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只有两小时的电影,就像过了三四个小时。(途中太困昏了过去)
这是部相当残酷的电影。这种残酷绵长,深渊,无法剔除。
-每个人的心都被践踏着,每个人都在逞强着。
结尾处的石鱼本来翻白肚,但尾巴一摆生命回来了。算不算是一种导演的安慰呢?
-在远离学生生活之后,我很久都记不起来,少年人之间的龃龉。那是一种潜意识的害怕和恐惧。“不能被视作异类”。要做出任何一切举动来维护当前的稳定。
冰岛乡村小男孩的性觉醒和性成熟故事,充斥着阴郁、冷峻和沉重等北欧电影特有的气氛元素,表现出了初入青春期的男孩对于性认知的相似性和让人惊讶的迥异矛盾性,从旁观者的角度切入探讨了二人关系和情绪起承转合式的微妙变化,伤感得无以复加,不禁感叹在压抑的大环境下人物命运的卑微,小演员的表现堪称完美。
十几岁的孩子,私处的毛还没有长,可青春的萌动就这么来了。 C是个先天的同性恋者,性向明确。 T是个直男。 两个人就像鸟和鱼,本不同属一个世界。 所以,C把头埋入水中大叫,深夜在马厩里哭泣…..每一次都让人心疼。 两人被T的姐姐当做模特画画的那刻,T从悬崖被拉上来两人拥抱的那一刻和最后的额头一吻,或许是能让C满足和快乐的时刻。 人们对基佬的厌恶,让C永远不敢表白。 T毕竟是一个孩子,一个还把心思放在女孩子身上的直男,怎么能够理解C的感情。即便T是懂的,这无疑也只会是T的烦恼。 所以,T对C的感情永远只会视而不见。 所以,对C而言,他的青春永远是无望的期待和逃不开的压抑。 全片风景和空镜头很美,空气冷冽,但有炙热的体温。 大段的全黑场景,黑到屏幕上只有自己的脸,黑到看得眼瞎。情绪全靠在黑色里想象。 没有正式的离别和再见, 会有一天,人们不再把钓上岸的石头鱼乱脚踩死,而是让他们回归海洋……
这么小的宝贝们,演戏真的是很细腻。电影两个小时,有种从白天看到晚上的错觉,仿佛在这之中经历了冰岛的夏天。整个电影越到后面,基调越暗,有三分之一的几乎留黑的画面,这些画面几乎都是克里斯蒂安的特写,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有点惊慌失措,深怕留黑的部分看不清会影响理解剧情,慢慢的就明白了,两位主角的大特写在分别独处的时候都非常多,只是不同的是,索尔的独处特写是有光线的,可以看清眼睛、表情,而克里斯蒂安的独处特写是没有光亮的,可能是因为“同志”这个身份是他不愿意让别人看见的,所以用了大量黑色模糊的画面以及急促的呼吸声来表现真正的克里斯蒂安,我觉得演员最棒的是,即使没有丝毫光线,仅凭借呼吸,衣服摩擦,也能让观众明白此时的克里斯蒂安是怎样的状态,怎样的心情。 听说这是导演的真实经历,片尾也标注了影片是献给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不过导演的那位朋友没能活下来,所以在影片片末做了改动,给了克里斯蒂安一个有希望的结局,以及一个无法言说的额头亲吻。 我对你那超越友谊的情感,就如同被打捞起的石鱼,众人都嘲笑它丑陋,见不得光,只有我心疼它,如同心疼我自己。
青春的烦恼、成长的疼痛,性意识觉醒的羞愧和压抑,性别探索和身份认同的障碍,最根源的其实还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索尔的父亲角色缺失,母亲不善和孩子沟通,竟然还被亲生女儿slut-shaming;克里斯蒂安父亲粗暴强硬、只会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母亲是神色憔悴唯命是从的家庭妇女形象,本身也是被囚禁在这个家庭的受害者。冰岛小渔村消息闭塞思想保守,同龄玩伴嘴中的闲语其实反映的是他们父母的观点和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好像鱼被缺氧的环境裹挟,磕碰得一身伤痕,垂死挣扎、无路可退。这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历程,因此每个人都会产生共鸣,同性标签只是为这个话题带来了更多复杂的不可控性。希望所有上岸的鱼,都能早日回归海洋、重获新生。
很伤感的一部电影 心疼克里斯蒂安,索尔和克里斯蒂安的感情太好,克里斯蒂安甚至对索尔超过了普通感情,对索尔说 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以至于后来一直帮索尔追贝丝,还偷马,最后被爸爸打了。可是索尔不懂这种感情。不懂得如何处理。但最后结局令人欣慰,【石鱼】克里斯蒂安最终获得重生,就如同开头捉鱼一样,他们两个都没有对鱼怎么样。克里斯蒂安就像被众人欺负的石鱼一样,就像被豺狗咬伤的羊一样,就像被禁锢只能咬断双腿逃走一样,他不想别人发现这件事情,类似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两个感情很好。克里斯蒂安在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 心神崩溃,
其实他有几次想过自杀,例如在露营第二天早上想进湖淹死,一遍遍的在水中呼喊索尔【其实我看第一遍没听出来这是喊索尔】后来看了别人评价之后才听出来。第二次是想在悬崖,被爸爸拦下。最终在这种爸妈吵架甚至离婚,家庭暴力 ,出柜事情公开暴露,克里斯蒂安终于崩溃了,没有人能理解他,包括索尔在内,其实他多想被别人所理解,被索尔所理解,可是在这种环境中,不允许,他在马厩放声痛哭【看得我心疼死了】最终电影后面只用几句话描写了他在医院,没人知道他对自己做了什么,不过后来好像头上裹了纱布???
好在最终,索尔来看克里斯蒂安,说他搬家之后要去看他。克里斯蒂安欣慰的点点头,索尔走时对克里斯蒂安额头轻轻一吻,相比克里斯蒂安很开心吧,不管这个吻是什么样的意义,我只知道他们两个的感情永远都在永远都会延续下去【看到这里真是激动⊙∀⊙!】
最后前后呼应,一个小孩捉到石鱼之后又扔回河里,本来以为会是悲剧结尾,石鱼永远的沉入河里,后来上网看到有人说 把屏幕亮度调到最高,可以看到石鱼最后抖了一下,然后鲜活的游走了。看到这里 我的心终于放下 替他们两个开心 替克里斯蒂安开心,是的,他终于重生了 。
整部电影都是阴暗的色调,也许是导演想刻意刻画冰岛的极夜情况,影片有多处是阴暗甚至完全黑暗,【表示在看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什么鬼,还一直调高亮度,结果没什么变化】
随着今天这个社会情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同性恋。因为love is love.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两个人相爱了,恰好对方的性别相同而已。人们即使不能理解,也请尊重,就像开头克里斯蒂安钓到石鱼之后,想要将石鱼放生,被其他人又踩又踢,索尔赶紧拦下,阻止他们这样做,其实我觉得,克里斯蒂安在保护索尔,索尔也在理解克里斯蒂安。因为,若知心中石,方能重生。希望克里斯蒂安和索尔好好的 感情永远延续下去。
最后,对克里斯蒂安打call 颜值实在赞,还有,为什么克里斯蒂安跟贝丝朋友亲亲了 不开心😒。
用两个男孩的性觉醒意识来表现青春期的一体两面,男孩的成长不是借助于对自身和对异性的认识,而是同性之间的差异给予心灵的成长。拥有北欧电影一贯的清新脱俗和冷峻残酷。
严酷的自然环境,威严的父权,爱和痛都像一掠而过的凛冽长风。去年威尼斯断背狮得主,所有真心以对的爱都该得到尊重。(想吐槽这画面为什么会暗得乌漆麻黑?你跟“维多利亚”可是一个摄影呀!)
三分之一的打光简直想哭。两个不同男生的性觉醒,一个焦躁,一个痛苦。父权、闭塞的环境、冰岛近乎与世隔绝的孤独,他最终能给他的不过是额头的亲吻和一句粉饰太平的约定。游走的石头鱼,希望你再也不要被钓上来了。
冰岛乡村小男孩的性觉醒和性成熟故事,充斥着阴郁、冷峻和沉重等北欧电影特有的气氛元素,表现出了初入青春期的男孩对于性认知的相似性和让人惊讶的迥异矛盾性,从旁观者的角度切入探讨了二人关系和情绪起承转合式的微妙变化,不禁感叹在压抑的大环境下人物命运的卑微,小演员的表现堪称完美。★★★★
2016年威尼斯酷儿狮奖;原来是戛纳获奖短片《鲸之谷》导演的长片作品。高饱和高对比的摄影绝美,凌波微步的手持镜头很有活力,但最棒的还是导演指导表演和捕捉人物non-verbal关系和状态的能力。动物尸体的隐喻也用得很好,让人想起《捕鼠者》。全片看似叙事性弱,但又高潮迭起,让观众慢慢地走进少年的内心深处。
剧组是不是没给打光的师傅发够盒饭?两个小演员都演得好棒啊 悬崖那场戏真是太好了 以及 冰岛人方向感一定都特好吧 那么大片荒野 下辈子想当冰岛人 不开心的时候面对山川河流和星星
克里斯蒂安是那条因为与众不同而被打死的石鱼,是被豺狗咬死的温柔无辜的绵羊,但也是那只咬断双脚逃走的海鸟,也是最后那条被丢进海后,翻转过来,尾巴一摆,最后游向幽暗海底深处的与众不同的石鱼。非常喜欢片中与世隔绝暗无天日的北欧小渔村,极寒极夜的高纬度环境,少年们性觉醒的美和痛,阴郁冷峻
终于明白。海鸟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冰岛是不是缺电啊,乌漆嘛黑的。
就只看到了爱…看到了我最喜欢的画面,看到了美和痛,看到了光影背后的沉默少年,躲在阴影里的阿多尼斯……逆光的反射,空荡的白色和青紫色,暗红色的深夜,喘息声和黑暗交织,深色的海浪不断拍打,一种别离,被丢回水中的石鱼,游向深处……
故事化,去情节化,淡化故事的外部冲突,将冲突矛盾和挣扎转向了人物的内心,一切都是向内的,用大量的空境和行走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性成熟让男孩内心各自经受着挣扎,从关系一步步的走入低谷,到心理上更成熟的理解和原谅,孩子性格的顽固和青春成长的残酷最后都跟片中那个阴冷的大环境融为一体。
应该是整个电影节最爱的片子了,应该可以说是我这段时间里最爱了。完完全全陷入导演所营造的氛围,萌动的性意识,青春的狂躁,暴力和只属于那个时期的悲伤都有了,很细腻。看得出导演对自己很有信心,节奏把握十拿九稳,一点不慌乱,镜头画面捕捉风景人物完美,演技到位,在座位上完完全全被冲走。
2016威尼斯日-酷儿狮奖,虽说冰岛新浪潮这个概念这么多年做不实,不过这部片也至少有几个所谓关键元素吧(比如“风景”)。单说作为小镇片/青少年片还是蛮不错的(男主索尔仿佛是从达内片场过来的,故事放到美国小镇几乎也能成立……),不过有点拖沓。
石鱼是鱼中的异类,不是被伤害就是被孤立,其它生物都不敢冒险与之亲密,像极了克里斯蒂安,也像极了我们。
扣一星是因为太暗了看不清,其他没毛病
冰岛青春物语,性萌动都是冷色调。看着那条石鱼翻身游向深处,仿佛得到一点力量。
冰岛的电影那么阴郁残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问题。2个小时刻画两个少年的性觉醒的苦闷时期,饱满有力,只是太过沉重。[B]
看着抑郁,灰色的情绪真的适合冰岛。
整部片子1/3处在全乌漆嘛黑,1/3处在半乌漆嘛黑,基本只能欣赏手机屏幕里我自己的大脸,主要是对那个金发小帅锅的热爱支撑着我看完了全片。
在阴暗冰冷的镜头里,讲述残酷的青春成长物语,虽然对生活细节、人物行动等刻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但由此造成叙事节奏缓慢也易使影片略显沉闷……克里斯蒂安在黑暗的马厩心悸又绝望地哭泣那场戏表演得很棒,想到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因为与众不同的性取向而担心受怕甚至自杀,我的眼眶就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