不尊重人(甚至包括校医)很多配角同学也是莫名其妙的嘴毒不讨喜,其实真的没必要为了衬托主角这样做😂 希望对导演有一点点用处。
主演们的气质和灵气很符合当时的年龄,不突兀,不做作。而且高四这个选题真的太新颖了,真的很值得一看,以及发生的很多事都能引起我的共鸣,作为一个也复读过的人来说,很不错。
本来以为是个烂片!超出预期的制作!李婷婷太耐看 姚弛弟弟我真的i了
剧情充斥着“大家的高中我来做主”的儿戏感、廉价感和不适感。
李婷婷演得真是自然生动啊,姚弛的苦逼学霸角色也挺讨喜。此外,它也算是一部有想法的国产青春剧,触及了不少社会议题,比如LGBT群体、校园霸凌、公平……
坚持看了两集,镜头晃得头晕剪辑节奏差口气,也不搞笑,只觉得很尴尬。学校生活确实很多种,这剧不能自圆其说教室里的群众演员,还是有几个挺松弛的配角戏还行男主不像高智商人士
这剧还挺有意思的
不是,这男主要来演戏了能提前保养下不,这咋一副时间管理大师的样子。女主前几部看下来觉得很一般,这部先弃了,后面要是分高再复看吧
剧情蛮扯的。但是几个老戏骨的戏真的演技带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