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不准和他做朋友”
一次偶然男主认识了另一个小男孩,男主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不出来玩?小男孩说他有病,艾滋病。在小孩子的眼里,有病是可以治的,似乎也没有想过被传染要远离。男主和小男孩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逛街,逛超市,一起做游戏,一起去寻找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方。男主带着小男孩儿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植物的叶子,熬成汁给小男孩喝,想也不用想这个方法让小男孩儿的病情加重了。男主的妈妈得知了这件事狠狠地批评了男主,并命令他离开小男孩。男主不甘心,他在报纸上发现了一个博士说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方,于是男主带着小男孩乘船离家出走去寻找博士去了,当然最后他们的希望落空了。小男孩儿回到家里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小男孩的妈妈感谢他在小男孩最后的一段时光里让他有了朋友,带给了他快乐。
2 ) 倘若我含泪离开.. 那便意味着曾经拥有
Dexter: 估计你在另一个10忆光年里行走,到现在你还没看见任何东西. 因为宇宙里的星光比最暗的星星还要暗. 无限寒冷. 无限黑暗. 有时..如果我在一片黑暗中醒来,我会很害怕.感觉自己不在世界中,在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Erik: 这儿.. 睡觉时抓着这个.如果你醒了,很害怕. 你就说:"等等,我抓着艾瑞卡的球鞋.我为什么会抓着这么臭的球鞋.10亿光年都不放呢. 我肯定是安全地在地球上. 在我的睡袋里. 在艾瑞卡的旁边."
直到最后.. 尾声伴随着抑制不住的泪水缓缓落下
致使我仿佛又听到了那句 "Jack. i swear" ...
3 ) 越长大,越混沌
看了两遍真情世界,眼泪开始模糊视线,心里也难受极了。
好早以前就听说过这个电影。那是在听小风直播室的时候,叶沙最喜欢的电影。但因为叶沙把电影名字说错了,害的我到了如今才真正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里,一个平日里缺乏关爱,被同学讥讽的男孩和一个身患艾滋病孤独无助的男孩偶然相识。起初只是相隔后院的围墙,后来双方通过彼此交流打开了屏障,成了最最要好的朋友。大男孩带着小男孩采药,买糖,甚至擅作主张得去远方寻找药方。
最最感人的是,当德科斯特在半夜里醒来时,说自己害怕那空洞的黑暗,仿佛来到了宇宙之外的某个阴冷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时,艾瑞克递给他一只自己的脏兮兮的匡威鞋,说“想想我都捧着艾瑞克臭烘烘的脏鞋了,肯定不会去很远的地方,艾瑞克肯定在我身边。”
后来,德科斯特死了,艾瑞克并没有伤心的大哭,他只是平静的面对着一切,并在最后脱下了自己的一只鞋子,留在德科斯特身旁,而自己偷偷拿走了德科斯特的鞋子,来到他们最长玩耍的地方,任鞋子随着水流飘向远方。 艾瑞克笑了,那么的美丽,他一定觉得“这下你小子就不用老带在医院里啦,你可以去看看世界是什么样的。”
看完电影总觉得有点伤感! 我一再问自己,为什么在我的生活里没有想艾瑞克一样的朋友。我是那么的羡慕德科斯特,即使他有艾滋病,因为他有一个那么好的朋友,带着自己玩耍,冒险,一起做这辈子本是奢望却做不到的事情。我真的只宁愿有这么一位朋友,一个就已足够了。但我的生活里没有这样的人出现。
真的是越长大,人心越混沌,就越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包裹起来,不让别人看到。我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心对心的与彼此交流了,就连无比向往的我都做不到。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一定会有的,只要彼此敞开心扉。
最后说说Brad Renfro吧,这么美丽,这么精致的男孩,想不到日后会死在毒品的魔爪里,太可惜了。
4 ) 比悲剧多一点
很幸运,第一次看这个片子是和最好的朋友一起,记得那一天好像下了雨,我们去学校后面的一个小铺子租VCD回宿舍看。后来这张盘就再也没还,10块钱的押金至今还在老板手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租碟留下不还。
记得从光驱里取出盘的时候,我们俩泪流满面,我知道有一种东西打动了我。在那个夏日的雨天,看着片尾eric把一只从dexter脚上脱下来的鞋放进河里,一片灿烂的阳光撒在水面,撒在少年的肩膀和闪亮的头发上,那只鞋顺着金色的水流漂向远方,使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悲剧,虽然在一开始我们就都已经明白这一点。
晚上一个人坐在电视前无事可做的时候,有时我会想起这部片子来。于是从抽屉里翻出来放进DVD一个人看一会儿,不需要看完。随便从哪里开始,随便看多长时间。
有一种淡淡的温馨贯穿了全片,有两个孩子之间的友情,有母亲的坚强,有医生的道德,有对生命的留恋。当eric再一次脱下鞋交给 dexter的时候,他不用再一次重复说过的话,因为dexter在黑暗的宇宙深处一定正紧紧的抱着那只臭波鞋,鞋子臭臭的味道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他的朋友还在他身边。而从那一刻起,eric也不再是暑假来临前那个孤独、沉默的少年。
短短的暑假,好像一场一瞬即逝的梦,让两个孩子经历了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让屏幕前的我们懂得了彼此珍惜。
5 ) friendship lives
两个家庭,两位单身母亲,两个纯真的少年。真想不通居然被有些人认为钙片
德克斯因为输血患上了艾滋,其短暂的生命更使这份童年友谊弥足珍贵。
德克斯懂事成熟,也许是因为生病的缘故,说话做事,举手投足间都让人很难想象他才只有11岁。
艾瑞克沉默寡言,因为缺少亲情的关爱。虽长得高大,稚气未脱。
两人的偶然相遇给两颗寂寞的心都带来的慰藉。德克斯从艾瑞克这边获得快乐,艾瑞克从德克斯身上获得关爱。
艾瑞克为了治愈德克斯,可谓想尽办法。先是糖果疗法,然后是叶子实验。可怜的艾瑞克每次都被艾瑞克整的好惨,让人又想笑又想哭。以致后来索性千里求医,只为报纸上的一个谎言,虽求医未果,却在一起探险的过程中深化了友情。
在医院里,俩个小家伙也不叫人省心。装死吓护士,吓医生,最后居然成了他们分别的最后一次游戏。
片尾,艾瑞克将自己的鞋塞在德克斯的怀里,暗喻着这一份浓浓的友情,青涩又沉重。
电影取名cure,虽然没有治愈德克斯的艾滋,却治愈了艾瑞克的沉默。而友谊是良药,给两颗受伤的心带来了快乐。不管结局如何,在有友谊为伴的日子里,他们是幸福的,至少还有回忆。
每次看儿童题材的电影都会有一种单纯的清新感,也许是儿童本身所独有的纯真,我们都无法模仿的特质。
电影故事琐碎,情节连贯,明线暗笔,虽然电影拍摄手法很简单,但因其出彩的剧本使整部电影不失为一部好片。
两个童星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小童星Joseph Mazzello把那份成熟表现的那么自然,这就是天生的演员啊!ps:这个小男孩现在已经是帅哥一个,《太平洋战争》(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合力打造)里他就是三主角之一。
[zz]由于影片与乐队The Cure同名,后来又改名叫Goodbye My Friend(《再见我的朋友》)。这个名字本身就透露着影片的悲情色彩。同样,Brad的人生也在悲痛中结束。2008年1月,他因为吸食过量海洛因猝于洛杉矶的家中,年仅25岁。
在Brad短暂而才华横溢的25年人生里,他拍摄了28部影视作品,监制一部,编剧一部。一生6次获奖,4次提名。除了本片,96年的Sleepers(《沉睡者》)以及98年的,根据史蒂芬·金作品改编,布赖恩·辛格指导的Apt Pupil(《纳粹追凶》)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96年,在一次采访中,Brad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演艺生涯对我来说就像海洛因。我憎恨毒品,但你知道,如果说表演就是毒品,那我一定成瘾。
那年他14岁。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最后一次电视访谈中,他说道:我25岁,拍了26部电影。我希望,人们会记住Brad Renfro是个伟大演员。
是的,我们会记住的。[zz]
推荐理由:情节感人,表演出色。
注:本片获95年儿童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最佳童星表演奖。
6 ) 鳄鱼、波鞋走天涯——我们的童年都没有死亡,真好
先说说影片名吧,台湾、香港、英文等等有好几种翻译,但是这个“鳄鱼、波鞋、走天涯”真真是翻的最好的,把最纯粹的儿童友谊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初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心里还嘀咕这算啥片名呀,看完后立马piapia打脸。再回头回味片名,突然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之感。不然嘞,想想现在谁有这个胆子怀里揣着六七百块钱,坐上陌生人的船漂洋过海去到另一个城市?
不得不说,小朋友是最纯粹的,但是他们的恶意也是十分纯粹的,他们不懂得分善恶,而会随大流地去排挤一个人。比如影片中艾滋病毒感染的Dexter,他不去上学,但是他的邻居Eric却因此被视为同性恋而受恶霸同学欺凌。于是,两个寂寞的小孩游走越近,突破栅栏,成为彼此的朋友。
小朋友的友情嘛,谁和我玩的好,就是朋友。现在回想起那些发小,都是光着屁股的时候就成群的打闹了,那个时候谁管你有钱没钱、长得好看不好看、能不能聊得来,因为能天天在一起,哪怕是玩了几百遍的老游戏也津津有味。所以Dexter有了Eric这个唯一的朋友,他拿着自己的零花钱陪着Eric漂流过河道去买糖果,两人坐超市购物车一路惊险逃难,吃Eric给他准备的各种叶子药直到中毒,跟着Eric一路漂泊去新奥尔良寻找并未核实的新解药,如此义无反顾地在观众看来就像个白痴一样,只能说如果这都不算爱……
Eric带着Dexter私奔去新奥尔良,携着鳄鱼气球、两双波鞋,还有160几块的美金,空手走天涯。这短短的几天,在Dexter平淡的生活中撒了一把七彩粉,乘船、看美女、看黄书、气垫船、露营睡帐篷、偷钱、逃跑、恐吓,这些惊心动魄的事情缩短了Dexter生命的长度,但也狠狠地延展了他的宽度。所以Dexter的妈妈对待Eric如此宽容,因为他努力地让Dexter快乐,对于一个垂死的人还有什么比快乐更可贵?
影片有太多细节值得回味,回味起来就要偷偷抹眼泪。Dexter妈妈哭着警告Eric妈妈的时候,那个过肩镜头辛酸的心肝儿颤;Eric上演狼来了,最后真的目睹Dexter死亡的时候,平静无泪看得痛苦直往心里流;Eric参加葬礼的时候把波鞋留在Dexter的手里,却拿走了他的波鞋任水流随波。此时鳄鱼已不知去向,可是波鞋还在,还可以走天涯。
流浪的时候,Eric面对满身是汗从噩梦中醒来的Dexter,他说,“当你感到冷的时候,就抱着我的破球鞋,因为只要这只臭脚在,Erik就永远在你身边。”于是他做到了,因为波鞋,两个人就永远不会分开。
他们还是孩子,就要如此近距离直视死亡,用一颗稚嫩的心灵感受世间的无奈。还好还好,我们都活着,我们的玩伴们都还好好地活着,只是在社会的大潮中彼此走失,慢慢不再有了陪伴。
至少,我们的童年没有死亡,真好。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是披着温情儿童片的child porn,我看的好不适。男孩美型,镜头永远特写他的脸,好几处裸上半身摄影角度有情色之嫌,最主要的是被强加了很多成人对待爱侣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内容简直就是为了某些恋童癖+gay服务的。开头就homo\faggot的不停叫,给人心理暗示。这个男孩被这部片子这样消费,之后的命运肯定要被玩弄摆布。事实也是,他很快堕入酒精和毒品,26岁就死了。
遇见你,我才没有在漆黑和寒冷中度过这短暂的一生。晶莹剔透的童真,大催泪。
太纯净太美好的一个故事了,前半部分天真可爱,后半部分虽然略显老套,仍太虐心!泪点高,太久没遇到赚我眼泪的片子了,却在最后两位家长的相遇中哭成傻逼。两个人顺流而下最明媚的一段。孩子们太美了。电影就够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也要一个走一个留…
艾滋儿童的题材很不错,虽然个别桥段俗套,但电影风景优美,小演员表演自然,很好地营造了影片的情感空间。
对这种儿童温情片毫无抵抗力。
用童话的方式讲了一个沉重的故事。五星的原因是我真的非常喜欢两个男生和dexter妈妈的人设。dexter是个聪慧善良的"Mr.十万个为什么",Eric是个勇敢善良的"Mr.十万个我知道";俩人在一起的感觉像是能战胜整个世界。"狼来了"的桥段让这个故事直至结尾都不骄不躁,所以哪怕死别也始终是舒缓与温暖的。
《鳄鱼波鞋走天涯》以孩子视角为切入,用童话的方式倾述了一个关乎生死沉重的故事,电影对情感细腻的捕捉,使友谊的羁绊在两个孩子间得以酝酿升华,而鞋子作为电影情感的寄托更充满了那只隶属孩子的童真,终令纯真的友谊驱散已死亡的阴霾。
燥热的夏日,有一股带着青草芳香的风拂过心上。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90年代的电影,不管是画面音乐还是故事,有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清新和活力。一个悲剧故事也可以不用哭着讲述,一个身染重病的孩子也终究只是个孩子。两人推着购物车飞奔的那段太喜欢了,而划着小船去旅行,也曾是我儿时的梦
Dex的妈妈太好了😢😢😢希望我也能成为那么宽容有爱的人
我的球鞋让你无惧十亿光年的孤单旅途,你的球鞋随水漂流去我们未能到达的地方
在友情、欢乐、勇敢面前,死亡算得了什么,好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未曾真正拥有……
OMG⊙﹏⊙主演布拉德·兰弗洛,当年才13岁。父母离异,无人管教,酗酒吸毒,2008年26岁猝死家中!!!这张天使般美丽的脸,就这样永远定格了(ಥ_ಥ)!说实话电影很平淡,并没多感动,但片中这位惊为天人的美少年的生平着实令人唏嘘。真是人生如梦,生命无常,有点难以承受……
最后看见他穿一只鞋出去的时候真是不行了,Anabella Sciorra演得太好,我已经这么多年没见过她了。说到底看电影是为了啥呢?是为了看到些美好的事物,积攒点勇气面对操蛋人生。某导演,我的眼泪不是你拍个大地震,色厉内荏地恫吓两声就掉出来的~
三星半。其实片子的结构有点问题,感觉有些头轻脚重,但在俩美少年的精彩演出下,哪里还管得了这些哦。Brad Renfro那时候可真美啊,比Sleeper里面还要美,小Joseph也好可爱呀,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如果公路的部分再多点的话,就完美了。
公路部分五星,后半段真的哭瞎。小大人照顾病娇,推着购物车给恐同者竖中指,找各种草药治病,带着鳄鱼木筏找神医,半夜醒来有converse就不会害怕,每个眼神都是超有戏,真希望这两小少年永远不要分开,长大了就可以在一起了QAQ。Brad Renfro这款真的容易想起River Phoenix,烟云已过,少年不在。
天使在人间 ,有些人带你流过漫漫长河,穿越浩瀚苍穹,彼此都不再是一颗黯淡孤星。飞驰的购物车,苦涩的草叶汤,密西西比河上的皮划艇,梦中对宇宙的恐惧,一只鞋的勇气,总有一个细节会击中你。或许终其一生最终回想起来,发现那时我们拥有一切。
暖人心地的好电影,那个年代对AIDS的了解真是贫乏,现在又何尝不是呢?两个孩子内心之间的温暖。编剧的设定好有心,从中学生的同性恋歧视到成年人的艾滋恐惧。而电影中孩子的父亲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时代的特征那么明显地反映在电影中,真是个隐喻。电影是虚构的,但现实中的美少年却早逝。
真情奉献。。Eric在德克斯特葬礼上换了他的鞋子的那一幕:Eric把自己的波鞋让德克斯特抱着,是想让他在另外一个黑暗的世界醒来时,也知道Eric must be closed by.。。而他自己拿着德克斯特的鞋,流放到他们曾在一起玩耍的河里,想的是鱼将军会把德克斯特安全护送到他要去的地方吧。。
《The Cure》及三年後上映的《Simon Birch》、《The Mighty》,無論故事背景是發生在一九六〇年代或九〇年代,都不脫賺觀眾眼淚的「美式寂寞雙人組」公式……全文:http://hou26.org/zeta/children04.htm
走在求治愈的路上,电影本身却并不治愈,反而还挺虐心。两个问题少年的偶然相识、惺惺相惜,直至最后的生离死别的相守相伴,煞是感人。他们的友情深厚又美好,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我看来有些小不喜,但两人之间同甘共苦的经历依旧让我动容。…艾瑞克玩玩具的方式不禁让我想起《玩具总动员》里的阿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