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剧情上的见解几乎都是一致的。REDLINE的剧情老套老式,缺乏新意。一句话就已经可以剧透完毕。与其他日本动画一样都是在标榜热血友情竞争和恋爱。毫无疑问在剧情上面稍微逊了一点。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剧情会那么逊?
传说10万的手稿,这个表现出原始动画的方式既可以说是落后,也可以说是创新。每一副画的线条和色彩都是经过画师精心的设计而成的。所以可想而知电影一开始打着10万手稿的旗号就是要告诉大家REDLINE是要玩视觉效果。
从电影我们可以观察到无数的飞弹、激光、爆炸、格斗、机器人、飞机、生化武器、魔法。高速的画面切换、超酷的跑车穿梭于子弹海之中,车手与车手之间的肉搏战,细致到介绍车手的宣传动画都是非常之华丽。整部片的时间大概是100分钟左右。它定这个时间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电影时间太长,观众就会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加上劲爆的音乐不停地切换之下,很容易使观众觉得不安。
原始手稿的动画不错的地方在于每个分镜都做得很流畅自然,没有太生硬的背景和人物表情,爆炸也不是统一的效果,论爆炸而言,第一次JP在黄线终点撞车的爆炸、机头在餐厅里面的爆炸、到最后生化武器被消灭炮摧毁的爆炸,都是非常精彩的,很细致。
我最喜欢的地方出了场面效果之外,就是OST了。认真地听REDLINE的音乐,换歌换得很快,有大量的音乐穿插在不同的场景之中。这就造成了观众看到类似的场面是也能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和掀起不一样的情绪。这部片可以视为一部超长的MV。电子音乐+摇滚的风格最适合不过了。
既然要设计那么多动作场面,可想而知花在剧情上面的时间也不会太多,而且该片时间本身就短。所以剧组只能刻意地缩减讲剧情的部分,如果细挖的话,绝对有很多地方可以讲。例如JP的身世,炽天使的由来,老头子的故事,JP撞车不死的秘密,机器帝国的阴谋等等。想要剧情复杂起来绝对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有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REDLINE的故事时间只是两个比赛就终结了,许多地方要一句话带过。例如老头子杀死那个幕后黑手的时间大概就是10秒左右,幕后黑手就然就这么简单被干了。相反机头在餐厅出手攻击那个军人,就那段停止的时间就差不多去了3、4秒了,整个爆炸加起来都接近十几秒。你想想一部如此的多视觉冲击的电影,还要再加复杂的剧情让观众片后思考思考,实在是过于艰难。
任何电影都有它的目的所在,剧情归剧情,效果归效果。当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加上超好的剧情的佳作,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诺兰。只要两者都没有做烂了,就行了。
PS:木村、苍井优的作用仅在于赋予该片更高的人气。论该片的质量而言,实际他们的声音有多大的作用我还未能看出来。=v= 不过我是很喜欢木村的
风格就毋庸置疑了,单从叙述方式上就不难看出,是石井克人拿手的招牌方式,带我们及感受美漫的暴走也领略到本土的抽象概念,最后在说一句还是2次元的东西能打动人,更能让人铭记。
关于画质画工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的确强。在意的就只有一点,女主的“cherry boy hunter”在我看来并不像其所说的那样是玩笑,男主实实在在就是一个“cherry boy”这就是一个hunt掉的例子。另外,在餐厅中女主说了她是在等人,然后火车头出现的时候她打了个招呼,这并不是她和火车头有什么交集的直接证据,但是我想这也是编剧的一点小心思,旨在留白。
(17年旧文)
《红线》8.0
①
坐二望一,上得台前欲与美帝较个高低,军政而言自然是苏联,而文化这一块,我觉得是日本。当然苏联的艺术文化发展绝对顶尖,那些大文豪、音乐家、画家,哪个不是名垂青史?可就像历史书上总调侃的那个“瘸腿巨人”的比喻,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远超轻工业,文化领域其实也是,殿堂级别的巨擘接踵比肩,阳春白雪的艺术品摆满了展馆,下里巴人的流行文化却始终装不进计划经济的大齿轮。年轻人总不能闷在迪斯科舞厅随着《天鹅湖》动次打次吧?
而日本,无论是爵士还是迪斯科,都向美帝爸爸学得有模有样。《芝加哥》里面的大长腿,《松子》里面风俗店的描绘,那些渊源自黄金时代的纸醉金迷、歌舞笙箫,对女性的物化、消费,这世上我只看到美国和日本做到过极致。
电影里面有对双胞胎偶像艺人的参赛组合,她们的赛车像是变形金刚一样会汽车人变身,决赛的时候变成粉红钢铁美人的样子与军队搏斗,几个动作都是女人挑逗男人的招式。顺便还借着比赛发布单曲《他的换挡响当当》,满满的色气和挑逗。我一般喜欢开着电影原声写影评,但这首歌可实在不行。
②
反重力引擎的时代,交通工具早就摆脱了轮毂,依然有这么一群人执意进行着赛车竞技,连字幕都要称其为“愚者”。
CG动画的时代,依然有这么一群人坚持手绘,那是《辉夜姬物语》里面的花鸟虫鱼,是《王立宇宙军》里面雪尘般缓缓散落太空的火箭残骸,是《红线》里面华丽的纸醉金迷与速度激情。落笔提笔,他们想必也是自嘲“愚者”的吧?
③
如此科幻的极限赛车确实也只能由动画来完成。随着速度的突破再突破,镜头下的一切都被拉伸,主角的肌肉抽搐、眼眦撕裂、鼻血四溅,只这一份手绘描摹下的极致速度感,天上地下没有见过更好的了。
④
是很纯粹的动画,中二、热血、无脑、简陋。
其实隐约勾勒了一个庞大如星战的世界观,人形异族、半机械智慧生命、魔法国度的公主、哥斯拉级别的生化武器、地下反抗军,哪一条都能切进主线继而极大地丰富剧情,然而偏偏不。开场预选赛十多分钟飙车戏,然后过渡,各种零碎的回忆片段,近乎敷衍地对情节修修补补,然后马上开始决赛,几十分钟飙车,掺杂着各色武器的登场、爆炸、格斗,冲线之后整个故事立即结束。
果然是一群 “愚者”。
⑤
其实有个幕后黑手功能的角色,但是从头到尾花了10秒就被其他配角解决掉了。
⑥
最后立功的竟然是发型,飞机头冲线,真是直男式的无厘头。
⑦
所以这比赛真的是用来牵红线的。看之前以为是满屏肌肉棒子、引擎轰鸣的纯爷们片,结果还是吃了满嘴狗粮。
20171221
日本同步首映,和基友在電影院看完。神作,FLCL的編劇與攻殼SAC的製作班底加上業界良心MadHouse,這是近幾年來最大的驚喜與視覺盛宴。超過10萬張的純手繪原畫,這才是「動畫」的本質,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無法企及的力度、節奏感與想像力。PS:女主角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
如此装逼的原画如果能配上一个装逼的剧本就完美了……
剧情够无聊的,但看着还算刺激,请参照武士阿飞!
叼到爆!!!即使只有480P全屏都叼到爆!!!
对故事无感,画风是够酷,可惜大量的特写和中景镜头显得不够大气,这种通常的电视剧惯用的省钱招数一旦加速,看久了酷的让人头晕。★★☆
优妹配了个大波妹还露了点居然一点都不违和!作为声优的发展空间果然比较大!剧情还蛮无聊的╮(╯_╰)╭
疯子不需要剧情
牛逼归牛逼,太扯了,扯归扯,太牛逼了
这比赛还真是用来牵红线的啊...
虽然在技法上缺乏亮点,但花了7年时间做出来的东西至少没给“CG时代的究极手绘动画”这个宣传语丢脸。剧本?当然有问题,但这问题是观众给的。如果当今观众能够多承受一点点悲剧的痛与喜悦,那么编剧就没必要费脑筋在每个人身上埋伏笔还搞得一团乱麻,直接路上发便当就是了。
当初期待这片就是因为很酷炫。事实证明确实很酷炫,这就够了。
感觉所有精华都在开场10分钟里,后面只是重复,帧数很足,没有落叶的幻灯片感觉,小池健的原画在日本算是帧数够足的,经常还会用到全动画。
硬朗的画风,有趣的角色,最后的无底线大赛车热血爆棚,尽管种种怪鸡,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纯情励志的故事。
除了飙车就是打炮
燃!!!!!
丰富的想象力,奇异的工业设计和人物设计,动态感十足,剧本虽有欠缺,但还是值得五星
暴爽就对了~!
爱死了这世界观,爱死了这机械设定,爱死了大神!!只是比赛结束后,所有人的娇喘是肿么回事??
难道是因为少革(特别是剧场版),所以拉了榎户洋司来参与系列构成与脚本!?配给居然是東北新社,09年就开始各大影展电影节最近还在枫叶国斩获大奖,出口内销再出口,长线啊。宣传语“超越极限”有点对应黑客帝国动画版World Record之意,不过主题却是爱。声优乡里大辅遗作。第一原画川尻善昭派系。
真讨厌,燃!爆!了!这就是手绘动画,其它比不了的。