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不想取这样一个透着浓浓营销味的标题,但却又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句话更合适这部几乎是4个女性主导的电视剧)
96年,曾经最有文化影响力的武侠电影,在香港台湾都已经逐渐衰落,在内地的影响力,也让位于正一呼百应,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剧。此时,华人世界的武侠浪潮,似乎却在新加坡爆发,90年代,以《莲花争霸》为代表,一时间,新加坡武侠电视剧以其造型精细、场景大气(往往内地实景拍摄,这一点,就比当时的TVB剧强上不少)、剧情严谨而迅速占领了电视荧幕——《昆仑奴》、《真命小和尚》、《神雕侠侣》(新加坡李铭顺、范文芳版)、《鹤啸九天》、《东游记》……组成了我们童年最深的美好回忆。
《塞外奇侠传》,就是我最宝贵的记忆,就其后对我的影响来说,远在《莲花争霸》以上
(在将要满12岁的暑假,作为即将跨进青春期,从孩子变为少女的成长关键期,遇到的两部作品,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组成了一个女孩未来情感世界的全部——一部,是奠定我对男性审美的小说《楚留香传奇》,另一部,就是以女性为绝对主角的《塞外奇侠传》。)
《塞外奇侠传》的电视剧将《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三部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糅合改编而成。对原著的改动不是一般大,但可能那个时代编剧敬业,最终效果居然比《塞外奇侠传》的原著还要好。
梁羽生一生,似乎对爱情十分悲观,他写了一对又一对无法终老相守此生的情侣和各种单恋,白发魔女,只是写满遗憾的苦情人名单中的一组。
梁羽生似乎又特别擅长刻画英姿飒爽,充满生命力的女性,与此相对,他笔下的男性,却总是优柔寡断,阴郁徘徊、懦弱逃避。
(不仅他如此,金庸更是如此,那个时代的男性作家,写不写武侠,大多如此,只有古龙是个彻底的异类。)
《塞外奇侠传》的电视剧改编,则有青出于蓝之势,将原著故事中那些爱而不得的故事,变得更加缠绵悱恻、跌宕起伏。
练霓裳、哈玛雅、易兰珠,还有纳兰明慧,四个性情完全不同的女性,四段纠缠不清的爱情,还有四个复杂伤感的归宿。
————一句话概括《塞外奇侠传》。
《塞外奇侠传》的主要情感线路,并不是一再被拍成各类电影电视剧的练霓裳与卓一航,而是不太受瞩目的飞红巾与杨云骢。
很多人都应当记得,当红巾飞过,独立在桥头的哈玛雅露出满头白发,那一瞬间,一抹红色跌落在白色的雪地上,雪花渐渐飞起。红颜白发,惊心动魄,凝结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爱恨。
“这不关你的事,纱巾还给你!”哈玛雅的话,飘散在风中,这个决绝高傲的女子,此生,便再不能回头了。
当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正是王菲仿似不带任何尘埃的《雪中莲》
……雪花飘,飘起了多少爱恋。
雪花飞,飞起了多少情缘。
莲花开在雪中间
多少的希望
多少的心愿
……
(这首歌的原唱是的邓丽君,但确实只有王菲那空灵透彻的声音,才真正唱出了这首歌清冷隔世)
本以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以为那句“红巾是送给我妻子的”童年戏言,可以成为一生的承诺。可高傲的哈玛雅,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竟然最终会成为情场的败落者,输给了一个来自异族,身为仇人,看上去有些傻白甜的纳兰明慧。
童年时,总以为爱情是一生一世,怎么也不懂,身边簇拥着无数追求者,几乎拥有旁人羡慕的一切的哈玛雅,为什么会在遗憾和纠结中蹉跎一生,为什么仍会失去唯一的爱人。
然后怨念着那个比张无忌还渣的杨云骢,埋怨他的懦弱、他的迟疑、他的游移不定左右摇摆。心中甚至无数次的想,我若是哈玛雅,怎会爱上杨云骢那样的人?
可是,长大以后,特别是年岁渐长,也经历了一些浅浅短短的情感波折后,才懂得,在杨云骢和纳兰明慧的爱情中,第三者,并非是明慧,而是哈玛雅。(在原著这一点更加清晰。)
杨云骢爱过哈玛雅吗?也许,可那并不在他与明慧相遇相爱之前。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个明媚活泼的少女,一定曾在幼时的杨云骢眼中,留下了深深的影子。
等到杨云骢长大成人之后,他再次见到哈玛雅,那份年少懵懂的初恋,并非没有可能变成爱,变成婚姻,变成相偕一生的守护。
然而,除了一样的明媚活泼,此时的哈玛雅,已经更强大了。有了责任,有了信念,也有了更加自我桀骜的性情。
在总是争强好胜,处处比自己聪明的师弟阴影下长大的杨云骢,无论如何,都再难对这样的哈玛雅敞开心扉——
她的世界那么广阔,她的翅膀那么坚硬,她看上去并不需要任何人,包括男人。
杨云骢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没有经受任何风雨打磨的他,怎可能,有那番天高海阔的格局,去欣赏这样一个已经“放飞自我”的人了?这个人,无论男女,其实于他,都是令人畏惧的存在。
她只会提醒他,他是那么的没用,那么的不被需要,就像《东京爱情故事》中的完治碰上了莉香。凡夫俗子的杨云骢,真的配不上志存高远,果断刚毅的哈玛雅。
只有在遇到了被他救治,全身心依赖他,信任他,温柔而坚贞的明慧,他才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被吸引。
所以,他几番几次的为了明慧置哈玛雅于不顾。所以他在婚礼上依然可以抛弃哈玛雅而去,所以他无法面对哈玛雅和明慧,宁愿躲避十六年。
杨云骢,从一开始爱的人,就是明慧,不是哈玛雅。
如果你爱的人,深深的爱上了别人,你有什么法子?
纵然再讨厌杨云骢,也必须承认,哈玛雅,从一开始,就在杨云骢的心中出了局,不是杨云骢移情别恋,而是当他遇到明慧时,他的心中,本就只剩下哈玛雅一个模糊而遥远的影子。
可这是哈玛雅的错吗?是杨云骢的错吗?是纳兰明慧的错吗?
都说感情不讲对错,也不讲付出收获,甚至,也不问值不值得。事实也是,拿对错去衡量情感,确实没有半分意义。
从小如草原儿女一样自由桀骜,又有练霓裳这样师父教导的哈玛雅,如果错,也就错在她太孤独了,始终未能遇上精神上与自己对等的人,杨云骢又出现得太早,早的在她迅速成长之前就已经让她魂牵梦引,甚至做出一生的承诺。她以为对方会一直向她伸出双手,会一直和她一起驰骋在无拘无束的草原之上。
如果她错了,那“错”只能在她自己。
她的成长太快,太野,她没有停下来等等杨云骢——可,这样的等待,又何尝有半分意义?
童年时的我,仔细想起来,其实早已显露了爱憎分明,孤傲清高、极度自我的个性特质。所以,从一开始,便一边倒无条件的站在了哈玛雅这边,极度痛恨着作为“情敌”的纳兰明慧,对她的痴情、坚强、执着和妥协,简直视若不见。
但现在,回过头来想纳兰明慧,却不由得对她既有崇敬,又有欣赏。
在这段情感中,她是彻底无辜的。
她那么决然的背叛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出身,自己的血统,为他做了每一件自己能做的事,义无反顾的跟着心目中的英雄远走天涯。柔弱的她,因着这份爱,激发了原本闭在深闺之中的每一份力量。
可是最后了?她的爱人,杀了她的父亲;她的丈夫,杀了她的爱人(虽然只是她以为);她的女儿,杀了她的丈夫。她为自己爱的人守身如玉十六年,却到死也没得到亲生女儿的原谅。
她何尝是胜利者?她拼尽一生,得到的,只是和他相守的两个晚上,一如海市蜃楼,一场幻影。
纳兰明慧的成长,正是在遇到杨云骢之后。在那之前,她确实只是一个温柔的、善解人意的、娇柔的小姑娘,但那份触动她生命的爱情,却让她迅速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女人,一个内心无比坚定的女人。
十六年选择逃避的杨云骢,居然有脸面对这样的明慧说:“我们和好吧,为了女儿。”只可惜此时的明慧,早已不是昔日小鸟依人只知为了自己的英雄付出所有的少女,她也长出了像哈玛雅那样的铮铮傲骨,所以她以惯常的温柔回了一句:“那我们的杀父之仇呢?”眼里没有恨、没有怨,已如一潭清水。
如果明慧不是这样的女人,她又怎能得到爱恨如此强烈的哈玛雅的尊重?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反而是现在的我最感动的部分。
也许,只有女人才能了解女人吧。
说到底,杨云骢,你配不上这两个女人。
在她们的生命中,你或者守望了一段,或者指引了一段,但最终,你都无法真正参与。
杨云骢爱过哈玛雅吗?我认为,是的。
绝非童年时似懂非懂的想念,如果那是爱,就不会因为仅仅知道有人暗恋哈玛雅,就选择自动退让。师父长辈的撮合、志同道合的相惜,还有对方一往情深的感动,都无法让一开始就显得卑微的自我,在那么骄傲的灵魂前自信的抬起头。
当然,也不是他得知自己与明慧已无可能以后。简直是典型中国式好人的他谦逊、忍让、温和,严格恪守着师父教给他的道德伦理,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从来都没有表露过真正的自己,没有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每一个中国式好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脆弱的孩子,他怎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忘记,明慧那第一次得到的全身心的交付了?
杨云骢如果能爱上了哈玛雅,是在经历了这许许多多的造化捉弄和许许多多岁月折磨之后,他也不得不被迫的开始自我艰难而痛苦的成长(纵然他逃避了十六年)。到了最后的最后,经过了和哈玛雅一夕长谈,他开始敞开心扉,也学会了体谅,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感同身受发自内心的付出和包容,这一刻,他和哈玛雅,终于达成了谅解,他也终于真正能和哈玛雅对等的站在一起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他爱上了哈玛雅。
所以当他掏出红巾,说:“希望你能永远把它带在身边”时,已经明白这块红巾对于自己和哈玛雅的意义(“这头巾,是送给我的妻子的。”),他这次郑重其事的送出红巾,情感上,已经给予了哈玛雅妻子的地位。
但此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白,这块红巾,对他们的情感,只是一个交代,却已没有多少意义。
道是无情却有情,情到浓时情转无,杨云骢对哈玛雅情感最为真挚之时,也是他真正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他人意味着什么之时。这两个人,又还未能真正风淡云轻,看淡一切。
所以,太多的过去,横亘在他们之间,注定了他们无法忘掉过去,更不能容忍这份如此珍贵的情感居然早已千疮百孔。他们最好,最纯粹的自己,终究是错过了。
时过境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但,毕竟电视剧留了个尾巴,那个尾巴就是张华昭说的:“如果有缘,他们会回来和我们团聚。”
看到很多评论都说,杨云骢和飞红巾,不免走了卓一航和练霓裳的老路。
我却并未如此悲观,因为,如狼女一般强烈鲜明,不通世故的练霓裳固然可爱,但确实在卓一航的情感纠葛中有自己“作”的成分,她对爱的付出如此纯粹,她所求的情感,也如此纯粹,无法忍受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当然,卓一航的懦弱、迂腐是他们情感悲剧主要原因,然而他用后半世寻找优昙花,想要弥补当初的过错,此时练霓裳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给她的人生,带来了诸多遗憾。
(所以到最后,当她怀抱卓一航被冰冻的遗体时,才会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那时的她,才真正彻悟豁达,只可惜,这对他们来说,不免太过漫长。)
然而,哈玛雅和杨云骢的最后,想必内心,已无遗憾。
相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红尘万丈隔绝起来,两人“幸福”相守吗?
那是童话,不是生活,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外面的纷扰与波折,又岂能被封闭在两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世界以外?
所以更需要两个人能携手,去面对,去抗争,去体会,去融入,去改变,一方的滞后,不在节奏,都会徒然消耗另一方的生命。
更何况,现代社会我们有一千万种方法让自己的身体愉悦,然而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得到愉悦的方式,还是寥寥几种,而且终人类种族存亡,大概都不会增加。
而无论是得到心灵相通的知己,还是看到自己更大的成长带来的成就感,都是这不多让自己愉悦方式中最为重要的。
相爱,也正是为了彼此的成全,这份成全,是为了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想,那些内心强大,总对自己有着更高追求,总在往前走的人,尤其是女人,内心一定会有这样的坚守。
当然,有时候,我也想,让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男人,真正欣赏、守望、理解和怜惜一个完全自我,独立,骄傲而真实的女人,大概,还正在学习进行时中吧。
那份文化血脉带给中国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基因,依然让他们难以接受比自己更强大,也不那么需要自己的灵魂。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好,现实生活也好,过分强大,过分自我的女性总是得不到爱情,她们总是辗转反侧,挣扎痛苦,眼看着自己一次次被远比自己柔弱的女性夺走爱人,心力交瘁,还要忍受外界“自私”、“清高”的指责。只有少数幸运的能够豁然开朗,从此一番新的天地。
所以我们的媒体总是在感叹:“女人成长太快,男人跟不上啊!”
但,我想,终有一天男人会明白,拥有一个能和自己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真正相抗衡的伴侣,是多么的美妙。
人生需要对手,爱情也需要对手,没有真正的懂得,就没有真正的慈悲,更没有真正的匹配。
那个对手,会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有更高的格局,让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让你享受更完整更欣悦的人生。
——看着飞红巾和杨云骢深情对望又勒马扬镳的那一幕,我一直这么想。
惟愿相忘于江湖,山高水长,各自珍重。
96塞外奇侠传是我最早接触梁老的作品,至今还是我最喜欢的武侠剧之一。做梁羽生影视MV时不仅用了主题曲,还用了大量的人物片段情节。
先从选择的主角说起。如果说卓一航和练霓裳是梁书最吸引人的CP,杨云骢和纳兰王妃飞红巾就是梁书中最有魅力的三角恋。云海的金谷厉主要吃亏在谷之华的塑造不足。三个人物既有可爱突出之处,也有明显的缺陷而且两个女角色分别代表了个性差异和立场矛盾。所以这个三角恋不仅人物鲜活,而且整个故事非常有张力。相比之下,七剑真正的第一主角凌未风和刘郁芳的爱情动人和受众的程度就没有那么出色,尤其考虑到和牛虻太相似。易兰珠和张华昭更是从人物到爱情都比较单薄。只有冒浣莲和纳兰容若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她选择了魅力远不如纳兰容若的桂仲明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因而历来拍七剑电视剧,重点往往都是放在塞外奇侠传的爱情故事上。塞外奇侠传选择以杨云骢这一辈为主拍三代人是一条非常好的路线。这种改编模式也是梁羽生很多作品的最佳模板:将联系较大的几本书的精华合并起来,让几代人的爱情实现共鸣。同时将不少情节以更激烈更适合电视剧的方式呈现出来。梁老自己也说经常几本书一起写精力和创意不得不分散。具体到七剑尤其适合这个拍摄模式。
不过这个三角恋框架虽好,原著中还是有不少遗憾。七剑中杨云骢死得太早太憋屈,飞红巾和纳兰王妃又不是七剑的重点,尤其飞红巾的个性在七剑还略单薄。主要写这段恋情的塞外奇侠传原著故事很出色,几个人物的个性是突出了但篇幅又太短,很多地方的情节完全可以进一步细致拓展。因此电视剧就对他们的爱情做了很大程度的扩充,而且删除了七剑其他主角,单纯以他们这一脉讲故事保证了情节和人物聚焦,也很成功。剧情上因为有三代人的故事,除了情节充实丰满外,三代人的悲喜映衬彼此形成了强烈的共鸣。这是这部剧强于其他优秀但大多聚焦于一本书剧情的梁剧最重要的因素。
两个女主角人物都有所美化。纳兰王妃依然是个心思聪明的姑娘,但是相比原著少了那种若隐若现的给人距离感的腹黑气质,让人感觉是一个真诚的女子。她甚至愿意为了飞红巾冒险被扭骷髅打伤换解药。演员郭淑贤除了形象很靠谱外演技确实很出色,母女俩完全两个样。母亲温柔美丽聪慧过人,女儿英武又偏激。
飞红巾更是被柔化处理了不少。原著中她把自己情人押不卢当小猫小狗来对待,引起他逆反背叛后直接将其当众挖心,这一段体现出了她的高傲强势,也是造成她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电视剧基本删除了这段,押不卢也是被楚昭南陷害而死。整个人物就显得可爱了很多,电视剧还增添了一段她原本要和杨云骢成亲,连白发魔女都转变态度前来参加婚礼,却因为得知纳兰为杨云骢生下女儿他还要走而上演了一幕“新妇素手裂红裳”,加上后面的一夜白头极大地拓展了这个人物悲情的一面。桥上红巾落下哈玛雅显出满头白发的一幕配上“雪中莲”成了无数人难以忘怀的一幕。而她也并没有类似练霓裳那样极端,结尾和杨云骢甚至开怀而谈回忆沧海桑田。可以说这个人物是三代四个女主中前后成长变化最多最丰满的一个。我并不喜欢原著的飞红巾觉得她的个性太可怕,但是电视剧中的飞红巾我非常喜欢又心疼。当初看和后来网上谈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演员黄嫊芳的扮相嘴大龅牙不好看。但我从来觉得她外刚内柔的气质很符合我对草原女英雄的想象,更一直认为她的外形是三个女角里最好看的。而且从第一次看就心心念念希望她和杨云骢在一起。
杨云骢相比原著没有死于陷阱,而是大难不死之后又出来还成了张华昭的师父。因为两个女主都美化了所以他显得比原著渣了很多,不过虽然情节有所修改,总体塑造上和原著的杨云骢人物差别并不大。他一面是个武功高强的大侠,一面却是个普通男性,对美女难以抗拒,既希望有个温柔聪慧的姑娘相伴,又无法彻底跨越立场的矛盾。面对感情剪不断理还乱,最终造成了悲剧。 他爱谁?当然是两个都爱,都割舍不下又放不开。
对于大反派楚昭南的处理总体还是不错的,除了和大部分梁羽生剧BOSS一样强化了他的武功之外。他整个黑化过程做了更多的铺垫也保留了他对飞红巾的迷恋。甚至在黑化之后这个人物也有多次反复,但每次都是无法克制自己的恶念最终彻底成魔。既在原著基础上丰满了一下这个原本有些单薄(尤其是在七剑里)的反派,也没有像后来拍的七剑电视剧那样对他过于美化。结局一场大战死于易兰珠之手。其他配角方面多铎也是基本符合原著的个性设定,还增添了他前期对纳兰的一系列苦恋和包容。纳兰秀吉在剧中也是作为女儿和杨云骢之间的最大阻力,但也能让人理解他的行为理由。
因为不是主角,所以练霓裳和卓一航的年轻时期基本是一笔带过,练霓裳的白发原因也多少显得有些突兀。但是他们一直在故事里扮演重要配角影响着下一代。选角也是非常出色。黄碧仁白发造型各版第一,身材高大既漂亮又霸气无愧“白发魔女”之名,也不像林青霞蒋勤勤那样化妆化的很妖气。原文庆更是把中年卓一航的悔恨和痴心演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最深情的一个卓一航。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版是我看过的唯一一版将两人老年后的结局拍出来的。相比原著中较为平淡的合葬,电视剧改成了卓一航为了守候优昙花冻死在天山上,练霓裳终于为他的一片心意融化,念完了他的情诗后,选择自尽与他同葬。我认为相比白发魔女传最后,这才是这对人物最完整的故事结尾。它将两个人的魅力都通过这样遗憾凄美,又悲情壮烈的结局最好地凸显。我也赞成这一版对两个人的解读,特别不是单纯放大卓一航的优柔寡断而无视练霓裳的个性缺陷。
而下一代张华昭和易兰珠原著塑造就不成功,尤其易兰珠作为女主角身上的矛盾纠结都没有拓展,个性太直太暴躁。电视剧给她加了不少戏效果还是有限。倒是原著中个性单薄标准配角式便当的三公主/银铃格格被赋予了生命,整个人物显得有血有肉和更加悲情了。她一开始是个刁蛮任性的格格。相比纳兰王妃同样深爱着张华昭处境也没有那么无奈。然而张华昭却不爱他,她一开始尝试用地位来逼迫这很符合很多人的,最后却发现这只会害人害己。所以她一再帮助张华昭,最后更选择用悲壮的牺牲在成就对方的同时也换取自己留在他们心中的记忆。在保留了这个人物原著悲剧的前提下,将她塑造真实饱满了很多。同时张华昭也因为她的考验而显得更丰满了,原著中他对三公主的死和牺牲毫无表示多少缺乏人性。电视剧他尽管不爱格格却试图讲明白也一再保护帮助她,对待爱情他是三代人里最坚定最理智的一个。不过总体而言,第三代的人物塑造和爱情故事还是远不如上两代来的精彩。同期亚视的雪花神剑也是类似的模式三代人,不过也是坏在第三代三主角只有梅绛雪塑造形象比较出色,尤其方兆南远不如配角上官炜个性突出。
三代人的爱情中,主角杨云骢和飞红巾的结局是最平淡的却也是最精彩的。他们不像卓一航和练霓裳那样壮烈地成为神话,也不像张华昭和易兰珠那样喜剧结尾。而是尽管最终因为纳兰的存在而不能在一起,但是感情还是永远相存于彼此之心。这种感情最复杂痛苦,却也最值得回味和有现实感,而这正是梁羽生作品最吸引人的特色。虽然修改了很多情节包括杨云骢活到最后,但是这部剧将梁羽生风格的神髓体现的无出其右,也因此它是我眼中梁羽生影视剧的最杰出作品。结尾恢复满头青丝的易兰珠和张华昭目睹杨云骢和飞红巾背道而驰的一幕,更是将这种满满深情和万般无奈彼此交织,历经沧桑的悲剧爱情推到了顶峰,伴随着那首《天若有情》奏出了梁羽生作品在荧幕上的最强音:
爱亦难 恨亦难
怒看手中剑
砍不完 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飘泊痛 奔波苦
恩怨何时休
岁月长 情更重
几时再同醉
本是多情种
奈何哀怨生
红颜新妆 依旧在等
天若有情 天亦老
难消千古愁
朝如青丝 暮白发
灯下伤心人
天若有情 天亦乱
朝朝暮暮烦
青春同游 老来伴
难得有缘共做一场梦
16年前的一部新加坡電視劇,三個為情所傷的白髮魔女,如說最有感的,還是篇幅最大的飛紅巾,結尾的相忘于江湖,策馬相背而去,令人難掩唏噓。重看了一遍,一周來一直單曲循環關淑怡的《重逢》,“我為你瘋過為你逃過,為你衝動的放棄所有,我這樣問過,是否只能默默的看你遠走”,是的。
据说哩世人可以原谅男子的薄情,却无法接受女子的骄傲。
红颜白发,飞红巾始终是记忆里面最伤痛的一道风景。 如果你爱的人,深深的爱上了别人,那有什么法子? 始终记得风吹过,飞红巾满头的白发,她说,我把纱巾还给你。
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个剧情:被心上人抛弃的女子骑在疾驰的马上哭泣,风儿吹走了她的红色头巾,露出了一头惨淡的白发……
90年代看到,当年爱死了爱死了好么!!!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纳兰明慧,她跟杨云聪那段野合实在是开启了视野大门,美爆了,以及把梁羽生三本书揉在一块真的做的很好啊!雪中莲也好好听~
飞红巾在桥头惊现一头白发的场景至今难忘。
《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这不关你的事,纱巾还给你。” 王菲《雪中莲》,红巾白发哈玛雅......不许人间见白头。
哼着雪中莲就想起这部看得欲罢不能的电视剧了~
妈的,这个电视剧影响我的一生啊啊啊啊!!!纳兰明慧啊啊啊啊!!!!易兰珠啊啊啊啊!!!飞红巾啊啊啊啊!!!有木有!!!有木有!!!!!
小时候好喜欢,爱死飞红巾哈玛雅,恨死贱人纳兰明慧。杨云聪也是够,什么玩意儿
雪花飘 飘起了多少爱恋 雪花飞 飞起了多少情缘
哈玛雅挺惨的 杨云聪一辈子也没爱过她 感觉老中青三代白发魔女 她们的“白点”越来越低了。。。
融了三本书的内容,改的不错。
记得哈玛雅一转头红色头巾飞掉就已是满头白发,然后《雪中莲》响起了。杨云聪至今还是我最讨厌的虚拟人物之一。
当年以为是根据梁羽生《白发魔女传》改编的,原来是根据他的的三部小说改编的,而且改编得很不错。
那时候课间休息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前天晚上看的电视剧,女生中很少有人跟我一样喜欢哈玛雅,现在想想,爷们的心是从小就有的。
飞红巾→杨云聪→纳兰明慧(小白兔)。当时各种讨厌杨云聪和纳兰明慧,但是纳兰明慧演的自己的女儿我又很喜欢,明明是一个人演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果然还是角色重要啊!
哈玛雅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白头
以前很爱看,不过现在只记得男主角和主题曲…… 雪花飘 飘起了多少爱恋 雪花飞 飞起了多少情缘
2015年2月2日18:00:57,三代白发魔女,这剧情,哎2016年3月19日10:57:33花了几个小时又下载看了一遍,这剧情太弱了,21集电视剧,三代白发全部登场,跟同时代的香港金庸武侠剧没法比,但是郭淑娴的古装看起来真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